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两路大军齐出,张海鹏的主力被消灭之后,冯德麟其他的部下星落云散,根本就抵挡不住,一路上张作霖的大军势如破竹。
冯德麟此时也没有想到竟会败得这么彻底,他早就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眼看着家底就要拼光了,他也是如坐针毡,一筹莫展。
这时候手下两员大将汲金纯和阚朝玺突然找到了他,两个人脸色都有些不正常,思量再三,汲金纯说话了:“大哥,咱们别打了,认输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奉系江山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
汲金纯一句话出口,冯德麟先是一愣,然后他的眼闪过一丝精光,似乎有所觉察了。这两个人过来是替张作霖向自己逼宫啊,可笑自己还因为拉拢了汤玉麟而得意洋洋,结果老张早就把自己手下两员大将拉了过去。
这才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老冯又是羞又是恼,脸色不断的变幻,怒气冲到了脑门上,又勉强压了下去,冷笑着说道:“二位兄弟是攀上高枝儿了吧,嫌弃我这儿庙小,容不下你们?”
“大哥,您千万别这么说,要是没有您,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按理说这条命都是您,只是手下弟兄都不容易,我们也不想看着他们白白送死啊,上万弟兄的生死都在您的一念之间了。”阚朝玺看似有些粗鲁,但是还很会说话,正好戳了老冯的死穴上。
他已经兵败如山倒,要是还不收手,只会把手下人都赔进去,这些人都跟着自己多少年,虽然不能给他们荣华富贵,但是也不能看着这些人送死啊!
冯德麟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拳头攥得紧紧的,一语不发,就在这个之后,手下人慌慌张张前来报告,说是二十七师的先头部队已经杀了过来。
还没等老冯做出什么决定呢,又有参谋过来送信,从热河方向杀过来一路骑兵,已经拿下了锦州,大军正向北镇冲来,一路上冯德麟的部下望风而降。
到了这个时候,冯德麟彻底看清楚了。外面两路大军围攻北镇,而手下大将又离心离德。可谓是内忧外患,也容不得自己再坚持下去了,他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汲金纯和阚朝玺。
“两位兄弟,冯某人也没有脸面继续混下去了,以后二十八师就交给你们了。”说着老冯就要起身离开,阚朝玺看了一眼汲金纯,想要讨个主意,就这么把冯德麟放走了。也不知道老张会不会愿意啊!
哪知道老冯早就看了出来,他鼻子之冷哼了一声:“张小个子要想赶尽杀绝,我冯某人就在家里头等着,随时都能把这颗脑袋拿走,不用你们替他操心!”
老冯点破了两个人的心思,阚朝玺顿时有些尴尬,不过汲金纯的脑子转得很快。急忙陪笑道:“大哥您误会了,就算是张作霖想要对您不利,我们也会拼着性命拦着,只是想问问,你们用不用见一面,再交代一些什么。”
“不必了。他心眼已经够多了,手都伸到了我的后院,只怕他对二十八师的底子比我还清楚,我有什么好交代的。”
冯德麟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但是他所有的关系都在奉天。离开了奉天,根本就没法混下去了。索性他就赌一下老张的人品,毕竟一二十年的交情,老张想杀他,也要掂量一下后果。
老冯说完之后,扬长而去,冯德麟这一走,等于是承认了失败,将奉天大权双手奉送给了张作霖,奉天大局终于定了下来。汲金纯和阚朝玺急忙给老张发出电报,让老张过来接收北镇,同时他们又下令所有士兵放下武器,不要再打下去了。
他们两个人又带着亲信部下维持秩序,收拢逃散的溃军,别看他们决定投靠老张,但是这两个人也十分清楚,要以后在奉军说话有多少分量,全看他们能笼络多少势力。
就在两个人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张海鹏在手下人的保护之下,逃回了北镇,不过等到他回来,北镇已经变天了,老冯已经彻底完蛋了。
张海鹏也是措手不及,他有心找汲金纯和阚朝玺拼命,不过转念一想老冯都放弃了,自己何苦再折腾啊,因此张海鹏也回到了府邸,学着老冯,把府门紧闭,根本不见任何人。
