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一看赤尻正助为难,下田义眼珠子已经发红了:“总领事先生,美国人态度很强硬,我们只能从奉天身上找到突破口,或是弄到足够的钱,去购买大豆,或是帝国『政府』动用武力,让支那人屈服,老老实实的赊购大豆给我们。如果这两样事情都做不到,十天之后,帝国掌控了十几年的榨油产业就会彻底瓦解。”
日本人陷入了空前的麻烦之中,挖空心思的想着解决的办法,这时候一艘美籍远洋货轮正乘风破浪,驶向了葫芦岛。
在货轮上面载着一大批机器,还有三十几名海归的游子,巴玉藻经过了两年的留美学习,终于回到了国内。
这一路走的并不容易,虽然张廷兰给了巴玉藻大量的资助,不过面对这笔巨款,巴玉藻是一个子都不敢『乱』花,他很清楚,张廷兰不惜重金,其实是把他当成了制造飞机,发展空军的希望,而且巴玉藻也有这个志向,因此他必须好好利用每一分钱,在美国社会招揽为数不多的华人人才,同时尽量采购一些关键的技术设备,按照巴玉藻的计划,只要一回国,他就尽快的制造出中国人的自己的飞机。
最初的时候很不顺利,的确找到了一些留美的人才,但是这些人多数都是南方的,他们更愿意毕业之后投奔民党,对于遥远的奉天,他们没有任何的印象。而且在美国的社会之中,华人备受歧视,就算巴玉藻是美国飞机公司看中的顶尖人才,但是想要采购需要的东西,也受到了重重限制。
就在巴玉藻焦急无比的时候,转机终于出现了,奉军击败了俄国人,拿回了中东路的控制权,在中国社会这是一件大事情,在海外华人中间,这同样是了不得的大事情,终于有一支军队敢于向列强发起挑战,并且取得了胜利,这让那些海外留学的学生终于开始正视奉军了。
另外由于张廷兰和克里达成了合建榨油厂的协议,使得克利夫兰财团愿意提供一些帮助。还有就是张廷兰接手了康有为在海外的关系网,这三重有利的条件加在了一起,一下子就让巴玉藻的工作顺利多了。
大量的留学生同意到奉天发展,一些原本采购不到的机器也能买到了,巴玉藻十分的兴奋,他和几个伙伴联手,造出了一架全新的飞机,种种『性』能丝毫不比现在世界上主流战斗机差。
他们还一连造了十架,在美国又采购了五十个发动机,为此张廷兰特意安排了一艘三千多吨的货轮,专门载着这些学生和飞机设备回到中国。
远远的巴玉藻就看到了港口之上,聚集了大量的人员,甚至还有不少军人,他和其他的伙伴瞬间眼圈都红了。
“祖国,我们回来了!”(未完待续……)





奉系江山 第八百二十二章 雪域新曲
经过了两轮激烈的争夺,中意合作的方案如愿以偿的击败了美英,成为了智利下一代战列舰的大赢家,当这个好消息公布的时候,代表团所有人都像孩子一样欢笑起来,这些天他们殚精竭虑,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的任务,真正到了胜利的时候,每个人都像是做梦一般。
赢了,我们赢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在不住的呐喊,中国人竟然真的可以战胜强大的对手,赢得了这项价值4500万元的超级订单。同暹罗那种被中国笼罩多少年的国家不同,智利可是远在天边,完全是凭着实力拿下的。
这可不仅仅是一大笔收入而已,还表示着中国从今往后进入了高端军火市场,能进入这个市场的国家并不多。就算日本都不成,当然不是说日本的技术不行,而是他们没有虎口夺食的勇气。
事情就是这样,不争就不是你的,当听到中国代表团胜出的消息,最为愤怒的就是松下荣庆,这家伙简直是暴跳如雷。
这么一大块肥肉竟然落到了中国的手中,他简直难以忍受。正在他生闷气的时候,就看到中国代表团欢天喜地的回来,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股酒气,身边还有一群金发女郎相伴,看得人眼红心热。
“哼,别得意的太早,要是某些人生产出来的军舰,到了最后根本浮不起来,成了海上的活棺材,只怕就要成为天下的笑柄了。”
“多谢你的关心。中国人觉得有信心造出第一流的军舰来。而且我还告诉你,就算失败了。我们还可以把长白山号抵押给智利,绝对不会耽搁客户成军的时间。”
说到这里陈景冷笑道:“我好像忘了长白山号曾经叫做雾岛号,要是贵国能把长门号,陆奥号都送过来,我们就更高兴了。”
这一句话就戳到了日本人的痛处,松下荣庆等着一双鼠眼,仿佛要吃人一般。陈景他们则是满不在乎,这次的成功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信心。
其实不只是他们。就连国内也是倍感振奋,最初张廷兰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几乎没有谁能相信,中国人有能力虎口夺食,抢下这个单子。
就连吴毓麟他们都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当被选中的消息传回来之后,顿时中国就沸腾起来。各大报纸争相报道。这是中国军工领域的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一个里程碑。
能够在军售领域,击败美英,毫无疑问代表着中国跻身世界最顶尖国家的行列,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们也是列强了!
