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有了张作相的首肯,张廷兰也轻松了不少,他也的确不像和日本这么对持下去了,在刀尖上跳舞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爹,那我看咱们就和日本人谈谈,不过必须让日本人割肉,不然别想轻易脱身。”
杨宇霆在一旁忍不住问道:“拙言,你准备向日本人要什么呢?”
“首先就是南满铁路,想把整条铁路要回来有些困难,但是至少要废除附属地,削减驻军,不然这条铁路如鲠在喉,威胁实在是太大了。第二点就是日本在东三省的经济特权要放弃,尤其是同北洋政府签订的条约,我们一概不承认。第三点要他们保证停止一切间谍活动,如果奉军再度发现,将按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这三条十分关键,又拿捏的恰如其分,我看能够达成!”王永江笑着说道:“拙言,想要谈判,就要有专业人才,我正有一个人要推荐给你,他保证能胜任这个使命。”
“岷源先生,您又发现什么大才了?”
“这个人就是在巴黎和会上舌战列强的顾维钧,虽然和会咱们还是失败了,但是顾维钧可没有给咱们丢人,前不久他回到国内,还特意到奉天,你那是恰巧不在,就和我聊了很久,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绝对是搞外交的一等人才。”
张廷兰一听竟然推荐的是顾维钧,他也连连点头,十分满意的说道:“有了顾维钧在,和日本的谈判把握至少增加了两成啊!”






奉系江山 第四百八十一章 拔剑斩仇人
“少川先生,久仰大名,巴黎和会上舌辩无双,力争国权,实在是让人钦佩啊。”张廷兰笑着说道。
“惭愧,实在是不值一提。”顾维钧叹气说道:“国家主权没有争回一丝一毫,愧对满怀希望的全国百姓,就算最后没有签字,但是山东依旧沦入日本人的手上,眼看着国家主权沦落,实在是心痛!”
“少川,这又不是你的错,弱国无外交,你已经尽职尽责了,不要苛求。”王永江在一旁笑着说道:“拙言也常常讲丛林世界,弱肉强食,所谓列强都是一帮强盗出生,和他们讲道理是缘木求鱼。”
“果然如此,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顾维钧说道:“我在巴黎的时候,碰到了奉天的采购团,谈了几句之后,感慨颇多。我们跑去和列强谈判,还在迷信公理,而奉天却在搜罗技术设备,两者的高低一目了然。回国之后,我也想到东三省参观感受,探求这强国之路,国家究竟该怎么发展,外交该怎么办。”
巴黎和会虽然让顾维钧扬名天下,但是实际上却是对他理想的一个巨大的打击,顾维钧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残酷和现实,也不得不为中国的未来担忧。回国之后,顾维钧就不断的关注奉军这些年的作为,结果一番研究之下,顾维钧竟然大敢吃惊,在不知不觉之间,奉军已经做了太多惊天动地的变革。
比如搞农场制,终结了两千多年的租佃制度;提倡理工科教育,改变中国重文轻理的传统,技术工人受到尊重;投资工业化,扭转整个中国的社会形态。
作为在西方留学多年的杰出人才,顾维钧十分清楚。列强再从封建时代,走向资本时代,也是在做这些事情。只是他们没有清晰的规划,显得十分凌乱,甚至还有倒退,持续的时间也相当长。
而东北则是直接跳过了那些错误的环节,直指核心,显然东三省的领导层十分清醒和睿智,已经将世界的发展规律研究透了,每一项措施都是意味深长。用心良苦,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胜过了北洋千万倍。
顾维钧越来越认同奉军,特意到了东北观察几次,实际看到的变化更加喜人。因此顾维钧才有心投靠奉军,把这里当做事业的新起点。
“顾先生。最近日本的外交大臣内田康哉要来奉天谈判。我想请顾先生代表我方和他谈一谈,不知道能不能答应啊?”
日本外交大臣?内田康哉?听到这话之后,顾维钧顿时也惊讶起来,日本要和中国政府打交道,历来都不会派什么大人物,一个公使就足够了。什么时候轮到外交大臣出面啊,而且还是亲自跑到奉天,这未免有些太过颠覆了吧!
