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晨光路西法
现如今,武德县县委县政府是在一个大院办公的,虽然办公楼是前后两栋,可大家都习惯了如此。
徐君然依稀记得,后来在自己前世读大学的时候,武德县因为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办公室渐渐的不够用了,就盖了一栋新的办公大楼,准备把县委县政府分开办公,因为这个事情,县委和县政府差点打起来。大家都想要去新办公楼办公,谁都不愿意做那个发扬风格的人。
县政府的理由很明确,县政府是负责经济发展的,是武德县的门面,自然要用新的办公大楼。
而县委这边的理由更明确,党委领导政府,最好的办公楼,自然是要党委先用,怎么能让给政府呢?
最后这件事的解决办法让人哭笑不得,当时还是贫困县的武德县,又重新盖了一栋新办公大楼,正所谓好东西人人有份,自然是皆大欢喜、欢欣鼓舞。至于这钱由什么地方来出,没有人过问,也没有人关心。
还是那句话,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我们不能让公仆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为人民服务!
不过现在,这县委办公楼,依旧是那种老式的木制地板,脚踩上去会发出一阵响动,好像在提醒别人一样。
杨维天的办公室还是当初严望嵩的那间,他这个人没什么讲究,自然也没有所谓人挪活,树挪死的那种说法,吴梁新当初曾经提起过要帮他重新换一间新的办公室,却被杨维天拒绝了,用杨维天的话来说,当官的是为老百姓干事儿的,办公室不过是个工作的地方,哪来那么多讲究?真要是那么讲究,还不成了旧社会的封疆大吏了。
纵然是徐君然也得承认,杨维天也许未必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合格的官员,可起码他是一个合格的好人。
迈步来到办公室门口,徐君然看着正低头聚精会神写着什么的萧鸿桦,嘴角露出一个笑容来。
“萧主任,忙着呢?”。(未完待续)
升迁 第二百零三章怎么修是个问题
萧鸿桦这个人,徐君然还是很欣赏的,起码这是一个很成熟的干部,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最重要的是,他是杨维天在武德县为数不多能够全心全意信任的干部之一。
“萧哥!”
徐君然的一声呼唤,让萧鸿桦抬起了头。
如今的萧鸿桦,虽然还是杨维天的通讯员,不过现在已经是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了,级别上自然也调整为副科级,徐君然听杨维天提起过,有意把他下放到县里面的某个局办或者公社去,只不过具体要怎么安排,还得看杨维天的想法了。
“呵呵,君然来了啊。”
原本低头正在写着东西的萧鸿桦,听到徐君然的声音之后抬起头,很是热情的站起身跟徐君然握着手,露出一个亲热的表情来。至于他是不是早就听到徐君然的脚步声,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毕竟做秘书的,总归是有一些自己的小窍门,徐君然就知道,自己前世的一个秘书,能够通过脚步声来判断究竟是谁到了自己面前,这样的本事,也算得上是奇人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徐君然和萧鸿桦都清楚,两个人如今肯定是同坐一条船的。
原因很简单,有杨维天在,他们都是脑门上顶着杨字标签的干部。
为了自己的前程,也为了今后的发展,携手并肩是肯定的,至于谁为主谁为次,那就要看是谁求谁了。
“书记在吗?”徐君然笑着问道。
萧鸿桦知道他有事情,点点头道:“书记等你半天了。”
说着,他看徐君然的眼神充满了敬佩,是的,三十多岁的萧鸿桦此时觉得自己跟徐君然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尤其人家那个眼光与见解,跟自己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不说别的,就说对国家大势的把握上,徐君然恐怕比杨书记甚至还厉害一些,毕竟他的每一步几乎都走在了政策的前面。
在官场上,能做到这一点,就等于是积累了让人炫目的政治资本。
更何况,没有人别萧鸿桦更清楚,杨书记能够取得在县里面如今的强势地位,徐君然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徐君然的帮助,杨维天还是那个被各方势力围攻的书记,别说像现在一样在常委会上一呼百应,就连安排一个亲近的下属,恐怕都要慎之又慎的仔细琢磨。
萧鸿桦自问,换成是自己的话,在徐君然这个年纪,绝对做不出这么多大事来。
必须要承认,这家伙四年大学不是白读的,人家在京城学到的东西,是自己这十几年都悟不透的。
两个人客气了几句,萧鸿桦就把徐君然送进了杨维天的办公室。
杨维天的办公室还是那个老样子,老旧的沙发,一个大大的书架,甚至于徐君然都奇怪,这杨维天难道就没想过给自己换个茶杯么?
