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张乐儿忙笑着说:“还是爷爷最好了,爷爷你放心,现在我们家日子过的紧,等以后日子好了,我们会更加孝顺你的。”
张沁儿抿嘴笑着,心想张乐儿还真会拍马屁,于是也跟着说:“是啊,爷爷,等我们家日子过好了,一定会好好孝顺你的。”
张老头笑着点头,心中是明白这些儿孙们的孝顺的,几个人在院子里愉快的说着话,靠在厨房门口看热闹的谢氏便哼哼了一声,进了厨房洗碗起来,否则待会连氏教训完张志仁兄弟发现她还没有把碗筷洗好,就该轮到教训她了。
此时连氏的屋子里,气氛很低沉,连氏的做法无非就是唾骂杨氏和冯氏,说她们是坏了心肠的女人,又骂沁儿和乐儿,说是嫁不出去的姑娘,最后就以亲情相逼,非要张志仁张志礼吐口答应好好教训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们,然后再答应一定要给小妹贞娘添箱银子不低于五两银子!
这些话,先前张沁儿也说过,只是当时张志仁一昧的认为张沁儿是夸大其词了,自己的娘怎么会这般恶语相向呢?谁知此时自己坐在小板凳上,耳中听着这些恶毒的话和威逼的话,张志仁才能够略微感受到杨氏和张沁儿她们的艰辛。
“你们两个这是要气死我吗?别给我说你们没钱没钱的,我会信才怪!现在离年底还有些日子,我就不信到时候你们连五两银子都拿不出来!”连氏厉声质问着,一双精明老道的眼睛冒着炙热的精光,让人不敢直视。
张志仁和张志礼都在低头苦笑,现在离年底确实有些日子,如果不是每个月要给连氏五百文奉养银子,届时不要说张志仁,就是张志礼也都是可以拿出这五两银子的!就如张沁儿所说,若家中有钱,无需连氏相逼,他们两个做哥哥的也不会让妹妹难堪。
“娘,这是这个月的奉养银子,我和三弟合在一起,一共一两银子。”张志仁拿出这个月的奉养银子,恭顺的递给连氏。
连氏见他们没有直面答应自己的要求,脸色依旧不悦,不过她的脾气向来不会对着银子的,所以还是冷着脸把那银子接过,在灯光下看过银子的成色之后,紧紧的捏在手中。
张志礼眼看着连氏看在银子的面上没有那么严厉了,就说:“娘,你说的这些我们也都是知道的,贞娘是我们的小妹妹,我们哪里能亏待她呢?你就放心吧。”
连氏忙说:“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要你们兄弟两个不低于五两银子就成!省的你妹妹嫁过去被人说三道四,女人有嫁妆,才有底气,你们知道吗?”
张志仁和张志礼一阵无语,若非连氏是他们的亲娘,都想腹诽连氏嫁进来可没有半点嫁妆,不也如此有底气?而杨氏和冯氏嫁进来虽然嫁妆不多,却也在庄户人家中算可以的,嫁进来后,别说有底气,还得低三下四才行。
“娘,这是我们自然是真的,不过你也得体谅我们,如今我们兄弟两个在县城做事,赚的钱也不多,还要养活一大家子的,到年底能不能有五两银子还是问题呢……要是这亲事不急的话,不如过了年再办吧?到时候过年东家是有红包给的,我估摸着有一两银子左右。”张志仁想了一个折衷的法子,越说越觉得这法子不错,于是又接着说:“贞娘如今也才十四岁,过了明年这才十五,也不必这么急于一时,再说了,一家有女百家求,这亲事多商谈着,没准还能够找到更好的。”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127.第127章 :上山找人
张志仁犹自觉得自己说的有理,却不想连氏听的脸色越发黑沉下来,旁边的张志礼眼尖,察觉到不对劲,忙拉扯了张志仁的衣袖,示意他别再说了,可惜已经来不急了!
连氏重重的拍了拍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紧接着她严厉的瞪着张志仁,说:“怎么?你觉得你娘我看人的眼光不好?还要你来教是不是?贞娘是我的女儿,我能不知道什么人家适合她?我能害了她不成?”
