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收红包的
这话还没说,就听着有人叫她们:“敢问几位嫂子这可是寿宁侯府?”
见这人打扮的极为普通,那几个仆妇到拿起了款儿:“正是,你是什么人?”
那个老妇人笑道:“我是三奶奶娘家人,太太打发我给三奶奶送东西。”
新妇 第十四章 邀请
一听到是三奶奶娘家人那几个妇人立马恭敬起来:“嫂子好。嫂子跟我来,我这就回禀一声。”说着就有人领着那个妇人从后门进去。
过了不大一会儿那个回话的妇人兴高采烈的回来,众人见她面上带笑便道:“嫂子,你好快的脚程啊。三奶奶赏了什么?”
那妇人笑道:“也没什么。不过是叫人拿了一百钱给我。”
“你好大的福气啊。”
其中一个妇人撇了撇嘴:“一百钱你就喜成了这样?上回陈婆子给二奶奶送东西,二奶奶拿了五百钱给她。一百钱就这般高兴?”
妇人也不恼:“总比什么也没有的好。”
其中就有人说:“二奶奶有钱这四百五百的都不放在心上。三奶奶一个新媳妇怎么比。”
“就是熬到了老也是比不上得。三奶奶什么人家,你们也瞧见了,三奶奶娘家人身上穿的是什么了。”
众人想一想,贾家来人穿的是不怎么的。
再过了不到一会儿,贾家来的人被两个穿着体面的人送了出来,当先出来的是个妇人,她只在在门口,众人见到了她忙上前问好:“冯奶奶您来了。”
冯家的扫了她们一眼:“是谁领了三奶奶娘家的人进来的?”
众人听着她语气不对眼神都瞄向了那个领人进去的妇人。
冯家的看了她一眼:“就是你?你可知错?”
妇人顿时怔了,抬起头瞧了两眼,她真不晓得自己哪里错了?
“后门是亲戚走得么?咱们府上什么时候让亲戚走后门了?”
妇人张了张口,明明是三奶奶娘家人自己来后门的,她也就领人进去了,这……
贾家的妇人笑道:“这位嫂子,是我自己……”
“这是我们的不是,家里的人怠慢了您,还请您恕罪。”
贾家来人忙着摆手,一回儿车过来了,冯家的道:“还请嫂子待我向亲家太太请安。”又挑了车帘,“这是太太让送给亲家太太的。这是大奶奶送给亲家太太的,这是二奶奶送给亲家太太的……”
贾家来人实在是受宠若惊:“不用,真不用,亲家太太奶奶们实在是太客气了。”
冯家的笑了笑:“嫂子日后来,只管在前头让人传话,千万别从这走了省得太太又要训斥我,连带着外人也说我们怠慢了亲戚。”
贾家来人忙道:“是我疏忽了。嫂子,我不晓得这规矩,还请嫂子多提点我。”
冯家的拍拍她的手:“您别慌,三奶奶是主子,要给三奶奶长脸不是?”
送了贾家来人离去,冯家的面上得笑容落下:“都还站在这做什么?等着领赏呢?”她指着那个先前领路的妇人,“革你三个月的银米。给我记记规矩。”
妇人扑通一声跪下:“冯奶奶,冯奶奶。求求你,不是我不晓得规矩,是三奶奶娘家的人找到这里的。”
“三奶奶娘家人不懂规矩,你难道不懂规矩?”冯家的丢了话又瞧那几个妇人,又往小乙的摊子走来,“拿五束丝线。好久不见你小子了,做什么去了。”
小乙笑着对冯家的道:“冯奶奶好。我前儿有事回家去。”他挑了上好的丝线捧到冯家的面前,“给您。”
冯家的收下,却是笑着瞧了一眼小乙身边的锦华:“娶新媳妇了?”她打算打量一二。
锦华在冯家的出现那一刻便低下了头,长长的刘海将她的脸遮盖了半个,低下头根本就看不清她面目。
锦华见过这个冯家的,她是张家有脸面的仆人,新房中负责撒帐唱和的,自己同她照过面,千万别叫她认了出来。
冯家的只当她是害羞畏惧,也不说道什么。
小乙忙道:“不是,不是,她是今儿在这摆摊子的。”
冯家的笑道:“不过是给你开玩笑。”冯家的给了钱走了没两步路就叫人叫了回来,“冯大娘,冯大娘,庆云伯家的夫人小姐去二老爷家了,二太太叫人请太太过去,正叫您呢。”
冯家的一听忙走了。其中几个妇人也忙着跟着冯家的重新进府,想来有她们的差事。
庆云伯夫人去了建昌侯家?庆云伯……同建昌侯的关系看起来还不错,可是为什么又要把她跟林君复放了?这其中好像有那么一点的不通。
那个跪着的妇人见冯家的走开了这才敢站起来,抱怨着自己的倒霉:“呸。得了一百钱的赏,到革了我三个月的银米。我跑那么老远,却一分钱没赚,到赔了这么多。”
“这下你不欢喜了?这赏钱可没那么好得的。”
妇人道:“你说这能怪我么?明明就是她找上门来的不是么?我不过就这把人带进去,难道亲家太太叫人来了,我把人拦在外头?这是待客之礼么?”
