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张沁儿眨眨眼睛,好奇的问着:“那你是什么?”
“我么,我想做一匹狼。”
“狼?”
郑成凯点头,他对狼这种动物,十分有好感。强悍、有力、又有头脑,北方草原一带的部落,向来是把狼当作图腾的。
“我也喜欢狼。”
郑成凯眼神闪过一道光,很少听到女孩子说会喜欢狼这种凶残动物的。
“想知道?”张沁儿看着郑成凯一副急于知道的模样,不由得生了坏心,笑着说:“不告诉你。”
傻瓜,狼可是出了名的对伴侣忠贞不渝呢!
不知为何,想到这里,张沁儿只觉得心里甜甜的,比先前吃的糖软还要甜上几分,抬眼瞧着郑成凯一副懊恼又无奈的神色,不由得抿嘴一笑。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408.第408章 :母亲难为
因为第二天还有事情要做,所以当天就要回去,郑成凯直到黄昏渐晚,林氏声声催促后,这才和张沁儿依依不舍的告别。
两个人许久不见,难得见上,彼此都有聊不完的话题,郑成凯一想到即将又有许多见不到,心中不由得有些黯然。
因为这样,所以他没有敏锐的察觉到杨氏对他的态度已经转变了。
先前杨氏感谢他对于自家的诸多帮助,又见他和张沁儿相处融洽,有了林氏口中保证后,更是岳母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可是……
杨氏眼神有些不满,但是因为她性格和身份的原因,这丝不满隐藏的很深,轻易不会表露出来。
她冷眼看着郑成凯翻身上马,离走前还不忘和张沁儿说一声:“你有空就去县城玩,过了赋税这段时日,我就没有那么忙了。”
张沁儿挥手:“知道了,你们路上慢走。”
林氏上了马车,眼神歉意的看了杨氏一眼,又转眼看着张沁儿脸上的笑意,不由得心中苦涩。
作为一个母亲,她理解杨氏心中的不满,也知道等张沁儿知道真相后会失落怨恨,但是她也知道郑成凯的性子有多么的倔强,当初他说不读书,就不读书,如今他说不娶,逼着也是不会娶的。
与其成就一对怨偶,还不如现在彻底放手。
杨氏心中虽然也不满,但是这一点上和林氏相同,她们都认为既然以后会是怨偶,还不如现在分开。
杨氏自信,以自家如今的条件,和张沁儿本身的优秀,找一门合适的亲事,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送走林氏母子后,杨氏的心思不需要掩饰,整个人的精气神泄了不少。
“娘?你怎么了?是不是累了?”张沁儿察觉到杨氏的不对劲,关心的问着。
杨氏盯着她看了一会,才摇头说:“没事,也许是太累了吧,我去屋里躺一会。”
算了,还是等等再和这傻丫头说吧!
好在现在还早,等榨糖作坊停工后,就该找时机到处打听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了。
杨氏在心中想着,张沁儿自然毫无察觉,笑着说:“娘,你去休息吧,晚饭我来煮。”
杨氏没说话,转身走了。
等过了几日,就找冯氏说起悄悄话来。
冯氏听到杨氏向她打听的事情,不由得诧异,奇怪的说:“你家福儿还小呢,怎么现在就打听起来了?”
杨氏没好气的翻了翻白眼:“不是福儿。”
“不是福儿?那是沁儿?”冯氏越发诧异了,她和杨氏关系好,所以早就知道张沁儿和郑成凯是暗地里已经说好的了。
眼看着明年沁儿就要及笄,到时候估计就得正式定下亲事了。
怎么这会儿,杨氏却说要给张沁儿找人家?