此时的杨维天正背对着徐君然二人,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风景,看不清楚他的表情。
“书记,徐君然同志来了。”
萧鸿桦恭恭敬敬的说道。他这个人有一点好处,也许能力并不是十分强,可却很会拿捏自己的位置,不逾越半步。
这样的秘书,是领导最喜欢的,毕竟没有一个领导会喜欢一个喜欢说长道短的秘书。当秘书的人,最应该记得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弯腰,学会走路时落后领导半步,做事时提前领导半步。
“嗯,坐吧。”
杨维天并没有回头,只是指了指沙发的位置,示意徐君然过去坐。
萧鸿桦冲徐君然眨了一下眼睛,转身退出了办公室。他清楚,杨维天肯定是有事情跟徐君然商量,现如今这县委谁不知道,李家镇公社的这位高材生,明摆着就是杨书记的智囊,杨维天当上县委书记之后的一系列动作,背后都有徐君然的影子。
徐君然吐了一下舌头,也没有在意,自顾自的走到沙发上坐下,自己倒了一杯水,先咕嘟嘟的喝了一大口。
他现在也没什么可在意的,越是这样随意,杨维天反倒是越高兴,毕竟自己跟杨维天的关系有些不同,既是上级又有点忘年交的意思,杨维天是一个有抱负的官员,徐君然的那些想法在他看来,如果能够变成现实的话,完全可以让武德县的发展迈上一个大大的台阶,所以时不时的两个人还会交流一些对时政的看法,对于两个同样锐意改革的人来说,这种交流多了,自然就有了一种知音的感觉。
坐在沙发上,徐君然左右打量着办公室,却微微一愣,因为在自己面前的茶几上,正铺着一张地图。
“小徐,你觉得我们县要想发展起来,最需要的是什么?”
没有转身,杨维天平静的声音传来。
徐君然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缓缓说道:“改变观念,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想法,深入到每一个干部群众心中。”
杨维天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继续问道:“然后呢?观念改变了,接下来呢?老百姓只有吃饱饭,我们的工作才算有进步吧?”
徐君然笑了起来,站起身走到杨维天的身旁:“书记,我还是那句话,想要富,先修路!”
“修路!”
杨维天听到徐君然的话,露出一个苦笑来,转身来到茶几旁,低头看着上面的地图,久久不语。
徐君然知道他在为难着什么,武德县是个穷地方,就算以后撤掉公社变为乡镇,也一共才六个乡和两个镇,这些地方的交通都不怎么样,而且都很穷,如果修路的话,且不说资金如何搞,单单是如何取舍,就足以让人头疼不已。
“你说,先修哪里好?”
蓦然间,杨维天抬起头看向徐君然,眼神玩味。
徐君然一愣,随即笑了起来,他知道,这是杨维天对自己的一次考验,要知道武德县现如今发展前景最好的就是李家镇公社,如果换成别人来回答,第一个选择肯定是李家镇公社。
不过徐君然并不这么想,李家镇公社的路要怎么修,徐君然已经有了自己的考虑,他看着杨维天,拿起茶几上的笔,在上面画了一条线,然后才一字一句的说道:“先修这里!”
杨维天眉头一皱,低声道:“为什么?”
顿了顿,他似乎觉得自己没有说清楚,接着问道:“怎么想到要修秦家寨的路?”
很明显,他也没想到徐君然竟然先提出修秦家寨的路,且不说李家镇和秦家寨的世仇关系,就算徐君然不说,杨维天也知道他跟秦国同之间是有宿怨的,怎么可能放着李家镇公社的路不修,竟然想要修秦家寨的路。
大公无私?
