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政府』有限的财力集中到了工业领域。先后投资建成了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无线电等行业。原有的钢铁,煤炭,冶金。采掘,电力,造船也都得到了长足进步。
这些行业并不是东三省原有工业的简单扩大,就拿飞机来和汽车来说,原本主要是靠着军事订单,才能够维持下来,这五年之中。除了军队的订单之外,也走向了市场,走向了民用领域。
工厂盈利能力越来越强,国货已经基本控制了市场。形成了良『性』循环,产业规模越发的壮大,产品『性』价比越来越好,而且一旦到了战时,动员之后,工业潜力会成倍增加。
主要的工业产品中,中国也取得了喜人的进步,其中钢产量在1927年达到了493万吨,而在28年,则有望得到550万吨。
钢铁就是一个国家的底气,这个产量,已经达到了日本的两倍还多,也已经超过了苏联,有了这些钢铁打底,即便是再和这两个国家碰上,中国也有充分的信心。
一寸山河一寸血,那是弱者的无奈悲壮,那是不懂建设国家的惩罚,真正的强者,应该用钢铁彻底碾碎对方,用滚滚洪流淹没敌人。
而且中国的钢铁产业发展势头并没有减慢,而是越发的惊人,除了东北,华北,武汉等地,安徽马鞍山,四川的攀枝花,海南的石碌等大型铁矿也陆续发现,一批新的大型钢铁企业建立起来。
在未来五年之内,中国钢铁产能至少还能翻一番,达到1000万吨,这当然是『政府』的估计,其实张廷兰很清楚,如果『操』作得当,这个数字还会增加更多,道理很简单,经济大危机就要来了,抄底西方的时机已经不远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国还会迎来更大规模的发展。
除了钢铁之外,以1923年作为基础,原煤为1.31亿吨,增长98.596,发电量为310亿度,增长204.4%。机床产量达2.8万台,增长17.7倍;棉布为50.6亿尺,增长3296,糖86万吨,增长92%。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粮食产量达到了13000万吨,根据1926年结束的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达到了4.99亿。
其实说起了也是一个悲哀,从清末,一直到民国,中国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人,只能通过食盐的消费数量,来进行估算,其实所谓的四万万五千万,不过是一个虚数而已,由于统计不准确,实际上还会有隐藏人口。
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才知道中国有超过6亿口,满打满算,民国三十八年,中国人只增长了不到一亿人,按照当时的生育数量计算,中国至少饿死了两三亿人。
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几乎年年都有饥荒,更要命的不只是天灾,还有花园口决堤的**,算起来中国人在民国这段时间之中,遭受的苦难简直难以计算,或许只有在十里洋场里跳舞的人,才会怀念那个时代。
对于此时的张廷兰来说,随着国家统一,医疗条件改善,人口大膨胀的时期也快要到了。按照目前的数额计算,人均粮食260公斤,虽然还不够温饱,但是已经基本不会出现饿死的情况了。
不过粮食的压力依旧十分巨大,为了应付人口的快速增加,加大开发南洋的力度,将婆罗洲打造成新的粮仓,同时继续增加化肥产量,只要让粮食增产的速度,跑赢中国人口膨胀的速度,就可以让中国基本摆脱饥饿的阴影了。[]奉系江山782
“拙言,目前化肥每年增产达到了50万吨,比原定的30万吨足足多出了20万吨,另外根据估算,婆罗洲五年之内能开出3000万亩的土地,另外加上东北和西北的农产,粮食危机基本能够解决,相反不只不用担心挨饿,我们还能适当的出口粮食,换取外汇了。”
王永江欣喜的说道:“当初拙言你就说过,中国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挨打,一个是挨饿,现在十年下来,我们可以骄傲的宣布,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了!”
