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百味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雪妖精01





百味记 154章 盖铺子
芸娘叹息,对于花家,她印象里不多,不过听娘这样一说,那边除了一个奶奶还不错外,别人怕都不想她们母女好吧。
“我带着你改嫁到了张家,娘伏低做小,多干活,少说话,娘对那张大壮好,不过是为了咱们母女有个安身的地方,希望他们能对你好,希望你以后出嫁能有个娘家可依靠。可惜娘的命不好,没几年,你这个爹也没了,那张大壮和田桂花没了顾忌,容不下咱们母女,娘只得领着你回了你姥姥家,其实那时间但凡有个去处,我不愿领你回来。”
赵氏在深意说着这些,心揪着疼,那是她的过往,是她的伤心事,现在*裸的剖开在女儿面前,等于是自己拿盐往伤口上撒,她是真难受。
“娘,快别想了,都过去了,想这些没得难受,咱们现在不是挺好的吗。”
芸娘出声劝慰,娘怎么今夜想起说这些?是压抑的难受还是别有目的呢?
“芸娘,娘不是故意提这些让你跟着难受,娘是想告诉你,这一个女子嫁人是一辈子,是天大的事,若是嫁到一个好人家,婆婆好说话,男人是个好的,妯娌之间没有不愉快,这一辈子自能和和美美。若不是个好的,就是他家的日子再好,那嫁过去也闹心的厉害,过不好日子。娘不想你走娘的老路,娘不求你嫁的多好,只希望你一辈子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的,能把日子过好,娘就高兴了。你能明白吗?”
其实赵氏说了这么多,也不过是为了这些话做准备,她想告诉芸娘。她和陈致远不合适,陈家在庄子上的地位,她们不能高攀。陈致远的娘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她想芸娘绝了和陈致远的念头。到时间安心找个合适的,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是了。
芸娘看了看漆黑的头顶,暗自叹息,她明白娘亲的担心,可自己和她保证了又如何呢?自古感情就是最说不准的事,谁知道明白会如何,谁又知道最后能和谁走到一起。
“娘,您别难受了。您说的我懂,我今年才十二,况且我还没出孝期呢,等出了孝期我十四,这些事那时间再想不晚,现在我就想着咱们如何把日子过好了,娘要担心,还不如担心姨娘呢,她可是比我大多了,是时候该嫁人了。”
芸娘最后的语调带了丝娇嗔。她不想让气氛这样伤感。
“你这闺女,没羞没臊的,连你姨娘都编排起来了。啥嫁人不嫁人的,你还小,可不能把这样的话挂在嘴上。”
赵氏嗔了闺女一句,不过心情却平复了许多。
“好,好,我不说。不说还不行吗。”
芸娘捂嘴偷笑,先前还怕自己起了心思,现在倒说自己不该说什么嫁人不嫁人的话,娘还真有意思。
“你啊。鬼精鬼灵的,哎。你这聪慧劲,娘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娘只盼着你能好好的就是了。”
赵氏说完叹了口气,她明白,芸娘已经懂了自己的意思,她心里有数就成,再说多了也不好。
“不说了,快睡吧。”
赵氏说了一句,放平了枕头,躺了下去,夜寂静无声,可她的心却起伏不定……
第二日芸娘几人出了摊子,卖过水凉面,按说这里的过水凉面,一般都是用生水过的,这样过了水,面条不粘连,爽滑劲道,很有口感,吃起来也凉快。
可芸娘知道生水多细菌,吃了会肚子疼。她的过水凉面,用的水是开水凉凉,这样虽然费事,费柴火,可卫生,吃着让人放心,而且过了的水也可以喝。
他们出了摊子,来回过路的行人,还有这附近收庄稼的人,有可能就过来吃一碗。
面条是赵家新收的麦子晒干,打的面,虽然比不得后世的面白净,可口感好,面味足,吃起来很香。
面条是赵氏和赵春兰擀的,面和的硬,面条切的不宽不细刚刚好,过一下水看着白生生的,往里盛些哨子,这哨子里有肉有菜,汤色红亮,看着让人极有胃口。
芸娘又往每个桌子上都放上两碟咸菜,这个咸菜是免费的,吃完就添,足够供应。
这时节青菜、野菜多的是,不拘是什么,随便揪上两把,洗洗就能拌来吃,也不费什么事,也花不了多少银钱,送给吃面的人,让他们吃个鲜亮,有免费的,食客心里也舒坦些。
另外每个吃面的人,芸娘都会送碗白汤,所谓的白汤,其实就是凉的面汤,热的在这天喝着难受,这种凉的吃完面,喝一碗是刚刚好。
