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穿越隋唐之乱世攻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公子越
探望的人也来了一拨又一拨,目不暇接,但往日见得最频繁的两位,宇文成都和李元吉却是一个也没瞧见,罗成心中无比纳闷。
这一日,杨广巡视运河开挖,看着大好河山和即将开通的运河,不禁感慨地问起身边之人:“丞相,你看我大隋江山如画,大好河山,那些人为何要反朕?”
宇文化及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不小,立马垂眸恭敬地接道:“那是那群刁民不懂得惜福。”
杨广长叹一声道:“今日朕又接到了折子,河北的李子通反了。”杨广愤慨,“朕难道待他们还不够好么?一个个不思为国效力,忠君报国,尽想些谋逆大罪!”
宇文化及不语,暗想,那李子通与逃走的伍云召乃是翁婿,你杀了人亲家一家,他女儿又是因为你的逼迫而自尽,他能不反你么?
宇文化及心里明白的很,这隋朝早已千疮百孔,怕是好不了了,为今之计,还不如多捞些好处,到时候也好为自己和成都早作打算。
杨广发泄完了心中的怨气,又长舒了一口气,面色回暖道:“不过,幸好,朕还有一员良将,必能将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宇文化及心下一突,赶紧问道:“皇上说的是?”
杨广心中宽慰,说话也有了些底气:“自是北平王之子罗成。这小子武艺非凡,那日的比试你也是亲眼见到的,那李元霸何等人物,就连朕的天宝将军都不敌,之后竟被罗成追着打,犹如丧家之犬,可想而知那小罗成的本事。朕若是命北平王父子为平乱大将军,领北平府大军平乱天下反贼,何愁天下不能安定。”
宇文化及高高提起的心落下,他还真怕杨广提及成都的名讳,这什么平乱大将军的头衔,他可半点不稀罕。
说白了,这就是去送死的。
天下已然大乱,而杨广犹不自知,整日醉生梦死,对于朝政之事也不甚关心。他知道的是十八路反王,不知道的,这天下还不知道有多少反他之人,这十八路不过是成了气候的。对此,宇文化及眼明心亮得很,自是不愿意唯一的儿子去冲锋陷阵的,尤其成都这孩子还死心眼的很,满心的忠君报国,他要是有了什么闪失,他宇文家可就绝后了。
但杨广提及罗成的名字,侥幸过后,宇文化及又微微愣神,这是为何?
这要是在罗成替宇文成都出战李元霸之前,杨广就是不属意罗成,宇文化及也会想方设法进言让罗成去平乱,死了才好呢,让他整日和自己作对。
但眼下,罗成不是刚刚救了成都一命么,倒是让宇文化及有些改观了。而且也看得出成都对罗成交情极深,罗成要是平乱死了,成都指不定会难受或埋怨自己不为他说话。
所以,宇文化及收敛了心思道:“皇上,罗成一直陪在皇上身边,若是去平乱了,皇上可会不习惯?更何况,此番出行,凶险重重,皇上身边少不得人保护,小儿成都不争气,尚卧病在床,怕是——”
“哎,这个朕早就想过了。”杨广打断宇文化及的话,“罗成若是能为朕剿灭这些反贼,朕就再没有后顾之忧了,何谈习惯不习惯。至于朕的安全,朕也考虑过了,李元霸的武艺虽然不及罗成,但也是一条好汉,更何况李家也不止李元霸一人,我看李家老二李世民也不错,就让他和李元霸跟随李渊,同朕一道下扬州,沿路保护朕的安全吧。”
宇文化及见他主意已定,也不便多说,只是心中暗道:罗成,这可怨不得我啊,老夫可是替你说话了,偏杨广那厮平日里看重你得很,这会儿一心想送你去死。
作者有话要说: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穿越隋唐之乱世攻略 第78章
78 罗成领旨,信使到来
“罗成?罗成?”晋阳宫大殿之上,杨广连声唤道。
宇文成都撇过头去,就看到那人正微张着嘴,一脸茫然的表情,显然还没从刚才圣旨的内容中缓过神来。
罗成差点以为自己幻听了,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要知道他这两天心里正嘀咕着什么时候主动请缨去“灭瓦岗”,结果这会儿杨广就先他一步提出来了。
罗成压下心底的狂喜,面上不显,只连忙走上前撩袍下跪,叩拜谢恩:“臣遵旨。”
杨广原本命人把旨意一说,见罗成呆了半天也不谢恩,心中起疑,难不成他不愿意?
