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晨光路西法
她不是傻瓜,徐君然跟何云伟两个人谈完话之后,就一直没有出声,自己回来的时候发现他就那么坐在那里,一声不吭不说,甚至于连自己进屋他都没有反应,明显是在考虑事情,看来县里面应该是出什么事情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爱人,林雨晴清楚的知道,此时此刻徐君然最需要的就是自己陪伴在他身边,不需要给出建议,只要陪着他就好。
徐君然苦笑了一下,点点头:“有一点事情。”
说着,他就把何云伟跟自己所说的情况,再加上自己所猜测到的一些情况对林雨晴讲了一遍,最后徐君然缓缓说道:“现在看来,这事情越来越复杂了,有些人,这是不想让我有好日子过啊!”
他很聪明,这就意味着徐君然考虑事情的角度跟别人不同。牛顿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同样的道理,徐君然站在不同的角度,从大局上观察武德县的事情,再加上自己所了解的省内外情况,赫然能够发现很多旁人看不到的东西。
政治的升迁其实就是圈子的转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种流动是自然规律。一般来说,一个官员在一个职位上干上几年,兢兢业业,有些成绩,没有什么过错的话,总能得到升迁的机会。政治上每上一个台阶,周围圈子的构成自然就发生了变化。政治地位提升了,那么在圈子中的位置自然就不同了,对上他成为上一个圈子里的成员,对下他就是这个圈子的核心。
而杨维天,就是徐君然在武德县所在的圈子当中,最重要的那个核心。虽然他在全州市属于朱逸群那个圈子的成员,但是在武德县当中,杨维天却有着自己的圈子,并且在这个圈子当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
可是现在,圈子的核心被调走了,徐君然无奈的发现,接下来自己恐怕要面临一个十分困难的局面了。
“君然,我觉得这个事情,你是不是应该跟曹大哥商量一下?”
林雨晴看着徐君然说道。她很聪明,知道自己不懂这些官场上的事情,也没有办法给徐君然提供什么好的建议,所以干脆提议徐君然去找一个能够商量的人来研究一下,毕竟人多力量大,更何况还是曹俊明那样的人。
徐君然点点头,他也知道现在的情况下,自己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冷静,政治家最忌讳意气用事,政治家的境界是委曲求全,任劳任怨——这也是一种牺牲,没有这种牺牲精神,那么最多成为一个“清流”政治家罢了。政治家做事情要能屈能伸,这其中不仅仅是立言、立德,更重要的是立功。不但如此,还有有韧性,还要有肚量,容得下自己的人,自己不喜欢的人,比自己低的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高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对自己有用的人。
只不过,很明显黄子齐不是那种人,否则的话,也不会有张吉祥进京这个事儿了。
在官场上,有能力、德性好的人不一定升迁,没能力、德性差的人也未必被贬。甚至正好相反。溜须拍马的人常常春风得意,特立独行的人往往处处碰壁。在那里没有绝对的是非,今天是错误的,明天可能就变对了。
徐君然不知道此时此刻全州市乃至武德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可是联想到省城的局面,再加上这一系列的事情,徐君然心里却隐隐的角色,似乎有一张看不见的无形大网,此时正笼罩在自己的头顶。
无论如何不管怎么样,多年的官场经验告诉徐君然,自己绝对不能让这张网把自己给套住,否则的话,恐怕自己这辈子就要再一次毁在黄家人的手里面。
慢慢的站起身,徐君然对林雨晴点点头说道:“雨晴姐,你说的没错,我不能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干着急,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马上走,去大哥家,好好的商量一下。”
林雨晴看他终于恢复了精神,脸上也终于轻松了一下,笑着说:“不管你去哪儿,我都跟着你。”
现在她已经打定主意,如果徐君然被撤职了,她就陪着他去做生意。如果徐君然像以前那些运动当中的领导一样被抓起来了,她就跟徐君然结婚,然后等着他从牢房里面出来。
对于林雨晴来说,徐君然如果功成名就、平步青云的话,她会选择做徐君然背后阴影当中的女人,一辈子默默守着他。但如果徐君然遇到挫折,人生陷入低谷的话,那她就会不顾一切的陪在他身边。
所有的一切,只是因为,她爱他,她也知道他爱她。(未完待续)
升迁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内情
见到徐君然和林雨晴联袂而来的时候,曹俊明正跟曹俊伟两个人在说话,看到徐君然表情严肃,曹俊明顿时就是一愣。
“君然,出什么事情了?”曹俊明站起身,对徐君然问道。
徐君然露出一个苦笑来:“大哥,江南那边出事儿了。”
曹俊明眉头顿时就皱在了一起,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徐君然露出这么沮丧的表情,上次他这样,还是被黄子轩逼着离开京城的时候。
