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视死如归魏君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平层
但是这种行为明显是对皇帝的背叛。
魏君原本认为这些人就算是为了避嫌,也一定会给自己定罪的。
现在他发现自己想岔了。
这个世界的大臣们,比他想象的要勇很多。
这种行为,都接近直接表态了。
当这些人都站在魏君的前面,皇室还真的会忌惮,轻易不敢动魏君。
毕竟现在大敌当前。
谁都不想让内部出大乱子。
所以魏君虽然干了一件很找死的事情,但是在这些人的保护下,还真的不会有什么致命的危险。
意识到这点后,魏君就很想打人。
“公子,你好像给这些高官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了前进的方向。”魔君旁观者清,为魏君分析道:“我虽然没有做过官,但也知道很多大臣的终极理念是圣天子垂拱而治。公子你更进一步,让天下从家天下变为公天下,这种理念肯定十分对这些高官的胃口。”
“我知道我的理念会对他们的胃口,但是我以为这些琅琊榜(lyb)们至少会做做样子的。”魏君无语道。
魏君当然也知道废掉皇帝这种理念会很吸引高官们。
是个有追求的高官甚至是普通人都能意识到废掉皇帝的好处。
皇帝是世袭的,一个国家如果摊上一个废物皇帝,连累的是一个国家成千上万的百姓,而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有发生,屡见不鲜。
废物皇帝是很常见的。
君不见秦二世而亡,大明战神朱祁镇,还有完颜构……
但是从一群人杰当中杀出重围的高官们就很难是废物。
因为纯废物也不可能杀出重围。
而且皇帝可以世袭,可以传给自己的儿子,丞相却不能世袭,只能由能力更强的人顶上。
另外,皇帝是终身制的,皇帝不死你很难换下一个皇帝。但是丞相尚书这种高官却是有任期年限的,期限一到,立刻会变成别人上任。
所以很显然,废掉皇帝于国于民都是巨大的进步,利国利民,功在千秋。
道理大家都懂。
可大乾毕竟还是一个封建帝制的国家。
第一个站出来喊口号的肯定是烈士。
第一个觉醒的人肯定要死。
历史上无数次上演过类似的事情。
所以魏君本来这一波信心满满。
他喊出口号,也认为这个口号能够在未来的很多年后变为现实。
但那肯定是要未来才行。
当代人是为下一代人牺牲的。
魏君认为这个计划没有任何毛病。
但是大乾的这些高官们,没有按照套路出牌。
这让魏君感觉很伤。
魔君这一刻展现了自己的大局观。
好歹也是纵横天下包括天上的魔君,祂可不是只会卖萌。
“公子,这是皇帝的问题。”
“嗯?”
“皇帝幽居深宫,修道多年,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大乾其实可以没有皇帝。公子你提出思想理念,皇帝身体力行的证明了你的思想理念可行性,臣权的实力又在皇帝放权之下得到空前的加强。所以如此一来,姬长空上官云他们连样子都懒得做了,百姓也会很快接受公子的思想。归根结底,都是皇帝配合的好。”魔君分析道。
魏君:“……”
有一说一,他感觉魔君说的有道理。
他肯定是没有任何毛病的。
天帝不可能犯错。
如果天帝有错,那就是世界错了。
所以肯定是别人的错。
魔君这么一分析,一切都怪本泽马……呸,一切都怪乾帝。
合情合理。
“小猫你分析的很有道理,该死的皇帝,坏我大事。”
魏君完全接受了魔君的分析结论。
魔君听到魏君夸自己,顿时猫头一昂,尾巴都翘了起来。
“本座……本喵说话一向都很有道理的,你以后学着点。”
……
魏君发现了上官丞相姬帅他们的态度,这种情况自然也瞒不了监察司。
如果论情报网,监察司才是最强大的。
陆总管第一时间就得知了魏君那番惊世骇俗的言论,当时就吓出了一身冷汗。
后来发现这个言论有暗中蔓延的趋势,陆总管更是第一时间让赵铁柱出面弹压。
赵铁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不过赵铁柱在担心一件事:“义父,要向陛下汇报吗?”
