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张贞娘和张莲儿一般大小,既然张贞娘的亲事说了,那么张莲儿也不远了,接下来张俊峰还有张俊杰,家中的小辈一个个都成长起来,这要拿的银子可不仅仅只是五两那么简单了!
冯氏考虑到这些,眼中闪过一丝坚毅,说:“沁儿这般说也好,如果娘不敢去衙门告状,下次也不会再用这个理由吓唬我们了!”
杨氏心想也是如此,这才纵然着张沁儿那般说,算是心中的挣扎和打赌吧!
接下来的几天都很平静,天气已经恢复炎热,而张沁儿她们的菜园子也撒了种子,如今地里已经冒出青绿色的嫩芽,杨氏和冯氏每天早上和下午都会细心的从河边挑水浇菜,而张沁儿做饭时也会把淘米水留着浇菜,淘米水可是有营养的,地里多浇淘米水,容易生长蚯蚓,蚯蚓能够松土,排泄物也能够给蔬菜做为肥料。
这几天村里几乎无事,张家老宅也没有传出什么传闻来,杨氏和冯氏提了几天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今天就是月中了,是晗生和永安的休沐之日,张志仁和张志礼也会请假回家,到上午时,就看到张志仁和张志礼带着晗生永安回来了,搭的依旧是田老大的顺风车,恰好田老大的休沐也排在月中,所以大家约好一块回去。
“姐!”一进院门,永安就大呼小叫起来,他手里拿着一包点心,急切着想给张沁儿吃。
“永安回来啦!”张沁儿抱住扑过来的永安,笑嘻嘻的看着他,捏了捏他的脸蛋,说:“不错,长胖了不少啊。”
永安挣扎着,嘟嘴说:“别捏我脸,我已经是大人了,你怎么就不捏哥的脸呢?”
站在身边的晗生听了,也伸手捏了捏他的脸,顿时永安就敢怒不敢言起来。
“哥,你在得贤书院过的怎么样?”张沁儿就问着晗生,看着他眼神清亮,精神不错,身高似乎也挺拔了一些,心中很是满意。
晗生一如既往的稳重,点了点头,说:“得贤书院果然不错,比起先前的学堂来说,要好上不少,何山长之名,名不虚传!”
得贤书院好歹也是得到当今皇上的提名,何山长又是探花郎出身,除了收纳临川县的夫子,何山长还从府城请了一些学问过人的夫子过来。
张沁儿想起郑成凯已经回了县城,估计也去了得贤书院,就问着:“那你见到郑成凯了吗?他现在怎么样?”
晗生说:“见到了,他是后面才来的,每日上午学文,下午习武。”
张沁儿诧异着问:“得贤书院还有武师?”
晗生点了点头,说“这是何山长规定的,坊间提起书生,总不免说声‘文弱书生’而何山长说,若是一日榜上有名,被分到地方上做官,有的地方富贵,有的地方则贫瘠,高山路远的,若是身子力气不济,就难以成事,所以每五天都要求学子们到演武场学习弓箭骑射之术。”
张沁儿点了点头,心想何山长果然是在外面做官十年的人,这些话语估计大半是他自己的心得吧!书生体质太弱的话,上京赶考都是问题,所以必须加强身体锻炼,不错不错!
“这样也好。”张沁儿正和晗生他们说着话,张志仁已经背着背篓走了过来:“沁儿,山里的茶树籽应该成熟可以摘了吧?”
张沁儿顿时就知道,张志仁他们肯定不是回来玩的,而是尽可能的帮衬着家里的农活,于是点了点头,说:“就在这段时间成熟。”
张志仁就说:“那趁着今明两天,赶紧上山摘了,到时候晒干也好榨油。”
张沁儿想起自己当初可是答应带黄小丫她们一起去山里摘茶树籽的,就说:“那行,我们去桃花岭那边,那边的茶树籽多一些,猪头岭这边少很多。”
张沁儿的算盘打的叮当响,往日里大家都喜欢朝桃花岭去,猪头岭地形太陡峭,并且藤蔓重生,难以上山,所以打算先把桃花岭那边的茶树籽都捡的差不多,再慢慢去猪头岭找找看。
张志仁就让张沁儿去黄家叫人,然后自己则叫着张志礼他们,各自准备着就出门了,杨氏从锅里拿出刚贴好的饼子,用油纸包着,又找出两个麻布袋,这才锁门跟在后面一起朝山里走去。
路上遇到人家时,往往会说:“志仁志礼啊,你们回来了啊!这个时候去山里已经没有什么好东西了,怎么也不早些回来呢?”