张廷兰也是哈哈大笑,格外的畅快,一直以来,张廷兰的肩头都有一副沉甸甸的担子,甚至在最初几年,他一闭眼的时候,就仿佛能听到炮击北大营的声音,就仿佛能看到几十万的同胞,惨死在南京城,就看到山河破碎,无数同胞哀嚎……
来到了这个时代,残酷的现实,就迫使任何一个政治人物,都有一种使命感,必须改变这个世界。直到今天,心中的阴云全都散开了,中国已经膨胀的足够庞大了,虽然还不至于强大到无人敢于侵犯,但是至少说,中国已经拥有了击败任何对手的信心。
除了工农业的发展之外,交通事业也进步飞快,万众瞩目的川汉铁路已经完工通车。就因为这条铁路,才掀起了保路运动,最终让满清覆灭。
而现在川汉铁路修通,不只实现了四川民众的梦想,更是将四川,湖北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另外通过宁汉铁路,四川的土产能够快速的送到上海,同时江浙一带的商品也能直接深入内地。
一条铁路,把长江沿线全都盘活了。另外粤汉铁路也修通了,卢汉铁路的复线也铺设完毕。最为重要的是武汉长江大桥修通了,长江天堑也被征服了,南北的铁路可以畅通无阻,铁路运输能力增加了三倍多,武汉成了全国的铁路枢纽。
津浦铁路,陇海铁路,也都修筑了复线,基本上全国各省,除了高原地区之外,已经基本通了铁路。虽然高原还没有通铁路,但是川藏,新藏,滇藏三条公路已经修通了,运输能力大幅度的改善,内地的军队可以轻松的开进高原。
国家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解决高原的问题,也就水到渠成,张廷兰已经在四川囤积了五个师的兵力,只等时机成熟,就立刻开进去。
“拙言,这几年发展虽然十分迅速,不过也有相当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按照我看,行政体系必须调整,原本为了便于管理,设立了长江眼线发展办公室,又设立了西南军政委员会,中原土改也有办公室,西北还在军管之中,这些地方都要调整,真正建立起垂直的行政体系。”
说到这里,王永江也皱着眉头:“另外还有一点,江浙的问题也不能不处理了,这个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必须控制在国家手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 】
奉系江山 第七百八十三章 上海滩
王永江和张廷兰谈到了两点最重要的问题,目前全国除了高原地区之外,基本上全都平定下来,而且各地区经济都在持续发展,土匪武装也基本清理干净,社会秩序安定下来。
原本各级官员的职权,行政区域的划分,都必须落实下去,明确责权,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王永江对此也早有腹案:“拙言,依我看行政区可以划分为省,市,县,乡,村,一共五级,各省归属中央直辖,诸如巡阅使,总司令,主席,主任一类的职务,统统撤销,强化中央的控制力。”
张廷兰点点头:“这是应该的,不过要想理清各级行政机关,恐怕又要大量招募官员了,不然人手不够用啊。”
王永江笑着说道:“中国从来不缺当官的,更何况这五年,全国的识字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四十,文盲大大降低,读书的人多了,官员的选择空间也就大了。不过有人向我提议,要求在全国举行直选,就算总统和省长不能直选,县市一级的官员也应该靠选举产生,尊重民意。如果推行选举制度,有些官员就不用直接任命了。”
还没等王永江说完,张廷兰果断的摆了摆手:“岷源先生,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我不想考虑选举的问题。市县一级,看似不起眼,但是那也是百里侯,涉及到几十万,上百万人的福祉,不能草率。”
王永江也苦笑着说道:“拙言,我也清楚,只不过各地都有选举的声音,主张要向西方学习,逐步扩大选举范围,这一点在新民党内部,也有不少的呼声。”
“岷源先生,孔子说过。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要是任免官员这种大事情,靠着选举,那就是礼乐征伐自下而上,那是要乱国的!这是咱们老祖宗在两千多年前就看明白的事情。”
“这话似乎有些过了吧,西方国家连元首都是选举出来的。也未见得就乱国了。”
“岷源先生,西方能玩选举,有两个前提,第一是他们有发达的经济,第二是他们有相对独立稳定的社会结构。有了钱,就有了回转的余地。不论选谁,大家都能过的差不多,因此没必要折腾。有了稳定的社会结构,就算政府权力较小,社会也能正常运作,而且还能防止外国势力渗透。不过就算具备了这两点,西方人也不敢搞全民普选。我们这点家底,要是玩选举,根本不够内耗的。”
“拙言,你说的我也想过,因此我反对直接选举元首,甚至省一级的长官也不行,不过县市一级,似乎可以松口。给下面一点念想吧。”
张廷兰果断的摆了摆手:“岷源先生,我看要说清楚选举这个问题,该从官员的选择上说起。”