“你认为呢?”陆总管把皮球踢回给了他。
赵铁柱咬牙道:“我认为陛下现在身体欠佳,而且潜心修道,我们做臣子的,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事情,还是不打扰陛下为好。”
他也是豁出去了。
陆总管无声一叹。
这就是人心啊。
人心不可逆。
不过,赵铁柱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这种事情,就算我们监察司瞒着,也瞒不过陛下的,你不会认为陛下只有我们监察司一个耳目吧?”陆总管道。
赵铁柱知道陆总管在说什么,但是魏君真的给很多人都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也让很多人的胆量都直接翻了好几倍。
赵铁柱很露骨的直言道:“义父,如果只有我们监察司一方,当然瞒不过陛下。但是如果我们和姬帅上官丞相他们联手,未必不能让皇室变成一个瞎子。”
“放肆。”陆总管面色骤变。
赵铁柱急忙跪下请罪。
“以后类似的话,千万不要再说出来,在心里藏的死死的,明白吗?”陆总管盯着赵铁柱。
赵铁柱迟疑了片刻,然后不甘道:“义父,我们监察司难道就不能换个活法吗?”
“可以,但不是现在。而且就算我们和姬帅上官丞相他们联手,也瞒不了皇室。”陆总管沉声道:“你不要忘了,这件事情最初就是从明珠公主府上传出来的。”
赵铁柱抬手给了自己一巴掌。
“义父,我错了。”
他真把这事给忘了。
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注定瞒不过皇室。
监察司刻意隐瞒的话,只有给自己招灾引祸一个下场。
“铁柱,你未来是要执掌监察司的。记住,有些话不能说,只能默默的做,明白吗?”陆总管幽幽道。
赵铁柱眼前一亮,听懂了陆总管的意思:“明白。”
“你去吧,一定要把此事控制住,我进宫向陛下汇报此事。”
陆总管知道京城现在就好像一个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引爆。
但是他也知道此时绝对不能引爆。
强敌窥伺在侧,有些内部矛盾只能暂时先按捺住。
陆总管要确保乾帝也忍住。
所以他要亲自去向乾帝汇报。
和他预料的一样,乾帝在得知此事之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岂有此理,魏君这是在为皇室掘墓。”
陆总管沉默不语。
乾帝愤怒是正常的。
毕竟要是魏君的言论变成了现实,皇室就彻底完蛋了。
切身利益受到了损害,是个人都要愤怒。
“陆谦,你说,朕有什么地方对不住魏君?他为何非要和朕过不去?”乾帝怒声道。
陆总管轻咳了一声,暗示道:“陛下,魏大人此番言论,不是在和陛下为敌,魏大人明显是在对事不对人。”
陆总管的言下之意是你可别把自己太当回事,魏君根本就没把你放在眼里,更别说刻意和你过不去了。
魏君针对的是大乾的整个体制。
格局显然更高。
乾帝闻言更加愤怒了:“陆谦,你在藐视朕?”