“你先别着急,坐下说。”曹俊明拍了拍徐君然的肩膀,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来到客厅里面,曹俊伟一脸诧异的看着徐君然和林雨晴,他也发现两个人的表情不对劲,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没想到曹俊明挥挥手道:“老二,你在这陪君然坐一会儿,我去打个电话。”
曹俊伟点点头,拉过徐君然询问到底怎么了,林雨晴则是没说话,默默的坐在徐君然的身旁。
十几分钟之后,曹俊明脸色阴沉的走回了客厅,表情十分的不好看。
“君然,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糟糕。”
曹俊明开口的第一句话,倒是让徐君然略微愣了一下,有些不解的看着曹俊明。
认真的点点头,拿起桌子上的烟给自己点了一根,曹俊明缓缓说道:“我刚刚给呼延书记打过电话,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江南省和全州市的情况,确实出现了一些变化,不过却也没有你想到那么坏。”
徐君然舒了一口气,不管曹俊明的话是真是假,最起码他如果这么说,那就表明事情应该还有转机。
“大哥。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一旁抓耳挠腮等了好半天的曹俊伟见两个人好像打哑谜一样的不说话,急的要命,忍不住开口问道。
曹俊明呵呵一笑,把他所了解到的事情真相娓娓道来。
就在徐君然离开江南省的那一天,江南省委召开了省委常委会议,在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陈楚林提出对全州市委班子进行调整的意见,原本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之前秦国同的案子已经被省里面关注了。全州市委在使用秦国同的问题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陈楚林去了一趟全州,提出要动全州的班子,没有人感到意外。
唯一意外的是。陈楚林提出调整的人选,赫然是全州市委书记张敬敏,而接替张敬敏的人,则是市长朱逸群。
这个事情,让所有的江南省委领导都感到十分的意外,特别知道某件事情内情的呼延傲波和孙振安等人,更是眉头不约而同的皱在了一起。用奇怪的目光看向夏秋实。要知道,朱逸群可是夏秋实的心腹。
接下来的发展,更是让所有人感到意外,夏秋实跟陈楚林联手。对于全州市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外人乍一看去,好像陈楚林让出了全州的一切利益,彻底的让夏秋实掌控了全州的局面。
从始至终。周德亮都没有表态,这位省委一把手。就好像打起了瞌睡的老虎一样,根本无视呼延傲波的几次示意。
会议结束之后,呼延傲波第一时间来到了周德亮的办公室。
“周书记,今天这个事情,不太对啊。”呼延傲波直截了当的对周德亮开口问道,两个人的关系不错,自然没什么可绕弯子的。
周德亮不动声色的端起茶杯,吹了一口气,这才对呼延傲波笑了起来:“是啊,有些同志,这是豁出去喽!”
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出是谁,可呼延傲波却知道,周德亮嘴里面的那个某位同志,指的应该是陈楚林和夏秋实的这次合作,毕竟现在只要脑子清醒的人就应该已经能够确定,夏秋实跟陈楚林这两位常委肯定达成了某种协议,陈楚林支持夏秋实拿下全州市的控制权,而反过来,夏秋实应该是在别的问题上面对陈楚林表示支持。
“陈书记这次,似乎有什么苦衷啊?”呼延傲波沉默了半晌,忽然嘀咕了一句。
都是聪明人,周德亮自然明白呼延傲波究竟在暗示什么,叹了一口气,他一字一句的说道:“呼延,有的事情,不能着急。”
呼延傲波眉头一皱,周德亮话里面的意思他马上就明白了过来,这老狐狸分明就是在给陈楚林和夏秋实挖坑。
接下来的两天,孙振安去了武德县调研,没想到他刚刚离开武德县的第二天,全州市新市委常委会就召开会议,对武德县委县政府的班子进行了调整,之前杨维天和他的那群心腹,大部分人都被调离了武德县,就连原来县委县政府其他的干部,除了代县长刘斌之外,大部分的人也都被调到其他的岗位上,大多数人都是升迁,所以倒是没有引起什么议论。
可是,根据呼延傲波了解到的消息,新补充到武德县的很多干部,大多数都是朱逸群和黄子齐的人。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就算呼延傲波想不出手都困难了,因为他已经大概看出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分明就是夏秋实跟陈楚林之间不知道达成了什么协议,陈楚林支持夏秋实掌控全州市,而夏秋实则是投桃报李罢了。要知道,黄子齐到江南省之后,可是陈楚林一手提拔起来的,甚至于当初他进市委常委会,提副厅级还是陈楚林在省委常委会上面,借着重点培养青年干部的理由提出的。
“君然,呼延书记说了,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周书记一直都在关注着这个事情。”
最后,曹俊明看向徐君然,缓缓说道。
徐君然听完了他的话,叹了一口气,却没有马上说话,看来如果自己猜的没错的话,江南估计要出事了!
