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既然叫了边防军,就要把边务都承担起来,从东北到外蒙,我们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边防体系,把国家的北方边疆守好了。”
张廷兰进入角色还是很快的,有了边防军的名头,干什么事情就名正言顺了,而且此时时机正好,张廷兰也要大展手脚,把边疆彻底安定下来。
早在张作霖在日,张廷兰就力主向西发展,要拿下外蒙,掌控西北,把这些地区作为奉军的战略腹地,然后在掉头和日本人竞争。这个战略孙烈臣也十分清楚,如今也到了真正落实的时候了。
不过此时孙烈臣一听张廷兰的话,似乎是要准备大干一场,孙烈臣心里头也猛地一动,作战任务变了,军队的编制也要变化,而每一次的编制变化,就是一次新的洗牌,看来奉军的权力结构又要调整了!
“拙言,既然有了边防军的番号,就要充实起了,你准备充实多少个部队呢?”
“这次奉军防守的范围几乎扩大了一倍,光是在军队上进行小的调整,显然不能满足需要,我准备要扩军,总数要超过二十万人,以后奉军的体系就分成三种,一种是边防警备部队,一种是边防机动部队,一种是地方守备部队。前两种直接归属边防军系统管理,后一种归属地方军区统领。”
孙烈臣一听张廷兰的话,顿时就清楚了,这是要对所有部队进行大规模换血的节奏啊!其实他也是早有预料,张作霖时代已经过去了。张廷兰时代就要开始了,大变革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各方条件都成熟,新陈代谢也到了最后的关头。
“拙言啊,我和你爹是结拜的弟兄,这么多年,出生入死,现在也老了,一身的伤病,早就想颐养天年。前段时间雨亭死了。我不得不勉力维持,现在局势越来越好,奉军蒸蒸日上,我也该回家了。”
孙烈臣是个明白人,有时候与其被人家给赶走。还不如自己主动离开。从一个草莽土匪,坐到了如今一方诸侯。孙烈臣这一生也算是混得不错。急流勇退,给后辈让道,还能赢得一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张廷兰沉吟了半晌,孙烈臣愿意走,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孙烈臣还在,清理老一辈的人物就会有麻烦。不过他又不愿意造成不能容人的印象,因此就说道:“六大爷,您老当益壮。何必急着养老呢。如果您觉着现在的事务有些繁杂,我建议您老出任整编委员会的主任吧,就负责这次全军整编工作!”
整编军队是天大的事情,能交到孙烈臣的手上,绝对是体现对他的看重,同时又能把他从一线统兵的职务上卸下来,就算是退居二线吧!
“拙言,既然如此,那就说定了,我现在就去整理一下奉军各部的情况。”孙烈臣欣然接受了任务。
当然要想全面整军,还要把察哈尔和绥远都拿下来,真正控制了这些地区之后,才能从容进行安排。
“总司令,恭喜高升啊!”孙安虎笑着说道。
在援助承德的时候,张廷兰只调遣了三万多人马,救援承德已经足够了,想要继续扩大战果,就有点困哪了。因此就向奉天方向发去了调兵的命令,孙安虎亲自率领了原东北边防军的三个旅前来援助张廷兰。
这三个旅都是边防军的精锐力量,人员编制也多,武器装备在奉军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一个旅的战斗力几乎能比肩一个师。这三个旅到了之后,张廷兰手上的兵力变得充裕起来,也就有了下一步行动的本钱。
“水涨船高,以往东北边防军是挂在奉军下头,最大的编制才是旅一级的,说起来也不好听,有些委屈大家了。现在有了中央的授权,正式得到了边防军的番号,就要统一整编,至少要组建八个正式的边防师!”
孙安虎一听这话,顿时眼前一亮,八个师如果齐装满员,就是十万出头的兵力,眼前这个年轻人办事果然大手笔,跟着这样的领袖才有前途。
“总司令,你准备让谁担任这边防第一师的师长啊?要是没有人,我就毛遂自荐吧!”
“怎么能没有人呢!”姜登选在一旁笑着说道:“老孙,你的确资格老,按理说应当归你,不过这是军队,就要看战功,谁能打,就把这天字第一师交给谁。”
“那好,咱们就比一比,看看谁适合当第一师的师长!”
“都别争了,既然大家都盯着,那咱们就拿出一点彩头吧。”张廷兰一看手下人争抢,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至少说明他们还是很积极的,军队需要的就是这个干劲。
“谁能先杀进张家口,把徐树铮和察哈尔都统田中玉拿下,谁就是第一师的师长!”
