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哎!”杨氏应着,带着张沁儿往黄大安家走去。
到了黄大安家,许氏就笑着说:“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也不知道你们要多少,不然让二虎给你们送去就行,大安打算明天去县城卖掉大半红薯和豆子呢。”
张沁儿就说:“现在家家户户的红薯和豆子都成熟了,市场上肯定很多,价钱就卖不好了,怎么不多等等,过些日子没准价钱会高上一些。”
许氏就说:“豆子还好,晒干可以保存很久,可是红薯容易坏,早点卖掉也好。”
“打一个地窖就好了,把东西放在里面,可以存很久。”杨氏提出一个法子,在北方大多是所有地窖的,整个冬天的蔬菜就指望着堆放在地窖里面的白菜萝卜了。
“又何尝不知道呢?只是家里暂时没钱打地窖。”打地窖和挖井一样,需要专业的人来弄,只是地窖不需要水井那么深而已。
几个人说了会话,许氏就拉着杨氏到堆放杂物的房间里,指着一大袋的红薯,说:“这些是我选出来的,个头都不错,也没有挖坏,就是不知道你要多少。”
杨氏一听,就知道许氏有心了,只是她也不知道要多少,就看着张沁儿,问着:“沁儿你打算要多少红薯?”
张沁儿扫了一眼,地上堆着三堆红薯,一堆是许氏指着说选好的,一堆是普通的,一堆却是小个头或者挖坏了的,这些估计是自家用来吃的。
“多买一些吧,红薯除了煮着吃,吃法可多着呢。”
“也就煮熟晒干做红薯干了吧?还有什么吃法呢。”许氏就笑着说,张沁儿脑子灵活,想法多,没准她还真知道些什么法子。
张沁儿就说:“当然还有别的,把红薯的浆水沉淀出来,晒干磨成粉,用来炒菜就不错,把红薯煮熟捣烂,拌上晒干的橘皮摊成薄薄的晒干,也不错,还有切片油榨什么的。”
许氏顿时傻眼了,说:“这些法子还真没有听过呢。”
张沁儿笑着说:“那等我做好了,送些过来给许婶子吃吃看。”
许氏连忙说好,然后帮着她们将选好的红薯装起来,拿秤称了重量,居然有一百多斤,又称了五十斤的豆子,因为东西太重,许氏就叫刚从外面回来的黄大安给杨氏她们送去。
黄大安一看她们要这么多,就开玩笑说:“都快把我们家的红薯都买光了。”
张沁儿一看地上堆着的红薯确实不算特别多了,就问:“地里的红薯都挖出来了?”
黄大安说:“是啊,当初也不知道红薯产量这么多,只听人说不错,租来的地都是种豆子的,自家开的除了种些蔬菜瓜果来吃,其他的就是种红薯土豆和玉米,也没有多少地了。”
张沁儿自然明了,黄大安是一个很努力的人,只是经过官田的开垦,人都已经是疲惫的了,又接着开垦出这么多的荒地自家用,着实不容易了,他家不像张老头家,当初张家没有分家,张志仁和张志礼以及杨氏和冯氏也都是劳动力,而黄大安家却只有黄大安和许氏,黄二虎虽然十岁多了,却依旧太小了,做不了多少事情。
张沁儿就说:“干脆剩下的也给我们留着,这里离县城远,来回一趟也不容易,豆子你就先收着,等价钱高起来了,再卖吧。”
黄大安吃了一惊,说:“你们还要?这都一百斤了,这东西没有地窖也不经收。”
张沁儿笑着说:“没事的,我们用的完!”
