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漫步在小路上,四周都是各色野花,和县城里的那些名贵花卉形成对比,郑成凯抬头望着远方欣赏着美景,只见绿树成荫,蓝天白云,很是悠闲自在。
拿眼瞟了一眼身边的人,郑成凯不满的说:“这入了春,你倒是越发忙活起来了。”
那人头也不抬,手指灵动的忙活着,嘴里嘟囔着:“一年之计在于春,自然忙呢。”
郑成凯撇嘴,依旧不满的说:“那我来了这么久,你好歹也陪我说说话吧?”
那人终于抬头了,瞪了他一眼,说:“你要是也帮我摘花,我自然就有时候和你说话了。”
春天可是张沁儿盼了很久的了,除了那些该忙活的事情,她几乎整日都带着福儿上山采集鲜花,认识的不认识的几乎都采了回去,只要有好闻的香味就行了。
原本张乐儿也帮着她采集鲜花,不过这会儿去年她们收集的乌桕蚕蛹已经破蛹而出,化成飞蛾了交配产子了,张乐儿则帮着冯氏的忙才行。
再过十余天,乌桕树林的叶子也逐渐长了出来,乌桕蚕也就逐渐孵化了,到时候张乐儿她们就得更忙了。
原本野生的乌桕蚕就会在乌桕树长叶的时候开始孵化,然后一出生就有食物吃,但是这会儿是大家收集人工养殖的,自然在孵化的前几天需要去采集乌桕树叶,等乌桕蚕长大一些了,就分为两批,一批照旧放到乌桕树上,让它自己吃东西,等待吐丝的时候再捉回去放置在人工做的架子上让它们吐丝做蛹,而另外一批自然是家养,每日采集乌桕树叶给蚕吃,这个法子是张沁儿提出来的,就是怕没有经验结果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
而这样分成两批之后,又可以得到养殖经验又可以保证一部分的收入,想想还是不错的。
郑成凯低头看着手中不知名的野花,鼻尖依旧可以闻到淡淡的花香味,他不情不愿的伸手摘了下来,然后丢进背篓中。
张沁儿才不理会他呢,有些花的开花期很短的,今天有,说不定明天就没有了,这些花她必须赶紧收集,然后提炼出精油出来。
除了这些野花,山里的野桃花梨花什么的也没有逃离她的手掌心,再过不久,山里的栀子花还有金银花等也会开花,那时候又有的忙。
“你好好的摘花行不行?我一年的精油主要就靠这会儿了。”张沁儿看着郑成凯懈怠的模样,终究忍不住蹙眉嘟囔着。
郑成凯白了她一眼,只好继续做起苦力来,看着她风风火火的把鲜花采集了,不等休息片刻又火急火燎的进了实验室开始捣鼓这捣鼓那,忙的跟个陀螺似的。
杨氏也很忙,因为有部分地都种了甘蔗,所以她需要再开垦出一些荒地出来,这时候红薯还在育苗,开垦荒地还来得及。
于是堂堂郑小少爷,每次过来都会受到热烈欢迎的他,此时此刻被严重无视了。
好吧,乡下的春天总是最忙碌的!最后郑成凯带着郁闷的心情又回到得贤书院踏踏实实的学习起来。
听晗生说,陆泰宁这位未来阁老级别的人物已经回了京城,和这个小小的县城挥手说拜拜了,不过这点张沁儿没有放在心里,只要陆家依旧如期把他的分红银子送给她就行了。
陆家为了这次生意,早已经在临川县城开了一家商铺,方便她每月过去看账册拿分红,不过那不是卖日用品的杂货铺而是当铺!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格外的快,等到山里的山花已经渐渐不开的时候,张沁儿已经收集了许多精油了,而池塘里的莲藕早已经发芽长出巴掌大的叶子,翠绿的模样吸引村里许多人过来围观,早在张沁儿家决定买洼地挖池塘时,这件事就闹的整个村里风言风语,有的人觉得这是要发家了,有的人觉得这是败家,种不成的。
现在眼看着莲藕越长越好,各有各的心思就暂且不说了。
如今张沁儿每日都要巡视一番自己的折腾出来的东西,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的收获就看这些了,不过她依旧有些不满,那就是地太少了!
这么少的地,根本不足以让她把那个想法操作起来啊!