是了,行军打仗哪有待在天子身边来得舒服。
杨广为了打消罗成心中的犹豫,又语重心长道:“罗成啊,男儿当存有四方志,建功立业莫应迟。如今国家正是多事之秋,何尝不是你发挥所长,名扬天下之时。若是你一举平定乱贼,便是我大隋的大功臣,到时候朕必将为你封侯拜相,裂土封王。”
杨广自觉这已经是旁人求都求不来,想不都想不到的赏赐,如此高官厚禄摆在前头,很难让人不动心。
但罗成是个例外,他压根就没往那方面去想,他一直以来想得都是怎么让整个北平府安全撤离。
他罗成是投靠了瓦岗寨,但他身后还有整个北平府,他一走了之很容易,但父王母妃哥哥怎么办?北平府的那些幕僚和将士们又怎么办?还有就是这些年,他埋头苦干,费心琢磨出的那些工艺,经由能工巧匠之手做出的那些改良的兵器可不能落入杨广之手,这些人或物,统统都得带走。
这么一来,如此庞大的队伍想要安全脱身,真是不容易。
罗成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毛遂自荐攻打瓦岗,有了靠山王杨林率登州府自个亲随兵将攻打瓦岗的先例,那么他罗成率北平府众攻打瓦岗也就不足为奇了。到时候,北平府里但凡用得上的,统统带上,一点不留给杨广。
原本,在宇文化及举荐裴家四父子和张大宾攻打瓦岗寨之时,罗成就打算这么干的,偏让宇文化及赶在了前头,这会儿和李元霸比试,反倒是误打误撞,让杨广更是刮目相看,主动提出让他北平府攻打瓦岗了。
这道圣旨简直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实在太合他心意了,以至于罗成一时间竟是没反应过来,呆怔在了原处。
回过神后便是领旨谢恩,杨广心里怎么想的他不知道,但是他是一百个心,一万个心甘情愿。
虽然罗成面上不显,但依着宇文成都对他的了解,还是从他的眼底看出了异样,那种得偿所愿的欢喜。
宇文成都低头沉吟,眉头微微蹙起。
自打圣旨下了之后,北平府接旨,罗艺便一手是圣旨,一手是罗成的涂鸦书信,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中了。
罗艺对于这个“假平乱,真起义”的计策并无多大诧异,早在罗成被杨广一道圣旨提溜到身边,御前行走时,他日日担惊受怕的同时,就做好两手准备了。如今不过就是带着包袱和人,直接投奔瓦岗寨罢了,连包袱都不用收拾,早就收拾好了。
罗成则在山西太原静待父王和哥哥率“平乱大军”前来汇合,一并出征。
山西太原城中,中心街道的茶楼内,李安小心翼翼地给身边的爷扇着风,时不时地打量着他的脸色。
李安吐槽不已,伴随罗少保出征的日子越来越近,三公子的脾气是一天比一天暴躁,害得他们这些小厮都没法活了。
今早起来,因着罗少保即将出征,三公子心情烦躁,刚破口骂了个丫头,好死不死碰巧让罗少保给看到,罗少保原本如沐春风的小脸蛋立马阴了下来,从三公子身边经过,只当没看到对方,连个眼梢都没给留下。
三公子心情不好,又怕待在府里忍不住对下人动口,说不定还会动手【那是必然的】,这要是让罗少保看到了,指不定怎么想他,这不,一大早的,憋了一肚子气跑出府了,来茶楼坐着。
本来这大清早的,茶楼还没开门儿,可既然是这位爷叫门,谁敢不开?所以偌大的茶楼,又是中心街道的位置,二楼竟然就他们一桌客人。
李元吉忿忿不平地往肚子里猛灌了三大杯茶水,砰的一声将杯子置于桌上,喝道:“我就是做什么他都不待见我,他是认死了我只会欺负人是不是?今早明明就是那死丫头不长眼睛,打碎了厅里的花瓶,让我给瞧见了,骂了她几句罢了。”
李安心说,清儿那丫头向来手脚麻利,干活细致,怎么能擦个桌子就把花瓶打碎了?还不是因为看见你黑着一张脸突然出现在大厅,吓得六神无主,一下子就打碎了花瓶。
李元吉发泄了半天怒气,见身边没人回应,侧了侧头,扬着脑袋睨了眼身旁之人:“哎,我说你发什么呆,你该不会以为爷一大早的带你出门是来遛弯的吧?”