“总司令,斗胆问一句。究竟要谈什么事情,我总要心里有数啊。”
“自从大帅遇刺之后,我们和日本的关系就一直非常僵,在鸭绿江、山海关、南满铁路等地都有军事对峙。现在日本人为了全力对付俄国多数党,想要和我们缓和关系,把实力集中起来。”
顾维钧的脑子也极为灵活,他马上就明白了,日本能派遣一个外交大臣亲自过来,很显然这就是对奉军又服软的意味。一个小小的地方势力,能够做到这一步,实在是非常了不起,就算是有运气的成分,但是也是奉军有骨气,有实力,敢和日本人对峙。没有两把刷子,就别想得到日本人的尊重,现在看起来,奉军的确不同寻常。
“承蒙总司令看得起我,少川愿意接下这个任务,不过还请您多提供一点资料,我要先把事情理顺清楚,做到有备无患!”
张廷兰欣慰的点点头,笑着说道:“少川先生,要是不嫌官小,就暂时代理东三省的外务部长吧!”
说起来东三省也的确缺少外交人才,顾维钧能来,张廷兰简直就是喜出望外,自然要给一个合适的位置。顾维钧也连忙说道:“来到奉天,就有意给总司令效力,我也就不推辞了,还请总司令看我的业绩吧!”
顾维钧急急忙忙的准备资料,筹划着如何应付内田。张廷兰则是笑着对王永江说道:“岷源先生,奉军如今最缺少的就是人才,要是还能拉来顾少川这样的专才,实在是求之不得啊!”
王永江也笑着说道:“人遍地都是,但是真正可用的人才就不多了,光是等是等不来的,还要自己去搜罗。拙言你早先不是鼓捣过一个宣传片子么,效果很不错,不少关内的移民都是因为看到了片子,才决定到东三省的。我看咱们最好成立一个专门的挖掘人才的部门,他们到关内,甚至到海外,四处网罗华人当中的英才,然后把这些人都拉到东北。”
张廷兰一听这个主意,顿时也是眼前一亮,在后世发达国家,还有大型的企业,都有专门的人才战略,都满世界的搜罗可用的人才。现在奉军发展也到了一定的程度,到处都需要人才,也的确应该花大力气招贤纳士,请来一大批有用的人才。
“岷源先生,你这个办法太好了,我马上就安排人员,专门负责这件事情。我看招揽的对象首先就应该放在几个军校上面,尤其是保定军校。那里办学最早,师资力量也雄厚,值得拉拢的人才也不少,南洋水师学堂也有一批海军人才,都是我们急需的。”
这个时候有不少民国的后期的风云人物才刚刚崭露头角,比如白崇禧,比如张治中,比如陈绍宽等等,都在三十岁左右,事业刚刚起步,还不值一提,想要招揽也会容易很多。
张作霖在日,必须照顾老派人物的意见,张廷兰也不可能随意扩充自己的班底,都是尽量使用东三省的人才。现在情况变了,人才政策也该变了,招揽各地的英才。也必须提上日程。
“拙言,你惦记这些军校的学生,最好先想清楚了,他们可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你去招募人家就跟你走,他们都是复杂的师生关系,盘根错节,而且绝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都愿意回到老家,轻易不会来东三省的。”
王永江说得一点都没错。这个时代地域的隔阂还非常重,加上民党喊得脑残的联省自治,产生了很糟糕的后果。各省人都首先想到的是本省,在外省效力的人才也会受到歧视和排挤,因此极大的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也加剧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岷源先生,我是极为反对地域观念的。中国历来都是大一统的。古代就有异地为官的传统,延续了多少朝代,为的就是防止地方割据。结果到了民国之后,一帮混蛋简单的模仿西方落后的政体,想要搞联邦制,喊什么联省自治的口号。结果把好好的一个国家给分开了,这绝对是一种犯罪!”
“哈哈哈,拙言你再生气也没有用,这都是现实。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我看你要招揽军校的学生,不如从关键的人员身上下手,比如保定军校的前校长蒋方震,这个人军事造诣很高,而且在学生之中威望很高,把他拉过来,就能招揽一串人才。另外在海军方面,最好把萨镇冰说服了,此老在海军方面资历最老,人脉无双,做通了他的工作,一切也就方便了!”
“高!”张廷兰忍不住给王永江伸出了大拇指,笑着说道:“岷源先生,真是足智多谋,实在是佩服啊!”