“大帅,前面就是北镇了。”杨宇霆用马鞭向远处指了指,语气之带着一股轻松之意,拿下了老冯,奉天才算是彻底统一,杨宇霆也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不管是老张,还是对他个人,都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老张此时也是心潮澎湃,二十年前他还是落草为寇的一个小土匪,现在却成了一方诸侯,手握数万雄兵,人生的际遇就是如此奇妙。
按理说老张已经算是一步登天了,应该知足,不过老张却有了更大的雄心,能一统奉天,就能拿下东三省,拿下东三省,还有整个天下,人的野心是没有止境的,张作霖此时就是如此。
原来他也有不少野望,但是还没有实现的能力,现在他第一次感觉自己找到了未来的道路。
“诸位,这才是奉军走向兴旺发达的第一步,还有更好的事情等着咱们呢!”老张说完之后,催动战马,快速向北镇冲了过去。
孙烈臣,张景惠,张廷兰,张学良等人也都策动战马,在后面紧紧跟随,直到此刻奉系正式成型,比起历史上足足早了一年多。
这点时间在历史长河之,只是短短的一瞬,但是对于了解历史进程的张廷兰来说,这段时间太宝贵了。从全国的局势来看,老袁还没有咽气,北洋混战的时候还没正式开始。在世界上,一战还没有到最残酷的时候,国的心腹大患沙俄还没有彻底崩溃,死敌日本还没有真正完成工业化……
虽然一年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已经足够张廷兰进行一些布置了,改变历史进程的好机会就在眼前。张廷兰在心暗暗告诫自己,一点不能错失天赐良机。
汲金纯和阚朝玺把老张接进了北镇,老张十分客气,一点都没有胜利者的骄傲。
“兄弟之间打打闹闹也都是正常的事情,过去了就当什么都没有,咱们重新掀开一篇。金纯你就先代理二十八师的师长,负责收拢士兵,稳定军心,另外我们还抓了不少俘虏,也全都放回了,二十八师绝对不能散了!”
老张这的表态让汲金纯和阚朝玺都松了一口气,张作霖还是够意思的,他们办事更加勤快了。老张在北镇逗留了十几天,还去拜会了冯德麟,不过老冯府门紧闭,根本不见任何人。
老张也没有勉强,他只是交代要每月都给冯家送去钱粮,不能又任何的怠慢。这段时间,张廷兰也没有闲着,他负责安排人手,在北镇设立了奉天银行的分行,给所有士兵建立了专门的银行账户,以后他们的军饷都直接划入账户之,根本不给军官上下其手的机会。
同时又给他们补发了三个月的饷银,每个人的账户之都是二十来块钱,因此这些人都喜悦异常。老张一看军心稳定了,秩序也恢复差不多了,就回转奉天,召开了专门的军事会议,奉军所有的将领全部要到场。
吴俊升和张作相这两大镇守使也不例外,等到大家齐集一堂之后,老张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就直入主题。
“如今奉天军政统一,所有部队都要统一进行整顿,不能再向以往那样乱七八糟。所有的巡防营都要清理掉,以后奉军主战力量就是四支部队,二十七师,二十八师,警备师,还有骑兵旅。”
老张提到了军队的分配,这正是事关所有人核心利益的事情,在座的众人都侧耳倾听,不敢有任何的疏漏。
“骑兵旅升格成骑兵师,以后还是驻防在洮南,主要负责的方向有东蒙,黑龙江,还有热河以北。”
吴俊升一听自己终于升了一步,成了师长,顿时欣喜若狂,急忙甩着大舌头说道:“大帅放心,有俺老吴在,一定被这些地方都看好了,出了差错,你要了我的脑袋!”
张作霖欣慰的点点头,然后又对张作相说道:“辅忱,以后东边道的安全就交给你了,警备师也要好好训练,打造成一支劲旅,你要盯着日本人,还要防备吉林方向,担子也不轻啊。”
接下来老张又点了孙烈臣,他成了二十七师的师长,至于二十八师还是由汲金纯暂时代理,四个师长之,只有汲金纯含金量最低。另外老张又任命了阚朝玺担任赤峰留守,杨宇霆担任奉军参谋长,张海鹏担任副参谋长。
这些主要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得到了升迁,而最后老张又颁布了一项任命,就落到了张廷兰的头上,由他出任奉天屯垦厅厅长,兼任奉天垦殖旅旅长,奉天民兵督办。
如果这三个头衔落到了老一辈的人身上,那就只能替他默哀了,意味着你被排除在了正规部队之外,成了边缘人物,可是落到了不到二十岁的张廷兰身上,一下子就炙手可热了。
大家其实也都清楚,论张廷兰的功劳,理应出任一个旅长,不过为了照顾其他人的情绪,才把张廷兰暂时放到了二线而已,不过也是实打实的扣上了旅长的帽子,俨然间就是奉系最耀眼的新星,一时间多少人都想要争相巴结。
奉天上下正在快速洗牌的时候,北京方面也传出了消息,内阁总理段祺瑞下达委任状,调长江巡阅使张勋担任蒙疆巡阅使,主管察哈尔、绥远、外蒙、热河!
