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永历大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楼主大大
方山地处金陵东南,方山顶部平坦如官印,又称天印山。两位方士对视一下,忧心忡忡,欲言而止。
秦始皇说:“四海之内,莫非王土。天下,乃皇帝之天下,有何惧哉!但说无妨,恕你们无罪。”
方士常生低声说:“金陵地形险要,气势磅礴,不是平庸之地,非同小可啊!”
仙导凑近秦始皇。郑重地附耳说道:“金陵乃龙脉地势。虎踞龙蟠。地形险峻。王气极旺。五百年后会有天子坐镇!”
秦始皇自以为是始皇帝。子子孙孙。皇脉相续。一姓帝国千年万年。生生不息。怎么能在嬴姓之外还有别地天子出现?真是岂有此理!秦始皇大惊失色。赶紧询问:“有何良策?”
站在龙船上地常生。扫视一眼金陵地势。指着方山说:“截断方山。”
头戴方巾地仙导看见秦始皇一脸迷惑不解。从容地说:“方山地处金陵东南。你看。方山顶部平坦如官印。人称天印山。天印。自然是上天赏赐地官印。决定了金陵之地地王气兴衰和吉祥命运。断了方山龙脉。就是阻隔了金陵地王气。再引淮水贯穿金陵。通达长江。让这条秦淮河冲尽王气。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皇帝之位千年万世万万世了!”
秦始皇大喝一声:“好!”
略通风水地秦始皇看一眼金陵城北地狮子山、马鞍山。吩咐:“这两座山。也断了山脉!”此后。金陵改称为秣陵。秣陵?不是饲马地草料场吗?两位方士听了。不禁大笑。称赞皇帝英明盖世。是千年才出、天印神授地圣明之君。
此后,金陵改为秣陵,秦始皇仍觉得不放心,是以派人铸金人十二,埋藏于地下,可是在埋金时,却发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老秀才滔滔不绝的说到这里,语气顿了顿:“等工匠们挖掘时,却发现整个地下尽是铜脉……”
老秀才说到这里便不再说了,金人虽然是铜地,但是从现在的意义来说,赤铜地价值并不低,如今大明的铜币官方上来说是兑换银币是十比一,但是由于大量的铜需要投入到工业生产之中,因此市面上的铜币往往流通的极少,以至于在黑市上,有人愿意用一两银子兑换七八个铜币。
如果一旦挖到了铜人或是那个铜脉,表面上价值比金矿的价值低,但是铜脉往往金脉要大地多,因此其价值并不比金矿要多。
朱骏对于所谓的铜脉倒是有些兴趣,只是老秀才地所说的话都是基于所谓地野史得出的,因此也不太相信,只嗯了一声,便不再言语了。
老秀才却急道:“大人恐怕是不信老朽地话吧,其实刚开始老朽也只是随便看看,后来又开始涉及到地志的书籍,与几个洋
都有过讨论,为此,老朽还特意去那座山上勘探了几老秀才神采飞扬的道:“果然有赤铜,连绵的山峰到处都是,老朽近来也考证出了埋金之地,就在那座酒楼下方,可惜那酒楼的掌柜、伙计都是粗鄙之人,老朽有意给他们指一场富贵,他们竟……”老秀才说到这里,重重的叹了口气。
朱骏怦然心动,若是能在南京发现铜矿,不但可以省去许多运输上的烦扰,就地取材,整个江苏、浙江都可受益,如今正处在资本积累阶段,各种设施都需要兴建,有了一座铜矿,朝廷流通的铜币大大增加,铸币厂十二个时辰加班加点,再加上工业上的用铜,许多事都自然而然的解决了。更加重要的是,若是整个老秀才所言非虚的话,那么凭着他探测矿脉的本领,也算是个人才,其实整个大明山峰千起,其中埋藏的各种矿产无以数计,而工业的发展使得大明对矿产的需求量极高,已探明的矿脉极少,其中最大的掣肘就是因为缺乏勘探的人才,而如今,这个老秀才倒是一副很懂门道的样子。
“你能真的肯定有矿脉?矿脉在哪个位置?”
老秀才嘴里哆嗦了一下,欲言又止,迟了片刻之后,才道:“大人,老朽虽是报恩,但若是大人发现了铜矿,发动人力去开采,能不能给老朽一点分成,哎,老朽并非爱财,只是膝下还有几个孙子,蹬腿时若不能给他们留些东西,这个…………”
朱骏自然能理解,毕竟他发现了矿脉,但是这些矿还都是原矿,没办法提炼,也不能大批的运输,这样一来,就等于是守着个空山不能挖掘,这才想找人合作,开始时可能看选中了那个酒楼的掌柜,可惜那人压根就认为他是来吃白食的,如今却选中了自己。
朱骏道:“若是真能找到铜矿的矿脉,自然不成问题,少不了你的,敢问先生贵姓,是哪里人?”