张志礼呵呵笑着,说:“这会儿才休沐,没有办法么!现在去山里转转,没准能够找到东西。”
忽然有一个精明的婶子拦着他们了,说:“你们是去山里捡那种可以榨油的东西吧?去年我可是看到了!”
既然被人知道,张志仁的性子也不会瞒人,就老实的说了,那婶子一听真的去找可以榨油的茶树籽,忙不跌的说:“等着,我回家拿个背篓去!”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不到片刻之间,村里大多数人家都知道张志仁他们要去山里捡茶树籽的事情了,纷纷背着背篓拿着镰刀,就跟在后面上山了,等张沁儿看到那颇为壮丽的队伍时,不由得目瞪口呆。
张志礼无奈的笑了,说:“这茶树籽是山里的东西,原本也是人人有份,想藏着也是藏不住的。”
张沁儿也点点头,心想这倒是,纵然其他人不认识茶树籽,但是一旦知道这玩意可以榨油来吃,肯定会学着上山去弄的。
又想到如今正是山里茶树籽采摘盛期,比起去年过期之后再采摘应该多上不少,再加上桃花岭很大,茶树林倒也不少。
于是大家浩浩荡荡的上山了,等村民们认识了茶树,知道捡什么样的茶树籽之后,就各自行动,也有分工合作的,山林子未经开发,长势很茂盛的,所以有的人要爬树摘,有的人则要在地上捡,然后所得的统一分配,不过大多都是一家人分工,所以这个分配就不存纷争了。
张沁儿他们也各自忙活了起来,等累了饿了,就喝水吃个饼子休息一会,过了一个时辰之后,他们带来的背篓和麻布袋就全部装满了,于是打算下山去,而此时大部分村里也因为背篓都满了,逐渐下山去了。
张志仁扯了一些藤蔓,简单的编织了一下,然后把麻布袋放在上面,封口拖着走,这样就可以省力许多,尤其是下山的时候。
张志礼很是高兴,看着天色还好,便说:“我们赶紧下山放回去,还可以折回来再摘一些。”
夏天日长,大家自然是乐意多弄些茶树籽回去,否则送榨油坊榨油就划不来了。
等大家把东西送回去又返回山上时,就看到黄大安爬在一棵树上不停的摘着茶树籽,张志仁就打着招呼:“大安,怎么都不休息一下?”
黄大安笑了笑,说:“没事,我多摘一些,心里就高兴,也就不觉得累了。”
后来张志仁他们才知道,原来黄大安和许氏轮流把装满的茶树籽送回家中,而另外一个人则带着孩子们依旧在山里采摘,坚决不肯浪费一点儿的时间啊。
不过对于黄家的情况,大家都能理解的,张志仁他们走到另外一处茶树林摘起茶树籽来,张沁儿想起上次黄大安说想要去县城做事的事情,就问张志仁:“爹,上次黄叔叔说也想去县城做事,我叫他去找你问问看,他找了你吗?”
张志仁就说:“上回来找了,不过我们杂货铺不缺人手,暂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也就耽搁了。”
张志礼倒是说:“其实该去找田家帮忙看看的,毕竟田老大和田老二都在衙门里做事,路子广着呢!”
看田家兄弟短短时间内,就能够把田家的日子过的那么好,就可想而知他们在衙门里混的不错了,这认识的人自然也会很多,黄大安只是想找一个事情做,想来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
不过张志仁说:“黄大安是觉得和田家的关系也不那么好,再说了那天他来县城也没有遇到田老大和田老二,也就没有说了。”
一面闲扯着,一面动手干活,如今的茶树籽已经成熟,但是带壳摘的,壳的颜色大多是青色或者略带黄色,而黄色的壳大多尖端会裂开,露出里面黑色的茶籽仁出来,榨油用的便是这茶籽仁了。
等天色渐黑之后,大家背篓和麻布袋中也都装的差不多,而这片茶树林也大多被村里人采摘的干净了。
下山的路上遇到很多背着茶树籽的人,有的人则问着:“这茶树籽摘回去要晒几天?怎么去壳?大概什么时候去榨油比较好?”之类的相关问题。
这个张志仁是有经验的,便一一解释着,天气好的话,大约晒个三四天左右,壳晒干之后,会自动裂开,露出里面的茶籽仁,到时候只要把壳捡出来就行,去壳之后,再晒两天,然后就可以准备着送去榨油坊榨油了。
其他的人纷纷听着,把要求牢牢记在心中,待下了山,各自准备回家时,倒迎面遇到杨思恩,他们家也住在张家老宅那边,看见张志仁他们就说:“志仁志礼,你们娘叫你们现在过去一趟。”
张志仁一愣,随即点头应着,表示自己知道了:“哎,知道了,就算杨叔不说,我们晚上也是要去看看爹娘的。”
杨思恩是个老实人,把话带到,也就闷头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只是杨氏和张沁儿微微的对视一眼,心想连氏明明知道以张志仁和张志礼他们的性情,回到村里之后,晚上必定会过去看望的,为什么还找人递话?
