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烈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睿士
庄妃幽幽说道:“你还不知道,皇上已经注意到了元忠和那件事情!”
苏沫儿相顾骇然,说话的声音都变得颤抖起来,“怎么会?办事的人都是死士,已经全部自尽身亡。连尸身都化骨扬灰了……!”
“昨日下午,元忠留下标记,要和咱们见面。这段时间,皇上一直在彻查此事,我也留了一份小心,没有让前去会面的人贸贸然现身。谁知竟然真的发现有人在跟踪元忠!”
“啊!”苏沫儿惊恐的捂住了嘴巴。“是谁在盯着元忠?”
“还能有谁!”庄妃苦涩的一笑,“除了皇上的人,还能有谁?”
“那该如何是好!”苏沫儿一下子乱了方寸,“咱们是不是该将元忠灭口?”
“不妥!”庄妃断然否决了苏沫儿的提议,“皇上的人紧盯着元忠,便是要引蛇出洞,咱们不能自投罗网!”
“那……?”
“过几日,你出宫一趟,派人将元忠的家人牢牢的看管起来,他们都是朝鲜人,在辽东没有其他的亲眷和旧相识,我这边会派人设法提醒他,只要他的家人都在咱们手中,就算皇上将其抓起来拷问,元忠也未必敢泄露咱们的事情!”
“格格,这件事情,要不要和十四爷打个招呼,仅凭咱们的人,行事未免有些不方便,要是有他的支持……!”
“不可!”庄妃坚决的摇摇头,“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不能让他知道。”
庄妃站起身,眼神投向窗外的黑夜,喃喃自语,“我不想破坏自己在他心中的样子,永远都不想……!”
庄妃转回身来,眼神忽然像利箭一般盯住苏沫儿,苏沫儿有些不自在起来。
庄妃走到她身前,拉住她的双手,语调平淡恬然,“你自幼便跟在我身边,在我心中,你便是我的亲姐妹,有些事情,你到现在还打算瞒着我吗?”
苏沫儿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双膝一软,径直跪倒在庄妃的面前,“格格,您要怎么处置我都行,可千万不要伤了齐穆赛的性命啊!”(未完待续……)r1292





烈明 第十章 路振飞的推荐
关外的这些个纠葛,很快便传回了登州,朱平安现在坐拥山东,很有些窥视天下的意思,每天就是不断的处理各地而来的情报,而政务则全部交给了赵光抃、阴世纲、卢象昇为首的一套班子,对于满清的情报工作,因为正处在历史转型期的阶段,所以朱平安谨慎异常,一个微小之处,可能造成的将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满清这个对手,彻底击败它还是需要在战场上,毕竟这个时期的满清,人才的数目和素质要远远超过现在的大明,这一点,后世愤青就算再怎么否认也是无济于事。皇太极、多尔衮、代善、济尔哈朗、英俄尔岱,这些都是文武兼通的全才,另外的索尼、范文程、多铎、硕托、阿济格、苏克萨哈、遏必隆。晚一些的后起之秀还有岳乐、图海、姚启圣、纳兰明珠、索额图等人,都是一时瑜亮。而且满清的八旗平心而论,的确是这个时期最精锐的军队。
面对着这个正处在绝对上升期的对手,朱平安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崇祯在世,大明未倒,他也只能死守山东一省之地,这的确是个很矛盾和荒唐的命题,朱平安要想进一步的扩充实力,还只能等待着大明倒下的那一刻,之后才会有浴火重生的时机和基础。
朱平安接到霍五传来的消息是在十月十五的中午,匆匆看了几眼,并没有过多的思考,便带着这些文稿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回到家中的时候,木语菱、孙幼娘朕和一大帮丫鬟婆子不亦乐乎整理着一大堆未开封的竹箱、藤箱,十个月大的朱承佑还不会走路,只能在一堆已经打开了的绸缎堆中爬来爬去,不时的冲母亲送上一个笑容,显得憨态可掬。
朱平安一进门,便探手将儿子抱了起来,朱承佑玩的正是起劲,忽然间被人打断,正欲哭闹,转脸却看到一张熟悉的笑容,顿时乐开了花,一双肉呼呼的嫩手便抓住了朱平安颌下的短须。
小孩子不知轻重,一下便扯得朱平安呲牙咧嘴,木语菱一抬头,看到丈夫的窘态,不由得笑了起来,忙站起身来,将朱承佑给接过来,吩咐丫鬟婆子带着孩子到隔壁屋去玩。
屋里一下子冷清下来,孙幼娘和朱平安打个招呼,却是忙着登记各色的礼物,忙的脚不沾地。
朱平安很是诧异,随手打开一个箱子,里面竟然是整箱的孩子用物,从竹制的玩具到金银打造的饰物,聆郎满目。“这又是哪一家送来的东西?”