老秀才这才忘了自己竟没有通报姓名,一脸局促的道:“老朽姓方,名世进,南京人,以前曾中过秀才,在南京府衙里做过书办,专门整理地方志的,后来清军打过江南,老朽便失去了营生,回家读书已有十五年。”
朱骏点了点头,老秀才正要问朱骏的姓名,这时,马车嘎然而止,车厢外传来小桂子的声音:“皇上,到了。”
老秀才眼神中惑起来,这个时候朱骏已下了马车,在小桂子的搀扶下登下车辕,等到老秀才出来时,已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这里是…………”没吃过猪肉,也没看过猪走路,至少也应该听过猪是什么模样的,虽然传言不一,但是老秀才立马就看出自己处在什么地方了。
“小人万死,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皇上……”方世进突然醒悟过来,跪倒在这汉白玉铺就的石砖上,一脸惨色。
朱骏心情极好,连忙将方世进扶起:“不知者不罪,起来吧,朕有借用你的地方,小桂子,去给方先生换一身衣裳,沐浴之后带到勤政殿去,朕要和方先生说说话。

………………………………………………………………………………………………………………………………………………………………
张世进经过一番沐浴更衣之后,显得人精神了不少,被小桂子引到勤政殿,慌忙就拜,他毕竟只是个秀才,平日里连见个三四品的大员都脸红气喘,更不用说在他面前的是九五之尊,一国之主了。
朱骏让人搬来了锦墩,请张世进坐下,张世进总算平复了心情的激动,正要开口,朱骏却已说话了:“张先生对探测矿物有研究嘛?”
张世进先是点头,接着又是摇头,在皇上面前,他哪敢说什么有研究啊:“微技末学,谈不上什么研究,只是从前研究地志,对地理稍微有些研究,自从歇在家里之后,便更加有了闲暇的时间,有时也会顺着县志、府志的记载去走走看看,因此有了些经验,一些杂学上也有勘探的记载,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综合在一起,便受益良多了。”
朱骏鼓手道:“既是如此,朕打算设一座勘探院,由你来做勘探院学士,如何?”
张世进愣了愣,想不到会勘探这种旁支末技也能做官,还是学士,执掌着一个勘探院,虽说不一定有权,但对于他来说也足够显赫了。





永历大帝 第四百三十九章:斗富
院很快草创,隶属于科学院之下,第二日,张世院学士的身份带领着调配来的几个助手开始向九华山附近进发,半月不到的功夫,便带回了各种矿石,等到呈送到朱骏眼前时,却让朱骏吓了一跳,朱骏在前世虽然涉及的是农业研究,但是农学对地质也需要相当的了解,由于常年在野外进行栽培试验,因此对眼前的十几种矿物都有所涉及。
自然金、银块、黄铜、磁铁、赤铁辉铜、硫镰、赤铜各种矿物质应有尽有,根据张世进的描述,九华山附近以黄铜矿分布最广,其次是赤铜、赤铁、金、银等金属皆有分布,而且蕴含量巨大,连绵不绝。
要知道,这个时代虽然有了驰道,但是运输方面比之后世还是要落后了不少档次,整个江南开发区建立之后,数以万计的大小工厂需要开工,每日所需要消耗的原料是惊人的,江南现以开采的矿场根本不能维持需求,只能贴上大量的运费从各地运来,这样无形之中,江南的原料价格便一直居高不下,此次南京发现了大量的原矿,至少对于平抑原料价格有莫大的好处,一旦原料价格下降了,那么成品的价格也自然下降,这就等于一个循环,最终导致的是江南百姓的购买力增强,同样的,朝廷对这个矿山进行开采,也能得到莫大的好处,财政方面也能舒缓过来。
不过朱骏倒不希望朝廷直接开采,他的意思是,将矿山承包给某个大商户,给定三十年的年限,一次性先收些银子过来救救急再说,三十年之内,你能开采多少算多少,三十年之后再由朝廷收回,这种买卖是后世通用的手段,既能保证土地国有,又能利用私人的力量进行开采,由于私人承包是有年限的,因此往往要比朝廷开采有效率地多,承包的银子也能立即转入国库以便发展基础建设。