“真是舒坦啊。这面吃的够本。”
一个汉子喝完了最后一口白汤,大叫了一声,抒发这自己的意思。其余的人看了看他,都笑了开来。
芸娘一边下着面条,一边咧起了嘴角,这些食客粗人居多,说话不讲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过她倒觉得挺可爱的,很真实。
芸娘的摊子面好,价格实在,又有免费的咸菜和白汤供应,附近的都愿意来吃一碗,所以声音挺好,每日的面都能卖完。
就这样芸娘的摊子又开始摆了起来,赵春生则平整着对面的地,但等着农忙结束,他就去请人盖铺子。
没过几天,芸娘出摊子的时间,发现陈家的马车从庄子里出来,路过她的摊位前,往大路的方向去了。
她看到赶车的人是陈宝贵,马车到他们摊子的时间,那车窗还打开过,虽然很快就合上了,但她看的清楚,里面那张带着怒气的脸是刘氏的。
刘氏这是要回娘家吧?她终是没能把陈致远带去。
想到这里,芸娘嘴角的弧度更大了。
过了些日子,她又听说,陈致远的那个表妹在议亲了,不过对象不是陈致远,而是别家。
而刘氏好像很生气,在家躺了好几日。至于详情如何,芸娘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都是庄子内传来的,芸娘听过笑笑就过去了,她现在没时间八卦这些,因为对面的铺子终于要开始盖了。
工匠就是请的陈致远说的那个庄头,芸娘见过,三十来岁一个汉子,皮肤黝黑,人看上去很结实,脾气实在爽朗,报的价格也公道,赵家一合计便订下了他。
之后庄头便带着人来了,开始忙活着打地基。
打地基是盖房子里最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关,种粮食的地,表面的土比较虚,这样才适合庄稼生产。
要盖房子,就必须把表面打实诚了,这样房子才会牢固。
打地基是个辛苦活,非常要力气,若是地基打的不稳,将来房子可不结实。
至于工匠的工钱,晌午管饭和不管饭价格是不一样的,若是晌午管一顿饭,那一日的工钱便少三文。至于给人吃什么,那就看各家的了。
开始的时间芸娘想着图省事,觉得不管饭,让他们都回自己家吃,这样的话,他们能多赚三文,自己家也不用受累。
可她摆着摊子,看着对面那些青壮汉子忙碌的身影,心内闪过淡淡的不忍。
她可是看到,有好几个汉子,晌午都不回去吃饭,拿出的是清早出来带的干粮,也不是啥好东西,基本都是饼子,或者是杂面馒头一类,找个树荫的地方,往那里一蹲就开始吃了。
有的噎的不行,使劲的咽着口水,才能硬吞了下去。
芸娘看着不忍心,喊他们来吃碗面条他们却推辞不肯,一是不好意思接受芸娘的馈赠,二是怕芸娘收银子,他们一天会少了不少工钱。
芸娘只得让舅舅端几碗白汤给他们喝,那几人非常感激。
可天天这样的话她觉得也不是事,有人是为了省体力不回去,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歇一会,等人来齐了就继续干活。
加上这些工人有的住的近,有的远些,晌午顶着火辣辣的日头来回跑,回来的时间个个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芸娘看着心里过意不去,她当初说不管饭,不是省这三文钱,要是她做给他们吃的话,只会比这三文多,不会少。
既然人家给你上工,把活干好,那让人家吃饱,吃舒坦也是主家的责任。
可现在她觉得不管饭的话,那些实在的汉子让她同情。
晚上她问过赵春生,赵春生也很同情他们,他在镇子上做过帮工,何尝不是和这些人一样,舍不得吃口好的,还得下大力气,赚的钱也并不多。
现在轮到自家,他不也忍心这样对待他们,他每日都在现场看着那些人干活,知道这盖屋子确实是力气活。需要体力,那些人挥汗如雨的,他心里也不落忍。
可他也不忍心让亲娘,让芸娘她们跟着忙活,做这些人的饭不是小事,家里的女人每日也很辛苦,让她们再做这些人的饭菜,他实在说不出口。
听完施工的情况,秦氏心里也不忍心,最后几人一商议,决定管饭,这样那些人就不用来回跑了,能吃饱,晌午还能歇息一会儿,下晌才更有劲干活。
不过她们自己不做。请人做晌午的一顿饭。可请谁是个问题。(未完待续)
ps:谢谢love13angel送的平安符,谢谢karlking投的粉红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百味记 155章 你敢!