在华夏的政体当中,省委组织部长的地位很特殊,一般他是省委常委,按规定,他受同级党委或上级党委的监督。但一般来说,省委第一书记与组织部长的关系都很铁,这种监督往往是乏力的,至于处在同级党委领导下的纪委,更没有办法监督他。而作为上级部门的中组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监督不了那么多省级官员。这样就形成了组织部长权力监督真空的局面。
由于缺乏监督机制,省委组织部长一旦丧失自律,就有可能使拍马、送礼、拉关系等现象蔓延,甚至在转制时期把国有资产当成私人礼物送人,个别组织部长就成为政体中“官员批发商”,网织乡党。其结果是在干部的任用提拔上不是优胜劣汰,而是优汰劣胜的反常现象——不同流合污者下,善于钻营者上。
组织部长出问题危害无穷,他凭着自己的关系网去选拔干部,这些干部最后都成了利益共同体,所以往往一查一大片。而组织部长出问题,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更是体制的问题。我们的党委既是权力的决策、执行部门,又是权力的监督部门。没有监督的权力结构必然走向腐败,这是被多国经验证明的。如果连选官的官都腐败了,其所选的官员的廉政生态令人生疑。
而这个事情,从某种意义上又证明,省委组织部长,是多么重要的一个职务。
对于徐君然来说,他关心的原本是武德县现在这个局面,究竟应该怎么办,可是现在听了曹俊明的介绍,徐君然却担心起来,呼延傲波和孙振安等人,究竟能不能够抵挡陈楚林和夏秋实的联手。
陈楚林在江南省干了几十年的组织人事工作,门生故吏说遍布全身都不为过,影响力之大,甚至于超过了周德亮这个省委一把手。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徐君然相信,不管是周德亮还是孙振安都不会愿意得罪他的。反过来说,夏秋实能够有办法说服陈楚林跟他合作,甚至不惜让出全州市的控制权,这就表明,夏秋实手里面,一定有一张让陈楚林不得不跟他合作的好牌。
在社会中,多数人注定是要别人替他们说话的,尽管由工作、生活而形成的众多人际交往圈子内,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但事实是总会有一些人被另一些人左右,社会也就分化为平民、精英、贵族。他们依照经济条件,文化教养、政治需求,各自建立起一套行为准则,在这些准则之下,圈子也就成为一个准社会单位,虽然无形无声,但它限制着每个人的行动,同时也相互碰撞和渗透。没有永远的圈子,就象不存在无保留的友谊,圈子可能随着社会环境而伸缩,但每个人都在其中,谁也无法脱离。
而现在,陈楚林和夏秋实明显组成了一个新的圈子,一个让任何人都没办法忽视的圈子。
要知道,在官场当中围绕权力人物,都会形成一个生态圈,衍生各类物种。权力人物一旦失势,生态圈就不复存在了。那些赖以生存的物种就会退化、变种、迁徒、绝迹。
徐君然看的很清楚,如今夏秋实和陈楚林这个圈子当中,夏秋实才是那个主导的人!(未完待续)
升迁 第三百二十八章 支持
“谁是谁的人”是一个许多人常用的话,在机关呆过、在企业干过、在官场混过的人,多会用这句话。一个人一旦成了谁的人,他就没有**人格,没有自主意识了。古人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个人一旦成了谁的人,他必定战战兢兢,死心塌地地效忠于此人。因为他要从主人那里讨衣食、讨名誉、讨权力。
圈子本是个数学名词,标准的定义是:圆而中空的平面形;环形;环形的东西。引申到社会生活中,意指:集体的范围或者活动的范围。这个定义是简洁而准确的,是普通老百姓所理解的圈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以自己为圆心,以不同的纽带为半径,就可以划出不同的圈子:以血缘而定的亲人亲戚圈;以交际而定的朋友圈;以工作而定的同事圈,此外还有同学圈、老乡圈、娱乐圈等等,不一而足。