张廷兰在这边拿小徐当赌注,而率领着残兵败将逃到张家口的徐树铮更是如坐针毡。自从热河逃了出来之后,小徐一路狂奔,生怕奉军在背后追上他。
好不容易跑到了张家口,清点了一下手上的人马,发现剩下的人数之后两千三百多人了,小徐当时就欲哭无。攻击热河的时候,气势汹汹,三万多人马,所向披靡,可是如今只剩下了这么点人马,机会全军尽没,又有什么脸面去见段祺瑞啊!
一想到老段,徐树铮的心里头更加焦躁,他的人马是段祺瑞的子弟兵,现在都损失了,老段哪里还有翻本的机会啊。在弱肉强食的军阀时代,失去了军队的支柱,段祺瑞的处境就危险了。
“田都统,你现在有什么情报么,总理怎么样了?”
田中玉的脸色有些苍白,说起话来还有些支支吾吾,当时徐树铮就瞪圆了眼睛,大声的说道:“田都统都到了什么时候了,快点说实话吧,就算是天塌下来,我们也要一起想办法应对啊!”
“督办,实不相瞒,就在不久之前,冯国璋和曹锟等人联名通电,要求段总理下台,还要查办督办您。”
“查办我?凭什么,徐某一生没做过什么亏心事,不幸战败,也是天不佑我,至于别的欲加之罪,徐某绝对不承认!”
“督办,您忘了陆建章的事情么?”
田中玉提到了陆建章,徐树铮的脸色就是一阵大变。陆建章也是北洋的元老宿将,担任过陕西督军。由于搜刮无度,民怨沸腾,激起了兵变,陆建章被逐出了陕西。离开陕西之后,陆建章并不甘心失败,还想着东山再起,又和张勋有过联系。
到了后来,陆建章主动联系北洋诸将,想要共同反对段祺瑞的政策,结果被小徐抓到了把柄,将陆建章给击毙了。在北洋各派的斗争之中,失势的人不少,但是大家伙还都恪守底线,没有置于死地的。
尤其是已经下来的宿老,大家都尽量优待,给一条活路,毕竟曾经都在一起共事,有一份香火情分。唯有徐树铮做事过分,把陆建章给打死了,在北洋之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陆建章虽然死了,但是他还有一个外甥,就是倒戈将军冯玉祥,他和冯玉祥之间不只是亲属,而且还是陆建章把冯玉祥提拔到了军队当中,让他崭露头角,能够有所作为。
冯玉祥对老陆是感恩戴德,也正是因为如此,冯玉祥才会投靠张作霖,充当内应,要把老段和小徐推翻。结果功败垂成,老张死在了日本人的手上,冯玉祥也只能带着亲信化妆逃走,他一路跑到南京,投靠了直系重要人物,江苏督军李纯,好不容易保住了性命。
忍了几个月之后天下大势瞬间变化,徐树铮在关外惨败,皖系被彻底推翻,冯玉祥的身份也摇身一变。尤其是他和张作霖有过联系,虽然失败了,但是也是香火情分,冯玉祥就凭着这个优势,向北洋提出了控告,要求捉拿徐树铮,替陆建章报仇雪恨。
田中玉的话勾起了这段隐情,让徐树铮越发的坐立不安,他甚至不敢逃回京津,就是害怕被抓,而困守在张家口,也不是长久之策,小徐差点一夜愁白了头。
“督办,大事不好了,段总理被赶下台了,张廷兰当上了蒙疆巡阅使!”
田中玉拿着一份通电,送到了徐树铮的面前,他看到之后,顿时眼前一花,差点摔在了地上,老段彻底倒台了,他就没有了靠山,张廷兰上位,对他也不是好消息。
“田都统,张廷兰心狠手辣,他既然当了蒙疆巡阅使,就绝对不会放过察哈尔,该何去何从,你有什么主意么?”
