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睿士
郑森也不说话,抬腿便往王府后院跑去,众人紧紧跟上。昔年的襄王喜欢钻研天文数术,曾大兴土木修建一座高达十余丈的观星台,便是整个襄阳城中也是最高处的所在,现下却成了观察襄阳城内态势的最佳去处。
所有人气喘吁吁的登上观星台最顶端,齐齐的向着东北方看去。元末年间,朱元璋麾下大将邓愈奉命对襄阳进行扩建,不禁重修了始建于南宋年间的雁翅城这座襄阳的附城,而且又新修建了一座与之相连的角城,取名为新城湾。明初洪武年间,由襄阳大北门至东面长门又扩大了新城湾的面积和规模。由于新城湾靠近汉水,因此便成了粮船的汇集之所。新城湾城内也成为襄阳的屯粮所在。
郑家大军占据襄阳之后,军粮补给便都集中在新城湾城内,从襄阳运往前线各部,是襄阳城内最紧要的地域。
但现在,新城湾的方向却是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冲天,将整个襄阳东城都照的亮如白昼。看到这火光,众人的心中都是猛然一沉。鞑子的使团原来最终的目标就是这里。
“完了、完了”,陈鼎作为郑芝龙身边最重要的谋士,自然深知新城湾对于郑家大军的重要意义。回头一看,众人的脸上都是没了血色。
“大公子!”郑鸿逵的声音都变得沙哑起来,“千钧一发之际,您要拿个主意啊!”
郑森如今不过二十出头,虽然久经战阵,但哪里统筹指挥过全军的事务,加上骤逢大变,一时之间也是没了准主意。
施福总算是郑芝龙身边的老臣,还没有完全乱了方寸,此时也顾不得什么身份尊卑,当即大声呼喝起来,“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此时,我襄阳城中应该全力缉拿鞑子细作,不惜一切代价救火,能保住多少存量便保住多少,急令后军和南京户部、兵部,全力向湖广运送军粮补给。还要命令前沿各部,后队边做前队,前锋诸部殿后,火速向襄阳一带靠拢。再有,便是命人通知何腾蛟、袁继咸、万元吉等部,向襄阳一带增援才是啊!”
郑森这才恍然大悟,“施将军所言极是,速速传令下去,依计施行!”
众人惴惴不安的前去传令,郑森这才稳住心神,火速来到郑芝龙的书房,将兵符令箭等物保管起来。又派出自己的心腹之人前往岳州府一带,通知郑芝豹所部向襄阳靠拢,这个时候,还是郑家的嫡系兵马留在身边才能让人安心。
但接下来,襄阳城中却是变乱叠生。清军的奸细已经渗透到各个坊市之中,不断的防火、杀人,郑家各部手下的将官一个时辰之内便有数人遭到袭击,就连郑军水师的营寨都被点起了熊熊大火。虽然未能蔓延成大的火势,却是造成了水师的混乱,自行践踏,舰船惊慌失措的闪避,整个襄阳城外的水师各寨一时之间无法收拾。
然而就在此时,额尔登却率领着一百多名麾下的死士趁乱对襄阳王府发动攻击。在四周点起火势的同时,死士们翻墙而入,见人就杀,险一险便杀到王府的后院,也幸得郑森在府中坐镇,这才逐渐稳住了局面。
等到天光放亮的时候,额尔登和一百余名死士才被斩尽杀绝,但整个王府中已经是尸横遍地,连带着消息和命令的传递都大打折扣。(未完待续。。)
烈明 第一百一十八章 辽东鹰飞
金秋十月的关外,草长鹰飞,碧空如洗,大地的苍翠之色已经戴上了一点金色的味道,阳光毫无阻隔的播撒下来,似乎视线可及的每一样东西都显得那么清晰和生机勃勃。微风吹过,带下几片摇曳的树叶,但随即被疾驰而过的马蹄踩在脚下,不知所踪。
