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永历大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楼主大大
左侧终于有一名头领站了出来:“将军。廷封你做临国公。对你寄予厚望。你不思图报。为什么要收留朝廷钦犯?兄弟们死心塌地跟着你干。是因为你举得是反清复明地旗号。如今你做出这样地事。我王光兴是决不答应地。

最早是浔阳守。清兵所败。退往施州卫。被明楚藩世子朱容藩收留。有兵马二万人。最后与北上而来地忠贞营会合。在茅麓山加入十三家军。是十三家军中地重要头目。王光兴地话说中了许多头领地心事。都不由得点头同意。这些大多是大顺军地旧将。并不一定对大明死心塌地。但是当今地局势是南明北满。在新始帝地带领下大明已光复了一半地天下。且兵力强盛。明军虽说在长江以
是茅麓山与他们隔江相望。再过一两年便可会师。好。却突然冒出来了个杨起隆。自然是没人愿意跟着他们干地。
“王光兴。你既是大明地旧将可知道我地身份吗?”杨起隆冷笑一声:“永历不过是桂王支系。仓促之下被人拥戴为帝。如何算地上先祖地嫡亲血脉?我才是崇祯先帝地嫡亲血脉。货真价实地皇子。你既是明将。更应该听我号令。”
王光兴冷眼相对:“在下只知道大明已有新始帝。倒是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个什么朱三太子出来。你说你是朱三太子。可有什么凭证?就算你当真是崇祯先帝地血脉。如今最多也不过是一个藩王而已。新始帝才是正朔。这一点天下人已有公允。你再如何强辩也无济于事。”
朱三太子被说的双颊羞红,这一点才是说中了他的心事,毕竟朱三太子的名头如何响亮,可是毕竟新始那个家伙早已被人拥戴为帝了,他冷笑一声:“既然如此,你投靠挖掘凤阳皇陵的李将军,真以为永历那个小儿会收容你吗?届时狡兔死、走狗烹,你是否还想着在南边混个好前程?实话实说吧,在下来这里也是为了诸位的生计,永历小儿在南边声势浩大,咱们这么多人难道还要偏居一隅吗?在下有会众十万,李将军与诸位头领有兵二十万,如此声势,何不拿下湖北,兴王师,讨满寇,自个儿打下一片锦竹天下,何必要寄人篱下呢?”
这一番话说出来倒是让所有的头领心动起来,在座的大部分是大顺军的旧将,反清是为了天下的公义,可是复明却与他们没有多大的责任,十三军军民三十余万,亦耕亦兵拿得起武器的差不多也有二十万众,若是再加上这个姓杨的人手做内应,打下长江以北的湖北自然不是问题的,只要有了根基,再驱兵北上,便可以沿着白河入陕,陕西可是大顺军的老家,有了这些地盘,也不必屈居人下。
一个更重要的是陕西提督王辅臣的问题,王辅臣早年也是大顺军的将领,早年追随姐夫刘某参加大顺军,嗜赌,一掷千金,后投王姓将领做了干儿子改姓王。在座的一些首领之中,也有一些与王辅臣打过交道,现今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满清覆亡只是时间问题,说降王辅臣并非没有可能,轻而易举拿下了湖北、陕西,再继续东征,说不定还真能打下半壁的天下来。
“哼,花言巧语。”王光兴是明的旧将,因此是坚定的复明派,恶狠狠的盯着杨起隆吐了口吐沫。
“好啦,王兄弟杨兄弟就不要争啦。”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来亨一锤定音:“既然如此,不若这样吧,王兄弟带着本部继续坐守茅麓山,我与其他兄弟会同杨兄弟在汉口、汉阳二镇内的香众一道将这两座城池拿下,届时再做计较。”
李来亨纯属是和稀泥的,不过这泥倒是和的有些水平,山中的兄弟相处了这么久,自然是不忍反目为仇的,干脆分兵两路,愿出去的打出去,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就留在这里,也算是为十三军守住根基,就算攻城不利,李来亨照样可以退回来。
杨起隆原本是起了杀的,这时见李来亨一锤定音,也就不去理会王光兴:“既是如此,这次出山必须议定个章程出来,李将军,事关机密,可否请一些不出山的兄弟暂且回避。”
李来亨为难的看了众头领一眼,杨起挑明了就是不信任一些留守的头领,摆明了要人难看,可是偏偏现在李来亨觉得与杨起隆的合作成功性更大一些,正在为难之际,王光兴已气呼呼的站了起来:“李将军,在下敬你是条好汉子,只是这姓杨的还是与他少勾搭些的好,既然李将军信不过兄弟,在下出去便是。”说完头也不回,不顾身边的头领劝说,兀自出了祠堂。
紧接又一个头领跟着走了出去,许多人脸上都是一副为难,既觉得这个杨起隆确实是个夸夸其谈之辈,不能深信,可是心里又抱着一丝打下湖北回老家的期待,只能干坐在这里。
