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视死如归魏君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平层
“魏君是个读书人,但毕竟资历太浅了。就算他在百姓当中的名声好,可面对一些年长的大儒,他终究是落入下风的。让那些大儒出面,把魏君的那套主张打压下去。”乾帝道。
这个世界的儒家虽然信奉“物理”,但也是很尊重皇权的。
圣人天下无敌的时候,也没想过造反。
而且一直以来,儒家和朝廷都是相辅相成的,儒家当中对皇室忠心耿耿的人很多。
这么多年下来,在皇室的刻意扶持下,儒家内部甚至不乏有人在抬高皇帝的地位,“君权神授”、“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等主张和言论在儒家内部包括朝廷上下也都已经很有市场了。
所以乾帝能够动用的人手确实不少。
这是一招妙棋。
陆总管再次应诺,然后从清心殿告退。
回到监察司之后,陆总管看了一眼始终保持沉默的第二,故意考校道:“老二,知道我为什么建议陛下严惩魏君吗?”
第二沉默片刻,选择了实话实说:“义父您已经把陛下的性子摸透了,陛下是喜欢隐忍和折中的。如果想让陛下退步,最好的办法是给陛下一个更加激进的提议,然后陛下自己就会退两步,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案。”
陆总管嘴角微微翘起,点了点头:“老二,在做官这方面,你比铁柱有天赋。不过你就是因为做官太有天赋了,所以陛下说过,以后监察司让老大继承。皇帝是不喜欢下面的臣子太聪明的,当然,皇帝也不喜欢臣子太笨。这中间有一个度,最好的办法是让皇帝认为你很聪明,可又比他差一点。”
第二是陆总管九大义子中的老二。
他想了想乾帝的智商,很无奈的叹了口气:“义父,我感觉我很难让陛下认为我比他蠢。”
陆总管笑了:“这就是你不如我的地方。”
第二表示心服口服:“义父确实厉害。”
乾帝现在不信上官丞相,不信姬帅,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几个孩子。
但他相信陆总管是和他站在一边的。
这就是大乾第一特务头子的能力。
每次看到陆总管,第二总是能意识到自己的道行还浅的很。
“国子监那边,你按陛下的意思通知下去。”陆总管吩咐道。
第二担心道:“义父,这样会不会对魏大人造成困扰?”
他是知道陆总管并不是帝党的。
至于他……从他对乾帝智商的评价就可以听出来,他要是帝党那就奇了怪了。
乾帝这么多年没上朝,下面一群妖孽大臣,帝党早就不知道被扫到哪个犄角旮旯里了。
在乾帝和魏君这个选择题中,第二毫无悬念的选择魏君。
陆总管轻笑道:“放心,老孟还活着。”
“孟老?”第二心中一动:“周祭酒搏杀国师一役中,孟老好像也有参战?”
“对,而且老孟还隐隐有所突破,距离半圣已经不远了。”陆总管道。
第二明白了陆总管的打算,道:“义父,孟老假死脱身,是魏大人帮他隐瞒的吧?”
“肯定的,假死脱身这种事情瞒得过别人,怎么可能瞒得过白倾心?”陆总管道。
第二点了点头:“所以孟老欠魏君一条命,他能有机会突破大儒境界,也有可能是魏君带给他的感悟。这样一来,有孟老在,国子监针对魏大人的打压应该会雷声大雨点小。”
“不止,周芬芳也马上就要回京了。”陆总管期待道:“儒家这些年传承发展,已经逐渐偏离了当初圣人制定的方向,有不少人都主张儒家应该进行改革。至于改革的方向,五花八门,此前占据上风的正是和皇室合作。这次有了魏君跳出来当活靶子,儒家有的热闹了。”
第二沉默片刻,感觉自己又学到了。
“义父,你们这是要将计就计?”