过了几日,三个对矿山有兴趣的大商人与朱骏一道巡视九华山,毕竟是个大矿,若是能够承包下来,一年的利润至少超过百万两银子,纯利润至少五十万两以上,三十年下来是什么概念?承包的费用当然是不菲的,因此真正有实力承包的商人实在不多,三个商人表示了兴趣,已让朱骏很是意外,再加上自己也十分想看看附近地地理,权且当出宫散散心,便由张世进牵头,带着一干侍卫,打上仪仗,乘着龙撵去九华山。
提起九华山,恐怕大部分都知道在安徽,是佛教名山。南京九华山,名气、规模不如安徽的大,外地人大多不知晓。南京九华山位于太平门内西侧,,北临明城与玄武湖毗邻,东接富贵山,是钟山余脉西走入城的第一山丘,风景优美,视野开阔。早在春秋时期,此山名覆舟山,因其临湖一侧陡峻如削,像一只倾覆的行船而得名。六朝时,覆舟山是都城建康重要的屏障,也是皇家花园,称为“乐游苑”。山南麓建有小九华寺,故俗称“小九华山”。铜脉就在九华山附近。
随行的三个商人一个姓杨,名方,是海都开发区的钢铁业巨头之一,朱骏以私人的名义在他的产业里也是有股份的,曾经也与他照过几面,杨方年约四十,云南人,长地矮胖,穿着绫罗华衣,见人就笑,看到朱骏时更是马屁如潮,这几年他的几个钢铁厂为朱骏的内库赚了不少的分红,因此朱骏倒是特意和他多说了几句话。
另一个商人是金陵本地人,姓赵,名华,原本就是个大户,先祖在天启年间还做过尚书,满人入关之后他有先见之明,将黄白财物尽皆埋了起来,等满人入城时,他一家几十口人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当时耿忠明地汉奸兵们冲入了他家的宅子,连个花瓶都找不到,差点没把他抓出去杀头了,接过运气好,抽了几鞭子便了事,等到康熙即位之后,他看风声过了,便取出了一点银钱出来吃用,又等明军光复金陵时,他摇身一变,又成了大富之家,还在南京附近建了七八个工厂,什么生意都做,平日里一副老实吧唧地样子,看到朱骏也是笑颜逐开。
第三个商人则是金陵城内机械商会的代表,姓严,名寇,总是一副若有心事的模样。
车队十分浩荡,最前的是七八辆装载着侍卫的车子,接着朱骏的龙撵,再后装太监地,三个商人则在太监之后,最后又是更为庞大的侍卫车队,一直到日上三竿,才抵达了九华山脚。
九华山峰顶地小九华寺在松柏中若隐若现。
骏并非是来欣赏风景地。由着一脸兴奋地张进世引路。终于在一座副峰脚下停下。
待所有人纷纷落了马车。三个商人也聚到了朱骏地周围。张进世手指着四周连绵地山峰道:“皇上。微臣勘探了方圆十几里。每处都能挖出矿石来。一些矿石甚至裸露在土外。若要开采。也是极方便地。”
朱骏点点头。对张进世道:“你带人在这附近多采采看。给他们看看。

张进世点了点头。带着几十个助手拖着工具去了。
朱骏的目光落在三个商人身上:“诸位,张学士是我大明探勘矿产的权威,他说能在这方圆十里采出来定然是不会错的,至于如何承包,朕也不愿意与民争利,你们各自竞价吧。”朱骏之所以对张进世如此笃定,也是因为张进世在这里待了半个月,带着工具和助手在这附近疯狂勘探,还特意绘制了一张勘探图式。虽然并不一定准确,但是这里有大量的原矿已经是事实了。
三个商人相互对望一眼,心里盘算着若是承包下来的利润,又在想着合理的价位,倒是并没有吱声,谁愿意做出头鸟呢?至少要等竞争对手先亮出个底数出来再说。
朱骏却不高兴了,现在各省相连的驰道已经完工,但是各府县之间的驰道却刚刚动工,朱骏的国库中空荡荡的,急需银子周转,因此也急着立即承包掉,看这三个商人的意思,倒并不急于开价,也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去:“怎么?难道你们并没有承包的意思,寻朕开心来了?”