张廷兰也是喜悦非常。在获得成功之后,他第一时间给墨索里尼发去了电报。中国能拿到订单,和意大利的帮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虽然张廷兰看不起眼高手低的墨索里尼,但是在没有开战的时候,意大利还是当之无愧的欧洲四强之一。和意大利交好,两国互相合作。对美英也是一个制约。
至于墨索里尼则是更加的张狂得意,自从打开了中国市场之后,意大利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他的地位也越发的稳固,法西斯党的统治彻底建立起来。这次抢夺订单成功之后,墨索里尼更是公然发表演说,称这是意中合作的伟大胜利,以后两国还将开展更多的合作。
不过相比所有人的乐观,蒋百里倒是不怎么看好,他直接找到了张廷兰。
“拙言,美国人早就喊出了美洲是美国的美洲,恐怕他们不会这么容易让我们插手进去。就算竞标成功了,他们依旧可以破坏,我看咱们还是别忙着兑现承诺,先观察一下,免得智利人再反悔。”
“百里兄,你的担心一点都没错,不过南美市场我是志在必得,美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但是还要看看上天给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距离史无前例的大萧条越来越近,张廷兰的把握也就越来越大,其实在历次经济危机之中,越是政府掌控力量强,相反不但不会受创,还能逆势上扬,正所谓此消彼长,中国也要扩张自己的影响力。
虽然还不至于圈定势力范围,但是把经济触角伸出去,尽可能的捆绑更多的国家,已经渐渐的纳入了张廷兰的算盘之中。
实力增强,人的野心就会膨胀,最初张廷兰不过是想着自保,统一国内之后,张廷兰最多也就是想着休养生息,韬光养晦。等到了二战,再顺势而为,跻身世界大国。
可是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张廷兰越发觉得这个最稳妥的方法有了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了中国的体量上,足足五亿多人的规模,在二十年之内,人口至少会达到八亿,甚至更多。
中国的块头几乎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这样一个国家需要多少资源,需要多少能源,这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在一定时期之后,世界能够提供的资源又相当有限,要是坐视欧美吃掉了最肥的一块,中国的工业进程就要被拖住了。
发展工业是个等不了的东西,越快完成,危险就越小,而且付出的成本也越低。要不然一旦拖下去,搞不好中国会陷入拉美化的陷阱,永远就爬不出来了。
正因为如此,张廷兰才对智利这么感兴趣,时不我待,就算不想争,也必须争一争了。
“百里兄,你说如果经济突然崩溃,各国外贸几乎陷入停滞,工厂关门,工人失业,生产停止,你说这个世界会怎么样?”
“啊?”蒋百里也被张廷兰描述的情况吓了一跳,急忙说道:“要是这样,我看这个世界只怕要遍地烽火了。”
张廷兰也点了点头:“正是如此。百里兄,根据观察。美国经济存在着严重的泡沫,随时有崩裂的危险。美国是第一大经济强国,第一大贸易国,一旦美国崩溃,对世界产生的影响都将是致命的。”
“拙言,既然这么厉害,咱们可有什么对策么?”