张志仁顿时慌了手脚,无措的说:“我……我不是这个意思,娘你别生气啊。”
张志礼也在一旁替张志仁说着好话:“娘的眼光向来是不错的,哪里会错,二哥也不过是胡说罢了,这样吧,我明天尽量去山里找一找药材,没准能够找到价钱好的。”
屋子里的气氛越发僵凝了,谈话越说越错,张志仁和张志礼心底都打起退堂鼓来。
这时院子里的张老头发话了:“孩子们忙碌了一天,都还没有吃饭的,有什么话下次再说吧,先让孩子们回家吃饭休息去。”
张老头的话宛如救命草一样,大家都不由得紧紧的抓住这个机会,而连氏此时也不好再留人,不过她心底厌恶杨氏和张沁儿,尤其是张沁儿!小小年纪,却压根没把她这个奶奶放在眼里,竟然还敢和她呛声!真是过份!
于是她不再提银子的事情了,而是满脸不悦的把上次杨氏和张沁儿对她无理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出来,最后严厉的要求张志仁狠狠的把这两个人教训一顿。
张志仁额头汗水直冒,他此时已经知道是连氏紧紧相逼,张沁儿没了法子才冲动的,只是要他这般和连氏说,他却是不敢的,于是说:“好好,我回去就教训她们!”
连氏却说:“哼,我还不知道你!就在这里教训!”
于是张志仁就傻眼了,别说此时他已经体谅杨氏和张沁儿的艰辛了,就是她们两个真有错,也不该在大庭广众之下教训啊!
“这……这不太好吧。”张志仁嗫嚅的说着。
“嗯?”连氏直勾勾的看着他,非要逼着他做出决定。
僵持了一会,张老头又催促起来:“有些什么话非要说这么久?孩子们都累了一天了,明年还得出门做事,你这当娘当奶奶的怎么就一点都不替孩子们着想?”
张老头说完之后,已经打开了房门,看着张志仁和张志礼一副尴尬为难的样子,心底就猜测到连氏肯定说了什么让他们为难了,就说:“志仁志礼你们先带孩子们回去。”
张志仁看了一眼没说话的连氏,有些由于,张志礼则快速的说:“那好,爹,我们就回去了,下次再来看你们!”
说完就拉着张志仁出门了,竟然停也不停,直接对冯氏杨氏她们使眼色,几个人一齐朝院门外走去。
“志仁!”忽然连氏站在屋檐下,厉声叫了张志仁的名字,他顿时就愣住了,他看着院门,院门就在眼前,外面便是更加广阔的天地,今夜月明星稀,清风拂动,枝叶间不时沙沙作响,一片宁静美好。
张志仁第一次产生逃离的心思,他想逃离这个老宅,他想不要再面对连氏的刻薄和不公了,他想……
最终他还是转身回头了,他眼中无神,充满着无言的悲伤,声音低沉的说:“娘,我知道怎么做,我们先回去了。”
说完这话,他迈着步伐快速的走出院门,就在那一刻,他感觉到一种解脱的快感。
回到家中,虽然张志仁什么话都没有说,但是敏感的家人都感受到张志仁的不同了,杨氏也没有说话,而是拉着张沁儿进厨房一起忙碌着做晚饭出来。
晗生和永安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此时挂花已经被张沁儿采摘收集了,树枝上只有一些后来长出来的细小桂花,随风带来阵阵淡雅的清香。
兄弟两个在背诵着诗词歌赋,一来一往,倒有些样子,福儿则坐在旁边,明明听不懂,却听的异常的认真。
等吃过饭,大家就各自睡觉去了,毕竟忙活了一天,又在连氏面前受了气,整个人都累的很。
第二日一大早,杨氏就起床弄早饭了,今天他们要去山里更远一点的地方采摘茶树籽,近些的茶树林早已经在昨天就采摘的差不多了。
吃过饭,包上一些玉米饼子,再带上一竹筒的水,大家就背着背篓拿着镰刀准备出门了。
走到山脚下时,就看到黄大安一家也出门了,于是三家聚合在一起,闲聊着一些话题,在乡下,最不缺的就是勤劳的人,张沁儿看着陆陆续续上山的村民,只觉得这种感觉也实在不错,大家靠自己的劳动力,努力的过上好日子,千百年来,大多数人都是这般平凡而朴实的生活着。
这一次要翻越一个山头,去更远的地方,所以张沁儿一家早就做好准备,也商量好按照黄大安家的运送方式,等背篓和麻布袋都装满了,杨氏和冯氏带着孩子们依旧在山里摘茶树籽,而张志仁和张志礼则负责来回运送茶树籽到家里去。
这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山里忙活着,人人挥汗如雨,却依旧打起精神干活,要知道,错过了今天,也许明天这山头的茶树籽就要被人摘的差不多了,如今村里有两百多劳动力,大家遍布山中,各自忙碌着把东西弄回家呢。
到了下午太阳渐落西山时,杨氏就问张志仁:“你们明天就要去县城做事,待会回去还是明天早上回去?”
