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陈启铭也知道事情重大了,急忙说道:“我们保证能完成任务!”
从炸药车间出来,张廷兰又急忙来到了奉天兵工厂最大的实验区。就在半个月之前,奉军刚刚完成了第一个轻型坦克的设计工作,眼下就要正式试验一下性能,作为未来的陆战之王,坦克有多重要,张廷兰自然清楚无比,因此亲自前来观看。
来到了试验场地之后,早有大量的人员围在了一起,喜笑颜开。一辆钢铁猛兽早已经摆在了众人的面前,负责装备生产的陶吉平笑着向张廷兰介绍情况。
“大帅,这辆坦克总重量八吨,装备了一门三十七毫米主炮,还有一挺同轴机枪,正面装甲厚度达到了二十毫米,其他位置有八毫米,最大的行驶速度能达到二十公里每小时,行程一百公里。”
说实话这辆坦克看起来有些小巧,远远没有重型坦克的威猛,但是张廷兰也清楚,这已经是奉军最好的水平了,而且此时的日本还没有类似的装备,武器领先太多反倒是一种浪费,眼前这种坦克就足以让小日本喝一壶了!
“很好,开动起来,我们都看一看,威力究竟怎么样。”
轰隆隆,驾驶人员将坦克发动起来,宽大的履带碾过满是积雪的地面,掀起了一阵碎屑,显得威武异常。坦克的性能还算不差,行驶非常平稳,张廷兰和陶吉平都忍不住点点头。
“验证完毕之后,就立刻投入生产,配合已有的装甲车,形成一个强大的突击力量,有了这东西之后,我们就能够打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一败涂地!”
〖
奉系江山 第五百四十章 日本人退却
坦克毫无疑问是二战武器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相比列强,奉军的工业体系还是相当落后,唯有提前搞研究,笨鸟先飞,才能够和列强比拼。奉军搞坦克并不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威胁,而是有着一整套长远规划的。
这时候熊梦远也向张廷兰说道:“大帅,这辆坦克的速度还是太慢了,说到底是发动机动力不足,正好我们要和德国搞技术合作,最好从他们手中弄到发动机的技术,不光是汽油机,最好弄到柴油机技术,不为别的,柴油便宜啊!”
熊梦远一边说着,一边哈哈大笑,奉军在装备上面舍得花钱,但是也要求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家底这么薄,根本禁不住浪费。目前柴油只是石油提炼过程中的废品,价格非常低,而且柴油的安全性比汽油好得太多,从坦克的发展来看,柴油机还是未来的方向。
张廷兰也很支持这个建议,他笑着说道:“我们最初造拖拉机的工厂是从俄国弄来的,然后又在美国搞到了拖拉机生产线,现在又要引入德国技术,也应该做一个系统的整合工作,形成我们自己的技术特点。”
“大帅说的极是!”陶吉平急忙说道:“我已经从德国订购了两套拖拉机生产线,同时还在谈配套的发动机工厂,轴承工厂的事宜,只要谈下来,我们就依照德国的技术标准,然后再配合那些俄国的专业技工,建成一个大型的履带车辆生产基地,平时主要生产农具,战时则全力生产坦克,军民结合,这也是大帅一贯强调的。”
张廷兰又说道:“不要光盯着大型拖拉机。其实一些小型车辆也有很大的作用。建成了发动机工厂之后,可以先大批量的生产十马力左右的单缸柴油发动机,技术简单,用处广泛。可以生产小型的农用车辆,还能够做火炮的牵引车,更能够用来运输,还可以大规模的在农场普及。军民两用,两头受益啊!”
张廷兰所说的小型柴油机,在后世有着极为广泛的使用,耕地、播种、插秧、发电全都可以。装上了车厢之后,还能用来运输,一家只要有一个,几乎所有农活都能包了。
投资不多,效益惊人。这种好东西张廷兰当然要推广。而且一旦大量的农民学会开农机之后,到了战争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直接征召入伍。让他们开坦克,投入战斗之中,这种司机也算是人力资源的一种!