其实坐到了张廷兰现在的位置,选举到底该不该搞,张廷兰也不断的在思考,经过反复的观察和思考,张廷兰觉得。贸然进行选举,只会误国害民。
谁都知道,如果一个人生病了,肯定要去找医生。而不是先找几百个人过来投票,看看该怎么办。
治国也是一样,必须找专业人才,中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如果能胜任一省之长,基本可以去国外当一个元首了,如果能胜任市县的长官,也可以去小国干个总理。
正因为如此复杂,因此中国的官员,尤其是一方的领导,必须经过系统的培训,首先要出身理工科,或者是法律专业,这些人才有缜密的思维,能够用系统化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社会,找到问题的根源。
光是这一条,就把大多数人挡在了外面,而靠着选举,选出来的人可能形象很好,可能很会说话,可能很有亲和力,但是最要命的就是这些人工作能力普遍成问题。官员是要拿来用的,而不是当成青春偶像,来欣赏的,选出一帮行为艺术家,只会坏事。
“岷源先生,在国家建设的事情,最好不要过于尊重民意。我敢担保,要是让老百姓公投,他们一定会同时选择减税和增加福利。”
王永江一听这话,顿时也是愕然,没错,民意这个东西,往往就是这样矛盾。对于普通人来说,肯定会盼着工作时间短一点,工资高一点,做好不用工作就给钱。
“说起来普通人的确是短视的,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
“选出一帮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这还只是小问题,还有更大的麻烦在后面。”张廷兰忍不住说道。
“拙言,还有什么麻烦?”
“国家统一。”张廷兰轻轻吐出了四个字:“选举就意味着各级行政长官要对地方民众负责,而不用对上级负责。为了迎合选民,他们就会多向上级要东西,少往外拿东西。偏偏中国是个地域差别非常大的国家,必须对一些落后地区进行支援。一旦领导人选举产生之后,富裕的地方埋怨中央拿得多,贫穷的地方也埋怨中央给的少,对于一些富裕的地区,他们直接独立出去,或许经济效益更高。长此下去,难道国家不会四分五裂么,地方之间难道不会矛盾重重么?”
听到了张廷兰的这番分析,王永江顿时彻底叹服了,忍不住起身对张廷兰施了一礼,苦笑着说道:“拙言,我也是一时糊涂,竟然没有看透这背后的问题,险些误国啊。”
“岷源先生,中国和西方来说,有一个巨大的差别,就是在西方社会之中,有贵族的存在,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社会结构几百年都没有变过,因此他们有稳定的上流社会,能够操控国家。可是中国不同,我们三百年就是一个轮回,而且还有科举制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国社会是流动的,因此必须有强力政府,作为社会的纽带,不然国家就要四分五裂。”
“拙言见识高明。又给我上了一课啊!其实鼓吹选举的这些人,也未必看得这么清楚,只不过想打着这个旗号,从政府手中抢夺权力而已。”
“岷源先生,民主是个好东西,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比如社会福利,比如环境保护。但是有些更重要的东西,解决不了,比如国家独立,比如工业化建设,比如争取世界资源。比如控制既得利益集团。这些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和民意违背的,偏偏中国正需要逆水行舟,向前冲刺,实在是不能把精力浪费在内斗上。说到底政治家要引领民意,而非被民意牵着鼻子走。”
“拙言,既然如此。这个选举的提议,就彻底搁置吧。”
“不必。”张廷兰说道:“我是反对各级主要官员直选,但是各级的议会还是要选举的,不过要对这些议员的权力进行调节,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监督,防止各级官员**,对于违法乱纪的官员,果断揪出来。对于上级落实的任务。下级议会不许干涉,平级议会,对政府的一些政策,只有备案审查的权力,如果有明显缺陷,才能驳回。”
“这可是大手术啊。”王永江忍不住说道:“限制议会权力,在新民党内部。就会有不少的异议,拙言我看还不宜操之过急。”
张廷兰微微一皱眉头:“岷源先生,不是你建议我处理行政体系的问题,怎么现在又反对了。”
“谁知道你的动作这么大啊!”王永江笑着说道:“拙言。实不相瞒,我听说黎元洪最近连续晕倒几次,身体也很不好,估计撑不了多久了。拙言,你也当了五年的副总统,我看该向上走一步了,一切已经水到渠成。”
“岷源先生,其实说心里话,我还想再当一任副总统,然后再干两任总统,到时候就退下来,实现权力平稳过渡。”
“拙言,送你俩字:天真!”王永江笑着说道:“拙言,放在以前,你也是开国君主了,你见哪个开国之君,能早早的交出权力的?”