“不,魏君好像发明了一个新词,用‘钓鱼执法’来形容更加恰当。”陆总管轻笑道:“你去一趟国子监吧,周芬芳那里我去通知。”
“遵命。”
第二有些可怜帝党。
从陆总管的话中他能听出来,陆总管和周芬芳应该是有默契的。
而儒家内部那些支持乾帝的大儒跳出来之后,单单周芬芳和孟老的联手他们就很难压制,如果再加上陆总管和上官丞相这种级别大佬做外援,被一网打尽几乎是注定的事。
至于上官丞相会不会当外援,第二根本没有怀疑过。
哪家的丞相能自己当主子愿意做奴才的?
魏君的主张,可是让丞相统管天下。
别说上官丞相了,换个奸臣来当丞相,一样也会支持魏君。
这波就是几个大佬合伙钓鱼。
钓一个吃一个。
谁上钩谁倒霉。
第二走后,陆总管启动了和周芬芳的传音符,告知了乾帝的态度,并且主动献计:“周祭酒,儒家现在半圣几乎绝迹,除你之外百年间都没有再出别的半圣,很多大儒想要突破半圣都已经快想疯了。为了突破半圣,他们什么都能干的出来。儒家现在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改变的临界点,这个时候你最好袖手旁观,或者假装站在他们那边。强行镇压只能镇压一时,等矛盾再次爆发,只会更加剧烈。”
周芬芳很快回复:“已阅。”
陆总管:“……”
你这个已阅是几个意思?
他还想再说两句,但是周芬芳那边已经不回复了。
好在陆总管想了想周芬芳的行事风格,这个姑奶奶根本用不着他操心。到了该下狠手的时候,周芬芳从来也没留过手。
现在,静观其变就好了。
儒家的反应比所有人预料的都来的要慢。
慢到陆总管都以为第二没有把话带到。
第二很委屈:“义父,你是了解我的,我从来不会玩忽职守。”
“那这是怎么回事?”陆总管问道。
第二摊手道:“我也不知道啊,我还特意去查了查,听这些大儒那意思,好像都不愿意做出头鸟。义父,我看这些大儒对陛下也没一个忠心的,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圣道,为了突破半圣。”
陆总管:“……这是自然的,都修到大儒了,谁还能真的认为皇帝‘君权神授’?谁还会信奉‘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
这不是扯淡的吗。
大儒对当奴才也没兴趣。
但如果能突破圣道,成为半圣甚至圣人,那当这个奴才也不是不能忍。
不过目前局势未明,他们又不是对乾帝死心塌地,当然不愿意站出来第一个反对魏君。
这可是有巨大风险的。
陆总管想明白了,低声骂了一句:“这些读书人嘴上喊着‘侍君如父’,结果全都说一套做一套,也算是无耻到家了。”
“义父,那我们怎么办?”
“凉拌,此事我们监察司不能出手。”陆总管道:“等吧。”
监察司表面上只能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刀。
这样无论监察司做什么,反正黑锅都是乾帝的。
人设不能破,所以陆总管很小心。
他选择了继续静观其变。
而这个时候,谁都没有想到,魏君再次出手了。
出手就是一个重磅炸弹。
这次魏君把矛头对准了儒家。
《破晓》的第一篇文章,魏君就把乾帝、修真者联盟和妖庭全都骂了一遍,这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
结果第二篇文章,魏君把世人认知里他最强大的后盾儒家也给批了。
而且是颠倒性的革命。
魏君用的词很吓人: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旧文化指的就是现在的儒家文化。
尤其是针对儒家内部和皇权合作的主张,魏君给予了坚决的批驳,并表示儒家发展的方向不应该是向上,而是向下。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就是现在为什么儒家半圣绝迹的最大原因。
“我辈儒生,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看到魏君文章最后提出的儒生标准,正在龟速回转京城的周芬芳一把抓住了赵芸的手。
“老赵,我不行了。”
“你有病?”
“对,我好像突然得了相思病。”
妈耶,这真是我教出来的学生?
怎么做到这么优秀的?
这文章,她都写不出来。
周芬芳第一次感觉自己被别人的才华击中了,彻底破防。
其实正常。
横渠四句对普通人的杀伤力都很大,更何况对她这种儒家的半圣?