张志仁就说:“你放心吧,我们已经和田老大约好了,明天一大早一起回县城,他有马车,快着呢!”
当大家再一次把背篓和麻布袋都装满了,光线也变得昏暗起来,张沁儿忙说:“趁着还有光亮,赶紧下山回去吧,这里离村里远着呢。”
大山深处的夜晚是最不安全的,一来是山路崎岖,二来是会遇到深山里的野兽,所以大家早早回去比较好。
于是张志仁和张志礼依旧是最大的劳动力,负责背一背篓,还要拖一麻布袋的茶树籽,晗生则跟在后面,遇到不好拖行的地方,就出力帮衬着。
待下了山,已经鲜少看见人影,看来大家伙早就下山回家了。
等张沁儿一家吃过饭,正准备洗澡睡觉时,村子里忽然响起一阵紧急的锣鼓声,这是村里有急事发生时,用来敲打提醒村民的。
张沁儿家这边离的比较远,出了门,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张志礼和冯氏也匆忙出门,看见彼此下意识的问着:“村里发生什么事情了?”
张志仁摇了摇头,说:“我们走过去看看。”
于是让福儿到张乐儿家去和小宝一起照顾甜儿,其他的人都跟着过去看热闹了,等遇到其他村民时,这才知道,村里的方大有和他的儿子方伟杰一直没有回来,估摸着怕是出事了,所以张老头做为里正,在方大有的媳妇田氏找他帮忙时,就敲响了锣鼓,把村里的人都召集过来。
“我看到过方大有,当时我们一起准备下山的,但是回头一看他儿子不在,就回头找他儿子去了,没想到这个时候他们父子还没有下山啊。”其中一个村民感慨的说着,这两天大家伙一起上山的,难免会一同出发和下山回家。
做为里正的张老头忙问:“当时你是在哪里和他遇到的?”
那村民就说:“是在偏东的那片茶树林,地势有些陡的那里。”
山里茶树虽多,也架不住村里人多,所以近些的地方都被人摘完了,今天大家摘的自然是那些地势陡峭,又比较深远的地方。
“我看啊,估计是他们父子两个迷路了,或者不会摔到沟沟里了吧?”有人猜测着,这话一出,方大有的媳妇田氏就呜呜的哭了起来,她看着大家,说:“乡亲们啊,你们可一定要帮帮我们啊!我们家就靠着大有和我儿子伟杰呢。”
田氏今天没有去山里摘茶树籽,一来她要在家里照顾一个年仅两岁的女儿,二来要给家里的地浇水,如今天热,田里干燥,不浇水的话,地里的蔬菜就得渴死了。
本来天色黑了,她就担心着,只是又想着家里条件不好,估计丈夫和儿子想着多摘一些茶树籽,这才在路上耽搁了,可眼见黑色越来越暗,村里的人大多都回来吃饭准备睡觉了,她心里也越发着急,这才急匆匆的找到张老头,把情况说了出来。
“都这个时候,肯定怕是出事了,我看我们还是去山里找一找吧。”张志仁站了出来,热心的说着。
张志礼也蹙眉说:“是该去找一找,这山里可是有野猪的,一个人遇到了,怕是会危险,何况天色暗了,也容易摔倒掉坑里去。”
村里的人都是去年一起从徐州一带逃荒过来的,一路上大家相互扶持,早已经有了情谊,也纷纷替方大有担忧着,尤其是和方大有相熟的几户人家,更是对田氏保证:“你放心吧,我们带着一些火把去山里找一找,总能够找到的。”
田氏感激的说:“那就拜托各位了。”
张老头就召集村里年轻的男人和部分健壮的女人,开始动手扎火把,然后蘸上油脂,点燃之后,浩浩荡荡的朝山里走去,数十个人举着火把,沿着蜿蜒的路径走去,宛如一条火龙,在山间游动着。
张沁儿人还小,自然被摒弃在去寻找的人群中,但是她觉得自己对山里的熟悉程度估计要大于其他的人,因为大家平日里需要在地里干活,而张沁儿却时常在大山里寻找着药材和果木。
于是她说:“爹,我跟着你们去吧,这山里我可比你们熟多了,那些地方有茶树林我也是知道的,我想方叔叔他们肯定在茶树林的附近吧。”
张志仁一听就迟疑了,一起去找人这是好事,但是张沁儿一个女孩子家的,又还小,张志仁实在不忍心她大半夜的跟着自己一伙上山劳累,就说:“今天你都累着了,还是别去了吧,我们这么多人,总能够找到的。”
“我还是去吧,不然心中不安。”不知道为什么,张沁儿就是觉得有些不安,自己亲自去了,她才觉得舒服些。
张志仁说不过他,其他的人已经开始上山了,于是匆忙的说:“那你就紧紧跟着我吧,可别跑到别处去了。”
“嗯。”张沁儿应着,又让杨氏她们早些回去,晗生也是要去的,但是却被拒绝了,张沁儿说:“哥,我对山里有多熟,你还不知道吗?你现在要读书,不能太过于疲累,否则明天怎么上学?”