买地!这个念头再一次出现在张沁儿的脑海中,并且一次比一次执着,想着等哪天张志仁休沐回来之后,好好的和他商量商量。
不过想到买地的话,就要把家里的钱财都告诉张志仁,想必到时候他的脸色很是精彩。
每每想到这里时,张沁儿就不怀好意的笑了起来。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162.第162章 :安排买地
“这些鸟讨厌死了!”张乐儿不满的嘀咕着,拿着木棍就朝鸟打去,又低头吩咐小宝:“你给我盯着,有鸟来了,就用弹弓打。”
乌桕蚕已经有两寸大小了,正是鸟类的美食,林子里的鸟比往日多了许多,但是这些乌桕蚕可是冯氏和张乐儿悉心饲养的,哪里肯让乌桕蚕白白成为鸟的食物,所以每日都要时常到乌桕树林中转一转,看见鸟落在乌桕树上就要将它们赶走才好。
“哎!”小宝欢快的应了一声,手里拿着弹弓,夹着一枚石子就朝鸟多的地方弹去,顿时惊起一片飞鸟,叽叽喳喳个不停。
小宝正是好动的时候,这个驱赶鸟的任务大多是要交给他来做的,冯氏和张乐儿还需要每天挤出时间做针线活呢。
“沁儿你又去山里采花了啊?”张乐儿眼尖,一下子就瞧见张沁儿背着背篓从山里回来,这种情形,她是屡见不鲜了。
“是啊,你们又在赶鸟啊!”张沁儿笑眯眯的看着小宝熟练的动作,刚才运气不错,恰好弹中一只鸟,扑打着翅膀就丢落到树林里,小宝眼疾手快,赶紧上前把受伤的鸟捉住,拿回去还能加餐做菜呢。
“今天采了什么花?香不香?”张乐儿上前去看张沁儿采的花,嗅了嗅,感觉气味不错,于是说:“你什么时候再做一批香皂出来?我好想试试其他的呢。”
“急什么,慢慢来。”张沁儿倒是不急,这几个月的鲜花盛放的时期是她最为忙碌的时候,不过随着花卉越来越少,她倒是也越来越闲了,只不过恨花太少了!
这些花瞧着蛮多的,但是一旦做成精油,根本没有多少!晒干研磨成粉也用量太少,除了做实验尝试,无法大量的生产,不过好在这些东西都是累积经验,并不急着弄出大规模来的。
如今正是鸟语花香的季节,只不过张沁儿恨花少,张乐儿恨鸟多,两个人聊了几句,一同下了山,把驱赶鸟的重任交给小宝了,小宝倒也懂事,常常是主动承担这个练习手法的任务。
到了家门口,就看到杨氏和冯氏仿佛约好的一般,都在两家中间的菜园子里侍弄着菜蔬,除了常吃的菜蔬,两家都种了一小片地的西瓜,还是去年在县城买瓜留下来的籽,发芽之后一直小心的侍弄着,如今已经开着黄色的小花朵了。
张沁儿上前打量着,逐个花朵看去,终于发现一朵花朵的下面有一个小小的西瓜了。
顿时高兴的喊着:“你们看,西瓜长出来了!看来再过不久就有西瓜吃了!”
张乐儿凑过去看,眼睛一亮,忙对冯氏说:“娘,我们家的西瓜也长出来了吗?”
地里的东西冯氏都知道的一清二楚,随即就说:“还没有,但是已经开花了,晚不到哪里去,别急。”
张乐儿听了,心里还是有些不喜,跑到自家地里仔仔细细的打量起来。
杨氏在锄草,这会儿地里的野草很茂盛,时不时就需要动手清理,否则一大片地全部都是野草了,看见张沁儿站在那里,午后的阳光洒落在她的身上,呈现出数点斑斓色彩出来,于是就说:“沁儿你赶紧回去弄你的花吧,然后我们一起去你周叔叔家一趟。”
周光勇的妻子陈氏终于在开春后不久就检查出怀孕了,这是一件大喜事,但是因为周家没有长辈,所以杨氏她们时不时会过去送一些吃食,也说一些孕妇需要注意的事情。
“哎。”张沁儿应了一声,和冯氏她们打过招呼就回屋提炼精油去了。
推开大门时,就看到墙壁四周都长满了嫩绿的叶子,这是今年春天撒下的花种,如今已经长成,有几样含苞欲放了。而墙角则种下一株葡萄,不过葡萄的长势很缓慢,如今也才抽出两根嫩枝,长着几片绿叶罢了,想吃葡萄还得等个几年呢。
为了怕鸡把这些花卉果苗吃了,这些鸡都赶到后院去了,和后院连通的地方也用竹子编出一扇小门拦着,家里的鸡生蛋,蛋孵鸡的,如今也有三十多只了,还送了几只给张乐儿家,那头猪经过几个月的喂养,已经长出肥膘,随时可以出栏,杨氏的意思是等到端午时再宰杀,然后再捉两只小猪来养。
“姐,你回来啦,东西我都给你弄好了。”福儿看见她,忙笑着说,带肉的脸上露出一对浅浅的酒窝,显示十分的可爱。
“福儿真能干。”张沁儿笑着摸了她一下,推开自己的实验室把背篓放下,福儿随即也跟着进来,这些日子杨氏要忙活地里的事情,给张沁儿打下手的事情就交给福儿做了,经过一个月多的培训,如今福儿做起这些事情来,手脚也利落的很。