杨氏既然已经和冯氏开口了,自然不会再隐瞒,就把上回林氏来家里说的话说给冯氏听。
冯氏听完之后,依旧满脸的不信。
摇头说:“实在想不到,这郑少爷和沁儿不是挺好的吗?上回来,那也是有说有笑,看着感情可好了。”
冯氏想了想,又说:“其实沁儿的性格是有些厉害的,但是我冷眼瞧着,很多时候郑少爷还是会照顾沁儿的,每次来也会给沁儿带许多吃的玩的。要说他不想娶沁儿,这……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
杨氏叹气,这些她何尝没有看到?沁儿是她的女儿,她还能不知道她的性格?外柔内刚,眼看着不会轻易吵架,也好说话的很,但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一旦超过她的底线,做事就绝对不讲任何情面的。
“郑夫人亲口问过他的了,郑夫人也觉得奇怪的很,只是感情这种事情,我们外人也是不知道具体的。我和你说,虽然这门亲事没影了,但是我还是相信郑夫人的,她这个人不错,她说了,就算两家不能成为亲家,也希望依旧交好,等沁儿及笄,她也会给沁儿梳头插簪子。”
冯氏和郑夫人只有几面之缘,虽然不能了解她这个人,但是也知道她是没有什么架子,很好相处的一个人。
更何况她是真心喜欢张沁儿的,若是这门亲事成了,张沁儿可算是幸福的很,自古婆媳问题一大难,张沁儿和林氏之间却丝毫没有这个问题的。
不愿再提这件伤心事,杨氏岔开话题:“你家乐儿还比我家沁儿大上那么几个月呢,你应该有打算了吧?”
冯氏知道她的心意,自然不再提沁儿的事,但是问到乐儿身上,她顿时眉头皱的能夹死蚊子,苦恼的说:“我哪里有什么打算,先前乐儿说不想嫁,闹着将那些媒婆都赶出去了,得罪了好些人,现在都没人上门提亲了。”
杨氏倒是知道些张乐儿的心思,说:“乐儿长的好看,一手绣活又好,自然心高气傲,我看她是想嫁到县城,你得选些县城的。”
冯氏叹气,知女莫若母,她哪能不知道这些,却无奈的说:“我家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虽说可以稍微高嫁,但是太好的人家,却未必看的上咱家呢。”
还有一点冯氏没有说,张乐儿喜欢的可是刘氏商会的少爷!
这等身家,简直是云与泥的差距,说出来,真是自己丢脸了。
两个妯娌就着女儿的亲事,感慨了一番,抱怨了一番,最后自然没有什么结果。
等到彼此都要去做事情了,杨氏才起身,说:“罢了,说起来我还真舍不得沁儿,且再多留几年罢,没准等明年她哥哥考中了秀才,那也算是秀才妹妹了。”
杨氏哈哈笑着,算是苦中作乐,有了秀才妹妹这个头衔,好歹能够找一些好的人家了。
冯氏也衷心祝福:“你放心,晗生那么努力苦读,又拜了何山长为师的,我看一个秀才肯定是不止的,你就等着做举子、进士的娘吧!”
“承你吉言!”
冯氏想了想,就说:“要是明年晗生真考中了秀才,到时候我家的地也挂在晗生的名下吧,这样也好省些赋税。”
这样的小事,杨氏自然一口应下:“这个自然,你也别急,我看你肯定也是舍不得乐儿早出门的,横竖她们姐妹两个都还没有及笄呢。你且再努力一下,没几年家里情况好了,自然也能够找一门好人家了。”
又说:“其实依着乐儿的意思,嫁到县城里也好,如今她莲儿姐就在县城,县城离咱们这里又近,来回也方便。”
冯氏点头,说:“这个自然,乐儿她绣活绣的好,但是可不是一个能下地的人,要是把她嫁到普通的农家,还不得心疼死我。”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409.第409章 :怀疑
一场大霜降落后,草木越发枯萎,天气也寒冷的不像话,空气湿冷刺骨,穿着厚重的棉衣站在门外,都得打着寒颤,抖个不停。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冷,学堂大多也提前放假,夫子布置了诸多作业,让学子们在家完成。
所以张志仁得知消息后,就去县城将晗生永安接了回来,顺便买了大量的猪肉和菜蔬,以及日常用的杂物。
县城的宅子正式空置下来,第二天马春花就过来了,旧话重提,依旧是要借宅子,张志仁想了想,还是冷着脸拒绝了。
马春花闹了一阵,但是看张志仁态度坚决,她也不敢闹的太过了,最后只得骂骂咧咧的离开了,一回到张家老宅,就开始在连氏她们面前说张志仁和杨氏他们的坏话了。
这回谢氏倒没有附和,完全无视马春花,因为她也听说了,若不是有郑成凯帮衬,刘知县就不止让他们交一百两孝敬银子了。
看在银子的份上,张志廉和谢氏私底下商量过了,不管怎么样,和二房的关系不能闹的太僵,否则郑成凯不帮着他们,刘知县一句话,他们就吃不了兜着走。
张志廉不像张志仁那般仁义,记着亲情,他和谢氏本质上是一样的,最是吃不得亏,马春花一家过来后,虽然时常从张志仁和张志礼家顺一些东西过来,但是总的来说可是天天住在张家老宅,这日子一久,摩擦自然就多,张志廉已经有些不满了。
这日,马春花依旧不依不饶的说张志仁坏话,张志廉就忍不住了,说:“大妹,眼看着你到这里也快半年了,你们啥时候砌房子搬出去?”