李安赶紧陪着笑脸道:“小的这不是正在想办法么,刚刚想的入神了。”
李元吉将信将疑地眯了眯眼:“那想到什么了?”
李安小心翼翼道:“三公子,您瞧罗少保这人吧,为人正直坦荡,处事公道正派,别看性子有些高傲,但心眼可好了,好打抱不平,处处以民为先……”
李元吉听得极为顺耳,眼睛一眯一眯地,心情舒畅道:“那是,那可是我看上的人。”
李安一噎,我说你在这瞎炫耀什么呢,喜欢罗少保的人多了去了,你去问问府里的丫头们,有哪个不中意的,你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还是品行最坏的那个,瞎嘚瑟。
“说,接着说。”
“哎。”李安觉得三公子自从发现自己那暗搓搓的“小秘密”之后,越发的不正常了。
“三公子,您瞧您和罗少保放在一起,是不是有点儿不合适?”什么有点儿不合适,完全是两个极端好么,你们两人要是能走到一起,我把头割下来给你当球踢。
李元吉刚还听得挺顺耳的,这会儿冷不丁听到这句话,虎目圆瞪,吓得李安赶紧补救道:“三公子,瞧,您瞧,您又急了。”
“你说谁和谁不合适?你还来劲了是么。”
李元吉蹭出一脚,李安也不敢躲,生生挨了一记,捂着屁股委屈道:“三公子,我这话还没说完呢。”
李元吉脸色阴沉道:“说,我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安揉着痛处道:“三公子,您瞧今个早上罗少保为什么跟您生气,还不是因为瞧见您欺负人了,罗少保最是瞧不惯恃强凌弱。”
李元吉瞪圆了双眼道:“我哪欺负她了?明明是她有错在先!我没让人将那小蹄子拖下去打几大板子已经手下留情了。”
李安道:“那罗少保知道么?”
瞧李元吉沉思的模样,李安又道:“是了,他不知道。他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那丫头闯了大祸,打碎了老爷中意的花瓶,也不知道您这骂几句已经是极轻的惩罚了,罗少保看到的就是你不分青红皂白,将人一顿恶骂,怎么难听怎么骂,骂的人姑娘家啼哭不止。”
李元吉想想还真是,问道:“那你说什么办?总不能让我现在找他解释去吧。”
“那您愿意去么?”
李元吉瞪眼道:“他现下都不待见我,远远地瞧着我就走,我怎么去?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行,那这件事不解释就不解释,咱们以后可得三思而后行了,打人骂人的事,三公子您悠着点,就算是干,也别让罗少保给瞧见了。”
李元吉不耐烦道:“这还用你说。”
李安被他的话噎住,爷,您也就是嘴硬罢了。
李安话题一转又道:“首先,先得干点事,让罗少保对您改观不是?”
“什么事?”
李安想了想道:“比如打抱不平,锄强扶弱,行侠仗义什么的……”
这下可把李元吉给难住了,往日里都是别人来对他抱不平,对他“锄强”了,让他一下子换了角色当好人,真是有些不习惯。
李元吉正想着从哪入手呢,是不是该找两底下人做做戏,再让他来个恶惩恶霸什么的……就听到身旁的李安惊叹道:“爷,机会来了,您瞧,竟然有人在中心街道快马加鞭,罔顾人命,这还了得,该您出手了。”
李元吉探出头去一瞧,还真是的。
只见一人一马进入人潮涌动的早市,半点没有放慢的意思,反而一个劲的挥鞭,这不是罔顾人命是什么?
李元吉此刻压根就忘了,自己每回打猎都这副德行。
李元吉撑着二楼茶楼的护栏,就跳了下来,顺手拿起一旁的竹竿一挥,一下打在了那人的马腿上,那人直接从马上翻滚了下来,惊慌失措外加连日赶路,早就疲惫不堪,这一打,就将人打得分不清南北。
那人在地上顺势翻滚了两圈,单膝跪地,喉间还带着沙哑:“何人偷袭!”