而现在这个夏秋实和陈楚林组成的圈子,主导权很明显是在夏秋实的手里面。
徐君然可不觉得能够走到今时今日的位置上,陈楚林会是那种随便就跟别人合作的笨蛋,甚至于被人控制,让出属于自己势力范围的全州市,真要是那样,朱逸群跟张敬敏也就不会在全州斗的风生水起了。
在华夏历史上,政治官场一直是凌架于老百姓之上的特权系统,也因远离普通民众而充满神秘色彩,改朝换代。荣辱沉浮。政治是一个很复杂的生态系统,得失成败很难简单地总结。政治人物是是非功过也很难用简单的标准来衡量。
圈子一说,在百姓而言只是个生活范围的概念,但在政治系统中,却是一个官员安身立命的本钱。在政治词汇中,与圈子相近的表述还有很多:宗派、帮派、山头、派系、党羽、势力、班子、集团等等。简言之,一个官员置身于这个系统中,或主动自觉加入一个圈子,或无意识地卷入一个派系。或纯粹是被别人当作是某某人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被归类和贴标签。一个圈子就是一股政治势力,要想完全置身事外,其结果很可能就是被边缘化:上边没有人照顾你,下边也没有人追随你,孤家寡人一个,既成不了气候。也就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朝中有人好做官”——被人推荐赏识和提拔了,你就应该站在这个人的队伍中,如果左右摇摆,不但会被这个圈子抛弃,也很容易被别的团体所不齿,也就很难混下去了。
所以。对圈子的研究和经营,可以说是古代政治官员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小人物要选好圈子,设法投靠加入,并逐渐在其中提升自己的地位;大人物要组建好自己的圈子,上下其手。形成自己的资本和势力。最高级的领导者则要平衡好各种圈子,让其存在并竞争。但不能容忍其中一支势力太大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君然,你觉得,夏秋实和陈楚林,到底在搞什么鬼?”曹俊明看向徐君然,低声问道。
徐君然苦笑了起来:“大哥,这个事儿,我看不用咱们操心吧?”
他略微思考了一下,就明白过来周德亮的想法,不外乎是手里面握着夏秋实当初涉嫌诬陷冷岳的证据,或者说,那个死去的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跟夏秋实明显有关系,再加上陈楚林和任久龄等人的家属涉嫌于走私犯罪集团勾结。说的直接一些,不管他们怎么蹦跶,如何勾结在一起,到时候只要这个杀手锏一出,周德亮必定能够翻盘。
所以不出意料之外的话,十有**如今江南省城乃至京城的某个地方,都在进行着一场关系到未来江南数年政局的博弈。
至于全州市乃至武德县的事情,不过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罢了。
虽然不愿意承认,可徐君然却不得不相信,如今的自己,不过是大人物们博弈过程当中的一枚棋子罢了。
“这个事情,我看没有这么简单。”曹俊伟忽然开口说道。
徐君然跟曹俊明一愣,却没想到他听了这么半天,竟然还有了想法。
“伟哥,你的意思是?”徐君然看向曹俊伟,不解的问道。
曹俊伟晃晃头,脸色阴沉的说道:“我看,姓周的估计也没安什么好心。”
他这一句话,一下子让徐君然愣住了,眉头皱在一起,久久不语。
曹俊伟的话提醒了徐君然,如今的这个时候,周德亮按兵不动固然是为了引蛇出洞,以便于对付陈楚林和夏秋实等人,可是他这么做的代价,却是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牺牲了李家镇公社乃至武德县的发展,不说别的,徐君然可以肯定的是,事后周德亮肯定会把自己从武德县调走,安排到一个不错的岗位,毕竟这样既不会得罪孙家,也不会得罪曹家。但是,武德县的那些乡亲们怎么办?