既然张沁儿言之凿凿的说用的完,黄大安自然不好再说什么,背着一麻布袋的红薯就往肩上扛去,一路走着。
路上的时候,黄大安就说:“现在地里的活都忙的差不多了,想再开垦荒地,家里的人手不够,反而都照顾不好,我是想着去县城找些事情做,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路子。”
黄大安这话里话外的意思,自然是想求助张沁儿家了,毕竟张志仁和张志礼都在县城里做事。
张沁儿就说:“具体的也不太清楚,你要是去县城,就找我爹他们说说吧,没准有些路子吧。”
黄大安一听这话,就放心了,走了一段路,又说:“郑小少爷现在正在你们家吧?我今天在田家院子里看到他了。”
提起郑成凯,张沁儿不免觉得他还真是不怕死啊!昨天用墨汁小小惩戒了,要是今天再醉醺醺的回来,真要动真格的了。
说话间,已经到了张沁儿家了,走进院子,黄大安就将背上的红薯放在堂屋靠墙立着,又接过杨氏身上的豆子,这五十斤豆子背的杨氏直冒汗水。
“真是谢谢你了。”杨氏忙道谢着,又问要不要喝水。
黄大安摇了摇头,说:“不用了,那我先回去了。”
张沁儿送他出去,然后才看到杨氏累的浑身无力,便说:“娘,你歇着,我去煮饭吧。”
杨氏就说:“不用,我歇歇,待会就去煮饭,你去把福儿叫回来吧,别总在你三婶家吃饭。”
张沁儿就应着,出门去了,最近因为福儿和小宝玩的好,总是在张乐儿家,而冯氏又喜欢福儿的乖巧,就会留她在家吃饭,虽然是关系好的亲戚,不过自家有总在别人家吃就不好说了。
等张沁儿带着福儿回来,杨氏还在歇息,张沁儿就对福儿说:“娘今天累着了,我们两个来煮饭吧。”
福儿忙点头,说:“我给你烧火。”
张沁儿应着,两个人朝厨房走去,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张沁儿摸索着点燃一盏油灯,正打算烧火洗锅时,就看到灶台上摆着两个大碗,一个是爆炒黄麂肉,一个是干笋炒肉,摸一摸碗沿,还带着余热,想必是刚刚放在这里的。
“姐,这是谁家的白瓷碗?怎么放在我们厨房里呢!”福儿奇怪的问着,因为那碗里的肉炒的十分的香,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张沁儿一看那白瓷碗就知道肯定是从田家带回来了,这田家的日子也过的越来越好了,整个村里的人家都用自家烧制的陶器,恐怕只有田家开始用瓷碗了。
比起灰色的陶器,白瓷碗的确好看许多,也高档许多。
“你去郑哥哥的房间看看,他是不是回来了?”张沁儿吩咐着福儿,自己则继续烧火,既然有了菜,就只需要煮一锅饭出来了。
不多时,福儿就跑了过来,小声的说:“郑哥哥回来了,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呢。”
张沁儿眉峰微蹙,这会儿就呼呼大睡,肯定是又喝醉了!
张沁儿熟练的将锅子洗干净,又把淘过的米放进锅子,这才吩咐福儿看着火,自己则磨刀霍霍的朝郑成凯的房间走去。
推开房门,里面黑黑的,只有借着月光的清辉,才看清床上躺着一个人,张沁儿有心再整治他一番,于是走了过去,正要下手时,岂料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人猛地一个鲤鱼翻身,瞬间逆转了形势,将张沁儿压在身下,这才露出得意的笑容:“嘿嘿,还想两次偷袭我?想的美!”
“你装醉!”张沁儿顿时就恼怒起来了,这人居然是装的!
郑成凯利落的将张沁儿手里捏着的小刀抢过去,然后丢到一旁去,心里顿时觉得自己实在太英明了,要是又着了这丫头的道,明天早上醒来脸上就要多几道刀疤了!
“你这没良心的丫头,居然还真敢用刀子!”郑成凯忍不住骂了,俊美的脸庞纠结的扭曲着。
“谁叫你敢喝醉,既然人事不醒,自然就要承担下场了。快放开我!”张沁儿被压的难受,开始扭着身体挣扎着,无奈郑成凯压的死死的,有心要她好看,竟然丝毫不留情,张沁儿只觉得胸腔的气都快要被挤压出来了。
“不放,你这丫头心太黑了!我爹娘都没有管过我,你管就管吧,手段还这么暴戾!”郑成凯哼哼的说着,死活不放开她,利用自身的优势将她的四肢压的死死的。
“我……快喘不过气来了。”张沁儿艰难的说着,有气无力的样子可见她说的是实话。
郑成凯毕竟怕出人命,心里对张沁儿的恼怒一下子也消失了不少,忙将身体从她的身体上挪开,拍打着她的胸堂,关心的问着:“真没用啊,这么快就喘不过气来了,现在好些了没?”
可怜张沁儿身上一松,正要喘气恢复时,却见郑成凯的爪子正拍打在她的胸部!……好吧,虽然现在还是小萝卜头一个,胸部跟个豆子似的不起眼,但是……那也是女孩子的胸好不好!
“郑成凯!你的手放在哪里?”张沁儿咬牙切齿的瞪着他。
郑成凯坏坏一笑,说:“中气十足么,看来是死不了了。”
“把你的爪子从我的胸部挪开!”张沁儿再次警告。
“……你有胸吗?”郑成凯又摸了一把,然后正经的说:“没有胸啊!”
