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蝗灾已经过去,天气也逐渐凉爽,大家就开始期盼下雨了,张志仁走到张家老宅时,就看到张老头站在门外,仰天看着天上的那些乌云。
“爹,你最近还好吧。”张志仁上前问着。
张老头听到声音,低头看去,露出一个笑容,说:“我还好,你那些甘蔗都收好了吧?长势怎么样?怕是要亏了,今年的年景实在不好。”
“也还好,我提前就送了两百只鸭子过去,又让崔家兄弟注意好蝗虫灾害,现在一亩也有五千斤甘蔗,榨糖之后应该不至于亏的厉害。”张志仁把话往好的里说,今年是第一次大规模种植甘蔗,又是第一回摸索着榨糖,他心中早已经做好亏损的准备了。
张老头不太懂这个,也就没有再接着问了,看张志仁手中提着的鸭蛋,就问:“那些鸭子已经下蛋了?那坑里村还借了你们二百只鸭子呢。”
借给坑里村之前,鸭子还没有下蛋,张志仁也觉得鸭子还得过一会儿才会下蛋,所以也没有和坑里村仔细说关于鸭蛋的事情,谁知道现在就开始下蛋了,于是就说:“我打算明天去坑里村一次,把鸭蛋的事情说好了,另外也看看他们村的情况,我看咱们村和林子村都还算好的。”
张老头点了点头,也是认同:“我上回在衙门里听了,除了我们这几个偏僻的村子,其余的村子都严重的很,尤其是地势较为平坦的,又没有山林阻挡,蝗灾过境,片草不留啊!”
父子两个谈论了一下关于蝗灾的事情,又扯到天气上:“眼看着天气已经冷了,这天空又浮着一团子乌云,大家都盼着早些下雨,可却总是不下,真是让人烦的很。”
“这也是,地里的禾苗都快干死了,反正今年也这这样了,还不如早些把稻子割了,爹,你们什么时候割稻子?到时候我过来帮忙。”
“不成啊,这要是不赶巧,刚割了稻子就下雨,可怎么好?看这架势,要么不下雨,要么就得下一场豪雨不可,我和村里人都想着等这场雨下了再收割稻子。”
张老头的语气中流露出期盼,他又忍不住仰天看了看天上的乌云。
忽然想起快要生产的张贞娘,就说:“你妹妹这些日子就该生产了,你还是把这一篮子鸭蛋送到田家去吧。”
张志仁说:“这个不要担心,贞娘的那份早就准备好了,有五十个鸭蛋、五十个鸡蛋,沁儿娘已经送过去了,还准备了两只老母鸡,等生了孩子,就送过去给贞娘补身体。”
张老头点了点头,表示对他的做法很满意,说:“你妹妹小你们好几岁,又是头一回生产,你们做哥嫂的都上心帮衬些就好。”
又说了会闲话,张志仁就把鸭蛋放下,和张老头告别了一声,朝旁边的周光勇家走去,他打算今天和周光勇和黄大安他们都碰头问问彼此的情况。
不说这边,那边杨氏带着张沁儿朝田家走去,杨氏手里挎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五十个鸭蛋,上面用红色的布盖着。
张沁儿也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五十个鸡蛋,也用红色的布盖着,显得十分喜庆。
冯氏前几日就送东西去看过了,这次就没有跟着,只有张沁儿娘两同去。
到了田家,就看到张贞娘挺着一个大肚子,在苗氏的搀扶下,慢慢的散步。
“二嫂来了。”张贞娘眼尖,瞧见了杨氏她们,柔声叫了句。
“哎,来看看你,先前家里活多,一直忙着不得空,今儿就过来看看,你这肚子真大啊,日子就在这两天了吧?接生婆都请好了吗?”