“爹他们明天就会回来了,是不是呀。”福儿一面忙着生火,一面问着。
“是啊,明天应该能够把鱼苗弄回来了。”张沁儿答着,因为临川县养鱼的人家并不多,这联系购买鱼苗时就难免需要一点时间,不过不怕,如今池塘里的莲藕刚刚长出两片叶子左右,这个时候放水放鱼苗并不迟,何况之前有次张沁儿兴趣来了,召集了村里的孩子,让他们下河弄小鱼小虾给她,一斤三文钱的价钱收购。
大约弄了十多斤,这些已经放进池塘中了,不过因为是野生的品种,也不知道会不会长大,因为有些野生的品种是不会长大的。
提纯精油是一件重复许多次的工作,张沁儿将背篓中的鲜花直接倒进去,加水之后慢慢加热起来,等她刚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杨氏就扛着锄头回来了。
“娘,你怎么都不休息休息。”看见杨氏一脸疲倦的样子,张沁儿忍不住埋怨了一句,本来杨氏不用这么累的,不过因为看到张沁儿这也想种,那也想种,于是才又开垦了几块地,这一多,事情自然就多了。
“没事的,我坐着休息一会就好,再过半个月就可以起土豆了,到时候那块地就种豆子。”杨氏说着,径直坐在树墩上歇息,让张沁儿去厨房拿竹篮装二十个蛋去。
这蛋自然是给陈氏补身子的,不过不是白给,陈氏和周光勇都坚持给钱,杨氏就送了六只小鸡过去,算是她的心意。
她倒是都盘算好了,等这六只鸡长大能够生蛋之后,陈氏正是要生产的时候,自家就有鸡蛋随便吃了。
杨氏就带着张沁儿出门,福儿依旧是留在家里,她有时候去给果苗浇水,有时候去帮着小宝赶鸟,日子过的自在着呢。
太阳已经偏西了,火烧云染红了西面的一片山林,整个天地显得格外的宁静美好。
走在路上,可以看到水田中稀稀疏疏长着一些水稻,之所以稀稀疏疏,那是因为土壤并不算太好,再者还因为富足村的村民们第一次种植水稻,难免有些不懂的地方,虽说有经验丰富的老农过来传授过经验,但是这种事情自己不亲自种植尝试一次,光是听是无用的。
张沁儿对水稻田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她有些怕水稻田里面的蚂蟥,那玩意吸附在小腿上,看着就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的很,好在今年他们家是没有租田的,所以自然不需要下水稻田中干活了。
放眼望去,是一片宁静的村庄图,忙碌一天的农民们纷纷扛着锄头提着竹篮朝家里走去,河边还有几个赶着时间洗衣裳的人,顾不得说话,手里的木槌敲的十分的响亮。
到了周光勇家,并未看到周光勇,只有陈氏一人在家里做一些轻松的活计,看见张沁儿她们就忙笑着打招呼:“你们可来了!家里的鸡蛋刚刚吃完了,光勇还想着去你们家买呢。”
“我想着你们应该没有了,这不给你们送来了。”杨氏笑着将竹篮放在桌子上,又去瞧她的肚子,五月份的肚子已经开始鼓起来了,陈氏的行动也逐渐有些不便了。
周光勇是一个疼人的男人,又是因为这是他们夫妻的第一个孩子,格外的重视,不但向张沁儿家买鸡蛋给陈氏补身体,自己时不时还去山里转悠一圈,猎到一些兔子山鸡什么的回来给陈氏吃。
“你这肚子看着越发大了,等明天志礼回来,叫他给你把把脉。”杨氏笑着说。
“好啊,我倒是觉得不错,不过光勇估计是有些心慌,我们成亲之后不久就遇到洪灾,之后也一直没有怀上,我还以为是逃荒时把身子给弄坏了呢。”
“这里哪里的话?当初志礼媳妇还是大着肚子逃荒的呢,还不好好的把孩子生下来了?人啊,只要活着,就是好的了。”杨氏安慰着,如今再想起当初的逃荒日子,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了。
陈氏想了冯氏的孩子,就问着:“甜儿如今怎么样了?刚出生的时候可瘦弱着了。”
“好着呢,如今会走路了,就不让人省心了,每日都在院子里瞎跑。不过这大孩子带小孩子的倒也不用太操心,到时候你可就要多操心一些了。”杨氏笑着打趣,又说:“不过第二胎就省事了。”
陈氏也笑了起来,手指无意识的摸着隆起来的肚子,眼神越发的慈祥,似乎在幻想孩子的模样和性情了。
张沁儿过来可不是听她们聊产妇心得的,她和陈氏她们打过招呼就朝隔壁不远处的黄家走去了,如今黄大安已经从县城回来了,他的根基还是家里的这些田地,农闲时再去县城找些事情做就好了。
一到黄家就看到黄小丫正蹲在地里拔草,于是她打着招呼:“小丫,你爹回来了没有?”