不止是冲击力,看到横渠四句,周芬芳甚至感觉自己的境界都有所精进。
周芬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国子监的学生们看到第二期的《破晓》后,几乎全都直接原地高.潮。
这期文章比第一期对他们的冲击力更大。
甚至影响了他们其中很多人一生的选择和志向。
……
李家。
李探花看完第二期的《破晓》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推门出去就想投奔魏君。
这官不做也罢。
和魏兄比起来,其他的都是浮云。
“你去做什么?”老李探花叫住了他。
他爹也是探花。
李家父子两探花,在京城也是一段佳话。
李探花诚实道:“我去找魏兄。”
“找他做什么?”
“端茶倒水,洗衣做饭,什么都可以。”李探花认真道:“只愿能够跟随在魏兄左右,钻研新文化,新儒学。”
魏君的这篇文章属于定点打击,把这些儒家弟子精准的打击到了。
李探花现在完全处于一种狂热的追星状态。
还是老李探花沉稳,毕竟是大儒,沉得住气。
“为父要站出来了,这段时间你能有多低调就有多低调,最好闭门谢客。”老李探花道。
李探花不解。
老李探花解释道:“为父要站出来驳斥魏君。”
李探花惊了:“父亲,为何如此?”
“魏君大逆不道,不尊礼法,儒家上下都不能容他。我们李家世受皇恩,传承至今,已成大儒世家。现如今有狂徒口出狂言,非议圣人与陛下,自然要站出来驳斥对方。”老李探花大手一挥,直接镇压了想要反抗的李探花。
“记住,你是李家人,要站在李家的立场想事情,不要太过天真。什么时候想明白,什么时候再出门。”
老李探花的眼神和语气都太过冷漠。
李探花心神震颤,精神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完全没有发现老李探花虽然关了他禁闭,但他其实随时都可以逃走。
老李探花说到做到,果然第一个跳出来当了反对魏君的急先锋。
而且由于李家是大儒世家,在儒家内自成一个山头,导致老李探花跳出来之后,引起了连锁反应。
很快,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大儒也紧随其后跳了出来。
一时间,魏君面对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手缔造了现在的盛况,老李探花依旧没有选择收手,他发挥了自己交际花的特性,拉拢了很多看似中立的大儒,并且将自己打造成了帝党的头号干将。
“君权神授,陛下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君要臣死,臣不死即为不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诸不在六艺之科、圣人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老李探花风头大盛。
西风开始压倒东风。
当老李探花亲自拜访了刚刚回京的周芬芳,并且周芬芳很快对外表示不支持魏君的言论之后,形势彻底发生了逆转。
儒家不支持魏君了。
纵然很多年轻的国子监监生们很勇敢的站在了魏君这一边,但是和大儒包括周芬芳比起来,他们的力量显得如此弱小。
妖庭。
狐王汇总了来自大乾的情报之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魏君确实是一把好刀,可惜,太锋利了,伤人,也伤自己。”
妖皇点头:“过刚则易折,魏君把所有不能得罪的势力全都得罪了,这也就是他的取死之道。”
“是啊,他最不该得罪的就是儒家。连周芬芳都不保他了,谁还会保他?”狐王摇头,十分可惜:“最新得到的消息说,京城那群大儒已经开始给魏君定罪了。操纵人心,栽赃陷害,他们最是拿手,魏君死定了。没有死在我们或者修真者联盟手里,反而死在了儒家手上,也是讽刺。”
她真的不想让魏君出事。
但魏君拉的仇恨值实在是太高了。
《破晓》第一期让妖皇也十分愤怒,如果不是她极力劝阻,妖皇当时都想杀了魏君。
也正因为如此,这次魏君得罪了儒家,狐王就很难帮魏君了。
……
修真者联盟。
刀神也和上官婉儿谈到了魏君。
刀神对上官婉儿道:“第一期《破晓》问世之后,你就对我说皇帝肯定会对魏君出手的,果不其然,一切都在你的预料之中。”
上官婉儿淡然道:“这就是人族的劣根性,很多优秀的人才都不是死在外敌手中,而是死在了他们自己人手中。”
“确实有点可惜,魏君是个妙人啊。”刀神道:“但他对我们始终是敌视的,所以这次儒家要整死他,本神没有理由插手。”
“袖手旁观就是了,儒家要内斗,不关我们事,我们还是把注意力放在魔君上吧。”上官婉儿道。
刀神点头:“音神说的是。”
……
国子监。
三余书屋。
周芬芳正在和现如今的风云人物老李探花一起下棋。
孟老站在旁边观战。
同时通报外界的情况。
“老李,你跳的这么欢,不怕将来被拉清单吗?”周芬芳一边下棋一边问道。
老李探花大笑:“有你们俩在,我怕什么?”