“督办,这察哈尔虽然贫瘠,但是也好歹是一方之主,我是真不想让出去,只是奉军势大,我将寡兵微,不是人家对手啊。”
“田都统,你要是愿意,徐某愿意帮着你指挥部队,和奉军死拼到底,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徐树铮顶着追捕令,想逃跑都不成,就只能拼个鱼死网破了。就在此时突然有手下人送来了一封张廷兰的发来的电报。
“督办,他们要借道察哈尔,前往绥远,让我们让路。”
“哼,这是假途灭虢之计,绝对不能上当!”(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奉系江山 第四百九十八章 平蒙之策(一)
徐树铮在地上转了几圈,然后说道:“奉军虽然打着接管绥远的旗号,但是他们绝对没安好心,是想顺道把察哈尔拿到手。”
田中玉急忙点头:“督办法眼如炬,一下子就看透了奉军的阴谋,只是有一点,直系未免太过软弱,竟然直接将绥远让了出去,实在是匪夷所思啊。”
“没有什么奇怪的。”徐树铮摆了摆手说道:“曹锟一个卖布头的有什么见识,吴佩孚领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论起阴谋算计来,十个都不是张廷兰的对手,那个小子把他们卖了,他们还要帮着人家数钱呢!”
听着徐树铮的话,田中玉也若有所思,不管直军能不能斗得过张廷兰,至少眼前的小诸葛是败军之将。田中玉想了想之后说道:“督办,想要守住张家口,我看必须要守住多伦,这里正是兵家要冲,察哈尔的门户,绝对不能有失。”
徐树铮也知道多伦的重要性,这里距离张家口和承德都差不多,绝对堪称战略要地。现在田中玉向他提了出来,很显然就是希望徐树铮能够去守住多伦。如果放在以往,小徐绝对不会吧田中玉看在眼里,可是到了如今,他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察哈尔是田中玉的地盘,他不得不充当马前卒。
“田都统,既然多伦如此重要,那我就主动请缨,前去驻守。不过想要抵抗奉军,人马少了绝对不行,您可要多派一点人马。”
“督办,现在察哈尔只有一个混成旅还有战斗力,我都交给你了,全凭着督办安排。”
徐树铮也知道察哈尔兵力有限。只能同意了,他随即将手上的士兵清点了一下,然后又把田中玉给他的部队带上,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向多伦前进。
就在徐树铮想要做拼命一搏的时候,张廷兰也将热河境内的溃兵全部处理了,地方治安也都恢复了。从奉天来的装备和人员也都齐备了,经过一番商讨,张廷兰派遣了两个旅打头阵。
孙安虎和姜登选各自带领一个旅,孙安虎走大路,攻击多伦。然后从多伦再去攻击张家口。而姜登选则是沿着长城一线继续行动,直接攻击张家口。至于张廷兰则是率领二十七师主力在后方跟随。
茫茫的蒙古草原之上,奉军大部队正在快速的行军,马蹄掀翻了草地,尘土弥散在天空之中。在这片大草原之上。几千年以来,无数的英雄人物你来我往。争一时的风骚。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有一个最大的遗憾,就是中原王朝一直很难真正掌控这里,就算是如今也是一样,内外蒙古的王公贵族还有很大的影响力,政府的机关都难以深入到底层。
“老二,从前清开始就一直闹蒙匪。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么?”
“杀!”张廷枢将手掌一挥,斩钉截铁的说道:“我就不信这世上还有不怕死的人,只要不怕人头滚滚,不怕血流成河。绝对能把蒙匪解决了!”
“对,这话说的没错!”吴凯杰也在一旁说道:“就算把人都杀干净了,土地留下就行。”
张廷兰苦笑着说道:“你们俩的话太有道理了,都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让你们驻守草原的。”
“哥,你是不是说反了啊,我们不是有道理呢,怎么还不让我们管草原啊!让我们俩双剑合璧,这草原绝对能安定下来。”
张廷兰摇了摇头:“胡虏自古无有百年国运,最大的问题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野心,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长远,你们俩的道理就是胡虏的道理。”
“哥,这胡虏也不是你说是就是吧,总要有点依据,要不然我可不服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本上违背了这条规律,就是胡虏,就没有办法长久,因为他们不懂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
张廷枢和吴凯杰互相看了一眼,大眼瞪小眼,全都是一头雾水,显然不知道张廷兰再说什么,吴凯杰也忍不住问道:“拙言,你倒是说说有什么治理草原的好办法,让我们也涨涨本事。”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做到这四点,草原也就彻底平静下来了。”
张廷兰说完之后,吴凯杰眼珠转了半天,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拙言,你怎么变成了兰帅之后,也玩起了这些哑谜,我一点都听不懂啊!”