陶吉平了解了张廷兰的意思之后,忍不住说道:“大帅深谋远虑,想的太周全了,我们只能尽力完成任务。绝对不负大帅之托。”
离开了兵工厂,张廷兰还准备到飞机厂看看情况,巴玉藻王助他们分头成立了设计团队,现在都加紧工作。奉军已经把飞机作为一个撒手锏的武器了。他们也深感肩头压力巨大,最近也有一些成果。
可是张廷兰刚刚要过去,常荫槐就急急忙忙的找了过来,这位情报头子神色慌张,张廷兰一看就知道有大事情,急忙和他回到了帅府。
刚刚坐下之后,常荫槐就说道:“大帅,日本人从赤塔方向派出了第十二师团和第七师团各一部,一共一万五千多人,向着阿列克山德洛夫斯克进发,另外他们又从伯力派出了军队,看样子试图从两头下手,打破我们的封锁。”
张廷兰听完笑着说道:“日本人还是不甘心,想要把军队汇合起来,这是痴心妄想,留在赤塔的日本军队就是咱们手上的一群人质,哪能让他们跑了!马上给李景林下达命令,让他直接出兵,把铁路控制起来。另外要在伯力方向增加威慑力,边防军第二师和第四师都动起来,摆出进攻的态势。”
张廷兰一面说着,一面盯着地图,以弱抗强,不怕鲸吞,就怕蚕食!这是张廷兰和日本人多次斗下来的经验总结,日本手里的牌比奉军多太多了,如果不痛不痒的按套路出牌,日本人会占尽优势,奉军很快就会落入下风。
唯有拿出舍命一击的态度,才能真正有效果,就像眼下,日本人调兵,很有可能就是想把战争控制在一地。张廷兰才不会犯傻呢,要想打就全面开战,玩一把大的。
“给姜登选下命令,让他率领边防军第三师,再加上两个独立混成旅进驻绥芬河,摆出攻击海参崴的态势。再让秦威从外蒙出动,抄了赤塔日军的后路,只要日本人敢开第一枪,我们就全线出击,争取把远东的日军一勺烩了!”
张廷兰出手也的确不客气,命令当即下达之后,奉军闻风而动,大军快速调动起来,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就压了上去。
各种先进装备不断的调到前线,地方上的民兵也都被动员起来,向前线输送大批的物资,整个东三省似乎瞬间就进入了战争状态。
就在奉军调动的时候,日本第十二师团师团长木下宇三郎也率领着一万多日本兵急速离开了赤塔,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向东滚滚而来。
作为日本的一个主力师团,第十二师团是头一批干涉俄国的部队,师团上下都是傲气十足,一副谁也看不起的样子。听说了西川虎次郎被奉军打得全军尽没,他们并没有感到什么恐惧,反倒只认为西川是个饭桶,如果是他们出手,绝对不会败给东亚的病夫,无用透顶的支那人。
按照木下宇三郎的打算,如果奉军还敢和日军硬抗,那双方就直接开战,他率领着部下杀进满洲,占有那块最肥沃的土地。远东的严寒已经让日本人叫苦不迭了,这里不是他们该来的地方,还是富饶的中国大陆,更让他们垂涎三尺。
不过日本人的行军路线并不顺利,一路上铁轨频频受到破坏,这些都是俄国人游击队的杰作,他们把铁轨拆走。这可是十足的好钢,正好能用来制造武器,拥有了武器,然后再来打日本人,差不多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日本人一路修铁路,本来两三天的路程,他们足足走了十天,才终于到了阿列克山德洛夫斯克。可是到了这里之后,他们顿时感到了不妙,奉军早早的提前做好了准备。
沿着铁路线密布防御工事。这些工事都是李景林亲自安排的,从原来的江东六十四屯的防御体系延伸出来,经过阿列克山德洛夫斯克,然后又向北延伸二十公里。宽大的防御工事就像是一道巨大的石门,将西伯利亚铁路一下子斩断了。日本人想要越过,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防御工事不只漫长。最宽处的宽度也达到了二十公里。短短时间,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也和这么多年的苦训密不可分,奉军的工兵队伍已经到了相当专业的程度。
从最外围的地雷阵,到铁丝网,再到密集的坑道。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木下宇三郎亲自拿着望远镜盯着,老家伙越看心越凉、虽然他还保持着日本人特有的狂妄,根本看不起奉军。
但是他也清楚日军现在的状况,缺粮少穿。弹药严重不足,又被俄国人折腾了这么久,实际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要是和装备齐整,准备充足的奉军对抗,下场恐怕不会太好。老家伙也开始立即西川了,怪不得他会饮恨外蒙,奉军这两年的进步实在是太惊人了!