李安屁颠颠地从楼上跑下,跑到李元吉身旁,手撑着腰,一脸狗腿样:“你是何人?竟然敢在我太原城闹市街区,策马狂奔,纵马行凶!这要是伤着人了,该如何是好?碰巧给我太原城太守三公子瞧见,这才免于一场意外。”李安挺直了胸脯,得意洋洋吹嘘道,“我家三公子素来有锄强扶弱之心,瞧不得你等恃强凌弱的姿态。”
这话不说还好,这么一说明白,吓得街上围观的人群跑的没影儿了,谁行凶?谁伤人?一概没听清,就知道李三又出门了,赶紧拾掇拾掇回家吧,免得伤及无辜。
这不,人群一散,落马之人就被凸现出来了。
落马之人踉跄着站起身,摸了摸胸口的东西,幸好还在。鄙夷地瞥了眼那小厮,将视线放在了李元吉身上,双手一抱拳,脸上愤愤不平道:“我乃登州府靠山王杨林麾下十太保,奉义父之命,送八百里急件给皇上,还望三公子带路,带我去见皇上。”
李安一怔,脖子缩了缩,娘嘞,我这是什么命,随便说个人,竟然还是靠山王的人。
这我可挡不住啊,李安这会儿想起靠山来了。人往李元吉身后一躲,爷,这场面还得你上场,小的扛不住啊。
李元吉狠狠瞪了眼身侧之人,靠……八百里急件你也让我拦!嫌命长是不是?拦了也就拦了,这会儿怂成这样!
李元吉收拾了心情,居高临下瞥了眼杨林的十太保,面上不冷不热道:“既然是误会一场,那请随我来吧。”
十太保现下也顾不得追究拦截八百里急件的责任,只想着他前来的路上,看到诏书已下,罗成罗艺率罗家军不日便汇合,前往瓦岗寨,这简直就是放虎归山!但愿这会儿罗艺还没到。
十太保心下担忧,便摒弃前嫌,急急问李元吉道:“敢问罗艺大军可曾到了太原?”
“还没。”李元吉心里烦躁着呢,这要是罗艺一来,罗成不就得走了么。
十太保长舒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幸好,幸好还来得及。”
这下,李元吉可多长了个心眼,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又是来送八百里急件的,心中难免起疑,难不成这杨林知晓了什么?
要知道罗成早就投了瓦岗,和大姐夫柴绍是结拜兄弟,又为救他杀了魏文通,连杨林的一字长蛇阵都是出自他的手笔,杨林若是知道真相,还不得活剐了他……等等,难不成让杨林老儿看出端倪来了?
李元吉这么一想,脚步就慢了下来,推说:“皇上去巡视运河开挖了,你不如先随我入李府等候皇上召见。”
十太保可半点不敢耽搁,一脸焦急道:“不如这样吧,你带我去找皇上?”
李元吉见他那着急的模样,更是坚定心中所想,脸一下子黑了下来,黑下脸的李元吉带着几分煞气,真让人有些胆寒。
李元吉粗声粗气道:“我哪知道皇上在哪里,窥视帝踪的罪名我可承担不起。”
十太保被他一句话噎得没辙,只能点头应允,先在李府稍作休息,等候皇上召见。
李元吉则使了个眼神让李安下去准备,自己将人迎进了自个院子。
等到十太保犹不自知,在房间等着召见时,只觉得困乏难当,不一会儿便沉沉睡去了,这时候李安才让人收了迷香,从那人怀里左摸右摸,摸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李元吉,还小人得志地揍了那人两拳。
李元吉拆开信一看,顿时大惊,眼梢都不带给桌上的人的,拿着信转身就要出门。
“三公子,三公子,您上哪去?”
“去找罗成,出事了。”
李安也闹不明白到底出什么事,又问:“那这人怎么办?”
李元吉回过头,走近那人,倏然抓起那人的头发,迫使他抬起头,另一只手抽刀,眨眼间,就见锋刃划过了那人的喉咙,脖子一歪,没气了。
“将人剁成肉酱,拿去喂狗。”
“三公子……那可是杨林的信使……还是义子!”
李元吉瞥了眼李安:“那你方才还敢揍他两拳,踢他两脚?”