张沁儿顿时气结,吐血阵亡!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120.第120章 :红薯宴
“沁儿,你怎么了?”门外忽然传来杨氏的声音,张沁儿面色一变,连忙从床上爬起来,警告的瞪了郑成凯一眼,然后才快速的打开房门,说:“没事呢,郑小少爷喝醉了,我喂他喝水呢!”
杨氏一听,顿时担忧的说:“又喝醉了?那田家也真是的,郑小少爷虽然是男孩子,毕竟还小,现在正在长身体,喝多了酒可不好。”
张沁儿阴森森的说:“没事,就让他醉死好了!”
杨氏觉得不对劲,正要说什么时,郑成凯忽然从门口探出一个头来,笑嘻嘻的说:“谢谢婶子关心,我今儿把田家的人都灌醉了!”
张沁儿扭头看他,没想到这人报复心还蛮强的啊!
看到张沁儿眼中的诧异,郑成凯得瑟的说:“昨天是我一时不小心,加上心情不好,才着了道,今儿我出手,谁能不趴下?……当然,某人也是如此!”
最后一句说的自然是张沁儿了,气的她直磨牙,心想下次可别撞到她手里,否则要他好看!
厨房里的那两碗菜,自然是郑成凯从田家带过来的,杨氏就说:“我们自家也有吃的,可别这样了,还累着你端着过来。”
郑成凯挥手,不在意的说:“是田老四送过来的。”
纵然是田老四端来的,那也是看在你的面子上!
不过菜既然已经端了过来,自然没有再送回去的理,不多时厨房里的饭就煮熟了,杨氏便问郑成凯:“郑小少爷还饿不?一起吃一点吧。”
“我倒不饿,你们吃吧,还别说,田家那两个儿媳妇手艺还是不错的。”郑成凯不太想吃,又觉得自己不吃呆在这里也尴尬,于是就说:“我去河里洗澡去了。”
临走时打算拿干净的衣裳,这才想起今天早上把湿衣裳放在河边石头上晒着了,于是空着手出门了。
堂屋饭桌上剩下杨氏和张沁儿以及福儿三个人,杨氏就感慨的说:“郑小少爷说是到我们家小住做客,但是都是托他福,我们倒没有尽到东道主的责任,明天我去县城买些肉食什么的回来吧。”
张沁儿就说:“还是别了吧,现在多热,家里又还没有买牛和驴什么的,况且他在县城里,什么好吃的没有吃过?还不如给他做几样别致些的乡下吃食呢。”
杨氏想了想,觉得也是,就问着:“什么别致些的吃食呢?总共也就这么些子东西。”
张沁儿笑着说:“我心里有数,明天我来做。”
杨氏知道张沁儿向来是有主意的人,也就放心了,不过还是吩咐一句:“沁儿啊,你也别和郑小少爷闹,毕竟我们有今天,也多夸了他帮忙。”
“哪里和他闹了?”张沁儿不悦的嘟嘴,她就是见不到郑成凯小小年纪就借酒消愁,还把自己喝的醉醺醺的!
吃过饭,张沁儿就忙着去厨房捣鼓去了,直到福儿和小宝两个人可怜巴巴的站在门口看着她时,才反应过来今天是答应给他们两个说故事了,想着手头的事情都做的差不多了,就把东西收进橱柜里,带着福儿小宝朝房间里走去。
张沁儿给他们讲故事,不是纯粹的讲故事,而是一种教育,说完故事之后,还要问问题的,这些问题就考验着福儿和小宝的思维能力,以及他们的情商和智商。
郑成凯从河里游泳回来之后,就在窗外听到张沁儿清脆的嗓音说着别样的故事,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他常年混迹于市井,听过不少说书人讲故事,但是绝对没有一个人讲过张沁儿说的这个故事。
就是这份好奇和新颖,让他悄悄的推开门,也靠在房门上听着,整个故事听完之后,郑成凯看着张沁儿的眼神闪过一丝异色,这个女孩子……总能够轻易的让他发现有趣点啊!
