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当然不行。他是穷人,怎么能和地主攀比呢!”阿曼努拉好歹也是当过十年国王的人,他说到了这里,顿时就说不下去了。他自己的所作所为分明就是张廷兰所说的那个穷人,没有资本。却想完全效仿西方,也难怪会出问题!
“国王陛下,穷人要想过富人的生活,最主要的是挣钱,这是最浅显的东西。在国政上面也是如此,逐渐让国家富裕,逐渐强盛,然后在小步快跑,不断的推动各项改革,这才是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偏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被西方的一些表象欺骗,只看到了一点皮毛,就急着。在中国也有大量盲目主张全盘西化的人,在我看来,他们正是让一个重兵缠身的人,按照竞技运动员的标准,进行训练,国家早晚都会被折腾死!”
最后照搬西方制度的国家并不少,但是二战后照搬的国家多数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希望到失望,一种失望到绝望。而且更加吊诡的是没有一个国家是在一人一票的情况下完成工业化的,这对于那些整天吹嘘西方的人,是重重的一记耳光。
说到底原因很简单,就是经济决定政治,没有完成工业化,没有积累大量的社会财富,就别想玩选举这种奢侈的把戏。
听到了张廷兰的分析,阿曼努拉脑门上面已经冒汗了,回想过去的种种,他做的错事何尝少了?这次被赶出了国内,很大程度上因为他要求全国民众改穿西装,抛弃原有服饰,因此才出了问题。
“总统先生,多谢您指点迷津,要是能早点聆听您的教诲,我就不会落到今天的地步了!”
张廷兰心中暗笑,要是不落到今天的地步,恐怕也不会真心听自己的话。张廷兰微微一笑:“国王陛下,现在想清楚也不晚,您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阿曼努拉顿时身体一震,迟疑的问道:“总统先生,您愿意支持我么?”
“当然可以,不过我建议您先在阿富汗的边境积蓄力量,然后重新梳理您的治国政见,只要时机恰当,就可以反攻阿富汗。”
所谓的政见,当然是中国方面的帮着草拟的,这一次完全抛开了全盘西化的华而不实的东西。主要内容就是两条,第一是富国,第二是消除饥饿。
富国就是要充分利用阿富汗有利的地形,发动贸易。尤其是中国和伊朗达成了军售合同之后,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张廷兰就准备从新疆出发,通过阿富汗,修建铁路到伊朗。
随后还可以把土耳其拉进来,这样中国的货物就能通过陆路,一直送到了欧洲。对于沿途的经济是巨大的带动,对中国也是利好消息。
一旦做成了,阿富汗的商人都能从中得利,很显然这些人就被拉了过来。
至于饥饿的问题,张廷兰则是建议中阿合作,矿产换粮食。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好歹还能自给自足,阿富汗人口也不算多,总归能解决。
而阿富汗的资源资源。却是相当惊人,拥有大量的稀有金属资源,比铬矿,这可是生产合金的重要原料,中国的缺口一直非常大。而且还有超大的露台铜矿。只要开采出来,中国的国防工业就不用愁了。
另外在临近中亚的部分,此时已经被中国控制了,这些区域储藏着大量的天然气和石油,一旦开发出来,又是一大财源。
阿富汗想要致富并不难。其实就像后世的某大国,如果愿意拿出战争经费的十分之一,去真心投资阿富汗,都绝对不会落得一地鸡毛。
这也是西方国家和东方世界的不同,张廷兰对阿富汗有野心不错,但是他可不会想着去征服阿富汗。咱们大家坐在一起,还是商量一下怎么发家致富奔小康吧!