……………………………………………………………………………………………………………………………………
从今往后主要的剧情还是在反清方面,注意力转到国内来,至于李来亨,放心吧,好歹也是反清的汉子,形势会逆转的。





永历大帝 第四百七十九章:汉口
一些事必须要解释一下。
李来亨不怕杨起隆这个正牌子的崇祯血脉以后报复!到怕永历这个桂王遗脉以后报复!真叫扯
……………………
关于这一点,其实不再涉及报复的问题了,对于李来亨来说,永历实在太庞大了,庞大的他的人马全部加入之后用不了两年就会被消化掉,如果主角要报复他的话,恐怕捏捏手指就够了。
而对于这个杨起隆,不管对方是真假太子,双方的都处于合作的关系,甚至李来亨还可以把这个杨起隆一口吃掉,与杨起隆合作,李来亨将来的选择面就大多了,他可以拥立杨起隆做皇帝,如果一拍两散的话同样可以带着部众自己搞出个大顺帝来。
人害怕报复,并不是单纯的,应该说,人害怕的是强者的报复,永历可以报复他,但是朱三太子,嘿嘿,恐怕就算是想也没有这个实力吧。
…………………………………………………………………………………………………………………………………………………………………………
兴山县位于湖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共有大小山头3580,夔东十三军能够在这里生存绝非偶然,这里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极难剿灭,再加上大明的光复,使得清军的主力不得不掉头防守明军,因此,对于这一伙‘乱匪’军采取的策略是合围。
全县各山路的出口都驻了一个千总营,汉口、汉阳两镇又驻扎了一标兵马,各营堵住了进山的出口们攻不进去,也不让山中的十三家军出来,一旦有哪个营遭遇攻击即汛警,紧接着周边的各营纷纷前来救援,汉口、汉阳两镇的兵马也能在一日内赶到样一来,便达到了困兽的目的,只是清军绝对想象不到,这三十余万遗民进入大山之后非但没有饿死而在山中开垦拓荒,十年来活得不说滋润,但自给自足还是有的。
而在此刻,仙峰隘口的千总营内一片死静,千总吴达有焦急站在营口张望,几个心腹的亲信跟在身后是一脸凝重,早在一年前吴达有便秘密加入了杨起隆的种三郎香堂,如今又收受了重贿在他的任务是迎接十三家军出山。
到了子夜。营房中地绿营兵已渐进入了梦乡吴达有刻意调走了巡逻地人手。偶尔会有几个半夜小解地士卒也被吴达有喝令不准到前营来。
接近着山东突然传一阵起伏地鸡鸣声。这是夜深人静地时刻。若不是人为。是绝对不会有鸡鸣地。更何况这附近没有村舍。清廷为了完全封锁兴山县。已经迁走了所有地村落。在山峦地四周清理出了一个隔离带。
“来了。”吴达有一脸兴奋地搓手。吩咐身后地心腹道:“起灯。”
“喳。”心腹二话不说。立即奔向望楼。打起了一盏灯笼。
随后无数个黑影自山中涌了出来。吴达有已按耐不住地拔出佩刀大吼:“弟兄们。反了。”
“杀。”一片通天地吼声响彻夜空。出山地义军与吴达有为首地一伙叛军汇成一条波涛汹涌地骇浪。向着完全不设防地大营杀去。
……………………………………………………………………………………………………………………
山脚的各绿营立即感觉到了西南角吴达有大营上空的通天火光,随后消息传来,贼军出山,吴达有率部叛乱,贼军与叛军冲破大营之后,立即转向东部方向杀奔而去。
原本的预警制因为吴达有的叛乱而延迟了整整两个时辰,当各营准备追击时,山中却突然杀出一标人马,这些人正是留守兴山的王光兴所部,他们偷袭了一座大营,紧接着立即退回山中,目的是牵制清军,让其不敢轻举妄动。
各营的千总果然中计,他们现在的问题是既不知突围而出的贼军人数,又不知道山中还留了多少贼寇,若是突围的贼军人少,那么极有可能是贼军的调虎离山之计,毕竟各营若是派出兵马追击,那么设立的防线自然左右支拙,一旦山中还隐藏着大股的贼兵,整个防线根本抵挡不住。
因此,千总们只能灰溜溜的回到自家营地去,反正是吴达有那个王八蛋放的人,他们虽然也担着干系,但是并不太大,若是突然山中杀出一支贼人破了自己的大营,那么就麻烦了,革职拿问还是轻的,先保住自己吃饭的家伙再说。
几日之后,驻地在汉口的湖北巡抚张振声接到了告急
一伙夔东的叛军突然逃出兴山,正向汉口、汉阳二来,具体人数至少在五万以上,现在已出了宜昌府,绕过江陵城,不日即将抵达,各府县的绿营兵人数太少围堵不住。
宜昌府、荆州府、荆门州三府州都发现了敌踪,当地的官员也请求增援,张振声神色大变,他是汉军旗镶白旗的旗人,早年跟着多尔衮入关也是历经过战阵的,但是兴山的十三军突然出来直奔汉口却足以令他大惊失色。