“也不是交出权力,其实不管是当个荣誉大总统也好,还是大元帅也好,总之要定下规矩,国家元首要有任期。”
“拙言,我看你还是别拖了,算来算去,适合当总统的,已经没有谁了,能者多劳吧。”
说到了这里,张廷兰也点点头:“再给我点时间权衡一下,总之看看黎元洪的情况吧。”
张廷兰和王永江敲定了行政系统调整的问题,选择被排除之后,他们确定了扩大招收公务员的计划,着重招收一批高学历,肯办事的年轻人。
“拙言,整个一五期间,各项建设相对都不错,唯有一个问题,不尽如人意。”王永江皱着眉头说道:“我们搞经济建设投资,多数都来自政府,社会投资并不积极。”
“是没有钱么?”
“不。”王永江摇了摇头:“中国虽然穷,但是这么大国家,有钱人还是有的,只不过这些人都把资本投到了金融市场,尤其是上海等地,更是投机盛行。”
“找死!”张廷兰毫不客气的说道:“这帮人简直不知死活,难道还看不清楚,凡事过犹不及,危险就在眼前了。”
“哦,此话怎讲?”
“依我看问题还出现在国际上,欧美等国因为战争消耗,带来了一个繁荣时期,算起来已经经过十年了,生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西方的繁荣撑不了多久了,到时候泡沫戳破,全球金融动荡,股市必然暴跌,只怕比起当年的橡胶股灾还要可怕,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跳黄浦江了。”
“有这么严重么?”王永江略带迟疑的问道。
“比这还要严重,我刚刚从弗雷德那里得到消息,他十分肯定的说,金融资本已经开始在背后做局了,一场空前的危机就要到了。”
王永江顿时就打起来精神:“拙言,这可不是小事啊,要是西方真有这种风险,我们必须提前准备。中国本钱不多,要是再出现动荡,就要麻烦了。”
张廷兰点点头:“全球都有泡沫,我们要做的就是提早戳破,防止受伤。而且还要抓住这个机会,在全球范围之内,捞到一些好处,加快国家建设。”
其实算起来距离29年的经济危机,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也应该开始着手布局了,因此张廷兰和王永江谈了之后,就决定立刻南下。
说起上海滩,恐怕无人不知,十里洋场的繁华,黑帮大亨的豪气,才子名媛的故事,政治人物的起起伏伏,全都汇聚在了这个梦幻一般的城市,就像魔鬼一样,有着无比的光鲜,也有着丑陋的罪恶。
不过东方最具魅力的地方,张廷兰自从担任副总统之后,视察了很多地方,唯独没有到过上海。而且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上海也没有什么动静,只有大批的货物通过港口,运送到了国内,才让让人意识到,这个国家的确在快速的变化。
“副总统,这是您要见的人的名单,请您过目,看看有没有疏漏。”新任的秘书陆璎珞将一份名单送到了张廷兰的面前。
这位新任的总统秘书,刚刚毕业不久,能被选到张廷兰的身边,自然方方面面都是顶尖的。俏丽端庄的佳人,穿着一身黑色的工作服,紧致挺拔,充满了诱惑。不过让陆璎珞郁闷的是这位手握大权的副总统,似乎并不是很关注她,只是对着面前的名单,不住的皱眉头。
“副总统,不合您的心意么?”
“也不是,有些时候,眼睛会骗人的,耳朵也会骗人,我想先在上海逛逛,看看十里洋场,究竟有什么厉害。”
陆璎珞心脏顿时忍不住跳动了一下,听副总统的意思,只怕上海滩这次要血雨腥风了,不过这些都不是她这个秘书能管的。
专列到了上海之后,张廷兰推说身体不好,拒绝了一切的会面,暗中则是办成了普通商人,在保镖和秘书的簇拥之下,直奔公馆马路。
所谓的公馆马路,正是法租界的主干道之一,走进来之后,两旁到处都是大烟馆,乌烟瘴气,小巷子的外面还站着不少穿着花哨的女郎,张廷兰一看,也点点头,再有赌场,这里就是天堂了!