远处草原的尽头便是盛京,也就是原先辽东都司最南面与还周围相连的重要据点——连山关。整个城池的轮廓已经呈现在视野之中。
几名明军的夜不收精兵,拍拍身上皮甲沾染的尘土和落叶,彼此对视一眼,一名佩戴着什长木制腰牌的士卒翻身从自己的身后扯下一杆大旗,单手一掷,旗杆便深深的陷入到黝黑肥沃的泥土之中。山坡上风势迅猛,红色的旗帜顺风展开,斗大的明字龙飞凤舞,直欲冲上九霄。
距此三里之外的辽阔草原上,却俨然是另外一副景象,一片由无数个方阵组成的红黑色海洋,在清晰的鼓点的指挥下,缓缓的向北行进。草原旁边的丛林因为这支大军的到来,而变得有些慌乱和热闹,无数飞鸟冲天而起,惊慌失措的向着东面飞去。而地面上,黄绿相间的草丛已经被践踏的不成样子。不时有受惊的野兽慌不择路的从树林中跑出,而行进中的士卒却仿佛是根本没有发觉一般。继续沉着而坚定的向着北方进发。
驻马在高地上的李定国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慢慢放下手中的千里镜。远处随风招展的明军战旗已经被他收入眼帘。
李定国满意的点点头,回身看看不远处缓缓逼近连山关的大军,轻声问道:“左右两翼的兵马跟上了吗?”
张继祖马上回答道:“左翼武子牛和右翼的熊万鹏已经抵达指定位置,随时可以配合大军向连山关发动进攻。”
肖元腾一皱眉头,“都督,连山关由济尔哈朗经营多时,仅是满清的红衣大炮便有一百多门,虽说口径都不大,但依托坚城,却是可以给攻城部队造成极大的伤亡。连山关外一马平川,火炮的威力不可小觑啊!”
李定国和张继祖都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看着肖元腾,听着他将话讲完。
“多尔衮以何洛会为镇守盛京的内大臣,总督熊耀城、锦州、宁远、凤凰城、兴京、新城、牛庄、岫岩城诸路人马,连济尔哈朗、英俄尔岱也要受其节制。王爷曾经说过,此人是个人才,不过是在政争一道,用兵小心异常、不敢行险,却只是中人之资。多尔衮对其的了解不够全面。也因为如此,何洛会一定会选择稳守之道,恐怕不会出城野战。而且,宁古塔以及海西女真各部的援军也在陆续赶到连山关一带,总兵力有可能突破十万之众,咱们如果强攻关隘,恐怕会被敌军拖在关下,宁古塔和海西女真各部都是轻骑,奔袭速度极快,如果使用扰敌战术,咱们未免会顾此失彼啊!”
李定国和张耀祖相视一笑,肖元腾虽隶属于军情处一系,但从讲武堂毕业之后,便一直追随李定国在关外征战,因此对于军事方面也绝对是个行家。他的担忧,的确是现实存在的。但李定国却是早有对策。
早在接到朱平安的出兵命令之前,李定国便已经派遣由山东赶来的曹变蛟率领着骑兵主力奔驰到连山关一带。曹变蛟是边军猛将,与流寇、清军都有过多次交手,对于清兵的战法了然于胸。朱平安派他来到辽东,正是为了发挥他擅长骑兵作战的特点。
李定国在朝鲜这数年,除了囤积大量的军事物资之外,便是花了大力气来组建关外的骑兵军团。由曹变蛟统领的这一支两万人的骑兵队伍,完全由关外汉民组成,再加上新君总教头歌德麾下骑兵教官格兰以及曹变蛟的一手调校,其战力比之八旗精锐绝对不遑多让。
因此,曹变蛟和格兰一早出发,便是担负了版图袭扰宁古塔和海西女真援军的任务。有了骑兵军团的存在,满清的轻骑大军便无法对宫城部队造成大的影响。
正说话间,却是来人禀报,说是童经延、朴有周两部已经赶到,前来面见李定国。
但来的却不知是童经延和朴有周,李定国一看清楚了童经延和朴有周簇拥的那人的模样,连忙下马,带着一众将领小跑着过来,翻身跪倒行礼,“王爷,您怎么亲自到辽东来了?”