陆总管十分镇定,并没有被乾帝的愤怒吓到。
他微微躬身,直接道:“陛下,臣请斩魏君,以震慑不臣。”
乾帝:“……”
他瞬间冷静了下来。
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他确实恨不得杀掉魏君。
但是当陆总管真的建议要杀掉魏君之后,乾帝反倒是冷静了下来。
他重新拿起了陆总管交给他的资料翻看了一遍。
上面那些暗中保护魏君的名字,一个个触目惊心。
杀一个魏君容易。
但是杀这些人难。
而且,总不能真的和满朝文武为敌。
乾帝深吸了一口气:“大乾不能兴文字狱。”
陆总管继续道:“陛下,魏君一日不除,大乾一日不稳。这样的妖孽,为了大乾的长治久安,还是死了的好。”
这招叫以退为进。
陆总管要是为魏君求情,乾帝肯定恨不得把魏君和陆总管一起弄死。
但是陆总管请斩魏君。
乾帝反而一个人都不敢杀。
皇权和臣权的博弈是一门技术,强横和聪明的君王可以用娴熟的帝王术御下,反过来也一样,遇到那些才华横溢心智惊人的大臣,皇帝也有可能被大臣玩弄于股掌之上。
乾帝不算是一个废物。
但他麾下的大臣,能力却都堪称妖孽。
乾帝的反应,完全在陆总管的预料之中。
“魏君的威望太高,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绝对不能让他出事。”乾帝摇头道。
陆总管的两次请诛魏君,博得了乾帝的信任。
自古以来,太监就是皇帝的家奴,是皇帝最值得信任的人。
乾帝对于陆总管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
所以他继续道:“此事不必再说了,押后再议。”
“陛下,其实要杀魏君并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借口。”陆总管忽然道。
乾帝眼前一亮:“说下去。”
他本来对魏君其实还是很欣赏的。
但是魏君连废掉皇帝的言论都出来了,他要是再欣赏魏君,那就纯属智障了。
乾帝还没有大公无私到那个地步。
所以现在的乾帝是真的对魏君产生了杀心。
陆总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很认真的为乾帝出谋划策。
把乾帝对魏君出的招完全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
同时配合魏君,把魏君想干的事情干好。
“陛下,魏君最近一直在忙于查证宋连城的事情。他想要把宋连城犯的事情写在史书上,这明显违背了神圣誓言的约定,修真者联盟那边是有理由进行报复和对大乾开战的。”
陆总管的话,让乾帝的脸色也变的严肃起来:“朕知道,所以朕已经授意上官云把魏君调走。”
“陛下,不用把魏君调职。”陆总管建议道:“让魏君把那段历史中宋连城干过的事情全都写在史书上,让魏君惹怒神圣同盟。”
乾帝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让魏君为自己所做的事情付出代价?”
“陛下,魏君的威望太高,朝廷是不好对他动手的。但是在明珠公主府上,魏君对明珠公主说过,他把宋连城所做的事情写在史书上之后,愿意牺牲自己,以自己的性命来平息修真者联盟和天上的怒火。”陆总管道:“朝廷不好杀魏君,但是魏君自己求死,天下百姓也不会因此怪罪朝廷。”
乾帝来了兴趣:“真有此事?魏君真的说过他可以在写完宋连城的史书后慷慨赴死?”
“千真万确。”陆总管点头确认道:“陛下应该也知道,魏君虽然大逆不道,但确实是不怕死的。他虽不忠君,但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也毋庸置疑。”
“的确如此,朕对魏君的人品还是很欣赏的。”
尽管此刻对魏君起了杀心,不过乾帝对魏君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为国赴死送人头,是魏君能够干出来的事情。
若是从前,乾帝肯定会尽力保住魏君这种仁人志士的性命。
但是现在,魏君已经开始给皇室掘墓了,他当然不能再自取灭亡。
如果让魏君先把宋连城给废掉,再把魏君推出去消弭修真者联盟的怒火,大乾既没有了内忧,也少了外患,一举两得。
乾帝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陆谦,就按你说的做。”乾帝赞许道:“此事由你负责,做好了朕有重赏。”
“是。”
陆谦从始至终都保持了冷静,将自己皇帝家奴一心为皇室考虑的人设立的稳稳当当。
乾帝丝毫没有怀疑陆谦的忠心。
等陆总管从皇宫出来,回到监察司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还好,稳住了皇帝,也给魏君争取到了公布真相的机会。
至于魏君把真相公开之后,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以及给魏君本人带来的风险,陆总管也有自己的考量。
他一连写了九封信。
赵铁柱很奇怪:“义父,您写这么多封信做什么?”