木语菱笑着说道:“还能有谁,除了京师的长公主,还有谁能这么记挂着你的宝贝儿子,这八月十五的时候刚刚送来了三车的用物,这不,京师中派驻监军太监来登州,又是趁着机会送来了不少东西!”
朱平安呵呵一笑,“长公主可是咱们佑儿的义母,这关心备至也是人之常情!”
说起朱媺娖,木语菱却是忽然间长叹一声,“媺娖又来了信,言及陛下和皇后娘娘已经为她定下了一门亲事,说是如今朝廷的都尉周显,今年不过二十岁,书香门第,人才相貌都是一等一的……!”
朱平安奇道:“这是好事啊!陛下和娘娘疼爱长公主,天下皆知,这婚事自然是精挑细选,你又没来由的叹哪门子气?”
“虽是如此说,但媺娖的信中却是见不到丝毫的喜悦之情,那周家的家世,周显的人品、才学都是上上之选,可她总是欢喜不起来,究竟为了哪样,你还不知道吗?”
说到这里,朱平安也瞬即想到了其中的缘由。现在的他,娇妻幼子陪伴左右,也是这大明朝最为年轻的总兵,手掌数万精兵,海贸亨通,金银不计其数,可以说是天下无双。但身边挚友曹无伤的去处,却着实让他每每想起来都是不禁黯然神伤。如果曹无伤是个常人,那不管怎么样,就算得罪了皇帝皇后,朱平安也会想法子,促成他和朱媺娖的姻缘。
但偏偏曹无伤是个这样的情况,朱平安就算手眼通天,也是徒呼奈何,只能叹息造化弄人。
“罢了罢了,不说这些事情!”木语菱一眼便看出丈夫的忧虑,连忙打住不提。“如今无伤在军情处效力,更是兼任内宅的护卫,白日里忙着整训军情处的人员,成立童子班,晚上便在内宅中看护,如此的忙碌,倒是能忘却了许多烦恼,咱们还是不要在他面前提起才是啊!”
“对了!”木语菱轻拍额头,“媺娖还在信中提及,京师不日便要派遣监军太监奔赴各地,来山东的是个叫做封达的人,之前是都知监的随堂,是如今司礼监第一秉笔杜勋的心腹。媺娖还提及,这人和田贵妃是一党,要咱们千万小心。如今内宫中杜勋声势正盛,便是掌印太监方正化也不放在眼里,这杜勋和田弘遇几次三番的向皇上进言,要将山东的兵权、财权收归中枢,交由宦官打理,这次封达来山东,必然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朱平安心中一暖,朱媺娖惦念着木语菱母子何曹无伤,自然对自己的仕途也是格外的关注,能在这个时候提醒自己,这便是绝对可以信赖的朋友。
朱平安拍拍木语菱的手臂,“放心,京师中早送来了消息,我自有应对!”
用过了午饭,哄着妻子和儿子午睡,朱平安却是披上了大氅来到后院的荷花池边,这里微风习习,清幽雅致,却是一个思考问题的绝佳去处。
京师里的消息,依然是杂乱无章,朝中党争激烈,曹化淳走后,周延儒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只不过此时再想补救已经有些为时已晚,黯然下台不过是时间问题,能不能全身而退都犹未可知。
这一切,似乎和朱平安没什么关系。原因便是因为贺人龙的反叛,出现的变数已经太多了,李自成逼近京师迫在眉睫。贺人龙归附李自成以后,被封为权将军,职衔已经和刘宗敏平起平坐,但却使得闯军内部凭空又多了一股势力派系,由于他的投降,一批旧部争相来投,没用多少时间,他掌控的兵力便达到了三万人左右,都是原先陕军的精锐。
短时间之内,李自成也无法整编贺人龙的部队,因此只能坐看着他的势力越来越大。但也是由于贺人龙的加入,使得闯军的实力再度上了一个台阶,李自成也可以从容的派出大将四处征讨。就在不久之前,闯军大将白旺奉命率领两万部众征伐江汉湖广,很快便击败左良玉,占据襄阳,部众扩充至五万有余。一时间成为闯军中又一名新崛起的将领,就连张献忠也迫于压力,不得不放弃武昌,转道向西南,继续攻略四川。
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在洛阳称“新顺王”,大封文武百官,并提出“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生,务农桑”的新口号,吸引广大百姓前来投奔。张献忠气不过,随后在撤出武昌前夕,自命为“大西王”,与李自成一南一北,平分秋色。
可以想见,李自成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中之地。大明朝日薄西山,中枢就算在看不惯山东,又能如之奈何呢?