马春花一愣,马上哭丧着脸哀嚎:“大哥你这是嫌弃我?要赶我们走?”
张志廉整张脸都黑了,冷下声音说:“别给我哀嚎,让你砌房子,还是嫌弃你?”
别给脸不要脸了!
马春花还要说什么,但是张老头也开口了,他也觉得张志廉说的对,李财宝已经不小了,是该独立门户,整饬一些田地,过两年也该说亲家了。
“你大哥说的对,眼看着现在是农闲,村里还有许多人手空着,你们要是决定砌房子了,就让你大哥出去安排人烧砖,把地基给挖出来,等明年开春后,也好住进去了。”
马春花看了李先勇一眼,李先勇眼中有些复杂,一方面,作为一个男人,他也是很希望有自己一个家的,但是一方面又想呆在张家老宅,毕竟在这里啥事都不要做,有吃有喝,还能够随便他去县城玩耍。
要是自己一家搬出去了,肯定不能再这样白吃白喝,一切都得靠自己。
想到这里,李先勇有些下不了决心。
“爹,我们这样的情况,以后的日子……”马春花知道一昧的哀嚎没用,只得可怜兮兮的看着张老头,试图让他掏银子出来。
“先勇如今赚的钱也不少,你们省着些花,这日子总能够过的不错。”张老头没有松口,这些日子李先勇时常去县城,每次回来,也都会拿不少东西。
但是张老头是本份的人,对于他来说,他宁可李先勇别给他们买那些贵的要命、又没有必要的东西,而应该把钱攒起来,以后砌房子、买地、娶媳妇等等,都是要花钱的。
听到张老头说李先勇的钱,马春花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转头看着连氏,撒娇的喊着:“娘……”
连氏本就喜欢这个大女儿,被她这么一撒娇,心里顿时觉得开心,仿佛自己又回到年轻的时候,几个孩子都绕在膝下欢笑,于是替马春花说话:“你们来了这么久,是该独立门户,不过这砌房子置办田地的事情,也不用担心,不是还有三个哥嫂吗?急什么?”
这话的意思就是让张志廉三兄弟负责了,马春花露出一抹笑容,伏到在连氏怀里:“还是娘最疼我了。我常常和先勇财宝说娘最好了,所以上回先勇得了银子,就给娘买了一条狐皮坎肩呢!”
提起狐皮坎肩,连氏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马春花说的不错,上回李先勇带回来的狐皮坎肩可真是好的很!
上好的狐狸毛,摸起来舒服的要命,特别看上去特别贵气大方,连氏穿上后,就特别喜欢,每次别人进来说话,她都要穿着显摆一下。
看马春花把连氏哄的开心了,张志廉和谢氏的脸色都不太好。
等从连氏房间里出来,回到自己房间,谢氏就皱眉抱怨着:“娘现在真是越来越糊涂了!咱们家的钱可都是俊峰俊杰的!她一个出嫁多年的女儿,算什么?娘要我们帮她养女儿也就罢了,现在还养了女婿和侄子了,都养了快半年了,也不晓得还要养多久。”
嘴里抱怨,心里则想着,只要连氏不在了,她肯定就翻脸不认人,想占她的便宜,做梦吧!
张志廉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上了年纪后,他也畏寒的很,第一场霜后,就早早的的烧了火炕了,此时屋子里很是暖和。
“算了,少不得要出点血!原本想着二房三房能够出多点,这样咱们也用出多少,面子也好看,谁晓得老二和老三咋的一下子就变了。”
谢氏不屑的撇嘴,就马春花那贪婪的性子,就是圣人也得变了!
她倒是很理解张志仁和张志礼的。
忽然想起上回李先勇送给连氏的狐皮砍价来,谢氏眼睛一亮,盯着张志廉,紧张的说:“你说你那妹婿是不是……那个?”
“哪个?”
“就是小偷啊!”
张志廉瞪眼,不可置信,嘟嚷着:“说什么呢?这话也能乱说?”