〖
奉系江山 第七百八十四章 大亨
张廷兰在公馆马路转了一圈,随后就在一处茶楼坐了下来,贴身的警卫都格外的小心,分散在各处,保驾护航,只有陆璎珞坐在了张廷兰的对面。
这时候茶馆的人还不多,张廷兰坐在二楼的窗口,看着外面的街景,只见对面一栋高大的建筑前面,停着一溜儿最新式的轿车,车上走下来的全都礼帽长衫,来来往往,热闹异常,张廷兰也忍不住好奇的问道:“陆秘书,对面是什么地方,怎么这么热闹。”
“是三鑫公司,都是一群毒贩子!”陆璎珞咬着嘴唇说道:“贩毒的畜生都该死,一个都不应该活在世上。”
陆璎珞说话之间,香腮鼓起,银牙咬着嘴唇,小模样十分有趣,张廷兰也忍不住笑道:“怎么这么讨厌毒贩子呢?要是没有缘由,可不改乱说话啊,不然可就是人头滚滚了!”
陆璎珞一听,顿时心中一惊,她可是很清楚,对面这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家伙,一旦动怒,那可不知道有多少人倒霉,自己这个秘书可不该多话,不过她讨厌毒贩子也是有原因的。
“我七叔当年就抽鸦片烟,爷爷和爹都气坏了,七叔屡教不改,爷爷亲手用木棍打断了他的一条腿,说是放在家里头养着废人,也不能让他败坏了清白的门风。当时我才七岁,只记得七叔在房间里头整日哀嚎,勉强过了一个月,七叔的腿还没完全长好,结果又偷着溜出去,后来爹在城外的小河旁找到了他,已经被人给活活打死了,爷爷因为这件事病倒在床,没有一年就死了。”
陆璎珞提起了往事,眼睛里头也有点泪水闪过,张廷兰也是微微叹气:“毒品这种东西。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可是偏偏有人非要沾染,无非是两个原因而已,在贩毒的人来说,无非是利令智昏,铤而走险。而吸毒者来说,就是昏头昏脑。糊涂透顶。”
“没错,您是不是该出手,治一治这个三鑫公司了?听说他们一年光是利润就是两三千万,不知道有多少人坑家败业,妻离子散。”
陆璎珞一脸期待的问道,张廷兰却老神在在。靠在椅子上,一语不发。
正在说话之间,突然楼梯一阵响动,几个混混儿打扮的人,簇拥着两个中年人,走上了茶楼,这两个人挽着袖面。一个手里头盘着一对红褐色的文玩核桃,另一个拿着桑皮扇子,走起路来,一副目空一切的模样。
其中胖大一点的笑着说道:“老弟,这上海滩就是好地方,到处都自由,在别的地方不敢抽大烟,在这里就随便。没有人管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街上的姑娘也漂亮,赌场也兴旺,走一圈下来,什么都见识了。”
瘦子也笑道:“哥,要想玩得好。还要兜里头有银子,现在上海滩两样最赚钱,一个是这大烟土,一个是证券所。原来光知道鸦片烟能赚钱。现在没想到证券所的股票竟然比大烟土还厉害,买到手里,就看着往上涨,怪不得人都说上海滩的银子没过脚面呢!”
这两个家伙说这话,就找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几个混混儿在一旁服侍着,大声的吆喝伙计上茶。
就在他们刚刚坐下来的时候,突然楼梯又是一阵响动,从下面又走上了两个人,张廷兰用眼角的余光一扫,领头的家伙似乎有些面熟,不过一时想不起来。
“赵先生,朱先生,杜某来迟了,还请二位赎罪。”
“我们哥们哪敢怪罪你杜月笙杜老板啊,您家大业大,拔出一根汗毛,比我们的腰都粗,跺一脚,上海滩都要四处乱颤,多大的威风,多大的气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