杨维天虽然有些迂腐,可绝对不是那种同情心泛滥什么都不懂的傻蛋,毕竟也是在那个动乱岁月熬过来的人,能走到现在的位置,也是经历一些事情的,他可是很清楚徐君然的性格,看似平易近人,可绝对是一个记仇的家伙,这一点从他给秦国同下绊子就能看的出来,市里面朱逸群市长可是在盯着民政局,要他们彻查武德县军烈属抚恤金的事情呢。
可又是为什么,徐君然竟然提议要在秦家寨修路呢?
看着他有些不解的眼神,徐君然忍不住摇头苦笑道:“书记,我这是就事论事。”
“噢?”杨维天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徐君然,淡淡的说道:“你说说看,怎么个就事论事法。”
徐君然忍不住笑了起来,很明显,杨书记对于自己的说法有些不太相信,他无奈的摸了一下鼻子,苦笑道:“书记,我就那么像记仇的人吗?”
没想到杨维天竟然点点头,理所当然的道:“你小子难道以为自己不是吗?”
徐君然一阵干咳,没想到一向方正的杨维天居然会这么回答自己,难道自己平时真的那么明显?
深吸了一口气,徐君然最后对杨维天说道:“杨书记,我可是个好人,诚实可靠不说,您去打听打听,谁不夸我心胸开阔。”
杨维天难得的露出一个古怪的表情来,没说话,可眼睛里面调侃的味道却是十足。
摇摇头,徐君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而是认真的指着地图对杨维天说道:“书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咱们武德县的这个条件,您说说看,您能修多长的路?”
不等杨维天回答自己,徐君然干脆挑明了说道:“换句话说,咱们底子薄,基础差,手里面那点钱,除了修修补补县里本来的公路之外,剩下的,您要是说能修好从我们李家镇公社到县城那几十公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所以,要我说,还是老老实实的把秦家寨跟105国道联在一起再说吧。”
105国道,是一条贯穿江南省的主干公路,距离秦家寨不到两公里。
听到徐君然的答案,杨维天脸色不变,似乎有些犹豫,又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徐君然看他不说话,索性加了一块筹码,笑着说道:“秦家寨距离县城较近,又有几个小煤矿,书记,您难道不是这么想的?”(未完待续)
升迁 第二百零四章 给书记当参谋
“你啊,太精明了!”
看着徐君然,杨维天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做了这么一句总结。
不得不说,徐君然这番话说到他心里面去了,杨维天确实有这样的考虑,只不过因为李家镇公社如今发展的太好了,他在考虑是不是要修李家镇公社到县城的公路。
徐君然听了杨维天的话,也不生气,伸手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继续说道:“秦家寨那里,有咱们县最丰富的煤矿,可这路不通,就算捧着金饭碗也变不出粮食来,所以咱们应该先把国道跟秦家寨连通喽,让这些煤炭变成钱。至于我们李家镇公社的公路,书记您手里面的钱实在是少了点,与其修一条乱七八糟的路,不如我自己想办法。”
杨维天被他的话给逗笑了:“你想办法,你能有什么办法?”
徐君然嘿嘿一笑:“我的办法自然是土办法了,我们公社自己出钱自己出力,先修一条简单点的砂石路,等到公社的那几个工厂见效益了,再投资修路。不过我有一点要说明白了,这路是我们自己修的,工厂也是我们公社自己盖的,您得约束好县里面的某些人,别向对啤酒厂那样对待我们李家镇公社,否则的话,可别怪我打上门去!”
杨维天一愣,随即明白徐君然话里面的意思,他这是在说武德县现如今出现的某些不正之风啊。
叹了一口气,杨维天道:“我们的某些干部,现在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徐君然点点头:“落后不要紧,穷也没问题,可我们的某些领导干部,手伸的太长了。”
顿了顿,他把自己从苑德俊那里要来的一堆条子递给杨维天:“您看看吧,我刚在省城帮啤酒厂打开一点销路,琢磨让他们给工人发工资用,结果这钱刚到手。就有人找上门去打秋风,嘿嘿,杨书记,您说我还有必要管这啤酒厂的烂事儿么?”