“我乱说?”谢氏气的双手插腰,将以前那些疑惑一股脑的说了出来:“他要不是小偷,他哪里就有钱买这么些贵东西?你也不瞧瞧他们一家穿的是什么衣服!那成衣质地好的不像话也就算了,并且有的还小了大了啊!你是男人,心不细,我仔细观察了好久,发现那些衣裳都被改过,改的那人手艺不好,针脚明显的很,应该就是你妹妹弄的,你想啊,要真是自己赚的钱买的,那能不买更合适的?”
“还有那狐皮坎肩!那东西我以前问过价了,好的要十来两银子,差些也要个五六两,娘身上的那件毛色算不错了,至少也得七八两!这么贵的东西,你妹婿说送就送了?要是你,你舍得?”
听到这里,张志廉也有些怀疑起来,毕竟李先勇常常拿东西回来,却没怎么拿钱回来。
谢氏还在说:“二房的钱比咱们家多吧?他们家也不过用兔皮做件衣裳而已,这狐皮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买的下的!”
张志廉沉着脸,想了好一会,才说:“这话你先别说出去,要是弄错了不好。”
谢氏点头,这些都是她的猜测,虽然她觉得是十有八九差不离了,但是连氏站在马春花这边,又得了马春花的好处,她要是说出来,没准还里外不是人了。
她何必讨这嫌!
不过她得提醒张志廉:“我说当家的,要是你妹婿他真是那样,那更得让他们家砌房子搬出去了,不然以后出了事,咱们可就受到牵连了。”
张志廉点头,他原本就对马春花一家感到厌恶了,现在听了谢氏的话,越发觉得这一家人留不得。
下了决心后,张志廉就时常找张老头谈话,两父子商量着村里哪里还有空地,适合砌房子等等。
最后选中猪头岭的西边,那边空地较多,也离张志仁和张志礼家比较近,可以彼此照顾,选定后,张老头就擅自做主了,张志廉则开始找村里闲着的村民烧砖挖地基,趁着冬闲忙活起来。争取开春让他们一家搬出去住。
马春花一家见状,知道没法子了,虽然心里有些不满,但是好歹得到一个大房子,还是很高兴的,于是马春花一家三口天天到工地头看情况,因为是自家的房子,难得的动手帮帮忙。
张志仁和张志礼自然也得了张老头的吩咐,拿出部分银子来,因为是张老头开口,两兄弟都愿意给他这个面子,再者张老头比连氏可好多了,至少说出来的银子,都是让人能够接受的。
张志仁因为家境较好,主动多给了二两银子,这才让不满的马春花脸上笑容多了那么一丝丝。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榨糖作坊已经熬出一万多斤红糖了,张志仁打算将第一批红糖发货到府城去。
因为晗生永安都不需要读书了,所以这回带着两兄弟一块儿去,让他们也多增长些见闻,叫了车马后,方家人和崔家兄弟都帮着将红糖搬到车上去,去年习惯用竹筐装货,所以需要从村民手中收购一批竹筐,这也算是成本,再者竹筐容易占地方,不太方便。
所以今年张沁儿想出一个法子,用麻布袋装货,由于怕红糖因为保存不好而融化,所以在麻布袋的内里,缝了一层薄薄的油布,封口也用粗针缝的紧紧的。
用这种改良的麻布袋装货,既不会让红糖潮湿败坏,又能够装许多货,比起先前的竹筐好的多。
因为何家在府城码头,所以这次除了带上货物,还带了不少富足村的特产干货,以及自家酿的葡萄酒。
今年酿造的葡萄酒特别多,所以给何家带了十坛子去。
杨氏领着张沁儿和福儿目送张志仁带着车队离去,在他离去的时候,两个榨糖作坊都需要杨氏盯着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410.第410章 :福儿吃味
都是本村人,来干活的也都是老实本份,倒不需要杨氏怎么费心,就是随着天冷,糖寮里总是来了不少说闲话的婶子大妈,家里没事,又不舍得烧火取暖,所以不约而同就到了糖寮,这里温度高,人多,好说话打发时间。
占了地方,倒也罢了,关键是说着闲话吧,趁着一锅糖汁熬好,就拿木勺去舀些来吃,或者将切碎的红糖捏着吃。
都是一个村的,这么小吃小拿,杨氏也拉不下面子去说,但是每天都这样,日子一久,损耗的自然就多了。
对于这点,不止杨氏愁,张沁儿也愁的很。
按照她的意思,榨糖作坊就要像前世的工厂一样,做事的工人不带任何东西进去,也不带任何东西出来。一切按照规矩做事。
但是因为张志仁和杨氏都是性子绵软好说话的,人又随和大气,开了这个头之后,再想把规矩捡起来,就麻烦的很了,张沁儿开口的话,对她名声不好,长辈都没有发话,你一晚辈就发话了?