“百里兄,所谓经济危机都是因为盲目和产能过剩造成的。我们还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再加上政府的有效指导。这场危机非但伤不到我们,还会给中国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吸收各国的先进技术,可以说工业会迎来一个空前的发展。”
“那可太好了。”蒋百里笑道:“拙言这么多年你的预言就没有落空过,但愿这次也能言中。中国这块地方啊,如果强盛,那就是君临天下。如果弱小,就会成为四战之地,到处都是对手。”
“没错,俄国虽然新败,但是日本还在眼前,尤其是台湾。也必须解决,这座岛屿太重要了,只有拿下台湾,我们才有进入太平洋的基地。除了台湾之外,最好再把琉球拿下来。这样门户就彻底打开了。
“这两地都是日本人的命根子,想要拿下来。就要和日本拼命,我看现在的机会还不成熟。”蒋百里说道:“国内倒是已经出现了收复台湾的呼声,不少高级军官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张廷兰一听,也是无奈的笑了笑,对外战争连续胜利,已经让一些将领变得骄纵起来,个个都是好战分子。对于这股热情张廷兰不好直接打压,但是要是全顺着他们的意思,早晚都要坏事。
因此张廷兰笑道:“既然他们摩拳擦掌,那就让他们带兵进高原吧,这里也该解决了。”
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张廷兰肯定不能允许某些区域还存在着落后的奴隶制度,诸如云南等地,那些土司头人已经全都随着土改的推进,而被彻底清理掉了。
没有了这些人,政府的权威也空前高涨,对于地方的控制能力也成倍增加,不过唯有一点,就是高原地区有些麻烦,张廷兰并没有贸然下手。
如今随着北疆的彻底稳固,西南也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尤其是滇藏,川藏,新藏等地的公路修通,再往高原派兵,也不会那么麻烦了。这块最顽固的堡垒也终于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张廷兰的态度十分明确,落后的农奴制度必须清理,而且还要大力推广教育,移风易俗。
“拙言,高原其实算不上军事问题,满清的时候,赵尔丰带着大军,都能够解决叛乱,更何况我们现在这么强大的武装。只是这是一场攻心之战,要向千百年的传统宣战,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了。”
“没错,但是越是困难,就越要解决的漂亮。”
“既然拙言决心已定,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
张廷兰将任务布置下去之后,要想解决高原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军事只是其中的一环而已,其他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舆论战,抢夺道义的制高点。
宣传部在张廷兰的授意之下,大量的刊登了高原上的故事,如实的介绍了底层农奴的痛苦。当国人听到这个时代还有用活人祭祀的事情之时,全都吓傻了,谁也不会想到,一直在史书当中才有的东西,竟然在辽阔的国土上面,还有发生,这简直是在挑战人类的良知。
那些五花八门的刑具被展示出来,甚至有些逃出来的底层农奴叙述了自己的经历,社会舆论就更加沸腾了。
生命竟然如此的廉价,那些满口念佛的僧侣,竟然能够忘却众生平等的教条,把上百万的人视作奴隶,任意的杀戮,这简直是不可原谅的。
因此舆论强烈要求政府,必须采取行动,改变高原的状况,甚至有些民间组织成立起来。他们派出志愿者,进入高原,要去亲眼见证高原的情况,为那里的民众寻找一条出路。
在“民意”的逼迫之下,张廷兰也派出了一个调查小组,进入了四川。虽然名为小组,但是人员一点都不少,足足有几百人之多,另外从邻近地区,还抽调了三个师的兵力,随时准备开进高原。
组长落到了阎锡山的头上,副组长是陈炯明,他们到了成都之后,先是发出了一份邀请,希望高原的各位宗教领袖,贵族首领全都能齐集成都,共同商讨问题,探索出一条合适的解决方案。
其实自从舆论大哗之后,高原上也是一日三惊,国防军有多强大,他们不清楚,但是绝对不会有人天真的认为自己能够对抗中央。现在舆论对他们非常不利,这些人都心惊肉跳,寝食不安。
得到了阎锡山的邀请之后,还算聪明的就立刻前来,终于陆陆续续,有几百人汇集到了成都,还有一些人想要负隅顽抗,因此假托身体不适,并没有前来。
阎锡山这手玩得既是调虎离山,也是投石问路,能来的,说明眼中还有中央,可以改造,不必一棒子打死,那些拒不前来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诸位,有些事情就像是小孩子打预防针一样,不管那个孩子怎么哭闹,都躲不过去。因此聪明的孩子会故作勇敢,赶快结束,这样还能从家长手里拿到糖吃。但是有些比较笨的孩子就只会大声的哭闹,结果弄得家长不耐烦,最后依旧要挨一针,把自己折腾的够呛,还什么都捞不到。在这里啊,我希望大家都做一个聪明人,不要误人误己!”
