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这一点晗生和永安都可以作证。
福儿有些犹豫了,一方面她真的很想去见识下,一方面又怕冷的很,正在迟疑不定时,张沁儿发话了。
“福儿,这次还是别去了,冬天太冷,等来年春暖花开,我带你去!”
“真的?姐,你太好了!”福儿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仰头看着张沁儿,心中却很安定,只要是沁儿姐说的,那么就一定是真的。
张志仁有些纳闷,说:“你去做什么?”
春暖花开,又不需要去府城送货,府城除了何氏他们,也没有什么熟人在了。
事实上,张沁儿也没有想到要去做什么,只不过不忍看福儿失望的眼神而已,沉吟了会,才说:“有事,但暂时还没有仔细想好,到时候想好了,我在和你们说。”
“好吧。”张志仁没话可说了,这个女儿向来有主意的很,打定主意,也轻易不肯改动的。
饭后闲聊了一段时间,就各自洗脸睡觉了,天冷时,大家也乐意早些钻进被窝里。
相比起糖寮里温度高、人气足,在榨糖机子干活的男人们就辛苦的多,大冬天冷的滴水成冰,还得不停的重复着手里的活,真是一件苦差事。
三头牛一起转动,不到半个时辰,地上就得有一层牛粪,赶牛的人得踩在牛粪上,一面赶牛,一面拿新嫩的甘蔗叶子喂牛吃,一个班轮下来,人都得累的半死。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411.第411章 :乐儿及笄
张志仁虽然让人在榨糖作坊里点了不少炭盆,但是作坊宽阔、漏风,几盆炭火都无济于事的。
大家心里想着甜美的收获,身体则苦熬着,一直到大年三十的上午,两个榨糖作坊同时开工的情况下,终于把富足村以及林子村、坑里村的甘蔗全部榨好了。
赶在这个时候,大家伙还有一个富足清闲的年过。
林子村和坑里村的人,也将红糖托付给张志仁,让他一块儿发卖,结算成银子就行。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自然不能赶去府城送货,所以张志仁大致算好所有甘蔗榨完的时间,和宏记那边约好大年初六再去送货的。
大年初六、初八,向来是许多商铺开张的好日子,有些商铺则迟一些,正月十五再开张去了。
因为是新年,整个村里都洋溢着一股热闹的年味,榨糖作坊停工后,缭绕在村里的那股香甜味被肉香味替代,不管处于什么位置,鼻翼轻轻一嗅,就能够闻到一股香味和淡淡的硝烟味道。
孩子们是最期盼过新年的,新年里大家好穿着新衣服,到处玩耍着。
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一直下着鹅毛大雪,整个富足村被白雪覆盖,形成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欢乐的日子总是容易过去,转眼间已经到正月十五,初六的时候,张志仁就领着人,将最后一批红糖全部运到府城发卖了,银钱也全部结算给村民。
对于富足村的村民来说,倒不算特别激动,毕竟去年就尝到甜头了,但是对于林子村和坑里村的人来说,这是头一次尝到甜头,纷纷兴奋不已,两个村的大部分听说了这个消息,都决定今年再多种一些甘蔗。
大家多种,张沁儿家也能够多从中赚取一定的钱,所以倒是很鼓励大家。
开春后,整个村里的人就即将迎来忙碌的春耕,清理渠沟、犁田、翻土等等,恰逢春雨润物,悄然而下,人出门做事,置身于蒙蒙细雨中。
野地里各种野菜一接触到春雨,就发疯似的长了起来,坡地上到处一片绿油油,妇人们带着孩子便开始挖野菜。
正是缺乏菜蔬的季节,野菜几乎是家家餐桌必备的。
张沁儿和福儿不需要担心地里的活,所以她们两个每天都趁着天气好时,挎着篮子出门采上半篮子的野菜,其中最爱荠菜和灰灰菜。
吃了几回鲜嫩可口的荠菜饺子,才把过年期间吃的大鱼大肉的油腻压了下去,令人胃口大开起来。
晗生和永安已经去县城读书了,今年晗生要考秀才,所以越发努力。
张乐儿比张沁儿大两个多月,所以一月二十八这天就是张乐儿及笄的日子。
冯氏没有打算大半,但是及笄毕竟是一件大事,就请了相熟的几个人家过来,自己则准备了一根实心的银簪,拿在手里掂掂重量,少说也有二两重的。
杨氏和许氏陈氏等人也纷纷准备了一些小礼物,算是庆祝张乐儿及笄了。
冯氏请了村里一个全福的人过来给张乐儿梳头插簪子,当簪子插上时,冯氏眼里顿时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水汽,眼看着女儿已经成年,她心里感慨万千,一时激动不已。