“妈。您怎么在这里?还等您回来做饭呢!”
妇人转了头,见是自家的女儿,忍不住冒了火:“做什么饭?三个月的银米都没有了,吃吃吃,没钱吃什么!”
她女儿晓得自己当了出气筒,只是却不接着:“您是再哪里受了气?爹还等着我送饭呢。你快着点,否则爹又要发火了。”
留下来的两个妇人中德一个劝着女儿:“你母亲不舒服,你好歹劝些。”说着一同离开,不想凑那热闹。
妇人见没人了,这才把方才的事说了,抱怨道:“你说我哪里做错了?”
“您当然做错了。这里头就你一个是勤快的?您又是贪赏钱了?旺财嫂子怎么没去?平日里她跑得最快了,今日怎么不走动了?”
“她没我跑得快!”妇人的话显然没了底气。
她女儿只给了她一个冷哼:“你得了多少赏钱?一百?没有那一百钱赏钱又如何?这下好了,连带着三个月的月钱也没了。”瞧着那女孩也就是十一二岁的模样说起话来到老成。
“一百钱?一百钱能买多少米面?你没差事,就指望着我跟你爹那点月钱够一家人吃什么?你怎么就偏偏的不争气,你若是像咱们院子里的芳儿一样,叫三少爷瞧上,从此以后一家人吃香喝辣,再不济选到府里随便得个差事,我还操这个心思做什么?”
“芳儿,有什么好的。这一次没选上,下一回还有机会。只有到三少爷三少奶奶那才是正经差事么?”
“三奶奶那有什么不好?三少爷是世子,三奶奶日后就是侯爷夫人,在夫人面前伺候过的多体面。”
“体面?等三奶奶当家作主了再说,如今……妈我跟你说……”
小乙见那些人都走了连连的向锦华赔礼:“大妹子,真是对不住。”
锦华只是摇摇头。她在体味着方才那对母女的话,妇人觉得女儿能三奶奶跟前是体面的差事,可是听女儿没说完的半句话的意思,三奶奶好像过的并不怎么好。那个旺财嫂子平时跑得最快,最喜欢抢赏钱报喜,为什么没有去?冯家的虽然训斥那个妇人让贾家的人从后门进来,可是最后,她还是从后门将人送了出去,不是应该从前头送出去么?这个冯家的既然是体面人,怎么可能做这样的事,还是对日后有可能成为寿宁侯夫人的贾氏,她不可能这么随便,除非有人指使她这么做,而这个人很有可能是寿宁侯府如今的这个。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给贾家来人难堪?
摊子早早的收了,锦华实在不想今日吃什么糊饭,再怎么样她也还是想吃合口的饭菜,那充满糊味的饭只能让她感到更加的劳累。只有早些回去,还有,她也想买些小珠子自己做成珠钗,希望这些小东西能够吸引那些小丫头,从而得到更多的消息。
锦华才进了院子,林君复便迎了出来:“你回来了。”
锦华点点头,想要进厨房,林君复却拦下了她:“你到我屋里来,我有些事要同你说。”
他这个样子锦华有些警惕:“有什么话就在这说,吃了饭我还要做事。”
林君复道:“今儿你就不要做饭了,有些事。”
从屋里走出一个人来,对着锦华笑了笑:“这就是令妹?”