“你怎么会跳出来?”孟老好奇问道。
老李探花笑着道:“我不抛砖,怎么引玉?咱们儒家的这群大儒一个个都成精了,没有人跳出来当先锋,他们是不会主动跳出来的。”
“你也真不是个好东西,故意给皇帝拉仇恨。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这句话说出来,满朝文武都得防着皇帝。”周芬芳吐槽道:“还有什么诸不在六艺之科、圣人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皇帝老儿还以为你是他股肱呢,没看到你把人都推倒他对立面了。”
老李探花否认三连:“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你是半圣也不能随意污蔑人,我提的可都是发自内心的主张。”
“呵呵。”周芬芳不屑道:“也就骗骗外面那群傻子。”
“小芳……周半圣。”孟老在周芬芳杀人的目光中改口了,“要是没有你给魏君当后盾,小李这一次造起的声势是真的能够把魏君用大势压死的。外面那群摇旗呐喊的人也未必是傻,他们只不过是被魏君损害了利益罢了。”
老李探花在孟老口中也是小李,毕竟年龄差距摆在这里。
老李探花点了点头,感慨道:“魏君这次确实把很多大儒的圣道之路给断了,阻道之仇犹如杀人父母,不可化解。我观察魏君很久了,发现魏君这个年轻人是真的不怕死。一腔热血,豪气干云,国士之才。真金不怕火炼,也只有营造出如此声势,才能够看出谁是真正的勇士。面对几乎全体大儒的反对,现在还敢站出来的儒家弟子,才是儒家未来真正的希望。”
“所以你连你儿子都瞒了?”周芬芳问道。
老李探花道:“对,年轻人容易热血上头,当面临强权的霸凌、师长的压力、父母的反对,甚至是死亡的威胁,依旧还能保持胸中的热血,那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儿子,才有资格去和魏君并肩作战。否则,也不过是连累魏君罢了。”
孟老耳朵一动,脸上出现了笑容:“小李,我刚收到消息,你儿子破门而出,自逐李家,公开表示要和你这个当父亲的脱离关系。他要做魏君的追随者,为新文化事业而奋斗。”
老李探花也笑了,笑的很开怀:“不愧是我儿子。”
“确实很不错,可惜,魏君办的报纸叫《破晓》,他们这一代年轻人都是在黑暗中挣扎摸索。魏君他自己恐怕也清楚,他们会倒在黎明之前。小李,你既然想要一个有出息的儿子,恐怕要提前做好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准备。”孟老提醒道。
从《破晓》这个名字上,孟老就看出了魏君视死如归的决心。
他也完全能够看到这条路的危险。
老李探花闻言沉默。
他知道孟老说的是对的。
周芬芳看了两人一眼,不动声色的调换了一个老李探花的棋子,瞬间让自己处于优势,然后才淡淡道:“谁说报纸名叫《破晓》是因为魏君认为他们这批人会倒在黎明之前?老孟,你还是格局小了。依本圣看,破晓寓意着黎明因为魏君他们而提前到来。”
看到孟老和老李探花瞬间折服的眼神,周芬芳傲然一笑。
这就叫格局。
本圣的高度完全碾压这两个老头子。
棋艺也是一样。
片刻后,老李探花的声音响起:“我的棋子怎么感觉被换了?”