芸娘找了陈致远,让他帮着找到了上次在他家里见到的王大娘,然后又让王大娘领了一个婆子过来,让她们二人负责那些工匠晌午的伙食。
交代王大娘,伙食不用细致,大锅饭,有肉有菜,有馒头,让那些工匠吃饱即可。
但是油水一定要够,让他们吃的好些,干活也有劲。
王大娘应喏,说一定会不负所托。
就这样在盖铺子的地方搭了个灶台,一日给王大娘二十文的工钱,她便乐呵呵的忙活上了。
那边安置妥当,那些工匠们看到锅里的菜。有肥肉,有粉条,有豆腐,有清楚,看着筐里带着白面的馍,一个个都乐开了花。
虽然少了三文钱,可不用来回跑了,省了体力,再说吃的也有油水,可比三文值当多了。
他们觉得主家厚道,干活也有劲,回去后,对于芸娘的摊子,他们也多加宣传,算是回报。
至于王大娘,一天只做一顿饭,给二十文,还管吃饭,这可是以前都没有的价格,她心里喜欢的厉害,更是感激芸娘,那边一忙完就跑过来给芸娘的摊子帮忙,她也不做别的,擦桌子,洗碗这些粗活,她抢着干。芸娘劝了两次劝不住,也就随她了。
就这样忙忙张张的过了六月,到了七月。
天儿越发热了,日头毒辣的厉害,热得发了狂。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似着了火一般,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地里的禾苗叶子晒得起卷子,失掉嫩绿地光泽。又没有一点风,人什么都不做,还闷热得浑身流汗。气也不容易透一口,更别说干活了。
她有心让那些工匠歇息一个月再干。把最热的三伏天躲过去,可他们不愿意,少干一个月就少一个月的工钱。那是不少的收入,他们说他们干惯了,不怕热。
芸娘无法,只得由了他们,不过话也说的清楚,晌午那一个时辰是绝对不能干活的。实在是怕人中暑,热出人命来。
饶是这样,没几天赵春生也脱了相,不仅黑了许多,也瘦了不少。
芸娘说让他在家里不用管事,可他哪是坐的住的人,整天就在盖铺子的地方待着,以防人家要这要那,有事找他。
芸娘看着心疼,却也无法。只能每日熬些解暑的仙茶汤,或者熬些绿豆粥给舅舅还有那些工匠们吃。
虽然说这样做,等于多费了不少的银钱。不过能保证那些人不中暑,不会热坏,也算划得来。
芸娘的好心没白费,赵家落了个好名声,那些工匠回去都说赵家人待人宽厚,倒是消掉了不少赵氏克夫的名声,也算是好事吧。
就这样,芸娘她们卖着面,铺子那边也按进度进行着。芸娘估计着,要完工差不多还要两个月。
这天芸娘正下着面。突然觉得眼前有些发黑,头一晕。手没准,面条落在锅内,溅起了几滴滚热的汤水在她手上,她却因为头晕的缘故差点一手按在锅沿上。
这锅内的水可是滚开的,锅的边缘可烫人的紧,芸娘若是一手按上,那皮非烫掉一层不可。
幸好赵春兰也和芸娘一起在下面条,看芸娘不对劲一把就扶住了她。
芸娘的手这才没按到滚烫的锅沿上去。
“芸娘,怎么了?”
赵春兰把手里的面条往锅里一丢,关切的问着。
在旁边正给人往面条碗里盛臊子的赵氏急忙把碗放下,一把扶住了自己的闺女。
烧火的月季,擦了一把脸上的汗,也过来看大姐。
“这闺女是咋拉?脸色才这白?”