“已经和接生婆说好了,让她这两日就在家里带着,别出远门,因为就在这几日,所以我先走走,省的到时候不好生。”
“是该走走,贞娘身子骨弱,刚怀上身的时候,就躺了几个月,家里的活也不需要动手操持,我怕到时候不好生,就每天扶着贞娘绕着家里的院子走上几圈。”苗氏接口说着,农村妇人好生养,富贵妇人不好生养,关键就在于孕妇动弹的不多。
杨氏点了点头,看张贞娘面上有几分担心,安慰着:“你也别太担心了,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你这孩子肯定也顺顺当当的。”
张贞娘笑眯眯,伸手摸了摸隆的老高的肚皮,偶尔还能够感受到肚子里的胎动。怀孕已经九月了,张贞娘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母性光辉和做少女时俨然不同。
杨氏和张沁儿先把东西放下,这才和张贞娘一块儿慢慢走着,一面说着话,问一问张贞娘的情况,又问一问田家的情况。
看张贞娘的肚皮尖尖的,杨氏就笑着说:“看来这胎是个男孩子了,肚皮可真尖。”
张贞娘羞涩的笑了,说:“接生婆也这么说,我还做梦梦到过蛇。”
古人信鬼神解梦之说,孕妇做梦梦蛇,就是说明肚子里怀的是男孩。
陪着张贞娘走了两圈,张贞娘就觉得有些累了,肚子太大,走动时都累的很,杨氏和苗氏就一起扶着张贞娘回到屋子里躺着,苗氏去给张贞娘蒸鸡蛋羹,孕妇都是少吃多餐,如今张贞娘一天能吃五六回,时不时就要吃些水果和鸡蛋羹什么的。
杨氏见张贞娘情况不错,田家又照料的好,也就放心了,临走时,说:“等你发作了,就叫人过来喊我一声,这两天我都在家里不出去的。”
张贞娘自然应下,生产时,身边多一个亲人在,就多一份安心。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259.第259章 :雨打残荷
原本想着张贞娘就在这一两日发作,却没有想到等到中秋时,张贞娘还没有发作。
中秋月圆,说的是一般情况,今年的中秋因为天空总有一团乌云蔽日,就连晚上的月光也显得晦暗的很。
中秋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照例是在张家老宅一起吃饭,张贞娘也被田老三扶着过来了。
菜香四溢,热酒熏人,几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倒也生出一些热情来。
今年收成不好,但是好在张志廉还有一个软纸作坊,一年下来,也赚了不少钱了,至少是不愁吃喝,因为中秋,张志廉还拿钱给张老头和连氏买了两身料子极好的新衣裳,穿在身上,看着就精神多了。
谢氏和张莲儿她们自然也是有的,谢氏买了她心心念念的绸布,这绸布不是上好蚕丝织成的,正是乌桕蚕织成的,布料比起桑丝粗了一些,但是耐磨耐穿,价钱又稍微便宜些。
“三弟妹,你看你家都养了那么多蚕,咋的就没有穿穿丝绸衣裳呢?”谢氏瞧见冯氏身上穿着一件深色的布衣,忍不住显摆一下。
“我在家里天天要干活,就算买了这丝绸衣裳,也是穿不了的,何况棉布舒服的很。”冯氏淡淡的说。
“谁不要天天干活呢?不过总有一些节日和喜庆的好日子,总该换身好些的衣裳,别叫人笑话了去。”谢氏捂嘴假笑着,又似乎想起一句什么诗来了,扭头对张志廉说:“我记得好像有句什么诗,说的就是养蚕的人穿不起丝绸衣裳的,我记得以前听你吟过。”
张志廉张口就说:“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是这句吧。”
谢氏拍手,笑着说:“就是这句,啧啧,看来想穿丝绸衣裳,就不能养蚕啊。”
看谢氏每年都如此上窜下跳一番,张沁儿表示无语极了,她文化修养不高,但是也知道这句诗其实是反讽,表达了社会财富的不公,哪里就像谢氏说的那样了?
大家默默无语,直接忽视谢氏的言论,等饭吃的差不多了,田老三就先行扶张贞娘回去了,现在的张贞娘身子容易犯懒,又贪睡的很。
连氏给田老三两盏气死风灯,说:“今天晚上黑,你们一人拿一盏灯,把路照亮一些。”
田老三也没有推辞,直接把灯接过,小心翼翼的扶着张贞娘回田家了。
张志仁和张志礼两家又坐了一会,说了说话,这才离去,两家各拿一盏灯,漫步走着。
月黑风高,凉飕飕的感觉直接钻到心窝里,张沁儿怕冷,忍不住用手紧了紧衣裳,双手抱胸,将自己环抱着。
“这天气一下子就冷了下来了,看来明天还得多加一件衣裳。”张沁儿嘀咕着,又觉得应该做一件披风斗篷来,这样早晚出门披着就不冷了,而白天时脱下也不会显得热。
倒是他们运气好,刚走到家中,外头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那盘旋了好几天的乌云终于爆发了,雨滴打在屋檐上、树上、地上发出清脆而迷人的声响。
张志仁站在门口,看着外头原来越大的雨,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来:“太好了,总算下雨了,都快四个月没有下雨了。”
“是啊,总算下雨了,就算秋收不能指望,还能够种些白菜萝卜之类的小菜吃。”杨氏也开心的说,已经在心里做好打算了,因为天旱,地里的菜都干的差不多了,长势也不好,等雨停了,该摘的菜全部摘了,该挖的也挖了,然后平整土地,施肥之后再种些萝卜白菜。
终于下雨了,真是舒心啊!