日本人在观察奉军,李景林也同样在观察他们:“妈的,有老子坐镇,小鬼子休想过去,传令弟兄们做好准备,日本人只要敢开第一枪,就给我打得爹妈都不认识了!”
奉军士兵全都去准备了,每个人跃跃欲试,不过一连过了两天,日本人除了试探之外,并没有发动攻击,双方就这么诡异的僵持下来。
“师团长阁下,我们从赤塔带过来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只能再坚持五天。”手下的军需官向木下宇三郎汇报情况。
这位师团长大人眉头紧皱,他刚刚接到日本内阁的通知,奉军大规模调动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如果开了第一枪,整个局势就没法控制了,木下宇三郎的确难以决断,别说是他,就算是日本首相原敬也没有这个魄力。
“报告师团长,这是山木少佐的一封信,要亲自交给你。”
木下宇三郎一听手下军官贸然给自己信件,他满腹的疑虑,急忙打开看了起来。没看两眼,这位就蹿了起来,大声的骂道:“八嘎!”他的五官都有些移位了。
能让木下这么气愤,也是这封信的内容太过骇人了,那个山木少佐认为日本上层都是一帮懦夫,面对支那人竟然不敢开战,他要用自己的鲜血,唤醒日本勇士的精神。山木联络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军官,想要向奉军发动决死冲锋,拉开双方大战的序幕。
看到这里,木下哪能不生气啊。“这帮头脑发热的混蛋,他们不知道草率的决定会产生什么后果么,赶快把他们都抓起来!”
“师团长,太晚了,这些人已经开始行动了。”情报官向木下汇报道。
木下宇三郎一屁股坐在了座位上,俗说话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真的开第一枪,远东的局势就彻底失去了控制,究竟会有什么结果,谁都没有把握。
可是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能决定的,谁叫日本人有下克上的传统呢。木下想了想说道:“全军做好准备,如果山木少佐战死,我们马上向支那人发动攻击,让他们尝尝和帝国作对的滋味。”
就在木下宇三郎刚刚下达命令之后,突然参谋长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差点摔倒在地上。
“大事不好了,俄国人打进赤塔了!”
一听到这个消息,木下宇三郎只觉得像是雷霆轰顶一般,比起刚才的消息还要劲爆,他的手足冰凉,心里头全都是苦水,赤塔可是他的大本营,如果失去了,还怎么和奉军打仗啊,怎么倒霉的事情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呢!
“给我说清啊,俄国人怎么杀进赤塔的?”
“我们带着精锐力量离开赤塔之后,俄国多数党的力量就杀到了远东,这次足有五万多正规部队,他们沿着铁路线,乘虚而入,在游击队的帮助之下,已经杀进了赤塔,我们的士兵节节溃败。”
确定了这个情报之后,木下宇三郎也终于感到了恐惧,脑门上面全都是冷汗,他急忙对手下人说道:“马上向西退后十公里,千万不要和奉军发生冲突。”
“师团长,山木少佐他们怎么办啊?”
“管他们怎么办,我们都快死定了!”
轰!
一个日本兵踩在了地雷上面,剧烈的爆炸将他的左腿全都炸飞了,弹片又划到了下体,到处都是一片血迹,这家伙疼得爹妈乱叫。
其他的二十几个日本兵丝毫没有管他,继续向前冲,不时有地雷被触动,一路上就有五个人被炸死炸伤,好不容易逼近奉军的阵地,一个年轻军官举着指挥刀,高呼着板载,向着奉军阵地冲来。
他们的亡命冲锋,还让奉军有些吃惊,以为日本准备大规模攻击了呢,可是很快就发现只有几十个人,完全就是来送死。
他们离着越来越近,也看不出有什么阴谋,奉军的机枪终于开动起来,秋风扫落叶一般,将山木少佐等人全都击毙,横七竖八的尸体,全都残缺不全,山木的半边脑子都被炸飞了,脑浆子遍地,死的凄惨无比。
不过临死的时候,山木还有一丝喜悦,他或许也能像前辈一样,靖国神社留名了。可是哪里知道,就在他死掉之后,日本军队根本没有开战,反倒向后撤退了十公里,就仿佛没有了这二十多人一般。
杨宇霆笑着向张廷兰说道:“大帅,好消息啊,日本人托美国人带话,想要和我们平息这场争端,尽快恢复西伯利亚铁路。”
张廷兰听到了这个消息,也长出一口气,笑着说道:“看来老天爷都不愿意保佑日本人啊。我们的要求也很简单,让日本人主动承认错误,为侵入中国领土道歉!”(未完待续。。)
奉系江山 第五百四十一章 俄国的小花招
杨宇霆笑道:“拙言,光是让日本人道歉,是不是有些太宽宏了,不太像你的风格啊!”