他这话一说完,杨维天的脸色一下就变了。接过徐君然地给自己的那一堆条子看了几眼。杨维天的表情就好像那六月的天,马上就变得阴云密布,猛然间一拍茶几,喝道:“这些人的胆子真是比天还大。以为自己是旧社会的巡捕房吗!”
对于他这样的官员来说,这种打秋风的行为,无疑是从群众口中夺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看到杨维天的反应,徐君然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自己也是没有办法,不得不让杨维天做这个出头鸟,否则这个例子一开,接下来随着李家镇公社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那几个厂子的效益肯定是会越来越好的,到时候县里面的牛鬼蛇神们你方唱罢我登场,没完没了的去打秋风,换成任何人都受不了的。
虽然这种事情在徐君然重生之前已经成为了一种常事儿,可徐君然却不打算在武德县留下这个规矩。
有时候当某种潜规则成为惯例之后。人们即便知道这样的行为不对,可也都继续默认了下去。究其原因,是因为上层的不作为,这种不作为给了某些潜规则滋生的土壤,使得人们不得不按照这种潜规则去办事。因为如果你不尊重这个规矩,到最后肯定是要吃亏的。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愿意被打秋风,可如果你敢拒绝打秋风的人,就会被报复。被为难,生意人讲究和气生财。自然不敢得罪政府机关。而这种事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罢了。
要是从开始的时候,对那些打秋风的政府官员,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就根本不会出现有企业被政府部门给逼的关门大吉的事情。
“小徐,你回去准备一下,我这就召开常委会,讨论啤酒厂承包给你们李家镇公社的事情。”
也许是因为这个事情触及了杨维天的底限,他的决断下的非常快,直接对徐君然给出了承诺。
徐君然点点头:“谢谢书记了。”
他这次来,主要就是想问问关于承包的事情,因为按照徐君然的计划,春节之前,他是必须要带着酒厂出产的白酒和饮料进京的。
现如今机器眼看着就要到了,这厂子还没有到手,着实太让人有些无奈了。
杨维天脸色阴沉:“你放心,我会尽快处理好一切的。我只有一个要求,酒厂要尽快见效益,有问题吗?”
徐君然连忙认真答道:“请领导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饮料厂的机器他已经请刚刚当上副厂长的王伟达帮忙,用李家镇公社集体的名义做担保,先欠着机器的钱,一年之内保证还款。要是从前也许这个事情还不太好办,可有王伟达如今的地位在那里呢,一些机器而已,根本就不是问题,反正这个时候的国企就那么回事。
不过徐君然考虑了一下,还是对杨维天道:“杨书记,我有个建议,县里面是不是应该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啊,发个文件什么的。”
杨维天一愣,犹豫道:“上面已经发文件了,我们再发……”
徐君然明白他的意思,是怕这个事儿以后被人诟病。毕竟这私营经济直到现在,还不时出现一些不和谐的论调。
笑了笑,徐君然道:“不管别人怎么想,老百姓能得到实惠,这才是真正的好政策。”
这句话终于让杨维天下定了决心,他也是很有决断力的人物,否则日后也不可能走到市委书记的岗位上,徐君然的话就好像帮他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让他看到了被遮盖住的某些东西,杨维天很清楚,说一千道一万,真正让老百姓满意的官员,才能够走的长远。
点点头,杨维天道:“这个事情我会考虑,你先回去吧。”
当你是地平线上一棵草的时候,不要指望别人会在远处看到你,即使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甚至从你身上踩过,也没有办法,因为你只是一棵草;而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即使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因为你是一棵树!