张沁儿这次说的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风趣的言语着重突出了阿里巴巴的智慧,引得福儿和小宝哈哈大笑不止,张沁儿照例问了几个问题,福儿和小宝各有各的回答,张沁儿既不说谁对,也不说谁错,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善于动脑思索便是成功的第一步。
待福儿和小宝一面喊着“芝麻开门”,一面笑着跑出去之后,张沁儿才眼角微翘的看着倚靠在门边的郑成凯,他披头散发,在柔和的橘色灯光下,介于少年和成年的面孔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张沁儿原本想傲娇的得瑟下,一时间倒是看他看呆住了。
郑成凯往日里爱笑,总是嘻嘻哈哈个不停,没个正经的,但是他面无表情时,却自有一种别样的风味,他的眉宇线条分明,看来就是一个胸有沟壑之人,大大的眼睛,眼波柔和又含笑,高挑的鼻梁和冷冽的嘴唇勾勒出杂糅气质。
“故事说的不错,你自己编的?”郑成凯笑着说,声音中有着他没有发现的温柔之意。
张沁儿便是一愣,随即醒悟过来:“逃荒的路上听人说的。”
“骗人!既然是逃荒路上听人说的,那么福儿和小宝怎么一副第一次听的神色?难道你和他们不是一路逃荒的?”郑成凯一眼就戳破了她的谎言,令张沁儿满脸无语。
“好吧,算是我自己瞎编的吧。”这会儿只好盗用一下某人的版权了,不过她保证不用此版权谋利便是,心里嘀咕了一会,张沁儿终究无法直接说这些故事是自己的,于是岔开话题:“你打算住几天呢?得贤书院这两天应该就开学了。”
郑成凯知道她不愿意说之前的话题,也不强迫,于是说:“最多两天,我爹可没有那么好的耐心了!”
“那你后天就乖乖回去吧,人生在世,总要学些有用的东西。”张沁儿不自觉的教导起来,弄的郑成凯才好些的情绪又恹恹的了。
“好啦好啦,我也不是不会认字看书,就是觉得那八股文章太无趣,到时候功名没考上,人的脑袋也浆糊了!”
听到这比喻,张沁儿也扑哧笑了起来,她心里也对八股文章不以为然,只不过这时候科举考的就是八股文章,所以这话她从来没有在张志仁和晗生面前提起。
“八股文章确实无趣,不过诗词歌赋和山川游记,乃至小说话本倒还是不错。”张沁儿笑着说。
郑成凯就点头应和:“这些倒也可以,我往日里也会搜集这些,无聊时倒也会看看解闷,我倒是喜欢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若不是我年纪还小,都想跟着商队闯南走北呢!”
张沁儿听了心中微动,谁不想肆意的游玩大好山河呢?品味不同的风俗风味呢!
前世许多山河风景早已遭到破坏,如果能够趁着如今去游玩一番,那才是人生无憾,想着,嘴里便说:“我也想着去外面游玩呢,等过几年,家境好了,哥哥又有功名的话,我就想着先去周边玩一玩。”
纵然心中向往天山长白山什么的,如今交通不便,也是难以去成的,丝绸之路的商队来往一次往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
两个人似乎找到了共同的兴趣,于是聊的不亦乐乎,倒忘记先前的不愉快了,最后郑成凯得瑟的说:“等着吧,纵然不能从军,我以后也要组织一个商队,一路游玩,一路贩卖商品,既能够赚钱,又能够享受!到时候我就勉为其难的捎上你吧!”
“切!商人的地位低,你爹肯让你从商?”张沁儿不屑的说着。
郑成凯却反驳:“如今那些当官的世家大族,哪家没有一些商铺做着生意?只不过购买部分良田,就算是地主,而不是商人了!”
张沁儿一想,倒也是如此,虽然社会大环境重农轻商,不过从商能够获得巨利,这一点却是谁都知道的,那些世家大族若没有经商,依靠着田庄里的产量出息,哪里能够过上那等奢华无度的日子?
“说的也是啊,只要有田就是地主了。”张沁儿叹息着,心里则盘算着怎么赚钱购置一些土地才好,有了土地,成了地主,她们家才会逐渐有话语权。
两个人说话间,杨氏已经过来叫人了:“沁儿,时间不早了,你该洗澡睡觉了。”
杨氏看着白天还闹别扭的张沁儿和郑成凯,不由得无语失笑,都跟小孩子心性似的,一会儿就和好了,不过这样也好,杨氏顿时觉得心里轻松了不少。
张沁儿一看时间确实不早了,忙应着:“好,我这就去洗澡。”然后推着郑成凯回他自己的房间,说:“你快回去睡觉吧!”