风尘仆仆的朱平安哈哈大笑,双手将李定国给扶起来,“怎么,不欢迎?”
“王爷说的哪里话?属下只是担心这一路上您的安全,从山东到辽东,水路自然畅通无阻,但四卫都是新近平定,路上难免会有清军的散兵游勇出没,王爷是千金之躯,如果……,但定国可是罪莫大焉!”
朱平安浑不在意的挥挥手,“我这一次是轻车简从,辽东大战在即,如今关内风云变幻,多尔衮下了一手好棋,却是将我逼得手忙脚乱,如果不在这时候补救一下,恐怕今后关内的局面会难以控制了!”
众人都明白朱平安话中的意思。
多尔衮玩得这一手声东击西却是漂亮。将八旗主力全部集结在河北、京畿一带,却是忽然筹建起绿营兵。二十余万大军朝夕间成军,就连皇室都不遗余力的参与其中,将绿营兵马打造得如同铁桶一般。虽说其中掺杂了满清朝廷中的内斗,但不得不承认,在这种形势下,多尔衮和大玉儿这种合作无疑使得清军的战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以辽东祖居的汉人监管绿营,安插辽东汉人大族子弟进入绿营,防止了吴三桂等降将的做大,同时又确保了其战力的保持和提升。
又以何谈为烟幕迷惑了一心追求不世之功同时又想迫切的削弱朱平安的郑芝龙。就在郑芝龙误以为湖广大局已定的时候,吴三桂、洪承畴两路大军南北挺进,吴三桂一战便击垮了郑森的西进军团,兵锋直逼襄阳。
而洪承畴用兵则会更为老到,可以说兵不血刃,便轻易的使得何腾蛟、袁继咸、万元吉的联军损失惨重。
自从投靠满清以来,洪承畴拉拢分化的手段可以说是日益的炉火纯青。就在起兵之前,他便已经联络了大顺军王进才、马进忠、张先壁、黄朝宣、刘承胤、曹志健、王允成、卢鼎等部,封官许愿,将其拉拢过来。命这一干顺军将领投入到何腾蛟麾下。
洪承畴的南路军杀奔而来的时候,王进才、马进忠、张先壁、黄朝宣等人阵前倒戈,径直反过头来,直扑联军。何腾蛟等人措手不及,兵马一触即溃,损兵折将达两万之众。
最令人无奈的是,郑芝龙这种老狐狸居然栽在了一条拙劣的美人计上,差点被满清献上的蒙古女子在床榻之间取了性命,接连昏迷了十余天才算清醒过来,等他醒过来的时候,湖广的局面已经无法挽回。还有,最让人痛心的就是,囤积于襄阳新城湾的大批郑军粮草军资被清军的细作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这也导致了郑家大军最终的大溃败。郑军的海盗传统和习气表露无遗,襄阳起火的消息传至各部,大部分将领完全没有理会郑森要求各部稳守反击的命令,而是采取了各自选择路线向南直隶撤军。其中就包括了郑森的叔父,郑芝豹。
仗打到这个分上,即便是孙武再生也无力挽回了。一时之间,就连南京都是一日三惊,惊惶不已。
不得不承认,满清此次的战略施展的极为成功。一举消灭了郑芝龙在湖广好不容易取得的战略优势,同时也使得隆武朝廷积攒下来的优势损失殆尽,还使南直隶将要直接面对清军的兵锋。
在这种情况下,朱平安只能采取动作对清军的兵力进行牵制。但河北京畿方面却有清军的主力坚守,多尔衮就是闭门不出,朱平安如果强行进攻,势必会遭受到极大的损失。
因此,朱平安便将主意打到了辽东这边。河南那里,因为久经战乱,几乎已成不毛之地,现在还有刘汝奎、刘洪起这样的顺军残部坚守,一时之间恐怕难以对山陕形成威胁。辽东便成了最好的切入点。
朱平安此次前来辽东,只不过带了一千左右千户的亲卫,其余的便是带了几十个硕大的木箱。
朱平安一指那些木箱,“辽东地势平坦开阔,我便将这些军械局研究出来的新玩意带了过来,这东西在辽东最合适不过!”