唯一的解释就是连氏沉不住气了!
于是走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张沁儿就老老实实的把上次在张家老宅发生的事情都说给张志仁和张志礼他们听,省的他们到时候一头雾水,更容易被连氏拿捏住了。
听罢,张志仁首先就动怒了,他质问着张沁儿:“沁儿!你怎么能够那样和你奶说话?你就没有想过下场吗?要是你奶真去告状了或者谁把你那话给说了出去,你还要活不要活啊?”
杨氏便拉了拉张志仁的衣袖,示意他稍安勿躁,说:“我已经教训过沁儿了,她也是孩子心性,沉不住气,当时娘又确实……”
冯氏见张志仁生气了,也忙开口说着:“我们两家对娘他们好不好,大家心底都清楚的,贞娘要是出嫁了,我们做哥嫂的,哪里能不给添箱钱?只是娘开口就要五两银子以上……这一时半会拿不出来啊。”
张志礼也忙说:“是啊,二哥,贞娘出嫁我们铁定是要给些钱的,但是也要看看自身有多少再说,如果贞娘不急着,及笄之后明年再出嫁,我们攒了些家底,不用娘说,给的自然也不会少了去。”
这些张志仁自然是知道的,只是把孝悌仁义记在心里的他无法接受张沁儿这般和祖母说话罢了!
他叹息了一下,看着张沁儿无奈的说:“既然你那墨汁能够赚到一些钱,那给贞娘五两银子添箱又如何?”
张沁儿一听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她这个爹啊,真是死性不改!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126.第126章 :说服志仁
“爹,要是奶奶不非逼着我们给五两银子以上的添箱,我也许会给小姑姑一个银镯子和一根银钗,外加一些钱银什么的,这是我们对小姑姑的心意!可是被逼着给的,那还是心意吗?再说了,小姑姑要说亲了,我娘和三婶这做嫂子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听说,男方怎么样也不知道,就只知道吩咐我们给五两银子的添箱钱,这让人心里能好受吗?”
张沁儿缓慢的分析着,按照她的本心,这些都是会做到的,只可惜连氏的贪心把这一切都搞砸了,不过他们家能够轻易做到,张乐儿家呢?又该如何出这五两银子?
不等张志仁说话,张乐儿已经冲动的说了起来:“二叔,沁儿弄的墨汁是赚了不少的钱,我们也托沁儿福,提前砌了大房子住,但是你们出五两银子轻轻松松,有想过我们吗?”
张志礼和冯氏就都站在旁边沉默着,这笔钱对于张志仁家确实不算什么,对于他们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了。
张志仁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只好嗫嚅着说:“实在不行我们给你们家出那五两银子吧!”
张沁儿翻了个白眼,正想说些什么时,张志礼已经正色拒绝了:“二哥,千万别说这样的话!你们的银子大多是沁儿赚的,哪里能不替沁儿想一想其中的艰辛?再说了沁儿有句话说的对,这次给了,下次还得给,没准还要给更多的,你们可以给我家出一次,到时候次次都给我们家出吗?”
冯氏也说:“二哥,奉养公婆,友爱小姑这些都是我们做媳妇应该做到的,不过也应该量力而为才好。”
张乐儿更干脆,直接说:“二叔,不是侄女我说你,如果我们两家替换一下,我家的钱都是我赚的,我爹娘要给你们出这笔钱,我可是不乐意的!”
被众人这般说,张志仁也不好意思起来,他再如何骗自己,如何充大方,也无法否认家中的钱大多是张沁儿赚回来的,这种挫败感让他很是不舒服,一方面他想尽力满足亲娘的要求,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没用,每个月才赚那么一些子钱。
“爹,如今家里剩的银子不过百两,墨汁的销量虽然好,但是我预计最慢下个月别家也会配置出来,到时候墨汁的分红肯定会少很多,而哥哥和永安要读书考功名,没有银子可是不行的,另外,我还想着购置一批田地下来。”当着所有的人,张沁儿把近期内的计划说了出来,省的张志仁这个‘好儿子’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搬到连氏那边去。
张志礼看着张沁儿的眼睛亮亮的,十分有神,一直以来家里只有他没有小看这个才十岁的侄女,如今听了这番话,更是认为她是有智慧的人,不然哪里能够计划安排的这么精细。
于是他出声力挺张沁儿,劝说着张志仁,说:“二哥,沁儿是很聪明的孩子,她做事都是有道理的,那件事已经发生几天了,估计娘应该不会真去衙门告状,今后娘也就不能用这个来威胁我们了。”
说实话,被亲娘用状告不孝来相逼,做儿子的真的压力很大啊!