“别哭啦!姑娘及笄后,就是大人啦!这是好事!”有婶子劝着。
“是呢,乐儿长的漂亮,绣活又好,以后找个好人家,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这样才幸福一辈子呢。”
冯氏有些不好意思,拿袖子擦拭了眼角的泪痕,点头应和着。
简单的仪式举行之后,冯氏就钻进厨房忙活了,今天中午是要请大家吃一顿的。
杨氏和许氏几个自去帮忙,张沁儿和福儿等几个女孩子,则绕着张乐儿身边,一起说说笑笑。
今天张乐儿画了一个淡妆,由于大日子,整张脸显得气血十足,白嫩的皮肤,白里透红,煞是好看。
时间不可谓不快,转眼间张乐儿已经及笄,甜儿也长成七岁的小姑娘了。
“姐姐,你真漂亮!”甜儿笑嘻嘻的说,虽然是一个娘肚子里生出来的,相比起张乐儿的美貌,甜儿就显得有些普通了,唯一可取的就是甜儿有一双很好看的眼睛,月牙状,给人一种笑眯眯的感觉。
“我们张家的姑娘都好看呢。”张乐儿笑着摸了摸甜儿的小脸蛋。
“不过还是乐儿最好看呢!”黄小丫接口说着:“这村里大姑娘小媳妇不少,哪个比乐儿你更好看?”
说起来黄小丫还比张乐儿大一岁,去年她就及笄了,及笄之后,许氏自然操心亲事,不过由于黄小丫小时候身体底子不好,整个人长的矮小,皮肤偏黄,身上也没有几两肉,看上去很普通,说亲的时候,总是有些不如意。
所以去年及笄之后,许氏就把黄小丫拘在家里,不让她干农活,整日里除了刺绣就是一些轻省的活,饭菜也弄的格外精致。
并且听张沁儿的建议,天天给黄小丫喝豆浆,有羊奶时,就让喝羊奶,对于的羊奶,还用来洗脸,这样仔细保养了大半年之后,黄小丫果然好看了许多。
“小丫,你哥哥的亲事是定在今年五月吧?你都快有嫂子啦!”
张沁儿打趣了句,黄大安最初帮着张沁儿跑腿,赚取一定的银子,后来虽然不用替张沁儿跑腿,却因此结识了自己的人脉,从而做了中人,这几年也赚了不少身家。
至于黄小丫的哥哥黄二虎,经过这几年的磨练之后,编制藤器的手艺越来越好,每年也能够依靠手艺赚上一笔不少的钱,算得上是稳定有担当的人,所以说亲的时候,就很顺利,许氏来来回回打听了好久,才给定下一门亲事。
“恩呢,是五月八号,我娘找人算了日子,说那天好。到时候你们都来喝喜酒。”黄小丫笑着说,她的新嫂子其实就是村里的,彼此熟悉的很,平日里相处的也不错。
当初也有外村的媒婆过来,不过许氏仔细想了想后,觉得还是娶自己村的,毕竟彼此知根知底,媳妇娘家就在这里,彼此也好有个帮衬。
几个小姑娘叽叽喳喳的说了回话,黄小丫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说:“哎,你们知道吗?好像俊峰嫂子有身孕了。”
“真的?”几个姑娘都吃了一惊,去年俊峰媳妇出的那事,全村都是知道的了,大家都想着估计这几年俊峰媳妇怕是不能有身孕了。
面对大家的目光,黄小丫有些犹豫,尴尬的说:“这个……还不准,只是我娘说看着像是有了。乐儿,你可以叫你爹去把把脉。”
张乐儿回了富足村后,就成了富足村的郎中,大家有个头疼发热,都习惯到他们家讨一副药吃。
“婶子说看着像,估计是有了吧。我爹时常给俊峰嫂子把脉,说俊峰嫂子将养的不错,气血足了许多,有身孕也不是什么难事。”张乐儿打心底同情俊峰媳妇,但是又打心底羡慕俊峰媳妇。
虽然俊峰媳妇刚嫁到张家,的确受了不少磋磨,张俊峰也是个糊涂的,对这些事情不清楚,放任着,导致俊峰媳妇差点就没命了,但是至从那次事故后,张俊峰整个人就好像醒过来了,一直强硬的护着俊峰媳妇,为此还宁愿空手分家。
如果俊峰媳妇有了身孕的话,就昭示着她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吃过午饭后,就各自散开了,这会儿地里正是忙的时候,都得下地干活。
晚上的时候,张乐儿就把黄小丫的话说给张志礼听。
张志礼一直照顾俊峰媳妇的身体,所以对她的身体状况很熟悉,听了这话后,就起了心,打算寻机会去把脉下。
过了两日,地里的活告一段落了,张志礼正打算去张家老宅时,张俊峰就来请了。
他双手搭在一起摩擦,眼神显得有些紧张,找张志礼的来意正是想请张志礼替他媳妇把脉下。
路上时,张俊峰就说了:“月事迟了一个月没来,最近也没有什么胃口,昨天晚上还有些吐。”
等到了张家老宅替俊峰媳妇把脉后,张志礼就给了他们确定答案:“恭喜了,的确是有了身孕,不过俊峰啊,你媳妇之前身体亏虚的很,按理来说现在还不适应有身孕,不过既然有了,也被担心,仔细将养着就行。”
张俊峰听了这话,更觉担心,生怕有个什么不好的,紧张的说:“真的没关系?”
