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洋巨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虫虫帅
寿宴过后,慈禧由乐寿堂乘八人花杆孔雀顶轿至阅是楼院内看戏。众大臣都跟随其后,叶之魁也先行命爱迪生公司工作人员将设备安置妥当,坐等慈禧看戏了。
不多时,众人就行至宁寿宫,慈禧、光绪以及**的妃子们进入阅是楼,众大臣则聚在厢廊之中,纷纷好奇的等着看电影,场面一时变得安静无比,只剩几名洋员将放映设备架设在畅音阁上的声音,另外有几名洋员则用手轮流摇着手动式发电机,不多时,一道闪光从放映设备射出,对这一块黑白幕布便放了起来。
慈禧只见幕布上面忽然出现一大群的洋人,不由吓了好一大跳,好在这些洋人都是穿着礼服,拿着一幅幅对联,上面写着一些诸如寿比南山等祝寿的话语。不久画面又一变,变成了一群日本人穿着和服跳着舞蹈,跳完后还跪在地上高呼着什么,虽然没有声音但从画面上的动作来看,不难想到这些人都是在说一些祝寿的话语。
无声电影继续,这些在叶之魁看来粗糙无比的破烂玩意,却让大清朝的官员们看得惊叫不已。
每换一个场景都会先出现一个国家的名字,然后这些国家的人便会用各种形式的欢呼向老佛爷祝寿,有学着中国人拿着鞭炮放的,有写下几个祝福大字的。叶之魁一看就觉得假,这群众演员也太不合格了吧,简直到处都是漏洞,有的群众演员都出场三、四次了,一会是英国人,一会又是德国人,再一会变成非洲人了。虽然你把你的发型稍微变了一下,可你那张老脸我可是记得一清二楚啊。
可这新奇玩意在这个年代还真唬住了大清国的大小官员,更重要的是如此的讨喜和富有意义,你不看见吗?这些美国、法国等西洋诸国的洋人都在向老佛爷磕头祝寿呢!慈禧更是看得津津有味,当看到一只海豚在水中抛皮球祝寿的时候不由呵呵笑了起来,看得老佛爷眉笑颜开。
将近二十分钟的无声电影就在大清国大小官员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放完了,有弄不懂的大臣竟然直接跑上畅音阁拉着幕布找刚才电影里的洋人,他还以为这些洋人躲在幕布后面,叶之魁见了也只有无语的摇头了……
兄弟们多多推荐、收藏呀!即使养着也要偶尔喂喂饲料呀。
重生之北洋巨擘 第四十二章 阴谋重重算李二
叶之魁的电影结束之后,便是一些戏园子、耍杂的表演,但有电影这等珠玉在前,倒使这些戏曲杂耍逊色了不少。往日酷爱看戏的慈禧也是兴致大减,不多时便坐着她的八人大轿一颠一颠的摆架回宁寿宫了。
众位官员跪送回正主子,也开始慢慢散去,三五成群的一边谈论今日的稀奇事一边暗自回想方才可有失礼或又结交了哪位实权人物。
叶之魁一见要散场了,便在周围众人惊愕的眼神中,从怀中掏出一个小麻袋,将方才摆放在自己周围的一些精美可口的甜点果脯一古脑儿倒进了麻袋之中,这厮是要吃不完兜着走了,打包一些回去给送给小玲珑吃,这不能浪费是不,原本一些想上前与他搭讪的人,见如此纷纷避头走开,表示不认识此人。叶之魁表示毫无压力,因为他现在是二愣子叶之魁。