杨方连忙笑着道:“皇上说笑了,小人们再怎样不知死活,也是不敢欺君的…………”杨方在这里收敛了笑容顿了顿,咬了咬牙道:“小人愿意出价五百万两,只是这三十年的承包年限能不能追加一年,若是开采,至少需要一些时日准备,招募工人、定制机械都是需要时间的。”
朱骏又将目光落在另外两个商人身上,他口里虽说不愿意与民争利,心里却巴不得这三个暴发户争个你死我活,能赚多少是多少,什么叫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就是哪个地方都急着用钱,总得去找人盘剥。
赵华眯着眼,心里在盘算,若是真的如此大面积的矿山,若是极力开采的话,一年上百万两是跑不掉的,毕竟现在各工厂都急需原矿,提炼出来后也不怕卖不出去,除去人工、机械、运输、提炼的费用,一年的纯利至少也有五十万两银子,三十年下来便是一千五百万两,这还只是保守估计,虽然资金回笼的慢,但是若能搞下来,这辈子守着这个矿所赚的银子也足够子孙挥霍不尽了,他原本是暗怪杨方叫底价报的太高的,但转念一想,杨方开口便是五百万两,这岂不就是想吓退自己吗?他舔了舔了唇,又开始想着自己的家产,祖先十几代都是江南做官或是经商的,当年大明禁海的时候,他们赵家凭着朝中有人做官的关系,疯狂走私,这这百年来,所赚下的家业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五百万两现银并非是拿不出来。
“我出五百五十万两。”赵华决定采取大胆的策略,疯狂抬价,吓跑这些竞争者,自己越是表现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越是能让对手退缩。
杨方望了赵华一眼,脸上便不带笑了,利字当头,浑然忘了九五之尊就在面前,冷笑一声:“怎么?赵员外如此财大气粗吗?我出六百万两。”
赵华不甘落后,到了这个份上倒像是后世一种叫金花的游戏一样,只有拼命的竞价才能吓阻对手抛牌:“赵某出七百万两。”
杨方倒吸了口凉气,他的最高额度是八百万,不可能再高了,此时眼前这个傻老帽一下子功夫就抬到了七百万两,边上还有一个人冷眼看着的,看来这一次凶多吉少,可是事到临头,表面上是绝对不能露怯的:“七百五十万两。”
赵华也有些吃不消,哆嗦了一下,又咬了咬牙:“八百万两,这块矿,赵家势在必得,素闻杨掌柜是海都来的巨富,今日倒要看看是我金陵人富,还是你海都人银子多。”
这句话明显就有些挑衅的味道了。
而此时,朱骏却在心里叫好,完全没有为赵华挑起地域矛盾而怪罪的意思,机械商会的代表姓严寇仍是一脸木然,只是眼眸闪露出丝丝贪婪。




永历大帝 第四百四十章:竞争
华一次性开出八百万两的天价,已让杨方这个钢铁语了,八百万两已是他的极限,若不是有皇家保证,如今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原矿,不愁销路,可谓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否则他杨方也不会如此竞价,可纵是如此,他的财力也有限的很,八百万对于他来说已是捉襟见腹,少不得还得向朋友拆借,他咬了咬牙,最终报出了个极限的数字:“八百二十万两。”
金陵巨富赵华也有些吃不消了,同样也察觉到杨方已没有多大的本钱,反而冷笑一声,抬手道:“八百五十万两。

杨方嘴巴蠕动几下,犹如斗败的公鸡败下阵来,脸色灰白的向朱骏做稽道:“皇上,小人财力有限,这矿山便让与赵员外吧。”
朱骏点点头,赵华则是一脸的洋洋得意,八百五十万两银子承包一座矿山虽然前期投入太大,但是十五年就差不多能回本钱,此后的十五年便是坐享其成,这样的买卖风险大,但是利润也是奇高的。
站在一旁一直冷眼旁观的机械商会的代表严寇却突然开口了,他的语气漫不经心,却显得极为笃定:“金陵机械商会出价一千万两银子。”
严寇的声音并不大,却让人极为震撼,不但赵华的脸色一下子由红转绿,连朱骏也不由得多看了这个并不起眼的严寇一眼,他原本以为这个严寇纯属来凑热闹的,看到别人开出如此高的价格便已露怯退缩了,实在想不到这个时候却如程咬金一般的杀出来。
严寇冷笑着看着赵华,轻蔑的道:“赵员外,你的家产至多不多一千万两,就这些你还要卖宅子卖地的,若是再高,恐怕就要四处拆借了,人生苦短,赵员外何必要如此搏命呢?你家的银子已经够你一辈子吃用了,要这么多做什么?”