徐君然不敢想象,一旦自己搞起来的那些项目被交到张吉祥那些人的手里面会变成什么样子,以黄子齐的行事手段,不说别的,冯红程他们这些当初跟自己走的近的干部,肯定都会被闲置起来,公社党委和企业也都会变成黄子齐这边的人,甚至于弄不好酒厂又回重蹈当年归县里面管辖的时候那次覆辙。建筑公司利润丰厚,县里面的某些人早就眼红不已了,这一次,恐怕也会被他们逐步蚕食,毕竟在行政命令的管束之下,建筑队恐怕也不会听自己的了。弄不好,徐君然猜测黄子齐都敢于让建筑队不再跟曹俊伟等人合作,转而跟黄家的建筑公司合作。
别忘了,现在的建筑行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曹俊伟在鹏飞那边搞建筑发了家,这在京城不算什么新鲜事。换而言之,如果是黄家或者别的家族随便出个人,拉起一个建筑公司的话,只要有足够的工人和熟悉的关系,一样可以搞起来。
这个事情徐君然开始还没有想到,可随着曹俊伟的一句话,他忽然想到了这一点,周德亮的做法对自己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不眼前就有一个大危机要出现,黄子齐带着张吉祥进京城,摆明了是找自己麻烦来了。
“大哥,这个事情要不然你出面跟黄子齐聊聊?”半晌之后,曹俊伟开口说道,在他看来,黄子齐就算如今是副厅级干部,可在自家大哥面前,毛都不是一根,要知道他黄子齐能有今天的地位,可全靠着黄家的势力。但曹俊明却不一样,曹老爷子虽然很器重大儿子,可却绝对没有在他的仕途上给予曹俊明任何帮助,曹俊明能有今天这个县委副书记的位置,是最高首长亲自点名的。
别看曹俊明是副处,黄子齐是副厅,两个人的年纪也差了三四岁,可真要是比起来,曹俊伟敢拿脑袋打赌,自家大哥的升官速度,早晚超过那个黄子齐,弄不好要比黄子齐先做到省部级。
林雨晴不懂这些,不过她自然也知道曹俊明肯定是个很厉害的大人物,因为每次曹俊伟和陈宏达以及曾文钦几个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聊起曹俊明偶尔也会感慨一下,大家纷纷预测,曹俊明仕途的最终点,很有可能是中央委员甚至更高。就连庄明月那样的香江大亨夫人,在听林雨晴无意当中说起自己的男朋友跟曹俊明是大学同宿舍的朋友之后,也是一阵感慨,说那位曹家老大的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在曹俊伟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林雨晴却是很高兴的,一双妙目直接就看向了曹俊明。
曹俊明表情沉稳,对于弟弟的建议不置可否,而是看向徐君然:“老六,你怎么看?”
听到这个久违的称呼,徐君然忍不住露出一个会心的笑容,他知道,曹俊明这是动了真火,真要是自己点头,他肯定会找上黄子齐,警告他老实一些,不要给自己下绊子。
缓缓抬起头,徐君然对曹俊明露出一个微笑:“大哥,放心吧,这个事情,我能解决。”
曹俊明眉毛挑了挑:“你确定?”
他并不是不信任徐君然,只是因为这次明显牵扯进了黄家的人,曹俊明可是很清楚,那一家人虽说本事不大,可这抢功劳摘桃子的本事却绝对不小,用曹老爷子的话来说:“老黄这个人,本事是不小,但是太喜欢算计了。”
江南省的问题,曹俊明看的要比徐君然更深,在他看来,这应该是各方势力在省委换届前的一次角逐了,毕竟就在昨天晚上,他亲口听到父亲表态,中央决定在未来的四五个月之内对全国各地党委班子进行调整,为明年下半年的一项重要举措进行铺垫。
说白了,中央要有大动作了,而在这之前,地方上肯定要进行一番博弈的。
上面有动作,下面的人自然就要有反应,更何况,这么大幅度的班子调整,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一次位置的变化,更深层次的来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想到这里,曹俊明眯起了眼睛看向徐君然:“老六,这一次,不管你怎么做,大哥都支持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