当叶之魁乐呵呵的背着一麻袋吃的走进叶府的时候,隔着老远便听见大厅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叶之魁不由暗自好奇,因为虎勇军还没有从朝鲜撤退,他只能从朝鲜带来寥寥几人,这几人这几日都忙得不可开交,冯国璋和温白山被留在天津到处为叶之魁招揽昔日旧友学生,屠夫则在京城忙着十三鹰分舵的建立、情报网的拉开等事,剩下的见仁时吾也和包不同在京城挥舞着银元四处进行公关活动。
所以这院里也只剩下小玲珑了,果然一进大厅,便见小玲珑带着几个下人丫鬟坐围坐在下面看着一个清瘦男子说书。只见那清瘦男子正说说得昏天暗地,日月无光,吐沫横飞。
小玲珑的眼睛里总是能第一个人见到叶之魁,还没等叶之魁发问,小玲珑便跑上前来,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
“叶大哥,你不知道,这个算命先生会变戏法!昨天还是一个老头子,今天就成了年轻人。而且他好会说故事哦。”小玲珑显然被那青年男子逗得很是开心。
算命的?叶之魁将眼神转向那个清瘦男子,大概二十来岁的样子,和那天从天津便开始死皮赖脸跟过来的算命先生倒是有那么几分神似。这也太坑爹了吧,自己竟然被古代人给骗了,好在他没有什么歹意,看来以后不能太大意了,叶之魁暗暗嘱咐自己。
叶之魁将麻袋放下,有些恼怒的质问道:“兄台到底何人,何故戏弄本将?不怕本将军送你去衙门问罪。”
青年尴尬一笑,他也是之后才知道自己碰到的是叶之魁,扭捏的说道:“在下湖南杨度杨皙子,并非是有意装神弄鬼,只是因在下来京师甲午科会试之后落第,囊中羞愧,不得不以此谋生准备回乡。”
杨度?叶之魁一阵诧异,难道是那个说出“余诚不足为帝王师,然有王者起,必来取法,道或然与?”,一心醉心王氏帝王之术,最后主张君主立宪,为袁世凯称帝鼓吹的怪才杨度?
想不到还真是此人,原来这杨度年纪轻轻便喜吸食鸦片,今科会试之后一个不小心便把回家的盘缠给花在鸦片上了,年轻人好面子不肯向别人借钱,又以为能靠自身本事混回家去,就孤身闯天涯,哪知世道艰难,江湖不是这么好混的,尤其是对那些初入江湖的年轻人来说,它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杨度不得不将自己打扮一番,装成一个年老的算命先生,这才境况有所改变,只是他鸦片瘾不时又发作,于是他的盘缠便永远就凑不齐了,悲催的杨度,要不是碰到小玲珑这富有爱心的小姑娘,也不知道会在哪里唱着想家的孩子流落在外头没有那鸦片抽也没有摇头-丸磕了。
杨度将自己悲惨的生活讲完之后,两眼泪汪汪的看着叶之魁,说道:“叶大人,多谢你收留在下,否则在下那天就饿死天津街头了。”
叶之魁沉吟片刻,问道:“那你现如今有何打算?若是要回乡,本将军倒是能借一些盘缠予你。”
杨度毅然回道:“有道是衣锦富贵方还乡,今年的恩科不中,明年还有乙未科会试,在下自认为识得几个字,懂得一些算术,若是叶将军不嫌弃,愿为你手下一文案尔。”
叶之魁讶然,想不到杨度会主动投靠于他,其实这是叶之魁他妄自菲薄了,伴随着中日朝鲜战场上一波三折的过程,他叶之魁也算是渐渐名声鹊起,成为北洋的一位后起之秀了。
对于杨度的主动投靠,叶之魁也显得很是开心,又见小玲珑为他求情。便答应了下来,杨度现在年纪虽小,但已经是一位举人了,才学肯定不会差,何况他还可以慢慢的养成呢!