张志仁越发尴尬起来,神色复杂的看了眼张沁儿,叹息了一声:“好吧,反正都已经发生了,说出来的话,泼出去的水,想收也收不回了。”
等到了家中,大家因为即将要去张家老宅,都没有心思吃饭,也怕连氏等久了会生气,于是纷纷各自洗脸整理了一下衣裳,然后拿着张志仁他们早就预备好的点心以及每家各五百文的奉养银子朝张家老宅走去。
一路上,张沁儿都在和张乐儿叽叽喳喳的说着让大家到时候一个劲的哭穷、哭穷!不管连氏说什么,反正哭穷就是了!
小宝还天真,昂着头看着张沁儿和张乐儿,童言童语的说:“姐,我们家本来就穷啊!”
众人:“……”
等到了张家老宅,恰好闻到饭菜飘香,看来张家老宅的人这会儿正在吃饭。
几个人站在门外,似乎就在犹豫要不要这会儿进去了,赶在别人饭点的时候串门,似乎有些不好啊?尤其心里还知道对方不会给自己吃一颗米的时候!
大家尴尬的面面相觑,脚步全部踌躇了。这这么静站了一刻钟左右,终于听到里面堂屋传来收拾碗筷的声响,大家才觉得解脱了,纷纷呼出一口气,这才提步进院子。
“爹娘,我们来看你们了。”一进去,张志仁和张志礼就说着,等进了堂屋,便将准备好的点心先放在桌子上,张志仁说:“娘,这是你喜欢吃的绿豆糕,夏天吃也下火,很好的。”
张志礼则说:“我给你买了花生糕,很补血养人的。”
连氏眼睛却瞟都不瞟桌子上的那些糕点,看到张志仁身后的杨氏和张沁儿时,脸色就沉的能够滴出水来了。
张老头便说:“你们来了就好,别总是带东西,如今你们自家的日子过的也不好。”
“他们哪里能不好?都住上比爹娘家还要大的房子了!”连氏便在一旁阴阳怪气的说着。
“志仁和志礼都说了,这是东家给预支的工钱砌的,再说了没有房子,一直住在县城,这吃喝住的花费可不少,哪里养活起人?这砌房子是大事,能一次弄好的,还是一次弄好比较好。”张老头不悦的看了连氏一眼,拿出当家家长的架势说了这番合情合理的话。
“那晗生和永安都在县城学堂读书呢!两个人一年的学费怎么的也要花费个七八两银子吧?这还不有钱?怎么,对自家儿子这么好,对自己的妹妹就不好了吗?你们兄弟两个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吗?还是被这两个坏女人给带坏了?”连氏原本就憋着一股气,被张老头教训之后,登时就忍不住了,指着张志仁的头骂着:“我叫人让你们早些过来,你们就非要等到现在才来吗?你们的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娘?”
连氏的严厉吓坏了福儿和小宝,冯氏手里抱着的甜儿也呜呜大哭起来,冯氏便忙哄着甜儿。
“吵死了,把她放外面去!”连氏被甜儿的哭声吵的蹙眉,嫌弃的看了冯氏一眼,冯氏不敢耽搁,忙抱着甜儿朝院子里走去。
谢氏正站在厨房门口,看热闹似的看着堂屋中所发生的一切。
“贞娘的亲事还没有说定,虽然那媒婆说的天花乱坠,不过我们还是亲自到隔壁村走走看看打听一下才好。”张老头对连氏这般撒泼般的样子很是不满,不过也不好当着儿女的面这般责骂发妻。
连氏却不给张老头脸面,她随即说:“怎么?你是这富足村的里正!你还害怕被人害了你闺女?他们家能够娶你闺女,都是他们的福气了!”
张老头蹙眉,略带责备的看了连氏一眼,坚持己见:“我没有亲自去打探过之前,贞娘的亲事不算数!”
连氏刚想回嘴,不过也担心张老头和她对掐起来,想起今天可不是和张老头吵架,而是要让两个儿子答应拿出五两银子来的!