“是。”
“您是……”这个年约四十的中年人,身着酱色棉绫长衫,黑色绸裤,腰间系了条玄色的腰带,头上还带着四方平定巾。通身上下瞧着极为的富裕,林君复怎么同这个人有了交往。
中年人笑道:“林公子今日救了我家孙少爷,老爷命我来请林公子道谢。并请公子与小姐明日到府上赴宴,我家老爷要亲自向公子小姐致谢。林公子说小姐出门了,一定要等小姐回来,得了小姐的话儿才好决定。”
锦华笑着道谢,却道:“救人的是哥哥,哥哥一人去就是。”
林君复道:“这位老爷已经送了谢礼,我说做客就不用了,只是这位先生再三邀请,实难推却,只得应下。只是,这位老爷在帖子上还加了妹妹,我不好一人做主。”
林君复从袖口掏出大红烫金的名帖送过去:“你看。”
锦华接过名帖,那上面果然写着“携令妹”三个字。真是奇怪了。林君复救人便救人,怎么晓得她,还有这名帖上得落款周能。
周能?
中年人走到锦华跟前道:“家主庆云伯。”
新妇 第十五章 情报(上)
庆云伯周能请他们过去?
“庆云伯?”林君复一听到是庆云伯立即起了排斥之心,“多谢庆云伯的好意,在下身子不便,就不去了,还请您在庆云伯面前替我多多致歉。”
管事没想到林君复拒绝了:“林公子。”
林君复做了个送客的手势请人离去,管事的只得望向锦华。
锦华明白林君复的反应,上京的时候庆云伯是同建昌侯一同上京的,在林君复的眼中他们是一伙的,这样的人肯定不能相信,怕是林君复现在后悔救了庆云伯的孙子了。而她一时也不透庆云伯真正的意思,也不好留人,这个时候还是小心为上。
“我是晚辈,听哥哥的。”
管事的听了这话晓得是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无法只得回府回复庆云伯。
庆云伯静静的听着管事的回报,点了点头。
林君复救了他的孙子是他故意安排的,他特地选择了夫人不在的时候,让人把孙子抱过来,又肆意的在孙子的面前说街上有多少好玩的,引着他跑出去,也是他派人特地把孙儿引到了林君复的跟前。然后自导自演的闹了出戏,结果是按照他的计划进行,林君复救了孙儿,他顺势派管家致谢,进而邀请对方上门。
可是,最后这两人会拒绝。林君复拒绝到是合情合理,可是那个女子的态度到时让他觉得诧异。他命人放了她跟林君复,现在他递了帖子上去,她该有表示主动靠近才是,却没有。
不过,死过一次的人,总是会谨慎一些的。
他现在是比较满意这个人选。
庆云伯招来自己的护卫:“那个丫头最近都在做些什么?”
“依旧在寿宁侯府后街摆摊子。不过小的今日发现她早上离家很早,在缸瓦市待了一会儿。”
“缸瓦市?”
“是,她并不想做什么生意,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站在路边,盯着别人的摊子看。”
盯着别人的摊子看?要做什么?他有些摸不清这个丫头现在要做什么。庆云伯打算不去想那些:“姜家怎么样?”
“江应寅的七弟姜应午最近闹的很凶,像是一定要把那位姜少爷逼走。不过那位姜少爷到是沉得住气,随便他怎么闹也不出一声。只是小的见姜家的老仆每隔几日便往药铺跑一回,想来那个姜少爷的身子越发的不好。不过,属下觉得好像是还有什么。”
周能想着心事,姜应午闹起来无非是要逼走姜景濂夺了房子,可是闹将这么大姜家的族人却没有一点的表示。这里面姜家的族人是达成了某种默契,毕竟最后的利益获得者是他们其中之一:“你说什么?”
“那个老仆去的药铺就是上回老爷命属下将林君复送到的那间。每次那名老仆抓了药之后还会站一会。”
站一会儿?
“属下觉得是在等人。”
庆云伯已经明白了,指示着:“想个法子让姜家的那个老仆见到那个丫头。”
护卫连声应下。
“另外,你们打探来的消息适当的透露一些给那个老仆,不要全部都说。”
护卫再次应下。
几日后,锦华依旧挑着担子往寿宁侯府去,离寿宁侯府还有三四条街的时候,迎面遇上个人。
“小姐。”
锦华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侯伯:“侯伯.。”
侯伯看着锦华肩上的担子:“小姐,你怎么……”他上前就要接过锦华的担子,帮着她挑。
“不用。我可以的。”
侯伯看着锦华很是轻松的挑着担子,眼睛一红:“小姐……”
“侯伯你帮弟弟买药么?”