张廷兰在迪化逗留了半个月时间,详细部署了针对阿富汗的行动计划,并且帮着阿曼努拉重新拉起了队伍,送到了中阿边境训练,等待合适的时机去了。
棋子落了下来,张廷兰才慢悠悠的回到了京城。其实这种事情本来是不用他的。但是为了躲清静,就只有跑路了。
其实张廷兰走的这段时间,京城都乱了套。股市和企业都碰触到了一些人的痛处,他们是绝对不愿意变革的,但是张廷兰决心已下,他们又没有什么办法。
首先进行改革的就是军队,原本的军人福利公司彻底解散,军人只享受国家正式待遇,其他的东西全都消除。另外各级军官都不住参与任何商业经营,军人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负责打仗。
军队往往是最难改革的地方,但是张廷兰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命令下达之后,被快速落实。涉嫌到违法违规,以权谋私的军官。被彻查的有上百人,其中将军衔的就有11位。
军方处理了之后,政府方面也做了详细的规定,成立了独立运行的国家资本管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一位副总理专职负责,只对大总统一人负责。他的使命就是管理所有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股份有效的运作。
除此之外,任何政府的人都不能直接插手企业运作。诸如鞍钢,大连造船厂,江南船长,武汉飞机厂等等企业,国有股份也全都划分明晰,该是政府的,一点不能差,不该是政府的,一点都不沾,要充分给予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
股权划分清楚了,职责也就明确了,谁该干什么,谁能管什么,都有了详细的界限,谁也别越界,这样就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腐败和以权谋私的问题。
张廷兰还公布了两道法令,所有行政官员,直系亲属和配偶不得单独创立公司,也不准和其他人合股,合资。凡是违反规定的,一律要接受惩罚,甚至会直接免除官职,如果有以权谋私的问题,应借给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条命令就是财产公示制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反腐措施。所谓官员财产公示,并不是所有公务员的财产都要公示,在世界上也没有这么干的,那是人家的个人隐藏,神圣不可侵犯。
在西方世界,只有那些直接投票选举的官员要公示,毕竟你要选举,就要接受大众的检验。
张廷兰制定的公示制度涵盖的范围包括总统,总理,各部部长、副部长,只有这些人需要把自己的财产公示出来,要实时接受监督。张廷兰特别做出了要求,如果发现任何人,在国外有资产,都要受到严厉处罚。
其他官员如果发现有海外财产,一经查实,也要进行处理。这两项规定下来,等于是给所有官员都戴上了紧箍咒。
原本错综复杂的政商关系一下子被拆开了,张廷兰的态度很明确,想要有权,就别想有钱,这两样只能选一样,想要两样全占,肯定就有私心,就有问题!
作为大总统,张廷兰也是率先垂范,他的财产完全公开,总统官邸的各项开支也都透明化。只是张廷兰,以及家人手里头都有大量的财产,这些东西要是全公布出来,数额也太吓人。
因此张廷兰早就动手吧国内的财产全都处理掉了,至于国外的部分,他都划入了国家发展基金的账户之中,名义上张廷兰就成了彻头彻尾的穷人了。
当然到了他的身份,钱不过是符号而已,有或者没有,都不会影响什么。但是毕竟要规范官场,要规范政商各界,他必须做出切割,这个态度非常重要,至少不能给政敌留下把柄。
这些措施毫无疑问都侵犯了官僚体系的利益,政商军,各界的人物都窜了出来,想要阻止张廷兰的举动,可是谁都找不到张廷兰。
等到他回京之后,各项工作已经展开了,媒体已经宣传出去,生米煮成熟饭,谁也没法反对。
国内政治的洗牌就此展开了,不过张廷兰的注意力又放到了国外,进入了30年之后,经济危机越来越深入,经济丝毫不见回暖的迹象。而且美国人又跑出了一个愚蠢之极的法令,也就是《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该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
从此之后,世界各国陷入了一场关税大战之中,每个国家都拼命的提高关税,制造壁垒,一场贸易大战又开始了。
本来就深陷经济危机,结果还大搞贸易壁垒,后果可想而知,那就是国际贸易额直接腰斩,率先挑起贸易战的美国出口减少了一半还多。