周芬芳:“错觉,都是错觉,老李你是不是输不起?”
老李探花:“……”
这个女人有才华,有长相,有身材,也有格局,但就是没人要。
果然都是有原因的。





视死如归魏君子 第152章 德理不饶人
第152章德理不饶人【为“梦幻0绝恋”的10万起点币加更3.5/10】
“魏兄,不好了,儒家那群老头子要拿圣剑杀你了。”
李探花慌慌张张的跑到《破晓》报馆,给魏君报告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魏君听到李探花的提醒后,激动的一拍桌子,直接笑出声来。
终于来了。
本天帝就说在这个读书都可以修炼的世界,搞新文化运动绝对没有好下场。
面对一群可以飞天遁地的儒生,你批儒试试?
分分钟物理结果了你。
魏君的心情十分愉快。
这步棋走对了。
太好了。
而看到魏君脸上的笑容,李探花的心情却十分难受。
“魏兄都被气笑了。”李探花颇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愤慨。
林将军也愤怒道:“我当年就是看不惯读书人当中有太多的伪君子,所以才弃文从武,选择了从军报国。战场上大家基本都直来直去,读书人的阴谋算计太多了。”
薛将军安慰道:“魏大人,你也不必担忧,局面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不,已经无可挽回了。”李探花的面色凝重,又给魏君通报了一个好消息:“魏大人,周祭酒已经被我父亲说服,不再过问此事。而我父亲请出了供奉在皇宫的圣剑,他要效仿圣人,以妖言惑众的名义用圣剑处决你。”
林将军和薛将军同时面色一变。
“太过分了。”
“竟然迫害至此。”
“魏兄,我真的十分抱歉。我劝不了父亲,只能和你一块去死。”
魏君摆了摆手,语气中甚至还带着笑意:“别闹,你都是要结婚的人了,和我一块去死干嘛?做个腐儒也好过做个渣男,兄弟随时都能换,女人可不行,别让我看不起你。”
李探花的未婚妻是张杉将军的孙女,之前他还给魏君介绍过,魏君也认识。
两家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
所以魏君才这样说。
李探花苦笑道:“主要是我父亲突然跳出来站在了魏兄你的对立面,婵娟现在已经不想嫁进我们李家了。魏兄你对婵娟有恩,婵娟不想和她恩人的仇家结亲。”
他也是很无奈。
魏君:“……”
张婵娟是张杉老将军的孙女,在张杉老将军战死之后,他这一脉在张家失势,李探花曾经为了张婵娟找过魏君,然后魏君出面帮张杉将军正了名,还把张家二爷那一脉给连根拔起了。
现如今的张家是张婵娟他们这一脉说了算,而这一切正是魏君给她带来的。
说魏君对张婵娟有大恩其实并不夸张。
现在老李探花站在了魏君的对立面,对于张婵娟来说,确实是一件很糟心的事情。
对于整个张家来说也是。
张家是绝对不愿意与魏君为敌的,所有人都知道魏君帮张家出过头,他们要是站在魏君的对立面,那舆论也能把他们喷死。
这样一来,张婵娟和李探花的婚事顿时横生波折。
魏君这才反应了过来:“李兄,看来你投奔我的目的不纯啊,我还以为你纯粹是被我的文章感化的呢,原来还有心上人这一出。”
李探花认真道:“魏兄,我自逐李家后,婵娟才告诉了我她的想法,我的选择和她无关。作为一个读书人,我是真的被你文章中所写的我辈儒家应该担负的使命打动了,那才应该是我毕生的追求。”
李探花身上此刻闪烁着微末的浩然之气。
毕竟他不是魏君,随时行走在升级的路上。
也不是周芬芳,只要想随时都能人前显圣,浩然正气就和背景板一样可以一直挂着。
1...124125126127128...4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