张廷兰也笑着说道:“咱最大的风格就是务实,日本人身上本来就没有多少肉,榨不出来什么的,能让他们低头,就已经足够了。”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国运就一直在衰败之中,备受欺凌,割地赔款,从昔日的天朝上国一泻千里,变成人人可欺的落后国家。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如此惨痛的剧变,对于中国的民心士气打击是空前巨大的,想要扭转颓势,又是何其艰难。
如今能够迫使日本人低头,就是空前的胜利,而且也是向世人宣誓,中国再也不是随便派点兵力,就能够征服的国家。敢踏上中国的领土,侵犯中国的主权,就要面对覆灭的下场!
这种变化完全可以视作中国扭转国运的开始,提振民心士气,树立奉军形象,附带的效果众多,非常惊人。从此之后也给中国所有势力立下规矩,你们面对列强如果屈膝投降,势必会引来民众的强烈不满。
如果大家都做不到,还可以有借口推诿,但是如今有人做到了,老百姓自然会有比较,做不到的人只会被无情的抛弃,这种民心的变化,就是奉军一统天下的最好助力。
杨宇霆未必能够看到这么远,但是他对于张廷兰的判断还是十分认同的,中日双方很快恢复了接触。想让小日本道歉还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但是双方都各退一步,奉军同意日本人使用西伯利亚铁路运输物资,日本人也非常默契的不再提黄金的事情。
就在双方围绕着是否道歉的事情大肆的争论的时候,赤塔的攻防战已经到了最激烈的时候。俄国多数党集中了大量兵力,士兵像是潮水一样,不断冲击日本人的防线。
木下宇三郎也带领着大军急忙回援,日俄双方围绕着赤塔展开了激烈的搏杀,俄国一方占据了人数的优势,而且还有大量的游击队支持,日本人虽然军事素质超出俄国人很多,但是士气低落,补给不足,长期在异国作战。已经消耗了士兵很大的精力,反倒难以抗衡俄国的攻击了。
战斗持续了五天左右,日本人已经丢失了大半的城区,俄国人乌拉乌拉的喊声,几乎成了他们的噩梦。士兵们蜷缩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惊恐不安。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忍受这个鬼地方了。俄国人是他们的敌人,奉军也不怀好意,腹背受敌,谁也受不了。
东京也再度争吵起来,核心的议题就是如何解决远东的问题,是继续撑下去。还是选择撤退,灰溜溜的离开远东。
首相原敬这段时间一直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他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平民首相,在政治理念上和萨摩长州的藩阀并不相同。俄国多数党正如他们的名字一样。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胜局已经难以扭转。
而随着奉军的崛起,中国的格局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日本必须重新调整力量,改变策略。如果继续陆地上和中俄纠缠不清,海上还要同英美竞争,小小的岛国根本承受不起这个代价。
但是日本的内阁中争吵却是一直不断,以田中义一为首的一派坚决反对撤军,在他们看来,远东和东三省是两块肥肉,就算不能把两块都吞下去,但是也要吃掉一块,根本不愿意退出远东。
经过漫长的争吵,最后原敬也是头疼不已,他只能说道:“远东撤军容后再议,不过赤塔局势危急,而且补给线过长,非常容易受到威胁,还是都撤到伯力吧。”
对于这个提议,在座的众人终于没有什么说的了,不过要想安全退回,还有一道难关,那就是要得到奉军的准许,张廷兰只答应日本的物资可以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可没有答应人员也可以调动。
原敬被逼无奈,也只能让内田发表一份声明,在声明之中,日本人玩了一个小花招,他们并没有对侵入中国领土表示歉意,而是宣称情报有误,致使中日之间发生了误会,他们对这个误会表示了歉意。
不过不管怎么说,日本人终于服软了,这个消息对于中国人来说,简直就是前所未有。列强竟然向中国低头了,多少年一直被欺压的命运终于出现了改变,一瞬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沸腾起来。