黄小丫抬起头,看见她就说:“刚回来,在家里劈柴呢。”
于是张沁儿就径直进了黄家,果然看到黄大安在厨房外面劈柴,于是问着:“黄叔叔,那块地你去看了吗?”
黄大安一看是她,忙把手里的活停下,说:“我去看过了,就在林子村,大约二十亩,主人家急着卖出去,不过要整块都买了,不零散的卖。”
这倒不是问题,手里有钱,心中有底,于是张沁儿问重点:“那地怎么样?”
“都是良田,地很熟,种什么都可以的,连着一大片,也好管理,不过这价钱稍微高了一些,因为地不错,要八两银子一亩。”说到这里黄大安有些不好意思,自己作为代表去谈,结果没有把价钱谈下来,让他觉得对不起人。
八两银子一亩,二十亩就是一百六十两了。张沁儿在心里盘算着,这笔钱她倒是有,只是这地价钱的确是高了一些,她早就在四周问过了,如今的地价大多是七两银子一亩的良田。
“是贵了一点,黄叔叔知道主人家是为什么卖田吗?”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是赌债之类急需要钱的,那么就可以压一下,如果是举家迁移,也是可以慢慢谈的。
“我打听了,但是没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只听说他们家突然要卖地了,除了那二十亩,他们家还有三十亩地,一半是水稻田,一半是坡地。”
“那三十亩有说卖不卖?”
“没有说。”
水稻田是最贵的,良田足足可以卖到十两银子一亩,而坡地价钱最低,良田则比一般的田地要值钱一些,刚开垦的荒地则只需要二两银子一亩,算是最便宜的,这些土地市价早已经记在心中了。
林子村也算富足村的隔壁村,和坑里村方向相反,路程倒是差不多,需要走半个时辰去了,如果在这边买了地,那就需要请佃农才行,并且还要派人过去打理照看。
其实最好的法子是买富足村的地,方便管理,只不过整个富足村的地几乎都是荒地,至少需要养三年才能够便成熟地才行,再说了富足村的田大部分都是官田,各家各户的荒地可不多,只能顾着自家每年的菜蔬了。
所以这个法子自然是行不通,张沁儿这才把目光投像附近的村子,一来地熟,二来有人卖。
“这样吧,还要拜托黄叔叔再去谈一次,最好先打听好主人家是为什么要卖地,然后再谈价钱,现在大部分良田都是七两银子一亩的。”思索之后,张沁儿只好拜托黄大安再跑一趟了。
如今地里不是很忙,张沁儿将打听田地买卖的事情交给黄大安,并且答应给他一份中人钱,这倒不是张沁儿最初的想法,而是受到郑成凯的影响,当初郑成凯就是打着郑伯景的虎皮做中间人,这才游走在富人之间,为他们置办资产。
张沁儿发现黄大安去县城做了两个月的送货之后,嘴皮子活络了很多,也渐渐熟悉了一批人,这才起了心思,打算把黄大安培养成中间人,这样即使不去县城做事,也能够赚到一份外快。
“沁儿,你放心吧,我尽力就是了。”黄大安郑重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再加把劲的。
“嗯,要是能够谈到七两一亩,就别犹豫,都买了,然后去衙门办理红契。”
红契虽然要额外花费一笔缴税的钱,不过这样才算做官府认可的不动产,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而白契则不具备法律效力,多花一点钱买份心安也好。
黄大安应下了,答应明天就去跑一趟,那林子村有一户人家他是认识的,春节的时候拉过几次货,略有交情,打算再去问个仔细。
这事就交给黄大安了,张沁儿一个小孩子也不方便出面,她正要道别时,黄大安忽然问着:“沁儿,要是把地契办好了,是写谁的名字?”