“当然是给别人看的。”
赵铁柱:“……”
他此刻在想,要不是你是我义父,就你这么废话,劳资一定让你知道我赵飞龙的厉害。
陆总管不是故意卖关子,他看了赵铁柱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
“铁柱,你什么时候能再聪明一点,我也可以放心的把监察司交给你然后颐养天年了。”陆总管道。
赵铁柱:“……义父,我觉得我已经够聪明了。”
“那你说说,我为什么要建议陛下杀掉魏君?”
“以退为进,让陛下意识到杀掉魏君并不可取。”赵铁柱道。
这点事情他还是看得懂的。
“那我为什么又给陛下出谋划策?”陆总管问道。
赵铁柱摇头:“这点我没想明白,还请义父指点。”
陆谦给乾帝出的针对魏君的主意是一个阳谋。
赵铁柱也想不通要怎么破掉这个阳谋。
而陆总管告诉他,不用破。
“因为魏君要写史书,这是他想做的事情,是他坚持的事情,所以谁都拦不住他。”陆总管道。
赵铁柱想了想魏君的行事风格,点了点头:“的确如此,魏大人想做的事情,即便是豁出性命,也会去做的。”
“所以我不拦着魏君,魏君为那些无辜死亡的将士发声,此乃大功德。很多人都在等着沉冤昭雪,所以魏君要澄清真相,我们不能阻拦,还要大力支持。”陆总管道:“但是魏君这样做,危险也是摆在明面上的。无论我建不建议陛下这样做,魏君都会如此行事。所以我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让陛下更加信任我,也让魏君完成自己的心愿。”
“义父,您的思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何才能够保证魏大人全身而退?”这是赵铁柱至今还没有想明白的问题。
陆总管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写好的九封信里面:“想救魏君,就要靠这几封信了。”
“信?”
“魏君做的事情,是在为天下百姓发声,为战死的将士谋求公平与正义。大乾上下的有识之士,想救魏君的又岂止我一人?”
陆总管淡淡一笑:“魏君说过,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所以是时候让一些人动起来了。我一个人的力量自然无法对抗神圣同盟,但是对方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是时候唤醒一些沉眠者了。”
尘珈是前太子派去修真者联盟的。
监察司作为大乾的官方情报机构,又岂会毫无后手?
修真者联盟在大乾内部培养了很多二五仔。
而大乾在修真者联盟内部,也输送了一些有心人。
“魏君违背了神圣誓言上的约定,神圣同盟确实有理由处死魏君。但是当修真者联盟不追究魏君的责任之后,大乾还有什么理由要处死魏君呢?”陆总管轻笑道。
赵铁柱对陆总管彻底拜服了:“义父,我们能左右修真者联盟的决定吗?”
“事在人为。”
陆总管看了赵铁柱一眼,淡淡道:“孤臣孽子,铁血救国。希望一些人还记得当初的坚持,记得他们是想铁血救国,而不是铁血忠君。”
赵铁柱一脸憨厚:“义父,您看着我做什么?我又不是铁血救国会的人。”
陆总管嘴角一勾,把九封信全都给了赵铁柱。
“把这九封信全都送到接收人的手上,我相信你有这个能耐。”
身为大乾的特务头子,他知道的秘密远比一般人知道的要多的多。
等闲时候,他不会动用这些秘密,还会配合着装傻充楞。
但是紧急关头,他就无法再继续藏拙了。
“大乾未来是你们的,但是现在主要还是我们这一代老人在撑着。
我们会尽全力保护好下一代的火种。
魏君不是火种,他是大日,会照亮你们前进的路。
“所以,魏君不能死!”