杨度见叶之魁点头答应收留他,不由舒一口气,暗叹终于有张长期饭票了,便识趣的和丫鬟下人们退下,一时之间大厅只剩下小玲珑和叶之魁两人,小玲珑正翻着叶之魁的麻布袋,将糕点往嘴里一个劲的塞,看见叶之魁贼笑着走过来,不由飞快的跑开,两人便在这小小庭院中玩起了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竖日,京城贤良寺里,张佩纶拿着一张《京报》走进李鸿章的房间,见李鸿章正对着窗口的光线看他恩师曾国藩所著的《为学之道》。
不由咳嗽一声引起李鸿章的注意,说道:“中堂,这是今天的邸报,上面有些消息比较重要。”《京报》是半官方性质的报纸,也称邸报,上面的内容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李鸿章慢条斯理的拿起报纸一看,报纸最醒目的标题是——国之福将叶之魁对日本人说中国不容轻辱,上面无非写的是叶之魁在大沽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些话语,以及叶之魁在朝鲜战场上所经过的大小战斗,通篇文章将叶之魁塑造成了一名爱大清爱人民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整个就一先进人物事迹报告稿,写得有血有肉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不得不赞叹记者的文笔好。而奇怪的是整篇文章中都没有提到李鸿章,好似李鸿章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李鸿章和叶之魁同时在大沽口上岸,没有报道李鸿章反而大肆报道叶之魁就有些奇怪,随后张佩纶又在报纸的一个小角落里指着一则新闻给李鸿章看,李鸿章一看,鼻子都气歪了,原来写的竟然是他李鸿章一人“发迹”,如何全家沾光。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鸿章一家发大财,竟然将银两存入日本人的银行中。
李鸿章一开始气得只骂娘,不过随后渐渐冷静了下来,将报纸放在一边,问张佩纶道:“幼樵,你怎么看这回事。”
张佩纶想都不用想,回道:“这恐怕是朝廷怕中堂您功高震主,要对您防备了。”
李鸿章叹了一口气,说道:“狡兔死,走狗亨,自古便是如此,想不到老夫一生马前鞍后为朝廷鞠躬尽瘁,老来竟遭到朝廷的猜度,着实咽不下这口气啊。”
张佩纶咬了咬牙,面无表情的说道:“中堂,现如今你手握兵权,坐镇一方,威望更是如日中天,整个大清朝还有谁能和你抗衡,不如……”张佩纶没有说完,但李鸿章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
李鸿章心不由自主跳了一下,后又想到自己已是老病之身,夜夜咳嗽,痰堵时气都上不来,夏天怕冷,冬天离不开火炉,这么一想,心中的火热就熄灭了几分,再想到慈禧将自己从一个“苦大仇深”的江淮李小二子一路扶摇,提到一品大员,顶戴三眼花翎,赏黄马褂。传统的儒家忠孝思想使他不得不考虑后人对他的评价,心里更有了顾忌。
李鸿章心思转了好几圈,沉默半响,方才回道:“朝廷不义,我李鸿章不能不忠,还是等等看吧。”
李二终究没有那个魄力和胆识,血早就不能再沸腾起来了,加之不日朝廷传来消息,迁李鸿章入军机处,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成为中枢重臣。
慈禧这一手玩得极为漂亮,将李鸿章不降反升,提拔为京师重臣,放在自己眼皮底下,而李鸿章也可以称得上出相入将,对他这个只愿做官,不敢谋反的权臣来说,未尝也不是一件好事。只是他被调离北洋,也就失去了他的根基,北洋开始进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
打个广告,别啪我,本书企鹅群铁血十三鹰:三四四八九二零四,欢迎您的加入,现在我在里面寂寞如雪。
重生之北洋巨擘 第四十三章 李中堂要当媒人
就在张佩纶拜见李鸿章商议对策之时,慈禧也正好下令召见叶之魁。
叶之魁穿戴整齐进入颐和园之后,先是有司仪太监教了他几遍觐见的礼仪和其他诸多注意事项,之后便让叶之魁在偏殿中安静等待召见。
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就在叶之魁快要坐不住的时候,有引路太监前来宣见,有道是阎王易见、小鬼难缠,叶之魁见那引路太监表情严肃,缓行慢走。不由走上前去悄悄塞了一些银子给他,这太监的脸色果然好看了许多,不但告诉了叶之魁老佛爷今日个心情不错,还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
不多时,叶之魁便到了仁寿殿门口,只见门前院落中蹲在石须弥座上的是一头麒麟,穿过院落来到大殿门口,引路太监尖声通报了一声,待到里面回应传叶之魁觐见时,引路太监方才将门打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他自己却站在一边并不进去。
叶之魁独自进去之后,便见仁寿殿内青烟缭绕,香气袭人,原来是一座鼎式香炉内正点燃着藏香,仁寿殿大堂正中高悬金字大匾“寿协仁符”,而慈禧就坐在下面的一张金銮宝座之上,旁边自有小李子在一旁给她盛着茶杯,整个大殿除了两人之外再无余人。
叶之魁向前几步,不得已屈辱的行了个三叩九拜礼,随后跪在下方,直至慈禧摆了摆手,小李子方才叫他起来。
叶之魁起来之后,见慈禧喜怒不显于色,接着又听她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说道:“叶之魁,你可知罪?”
