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我们做出任何决定都是慎重的,绝对不会因为你们的一句话就主动退缩了,奉军不是满清政府,谁也不能强迫奉军做任何事情!”
赤尻正助一看张廷兰态度坚决,他也知道这种不痛不痒的威胁一点用处也没有了,因此也lu出了狰狞的笑容:“张桑,你不要以为帝国拿奉天没有办法,帝国有太多的手段,只要随便拿出一点,就足以让东三省陷入死地!”
面对他的威胁,张廷兰lu出了轻蔑的一笑:“请便!”
赤尻正助气哼哼的回到了总领馆,当即向日本政府报告了情况,日本政府也发觉国际环境对于日本不利,不能贸然发动战争。奉军能玩经济手段,日本人也同样能玩,赤尻正助当即做好了布置。
“拙言,日本人模仿能力不弱啊,你看看他们的手段吧。”
张廷兰从杨宇霆的手中接过了文告,看了几眼之后,就知道了情况,日本人宣布南满铁路要全线检修,停止一切货运,同时大连港也被关闭。
“拙言,南满铁路和大连港都是东北对外联系的门户和动脉,现在日本人给掐断了,咱们的经济也会有麻烦,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邻葛,要是没有准备好,我哪敢贸然行动啊,两败俱伤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
杨宇霆的脑中猛地一闪念,急忙问道:“拙言,吉奉铁路要通车了么?”
张廷兰笑道:“邻葛,达潮先生过来了,正好和我谈谈铁路的进展,现在把他请来,给咱们说说情况吧。”rs!。
〖
奉系江山 第四百六十一章否极泰来
“达chao先生,这段时间可是辛苦你了。”
张廷兰说这话绝对不是客气,而是有感而发,詹天佑比起一年多之前衰老很多,鬓角上面已经有了白发,由于长期在野外工作,餐风露宿,詹天佑的脸上也挂满了风霜。
按照原本的记忆,詹天佑此时已经带着满腹的遗憾去世了,不过此时詹天佑虽然衰老,但是jing神状态还是很不错。见面之后,就笑着说道:“拙言,吉奉铁路修得比预想的还要快,再给我一个月,就差不多能全线贯通了!”
一个月?听到这个消息,张廷兰顿时就脸现喜se。打破南满铁路的制约,用自己的铁路,将东三省联系到一起,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国防安全的需要,现在终于收获了果实,哪能不高兴啊。
杨宇霆更是如此,笑着说道:“有了吉奉铁路,就不用受制于人了,其实从先大帅遇刺,我们就应该看出来,让ri本人管理铁路,在铁路周边驻军,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完全是把xing命攥到了ri本人的手里。现在有了自己的铁路,安全也能有保证,军事调动能够更加便捷,实在是天大的喜事!”
詹天佑也笑道:“吉奉铁路全长四百二十三公里,从规划到建设完成,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这在全国来说,都是一个奇迹。这都离不开奉军充足的财力,强大的动员能力,以及工业生产水平。从枕木到铁轨,从机车到车厢,每一个螺丝钉都是咱们自己生产的。我已经去了哈尔滨,邝景扬负责的轨道车辆公司已经生产出了蒸汽机车,xing能堪比国外同类产品。在自己的铁路上。跑着自己的火车,一直是詹某的梦想,没想到到了这个年纪,终于看到了,心里头说不出来的高兴啊!”
说话之间詹天佑的眼圈已经发红了,声音哽咽的说道:“从建设京张铁路开始,我就盼着有生之年能给中国修成初步的铁路网。到那个时候,中国就能彻底联系起来,国力成倍增加,再也不用害怕列强侵略。我也能含笑九泉。哪里想到从京张铁路修通之后,就一直蹉跎,足足十年时间,从满清变成了民国,工业没有多少提升。铁路修筑没有一丝的进步,好好的国家命脉。都掌控在列强的手里。我心痛啊!”