大家看着窗外的雨,内心底处也有了期盼。
“现在蝗灾过去了,也开始下雨了,晗生和永安也该回学堂读书了吧?”张沁儿担心晗生他们的学业问题,晗生和永安回家时,并没有说归去的日子,因为当时蝗灾正是严重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够过去,加上富足村这里偏僻,在县城读书的只有晗生和永安,县城那边有什么动静,他们都是不知道的。
晗生倒是不急,这些日子,除了累急了,不然每天早晚就算没有时间看书,也会默念几篇文章的。
“中秋之后,也该回去了,不过看明天天气吧,要是雨势太大,就后天再回,落下一两天的功课也无事,我以后勤劳些补回来就好。”
张沁儿点来点头,也只能如此了,她看着窗外的雨,外头一点星光都无,黑沉沉的,像一个巨大的怪物,只有寒风带着水汽飘来,让人更冷一些了。
感觉鼻头十分的冷,张沁儿抽了抽鼻子,闷声说:“我先洗脚睡觉了,现在就开始冷起来了,今年的天气变化真大。”
一夜醒来后,雨势已经小了不少,窗外蒙蒙亮,是阴天。
杨氏的粥还没有煮好的时候,张志仁已经披着蓑衣去外头走了一圈,进屋回来,就把蓑衣脱下,挂在外头的墙壁上。
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下了一天的雨,感觉地里的庄稼都绿了一些了,尤其是咱们家的荷叶,之前衰衰落落,像是要枯萎了,现在又挺拔起来。”
“留得残荷听雨声,这雨打残荷的声音应该还算动听。”张沁儿笑着说,现在要是出门坐在水榭赏景听雨声,倒也风雅的很,可惜他们家不像那些自家院子里就有池塘的,一直修走廊通到水榭,即使是下雨天,也可以安然赏景。
“这句诗也太过悲泣了,不太好。”晗生突然出言说。
张志仁也点头,觉得张沁儿这样的年纪不应该读这样的诗,就说:“你别读这样的诗,多读些其他的好诗。”
张沁儿吐了吐舌头,她之所以记得这句诗,还是看《红楼梦》时,林妹妹用那哀婉动人的声音说过的。
不过林妹妹性情哀婉,自然会读这些哀婉的诗了。
秋雨凉人,张志仁原本今天是想去林子村看看那边情况,再说说鸭蛋的事情,但是杨氏怕张志仁凉着了,就让他再等等,等雨停了再去。
“前些日子一直忙累着,身子骨本来就不好,就不能不顾着淋水受凉了,你今天就在家里休息一天,无事就教晗生永安温习功课。”这是杨氏的原话,张志仁欣然接受。
他们父子三人进书房读书去了,杨氏就带着张沁儿和福儿在房间里做针线活。
先把干活弄坏的衣裳补好,再开始筹算着给每个人做件什么样的衣裳来,这些都要杨氏来做决定的,张沁儿和福儿就帮着打下手。
不得不说,张沁儿在针线上的天赋实在太渣,虽然缝缝补补的基础都会,但是手脚的确比不得,就连晚几年学针线的福儿,都快比不上了。
“福儿人小,再过一年,她这针脚就稳当多了。”杨氏夸奖着,打算寻一些布料,先给福儿做件衣裳,小孩子长的快,福儿这几年营养跟上去了,个子自然也会跟上去。
“福儿,你去翻翻你的箱笼,那些穿小了的衣服,就拿出来,小花个子比你小一些,刚好可以给她穿。”
“哎。”福儿放下手中的针线,翻身下床,那动作十分的利落,一看就皮的很。
提起赵小花,难免就想起元绣娘来,这几日忙着,已经好久没有和元绣娘碰头了:“也不知道你元婶子怀上了没有,真是愁人啊!”
元绣娘和赵贵山是三月八日成的亲,到现在都有五个多月了,却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来,若是别人,还可以等个一两年,但是元绣娘可是一把年纪了,真怕会没有孩子了。
“这个急也是没用的,要不娘你让元婶子和赵叔叔去找大夫看看吧。”张沁儿提议着。
杨氏瞪了她一眼,说:“这种事情,女人去看就好了,怎么男人还去看?乱说!”