这个消息突如其来,奉军上下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段总理把张勋调到了北方,目标所指,奉天似乎也在其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奉系江山 第一百九十六章 拐卖人口
自从米振标被消灭之后,姜桂题也心灰意冷,辞去了热河都统的职务,他这一走,热河就没有人管了,又赶上了老袁和护在大战,热河都统的职务就一直空着。
奉军占据了赤峰,控制了热河北部,这时候接手热河不免和奉军发生冲突。没有足够实力,谁也不敢接,偏偏有实力的又不愿意接,毕竟热河比较贫瘠,除了牲畜就是鸦片了,这种鸡肋的地方真没有多少人愿意来。
就这样一直拖了下来,结果老张和冯德麟兵戎相见,奉天军政统一之势已经不可逆转,一个强大的奉系出现在了关。对于刚刚就任内阁总理的段祺瑞来说,眼看着奉军做大,有些难以接受,偏偏又没有合适的人选去制衡老张,让段祺瑞也着实苦恼。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盘踞在徐州的张勋,张勋虽然曾经也是袁世凯的部下,但是他和段祺瑞等人不同,扶摇直上全靠着慈禧太后提拔,因此张勋才对满清忠心耿耿,他的部下都留着大辫子,被称为辫子军,他本人也被尊为辨帅。
严格的说张勋和姜桂题一样,都不算是北洋的嫡系,张勋势力雄厚,资历很老,又盘踞在徐州这个南北的要冲,段祺瑞也有些忌惮。
老段和他的心腹谋士徐树铮仔细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把张勋捧起来,引诱他和老张争夺,然后老段坐山观虎斗,因此才决定任命张勋担任蒙疆巡阅使,一个人管着三个省,看起来尊贵到了极点,实际上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陷阱。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奉天上下都有些压抑。自从占领赤峰之后,老张已经把热河看成了自己碗里的肉,结果老段派了张勋过来,这个老家伙实力雄厚,威望人脉都不是张作霖能够比拟的,要是让他控制了热河,奉军再想插手就有些困难了。
不过也有人欣喜若狂,那就是张廷兰,他一听说张勋被任命为蒙疆巡阅使,管理热河等地。立刻就感到了这是前所未有的好机会。谁都知道张勋搞了一次复辟闹剧,遭到了天下人的讨伐。
这时候奉军就可以跳出来,直接将热河等地拿到手,将奉军的触角顺利的伸到西北,这天下就没有这么大的便宜!因此张廷兰恨不得给段祺瑞发一个勋章。他这步棋不但限制不了奉军,还等于是给奉军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当然张廷兰也知道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张勋会不会继续倒行逆施。还有些疑问,因此也不能坐等,必须采取一定的应对办法。奉军刚刚经历两场大战,急需休整恢复,根本没有动武的条件。
不能来硬的,就只能玩软的。张廷兰思前想后,将一份边贸发展纲要送到了王永江的面前。
“岷源先生,你看看这个主意可行不?”