张志礼确定的点头,要是张俊峰这大半年没有仔细护着他媳妇,此时就算有了身孕,那也是留不住的,但是现在不同了,经过大半年的调养,俊峰媳妇还是可以安然生育的。
张俊峰依旧有些担心,他这算是头一次当爹,紧张万分的询问了许多问题,张志礼看着侄子一脸的紧张和重视,心中也很是欣慰,媳妇是能够陪伴自己一辈子的人,又为自己生儿育女,辛苦操劳,是该多照顾些的。
所以也不嫌弃他啰嗦,仔仔细细的将需要小心的地方都说了一遍。
谢氏听说俊峰媳妇有了身孕后,倒没有太大的反应,只不过经过去年张俊峰闹过后,这会儿觉得她有了身孕也是一件好事,所以在张俊峰拜托她多照顾儿媳时,虽然脸上没有表情,也点头答应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412.第412章 :桃花朵朵开
倒是杨氏和冯氏在听说侄媳妇有了身孕后,表示了恭喜,两个妯娌各自提着一篮子的鸡蛋,送给俊峰媳妇补身体。
但是她们不知道的是,谢氏往往将鸡蛋转手就送去县城,给张莲儿补身体。
张莲儿在去年冬月的时候,就生了一个女孩,因为陈斯文是独子,所以孙氏不是很开心,谢氏担心自己女儿没有被婆婆照顾好,所以三天两头从家里拿东西过去县城看望。
次数久了,孙氏心里也不舒服,两个亲家为此还大吵了一次,孙氏嫌弃张莲儿生了闺女,谢氏就说先开花后结果,再说闺女才好,又懂事又听话,长大了还能够帮着家里做事,多好啊。
两个亲家吵了一阵子,又闹着想去找大夫的麻烦,当初怀孕的时候,那大夫明明口口声声说肚子里怀的是男孩子,所以孙氏和谢氏对此都寄予希望,准备的孩子衣裳,也大多是男孩的款式颜色。
谢氏想到当初张贞娘怀孕的时候,肚子尖尖,村里的大妈大婶也一个劲的说里面是男孩,结果生了个赔钱货,自己还笑了好久呢,没想到转眼间就报应到自己女儿身上了。
这几年富足村的村民生活安定富足,婚嫁频繁,人口也剧增起来。
苗氏比张莲儿晚怀孕几个月,所以就在前不久生了一个小子,由于田家男丁兴旺,所以别人家巴望的不行的小子,在他们家居然冷冷清清,洗三和满月都不能和张贞娘的女儿田可欣相比。
对此,田可欣可得意了,不过为了表示自己有姐姐爱,自己才刚刚能够跑,就放话说要照顾小弟弟了。
引得田老头高兴的不行,整日里笑呵呵的。
田老四娶妻后,没怎么在村里住,大多住在县城,帮着岳家打理那个杂货铺,原本只卖些零散杂货的,在田老四去了后,就整顿了一番,新增了不少东西,倒也使得生意好了不少。
日子不急不缓的过着,天气渐暖,草长莺飞,野菜逐渐老去,野花此开彼谢,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光甚好的时候,郑成凯也来了两回,张沁儿对他的到来持欢迎态度,但是杨氏的面上总有些不高兴,并且每次都不准张沁儿和郑成凯太过于亲近,郑成凯想和张沁儿去山里走一走,说说彼此近来的消息时,这个时候福儿总是要奉杨氏的命令,紧紧的跟在张沁儿身边,坚决不让张沁儿落单!