“娘,这生孩子的事情,又不是女人一个人就可以了,当然要两个人一起看了。”张沁儿继续说着,却因为这个话题不适合她这个年纪,而遭到杨氏警告的一瞥。
得!这个话还是不说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260.第260章 :贞娘产女
张贞娘是在十六日的傍晚发作的,此时雨势刚歇,地面上泥水湿滑,田野阡陌间,很少看到人迹。
田老三快步跑了过来,通知张沁儿家和张乐儿家消息,他跑的急,裤腿溅了许多黄泥巴,鞋底也沾了厚厚的泥巴,站在院子外头,并没有进屋子里去。
杨氏和冯氏听了消息,当即就把事先准备好的东西拿着,随田老三一块儿去田家。
路上时,杨氏就问:“接生婆来了吧?”
“下午的时候就有些疼,虽然不明显,我也把接生婆请来了,现在我大嫂在做饭招待接生婆,二嫂陪着贞娘。”田老三快速回答着,这是他第一个孩子,做爹的他心里也是又着急又期待。
很快就到田家,里头却静悄悄的,并不见张贞娘喊痛。
杨氏和冯氏直接走到张贞娘的房间里,就看到苗氏扶着张贞娘坐在床边的凳子上,接生婆在炕上先铺一层油纸,又洒了一些干净的草木灰,在草木灰的上面铺一床旧一些的床垫。
做好这些,接生婆就说:“现在可以让她躺下了,不会弄脏了床。”
苗氏闻言就去扶张贞娘,杨氏和冯氏见状,也上前搭把手,等张贞娘重新躺在床上时,脸色已经惨白一片,黄豆大小的汗珠顺着脸颊的弧度下滑,弄湿了额发,黏糊糊的贴在脸上。
“贞娘,你感觉怎么样了?”杨氏关切的询问着。
张贞娘看着二嫂三嫂,挤出一个笑容:“还好,就是有些疼。”
“这女人生孩子肯定是会疼的,你又是头一次,骨盆都没有松开,还有得疼了,先忍着,待会尽量多吃饭,等发作时,再用力。”接生婆利落的说着。
杨氏和冯氏也安慰了几句,又问连氏和谢氏来了没。
苗氏说:“已经去说过了,不过因为贞娘还只是疼,没有发作,那边就说等吃了晚饭再过来。”
又看着杨氏和冯氏说:“你们还没有吃晚饭吧?待会就在家里吃,我大嫂早就算好了,多煮了一些。”
杨氏和冯氏对视了一眼,知道苗氏言语中是有些不太高兴的,毕竟老女儿生孩子是大事,听到消息做娘的做大嫂的就该过来了,何况杨氏她们住的远,这会儿都赶来了。
不过苗氏说的隐晦,杨氏和冯氏谁也没有开口接这个腔。
等吃过饭之后,苗氏又喂张贞娘吃了红糖鸡蛋,这是补血补力气的。
这会儿张贞娘已经疼的不行了,根本没有什么胃口,但是接生婆和大家都劝着她多少要吃一些,只得艰难的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
张贞娘吃不太惯那红糖鸡蛋,鸡蛋有着红糖的味道,感觉怪怪的,还带着一些腥味。
吃过东西之后,张贞娘刚歇口气,下体就产生一阵剧烈的疼痛,疼的她忍不住咬牙大叫了起来。
“怕是快了。”接生婆说着,挽起袖口,去拔张贞娘的裤子看情况,过一会就说:“快了,羊水已经出来了,大家都准备好热水和小孩衣服。”
一听这话,大家就各自分工起来,赵氏和苗氏把准备好的衣裳放过来,又打了一盆热水给接生婆净手用的。
剪脐带的剪刀已经用开水煮过了,现在放在干净的布上,在大家有条不紊的忙碌下,张贞娘只觉得越来越痛,这痛是她咬碎了牙齿都无法忍住的。
“啊!好疼!”张贞娘苍白着一张脸,无力的呐喊着,时不时参杂着杨氏冯氏安慰的声音。
产房男人是进不去的,田老三呆在门外,急的不行,在那里团团转,嘴里念念叨叨的。
倒是田老头是见过世面的,呵斥了一声:“别再转了,女人生孩子天经地义,就和母鸡下蛋一样,很快就好了。”
“贞娘身体不好,又是头一胎,你看贞娘叫的多疼啊。”田老三当即反驳了。
田老头哼唧着:“叫的这么大声,肯定还有力气,急什么!”又见田老三根本不听话,就说:“亲家母和贞娘大嫂怎么还没有来?你再去叫下。”
田老三不动,嘴里说着:“已经叫老四去叫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田老四才带着连氏和谢氏一起过来,刚进门,田老四就囔了起来:“三个,三嫂生了没?”