就在阎锡山说这番话的时候,三个师的军队已经分头开进了高原。上缴武器,农奴登记,牧场进行清查。
大批的公务人员,在军队的保护之下,展开了细致的工作。当然有很多人对这些内地的官员不满。他们组织打手,拉起人马,想要反抗,但是军队可不是用来看的。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立刻军队就会展开行动。
将带头闹事的杀掉,其他的人全都充当苦力,送到了西北等地。随着高原清楚的逐渐清晰,分田分地的行动就开始了。昔日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农奴,终于恢复了自由身,还得到了土地。
主人的家产被平分,他们第一次穿上新衣服新鞋子,第一次有了正式的身份证,有了土地所有证。这种感觉就仿佛从地狱的最下层,一下子升到了天堂一样。瞬间不少人家都自觉的把军队,甚至把张廷兰的画像放到了神龛的位置,取代了昔日的神祇。




奉系江山 第八百二十三章 远东建省
“拙言,截止6月1号,高原地区已经释放了超过80万农奴,其中有30万人已经初步分得了牧场和田地,预计年内就能将所有的牧场划分完毕。”
王永江笑着说道:“这个阎锡山办事还是非常有能力的,干净利落,只不过搞得这手调虎离山可不怎么光彩,有些人把状告到了我这里,要求彻查阎锡山呢。”
“做梦!”张廷兰毫不客气的说道:“还想着当奴隶主,过人上人的日子,绝对不成。现在光是没收财产已经是便宜他们了,要是再敢折腾,就把脑袋也留下来。”
王永江一看张廷兰杀气腾腾的,就笑道:“拙言,你不会是想把这些人都杀掉吧,这么做倒是一了百了。只是高原除了农奴之外,还有不少自由民,这些人对宗教领袖还有相当的虔诚,要是杀了,只怕会出现叛乱。”
“嗯,没错,正规军并不可怕,就算拉出来十万八万的部队,也架不住一顿炮轰。只是一旦凭借着地形,像一群蚊子一样,和你打游击,就麻烦了。在高原地区,驻扎大军的消耗太大,承受不起啊。”
“既然这样,拙言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妙策呢?”
“无非就是让他们当个富贵闲人吧,只要愿意交出一切权力,定期给他们点钱,然后各级政府当中,留一些职务给他们,也不要什么实权,只是看着过得去就行。”
王永江点点头:“没错,其实我们在蒙古也是这么做的,这些年下来,蒙古的经济持续发展,牧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原本的那些贵胄已经不再做白日梦了,老老实实的融入主流社会。只不过高原和蒙古还不相同。这么办恐怕会有遗祸。”
“哪里有问题?”
“很简单,蒙古虽然和高原再很多地方相似,但是蒙古和内地的交往更加紧密,从满清开始,满蒙就不断的通婚。在蒙古社会当中,世俗力量更强大,宗教影响更低,只要和内地加强交流融合,很快就能奏效。但是在宗教势力根深蒂固的高原,只怕一轮改造之后。还会有反扑啊。”
王永江这话一下子提醒了张廷兰,的确如此,宗教的确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力量。汉人在几千年来,都是弱无神论的国家。从子不语怪力乱神开始,宗教注定了无法主宰中国社会。一旦出现了这种苗头,中国的皇帝也从来不客气。多少次灭佛行动。愣是将一个外来的宗教彻底逼得本土化。
如果说几千年来,中国人信奉什么,恐怕最主要的就是实用主义了,神佛都靠边站。正因为如此,中国对于宗教传统非常强大的社会,是不太理解的。人在蒙昧愚顽的时候,会盲目的笃信宗教,但是一旦有了钱,稍微富裕。能够静下心来,也会去回归宗教。
正因为如此,初步分田分地之后,高原会暂时安定下来,但是旧的传统不消灭,早晚还会有卷土重来的时候。
张廷兰在办公室来回走了几圈,眉头紧锁,脑子中不断的想着各种策略。在蒙古能够成功,主要是蒙古资源丰富,只要把经济发展起来,文教水平提上来,尤其是大力推行汉化,就没有问题。
可是这些策略对于高原来说,就变得十分麻烦,四五千米的高原,在二三十年之内,都别想把铁路修通,没有基础设施,就遑论经济发展……
王永江也同样如此,他也知道改变高原的难度,忍不住唉声叹气。正在走着,张廷兰突然把目光落在了百宝阁上面的一个弥勒佛上面。
黄玉雕琢的弥勒佛,只有半尺多高,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小佛像栩栩如生,看一眼就能让人的心胸开阔不少。
张廷兰也是突然灵机一动,忍不住笑道:“岷源先生,你说这尊佛像如何?”