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来说,四五十岁是经验和体力最巅峰的,也是最容易出成绩的时候。从1905年到1909年,詹天佑用了四年时间,修成了京张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duli自主设计施工的一条铁路。铁路建成之后。詹天佑也达到了一生威望的巅峰,正在他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迎来了长久的沉寂。
直到被请到奉天。詹天佑才重新主持修建吉奉铁路,而此时他已经五十八岁,垂垂老矣,能够把吉奉铁路建成,詹天佑已经是老怀大慰。
“拙言,修京张路,两百公里用了四年时间,修吉奉铁路,四百公里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除了奉天工业实力雄厚之外,我也采用了不少新方法,尤其是在修筑铁路的时候,订立了一套严格的施工规范。有了这套规范,以后再修铁路,就有章可循了。”
任何行业都需要规范,尤其是铁路建设,各地都要完全一致,这样才能让铁路网顺利联通,也有利于保养维护,增强安全xing。有了规范之后,再去做什么都变得容易多了,詹天佑不只是修了一条铁路,而是披荆斩棘,把道路给后人开辟了出来。
张廷兰深知其中的价值,不由得深深的鞠躬,然后说道:“多谢达chao先生,以后东三省铁路事业能够有大发展,全靠先生的功劳。”
詹天佑连忙摆手:“我不过做了一点本份而已。不到东北,不知东北之富,不到东北,不知东北之危。三省百姓的生死都系于拙言一身,能够看到奉天zhengfu锐意进取,奉军将士保家卫国,我对东三省也充满了希望。这一年多,我邀请了不少昔ri的朋友和学生,让他们都到东三省效力,另外修路的时候,又着力培养了一批年轻工程师。就算詹某修不了铁路了,他们把本事都学去了,一样能够继续工作。”
吉奉铁路已经被詹天佑看成了人生收官之作,在修路的时候,他已经有意识的将重点任务交给年轻人,大力的培养各种人才,为奉军留下一套完整的铁路设计施工人才。
这份苦心让张廷兰和杨宇霆都十分动容,对这位老人充满了感激之情,张廷兰笑着说道:“达chao先生,ri本人刚刚威胁我要切断南满铁路,要关闭大连港,把咱们对外联系的道路断绝,您就给我送来了这么好的消息,真是要感谢您啊!”
詹天佑一听,顿时也笑道:“总司令,ri本人主动切断南满铁路,他们这是在作死啊。铁路运输最讲究一个可靠,他们随意关闭,就等于砸了自己的招牌,以后谁敢使用ri本人的铁路,咱们的吉奉铁路还没有通车,就已经赢了。”
“没错,他们在铁路线炸死了先大帅,现在又掐断了铁路,所有商人对于ri本的铁路哪里还有信心了。以往没有自己的铁路,不得不仰仗他们,但是现在情况变了,索xing就让ri本人的铁路变成一条死路,谁也不在上面走!”杨宇霆笑着说道。
张廷兰对于这个提议也是十分的赞同,南满铁路每年能给ri本人带来五千万的收入,可以说是一条黄金之路,这里占据了东北最好的地理位置,拥有难以匹敌的区位优势,拥有难以估量的经济和军事价值。
想要直接动南满铁路,那就是和ri本宣战,毫无疑问,奉军还没有这个实力。但是却可以通过迂回的办法,减少南满铁路的运力,进而压低利润。
铁路维护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看ri本人还怎么维持下去,这就是用软刀子扎人,一样可以让ri本人损失惨重,痛入骨髓!
“达chao先生,吉奉铁路关系重大,全仗着您了。”
“拙言放心,詹某会圆满完成的。”詹天佑说着,又从皮包里舀出了一份文件,送到了张廷兰的面前。
“拙言,这是我规划的几条铁路,其中包括从奉天到凤城,吉林到哈尔滨,奉天到承德等地的铁路线,另外还有以洮南为中心,连接东蒙的几条铁路。如果能修建完成,不只能让东北的铁路连成网络,而且还能把蒙古也联接进来。有了铁路的联系,地区经济就融为一体,如果有机会,就把外蒙古也纳入进来,整个北疆就安全了。”
一个优秀的铁路设计者,不但是要懂经济,还要懂战略。很显然詹天佑就是一个优秀的铁路人才,他已经关注到了外蒙的问题。
这里可以说也是后世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痛处,失去了外蒙,中国的战略空间被极大的压制,北方的安全形势空前的严峻。
不过要想改变这个历史,并不能靠着一腔热血就能解决,必须有配套的工程,俄国仗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兵到外蒙比起中国方便太多了。中国要想对抗,就只有修筑更密集的铁路,向外蒙投放经济和军事的力量。
一手大棒,教训那些叛国的王公,一手胡萝卜,拉拢底层的农牧民。只有这样,才能把外蒙古彻底舀回来,不然就是一个空想。
詹天佑将这份规划送给张廷兰,其实也是对他的殷切希望,奉军能够担负起保家卫国的使命,把北疆守护好。
“达chao先生,您放心,这份规划我会尽快落实,以后不只东北要遍布铁路,整个中国都要遍布铁路,把每个省市都紧密的联系到一起!”