封达不过一介阉宦,就算来到山东又能如何,因此朱平安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如今的重头戏还在关外,贺人龙的叛变,也给了满清提供了南下的良机,综合霍五送来的消息,可以看出,皇太极其人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并准备积极投身到争霸天下的行列中。
所以,朱平安一定要阻止满清这股强大的势力提前进入关内。
李定国在朝鲜做的不错,皮岛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型军事堡垒,从侧翼威胁着满清的地盘。朝鲜定州原本不过三十顷的租界,现在已经将势力扩展到了整个定州府城。南人党的一些骨干争相投入大明的怀抱,也为朱平安掌控朝鲜政局提供了保障。不得不说,朝鲜的军力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李定国专门来信谈及这一点,只是用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便点出了朝鲜兵马的实质,这样的军队,只能是做炮灰的命了。
因为宸妃的死,皇太极的身体每况愈下,距离他寿终正寝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朱平安却不打算再给他这些时间。皇太极如果暴卒,多尔衮和豪格两大派势力势必将为了皇位针锋相对,朱平安万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这汪水给搅浑,削弱满清的国力,拖延他们南下的时间。
刚刚打定了主意,凭空却是一阵清风袭来,不用抬头看,朱平安便知道是曹无伤回来了,这个兄弟如今还是不走寻常路,每次回府都是像一个飞贼。
曹无伤也不客气,轻飘飘的一落地,便抓起了朱平安身边的茶杯,咕咚咚灌了一个水饱。
“怎么,今日下午你不去童子班了?”朱平安问道。
童子班是曹无伤提议建立的,时逢乱世,他有感于自己的身世,便提议建立这个童子班,招募流民中的孤儿,加入军情处,勤加训练,以为补充,混一口饱饭、搏一个前程。目前驻守京师的阿大等人便等于是这童子班的第一期学员。
“阴先生要对讲武堂第四期的新进学子进行审查甄别,特意请我过去帮忙。”
“如何,这次的学子质素如何?”朱平安随口问道。
曹无伤点点头,“相比较前三期,学生的范围扩大了不少,湖广、浙江、云南、四川的都有,广东的黄公辅便推荐了几人过来,还有路先生也推荐了一个。”
“哦?”朱平安很是奇怪,恩师路振飞竟然也推荐了学子过来,而且还没有提前来信告知,这确实有些蹊跷。“是何人?”
曹无伤顿时笑了起来,“还是个不过十岁的孩童,我见过其人,的确是天资聪颖、知书达理,祖籍湖广荆门,其父曾在江淮布政使司衙门任经历,不过已经去世。其母孙氏一手将其抚养长大,这孩子侍母至孝,得其父好友资助到扬州官学就读,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不说,下学之后还一力侍奉母亲,扬州城内无人不知,路先生感叹其至孝,特意将其推荐到登州来!”
“是吗!如此说来,十岁的年纪,便能如此纯孝,真是难得啊!”朱平安感叹道:“此人叫什么名字?”
“周昌,字培公!”r1152




烈明 第十一章 不速之客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烈明》更多支持!朱平安万万也没有想到,真实历史中未来康熙小麻子的盛京提督竟然来到了登州,还被路振飞推荐到讲武堂来深造。这一点变化真是让人始料未及。
名字、身份、籍贯、经历这几样还都对得上,应该便是那个在三藩之乱中,协助图海迅速平定陕甘王辅臣的年轻谋臣。
“你见过其人,感觉如何?”朱平安问曹无伤。
曹无伤仔细回忆了一下,“相较于其他十岁的童子,待人处事彬彬有礼,其人也很聪明,讲武堂童子班的教授考核之后,都认为他的课业极为扎实。不过,此人到童子班中三日,我观其行为,却是与旁人有些格格不入,料想应该是幼年丧父的缘故,防备心很强,也很难和他人交往。”
这倒也是人之常情,幼年丧父,跟着母亲面前撑起家业,想来也是颇为艰辛,压力也不是一般的同龄童子可以想象到的。这样的人一般来说,心事总是很多,压力也一直存在,有些自我封闭也在情理之中。
“仔细观察一段时间,既然是恩师推荐而来,想来总有一些过人之处,先在童子班学习看看再说吧!”