叶之魁无奈,否管什么罪了,只得又跪下去佯装惶急的回道:“微臣叶之魁知罪!”其实他还真不知道慈禧会给他按什么罪名,只不过是一些恩威并施的招数而已。
慈禧脸色一变,说道:“本月二十七,你可有调戏良家女子?”
叶之魁颤声回道:“罪臣该死!罪臣不该见色起心。”
慈禧一步步紧逼道:“前日晚上,你是否送一批银子到庆亲王府上?”
叶之魁装着抹了一把冷汗,声音更带惶恐,而且全身颤抖,回道:“臣叶之魁罪该万死!”今年奥斯卡最佳影帝非他莫属了。
慈禧一声怒喝,一把抓起小李子手中的茶杯,便往叶之魁扔去,嘴里说道:“叶之魁你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贿赂朝廷大臣!难道不怕哀家砍你的狗头?”小李子则在旁边不停为慈禧顺气,最佳女演员非慈禧莫属。
叶之魁低下头,眼底闪过一丝寒光,一边嘴里连连求饶,一边咚咚磕着响头,表现得毫无骨气,贪生怕死。
慈禧默不作声,直等到叶之魁额头磕出鲜血来,方才说道:“行了,哀家看你这个人还有些才干,这次便轻饶了你,以后如有再犯,就别怪哀家不讲人情。”
叶之魁急忙磕头谢恩,连称自己忠心日月可鉴,慈禧缓了缓,接着又说道:“昨儿个,李鸿章和翁同稣都递了折子奏保你仿效德国兵制操法,练出一只新军来,你自个儿可有想法?”
叶之魁急忙回到:“臣只愿为太后您鞍前马后效劳,太后要微臣干什么,微臣就干什么!”
慈禧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你很守本分,要懂得这一身衣服是谁赐给你的,忠心为哀家办事,哀家是不会忘了你的,退下吧!”