赵华不甘示弱的道:“拆借便拆借,承包下了矿,你道本员外弄不来银子吗?我出一千零一万两银子。”
严寇不咸不淡的又报出了数目:“一千一百万两。”
赵华地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他就算是变卖所有家产。向所有亲朋拆借也能达到这个数字地。承包下矿山之后还要招募工人。要购买采矿地设备。还要修建炼矿地场子。这些资金若是不能到位。可不是玩地。银子就等于抛到了水里。连个响都没有。
就当赵华预备退缩地时候。一边败退下来地杨方却心中一动。他是钢铁巨头。整个大明百分之三十地铁矿石冶炼都是他生产地。这一次江南大开发。他便立即从海都赶来。所为地自然是抢占江南地钢铁市场。由于江南开发区建成并不久。杨方借着自己地财力以及工厂地锻造技术。立即便在江南站稳了脚跟。但是现在杨方却嗅到了一丝危险。危险自然是来自眼前地机械商会代表身上。一直一来。江南地机械工厂都是从杨方这里进地钢材、熟铜。而这一次。这一群机械厂们却合伙起来收购原矿。这意味着什么?杨方可不是傻子。机械工厂是金属原料地主要购买方。一旦他们取得了这块矿。就等于控制住了钢铁地定价权。若是这些机械厂再合起伙来办冶炼厂。虽说制造工艺上不能与他杨方地钢铁厂媲美。但是杨方地原料是从几百上千里外运来地。而他们就取材。运费方面便占了极大地便宜。再以低价地方式排挤竞争对手。不出三年。杨方就得被挤出江南市场。回到海都老家去。
对于杨方来说。现在就不是简单地买矿问题了。一旦给这些联合起来地机械商们获得了矿山。他地生意将为此萎缩三分之一。这也就算了。最重要地是。杨氏钢铁再也不能进入肥沃地江南一步才是致命地。海都地市场虽然广阔。但是潜力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各大巨头早已划分好了势力范围。而江南则是一片处女地。他杨方不能抓住机会。损失地是整个事业而不是银子。
因此。对于杨方来说。宁可让赵华这个金陵土财主获得矿山。也绝对不能让机械商们染手。杨方心里已经打了主意。扯了扯正要退出地赵华衣袖。在他耳边道:“赵员外只管竞价。若是不够。杨某可以借你。咱们一块把矿山吃下。只是将来这些原矿都得低价卖给杨某。如何?”
赵华看了杨方一眼。心里思量着还剩余多少利润。又看到严寇一副势在必得地模样。向杨方点了点头。两个原本相互竞价地商贾如今却因为利益站到了一起。
“赵某出资一千一百一十万两
有了杨方的资金支援,显得笃定了不少,又开始;白地很,谁包下这矿山,在方圆几百里之内,谁就能对整个钢铁业形成垄断,这其中的价值,便不再是一处铜铁矿脉所能估量的。
严寇显然没有想到事情出现了变化,在来之前,他已经打听了两个人的家底,得到了详尽的情报,因此竞价时尤其笃定,可是他万万想不到两个人竟联合到了一起,这个变化让他不由得神色变了变,咬牙道:“一千二百万。”
“一千二百一十万。”
“一千三百万。”
“一千三百一十万。”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双方都红了眼,严寇也渐渐紧张起来,连嗓音也开始变得嘶哑:“一千五百万。”
“一千五百万,赵员外,你还跟吗?”严寇又重复了一句,金陵机械商会共有商人七十余名,投资不同的机械产品,拥有工厂一百多座,一千五百万两银子虽然是巨额数字,但是真要筹措并非拿不出来。
赵华终于退缩了,这个矿的保守利润也是一千五百万,而严寇竟开出了一千五百万的天价,简直就是疯狂透顶。
沉默了片刻,朱骏见无人再竞价,他心里也是暗暗吃惊,一个矿卖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就是朝廷每年的税收一年也才七千万两而已,只是江南刚刚光复,因此弄出了免税三年的规定,就算江南税赋开征,最多也是两三亿白银的税银,这个严寇到底是什么身份?真的只是代表机械商会吗?
…………………………………………………………………………………………………………………………………………………………
等回到南京城,朱骏刻意将严寇留了下来,在勤政殿上,朱骏紧盯着这个不起眼的商人,严寇诚惶诚恐的行了大礼,朱骏已忍不住开口了:“严爱卿,到了这里就不必隐瞒了,你到底是谁出的价?”
对于一个举手投足之间便能投入朝廷五分之一税收去买矿的商人,朱骏还是抱有一定警惕性的,他原本一直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大明幕后最大的商人,几乎各行各业的大工厂都有自己的股份,可他的内库中绝对拿不出一千五百万两银子,除非把所有的股权全部卖了才能勉强凑足,更重要的是,此人以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买一块三十年才能产生一千五百万银子的矿山,总不成是赔钱挣吆喝吧,可是这人又是什么居心呢?
1...130131132133134...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