这个法案使得各国在经济危机之中,继续沉沦下去,复苏更加困难。不过越是如此,对中国就越是机会,张廷兰回京之后,就立刻布置了抄底行动。
中国手上握着的庞大资本,就成了搜刮工业革命以来的精华的本钱,张廷兰当即派出了顾维钧和陶吉平领衔的政府采购团,前往美国。
同时以私人名义的猎头公司,采购经理人,像是一窝蜂一样,迅速的涌入了美国。他的目标很明确,人,设备,技术,只要能看得上的,全都弄回国内。
在美国各大工业城市的街头,纽约,底特律,芝加哥,费城等等地区,全都能看到中国皮包公司的身影,这些人腰缠万贯,只要是合适的人才,就立刻招收过来。
除了他们之外,早些年留学美国的唐绍仪,邝荣光等人,真是拟定了一份需要招揽的顶级科研人才,一场庞大的抄底行动,就这么展开了。
奉系江山 第八百二十九章 人才和设备双丰收
有过抄底经验的夏寒,再度充当起了这次抄底行动的总指挥,就在不久之前,他名下的鞍山钢铁厂经历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变革。
作为东三省,乃至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鞍山钢铁也是唯一一个年产钢过百万吨的超大企业,一举一动都牵动所有人的注意。
刚刚进行的股份改造,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场改造之中,张廷兰将自己的私人股份,原有的政府股份,军队股份,以及部分银行股份,彻底合并到了一起,变成了国有股份,总计占钢铁厂的百分之四十,其他的百分之六十当中,夏寒占了百分之二十,剩余的被各个股东和公司持有。
经过这场改革之后,鞍钢的股份彻底厘清,也解决了多头管理的问题,政府和军方都退出了管理领域。商人自办,风险和利益同样都有商人承担,政府也是以一个股东的身份,来看待企业经营。
夏寒此时也清楚,他肩头的担子更重,要负责的东西也更多,但是同时他的自由度也空前增强,可以随心所欲的施展拳脚。因此就在改革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他们就带着庞大的采购团前往美国。
钢铁行业永远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战争潜力的重要指标,同样也是这次采购的重点。
夏寒他们的第一站就是匹兹堡,这里是著名的美国钢铁公司的总部。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匹茨堡的主旋律永远都是隆隆的轰鸣,漫天的烟尘。
每到冬季,大雪飘落,如果抓起一把在手心里化开,全都是黑色的水。成千上万的工人就在这种空气之中打拼。也不知道pm2.5会有多少……
只是刚刚过去的冬天格外的寒冷,甚至说一直到了春季,这股寒冷还没有散去,相反却更加严重了。原本隆隆作响的工厂停止运作了,漫天的黑烟也都消失了,终于能呼吸到一口新鲜的空气。
可是匹茨堡的民众再也没有这个心思了,工厂停止了,他们失业了,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生活来源,露宿街头。寒冬之中,不知道有多少流浪汉冻饿而死。
他们用尽各种办法取暖,甚至将报纸塞在衬衣里面,以求挡住一丝的寒风。对于夏寒来说,匹茨堡。美国钢铁公司,就是一个神话一样的庞然大物。
美国钢铁公司成立于1901年。年头不算很长。但是背后却有两个庞然大物在支撑,一个是卡内基钢铁公司,另一个就是摩根家族。
正是靠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充足的资金供应,美国钢铁公司就像是吹气球一样,快速的膨胀起来。尤其是到了一战的时候。更是美国钢铁公司的黄金时间,在1916年,美国钢铁公司的年产量达到了1900万吨!
这是一个何等的数字?要知道德国在一战之前,全国的钢产量也不过是1760万吨。也就是说美国的一家公司,就可以压过德国!也难怪德国会输掉战争,想要挑战美国这种庞然大物实在是太困难了。
至于中国刚刚为年产钢突破500万吨而欢呼,相比美国,差的何止是一个数量级!
当夏寒他们看到了连绵不断的工厂区,林立的厂房,光是这么庞大的规模,就让人忍不住一阵惊呼,随行的人员更是看傻了眼。这哪里还是一个工厂啊,分明就是一个庞大的城市!
“都别傻了,马上分头行动,给我看看哪些工厂值得购买,一定要给我弄回去。”
眼看着这些随员像是饿虎扑食一样,跑了过去,夏寒也暗暗把拳头攥紧了:“十年,只要十年时间,老子也一样能建立起钢铁王国,比美国钢铁公司还庞大的钢铁王国!”