“我也不懂。”张廷枢也忍不住摊开了双手。张廷兰看了一眼这两个不学无术的家伙,然后摇头晃脑的说道:“这是老子讲的圣人治国之道,现在套用在治理草原上面,再合适不过了。清理蒙古王公的不良灌输,填饱每一个牧民的肚子,削弱他们想要独立的念头,增强他们的生存本事。做到这四点,不光能彻底控制住这片土地,还能让这方土地上百万牧民成为我们坚定的支持者!”
张廷兰说这些,其实就是他下一步经营内外蒙古的整体策略。其实说白了最核心的就是一个利字。要让牧民真正改善生活状态,填补肚子,还要让他们获得教育的机会,能够融入汉族社会,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和希望。只要做到了这一点,脑子正常的人就不会有什么独立的念头。
当然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另外还有大力的宣传,正人心,再就是要诛首恶,把那些和中国离心离德的王公权贵全都清除干净,做好了这些之后,只要悉心经营,几十年上百年之后,也就能够保证安全了。
对待民族问题,从来就没有立竿见影的东西,这是一个水磨工夫。中国人讲究入则华夏,出则夷狄。从来没有强迫任何一个民族和同化,但是中国确实吸收同化民族最多的古国。相反在后世宣扬人权,宣扬平等的某大国,种族之间,族裔之间充满了矛盾,甚至到了无解的地步,这就是天朝和胡虏行事的区别。
处理民族冲突,最忌讳的就是民粹主义的干扰,那样只会把小事搞大搞砸,面对复杂的问题,简单粗暴的处理,眼前的麻烦没有解决好,还会造成更严重的麻烦。想到了这里,张廷兰越发的觉得该找出一个老成持重的内政能手,来管理蒙古,调和各方矛盾。
张廷兰在心里不断的勾勒着经营蒙古的大计,并没有去在乎战事会如何,其实他已经不把徐树铮当成一个对手了。而此时的小徐带着军队正走在前往多伦的路上,他们走出了一百多公里,还有将近一半的路程要走。
突然有几个察哈尔的士兵突然停了下来,其他的人也都跟着停了下来,行进之中的长龙顿时受到了影响。徐树铮眉头紧皱,急忙让曲同丰前去查看情况,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不大一会儿曲同丰急急忙忙的跑了回来,对徐树铮说道:“督办,这帮家伙都在讨要军饷,说什么不给钱,就不走了!”
“混蛋,他们难道不知道兵贵神速么,要是再这么磨磨蹭蹭的,让奉军抢先占领了多伦,我们岂不是前功尽弃么。”徐树铮两眼冒火,急忙的纵马来到了那些士兵的面前。
勒住了战马,徐树铮看了看这些衣冠不整的士兵,顿时就涌起了一股怒火,大声的说道:“你们难道不知道军人的使命么,现在大敌当前,你们却拖延全军的进度,难道想要造反么?”
“长官,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只是大家伙都被拖欠了好几个月的军饷了,田大帅临走的时候告诉我们,说您是督办大人,神通广大,能弄到军饷。现在都走出了这么长的时间,您要是再不给钱,我们都走不下去了!”
这个士兵说完之后,其他人也全都如此,有的干脆就坐在了地上,耍起了滚刀肉。徐树铮一看,眼睛顿时都红了,他一个败军之将,上哪里弄到军饷啊!
小徐有心发作,不过他又忍了下来,这些都是察哈尔的部队,不是子弟兵,要是自己随便发威,搞不好整个军队都会溃散了。徐树铮的脑子飞快的旋转,寻找着可能的应对办法。
半晌,他眼前终于露出了一丝喜色,对那些士兵说道:“弟兄们,我的确能够弄到军饷,但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大洋,也不能带在身边,全都存在了多伦,只要如期赶到多伦,我就给你们发双份的军饷。”
“长官,您别是拿我们开心吧,要是到了多伦,没有了军饷,我们该找谁啊?”
“徐某身为边防督办,从来说话算是,绝对不会欺骗你们,到时候,要是差了一个子,你们就可以提着枪来找我!”
徐树铮说的信誓当当,这些士兵也终于恢复了一丝信心,又随着徐树铮行军,赶出了五天之后,他们到了多伦,士兵们此时都疲惫不堪了。
这时候徐树铮突然把陈文运和曲同丰找了过来,对他们说道:“你们现在就去把多伦所有商人都控制起来,另外蒙古的王公也都抓起来,只要是有钱人,就一个都不留,我有大用!”