叶之魁谢恩缓缓退下,后背已经湿了一大片,虽然知道慈禧在演戏,但保不准她一发疯,真的将自己咔嚓了,到时去找谁讲理?行至门口,发现小李子却也跟了出来。
还不等叶之魁开口,李莲英就说道:“可吓死咱家了,好久没见老佛爷发这么大的火了,叶大人,看来太后很看重你啊,才会对你格外开恩犯了这么多事都没责罚你。”
叶之魁一幅诚惶诚恐的表情,连忙说道:“老佛爷的恩德我叶之魁一生都不会忘记,只有尽自己绵薄之力在有生之年回报了。”心里却想着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叶之魁接着又往李莲英手中塞了十多万两银票,说道:“公公的恩情我叶之魁同样也不会忘记,以后还请公公在老佛爷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李莲英将银票塞进怀里,见叶之魁识趣,便提醒道:“咱家看你年纪轻轻便如此会做人,想必飞黄腾达之日不远,只提醒你一句,与朝廷中枢大臣不可来往过密。”
李莲英的话说的不清不楚,叶之魁一时之间也没有明白,嘴里却说着多谢公公提醒,不过随后当他得知李鸿章要进入军机处的时候,便恍然大悟了。
凭着这十几万两银子,李莲英把叶之魁给送到了仁寿殿门口,让叶之魁不得不感叹这买路费也贼贵了些吧,短短几十米竟然花了十几万,伤不起啊。
叶之魁回到叶府还来不及休息,便看到了京报上的文章,思索片刻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去贤良寺见李鸿章一趟,便拧着一份礼物前往拜访。
李鸿章在门房通报之后不久便传叶之魁进去,叶之魁穿过几道拱门进入大厅却见李鸿章正陪着两人说话,一人五十多岁,一人三十来岁,原来李鸿章家中正好有客,仔细一看不由哭笑不得,其中有一人自己竟然认识,而且缘分还不浅。
李鸿章见叶之魁进来,便热情的说道:“从云,你来得正好,方才老夫几人正谈到你,这两人你恐怕还未认识吧,且让老夫为你介绍一翻。”
叶之魁连忙先向李鸿章行了一个礼,才站在一旁等着介绍,李鸿章见了赞许的点点头,方才介绍道:“这位便是老夫办洋务依之为左膀右臂的盛宣怀,盛杏荪,另外一位是他的五弟盛星怀,前次也去了朝鲜,老夫到不知你们是否见过面。”
叶之魁向盛宣怀行了个晚辈礼,对这位击败胡雪岩,兴办实业,最后又因为下令铁路收归国有而导致辛亥革命爆发,最终使清朝走进坟墓的清末第一官办商人盛宣怀,叶之魁还是敬佩不已滴,如果要在清末搞个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话,他盛宣怀当之无愧的榜上有名。
叶之魁接着又将眼神看向那位年轻的盛星怀,盛星怀便是当日于朝鲜王宫宴会之上对着叶之魁说叶之魁八卦的那位文士了,可真是“冤家路窄”啊,想不到当日等不到他,今日却又在在这种情况下见了面。
没事乱诌八卦的盛星怀见了正主儿浑身不自在,叶之魁看得暗笑不已,不由对他快速眨了一下眼睛,开玩笑的说道:“与兄还真是有缘,想不到隔了东海之后又能相见。”
李鸿章见他们认识,也不再多做介绍,接着进入正题说道:“从云啊,你如今是我北洋的后起之秀,而杏荪又是北洋老人,有什么事你们可要多担当一些啊,还有老夫不日将进入朝廷中枢军机处,接替老夫北洋大臣位子的是王文韶,此人现任云贵总督,与老夫也有一些交情,倒是有几分才干。”
叶之魁回道:“小子出身北洋,一向唯老中堂马首是瞻,无论老中堂有何吩咐,从云万死不辞。”
李鸿章对他的回答极为满意,继续说道:“方才老夫与杏荪聊到你,老夫记起从云你尚未娶妻,大丈夫当成家立业,如今你也算是立了大功,这终身大事可不能给耽搁了,杏荪倒是有几个好女儿,可是要老夫为你牵针引线,当一回媒人?”李鸿章虽然是问话的语气,但是根本就没让叶之魁作答,只是看向盛宣怀。
盛宣怀一脸笑意的看着叶之魁,不住点头,似乎对他极为满意,说道:“中堂做媒,杏荪敢不从。”接着又笑着说道:“吾家有女方长成,只是不知从云何意了。”
叶之魁脸一红,回道:“小子家中尚有长辈,做主不得。”
李鸿章摸了摸胡子,笑着说道:“有老夫做媒,还怕你伯父曙青不点头吗?这事就这么定了,改天你就将聘礼下到杏荪家中吧。”
叶之魁无奈,既不开口答应也不敢拒绝李鸿章,心里想的却是哥这连人都还没有见过呢,万一要是骄蛮无礼的小姐岂能答应,只好先回去调查一翻再做打算了。几人又交谈了一阵,叶之魁见李鸿章对自己关怀依旧,似是毫无芥蒂,方才放下心来。
重生之北洋巨擘 第四十四章 盛家有女方长成
叶之魁好不容易才从贤良寺逃了出来,盛老儿简直是太热情了,简直就是老岳丈看女婿越看越喜欢,恨不得立刻就将这门亲事给定下来,叶之魁只有频频祭出叶志超才逃脱,但是他自己知道逃不了几天,有李鸿章做媒,叶志超不可能拒绝,叶之魁只有往好的方面想:好在没有确定要娶老盛的那个女儿,要是到时真的没有合自己心意的,他不介意指着老盛还没满月的女儿说道就她了!