张振声第一个念头便是武昌的明军,按常理来说,兴山贼大多出自陕西的大顺军,若是突围之后,自然是往西北入陕才是对的,可是取道向东若不是想着与武昌的明军会师,恐怕就有鬼了。
因此张振声的命令便是加强江面为数不多的水师防务,只要贼人抢不到船,如论如何也是渡不了江的,至于汉口、汉阳二镇的安全,他倒并不是十分担心,只是责令各县的绿营收缩兵力,将近七万的清军分别驻守在汉阳、汉口二城,形成犄角之势,可谓是固若金汤,而朝廷的援军恐怕半个月就能抵达,就算是武昌方面的明军想要渡江接应,恐怕也没有这么容易。
消息也同样通过潜伏在江北的锦衣卫探子抵达了武昌,对于夔东十三军的突然行动,也同样让武昌方面的人很是不解,按道理,如此大的军事行动,李来亨作为大明册封的临国公,多多少少都要知会一声,就算不是为了自己,让明军帮帮忙也是可以的,可是这一次行动夔东方面没有任何知会,更没有提前有过任何暗示,完全是恣意乱为,这也让李霄很是气恼。
李霄的父亲李国与李来亨二人在云川时曾经有过并肩作战的经历,二人也同时都反对过孙可望,最后虽然分道扬镳,论起私交还是好的,因此在联络之时,李霄一直以世侄自居,如今这个世叔玩这样的花样,确实令他恼火,事发仓促,武昌方面也应变不及,只能下令沿江驻守的明军加强戒备,又令镇抚司的番子加紧搜集情报,尽快弄清事情的原委。
汉口与武昌和汉阳并称汉三镇。地处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与其东南侧的武昌相望,并汉江与其南侧的汉阳相望。是长江中段满人与汉人重要桥头堡。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注入长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在三国时取名夏口。
到了明末汉速成为一座新兴商埠,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不过自从南明崛起大力发展工业、促进商贸之后,江南各大商埠迅速膨胀,早已将汉口远远甩在身后。
武昌被明军攻取之后,汉口与临的汉阳迅速被满人设为军事要塞,屯驻大军,勤练军马,随时打算与武昌方面决战,因此,此时的汉口已驻满了绿营,随着绿营的抵达,商贸业显得更加繁荣了一些,毕竟兵油子们需要吃喝拉撒,还需要逛窑子嫖女人,这个前线的商埠竟因为军事的紧张吸引到了许多的客商,以至于每日进城出城的外地人多达数万。
不过在今日,汉口城城门已经封闭,城墙上站满了气氛紧张的绿营,各街巷也张贴了衙门的布告,不允许有人随意上街,否则按军法论处,沿街的店铺也被勒令关门大吉,整个汉口处在极为紧张的气氛之中。
张振声不断的细读着各府的军报,身边的湖北绿营总兵危襟正坐,虽说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可是一身戎装披在身上,仍然显得很是威武。
“马总兵,南边的动向怎么样?”张振声突抬眸向总兵询问。
马总兵名叫马梦出,与张振声一样都是汉军镶白旗的,二人打过很过交道,算是很有交情的,因此马梦出也不拘泥,直愣愣的道:“卑职去巡视了一番,江对岸除了加强了戒备之外,倒没有其他不寻常的,似乎没有大规模行动的迹象。”
张振声闻言一愣,不对头啊,难道那些贼人不是与明军合流的?不可能,张振声否决了这个想法,贼人人数虽多,但是他不相信凭这些人能够攻陷汉口、汉阳,八成还是奔江边去的。
“江边的防务必须加强,明军最善虚张声势,虚虚实实,原本就是兵者之道,因此着重还是要注意好明军的动向。”张振声对于那些连武器都没有备齐的流寇并不害怕,在他的心里,最大的威胁仍然在江南的明军。
“喳。”




永历大帝 第四百八十章:汉口之战
十年十一月初三,汉口虽然比不得北方寒冷,但此地冻,汉口城下出现了一支衣衫褴褛的大军,若不是因为他们手中拿着刀枪或是竹矛,城上的绿营们险些以为这些不过是一支逃荒的难民,连绵的兴山或许可以找到填肚的食物,但是三十万人的棉布却不是能轻易解决的,在这寒冬,甚至有人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褂子,就着破旧的马裤、一双早已烂的不成摸样的草鞋转战百里,抵达了这里。
巡抚张振声与总兵马梦出不敢大意,立即出现在城口,张振声用荷兰洋人的单筒镜瞄着的方向不是城下这支‘贼军’,仍然是汉口的正南方,那条揣揣不息的江面。江面上腾起了薄薄的水雾,江水滔滔,不断的冲刷着河床。
“明军到底搞什么鬼?”张振声百思不得其解,按照他的构思,此刻明军应该突破江面前来接应才是,难道这次行动与明军没有关联?