奉系江山 第四百九十九章 平蒙之策(二)
多伦是草原上的交通要地,商贸往来密切,最初这里主要是和京津一带做生意,这两年随着东三省的高速发展,吸引着大量的物资流向东北,多伦也是一个重要的转运基地,聚集了大量的商人。
徐树铮一道命令下去,足足抓到了上百人,其中一大半是往来的商人,还有二十几个蒙古的贵族王公,黑压压的站了一大片。小徐从这些人的前走过,嘴角上挂着冷冷的笑容。
“诸位,奉军来袭,大家都是有钱人,普通商人三千大洋,大商人一万大洋,王公贵族五万大洋,暂时先交这些钱,充作军费,如果不够,再进一步增加,总之各位要做好贡献财力的准备,现在就交钱吧!”
“痴心妄想!”一个矮胖的年轻人突然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你们汉人打仗,凭什么管我们要钱,本王绝对不会给你一个子,还要到北洋告发你们敲诈勒索!”
“对,德王说得对,我们才不会给你们钱呢,这里是草原,我们有成千上万的勇士,要是敢动我们一根手指头,就等着这些勇士把你们撕碎吧!”
徐树铮玩味的看了看领头跳出来的年轻人,这家伙衣着华贵,看样子不到二十岁,脸上也没有太多风吹日晒的痕迹,反倒是白白嫩嫩,一看就是养尊处优惯了。
别人称他为德王,徐树铮也顿时清楚了这个家伙是谁,他就是德穆楚克栋鲁普亲王,是内蒙最重要,最有权势的王公之一。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听说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帮野心勃勃的家伙,总在挑拨汉蒙之间的关系。这位德王也经常说一些试图独立自治的话。
北洋政府对于这种实权王公一贯是没有什么办法的,只能尽量拉拢收买,刚刚授予他执掌旗政的权力。可是这个家伙依旧跳了出来,还敢和自己叫板,让徐树铮十分不满。
“德王,徐某说话从来都是算数的,要是不交钱,只有死路一条,谁都不例外,包括你这位尊贵的王爷!”说着徐树铮靠近了德王。脸上带着阴冷的笑容:“你拿北洋来威胁我已经没有了,段总理下台了,徐某就是一个孤魂野鬼。不过这样也好,反倒没有负担了,能够放开手脚。把你给杀了,说不定还能给张廷兰找点麻烦。你说我何乐而不为呢!”
面对着徐树铮。德王就感到浑身上下都不舒服,那种感觉就好像是被草原狼群盯上的黄羊一样,进退不得,随时可能没有了脑袋。白胖的脸蛋子上已经浸出了汗水,在徐树铮的逼视之下,他忍不住退了一步。
徐树铮一摆手。几个士兵端着枪冲了过来,雪亮的刺刀对准了德王,这个家伙看到了这里,终于害怕了。急忙说道:“不要杀我,我愿意给钱!”
解决了这个家伙之后,其他人也都不是问题了,只能老老实实的把钱交上了,一共一百多人,徐树铮受到了八十多万大洋。这笔钱也不算少了,他带来的部队才一万人出头,平均每个人能分到八十块,足够让他们卖命了。
徐树铮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些都是尊贵的客人,都给我请到军营之中,给我好好的照顾着,如果有事情,还少不得他们帮忙!”
说完之后,小徐又放声大笑,德王等人一听,敢情这要钱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把他们当成了银行金库,随用随取,这谁能受得了啊。
“徐树铮,你不要得寸进尺,要是再胡来,绝对没有你的好下场!”
“德王,徐某早就没有好下场了,不用你来诅咒!”徐树铮又转过头对着士兵们说道:“德王府上有最肥的牛羊,你们都弄过来,好好的犒劳一下大家,就算是王爷请客了。”
这些士兵一听有牛羊肉吃,顿时又是一阵欢呼,随后全都去搜刮了,德王在一旁咬牙切齿,把眼角都要瞪裂了,不过也丝毫没有办法,只能老老实实的听从安排。不过这个家伙并不甘心受摆布,而是不断的想着应付的办法,他要让小徐付出鲁莽的代价。
徐树铮已经没有心思管德王怎么想了,他把军饷发下去,又让这些士兵敞开了吃牛羊肉,军心士气终于恢复了不少。然后他抓紧时间,在多伦周边挖掘防御工事,想要和奉军在此决一死战!
就在徐树铮抓紧布置的时候,孙安虎统帅着奉军,也逼近了多伦,在距离多伦还有不到二十公里的时候,孙安虎把副手张贺年叫了过来。
1...210211212213214...3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