夏寒他们用了一周的时间,才把美国钢铁公司摸清楚,这次他们选择的全都是八成新的设备,而且还要大型。一般的中小设备国内已经都能生产了,虽然美国的东西更好,但是中国工业也需要发展,不能一味仰赖美国设备。
因此夏寒制定的标准很明确,高炉必须在500立方米以上,最好能到1000立方米,平炉也要在50吨,100吨左右。这些大型的设备只要运回国内,中国的钢铁产业就能有一个突飞猛进。
一个1000立方米的高炉,一年开足马力生产,就能生产出生铁15到20万吨,只要能采购10座以上,国内的钢铁产业突破千万吨大关,就指日可待。
其实张廷兰还有一个更长远的规划,他很清楚平炉炼钢在后世已经被淘汰掉了,取而代之的是转炉和电炉。
转炉炼钢效率更高,速度更快,质量更好,而且消耗更少,算起了综合经济效益,是平炉的两三倍以上。利用转炉炼钢,最核心的一个技术就是吹氧气,从顶上,下面,中间,混合吹氧。
具体的东西张廷兰虽然不懂,但是有那么多的工程师,只要有思路,一定能够弄出来。真正麻烦的是大规模的制氧技术,这点中国还做不到。
但是张廷兰已经安排人在德国购进设备,聘请人才,准备突破制氧的难题,只要解决了,在二战之前,中国能大规模的普及转炉炼钢。再加上自动化生产线,靠着这两样法宝,中国就能疯狂暴兵,人力资源比美国更充足的中国,武装出几千万的士兵,就像是喝凉水一样。
只要到了这个地步,无论是战争打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赢家。
看着中国人肆无忌惮的挑选设备,那些美国人心里头也在抽搐,他们到现在也弄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本高歌猛进的工厂怎么就突然完蛋了。这些宝贵的机器一下子都停了下来,热闹的工厂区变成了死寂的墓地!
仿佛从天堂一下子落到了地狱,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看着中国人将心仪的东西挑走。
放在平时,美国人是绝对不会出售这些机器的,尤其是不会出售到中国这种潜力巨大的后起国家,只是大萧条彻底让美国乱了套,他们甚至能把机器卖给苏联人,当然中国就不成问题了。
另外在这背后,还有一场复杂的交易,那就是中国的股市!
西方资本大肆的进入中国股市,把泡沫吹大,想要借机捞一笔。可是张廷兰果断抛出了企业改革的行动。
这下子大量的股票停盘,一下子就让西方资本无法退场,被困在了股市之中,这种僵持对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事,金融资本失去了流动性,也就失去了命门。而中国正在大力调整企业,也需要金融市场输血。
最终坚持了几个月之后,双方达成了妥协,张廷兰逐步恢复股市,然后准许金融资本以适当的价位解套离场。而这些大财团要为中国抄底西方的技术大开门户,提供便利。
当然中国采购的主要方向也集中在这些大财团的身上,比如美国钢铁公司就是摩根掌控的产业。
这项协议对双方都是好事情,中国弄到了需要的东西,这些财团得到了几十亿的订单,能够继续呼风唤雨,为所欲为了。
几次较量下来,西方的金融资本也不敢轻易动中国了,东方世界和他们的法则完全不一样,在中国政府之中,没有足够的代言人,他们再冒冒失失的冲进来,遇到一纸公文,他们就要遭到挫败,实在是得不偿失。
随着这些资本的陆续退出,中国股市也渐渐恢复了平静,重新整顿之后的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面貌再度进入股市之中,瞬间就受到了热捧。
其实对于张廷兰这么一个强势的人物,大家最担心的就是他搞家天下的那一套,把什么都视作私产,那样这些企业家就没法玩了。没有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就没有资本的快速发展。
这次张廷兰的改革彻底厘清家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不但没有多拿一分,而且还把大量的产业转移到了国有资本的名下。很显然中国的市场更加规范,政府的行为也有了准则,游戏规则越来越明确,大家也就有了参与的资格,新一轮的创业浪潮在中国大地上涌动起来。
想要支撑创业,就要有大量的人才,中国本土不够,就要海外来凑。夏寒他们这些天接连在钢铁公司来回跑,也引起了不少美国人的注意。
就在他们要离开的时候,终于有十几个工人找到了他们,这些工人全都胡子拉碴,十分的邋遢,没有了生活来源,他们瞬间连乞丐都不如。
“丈夫,你们光是需要设备么,不需要操作的工人么?我在钢铁公司工作了二十年,熟知一切的生产环节,只要您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可以做任何事情。”
“包括到遥远的中国么?”