晗生见村里大部分人都上山找人去了,想着应该没事,就点了点头,说:“那好吧,我们就先回去休息,你自己也要小心。”
山路崎岖,光线晦暗,若非往日里对山路熟悉的人,晚上上山真是一件苦难的事情,大家首先去地势陡峭偏东的那块茶树林,看看方大有父子是不是在这附近。
“方大有!方大有!你听到了吗?”
“伟杰!方伟杰!你们在不在?”
村民们大声呼喊着,却毫无头绪,张志仁就说:“大家以这块茶树林为中心,分开到四周找一找吧,我猜想着应该就在这附近的。”
大家也觉得这话有理,于是三三两两的朝四周走去,一面走,一面喊,但是山里除了大家伙的呼喊声,却听不见任何求救声。
张沁儿仔细的打量着这片地形,因为这里很陡峭的缘故,今天摘茶树籽她都没打算到这里来,思索过后,她就对张志仁说:“爹,我们去那边看看。”她指着一块坡地,对张志仁说:“别看那是坡地,下面却是一个深坑,人要是不注意,很容易跌进去的。”
张志仁一听,忙带着张沁儿一齐朝那块坡地走去,两个人极为注意脚底下,等到了坡上,往下一看,果然看到下面越发陡峭,乱石堆积,火把的光亮有限,张志仁无法看清楚下面具体的情况,又不敢冒然下去,于是大声喊着:“方大有!你在下面吗?”
连叫了几句,都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就在张志仁准备放弃离开时,张志仁忽然拉住张志仁的衣袖,说:“爹,你仔细听。”
张志仁便仔细听着,却不见方大有的声音,只有四周村民的喊话声罢了,正要问张沁儿听什么时,却见张沁儿极为自信的指着下面,说:“爹,下面有人,估计摔伤了。”
“你确定?”张志仁狐疑,他可是没有听到任何声音的。
“确定,爹,你跟着我,慢慢的顺着坡走,一定要小心脚下。”张沁儿人小,身子矫捷,当即就先朝下面走去了,张志仁在后面忙举着火把替她照亮着路面。
这个坡太陡峭了,又是在黑沉沉的夜晚,两个人极尽小心,这才下到坑底,张志仁用火把仔细的照亮着地面,只见山石堆积,凹凸不平,这里并没有大树,只有石头缝隙间有野草长出。
到了这里之后,外面的那些声音就变得微弱起来,四下一片静谧,张沁儿仔细的寻找着,心头稍微产生疑虑,她明明听到这下面有微弱的呼救声啊?难道是幻觉?
“沁儿,这里什么都没有啊。”张志仁说着,产生了退堂鼓,毕竟大晚上在这石头上走动很苦难。
张沁儿心中也微微的失望,正打算离开时,忽然她看到地上有一些茶树籽。
“爹,把火把照一下这里!”张沁儿激动的指着地上,张志仁则配合的用火把照了过去,发现石头缝隙间有不少散落在地的茶树籽。
张志仁就说:“坡上面就有茶树林,茶树籽掉下来也正常。”
张沁儿神色惊喜,摇了摇头,说:“爹,你仔细看,茶树籽自然掉落的话壳是裂开的,露出黑色的茶籽仁出来,而你看这些茶树籽,皮还是青色的,说明这是人为摘下来的!”