徐君然不觉得自己的人生会是平平淡淡的,虽然他知道自己今天跟杨维天说的话,肯定会让自己成为武德县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可徐君然并不在意,重新活了这么一次之后,他的很多心态都发生了变化,最起码对于他来说,有些东西只要是对的,就会去坚持,前世宦海沉浮几十年被磨掉的棱角,渐渐有重新恢复的趋势。
这样的结果出现其实并不意外,毕竟在如今的这个时代当中,徐君然所拥有的,是其他人所无法企及的。
如果现在徐君然看上去是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小草,那么他自己却很清楚,用不了多久,自己必将成为一颗参天大树。
离开杨维天的办公室,徐君然抬头看了看窗户外面的天,这个时候的天还是很蓝的,起码没有因为污染而蒙上一层灰蒙蒙的雾霾。
“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徐君然暗暗对自己说道。
他很清楚,随着自己做出来的这些成绩,武德县乃至李家镇公社这个舞台肯定会越来越小,甚至于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到时候自己再想做什么,也许就未必能有现在这么随心所欲了,甚至于有的人也许会特意给自己设置一些障碍,毕竟在某些上位者的眼中看来,一个小小的徐君然是不足挂齿的,但如果一个政绩斐然的徐君然,那可就是心腹之患了。
政治斗争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有些人宁可拿更多人的命运做代价,也不愿意见到自己的政治对手发展起来,徐君然也是最近才刚刚想到这一点的,自己前段时间的风头出了不少,可也肯定得罪了不少人,一旦杨维天或者朱逸群遇到了比他们级别更高的人出面,他们还有办法保护自己吗?
曹家的势力远水解不了近渴,更何况如果对方玩一出明升暗降的把戏,或者干脆就是明目张胆的提拔自己,自己到时候应该怎么办?
孙振安已经正式就任江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这是徐君然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虽说心里面十分笃定自己跟孙家应该有所瓜葛,可徐君然却并不想去求孙家的人,母亲进入宁可带着自己寡居都不愿意求孙家,那就自然有她的道理。
所以,徐君然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给李家镇公社打好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在,即便自己离开,这里依旧会按部就班的发展起来。
“徐书记,要回去了?”
跟徐君然说话的,自然是等在门外的萧鸿桦。
徐君然笑了笑,冲萧鸿桦点点头:“萧哥,我先回去了。你改天有空来李家镇,我请你吃饭。”
萧鸿桦笑着点头:“那好,有机会我一定去。”
两个人就此作别,徐君然离开了县委大院,开着车朝李家镇公社开去。
徐君然前脚离开,后脚杨维天就出了办公室:“小萧。”
“书记,您有什么吩咐?”萧鸿桦恭敬的说道。
杨维天的脸色阴沉:“马上通知在家的常委们,到会议室开会!”(未完待续)
升迁 第二百零五章 獠牙
武德县委会议室内,杨维天脸色阴沉的坐在正中间的位置上,从会议一开始,他就沉着一张脸。
最开始的时候,杨维天讲了几句话,大概说了一下关于县啤酒厂准备改制,承包给李家镇公社的想法,然后就把身子靠在椅子上不再开口,在他的目光注视下,萧鸿桦把县啤酒厂的一些资料分发给了会议室内的常委们。
会议室内的气氛很安静,一方面是因为大家都在看资料,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杨书记此时的脸色。
吴梁新是写材料做文秘工作出身的,当初严望嵩提拔他就是因为这家伙的文字水平高,笔杆子硬,也正是因为他自己擅长这方面的本事,所以看的出来这份杨维天拿出的材料,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过的。可以不夸张的说,这材料的起草者,水平相当的高,甚至于比自己还要强上那么几分。这材料把啤酒厂的现状分析的十分透彻,关键在于,用词也很谨慎,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啤酒厂的现状和困境,以及如何发展的未来。如果他没猜错的话,这事情后面必定有徐君然的影子在。
京华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这点材料在他手里,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半晌之后,带着眼镜看完材料的秦国同,缓缓把材料放在自己的面前,悠然的点了一根烟,却没有说话。
很明显,他在等。
等什么?
自然是等第一个开口说话的人。
果不其然,等到大家都差不多看完了的时候,杨维天沉着脸,吐出一个烟圈,然后把烟蒂掐灭,淡淡的说道:“都看完了,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他已经失去了耐心,尤其是在徐君然给他看了那一堆打秋风的条子之后,杨维天对于某些人的小伎俩已经彻底的忍无可忍,拿一个效益好的国有企业当银行用,真亏他们想的出来。
而且杨维天考虑的更多的,则是如今这个县委常委会,秦国同最近因为马上要到选举的缘故,颇有些偃旗息鼓的架势,凡事都不跟自己针锋相对,大面上都对自己恭敬的很,如果自己不趁着这个机会多做一些事情的话,恐怕以后没有机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