“大人,你看。”马梦出指了指城下,将张振声的思绪拉了回来:“贼军开始打算攻城了。”
张振声一脸不屑的往城下看,果然看到一伙一伙的贼寇搬来了简易的云梯,甚至在单筒镜内看到几台火炮被搬了出来,架在城下。
“就凭他们想攻?”张振声的轻视并非毫无道理,汉口原本就是大镇,城池高阔,再加上武昌沦陷之后朝廷更是下拨了款项修缮,所谓固若金汤算是拥有犀利火器的明军他张振声尚有坚守的把握何况这些依仗着云梯、几门土炮的匪寇:“让人严密监视南岸动向,将京城制造局下拨的火炮也搬到城头上来,命令弓箭手准备。”
张振声与其他的巡抚不,曾经也算是汉军旗中的一员悍将,入关之后随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三年随孔有德进攻南明永历政权,五年有德升任定南王,出征广西。九年,被李定国围困在桂林,兵败自杀廷破格予以厚葬。孔有德的尸体被李定国焚骨扬灰,张振声却侥幸逃脱因张振声是孔有德一系的将领,清廷破格提拔,这才捞到湖北巡抚之职,因此,这一次守城他越厨代庖倒没有引得总兵马梦出的反感。
马梦出点了头,按住刀柄去安排守城。
突然阵剧烈的爆炸突然响起,城墙都不由得颤动起来墙上的绿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尽皆缩起了身子振声脸色一黑,短暂的失色之后即探出女墙向城下张望,却发现城外的流寇并没有异样。
“,大人,城东枪械库起火。”
声回过头去看。果然看到城东方向燃起了冲天大火。枪械库不止是存放制造局运来地火铳、火炮。更存放着大批地火药。一向禁卫森严。如今……张振声心沉了下去。
随。城内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街头巷口处。许多白布裹首。身披赤地人冲了出来。戒严地绿营兵先是被巨大地爆炸吓地懵了。随后又见到无数人窜了出来。还道是贼军攻进了城。未及交战。士气已一泻千里。仓皇鼠窜。
这个时候。马梦出已急匆匆地回到城头:“大人。不好了。城内有贼人潜伏作乱。”
张振声早已明白了怎么回事。一脸青灰地道:“快。抽调人去弹压。附从逆党地。一律格杀勿论。”
而在此刻。城下地李来亨已下达了攻城地命令。如流地义军搬着各种粗糙地攻城器械喊杀着飞奔至城下。一时间气势如虹。城头上地箭雨射下来。仍然阻挡不住。女墙后地弓箭手显然被吓坏了。城内城外都是喊杀声。更不知道贼兵有多少。防地了前面却放不开后面。拉开了弓弦自然是应付式地射出了事。心里却在担忧着城中地家小。
“杀满狗。”李来亨地声音极其洪亮。中军地战鼓如雷地咚咚作响。由于城内有人接应。原本在山中躲了近十年地义军们现在犹如见血地苍蝇一般眸中喷出血红地色泽:“杀。”
衣衫褴褛的义兵没有盾牌可以躲避箭雨,没有火炮可以轰击城墙,没有冲车撞击城门,却有一股令敌人生寒的热血在不断的燃烧,无数人倒下,更多的人踩着同伴的尸体涌上去,架起云梯,不畏城墙上浇灌下来的桐油,犹如附在方糖上的蚂蚁一般密密麻麻的向城头攀爬。
而在城内,从四面八方窜出来的白巾披赤的香众也渐渐占据了上风,同时出来的还有许多系着红领巾的人马,这些当地潜伏的锦衣卫番子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先是听到有夔东军要攻城,随后城内突然窜出一批抱着白巾的人开始斩杀街巷处的绿营兵,更令当地北镇抚司百户郁闷的是,上头根本没有透露出一丝的风声,也就是说,这些攻城的+东军根本就没有与明军联系,只是此刻形势紧急,百户容不得多想,只能尽可能的召集内应带着武器走上了街头。