回到叶府之后叶之魁便召集了见仁时吾、包不同、屠夫等一众心腹商议今日发生所有事情,叶之魁先将入宫觐见慈禧后又去贤良寺拜见李鸿章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说完之后等着众人的分析。
包不同久历官场,对里面的一些道道弯弯很是清楚,说道:“叶少,看来老佛爷多半会将新军交予你操练。”
叶之魁点头表示同意,今日从慈禧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她属意自己去练新兵,而朝廷之所以要督练新兵,那是因为中日甲午战争中,淮军的很多将领都表现得桀骜不驯,大多听调不听宣,至朝鲜战争结束之时,都没有几只部队能按原本的计划入朝。
无论是淮军开始糜烂了也好,还是那些将领保存实力也好。朝廷已经不能在容忍地方团练势力这么大了,所以急需要操练新军由朝廷中枢直接控制与地方抗衡。
叶之魁接着说道:“操练新兵我们在朝鲜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了,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将那些资料再行整理一遍,使之变得条理分明,简要易懂,另外还需要多聘用一些西洋军官,这部分由我来办,我会联系德国的一些同学,请求他们帮我注意一些人才,我们不练则已,如练则一定要练出一只精兵来,不但要成为大清之精锐,还要能与西洋诸国军队相抗衡。”
几人听到叶之魁如此说都是热血沸腾,回应道:“既然叶少有此雄心壮志,属下等只有竭尽全力了。”
温白山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道:“叶少,属下认为你该盛家联姻,这不但使中堂大人对你放下心来,而且盛家本身也是豪门大家,门当户对!”
屠夫闻言脸皮跳了一下,并没有出声,叶之魁说道:“此事我自会和伯父再行商量。”
接着又向见仁时吾开口问道:“我们从朝鲜带来的一批财物用得如何?”
见仁时吾无奈的笑道:“回叶少的话,这段日子小人大肆送礼,已用的十之八九了,这些都已经记账上了,只是小人实在想不到大清朝的官员会如此贪婪,一个个胃口都很大,尤其是那些王室成员,简直个个就是吸血虫,要不是小人精打细算,恐怕早已花完了。”
叶之魁想了想,说道:“如此,便停止送礼,宫里那位已经开始注意到我,如今不再是送礼之时,只是财政方面,倒是不用很担心,从聘卿那边传来的消息,朝鲜药厂已经开始向日本和美国销售海-洛因,而且都卖得不错,可以说是财源广进,而朝鲜银行已经被我改名为亚洲银行,准备在江苏(叶志超将赴任江苏巡抚)等地先行开数十家分行。所以屠兄你需要从一些钱庄或外国银行中多挖一下金融人才,这次我不想再找中堂大人帮忙!”
屠夫连忙记了下来,几人又商议了一些其他重要事项,叶之魁觉得自己手下的商业人才太少,最终又叫屠夫多多注意这方面的人才,直至深夜诸人才才不得不散去休息。
盛家在京城有一处府院,因慈禧六十大寿,盛家很多小姐公子哥都专程从苏州赶到京师凑热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