其实,李定国也早已发现了跟随在朱平安身后,目前已经胜任山东军械局总管的何长水。但李定国心里却是有些失望,他更希望来到辽东的是孙和鼎。孙和鼎主管山东军制式火炮的研制,李定国在经年的战斗中发现,火炮对于新军战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意义,攻城战中,火炮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但何长水却是长期负责枪械、以及火箭之类的兵器研制,可以说,他的作品对于战争来说,只能锦上添花,却未必能够一锤定音。
朱平安看出了李定国的心思,不由得一笑,“放心,宁古塔和海西女真的轻骑不久之后便会来到连山关一线,到时候,让你看看何长水这些新玩意的威力,到时候,恐怕你就不会是这种表情了!”r1152
烈明 第一百一十九章 追击
郑亲王济尔哈朗忍不住要拍案而起,直到如今,他的半边身子还是没有一点感觉得,不得不整天萎顿于软榻之中,被四名亲信侍从抬着到处走。他已经一把年纪了,身体又是这个样子,如此操劳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这大清的天下!
何洛会奉命执掌辽东兵事,偏偏用兵却是异乎寻常的谨慎小心,牢牢秉承着“无过便是功”的信条,将兵马集中在甜水站、连山关一线的大小城池中,固守不出,这样的战法与当年的辽东明军又有什么不同。
济尔哈朗自然明了防守对于如今辽东的意义所在,但一味的坚守却不时长远之计。李定国大军六万之众,从复州四卫向北挺进,绝大部分还是步卒的编制,行动自然缓慢,比不得清军骑兵的机动性。这个时候,更应该以骑兵主动出击,沿途不断袭扰明军主力,抓住机会扑上去狠狠的咬它一口。
李定国虽然是朱平安麾下的大将,这些年也在辽东让清军吃尽了苦头,但他毕竟年轻。根据济尔哈朗的判断,此次忽然出兵,正是因为多尔衮在湖广取得的空前大捷,给了大明朝廷以莫大的压力。朱平安为了缓解南面的困境,这才仓促之下下令李定国北进,企图以围魏救赵之计,吸引关内的八旗精兵回援关外。
何洛会虽c≈,然认同济尔哈朗的看法,但却不肯采取主动的态势迎击明军。在他看来,能够守住辽东便是对关内清军主力的最大支援。其他的,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另外,德吉哈和噶里的满人叛乱分子,已然活跃在辽东各地。这些个满人的败类,为了一点钱财。居然背宗忘祖,不断煽动破产的满人参加到他们的队伍中去,在各地搞风搞雨,让驻防清军一刻不得安宁。
还有那个什么刘兴祚的后人刘复,他老子在世的时候就让满清上下夜不能寐,现在刘复打着为刘兴祚复仇的旗帜在孤山堡一带神出鬼没。搅得清军日夜不得安生。
济尔哈朗的建议是有见地,但何洛会却是生怕万一出兵之后,德吉哈、噶里、刘复这些人在辽东搞出什么大动作,到时候出动的兵马可就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境地了。
就在两人争执不下、互不相让的时候,明军却开始了攻城。连山关一线,处于原辽东镇和复州、金州、盖州、义州四卫的交界处,清军占领辽东镇之后,曾经和明军在此长期对峙,因此。连山关附近也大兴堡寨,形成了一条链型的防守体系。
明军对于连山关防线的进攻,便是从拔除这些堡寨开始的。明军的优势炮火,使得清军的这些堡寨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清军的红衣大炮都集中在连山关的城关上,这些堡寨除了占有地势之利外,面对明军的炮火覆盖,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两天的时间,长定堡、安定堡、安平寨等八座堡寨便已经落入明军之手。