“芸娘闺女这是累着了还是热着了?这脸色可不好看啊。”
不少食客看着也关切的问道。
“没事,大家别急,就是刚才可能太热,有点头晕,我歇一下就好。”
芸娘看着关切自己的亲人,急忙安慰着她们,还笑了一下,只是她的笑有些虚弱,看着有种病态。让人跟着心疼。
她自己知道,她可能是有点中暑了,最近天热,她和家人又一直忙个不停,她的胃口也不是很好,还没月季能吃,所以身子就有点支撑不住。
“你这闺女,我咋说你,你也不听,累坏了可咋办,你才多大,真是的,这么不听话。你这是想要气死我啊。”
赵氏嘴里说起了芸娘,可她自己眼眶的眼泪都要掉出来了,可见她有多心疼。
“娘,您别难受,就是晕了一下,这不没事吗。”
芸娘劝慰着赵氏。
“没事就好啊,可吓着我们了,闺女,别太拼命。这身子累坏了可不得了。”
“就是啊,赶紧歇会吧。”
那些食客也好心的劝着。
“锅开了,面该点滚了。”
芸娘觉得自己没啥事,心思还在那锅面上。
“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管这个。”
赵氏没好气。
“你快歇着,别动,面有我呢。”
赵春兰按住芸娘不让她起来,她则去了锅旁边弄面条,还有不少人等着吃了,芸娘没大事,她不能不管生意。
“娘,放心吧,我真没事,可能就是在锅旁边有点太热,歇会就没事了。”
芸娘看着赵氏满眼的担忧,劝慰着她。
“真没事?”
赵氏还是放心不下。
“真没事,娘放心。”
芸娘笑着点头。
“没事也不能忙活了,这里太热,不行,娘得陪你回去,家里有凉快地,还有扇子,扇扇能好些。”
赵氏说完抬头看了天上的日子,太阳烤在土地上,像要把人烤熟了一般,闺女刚才已经有点犯晕。不能再让她呆在锅边了,要是出点事,可有得她后悔。
她刚要起身。看着摊子又有些犹豫,她若是陪着芸娘回去了。这里就赵春兰和月季,肯定忙活不过来。
王大娘现在又在对面那边忙活,根本没法来帮忙。
可她要是不回去,芸娘在这里,她又不安心,一时间她有些两难。
“娘,没事,您放心吧。我自己回去,我回去歇息,这样行吧。”
芸娘知道娘担心自己,自己若是不回去,她肯定是不放心的,所以她提出自己回去。
“不行!你这样回去,我不放心,月季,这里不用你烧火了,你陪你大姐回去。若是路上有啥事。你就回来喊我们,若是无事,你就陪你大姐在家里歇着。”
赵氏喊过了月季。不管如何芸娘回去的路上身边都得有个人,不然要是晕倒在路上可如何是好。
“好,大姑,姑,那我就陪大姐回去了。”
月季没拒绝,她也担心芸娘。
芸娘看争不过赵氏,也就没多话,慢慢起了身,扶着月季的手往庄子里走去。
天上的日头明晃晃的晃人眼睛。没走几步,芸娘就感觉自己额头的汗珠子往下滚落。这天穿这么厚的衣裳,真不是人过的。古代为何这样保守啊。
芸娘感叹着慢慢的走到了庄子口,这才长出口气,擦了擦脑门上的汗,看了月季一眼,她的脑门,鼻尖也全都是汗水。
“热坏了吧。”
芸娘微微笑着,到了庄子能好点,比走在路上要阴凉一些。她也稍微精神了一点。
“我没事,大姐,你好点没有,还晕不?”
月季最近也挺辛苦,每日要忙,她的脸也黑了不少,也比冬日瘦了些,不过个头倒比去年高了不少。
“好多了,就是那会热着了,现在没啥事,回去歇会就行。”
芸娘说完拉上了月季的手,不再让她扶自己。
不过二人手心都是薄汗,拉上去有些发粘。
二人刚走到家院子门口,就听到里面有个大嗓门的女声嚷道:“啥叫我不讲理,合着你家栓子抢我家的东西你还有理了!看看我孩儿这脸上都成啥样子了,都是栓子那兔崽子打的,我不管,今个要是不赔我银子,就让我把这小崽子打一顿,不然这事没完!”
芸娘听着眉头立马皱了起来,栓子不是上私塾了吗?怎么会打架?怎么又会让人找上门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没抢恁家的东西,是满湖他抢了我的,是他先动的手,是他先打的我,你还找上门来骂人,你不讲理,你快出去。”
这是栓子的声音,芸娘听出来了,她相信栓子的话,这事肯定不怪栓子,是谁这么厉害?芸娘拉着月季,加快了脚步。
“二成媳妇,这话也得讲理,这栓子和满湖打架,总得问个由头才是,这你不分青红皂白的,就要来打我家的孩儿,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你别以为家里就我一个老婆子,好欺负,这话说破大天,也得一个理字。”
秦氏的声音不是很高,可仔细听的话就能听到里面含着一丝的怒气。
“哟,瞧婶子这话说的,谁敢欺负了你去,你是谁啊,你也别吓唬我,别人怕你家,我可不怕,今个我丑话说到这里,栓子这个崽子我非打的他跪地磕头求饶不可,我看你能拦得住我!”