王永江简单的翻看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拙言。你这个计划说白了就是联合张勋一同向俄国走私啊,油水十足,每年至少有几百万的利润,我相信张勋多半会答应。只是未免有些便宜这个老家伙了吧,咱们辛辛苦苦的打通的渠道,现在却要和张勋分享,有点不值得。”
“岷源先生,您这么说,就未免格局太小了,俄国现在就是个黑洞,需要的物资是十分惊人的,光靠着奉天能提供多少,多拉一个人上贼船,就能多捞一笔,况且咱们也有足够的办法,把大头儿拿到手中,让张勋只挣一点辛苦钱而已。”
张廷兰又接着说道:“其实现在像俄国走私的商人不只是咱们,不少山西晋商也加入了其中,只不过他们的规模比较小,人员也十分分散而已。咱们和张勋合作,正好能借助他的力量,把边境线控制起来,然后顺带着就把那些晋商也控制在手下,让他们都替咱们赚钱。”
王永江听着张廷兰的话,渐渐的又勾勒出一个新的计划,眼神里面也闪过一丝兴奋。他担任了奉天的财政厅长以来,一直面对着庞大的财政压力,几乎喘不过气来。
如果不是张廷兰这么折腾,把金融稳定下来,同时又建立起一些工厂,有了自己的稳定财源,王永江的日子只怕更难过。
奉天的经济状况是典型的双赤字,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中国的农矿产品出口的越来越多,但是利润微薄,而且也抵不过西方那些精巧的工业品和军火,眼看着大量的财富外流,经济形势恶化,同时财政收入也不断减少。
要想堵上财政的窟窿,又要大举借外债,让列强控制的更严密,这样无异于饮鸩止渴结果就是债务却打着滚儿的往上升,政府几乎变成了替列强收税的过路财神,不只奉天如此,整个中国都是如此。
这种双赤字的局面,在后世都是一个致命的难题,出路只有两个,要么就是老老实实做实业,改善外贸状况,要么就是干脆把外债直接赖掉,历史上苏俄就是这么干的。
可是对于奉天来说,第一种办法太慢,而且列强还会趁机破坏。而第二种就算张廷兰再胆大包天,也不敢这么干。不过张廷兰还是想到了一个和赖账类似的办法,那就是走私,向俄国疯狂的走私,用暴利把奉天财政缺口硬生生堵上。
然后还能利用其他资金发展奉天的工业,增强经济竞争力,把奉天财政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
这一点实际上奉天已经早早开始做了,王永江已经给兴业贸易公司等走私企业提供最大的便利,甚至奉天政府都帮着他们组织物资。
现在张廷兰又把规模扩大了,要联合张勋,被西北通往俄国的商路也控制住,这样一来,巨额的贸易利润,就都落到了奉天的手中。
“拙言,走私的事情要知道的人越多,越容易走漏出去,我还是有点担心啊!”
“我看暂时不用担心,毕竟俄国国内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饥荒十分严重,各地农民起义多如牛毛,在这么干混乱的国家里,想要弄清有多少走私货物,恐怕是神仙也弄不清楚。而且我也不准备让张勋了解贸易的核心,他只能在外围享受一点利益而已。”
“有什么具体的锦囊妙计?”
“方法很简单,就是让奉天银行作为贸易的结算银行,所有贸易金额都经过奉天银行,这样他们赚多少钱,都攥在咱们的手里了。”
在张廷兰的规划之后,将走私分成两种,第一种是热河等地直接的走私,这部分由张勋直接控制,双方就按照五五分账,不过赚到的钱要先放在奉天银行存储,暂时保管。
第二部分就是经过热河等地的晋商走私的货物,和张勋合作之后,要严格禁止单个商人的走私,他们必须把商品交给奉天银行指定的贸易公司负责,所有收益都要经过奉天银行结算。
这种方式对于那些商人来说,也是好事情,毕竟他们势单力薄,往俄国走私,风险很大。采用新的方式之后,他们只需要把货物运到中俄边境附近就可以了,俄国境内的那一部分由专门的人负责,而且他们也不用担心俄国人抵赖,因为有奉天银行提供担保。
他们的收入或许会减少一些,但是风险更小,而且不用操心出售的问题,他们可以贩运更多的商品,利润就能补回来,甚至赚得更多,对商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不过看起来对他们有利的条件,却隐藏了巨大的陷阱,因为所有交易都要经过奉天银行,所以他们不论赚了多少真金白银,都要压在奉天银行的金库里面,他们能得到的就是一张张花花绿绿的奉票。
而且通过他们的买卖,还能把奉票的使用空间扩张开,一种货币流通的越广,得到的铸币税就越多,所以后世的美元能够全球吸血,奉天不求别的,只求能占点西北的便宜。
毕竟西北这些军阀还都是土包子,根本不懂金融操作的奥妙。看起来他们捞到了不少钱,但是连一点汤都算不上。
王永江把这些张廷兰的计划彻底理解之后,也忍不住由衷的伸出了大拇指。
“拙言,要是按照你的办法,张勋基本上就是给咱们管理西北商路的打手,堂堂巡阅使落到这步田地,这有点可怜啊。”
“哈哈,岷源先生,不管他可不可怜,和咱们合作,他一年至少有三五百万的收入,足够让他手下的士兵过得舒舒服服了,要是不和咱们合作,热河、察哈尔、绥远三地加起来,他也榨不出这么多的军费来!”