“他娘的,先不管是哪路的人马,杀满狗要紧。”
于是街头上一支系着红巾的人高舞着武器涌上了街头,他们与钟三郎香会的香众撞上,看到对方也都是追砍鼠窜一般的绿营兵的,因此并没有引起冲突,大家各自为战,对阵前来弹压的绿营。
由于里应外合,城内的绿营兵们一时间被打了个手足无措,根本就没有系统的指挥,很快,绿营兵便败下阵来,许多人在隐蔽处脱下了号衣,抛去了武器,摇身一变,成了大大的良民,只等着战斗结束之后拿着瓜果出去慰劳王师,反正管他娘的是哪一路军马得胜,先保住命再说。
“大人不住了们逃吧。”城墙上,由于大批绿营兵被抽调到城内去弹压民变,蜂拥而上的夔东军已杀了上来,与卫戍的绿营兵短兵相接,乱战成一团。张振声与马梦出被一队亲兵护着,尚可以保住安全无虞,但是马梦出显然已经看到败局已定
脚劝着眼前神情恍惚的张振声。
“不能退,朝廷有令,一省巡抚守土一方,不得擅离职守阵脱逃者,满门抄斩。”张振声咬牙切齿的打定了主意一家子人都还在京城,若是逃了,那可就是连累了满门。
“马总兵,要走你走吧。”
张振声的硬气仿佛感染了马梦出,马梦出也是汉军旗的旧将,拔出腰刀回应:“大人不走也不走,要死一起死吧。”
这个时候墙上的绿营兵已被源源不断蜂拥而上的夔东军攻了下来,无数的人流向着城楼逼近瓮城内也已挤满了裹着白巾的香众,打开了城门城外的夔东军进来………………………………………………………………………………………………………………………………………………………………
汉口城又恢复日的平静,只是街头巷尾处的斑斑血迹提醒着战事在这里刚刚结束,在巡抚衙门,酒宴进入了高潮,李来亨面色微醉,与杨起隆一起坐在上首,余下是夔东军以及钟三郎香众的头目依次坐下,眼前的酒菜并不丰盛,只是在座的所有人兴致颇高,推杯把盏之间,喧嚣声响成了一片。
“诸位。
”杨起隆站了起来,压了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过来,对于这个所谓的朱三太子,钟三郎香会的首领自然是忠心耿耿的,就连夔东军的一些头目也对他生出了一些好感,大家在兴山蜗居了十年,如今若不是眼前这个人,如何能坐在鞑子的衙门里喝酒?
“咱们不是流,都是堂堂反清的义士,为的是反清复明,汉口乃三江汇流之地,南依长江天险,北向关中千里沃野,因此,这汉口的根基不能丢,当务之急的便是攻略江北各个州县,届时兵锋向北,一举拿下甘陕。”
“好。”许多人跟着叫好,就李来亨随声附和起来,当年他跟着李自成打天下,只知四处攻略,却从来没想过经营根基,犹如一飘浮萍,纵是后来拿下了北京,最后还忍不住兵败的下场,其中便有这么一个原由。
起隆一冷,随即向李来亨道:“李将军,杨某想问一问,那些个永历的番子该如何处置?”
起隆话音刚落,气氛立即冷了下来,所谓永历的番子,其实就是攻城时助战的北镇抚司潜伏在汉口的人马,李来亨不由得警觉起来,道:“杨兄弟怎么看?”
杨隆哈哈笑道:“留是不能留的,若是留着,难保不会给咱们暗中下绊子,也不能轻易放了,否则让他们回到武昌之后难免会将许多事抖落出去,届时永历要取汉口易如反掌,咱们兄弟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岂不是给永历做了嫁衣?不若杀之。”
1...148149150151152...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