“买药是假,想在这里碰碰运气求见小姐是真。小姐,你如今在哪里?以后见面也方便些。”
锦华点点头,转身领着侯伯往自己住得地方去。
这个时候大家都选择出去,林君复见到锦华回来很是意外,更何况她身后还跟着一位老者。进门后,锦华便带着老者进屋。
侯伯进了屋子,环视着这个简陋的屋子:“小姐,你怎么住,住在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很好啊。”
“小姐……”家里再清贫,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一床被子外,这屋子里竟然什么都没有了,小姐千金之躯还要挑着担子,为生计在外面抛头露脸。都是那个该死的张延裕。
锦华出门端了一碗水过来:“没有热茶。”
侯伯哪里能喝茶,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告诉锦华:“小姐,小的这些日子查到了些消息。”
“张家的?”
“是,张家那个新进门的奶奶——贾氏。”
“有什么?”
“贾家原先在流水胡同,可是,自打这个贾氏嫁进张家,贾家一家人都迁到城外去了。”
迁到了城外?同张家结亲也不至于这样。这是怎么一回事?这说不过去啊:“搬到哪里了?”
“下洼子。而且,贾太太自贾氏嫁到张家后便到庙里礼佛诵经。”
“这没什么。”母亲在父亲去世后也是沉浸在佛事当中。
“可是,贾太太却住在庙里。”
住在庙里,这里头却是有些不同寻常,先是搬家,再者住到庙里,这是……
“侯伯,你知道贾太太现在在哪个庙里礼佛?”
“下洼子那有个三圣庵,就在那里。”
“侯伯多谢你了。”
侯伯道:“小姐这是老奴应当做的,哪里当什么谢不谢的。”
“对了,侯妈可好?”
提到侯妈,侯伯面上浮起一丝悲色:“没了。”
“没了?”这才离她离开家多少日子,怎么就会没了,“侯妈的身子一向很好啊。”
“她是叫车子撞死的。”
“怎么会这样?”
侯伯深深的叹了口气,伸手擦了擦眼泪:“早就知道是这样,小姐,我出来太久了,要回去了,下回我再来看你。”
“你快回去吧,省的弟弟他不高兴……哦,我这里有些茶叶蛋,你带回去给他,他从来就喜欢吃”
侯伯应下:“小姐,你对少爷这般贴心,不枉少爷平日里对小姐尽心。”
“你说什么?”锦华怎么都觉得侯伯这话好像说反了。
“小姐只当少爷是那忘恩负义之人?少爷那是为了帮你啊。就是上回我给小姐的银子,也是少爷让我给小姐的。”
“我以为,那是你……”
侯伯苦笑道:“小姐,我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银子。”
她还真是没注意。
“如果不是三少爷吩咐我注意贾家的事情,我哪里能查出这么多的事情。小姐,少爷一直都在帮小姐呢!”
锦华抿着嘴,她只当弟弟在嫌弃她,而他所作……他只有十二岁啊,十二岁就担起了这么重的担子。她怎么就那么的误解了弟弟,他是什么样的人,她难道就不清楚了?
侯伯走了,临出门的时候又同林君复打了个照面。
林君复看着这个从锦华房里出来的老者,锦华的房门没关,她垂首静静的坐在那。
他们说了什么?显然两个人是认识的。她是京城人?
他以为她到京城来同他一样是报仇的。她在京城有认识的人,为何还要跟自己住在一块?
她靠近自己难道是有什么目的?
新妇 第十六章 情报(中)
锦华细细的想着侯伯的话,这话里包含了无数的消息,每一样消息都让她百转千回,每一条消息都让她摸不着边,可是心里却觉察到这里头的不寻常。
贾家跟自家是一样的情况,没有了男主人,女主人带着孩子艰难的生活着。女儿嫁进张家,日后便会有好日子过了。可是,过好日并不要避到城外,难道她们想要生活的好娘家人就不能待在城里?又不是说她们娘家的父兄在朝廷里担任什么重要的官职,两家联姻会有什么不好,贾氏跟自己一样,父亲都没有了。
难道说这里头有什么别的隐情?这个隐情深怕会叫人知道。知道什么?