“没问题,我愿意!”这个工人毫不犹豫的说道:“我年纪已经大了,要是离开工厂,我简直找不到任何工作。”
夏寒一看这些工人热切的眼神,仿佛瞬间找到了当年抄底德国的感觉,因此笑着说道:“没问题,只要你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一定让你得到满意的薪水。实际上我们的猎头公司也早就到了美国,只要在他们那里登记,你们就能得到薪水,而且我们可以发实物,面包,黄油,牛排,羽绒衣,煤炭,应有尽有……”
还没等夏寒说完,这些人就疯狂了起来,什么都没有填饱肚子重要,临时招工处瞬间就被挤爆了!(未完待续)
奉系江山 第八百三十章 军舰外交
在经济危机之中,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要命的是社会经济几乎停止了,一面是食不果腹的人群,一面是烂在农场里的食物和倒进河流里的牛奶。
中国为了招揽这些工人可谓是煞费苦心,给他们准备了吃的,穿的,用的,甚至连咖啡和香烟都有。
因此越来越多的美国工人挤在中国招工处的前面,有过抄底德国的经验,这些人员都相当专业,他们需要的都是真正的人才,在工厂车间干过十几年,二十年的老技工,至于那些想要骗吃骗喝的家伙,第一时间都会被赶出去。
郭震是美国出生的第二代华人,从小到大,他接受的都是美式教育,对于那个遥远的祖国,并没有什么认识。这是最近这些年,他常常能看到父母,祖辈对着一张旧报纸恸哭失声,又哭又笑,就像孩子一般。
他也渐渐的弄清楚了,中国重新开始站起来,击败了众多的对手,恢复了统一,正在快步发展经济。但是相比繁荣发达的美国,中国的差距还是太远了,远到他都不愿意去想。
可是突如其来的大萧条打碎了他对美国的迷信,那个天堂一样的地方开始破碎了。在这个时候,中国人突然到了美国,他们几乎成了救世主。因为懂得汉语,郭震主动充当翻译,每天都有无数的美国人涌过来。
这些食不果腹,落魄到了极点的美国工人全都希望到中国去讨生活,看着漫长的队伍,郭震第一次对于中国有了向往。
“我是一名高级钳工,这是我的工作证件和职业技能证明。”
一位四十多岁的白人,颤颤巍巍的将文件送到了郭震的面前,郭震看了一下。顿时眼前一亮,这个家伙是通用公司的钳工,有着二十年的工作经验,放在车间里头,绝对是一名技术骨干。
“先生,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五年的工作合同,一个是十年的工作合同。”
“有什么区别么?”
“五年合同你只能拿到一笔安家费,也只有你一个人可以去中国。如果是十年合同,中国方面允许你带着家人过去。工作十年之后,会给你分配房子,给予你永久居住权利。而且还享受医疗,养老,工伤。意外保险,这些全都由中国方面买单。保证你的后半生没有任何忧虑。”
中国要招揽工人。不可能是只干一两年的,那样等到美国经济好转之后,他们甩手一走,对中国的帮助太小了。因此最低的年限也是五年,这样中国就能从容的学习他们的技术。
而愿意工作十年以上的,基本上就等于是技术移民了。对这些人才,中国绝对非常重视,待遇也相当优厚。
那些排队的工人挺清楚之后,也都骚动起来。一个个议论纷纷。
“签十年的合同吧,后半生简直无忧了,真没想到,中国的待遇竟然比美国都好。”
“全家人都到一个陌生地方,我简直不敢相信,说不定五年之后,美国就恢复了,我们正好可以回来。”
“做梦吧,我觉得一万年美国都不会好了,我已经对美国彻底绝望了!”
……
这些工人议论纷纷,全都打着自己的算盘,最终那个钳工选择了十年的合同,他已经不年轻,他只想和家人在一起,过安稳的日子,无论是到哪里都不要紧。
美国政府此时也被失业潮困扰着,对于中国的挖角行为,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成千上万的工人流向中国。
在纽约等地,都有专门的中国客轮,负责带着这些技术工人回国。另外采购的大量设备也都快速起运。有了人才,有了设备,缺少的就是企业家了,只要这三者合一,中国全新的工业区就会出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