何洛会和济尔哈朗大惊失色。好在宁古塔梅勒章京吴巴海的兵马及时赶到,总算稳住了局面。另外便是。海西女真的各部联军四万余人也摆脱了曹变蛟的纠缠赶到了战场。
就在何洛会和济尔哈朗长出一口气的时候,却是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明军曹变蛟部以及朝鲜朴有周两部骑兵,趁着明军攻击连山城防线的时候,已经在刘复所部的带领下,星夜穿越连山关与孤山堡之间的空隙之地,直扑本溪和辽阳。
这一下可是让何洛会和济尔哈朗差点昏厥过去。他们两个人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如今的辽东腹地是个什么样子。驻守的兵力仅能压制住民间的叛乱,要不是如此,顺治皇帝和太后也不会被迫接受多尔衮的建议,迁都北京城。曹变蛟和朴有周两部合计达到了三万之众,这要是奔袭到辽东腹心之地。又拿什么兵力前来驻防。
没有办法,何洛会和济尔哈朗商议之下,只能派遣海西女真和蒙古科尔沁部巴达礼和其兄弟特木尔率军回援。
顺治皇帝登基之后,对于自己外祖父的蒙古家族也秉承了一贯的扶植传统。蒙古诸部如今也就是察哈尔部额哲和科尔沁部巴达礼算是有些实力,科尔沁部在满清的刻意扶植之下,这些年的声势也逐渐盖过了察哈尔部。因此这一次,何洛会调集蒙古诸部救援连山关,巴达礼就是其中最为积极的一个。但察哈尔部的额哲却是告病未至。
而海西女真到了现在也不过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名词而已。随着原先的海西四部叶赫部、哈达部、辉发部、乌拉部相继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所灭,现如今的海西女真已经全部纳入到八旗的管辖之下。,虽然也有带甲数万,但在八旗中毕竟不算是根正苗红的派系,所以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居住在阿什河附近流域的苦寒之地,为满洲镇守北方疆域。
此次支援连山关,便是由当年死在努尔哈赤手中的叶赫部首领金台石的儿子德尔格勒带领着三万海西女真轻骑前来增援。
何洛会一声令下,巴达礼和德尔格勒便各自率领部落的兵马返身向北追击。
按照济尔哈朗的设想,便由巴达礼和德尔格勒分别率兵追赶曹变蛟和朴有周。但何洛会却是以为,朴有周的朝鲜兵马虚有其表,其战力低劣不堪,此次深入辽东只是一个幌子,吸引清军分兵。而曹变蛟的两万骑兵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他们可是李定国花费了两年时间,重金堆砌出来的精兵。所以,一定要集中优势兵力围堵曹变蛟所部。也因此,何洛会坚持命令科尔沁部和海西女真的兵马集中在一起追赶曹变蛟。至于朴有周,只要搞定了曹变蛟,朝鲜兵马自然会退缩。
何洛会坚信,在地势平坦的辽东大地上,李定国舍弃了自身最具有优势的火器攻击,居然敢用骑兵部队长途奔袭。这便是他暴露出来的错误。这样的机会的一定要紧紧抓住。
巴达礼和德尔格勒也是兴奋异常,在草原上,明军的骑兵遇到自己的兵马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在得到何洛会的军令后,两人便迫不及待的带着兵马上路追击。
巴达礼目前已经是科尔沁部的土谢图亲王,掌管科尔沁右翼中旗。曾经在吴克善麾下随清军东征西讨,作为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左膀右臂,此次也是带领着科尔沁的精锐骑兵参与到连山关战事中来。德尔格勒虽是满人,但身份却是与之相差太远,自然要听巴达礼的调遣。