谈妥了周培公的去处,曹无伤却是想起一件事情,“对了,还有件事情刚刚阴先生托我转告少爷,少爷之前吩咐寻找的那个叫做阎应元的人。已经找到了,这还是路先生一并送来的讯息。那人曾是江阴典史不假,只不过早已卸任,这些年一直赋闲在家,去岁朝廷任命其为广东韶州英德县主簿。不过因为其母病重,因此一直未能成行。”
朱平安顿时兴奋起来,“恩师如何安置于他?”
“路先生亲自见过此人,言及此人确实颇有谋略,且身手、气度都是上上之选,只不过其人未有功名在身。只能先暂时将其安置在团练营中,为葛英做副手,等之后有了战功,再一并上报朝廷求取封赏。”
路振飞考虑的很周详,同时也是对阎应元的一种验看。朱平安推荐的人选。也要验看一番才能决定是否重用。
这些年,讲武堂已经有三期学员毕业,相比较于第一期的仓促,第二期和第三期的课业安排已经丰富了许多,在歌德和梅因赫尔的推荐下,一些瑞典和法国以及佛郎机军官相继来到讲武堂任教,他们带来的各种军事知识更为实用和先进,也让讲武堂中的预备军官们大开眼界。尤其是瑞典古斯塔夫二世进行的军事职业化改革更是让学员们大开眼界,由此接触并熟悉现代军事理论,这也是为今后进入新军打下良好的基础。
讲武堂培养出的。将是未来山东新军的中低层军官以及参谋人才,但在历史中留下名气的人才,朱平安同样不会放过。
卢象昇、杨廷麟、孙和鼎是前车之鉴。从去年开始,朱平安已经罗列了一些名字,交给军情处去寻找,这其中就包括了在江阴抗清战斗中大放异彩的阎应元。其余的还有张煌言、张名振、堵胤锡等人。这些人一方面自身颇具才能,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便是抗清的决心最为坚决。朱平安需要这样意志坚定的人站在自己一方。
之前因为松山之战内贬谪的曹变蛟和王廷臣两个人,卢象昇亲自去游说,曹变蛟孤家寡人一个,这些天在讲武堂和登州到处走走看看,对朱平安推崇的新军训练和建制颇感兴趣,反正也是无处可去,便一口答应留下来。反倒是王廷臣,虽然卢象昇费劲了口舌,他还是打算前往京师,准备倾尽家产,找关系活动一二,看能不能官复原职、或者戴罪立功,目前朝廷也是用人心切,想来总有些希望。
这一点,朱平安和卢象昇倒是不好勉强。便将原先朝廷严令的曹变蛟的人马也交给王廷臣,请他一并带回京师。朱平安还准备了充足的粮秣之物,王廷臣自然是感激不尽。
朱平安原打算是将张定边张大狗调回新军任职,由曹变蛟统领山东骑军,但曹变蛟其人却是姿态放的甚低,再三说明自己初到山东,对于兵马建制、构成、特点、战力还不熟悉,所以,曹变蛟坚持要为张定边的副手。
曹变蛟本是猛将,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但现在却是如此的瞻前顾后,也是朱平安和卢象昇没有料到的。想想也是人之常情,在剿贼、抗清前线淤血奋战了这么多年,亲叔父也战死沙场,到头来却是被朝廷免去了官职,任由自生自灭,这其中的失落和惊惧也是可想而知的。
……
入夜之后,蓬莱还是一派繁华景象,虽然也执行宵禁制度,但却是向后拖了一个时辰,城门关闭之后,城内还是热闹如常,灯火通明。
人流如织,宽阔的水泥街道上摩肩接踵,一辆装饰普通的乌篷马车便在此时停在了蓬莱阁外,马车的四周随侍着数名护卫,掀开车帘,一名锦缎的中年人却是马车上下来,国字脸,浓眉阔目,抬起头来看看灯火辉煌的蓬莱阁,口中却是问道:“口信给他们两位送到了吗?”
一名护卫恭谨的回答:“都送到了,戌时整,望海楼见!”