于是她难得的没有回嘴顶张老头,也不愿意看到杨氏和张沁儿他们,于是对张志仁和张志礼说:“你们兄弟到我房间里来。”
张志仁和张志礼对视一眼,心中都隐隐猜测到连氏即将要说什么了,不由得在心中叹息着。
堂屋中闷热,剩下的张沁儿等人就走到院子中纳凉,张老头也坐在树底下的石头上,这石头他从山里搬下来,往日里很喜欢坐在上面。
因为今天的话题涉及张贞娘的亲事,所以张贞娘在张莲儿的陪伴下,早已经回屋休息了,张俊杰不耐烦理会张沁儿她们,也回了屋子,倒是张俊峰和他们打过招呼,还高兴的说了一句:“沁儿,如今我养的兔子已经有两百多只了,成年的兔子有一百多只,等过些日子天气凉爽了,就可以先去县城卖一批了。”
张俊峰的主意打的不错,夏天炎热,大家嘴里味淡,对肉类也不那么需求,所以他才打算等秋后再去卖兔子。
张沁儿也为他高兴,这个堂哥总算做出些成绩了,“太好了,这样的话,可以一直卖到冬天啊,得留一些过年再卖,这样价钱会更好。”
张俊峰就点头,脸上还带着满足的笑意,“这个我自然知道,过年时比往日里贵五文钱呢!”又说:“先前听说你们想养猪,买了猪仔了吗?”
张沁儿摇头,说:“是想养猪的,一来家里银钱不够,二来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猪仔,也就耽搁了下来。”
张俊峰点了点头,表明自己知道她们的处境,不过又说:“要是有钱养头猪也是可以的,这样家里的地就有农家肥用了,我们也打算养头猪呢。”
张沁儿就说:“还好吧,如今我们家也只有那一亩地,还有就是新开的菜园子,倒也不需要多少农家肥,再说还有几只鸡呢!”
“那也是,我先去后院看看兔子了。”张俊峰说着,就要朝后院走去。
张老头就笑呵呵的说:“俊峰他这是着了魔了,整天不是在外面割草,就是呆在后院看着兔子,好像怎么看也看不够似的。”
杨氏就笑着说:“这也是俊峰他想做一番事业出来。”
张老头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个大孙子也是越来越满意,觉得比不靠谱的大儿子好多了,踏实,稳重,身上没有亲爹的影子,倒有二叔和三叔的影子!
大家在院子里说笑着,似乎完全不知道张志仁和张志礼此时正在连氏的房间里过着如火似水的日子,那说笑声传到连氏的屋子里,张志仁和张志礼无奈的对视一眼,而连氏心中的恼怒更是多了起来。
忽然小宝和福儿的肚子咕咕叫起来,张老头就和蔼的问:“怎么?还没有吃饭吗?”
小宝在张老头面前还是比较放开,于是点了点头,说:“今天爹娘和二婶他们都在山里摘茶树籽呢,我和福儿在家里看着妹妹,都没有吃饭的。”
张老头就说:“你们怎么不吃了饭再来?这都多晚了啊!不然也该早些来的,还能赶上爷爷家的饭菜吃。”
小宝就说:“爷,我们早就来了,当时你们在吃饭,我们没敢进来。”
张老头顿时就愣住了,良久,他才无奈的叹息一声,他们不敢进来,自然是有原因的,家中的米粮饭菜都是连氏分配,就算家里人想多吃一口都是没有的,哪里还有小宝他们的呢?
冯氏怕张老头尴尬,于是忙岔开话题,说:“爹,如今山里的茶树籽都长好了,你们怎么不去山里摘呢?”
张老头就说:“我倒是想去,你娘又说我一把年纪了,身子骨不好,不让去,你大哥大嫂他们……他们也有事,没空去,想想就算了,反正家里豆子不少,可以用豆子榨油来吃。”
呃……不是张沁儿非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连氏不让张老头去摘茶树籽,怎么都让她有种不详的预感。
张乐儿也是一个敏感的孩子,和张沁儿对视一眼,看出了对方眼中的信息,于是张乐儿说:“不会到时候要我们两家出茶油吧?”
不去摘茶树籽,不说明连氏不想要茶油,那么只好从忙碌摘茶树籽的两个儿子身上压榨出来了。
张老头听了,这才转过弯来,心中想着这还真是连氏会打的算盘!于是尴尬的说:“你们放心,不会向你们要茶油的,何况你们每个月还给了五百文奉养银子,不差那点油钱。”
1...6263646566...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