要知道,有时候那些爱占便宜又脸皮超厚的妇人是最难缠的。
张乐儿知道后,只嘲讽的说了句:“你就死要脸,慢慢受罪吧!”
听了这句话,张沁儿脑海中顿时就浮现出一句类似的话来: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抛下这些细碎的烦心事,张沁儿整天忙于榨糖作坊,盯着这个,看着那个,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过了三天后,张志仁就带着晗生永安回来了。
晗生和永安都显得很精神,少年的身体,在寒风中,显得挺拔起来。
一进家门,永安就高兴的冲张沁儿说:“姐,府城可好玩了!”
原来这次他去了府城玩了半天,上回他虽然也跟着张志仁去了府城,但是只在府城的外面,主要和李家人见面说话,内城没怎么去。
这会儿特意求了张志仁,恰好李癞头有兄弟要去内城办事,就做了顺风车,去里头玩了半日。
张沁儿摸着永安的头,他头上带着一定青色云纹的帽子,边角镶嵌了一圈兔毛,显得很可爱。
“这是你自己买的?”
永安点头,说:“是啊!我拿自己存的钱买的。”
这次因为要去府城,所以他将自己存的私房钱都带去了,此时兴奋的说:“姐,我还给你们买了花戴!”
他得意的显摆着手中的包袱,福儿见状,拉着他进房间,说要去看买了什么花。
进房间,几个人就脱了鞋子,盘腿坐在炕上,一起兴致勃勃的看起各种小玩意来。
永安是小孩子心性,买的自然都是有趣的小东西,其中有四朵花,除了张沁儿和福儿的,还有乐儿和甜儿的。
他很大方的说:“姐,你和福儿先选。”
福儿不客气,知道张沁儿不是特别爱戴花,就自己先选了一朵淡紫色绢花,张沁儿随手拿了朵嫩黄的。
晗生一直看着他们几个嬉笑玩闹,虽然他没有参与进去,但是嘴角也一直含着淡淡的笑意。
“哥,你买了什么?”得了永安的东西,福儿把目光转向晗生,既然永安都给自己带了东西,那么晗生应该也带了吧?
面对福儿期待的眼神,晗生愣了下,永安则哈哈大笑:“你们别想他的东西了!他的钱全部买了书!还送了铁壮那小子一本《琼林幼学》,并且教了十来个字,说好下回送货时,再教剩下的。”
李癞头当了工头后,有心想识字,但是又没有钱去学堂,加上李铁壮年纪也不小了,去学堂,夫子都不太乐意收的,所以一直没有怎么识字,这回晗生去了,好歹跟着学了些。
听到这些,张沁儿觉得这比晗生给自己买什么礼物要好的多,她内心依旧是记着当初何氏一家对自己的帮助。
“这次因为家里还有事,下回送货你就在府城多待几天吧。”张沁儿提议。
晗生点头,温和的说:“我和爹也是这样说的,铁壮很努力,我教他的字,都记得很牢。”
几个人说了会府城的见闻,听的福儿大为动心,撇嘴不高兴的说:“你们都去过府城,就我没有去过了!”
的确,张沁儿是最先去过的,晗生和永安更是去了两回,就只有福儿没有去过了。
永安不以为然,说:“还有一次送货的机会,到时候和爹说,让你也去。”
福儿听了,顿时心动,暗自盘算着这个可能性。
晚饭时,福儿就缠着张志仁,要他答应下回让自己也去府城看看。
张志仁有些无奈,入冬后,坐船赶路都辛苦的很,福儿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真不适合跟着去吃苦。
“现在的天气冷的很呢,别看去府城好玩,这一路上寒风冻人,你问你哥哥,咱们几个在船上时,那风声呼啸着,像刮刀子一样。”
风生水起,有水的地方,风是越发的凛冽,加上风中带湿冷水气,扑打在人脸上,能够冻死人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