对此,粗神经的张沁儿和郑成凯都没有察觉出什么来,依旧聊的高高兴兴,又留郑成凯吃过午饭,再目送他离去。
除了郑成凯,晗生也请了潘牧之过来做客。
桃花绽放时,整个池塘边上一片粉红色,嫩绿的芽微微凸起,少数的绿叶衬托着桃花越发灿烂。
晗生就是请潘牧之过来欣赏桃花的。
两个人都是文雅的学子,当即准备了笔墨纸砚,带到水榭里,两个人约好各做一幅画,提一首诗,就以桃花为题。
张沁儿拉着窝在家里刺绣的张乐儿出来看热闹,福儿甜儿等几个小姑娘也一齐围着,眨巴着眼睛,感兴趣的盯着晗生和潘牧之。
经过一年后,晗生和潘牧之似乎都有所成长,两个人都长高了一些,五官也显得更为俊朗分明。
一炷香的功夫后,晗生和潘牧之都完成手中的画,就等着题诗了。
两个人各自沉吟了片刻,一个盯着灿烂的桃花,一个则盯着浮在池水中的碧荷和菱角枝蔓。
张沁儿几个都不敢大声呼吸,就怕惊扰了两个才子的构思,过了片刻,晗生首先想到了,伏案在画纸上留白的地方写了起来。
潘牧之看了他一眼,眼中有些一丝佩服,等晗生写了两行诗句了,方才提笔写起来。
两个人作的诗都是七言律诗,因为张沁儿等人的诗文涵养不算特别好,就特意请了张志仁过来评断谁的诗词更胜一筹。
张志仁评了诗,画自然由几个小姑娘说了算。
大家围着两幅画,叽叽喳喳个不停,晗生画的是一株桃花,枝叶嫩芽和花蕾都画的十分精致,而潘牧之则选择画一片桃花林,着重表达了灿烂的花卉和春光的美好,在一片树林中,还停着两只喜鹊,整个画面就多了一丝动态和生气。
张沁儿仔细端详过后,心下已经做出了判断,就画而言,潘牧之的要稍微好上一些,由于是桃花林,所以花朵都没有仔细描绘,大片粉红的花卉,堆积在一起,如同一片粉色的云朵一般。
这样的画,省了不少精细的功夫,但是也很难表达出恰当的美来,潘牧之就做到了这点。
最后,经过大家评断,在诗词上,晗生略胜一筹,但是画风上,潘牧之则好不少。
这样一来,也算是打了平手了。
这个结局倒更好,大家说笑着。
潘牧之则谦虚的说:“我自幼家中就请了夫子教我,年纪又长晗生几岁,算起来可是晗生更胜一筹了。”
晗生十岁才开始得了机会读书,虽然他勤耕不辍,但是毕竟输在起跑线上了。
读书可以依靠努力勤奋来消除彼此的差距,但是六艺就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累积了。
晗生自然也谦虚了几句,随即抛开这次比试,开始画起其余的春景来。
荷叶、野花、田野、房屋,都能够成为笔下的美景。
张乐儿对绘画似乎也很感兴趣,但是没有这个条件,自幼也没有接触过,所以这时觉得十分有趣,一直留在水榭,盯着潘牧之和晗生看着。
看着各种风景逐渐留在画纸上,心中微微动着,忽然就起了心意,很想让人将她画下。
年华易逝,容颜易老,张乐儿最骄傲的就是这幅样貌,但是样貌不能永久的存在,想要留住它,就只好画在纸上。
想到这里,张乐儿开口了:“晗生,你画人物如何?”