京津等地很多商家都点起了鞭炮,好像是过年一般,街头上学生打着彩旗,为奉军欢呼雀跃,就连北洋政府都不得不出面嘉奖奉军守土有责。
刚刚接替了冯国璋的大总统徐世昌授予张廷兰一等大绶宝光嘉禾勋章,勋一位,这绝对堪称最高的荣誉,北洋方面还亲自派人到了奉天,传达了大总统的勉励之意。
但是他们的动作已经晚了,就在日本人致歉之后,张廷兰已经连夜赶到了海兰泡,日本人已经从远东开始了撤军,远东的格局再度发生变化,奉军就要独自面对俄国人的压力,能不能把失去的疆土收回来,就都在此一举了。
到了海兰泡之后,张廷兰立即带着手下人到了六十四屯的最北部,在这里登高就能看清楚日本人撤退的场景。
此时正好有两万多日本兵陆续向东撤退,张廷兰盯着这个漫漫的人流,只见这些日本兵军装全都破破烂烂,重型武器也丢弃差不多了,每个人艰难的在雪地之中跋涉,只有重伤员,还有军官能够乘坐火车。
如果离得更近一些,还能看到士兵脸上成片成片的冻伤,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手脚都被冻坏了,走起来一瘸一拐的,还不时摔跤。
“诸位,我们过来看日本人的狼狈相,是不是有些没品啊?”张廷兰笑着说道。
李景林挠了挠头,也说道:“大帅,虽然看着他们倒霉挺解气的,但是的确有点是身份,你回去吧,我们这些人在这里看个够!”
李景林一句话,大家都笑了起来,一旁的蒋方震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见微知著,来看这些日本兵的状况,至少能得到两样关键的信息。第一是俄国多数党的战斗能力,第二是日本人的军事潜力,弄清楚这两样,也就能把远东的局势看清楚了。”
蒋方震一下子把张廷兰的心思说透了,手握几十万大军的统帅,张廷兰做事都是有深意的,肯定不会只是来看哈哈笑。
“百里先生,您对这两个问题怎么看呢?”
蒋方震说道:“俄国多数党是个难缠的对手,他们不只狂热,而且组织严密,战斗力极强,是一个劲敌。至于日本我看他们已经难以继续维持,岛国物产有限,缺少了中国这么一个后勤基地之后,光靠着剥夺朝鲜和台湾,想要打一场大战十分困难。就从眼前这些日本兵来说,要想让他们重新恢复士气和战斗力,至少要一年半载。”
蒋方震的判断正和张廷兰的心思,他笑着说道:“日本人撤走,我们就要单独对抗俄国了,大家都鼓足劲头,先把失去的国土给弄回来!”
目标锁定在了俄国人身上,张廷兰也加大了调兵遣将的力度,一连下达了三份命令,山海关的丁超所部,热河的万福麟所部,再加上绥芬河的姜登选,三路大军,一共超过五万人全都北调,在整个边境线上奉军已经集中了超过十五万人。
就在奉军调兵的时候,远东再度发生了两件大事情,第一件就是日本首相原敬被暗杀,就在原敬遇刺前三天,他艰难的在内阁通过了决定撤兵的计划,结果彻底激怒了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这位首相惨死在了火车站。
在原本的历史上,原敬也是遇刺身亡,眼下不过是提前一些而已,张廷兰并不感到意外,按理说原敬还算是日本首相之中比较明白事的。再换其他的首相,全都是派阀的走狗,一心扩张的莽夫,对付这样的人,或许还容易一些。
就在原敬遇刺的同一天,俄国方面也传出了重要的消息,俄国多数党决定以赤塔首都,成立远东共和国,作为和中日之间的缓冲地带。俄国人这手不可谓不高明,各国干涉俄国的借口就是他们向外输出激进主张,影响各国利益。现在成立了缓冲区,各国也就没法继续赖在远东了。
这个消息相比原敬遇刺,更让张廷兰感兴趣,这个所谓的远东共和国虽然标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实质上就是一个傀儡政权而已。
“这完全是俄国人的一个小手段而已,凭着斯拉夫人对土地的热情,他们绝对不愿丢失远东土地的。他们这么做无非是让各国能够尽快退兵,然后他们再吞并远东共和国,我们要戳穿他们的鬼把戏!”
张廷兰对众人说道:“有了缓冲区,列强没有借口留下来,但是我们不一样,俄国还侵占着中国的领土,我们要求北洋政府立刻宣布,废除《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有关外东北领土的所有不平等条约,收归故土!”(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