锦衣中年人点点头,信步走进蓬莱阁旁边的望海楼,此时夜幕刚刚降临,正是这家蓬莱有名的大酒楼生意兴隆的时辰。宾客来往不断,锦衣中年人带着随从刚一出现在门口,便有店小二迎上来。
“爷,请问您几位?”
一名护卫随手抛出一枚碎银,“可有空房?要三楼雅致的!”
店小二眉开眼笑,“有!一定有!请诸位随小的来。”
望海楼相传是京师某位祖籍山东的权贵所开,菜品以鲁菜为主。不禁各种海鲜样样齐全,还有登州独有的各种新鲜瓜果,据说还都是总兵府传出的密法所栽培,其余的便是当地的各种特产,鲁西黄牛、德州大驴、沂蒙黑猪、沂蒙黑猪、垛山猪、大尾寒羊、小尾寒羊、鲁北白山羊、寿光鸡、济南花鸡、汶上芦花鸡、微山麻鸭、金乡百子鹅、五龙鹅等是应有尽有。
达官贵人也以能在这里宴请宾客为荣。寻常百姓商贾根本无力承担这里高昂的消费价格。
戌时整,杨廷麟在数名亲兵的护卫下来到望海楼,杨廷麟在山东时间一长,便养成了骑马的习惯,刚刚下马,却一眼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起琏贤弟。你缘何也在此处?”
王品却也是一愣,没想到今日也能再次遇到杨廷麟。“伯祥兄,今日京师有故人相邀,特来相会!”
杨廷麟哈哈一笑,“却是巧了。愚兄竟然也是!”两人到来,望海楼的掌柜也亲到门前迎接。
但上到三楼,在同一个房间门前停下脚步,两人却都有些笑不出来了。
也许是听到了脚步声响,房门从里面被人打开,护卫将杨廷麟和王品让进屋里,临窗观海的锦衣中年人这才转过身来,冲着两人微微颔首。
杨廷麟和王品狐疑的对视一眼。“莫非足下便是今日下帖的京师来客?不知……?”
锦衣中年人冲两人一拱手,“咱家封达,见过杨同知、王公公!”
杨廷麟和王品确实吃了一惊。封达是谁。他们两个都是清清楚楚,崇祯皇帝派遣中官赶赴各地监军,这封达便是派往山东的中官,还有一点,他是如今司礼监第一秉笔太监杜勋的心腹,此次前来山东。说不定便是为了海贸这块肥肉而来。
护卫已经全部退出房间。屋内一下子空荡起来,向着大海的窗户打开。冷冷的海风呼啸着灌进来,将屋内的温度也拉低了不少。房间中一片静寂。杨廷麟和王品却是沉默不语,实在是想不通,这封达不声不响的来到山东,为何要和自己先见上一面。
“山东朱总戎麾下军情处无孔不入,咱家也是费了不少的功夫才得以不动声色的混进蓬莱城。这望海楼是五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冯铣的侄儿所开,在这里说话也算隐秘……!”
一番话,说的杨廷麟和王品更是糊涂。
封达却不再解释,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来,递到两人的面前,“两位先看书信吧!”
杨廷麟和王品半信半疑的结果书信,封达却是径直坐到了酒桌边的主位上,刚上的韭菜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封达每夹一筷子菜送进嘴里,便赞叹一声。
看完了书信,杨廷麟和王品确实吃了一惊,不由得看向封达。
封达一笑,放下筷子,“两位,太子殿下的笔迹没有错吧!”
“你真的是太子殿下派来的?”王品两人还是半信半疑。
封达取出随身携带的东宫令牌,在两人面前一晃。
“封公公不是杜勋的人吗?”王品直接问道。
封达一笑,“杜勋未发迹时,咱家与他确是有些交情,不过咱家投入太子殿下麾下,却是三年之前的事情,此次杜勋命咱家来山东,太子殿下却是另有差事交给咱家,这件事情咱家一人万万办不来,所以,这才大费周章的先见一见两位。两位都是太子殿下信重的人才,想必一定能助我一臂之力!”
“太子殿下所托何事?”杨廷麟的脸色有些不自然。
“如今天下动荡,各地武官对朝廷的诏旨已经阳奉阴违,太子殿下看重登莱,所以,想要通过咱家和两位,掌控一部分登莱的军权,为将来做些准备!”
封达一边说,一边用两只阔目紧紧的盯住了杨廷麟、王品二人。(小说《烈明》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烈明 第十二章 反客为主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烈明》更多支持!
1...117118119120121...2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