王永江也不住的点头:“控制了东北和西北,咱们对俄国黑市的影响力又会增加不少,这个主意简直是一起吃两头啊,不只那些商人被算计了,就连俄国人也跑不了。”
“相对于算计,我更喜欢双赢两个字!”张廷兰还是很在意名声的。
“不管是什么,既然你制定了这个计划,就由你实施吧。”
“岷源先生,我把计划送来,就是让你和大帅出面,说动张勋,至于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啊。”
“还有什么事比这个还重要?”
“当然有了,我现在是屯垦厅的一把手,自然要管理屯田的问题了,我要安排人手进关,去拐卖,饿不,是引进人口!”




奉系江山 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稻育秧
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一块是北美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乌克兰大平原,一块就在东北,这是蓝星最适合农耕的地方。而这三块黑土地造就了三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似乎也说明了农业和国运之间的冥冥定数。
按照后世的标准,东三省供养了一亿人,而且还提供了全国百分十四十以上的商品粮,可见东北农业的潜力。当然目前的亩产没法和后世相比,但是东三省养活三五千万人还是可以的。
因此东三省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说是地广人稀,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张廷兰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东北还需要大量的人口填补空白,这样才能把东三省的潜力都挖出来。
日本目前人口是五千万出头,另外占据了朝鲜半岛和台湾等地,要想对抗这个岛国,至少要有相应的人口规模,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有了人口才有了一切。
张廷兰早就筹划着要大量引进移民,现在老张一统奉天,主要的精力已经转移到了发展上面,张廷兰又监管着屯垦工作,顶着这个名头,自然要干出一番业绩来。
张廷兰已经准备甩开膀子从关内划拉人了,他笑着对王永江说道:“岷源先生,万事以人为本,有了足够的人口,才有足够的工人农民,才能组建足够的军队,有稳定的税收,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赚钱和移民大业相比,还差得太多了啊!”
“拙言,也有你这么一说,不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这个财政厅长要是一点资金不给你批。我看你怎么从关外移民!”
“岷源先生,不带这样的啊,这可是关系奉天兴旺发达的根本,你怎么能不支持呢?”
“拙言,移民固然重要,可是要是没钱也什么都玩不转,俄国那边的事情你别想都推给我,你也要承担起来,当然移民的事情你更要管起来。你们年轻人身体好,连轴转都没有问题的。正所谓能者多劳,你别想推卸责任。”
王永江摆明了是不想放过张廷兰,他和张廷兰共事一段时间以来,也知道张廷兰的本事。当初对俄国走私就是他一手促成的,想在想要捞到更多的好处。肯定少不了他的参与。
“拙言,你不能把事情简单的分开。而应该联系到一起。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咱们向俄国走私,和你从关内移民其实是一个事!”
王永江笑着说道:“咱们在辽阳搞了一个以工代赈,说实话花费比起平时的救灾多了数倍,但是我认为这些钱花的有价值。正好现在冰雪消融,辽阳一带的灾民早早的就开始了重建工作。各组的组长都在积极筹划着农耕的事情,他们比起别的农民,更有效率,办事更有规划。这一点就十分难得。”
王永江向张廷兰讲起了辽阳救灾计划的好处,通过分组负责的方式,老百姓不再是一盘散沙,全都被组织起来了,这是中国历朝历代都无法做到的事情,政府第一次不用通过地主,就能把政令直接落实给每一个老百姓,这种变化堪称天翻地覆。
而组织起来的老百姓已经不是传统的佃农,而是具备了一些农业工人的雏形,按照张廷兰的计划,五年之后,老百姓重新获得土地所属权的时候,他们直接转为农场化的经营,彻底摆脱传统的小农经济。
1...8081828384...3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