马不停蹄的追击两天之后,前哨已经发现了大队人马经过的痕迹,看看地势,已经到了顶山堡的附近。沿途所过之处,凡是满人的居住所在。明军竟是全部杀戮,除了留下遍地的尸体和焚毁的房舍之外,竟是拎一个活人都看不到,这让巴达礼不禁恨得咬牙切齿。当即下令,全军加快速度,一定要在明军到达顶山堡之前截住他们。因为,顶山堡可是辽东镇一带最大的军粮储存地和中转站。要是被明军抢先一步攻占,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狂奔之下。四万多轻骑的阵型变得有些散乱,不远处。已经到了顶山堡南面的马家营。这里是顶山堡守军的马场所在,周围水草丰茂,地势略有起伏,很是利于骑兵放牧训练。
草河由马家营中穿行而过,河对岸便是一片茂密的树林,穿过树林就是顶山堡的城寨。此时,远处顶山堡的防线已经是狼烟大起,隐约就可听到厮杀的声音。巴达礼大喜过望,终于追上了曹变蛟的兵马。
但前面的骑兵却是拥堵在了河边,犹豫不前。这让巴达礼顿时大怒,前面就是敌军,只要过了河,策马狂奔一盏茶的时分便可抵达顶山堡,为何在这里逡巡不前。
到了河边,巴达礼和德尔格勒却是倒吸一口凉气。草河水面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木箱,以绳索相连,将整个草河的河道覆盖的严严实实。草河河水本就不深,纵马便可疾驰而过,但如今,士卒们却是没有一个人敢于下河涉水而过。
蒙古骑兵跟随清军与明军交战多年,明军的火器数不胜数,其中就包括了眼前这种木箱中装着的黑黝黝的铁疙瘩,这东西名唤“地雷”。明军常常将其布置在必经之道上,以土掩埋,兵马经过时,只要踩上,便可引发爆炸,只不过当年的明军困于守城战,这东西又不便携带,所以常常是用于守城战斗,明军士卒将其点燃,从城头扔向攻城的清军部队,杀伤力也是不小。却是将其当做了“万人敌”来使用。
如今,骤然间见到河道被这些东西给覆盖,巴达礼等人却是给吓了一跳。但总不能眼睁睁等在这里,看着顶山堡被攻陷吧?
德尔格勒总算想出了一个主意,兵马向后撤离,叫人将点燃的火把,投向那些木箱,将其中的地雷引爆,等于是将河道给清理了干净。
巴达礼很是赞同,立刻让人依法施为,果不其然,几百个火把扔出去之后,很是点燃了其中的数课地雷,爆炸的同时激起河中硕大的浪花,但威力确实和想象中差了太远。
仔细一琢磨,巴达礼和德尔格勒顿时明白了其中的用意,原来这些个地雷,其中绝大部分不过是个摆设,明军根本没有能力携带这么多的地雷长途奔袭,一路颠簸,恐怕有多少也早已爆炸开来,河面上看似众多的地雷,其实不过是用来吓唬阻隔追兵的幌子。
再看对岸,果然有不少隐藏起来等着点燃引线的明军士卒跳出来,慌不择路的跑向树林之中。
巴达礼大怒,立刻举刀,命令部下骑马涉水过河,将对面的明军斩尽杀绝。(未完待续。。)
烈明 第一百二十章 冲锋
巴达礼生气归生气,但头脑还是纹丝不乱,当年参与巨鹿大战的特木尔如今就在他的麾下听命,朱平安是个什么样的对手,这些年险些被特木耳的叨叨磨出茧子来。李定国是他麾下的战将,这几年将辽东整得鸡飞狗跳,明显也不是个易与之辈,临阵之前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与顶山堡虽然只有一河之隔,但对面郁郁葱葱的丛林却是设伏兵的最佳地点,如今蒙古各旗各部也是青黄不接,这要是在这上面栽了跟斗,岂不是要让察哈尔的额哲看笑话,弄不好连蒙古各部盟主的位置都要拱手让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