“我,我……小的……”李安哑口无言,我这不是狗腿子当惯了么……狐假虎威狗仗人势什么的,真的都习惯了。
李元吉不耐地挥挥手道:“去吧,把尸体处理得干净一点,别让人瞧出蛛丝马迹来。他要是活着,罗成就死定了,这事就你知我知,别让第三人知道。”
李安苦着脸应下,又听到前面传来说话声:“别一脸委屈样了,矫情什么,这不是你的拿手活么。”
李安这回可真是哭出来了,谁一出生就拿手这活了……还不是跟着你被逼的么。
作者有话要说: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穿越隋唐之乱世攻略 第79章
79 离别在即,李三搅局
李元吉前脚刚踏出房间,就止住了步子。
他这会儿就算去找罗成也是于事无补,罗成能有什么法子?北平府的大军还没到,罗成一时半会还走不了,谁知道在这之前,杨林会不会派第二波,第三波,甚至是第四波人前来送信。
这太原城是他们李家的地盘,要想让杨广昏君耳目紧闭,还得指着他李家。
李元吉对于自个父亲的为人还是有几分了解的。父亲为人保守,行事作风沉稳。即便有反叛隋朝之心,在确定万无一失之前,是绝不会动手的。
父亲的保守让李家逃过了一次又一次劫难。比如文帝时期那首“季无头,海无边,早晚天下由他管”的谣言散布之难,又比如杨家皇位的更替,杨广杀兄登位后,大杀文武百官……要不是父亲行事沉稳保守,李家怕是早就随那伍家而去了。
但正因为这样,李元吉才停住脚步。
他虽然有官职在身,但太原兵权还掌控在父亲手上,阻拦杨林的人进城报信,拖延时间,让北平府大军和罗成汇合后顺利离开,这些可不是他这几个手下人可以做到的,必须得得到父亲的兵符,调用兵士。虽然罗成是他李家的救命恩人,但让父亲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给罗家保驾护航,这种事,李元吉还真不敢担保。
在李元吉眼里,父亲行事说好听就是保守,说难听那就是畏首畏尾。找父亲求援这条路怕是行不通,别讨论来讨论去,最后杨林的人杀上门了,还没讨论出个结果。
李元吉想来想去,脑海中便浮现出一个人来。
这人是谁呢?
正是平日里被他无比讨厌的二狐狸。
你李世民不是最爱结交各路英雄么?你李世民不是号称最讲义气的么?
这会儿,人罗小弟有难了,这人救过你全家,往日里还唤你一声李二哥,我看你救是不救。
想到这,李元吉方向一转,先去了李世民的院子。
李世民这会儿正在书房和手下亲信谈古论今,冷不丁被李元吉大刀阔斧地闯了进来,也不生气,毕竟这位进谁的院子从来都是横冲直撞。但让他好奇的是,他不去大哥的院子,怎么来他的院子了?他这院子,他就是八百年也来不了一回。
李元吉一进书房,目光在书房内众人的脸上巡视了一圈,落在李世民脸上,直截了当道:“二哥,我有话对你说。”
李世民受宠若惊,他记得上一回李元吉唤他二哥的时候,是拜托他在罗成小弟面前替他美言几句,如今这情形,又是作何?
李世民睨了眼身旁的亲信,李靖红拂女,虬髯客,袁天罡,李淳风都在。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李世民不觉得李元吉有什么话不能当着众人讲的,于是便极为慷慨道:“元吉有什么话但说无妨,这些都是自己人。”
李元吉扫了众人一眼,心里也在盘算,这要是只李世民一人,他还真不一定答应他的要求,但若是他那些死忠跟随者都在,再把这事一说,李世民可是骑虎难下了,不答应也得答应,要不然这仁义的美名可就毁了。
至于这些人之中会不会有人告密,李元吉压根就没想过。别以为他不知道,二狐狸手下这些人个个和隋朝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关上书房门,一伙人经常大发感慨,杨广如何昏庸,如何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所以,李元吉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了过去:“你看看。”
李世民狐疑地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大变,让袁天罡等人十分好奇。
“这信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李世民厉声道。
“今日一早我上茶楼喝茶,截了个纵马行凶的,拦下来之后才知道是靠山王杨林麾下的十太保,奉靠山王的命令给杨广送来八百里急件,我瞧他神色不对,便长了个心眼,让手下人将他带回府里,迷晕了之后,从他怀里搜出了这封信。”
李世民目光停留在手中的信笺上,眉头紧蹙,仿佛那就是个烫手山芋。
“二公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红拂女见他如此表情,不免担忧地问道。
李世民看了眼李元吉,心中苦笑不已,他这是逼着自己表态啊,他这算是给三呆子算计了么?
有“自己人”一说在前,李世民也不好遮掩,便道:“信上杨林告诉杨广,罗成早已投了瓦岗寨,魏文通之死和一字长蛇阵破除全是出自他之手,让杨广将他拿下,北平府一干人等尽数下牢。”
1...3637383940...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