“拙言,招揽人才是一个方面,如何使用人才又是另一个方面。你大量引进外来人才,原有的那些人怎么办,底下人如何平衡,这些新来的人如果抱成一团,迟迟不能融入奉军,又该如何,这些你都要想好才是。”
“多谢岷源先生指点。”张廷兰也忍不住给王永江鞠了一躬,如何使用人才,比起发掘人才要重要得多。在历史上北洋也曾经揽进了天下的大才,结果还是不可避免的衰败了。后来的民党也是如此,手下能征惯战的虎将不少,结果没有死在对方的手里,很多都是被自己人坑了,这都是惨痛的教训。
王永江的年纪比起张作相还大,其实从心里就把张廷兰看成了一个后辈,愿意更多的指点张廷兰,让他少一点疏忽。
张廷兰也说道:“用人是一门大学问,我一定仔细研究一套规范。不过相比军事人才,民政体系需要的人才就更多,更复杂,而且不同于军队,民政人才必须要依赖自己的培养,这一块还要先生多操心。”
“嗯,我也是天生的劳碌命。”王永江苦笑着说道:“我刚刚见了楚明远,那个小伙子不错,办事能力非常强,我已经提拔他担任热河的农垦局局长,估计用不了几年,热河的民政就要交到他的手上。他还向我提了建议,要求从奉天修建铁路,直接连通承德,把承德作为东北和西北直接连接的纽带。我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以往东北都要通过京津,才能转道西北,现在直接走承德,不只省时省力,还能为下一步扩张势力最好准备。”
张廷兰和王永江商讨的这些事情都事关奉军下一步发展的大计,在做出决定之后,就抓紧时间落实了。
转过天,张学良又来找张廷兰了,一见面就说道:“拙言,我已经和如夫人还有凤至商量过了,她们也都同意,我这两天就要动身到欧洲去。”
“汉卿,既然你这么着急走,在临走之前,还有一件事情等着你做呢!”
“什么事情?”
“当然是那几个出卖行踪的奉军败类了,虽然说大帅死在了日本人手上,但是他们也是帮凶,难道还能放过么?”
张学良一听这话,顿时就把拳头攥了起来:“没错,张海鹏、汤玉麟、于冲汉、熙洽这些混蛋一个都不能放过。我爹待他们不薄,屡屡提拔重用,结果这些人竟然吃里扒外,害得我爹惨死在日本人之手,如果不杀了他们,我难解心头之恨!”
张作霖遇刺的案子已经基本查清楚了,这种官司是国仇,要想清算,就等着击败日本人的时候吧!留着那几个败类也失去了价值,正好让张学良亲手雪恨,还能化解一点心中的戾气。
他带着张学良,一前一后,来到了专门关押张海鹏等人的监狱牢房之中,张海鹏首当其冲,少帅冷冷的走到了他的面前。
“张海鹏,你和日本人勾结的时候,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吧?”
“成王败寇,张汉卿,你小子别得意,老子一步走错,就是没有想到日本人也是他妈的饭桶!”
张海鹏还要说下去,啪的一声,他的尸体扑通栽倒在了地上……





奉系江山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下马威
击毙了张海鹏之后,又转身来到了下一间牢房,里面关着正是熙洽和于冲汉,这两个家伙早就是铁杆的亲日派,和日本人早有勾结,在历史上,九一八事变之后,都是出卖东三省的罪人。
对于这样的走狗也不需要客气,直接乱枪击毙。连续杀了三个人,张学良的情绪也平复了不少,他冷冷的说道:“来人,把他们都丢到乱葬岗子,让野狗把他们都给吞了!”
几个士兵跑了过来,拉出了三具鲜血淋淋的尸体,于冲汉的眼睛还睁得老大,里面写满了恐惧和不甘,张廷兰鄙视的看了一眼:“要是有下辈子,别再想着当汉奸,汉奸走狗从来就没有好下场!”
处理了这三个家伙之后,又到了下一间牢房,这里面关押着两个人,正是张景惠和汤玉麟,一看到张廷兰过来,张景惠急忙就扑到了张廷兰的面前,他已经听到了枪声,此时三魂七魄都跑没了,两眼之中老泪纵横,惶恐到了极点。
“拙言,汉卿,你们千万别杀我啊,虽然我和日本人有点联系,但是在刺杀大帅的时候,我是真没有出卖过情报,也没有干过别的伤天害理的事情。给我一条活路吧,我都一大把年纪了,什么都不想争,就想着了此残生,你们就放过我吧!”