锦华一直在琢磨这个隐情。
锦华很快又否认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是有隐情的话怎么会叫她这么容易的想出来。如果说真的有什么隐情,为何单单贾氏没事?而她却成了不贞的人。这不是什么有隐情怕叫人知道,而是其他的原因。
可是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锦华想了又想,仍旧是想不出什么旁的来,便打算明日往三圣庵去一趟,到那些看一看,想必能有些什么新收获。
第二日,锦华起了一大早,她提了个篮子出去。在她出门的那一刻林君复也跟着出去了。
锦华一夜没睡,他同样的一夜没睡。锦华有想不明白的事,他心里同样有想不明白的事。
他紧紧得跟在锦华的身后,她走,他跟上,她停下来,他亦不走。往前赶路的锦华似乎觉察到身后的不对劲,几次停下来往后看去,都没有发现到什么。她有些奇怪,总是感觉身后有什么,可是回头再看的时候,那种感觉又消失了。
三圣庵在城南陶然亭北,空气中除了香烛味外弥漫着油饼油条炸糕的香味儿,锦华赶到三圣庵,时候已经不早了,上香的香客早就离去。
锦华拜佛到在其次,更多则是想四处的走走。她从前殿一直跪拜到后殿,有神必拜,有佛必磕头。她这样,尼姑只当她是个虔诚的信徒,到也不理会,由着她走。
很快锦华便觉得自己的乱逛是丝毫没有用处的,她先要知道贾太太是在哪里修行的,这就要……
锦华寻了个尼姑,未语双手合十,再念了声佛:“师傅好。”
尼姑亦合十问好:“施主好。”
“师傅,不晓得归庵收不收带发修行的俗家人。”
“阿弥陀佛。施主,只要心中有佛,在家修行在庙修行又有什么区别?”
锦华抿了口:“我父去世多年,并未有子嗣留下,我也已出嫁,母亲了无心愿,愿意到庙里修行,为我父祈冥福。”
“阿弥陀佛。”尼姑只是念佛,锦华弄不清楚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只得跟在后面念佛,随后又想起来母亲在世的时候给过庵里的姑子香油钱。
她家虽然不富裕,但是手里一旦宽裕一些,母亲都会给个几百钱送到庵里,请姑子念经。听说族里富裕的人家给的更多,姑子往那里跑得也勤快。
这出家人也不是什么四大皆空。
锦华从身上摸出五百钱,算作是香油钱。那尼姑只是念佛,说什么施主积德行善,日后定会有好报之类的话。
这话锦华却是不相信,若是论念经对菩萨的虔诚,她母亲绝对不比旁人少,可是母亲有什么好报了?她跟着母亲念经诵佛也不少,而她如今又是怎样的一种境遇?
她晓得尼姑是瞧不伤着一点钱,可是她手里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来。难道说今日就这么无功而返?既然是来了她就一定要寻出点蛛丝马迹来。
辞别了尼姑,锦华在庙里走着,算作是瞻仰着庙里的一切。虽然这个时候的香客不多,可是依旧有人前来,锦华看着那些人直往后院去,而尼姑们也不拦着,便也跟随而去。
后院,一棵高大的槐树出现在眼前。这不是一棵普普通通的槐树,而是一棵挂满红丝线的槐树。
这是一棵姻缘树。
那两个香客从怀中拿出一条红带子,郑重的跪下,默念着,再将带子高高的抛弃,轻薄的带子哪里能抛的多高,还未碰到树枝便飘然而下,那两人不由的露出失望的表情来。
“施主,且用本处的喜袋,定能让您心想事成。”尼姑很是有眼力的送了喜袋来。
长长的红带子一头各系了一只绣着双喜的喜袋,再一抛,果然抛了上去。颤颤巍巍的在枝头上晃来晃去。
香客忙向尼姑致谢,尼姑只是说什么她们心诚,又说这是有缘,是佛祖保佑,并不是她的功劳。香客自然掏出些钱,表示自己的感谢。
锦华愣愣的看着那棵姻缘树。真的有这么灵么?
尼姑收了那两人的银子后,目光落在了锦华的身上,便笑着走过来:“施主可是求姻缘,本庵的这棵姻缘树是最灵验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