“当然是我的啊!”张沁儿淡定的说着,这是杨氏的决定,她认识家里的钱大多是张沁儿赚回来了,所以买地自然是写张沁儿的名字,张沁儿倒是没有托辞,她早就想试试自己名下有不动产的感觉了,只要明朝没有灭亡,这块地就永远是她的私人财产!
可比前世那些只有使用权的地值钱多了!
不过她心里也是有其他打算的,前期的地以她的名义,等差不多了,就以晗生他们的名义,反正最后要做到家里人个个名下有地产!
想想还真有一些小激动啊!
黄大安却是一愣,他不过随口问的,心想这也是应该写张志仁的名字,谁知道张沁儿这么理所当然的说写她的!
她不过是一个孩子,重要的是还是一个女孩子!
黄大安有些迟疑,终究还是说了出来:“沁儿,这样好吗?你爹同意?”
张沁儿点头,说:“这是我娘的意思。”
直接忽略张志仁了,因为她还没有打算和张志仁说这件事呢!等黄大安给力的话,把地契办下来再说去了。
黄大安也只好点头了,反正这是人家家里的事情,他一个外人不好多插嘴。
和黄大安道别之后,出了门张沁儿又同黄小丫说了几句话,这才朝周光勇家走去,这时候周光勇已经回来了,不过他是没有一刻清闲的时候,除了地里的事情,家里的事情他也大多一肩挑了,恨不得让陈氏躺着养身子了。
人家这么恩爱,就不好意思在旁边打扰了,拉着杨氏朝家里走去。
月亮已经悄悄的升起,挂在虚空上,宛如一盏明亮的灯笼,田野里此起彼伏的虫鸣声,相映成辉,如同一曲交响曲,别有风味。
“呱呱!”水稻田中不停的响起青蛙的鸣叫声,让人忍不住心中想起一句诗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163.第163章 :赵家事
两亩大小的鱼塘已经从河道取水灌进去了,逐渐淹没才长出来不久的荷叶,只留下尖尖的荷叶。
鱼塘的周围种着的不是桑树,而是一片桃树果苗,张沁儿并不打算弄桑基鱼塘,因为即使养蚕也是首选更方便的乌桕蚕,另外桃树可是好东西,桃花桃子都是能用的,就连桃浆也是可以食用的,清热去火能美容,营养价值也颇高。
此时张沁儿正站在一颗果苗旁边,因为肥料充足的缘故,枝叶已经展开,嫩嫩的桃叶显得格外的有生机。
她看着一旁忙碌的张志仁以及张志礼,他们今天早上就从县城赶了回来,随车带回来两大桶的鱼苗,每条鱼苗有大拇指那么大,以鲫鱼、鲤鱼、草鱼为主。
“好了,都倒进去了,不过真的能养活吗?”张志仁连桶子里的水也一同倒进池塘中,那些鱼进入旷阔的池塘随即就滑溜的游走了,不见半点身影。
“肯定的啊,我已经提前放进去一些小鱼小虾,有些正好是鲤鱼能吃的,另外草鱼就吃草就行了,以后我每日早晚扯一些草丢进去就行,另外鸡粪之类的肥鱼也是吃的。”张沁儿很轻松的说着,以前她看见别人钓鱼过,钓鱼之前就朝池塘倒一些猪粪或者鸡粪之类的农家肥,然后一钓一个准。
张志仁这话已经说了几次了,也问过那卖鱼苗的人,人家信誓旦旦的说肯定能养活,只是人在做自己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时,总难免有些提心吊胆。
“等到秋天估计这些鱼就长大了吧?”张沁儿在一旁看着,眼睛亮晶晶的。
“秋天应该可以长大了,不过不急,要卖的话也是冬天再卖去了。”冬天的鱼肥,又到了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为了图个好兆头,必定是要买条鱼的,叫做年年有余。
“那也是,到时候你可要送我几条鱼吃呢!”
“保管你吃个够!”张沁儿笑嘻嘻的说着,看着计划中的事情一一的有了安排,张沁儿也开始期待起今年的丰收起来。
鱼苗已经放了,围在周围看热闹的人也逐渐离去,张沁儿家的这两亩池塘可是新鲜物件,任何风草动都会引起旁人围观。
不过基于他们家在村里的威望,可没有什么人敢明目张胆的提出质疑,都是一面看,一面记在心里,一旦他们家成功,大有跟风的节奏。
又过了几日,黄大安终于带来了好消息,他眉开眼笑着,满脸的喜气:“沁儿,我总算把你托付的事情办好了,那些地已经谈好价钱了,降低到七两银子一亩,不过因为那些地已经撒了种子,算是青苗了,所以二十亩的青苗要给五两银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