说着话,张景惠拿脑袋直撞牢房的铁门,哗啦哗啦的,脑门子都撞出了血。张廷兰看了一眼张学良,张学良微微点点头。
张廷兰也摆了摆手:“张景惠,你也算是一个长辈,不要在跪着了。这次事情你的确罪行不大,但是大帅让你带兵入关,你撇了部队。只身逃了回来,已经再也不适合领兵了,还是老老实实回家养老吧!”
“多谢,多谢!”
能够逃出一条性命,已经算是天大的幸运了,张景惠连连磕头,张廷兰让两个士兵过来,把豆腐张带出了牢房。
在房间里头只剩下汤玉麟,老汤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比较硬气的。大眼珠子一瞪,气哼哼的说道:“有本事就杀了我,老子这么多年,什么没有见到过,在我手上死的人成百上千。就算是现在死了,老子也够本了!”
“汤玉麟。你以为我不敢杀你么?”张学良说着就把手枪顶在了汤玉麟的脑门上面。张廷兰急忙拉住了他的胳膊。
“汉卿,汤玉麟虽然有错,但是在刺杀案之中,并没有直接告密,再说他当年也救过大帅的性命,恩怨相抵。也就不要再追究了,让他回家闭门反省吧。”
张学良听到了这话,终于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枪,愤恨的说道:“汤玉麟。你要是再敢和日本人有一丝的勾结,就万剐凌迟!”
其实不用张学良说,汤玉麟这辈子也没有机会了,张廷兰已经安排了专门的警卫,昼夜监视他,直到老汤完蛋。卫兵们架着汤玉麟也走出了牢房,他和张景惠都侥幸逃了一命,张廷兰其实也有心杀了他们,一了百了。不过这两个人毕竟是早年和张作霖结拜的人,张作相和孙烈臣还健在,总要顾全一丝情面,况且他们又不是泄密的主犯,只是被日本人给利用了,因此就放了一条生路。
另外于文典、徐有方、周和三个混蛋发动兵变,帮着郭松龄占据奉天,也是罪恶滔天,也都被处决了。
清理了这些垃圾之后,张学良的压在心头的怨气也散了不少,略带轻松的说道:“拙言,内鬼铲除了,就剩下日本人了,我也该出去学学本事,早晚有一天给我爹报仇雪恨!”
“汉卿,你也别光顾着自己出国,我也要安排一批留学生,现在德国战败了,马克贬值,物价飞涨,留学成本也低了不少。正是派遣留学生,学习德国技术的好时机,以后我会陆续派留学生过去,你就负责组织管理,有什么困难帮着他们解决。另外最后结交一些德国的权贵,别看这次德国战败了,但是根基还在,我看还有东山再起的时候,和德国搞好关系,对咱们下一步发展有好处。”
“我明白,你就放心吧!”
交代清楚之后,张学良直接离开了奉天,踏上了前往欧洲的脚步。张廷兰还有一大堆的事务要处理,尤其是日本的外交大臣内田康哉要过来谈判,奉军方面必须要做好准备。
“拙言,这是刚刚清理出来的一份名单,一共有二十八名讲师和教授,十五位文化名流都替《奉天晨报》说话,抨击政府。”常荫槐和冯永双共同将调查结果送到了张廷兰的面前。
张廷兰看了一下,排在前面的名字都十分熟悉,基本上都是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名人,其中有几个尤其以批评政府见长,不管是做什么,他们都会横加指责,大肆的谩骂。
“都调查清楚了么,这些人全都有问题?”
“没错,这些教授讲师全都是留学日本的,纵观他们一直以来的言行,都是极为亲日,而且和日本特务过从甚密,日本人还打着资助研究的名义,给他们的兜里头塞钱。另外这些人还组建了一个大东亚学术研究会,专门鼓吹什么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中日要互相提携,共同驱逐西方殖民势力。”
“混蛋!”张廷兰一听这帮家伙宣扬的东西,顿时就明白了,日本人侵华根本不是从九一八事变才开始的,在这之前,他们搞了大量的经济渗透,文化腐蚀,正是靠着几十年的经营,日本人才能在侵华初期畅行无阻,所向披靡。
中国之所以出现汉奸遍地的情况,就和这些文人的无耻宣传有着密切的联系,张廷兰脸上满是怒气,看了一眼常荫槐,然后问道:“常局长,这个大东亚学术研究会,是什么组织,存在了多久,你们有没有备案,清不清楚他们在干什么?”