和詹天佑聊了一会儿,让张廷兰和杨宇霆格外的振奋,东三省大力投入建设,现在已经陆续开花结果,他们也充满了希望。
就在这个时候,常荫槐也来到了张廷兰的办公室,一见面常荫槐也是满脸难掩的喜se。
“拙言,又有好消息了,夏寒他们的采购团运送的首批货物和人员,已经到了葫芦岛。”
张廷兰一听这个消息,顿时豁然站起,他对于这次抄底德国,给予了厚望,这是奉军少有的从技术上赶超ri本的机会。如果能够实现了预期目标,在三五年之内,奉军至少在陆军方面就不用怕ri本人。如果实现不了,恐怕就要推后十年,直到大萧条才有这样的机会。
毕竟有些工业技术和关键设备是西方国家看家的本事,有多少钱,都买不到。尤其是在奉军刚刚经历动乱,正急需恢复元气的时候,能把机器设备运回来,张廷兰简直喜出望外。
“拙言,这就叫否极泰来,一场叛乱,让奉军到了低谷,现在也该快速的攀升了!”
“邻葛,咱们马上去葫芦岛看看,究竟有什么宝贝。”
张廷兰秘密赶到了葫芦岛,随船回来的正是邝荣光,老头子虽然在海上长时间漂泊,但是十分有jing神,见面之后,就抓住了张廷兰的手,笑着说道:“拙言,我这次运回了两个钢铁厂的设备,总产能能达到五十万吨,只要建设,咱们的力量一下子就翻了一倍还多啊!
〖
奉系江山 第四百六十二章 借刀杀人
从离开奉天到欧洲,再回到奉天,前后已经小半年的时间了,在这其间,整个世界都在剧烈的变化,巴黎和会谈完了,四年多的血腥厮杀结束,在战火和西班牙流感的折磨之下,欧洲元气大伤,已经lu出了疲态。
而奉军的变化比起世界更加距离,张作霖离开了,整个奉军的老派人物有的死了,有的因为涉案被羁押,有的也开始淡出决策圈。这是一次惊人的洗牌,邝荣光虽然只是一个科技人才,但是他对这种剧变也极为敏感。
从心底讲,张廷兰顺利上位,邝荣光还是非常欣喜的,相比张作霖,张廷兰更加新派,更有魄力和手段。尤其是这些年东三省的新政多半都是张廷兰一手推动的,最让邝荣光欣喜的就是张廷兰对工业发展不遗余力的支持,在全国诸侯之中,都是首屈一指。
有了这样一个当家人,东北的发展绝对能够更加快速。再度见面,邝荣光欣喜异常,笑着对张廷兰说道:“拙言,这次弄到的两套钢铁设备规模,在德国来说,规模不算最大,但是技术水平却相当不错。不只能够供应兵工厂使用,而且还能用在海军舰船上面,只要能消化吸收了,又一块短板就被补上了!”
众所周知,在海水之中有大量的盐分和矿物质,具有极强的腐蚀xing,如果不做特别处理,只要钢铁只要沾上一点海水,就会出现腐蚀的问题。
现在奉军也筹建了造船厂,但是一些关键的钢板还要从国外采购,这还只是千吨以下的小船,如果想造更大的船舰,材料的难题是必须克服的一关,而且也是最麻烦的一关。
张廷兰也没有想到邝荣光他们竟然能弄回这样的宝贝,脸上已经乐开了花,他和杨宇霆亲自走上了货轮,看着那些硕大冰凉的机器,张廷兰眼中已经lu出了炽热的光,这些东西就是源源不断的优质钢材,就是军舰大炮,就是碾碎ri本的动力源泉!