王永江笑道:“我记得这是查抄庆王府的时候,搜出来的宝贝,这些满清贵胄也的确搜刮了不少好东西。”
“是啊,这尊佛像要是摆在了庙里,只怕要万众瞩目,顶礼膜拜,不知道有多少善男信女要争着抢着烧香。可是放在了这个百宝阁上面,就是一件寻常的摆件而已,最多也就是欣赏一个雕工,赞叹一下巧妙而已。”
王永江堪称当世的智者,一听张廷兰的话,他顿时就露出了一丝恍然,顿时笑道:“拙言,你是想把那些神佛也都请下来么?”
“没错,这漫天的神佛,只要离开了庙,就没有了那缕仙气,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神奇。”
……
“长官,有二十几个议员联署,要到大总统那里告您呢?”
阎锡山头也不抬,继续的看着公文,只是随口冷笑道:“他们想告阎某人什么?”
“当然是破坏宗教自由了,有些人认为应该尊重传统,有的主张应该徐徐图之,另外还有人说您杀戮过重!”
“过重?”阎锡山冷笑了一声:“我这已经是手下留情了,要是杀的人少了,只怕上头那关都过不去。”
自从进军高原以来,已经陆续有两百多位曾经的贵族被干掉,上千的僧侣被囚禁,另外还有3万多名武装分子被俘虏,全都送到了西北去当劳工。而随着土改的深入,要被清理的人越来越多。
杀戮越多,肩头的压力就越大。只不过阎锡山很清楚,既然张廷兰的态度如此明确,他就只能一条路走到底,根本别想刀切豆腐两面光。要是留下了太多的后患,日后追究起来,那才是真正的麻烦呢。
“不用管那些人,他们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不找麻烦,上哪体现他们的价值啊。”
正在说话之间,突然又有人跑了进来,急冲冲的说道:“阎长官,大总统的急电。”
阎锡山急忙接过来一看,顿时眼前一亮,才看了几眼,就笑着说道:“大总统果然英明,有了这个命令,我就有主意了。”
原来张廷兰给阎锡山下达了一份强制移民的命令,那些贵族的财产已经全都给分了,并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
如果老实听话,可以拿回一半的财富,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迁居内地,而且每个城市不准超过100户。另外那些自由民也可以选择移民,政府提供工作岗位,两代人均可享受教育优惠。
这招釜底抽薪,不可谓不狠辣,既然发展高原有些难度,那索性就把人迁出来。总之掌控了远东和中亚之后,中国的回旋空间也越来越大,从高原上迁下来一百万人,也不过是想撒胡椒面一样,顷刻之间就会消失一空。
只要分散到了各个城市,过了一两代人,他们就会彻底同化。内地的生活总归比高原好,愿意走回头路的很少。
至于剩下的一部分人当中,多数都是曾经的农奴,他们分配了大量的土地,牲畜,财产之后,生活也会越来越好。没有了上层挑唆,又能吃饱肚子,过好日子,只要脑筋正常,就不会想着闹事。
阎锡山对于这招迁居内地的决策,也是拍手叫好,立刻就按照张廷兰的意思去落实了。不管那些贵族和僧侣愿不愿意,迁走和毁灭,只能选一条。这些人也终于乖觉起来,只能老实的搬走。
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阎锡山也注意了方法,他先从底层下手,把那些小庙,小贵族先迁走,这些人都走了之后。庞大的权力金字塔的根基就被打破了,顶尖的贵胄想不走也不成了,就这样高原上盘踞了千百年的势力被打破了。
1...357358359360361...3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