拿着她今天自己做的睡衣就朝洗澡房走去,郑成凯眼尖,瞧见她手里的睡衣,只觉得奇形怪状的,正要问,却见张沁儿瞪了他一眼。
摸了摸鼻子,郑成凯知趣的离开了。
第二日,张沁儿有心招待郑成凯,就起了一个大早,并且包揽了做早饭,杨氏见状,就趁着天气凉爽,扛着锄头出门干活去了。
张沁儿将大锅洗干净,然后放入洗干净的个头比较小的红薯,烧火开始煮着,这种个头小些的红薯,很适合整个煮熟了吃或者埋在炭火堆里烤熟。
接下来就从橱柜里拿出昨天准备好的葛粉,她打算用葛粉煮成糊糊来吃,又营养,又下火,适合夏天炎热时吃,往日里因为这些都比较麻烦,大家都是煮上一锅粥了事,今天张沁儿是有心想要招待郑成凯,这才费了不少心思。
等郑成凯起床吃饭时,就看到桌子上摆着葛粉糊糊、煮红薯还有玉米掺白面饼子,虽然不丰盛,却比往日精致了几分。
杨氏看到郑成凯的惊讶,心里也高兴,忙说:“郑小少爷快坐下吃饭吧,这些都是沁儿丫头弄出来,我尝过了,味道都还算不错。”
郑成凯这才知道是张沁儿弄的,不由得朝她看去,却见她一脸得意傲娇,于是咳嗽几声,说:“那我就尝尝看吧。”
说着,拿起筷子先是吃了一口葛粉糊糊,温热的糊糊带着一股清甜的香气,口感绵软可口,着实不错,但是郑成凯却说:“可惜少了新鲜的猪肉,将猪肉剁碎,放在里面一起煮,这样会更好吃。”
张沁儿便说:“我也想过,不过现在家里可没有新鲜的猪肉,就只好委屈郑小少爷了。”
郑成凯听到她开口喊自己‘郑小少爷’总觉得一股恶寒,于是不再打击她,而是拿起一块饼子吃,口感不错,于是不吝啬的夸赞着:“这饼子不错,吃着爽口。”
最后拿起一颗小些的红薯,咬了一口,这个味道倒是普通无奇,不过胜在食材新鲜,倒也不错,于是点头说:“都不错,大家也坐下来吃吧,难道今天沁儿做出这么都好吃的。”
张沁儿笑眯眯的说:“你明天就要开始过苦难日子了,我怎么的也要在今天好好的招待你。”
郑成凯听了这话,差点被红薯呛到,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说:“今天就高高兴兴的,别说那些扫兴的话!”
张沁儿抿嘴笑着,心想,你还想和我斗!嫩着呢!
出门帮着杨氏一起开垦菜园子之后,张沁儿又钻进了厨房,开始和那群红薯做斗争,郑成凯整日无事,就围着她转,说:“你就想拿红薯打发我?”
张沁儿自信的说:“你就等着瞧吧,今儿个我给你弄一个红薯宴出来!你帮我把这块铁皮用钉子钉一些孔出来,横着钉。”
张沁儿递给郑成凯一块薄铁皮和锤子钉子,用手比划着让他去一般干活,而自己则继续清洗红薯,因为是取红薯浆液,所以皮不需要去掉,只需要洗干净就行,当张沁儿把准备好的红薯都洗干净时,郑成凯也按照她的要求把铁皮钉了无数个孔出来,这样一来,铁皮的另外一边就有很多翻开的边角,用手摸着,凹凸不平。
“接下来怎么弄?”郑成凯好奇的看着她。
“这样,利用铁皮卷起来的一面把红薯刮成碎碎的。”张沁儿做着示范,铁皮很锋利,一个个头大的红薯马上就被刮成碎碎的渣渣。
“就是这样,你来弄吧,我还要去做别的事情。”张沁儿示范之后,就把这些丢给郑成凯,郑成凯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不过想着她也是想给自己弄好吃的,也就没有吭声,认真刮着红薯。
而张沁儿则又开始煮起红薯来,这些红薯不是用来马上吃的,而是要做红薯干。
趁着大火烹煮的时候,张沁儿又拿出窗台上晒着的橘皮,洗干净剁碎留着备用,这次是打算做两种风味的红薯干,一种自然是将煮熟的红薯切片晒干,一种则是捣烂加入橘皮拌合,最后用擀面杖将红薯泥摊平,然后晒干。
“沁儿,要不要我帮忙?”杨氏从外面走进来,看见郑成凯在哪里刮着红薯,忙说:“郑小少爷,你去休息吧,我来弄,沁儿这孩子也是的,竟然让你做这些。”
张沁儿从厨房探出头来,说:“娘,你回屋去做衣裳吧,郑小少爷明天要回县城,爹的那件衣裳还没有做好,你得赶紧,到时候让郑小少爷一块儿带去了。”
杨氏就踌躇着,既不愿意让郑成凯来做这等活,又心里想着把衣裳让郑成凯捎给张志仁他们,于是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屋去,这些日子她已经做好晗生和永安的,张志仁的则还刚刚开始,若不赶着做的话,明天是做不好的。
郑成凯倒是善解人意,知道杨氏的犹豫,于是说:“婶子你就去做衣裳吧,我觉得这样挺好玩的,就玩一会儿。”
1...5859606162...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