二成媳妇声音里很是嚣张,她长的粗壮,有名的泼辣,家里公婆男人都怕她,她还收拾不了一个老婆子和一个孩子吗。
“你敢!”
芸娘气的心头直跳,他们不在家,竟然有人这样上门欺负姥姥和栓子,实在是太过,她忍耐不住心头的火气,厉喝一声,迈步进了堂屋。(未完待续)
ps:推荐本书,书名《医律》。作者:吴千语。简介:现代女法医穿越古代,谈情说案赚大钱。




百味记 156章 凶恶的芸娘
随着这声你敢,芸娘领着月季迈步进了堂屋。
堂屋内站着四个人,其实应该算是两个女人加上两个孩子。
一个女人是她姥姥秦氏,秦氏站在正中的位置,她脸上带着怒色,把栓子护在身后,而栓子站在自己奶奶身后,满脸的委屈,却倔强的立着,不肯退缩。
秦氏的对面站在一个身材结实的女子,在芸娘进屋的时间,这女子回身了。
芸娘看清楚了,是个三十左右的妇人。
妇人面色微黑,脸孔很圆,粗眉大眼,鼻子挺直,不过那张嘴不小,嘴唇有些厚,不然看上去倒是尚可。
她满脸的横色,正挽着袖子,准备上前去拉扯栓子。
她的身边站着一个小子,那小子差不多有九岁,看穿着和栓子差不多,不过他却比栓子要高,也要壮些。
长的倒和庄子里一般的孩子无二,只是他脸上带着得意,显然是对于自己的娘能收拾栓子而高兴。
芸娘又看了一眼那个孩子和栓子。
那个孩子脸上有伤,可栓子脸上的伤不比他轻,而且栓子的头发凌乱,衣裳也被撕破了,见到自己流露出的神情是那样的委屈。让芸娘心酸,也让芸娘心里的怒火高涨。
她眯了眯眼睛,压住了一口气,径直的走向了秦氏。
“芸娘,月季,你俩咋回来了?”
秦氏不知道孙女和外孙女咋突然回来了,对于能回来个人帮自己,她心里有了些底气,毕竟她年纪大了,是弄不过二成媳妇的,可想想芸娘的年纪。她心里又有些发慌。
“这幸好是回来了,要不然家里还不知道被人欺负成什么样子呢,姥姥也是。这什么样的人都放进门来,虽说是青天白日的。可要是被人咬了可怎是好。”
芸娘的话把二成媳妇当成了咬人的狗。
“你就是那个克人寡妇的闺女?这小小年纪就这能说,怪不得命这么硬,把自己俩爹都克死了,真是谁沾着你谁倒霉。”
二成媳妇也不客气,一上来就用这样恶毒的话来戳芸娘的心窝子。
“既然如此那你还敢上门来,就不怕霉气过给了你,不怕你也没命了吗!”
芸娘的话有些阴,神情也有些阴。
“我怕啥!你再霉气也霉气不上我。我们不沾亲不带故的,我才不怕你霉气。你少用那样的眼神看我,老娘不怕你,别说你们两个丫头片子回来了,就是再来十个八个,老娘也照样收拾了你们!”
二成媳妇挽着袖子,多两个毛丫头她也不怕,今个照样能成事。
其实二成媳妇之所以这样闯进门,这样嚣张,她是有原因的。
她本身就不是个省事的人。因为赵春生那时间要买她家的地,她本身是愿意的,可又想占便宜。就不让她男人卖,想着抬价,最少也要赵家十两银子一亩她才肯卖,可没想到赵家转身去买连二奶奶家的,把她家凉在了那里。
她心里气不过,不觉得自家抬价有错,反觉得赵家人太小气,不肯多出钱,落了自己家的脸子。又因为她家路边的地。晚收,他们家干活的又不多。少了不少的麦子,所以她一直怀恨在心。
1...6061626364...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