这不仅仅是陆总管一个人的态度。
也是他们这些老人共同的默契。
而当这些人开始默契的联手之后,改天换地肯定还力有未逮,但是保住一个人的命——却并非什么难事。
保护魏君小队,吹响了集结的号角。
而魏君此刻也抛弃掉了幻想,开始认真的翻看宋连城的资料,准备将宋连城所做之事一五一十的写在史书上公之于众,为真相和正义发声。
以自己手中的笔,对抗神圣誓言。
大乾这边不靠谱。
但魏君相信刀神和修真者联盟他们还是靠谱的。
这些人想杀自己的心是诚恳的,坚定的,不容动摇的。
所以,自己这次找死一定会成功的。
苦心人,天不负。
魏君充满了干劲!





视死如归魏君子 第119章 迟到的正义
第119章迟到的正义【为“圣黄”的万赏加更】
三天后,魏君拿到了白倾心给他的调查报告。
专业的就是专业的,白倾心虽然只花了三天时间,但是重点查找的关于卫国战争的事情基本没有疏漏,而且都有物证和人证可循。
再配合监察司早已经查实的情况。
魏君亲自查证了一遍之后,确认一切无误。
所以他再无迟疑,放心的把宋连城在卫国战争期间所做的事情写在了史书上。
包括贾秋壑所做之事。
战争初期,西海岸沿线,西大陆联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的原因也至此曝光。
尽管很难说没有贾秋壑、宋连城这些人,战争初期大乾的军队就不会败,但是至少他们不会败的这么毫无还手之力。
至少很多将士会光荣的死在保卫战当中,而不是被自己人背后捅刀。
魏君曝光了在此期间所有投敌卖国的战犯的名字,贾秋壑、宋连城、贺峰、刑布凡、常平、宋和光……
用正气笔在浩然书上写下这段被掩盖的历史,当真相被公开之后,全国哗然,朝野沸腾。
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直到魏君公开了这一切,世人才意识到卫国战争背后的水可能比他们想象的更深。
而魏君所承担的压力,也比他们想象的要更大。
“不能置信,即便是魏大人用正气笔写下的,我依旧不能置信。”
“魏大人不会污蔑别人的,而且最近宋家确实在收缩产业。”
“怪不得荣国公过去这么多年一心修道,完全无心官场。”
“太过分了,现在距离卫国战争结束已经这么多年,难道魏大人不查,朝廷就没有一人知道真相吗?”
“官官相护而已,我甚至听到传言,朝廷想把魏大人也调走,谁让魏大人写出了真相了。”
“诸位,我们不能沉默,不能让魏大人一个人战斗。”
“朝廷必须给战死的将士一个交代。”
“宋连城必须死,贾秋壑必须死。”
……
类似的议论在大乾各地都屡有发生。
日常撸猫的魏君正在家里完成每日的撸猫任务,撸到一半,白倾心就冲了进来。
“魏君,出事了。”
“什么事?”魏君很淡定。
他倒是希望朝廷现在就拿他兴师问罪。
但是朝廷的动作不可能这么快。
事实也的确如此。
“国子监的学生要上街游行抗议,很多私塾学子也在响应。”白倾心道:“六扇门已经开始紧张了,生怕闹出大乱子来,学生们还要去堵荣国府的门。”
魏君眨了眨眼,并没有感觉意外。
上次他金銮殿上骂皇帝,国子监的学生也站出来力挺过他。
重来一次,驾轻就熟。
出现这种局面,其实是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喜事,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发生了让很多人无法忍受的事情。
“发生了这种事情,学生想站出来抗议,合情合理。”魏君淡定道:“这算什么大事?我们应该支持啊。”
魏君一万个支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忧国忧民一腔热血的年轻人才是可爱的年轻人。
这样的年轻人越多,国家的未来才越有希望。
如果年纪轻轻就死气沉沉的,就没有意思了。
见魏君如此淡定,白倾心有些无奈:“如果事情闹大了,朝廷当然不会对学生们动手,但是肯定会向你问罪的。好吧,我知道你也不在乎这个。”
说到这里,白倾心更加无奈了。
1...9192939495...4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