“邝先生,鞍钢现在是奉天钢铁行业实力最雄厚,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工厂,我准备把这批设备主要放在鞍山。不过这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还要充分利用其它地区煤铁资源,多建立一些钢铁厂。”
“没错,在鞍钢建设之初,就把这里定位成一个老母鸡,然后孵化出更多的小鸡,让钢铁厂在东北全面建立起来。以往是各方面的条件不成熟,咱们只能全力打造鞍钢,现在已经有了这个条件,完全可以多建设几个钢铁厂。”
多建设钢铁厂,不仅能够扩大产能,在战争之中,还能尽可能的保证钢铁供应,不至于一个钢铁厂被毁了,供应就跟不上了,这也是必然的选择。
“邝先生,我这段时间了解了一个东北的矿产情况,最适合搞煤铁联营的就是鞍山本溪一带。但是其他地区也有不少煤铁资源,完全能够建立起一个几万吨,甚至十万吨级的钢铁厂。吉林通化和伊chun,热河的赤峰,三地都有丰富的资源,我准备把一部分的设备运到这些地区,建立起三座钢铁厂。然后下一步的重点是东meng,甚至是西北一带,这里经济落后,又深处内陆,建立工厂能发展经济,还能避开ri本人的兵锋。”
邝荣光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拙言的想法很好,我也比较赞同,这次把设备运回来之后,我准备再四处考察一圈,把东北资源的分布做到心里头有数,建立三个钢铁厂的手笔还是有点小了,至少要建立五个以上。”
张廷兰办事一贯以大手笔著称,这还是头一次被人家说手笔小了,张廷兰也不由得感到一阵好笑,邝荣光这个老头不是坐船做多了,有些mi糊!
“邝先生,如果条件允许,能建十个八个才好呢,可是我们现在不是设备和工人有限么,哪能一下子建立那么多啊?”
“哈哈哈!拙言,那是以前了,情况已经变化了,这是第一批设备,只要把后续的设备运回来,咱们就能自己建造大型的工业设备。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等等所需的大型设备,都能解决。另外德国、沙俄、奥匈等国都崩溃了,大量的人才闲置下来,咱们只要弄到一点,再加上自己培养,五年之内,建成五座钢铁厂,一点问题没有。”
邝荣光从来不说空话,从他自信十足的神态之中,张廷兰察觉到了一丝异样,急忙笑着问道:“邝先生,你们这一次是不是弄到了什么宝贝啊,不然哪会这么信心十足啊?”
“拙言,还真让你猜对了,我们弄到了一台三千吨的模锻压机,还有两台七千吨的水压机,这玩意是十足的镇国之宝。那帮东洋小鬼子可是一件都没有,要把这些重型机器运回东三省,咱们就能加工大型的设备零件了。几吨重的钢铁,放在锻压机上面,就像揉面团一样,想要什么形状,就能做出什么形状。不只是重型设备,飞机、轮船、大炮、装甲车辆等等武器的承重装置也都可以生产,有了这玩意,在军民两用的领域里面,都能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模锻压机!还是三千吨级别的,张廷兰哪里不知道这种机器的重要xing啊,越是知道,他就越是兴奋。在后世大型锻压机也被誉为国之重器,诸如飞机的主承力框,电站的大型设备,轧钢,造船,全都离不开大型锻压机。有了这玩意,生产效率成倍提高,质量大幅增加,而且还能节约大量的材料。
在生产的时候,锻造零件jing美准确,质量jing良,工人使用cao作简便,维修方便,适于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种种好处简直说不完。更为关键的是张廷兰清楚,在二战之前,能够生产万吨以上的模锻压机的只有英德两国,其中德国更是翘楚。至于美国都没有这个能力,最大只能建造五千吨的锻压机,靠着数量优势,才弥补了不足。
如果奉军现在能弄到三千吨级别的,彻底消化吸收,二十年之内,只要能造出五千吨的模锻压机,就能和美国比拟,胜过ri本就更不在话下。如果能搞出万吨级别的,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到那时候,中国也能像下饺子一样生产各种武器,靠着钢铁洪流,彻底将对手碾碎,碾死!