张沁儿又抬头打量了一下坡上,说:“更何况这个位置是死角,上面的茶树籽除非被猛烈的风吹下来,否则不会掉落在这里的。”
张志仁也是有些数学常识的,当下也想明白了,忙高兴的说:“没准方大有他们就掉落在这里了。”
两个人重新打起精神,开始仔细的寻找起来,终于在一处发现了更多的茶树籽,还有一个已经摔坏的背篓。
“方大有?你还好吗?”就在背篓附近,张志仁终于发现方大有了,此时他整个人躺在地上,浑身布满了伤痕,但是最严重的却是额头上的伤口,估计是不小心跌落下来时,然后被石头砸到头了,这会儿天色漆黑,看不清伤口具体有多大,但是四周全部是黏糊的血液。
也正是因为这个伤口,方大有整个人陷入半昏迷的状态,即使听到有人在呼喊着他,也无法给出回应,若非张沁儿耳朵灵敏,听到了他微弱的呼救声,估计大家找到明天早上,也很难发现他了,而他的伤口没有包扎止血,等失血过多,人也就死亡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128.第128章 :老虎
张志仁正要去碰触方大有,张沁儿忙说:“爹,你先别碰他,快去叫三叔过来。”
张沁儿这是因为想起有些病是不能马上移动病人的,可惜她并不懂得这些医术,只能先叫张志礼过来。
张志仁一听,也觉得在理,这地势太陡峭了,自己一个人背着方大有上去也有些问题。
于是他一面朝上面走去,一面大声呼喊着:“找到方大有了,在这里!志礼快过来,方大有受伤了!”
喊了几句之后,村里其他的人就陆陆续续听到了,忙一齐朝这边走来,张志礼走在前面忙问着:“他伤的重不重?”
张志仁就说:“他从这里滚下来的,被石头砸到头,已经昏迷了过去。”
一听昏迷,村里的人都吓了一跳,在这医术简陋的时代,昏迷可是大事,一不小心就醒不来了!
于是大家伙忙一起下去,打算帮着抬人,而张志仁却说:“下来几个人就行了,还没有找到方伟杰呢!”
村民就问:“方伟杰不在这里?那去哪里了?”
“不知道,这里只有方大有,你们还是快去别处找找吧。”
张志仁猜测着估计方大有半路发现儿子没有跟上,于是折回去找儿子,结果一不小心掉了下来,然后就昏迷了过去吧。
张志礼已经来到方大有的身边,借助着火把的光芒,他稍微检查了方大有的伤口,然后做出判断,说:“大家先帮着把方大有抬回去,我现在手头没有药草,也不好办。”
“行!”当即两个村民就上前,将方大有平稳的抬了起来,而张志礼则在四处寻找着能够止血的药草。
不多时就让他找到地锦草,地锦草又叫血见愁,是随处可见的一种草药,张志礼嚼烂之后,当即敷在方大有额头上的伤口上,先将大伤口的血止血才行。
下山的时候,张志礼跟着抬方大有的村民一起下山,而张志仁和张沁儿则继续留在山里寻找方伟杰。
张志仁感慨着:“沁儿,还是你的目力和耳力好啊,之前我压根没有听到方大有的呼救声。”
张志仁很是后悔,要是当初张沁儿没有坚持的话,谁会想到方大有掉到坑里了呢?这若是再晚些找到,估计血流的差不多,人也没救了。
张沁儿则说:“我也是猜测,村里人说是在这一带看到方叔叔的,然后这个坑是比较危险的,所以才这么怀疑,爹,我们接着找方伟杰吧,希望他没事才好。”
方伟杰是方大有的大儿子,今年十一岁,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
张沁儿蹙眉,找方大有她可以预测大概的位置,但是方伟杰却真的不知道从何处找起了。
“也不知道今天下午谁看到过方伟杰没有?不然这茫茫大山中,如何寻找呢?”张沁儿嘀咕着,又努力回忆方伟杰这个人的性情和脾性,猜测着他估计会到什么地方去。
只是张沁儿向来不和村里孩子一起玩,所以对方伟杰的印象倒不深,大家开始朝周边摸索着,尤其主意类似大坑山洞之类的危险地方,方大有就是摔到坑里了,没准方伟杰也是如此。
“伟杰!方伟杰!你在哪里?村子里的人都在找你啊!”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响彻整个山头,从山更深远处,传来一阵动物的咆哮声,仔细一听却像是老虎的虎啸。
顿时举着火把的村民就吓傻了,一个人惊慌的说:“老……老虎啊!”
“我还以为山里只有野猪,没想到还有老虎啊!”
“我看啊,没准方伟杰都被老虎豹子什么的叼走了罢!”
大家三言两语的说了起来,个个都有着无法掩饰的胆怯和害怕,毕竟深更半夜的时候听到老虎的吼叫声,着实令人害怕。
这虎啸之声虽然离的比较远,但是这大山里才是老虎的地盘,老虎真要过来袭击大家,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