“还没有呢,已经痛了好久了。”田老三急的不行,忙上前给连氏谢氏打了招呼,让她们进去帮忙。
人手已经足了,不过是让张贞娘看在亲人的面上放心一些。
连氏听了听声音,就知道这是快了,当下不说什么,带着谢氏一起进了屋子,又随手把房门紧紧的关好,不让外头的风吹进来。
接下来又过了多久,田老三也不知道了,他只知道张贞娘一直在叫,从起初很大的声音慢慢的变弱,又听到接生婆那尖细的声音再说:“用力,再用力!”
“我快看到孩子的头了,赶紧再用力。”
“快了快了!”
……
尔后,一声婴儿的啼哭声猛地响起,嘹亮的声音把大家的担心全然扫去,屋子里立刻响起惊喜的声音:“生了生了!”
“生了?是男孩还是女孩?贞娘怎么样?”田老三高兴的说,他盯着那扇门,很想就这么冲进去。
屋子里一下子沉默了一会,似乎是在看孩子的性别,过了好一会儿,接生婆才说:“先把孩子身上的血水洗干净。”
接生婆帮着洗孩子,杨氏和冯氏就帮着给张贞娘清理身体,这么一番折腾,张贞娘整个人就像是泡在水里,衣服从里到头都湿透了。
坐月子期间不能洗头发,也不方便多洗澡,得趁这会儿用热水把身体都擦干净,换上干净的衣裳才好。
等张贞娘的身体擦干净了,赵氏和苗氏就合力把她身体下面垫着的油纸抽了出来,底下就是日常睡觉铺的垫子。
身体舒爽了不少,张贞娘喘着气,眼睛看着接生婆手里已经用小毯子包好的孩子,虚弱的说:“把孩子抱过来我瞧瞧。”
“哎,恭喜了,是个小千金。”接生婆喜庆的说着,把孩子抱过去让张贞娘看。
听到是个女孩,张贞娘面色一顿,似乎有些失望,不过好在孩子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当娘的怎么也会疼她,于是又重新露出一个笑容来。
女娃被包裹在红色碎花的毛毯中,只露出一个小小的脑袋,皮肤粉粉的,一双眼睛眯成一条线,嘴巴无意识的蠕动着。
杨氏就夸赞着:“这孩子长的真清秀,像贞娘。”
“这鼻子和嘴像老三呢。”冯氏也笑着说。
孩子健健康康生下来是最要紧的,很快大家就都接受生下来的孩子是个女娃的事实。
只是连氏的脸色一直沉着,她站在那里不言不吭,也不去看那孩子,谢氏小心的瞧了连氏的脸色一眼,嘴里絮叨着:“瞧着是个尖尖的肚子,都说装的是个男孩子,怎么生下来就成了女孩了呢?”
“真是的,这生个女孩子有什么用呢。”
“唉,看来贞娘以后的日子可难过了,得赶紧养好身体,明年再生一个。”
谢氏的声音不大不小,屋子里的人都听到了,每个人都不禁变了脸色。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261.第261章 :婆家娘家
接生婆有些尴尬,说肚子里保准是个男孩子的人可是她呢!谢氏这般说,不就是在讽刺她看不准呢?
可是生孩子的事情,哪里就有这么准的?不生下来,谁都不敢打包票的。
杨氏和冯氏脸色沉了下去,虽然不认同谢氏的话,但是她们打心底也是这么想的,现在看着田老三对张贞娘好,等生了这女儿之后,怕是不会再这么好了。
女人啊,只有生了儿子,这在婆家才站稳了脚跟,才有的好日子过的。
张贞娘原本心里就有些担心,只不过想着不管男女都是自己的孩子,这才释然,如今听到大嫂的话,又看到自己的娘连氏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她脸上的笑容也就僵住了,沉默了下去。
倒是赵氏和苗氏互相看了一眼,赵氏出声笑着说:“先开花,后结果,这可是好事,咱们家一心就想要个女孩子呢,你看才恩和才君两个臭小子调皮的很,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的,闹的咱们有操不完的心。”
谢氏冷哼着:“你不想操心,那你生个女儿去,让我小姑子生个男孩来操心啊!”
赵氏面色一僵,忍不住蹙眉看着谢氏,偏偏谢氏还抬着下巴,一副傲气的样子。
1...133134135136137...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