面对张廷兰的质问,常荫槐的脸色也是羞愧异常,这个组织的确是在查案的时候,才知道的,以前并没有一点情报。
“卑职失职,甘愿受罚。”
“总司令,您先别急着发火,我看这件事情不怪常局长,实在是没有办法调查!”冯永双在一旁说道:“这些所谓的研究会,多如牛毛,幕后的老板不只是日本,还有美欧都这么干。他们利用教堂医院作为掩护,随便拉拢几个有影响的人物,就能成立一个组织,根本无迹可寻。恕我直言,只要列强的特权还在,他们还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游览传教,这种现象就没法杜绝。”
听着冯永双的介绍,张廷兰也清楚了,说白了列强就在培养汉奸文人,扶持带路党,这种事情在后世他们玩得出神入化,到了现在,也自然不例外,仗着特权的保护,想要查他们的确很困难。
“常局长,是我强人所难了,要向你道歉。”
“总司令,说到底还是我们情报工作失职,列强为了强化对中国的控制,无所不用其极,我们的工作必须把眼界打开,方法也要多样起来,不能光盯着军事,还要注意经济和文化,注意到方方面面,这样才不会给他们可乘之机。”
“嗯,说得好,情报工作的确需要加强,不过这种汉奸组织,见到一个,必须铲除一个,绝对不能留着他们误导百姓,毒害学生!”
张廷兰笑着说道:“既然内田康哉要来奉天,我们就先把这些亲日的文人都给处理了,斩断他们干涉中国的一只狗爪子,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常荫槐和冯永双全都点头同意,现在已经有了确切的情报,行动起来,就有了准确的目标。奉天的军警随即展开了行动,由于这些人多数都是大学老师和社会名流,想要抓他们,必须出动重拳才行。
张廷兰亲自来到奉天师范学堂,在学堂里面,一共有六位老师牵涉其中,被奉军出其不意的一举拿获,这些人都被押到了学校的操场上面,全校四百多名师生也都被集中到了操场上面。
“你们凭什么抓我,快放开,放开!”一个教授大声的喊道:“同学们,大家都看看,这个邪恶的政府在做什么,你们有辱斯文,在神圣的大学堂,公然抓捕老师,你们想干什么啊,还有没有王法!”
另一个教授也大声的喊道:“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勇气,都站出来,对抗暴政,还给我们一个公道啊……”
下面这些学生有的也的确怒火窜起,多少年政府一直十分尊重读书人,从来没有出现这种局面,他们也都受不了了,有几个人就拥了上来。
“你们快把老师们都放了,不准胡乱抓人,不准玷辱神圣的学堂。”
张廷兰一摆手,几个卫兵突然把枪口对准了天空,接连开了十几枪,听着爆豆一样的声音,在场的师生全都忍不住心惊肉跳,不自觉的停住了脚步,呼声也都停止了。
“同学们,区区几枪,是在告诉你们规矩,政府依法办案,你们别想靠着鼓噪就能改变政府的意志,那才是真正的违法,才是特权思想,我要告诉你们,尊重文人,不代表你们就真的高人一等!”张廷兰冷冷的说道:“接下来再讲讲道理,让你们看看,这帮东西究竟是什么嘴脸!





奉系江山 第四百八十三章 内田来了
有人说过,文人就是天生的在野党。他们一直在批评,却从来不做实事,当然社会上也需要这样的一类人,但是他们的比例不能太高,要是读书人都是变成了这类家伙,那就是教育的失败。另外还要看时机,国家和民族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光听着他们唧唧歪歪,搞不好就会从走明末东林党误国的邪路。
到了现在,整肃学界,控制舆论已经成为了首要的任务,张廷兰的心里头十分清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而是要精力痛苦的凤凰涅槃。每个列强都有一段不堪的历史,这是无法避免的,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思潮泛滥,危机四伏。
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文人煽风点火,很多政策都会受到阻碍,难以推行。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张廷兰才准备借助这个时机,提前把规矩立下来。
军警将六位教授推到操场的前面,为首的胡锦麟还不服不忿,狠狠的瞪着张廷兰,大声的咆哮道:“你们想干什么,焚书坑儒么?”
“哈哈哈,我听说胡教授不是最反对儒家么,还要打倒孔家店,怎么这时候又以儒家自居了,实在是让人不解!”
1...203204205206207...3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