晗生沉吟了会,才说:“我才画没有多久,风景等死物还好,但是画人物还缺了一些功力,主要是那种神韵没有完全把握住。”
潘牧之闻言看着张乐儿,露出一个温润的笑容,温和的说:“乐儿姑娘是有什么想法吗?我画的人物倒是勉强不错。”
他口中的勉强二字,自然只是谦虚的词语了。
张乐儿抬眼看着潘牧之,这个人她见过几面,不过不是太熟,便不太愿意贸然提出让他画的想法来。
神色有些黯然,摇了摇头,说:“没什么。”
潘牧之心一纠,顿时就想脱口问个清楚。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413.第413章 :丑人多作怪
但终究还是没问,毕竟两个人年纪不小,也不算特别熟。
潘牧之维持着面上温和的笑容,心底却微微的发苦。
倒是晗生大约猜出张乐儿的心思了,看着张沁儿一眼,说:“沁儿以前画过,你可以让她画。”
张乐儿嘴角下拉,显得有些不悦,她自然知道张沁儿会画,当初就是给林氏李氏画了一副年轻时候的画像,这才使得张沁儿被临川县城的夫人小姐们记住。
张沁儿是最清楚张乐儿心思了,再加上她并不擅长绘画,也好些日子没有画了,生疏了不少,可不敢应下这件事:“我那三脚猫的功夫,还是别提了吧。”
潘牧之心神一动,看了张沁儿和张乐儿一眼,似乎猜到什么了,眼底露出一丝了然的光芒。
因为和晗生关系好,在之前又对他妹妹张沁儿心怀好感,所以潘牧之没少缠着晗生,问了不少张沁儿的事情,其中就说过张沁儿善于绘画人物肖像的事情。
潘牧之没有说什么,心下却已经做了决定,接下来不管是说闲话,还是一同游山,潘牧之都悄悄打量着张乐儿,打算回去就将佳人美貌留于纸上。
下午送走潘牧之后,杨氏就拉着晗生仔细问了问潘牧之的事情,晗生觉得有些奇怪,潘牧之第一回上门做客时,他就说了这些事情的。
杨氏看晗生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你就说说他最近怎么样吧?”
晗生没法,只得一一说了,因为不知道杨氏具体要了解什么,就把大概的事情,都全部说了下。
杨氏听完之后,就寻张志仁商量去了。
两个人嘀嘀咕咕许久,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若是今年潘牧之考中了秀才,杨氏就出面把话透一透,看潘家愿不愿意结成亲家。
张志仁在从杨氏那里知道郑成凯不愿意娶沁儿之后,心里也是很生气的,不过他还比较理性,当即就把郑成凯的缺点列出一箩筐,什么不学无术、什么狐朋狗友、什么性情不定等等,反反复复想了想,就觉得这门亲事不结也好。
于是,张志仁的不满,就这么被治愈了。
如今有了潘牧之,张志仁又是喜欢读书爱才的人,顿时觉得女儿以后嫁给一个秀才,做一个秀才娘子,那也挺不错的。
因为八字没一撇,所以这事只有杨氏和张志仁知道,并没有让几个孩子知道。
但是他家忙着打探合适对象的消息至从张乐儿及笄之后,就传了出去。
在乡下,大家理所当然的认为女孩子及笄之后,就该定亲出嫁的,所以村里的三姑六婆们没事就上门找杨氏唠嗑,拐着弯替自己认识的男儿们说尽了好话。
作为富足村最大的地主,张沁儿可谓是一个香饽饽,人人都想有这个好运气,将她娶进家门的。
杨氏对此又是得意,又是烦恼,却也仔细挑选,只是都说高门嫁女,不是杨氏看不起同村的人,富足村适龄的男子,实在是没有几个合适的。
三月二十的时候,马春花一家就正式从张家老宅搬到新家了,新家过火的时候,杨氏也领着几个孩子去凑热闹,并且带了燎锅银子。
这房子足足占地一亩,除了厨房厕所杂物间外,还有四间正房,他家人口虽然只有三个,但是在砌新房子的时候,马春花就说了,得砌大一些,这样财宝娶亲之后,家里添丁进口也有地方住。
这一日,马春花显得格外的高兴,桌子上摆着一个盘子,里面堆着花生瓜子,附近的孩子们纷纷在新房子里好奇的跑来跑去,每个人手里都抓着一大把瓜子,瓜子壳吐的到处都是,马春花居然都一点都没有生气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何况这房子马春花可是一文钱都没有出的,平白得到这么大的房子,哪里能不高兴呢。
张沁儿和张乐儿年纪渐大后,也少出门走动了,因为大姑姑家搬新家,这才一块儿过来看热闹的,两个姐妹绕着房子转了一圈,不觉无语。
房子倒是做的不错,但是房子边上预留的菜园,却只胡乱开垦,连个简单的篱笆都没有搭上,地里似乎只是随便洒了一把菜种,此时菜秧零零散散的长着,一看就是没有精心打理的。
马春花先前忙着新房子的事,但是也没有少听到村里那些流言,心里就暗暗的计较起来了。
等一家人搬进新家后,马春花就把自己的盘算说给李先勇和李财宝听。
听完之后,李先勇动了心,李财宝却不干了,把腿一蹬,板凳发出吱呀的声音,不高兴的说:“我才不要娶张沁儿,娘要是想亲上加亲,那我就娶张乐儿吧!”
1...185186187188189...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