正因为知道这种机械的重要xing,张廷兰才显得格外的兴奋:“邝先生,这种级别的设备,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列强绝对十分在意,你们是怎么搞到的,现在又放在了哪里,千万不能出现任何的闪失,不然后悔就晚了。”
“拙言果然懂行啊,这还是夏寒出了不少力气,我们买通了法国的一个将军,他负责占领鲁尔区,能够决定这些工厂和设备的命运。我们前后足足花了七百万美元,才把这个家伙填饱了,弄到了锻压机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就运出了欧洲。在过英吉利海峡的时候,差点被英国的海军发现,夏寒和我都认为如果走苏伊士运河回国,沿途还会遇到英国人的排查,因此我们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把设备先运到了巴西,然后再想办法运回来。”
邝荣光虽然没有细说,但是其中的艰险也是十分惊人,只要走漏一点消息,就会引来一场塌天大祸,不过好在一切有惊无险,他们成功机器转移到了巴西,这样做唯一的问题就是增加了运输时间。
不过也因祸得福,就在他们把设备运到了巴西之后,才知道奉军和ri本人之间,发生了冲突,双方剑拔弩张,已经到了战争的边缘。如果这时候把设备冒冒失失的运回国内,恐怕就会遭到ri本人的拦截,产生更大的麻烦。
“拙言,为了稳妥起见,我们把那些设备先放在了巴西,然后我租用美国的货船,将最重要的钢铁设备运了回来。现在陈启铭正在巴西,看护这批设备,拙言,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把这批机器顺利运回来?”
张廷兰的眉头紧锁,东西虽好,还没有真正到手上,就没法发挥作用。不过想要安全运回国内,就要花不少心思,尤其是和ri本人又是这样的关系,他们哪里愿意看到奉军实力倍增啊,一定会想尽办法阻挠。
不只是ri本人,就连美英等国也不会允许奉天拥有大型锻压机的,一旦消息走漏,说不定会惹得列强一同施压,这块到嘴的肉就有可能吞不下去,张廷兰的脑子也不由得飞快的转了起来。
前段时间能弄到这样的设备,完全是靠着浑水mo鱼,可是现在巴黎和会已经开完了,列强也暂时瓜分了利益,他们又有了jing神关注别的事情,奉军想要把设备安全运回来,麻烦就大了无数倍。
“邝先生,巴西虽然远在南美,能够暂时避开列强的耳目,但是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必须尽快运回来才行。不过这种大型机械除了海运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没错,偏偏中国沿海都被列强把持着,南边有英国,北部有ri本,这两个国家都不会让咱们把设备顺利运回国内的,我一路上也在为了这个事情发愁。”
张廷兰的脑海中不由得闪过了太平洋的海图,那几条通往东三省的巷道都历历在目,张廷兰慢慢的推想着,突然眼前一亮,终于有了主意,脸上也显出了成竹在xiong的神se。
“邝先生,我已经有办法了,你放心,我绝对有把握把机器都弄回来!”
“拙言,你有办法就好,我相信你的脑子。”邝荣光笑着说道:“现在夏寒还留在欧洲,他要继续采购设备,招募各类人才。凡事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每运一次,就会增大暴lu的机会,你也一定要安排好才行,不然损失一点资金是小事情,如果耽搁了工业建设的大局,可就麻烦了。”
张廷兰当然也清楚其中的关键,钢铁是一切的基础,所以先弄回钢铁设备,大型的锻压机是买不到的国之重器,也要尽快的弄回来,其余其他设备和人员可以稍微押后,分散运回国内就行了。
“有舍才有得,看来要让恶狼看到一点肉,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张廷兰自言自语着,心里头不断的盘算。
邝荣光负责将机器设备运到鞍山,张廷兰则是展开了自己的布置。就在此时负责海兰的李景林发来了一封密电,说的是远东zi you军的伊万诺夫向奉军请求武器援助。
伊万诺夫是奉军攻击双城子时候,放出来的政治犯,一直活动在远东,手下有不弱的兵力,张廷兰一看这封电报之后,顿时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既要让ri本人付出惨重代价,又要把设备安全的弄回来!rs!。
奉系江山 第四百六十三章 通车了
俄国的内战已经持续了两年之久,在一开始,战局对多数党极为不利,白军险些就破灭了他们。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党渐渐的站稳了脚跟,并且发动了连续的反攻,在欧洲方向,白军节节败退。
在远东低区,由于有ri美两国的参与,反倒是白军一方牢牢控制着全局,多数党的追随者都隐藏地下,和白军已经干涉军玩着捉迷藏的游戏。
作为远东最大一支多数党部队的领袖,伊万诺夫堪称远东旗帜xing的人物,不管是ri本人,还是白俄,都想抓住他,不过伊万诺夫凭借着高超的反侦查才能,一次又一次躲过了危险。
可是现在伊万诺夫不想再躲下去了,欧洲的战局已经发生了扭转,多数党的军队正在向亚洲方向发动攻击,高尔察克已经露出了疲态。这个时候远东地区的军队游击队必须配合俄军主力,牵制白俄和外国干涉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