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小郡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语不语
韩健本想把萧旃放在地上,可地面实在太冷,这样只会让她生病。
就在韩健不知该如何办的时候,萧旃突然悠悠转醒,她刚才也只是气急攻心而短暂的晕厥,等她这股气平顺下来,就已经转醒。但她发觉自己在韩健怀中之时,挣扎着便要挣脱开,韩健换上重新换上不屑而冷傲的神色,将她松开,萧旃这才站稳。但韩健却没有离她太远,防止她再次轻生。
“长公主这是何必呢?朕又没说,一定不给你粮食。”韩健只能先用话稳住她。
萧旃怒道:“你要继续消遣朕,对东王你没一点好处,朕死了,你可令你清静,总算不用人再来烦扰你。对东王来说,不算是一种解脱?”
韩健心里一叹,我若真要解脱的话,何必救你?
韩健突然笑道:“长公主不是想要粮食吗?那朕明日就送二十万石粮食往杭州去。”
“你……你说什么?”
萧旃惊讶地打量着韩健。
“长公主也不用惊奇,只是朕想于你打一个赌,若朕赢了,这二十万石粮食,权当是朕送给曾经好友的礼物,让他有帮你勤王的资本。”韩健说着,同时也将目光冷冷打量着萧旃。
萧旃不屑道:“这个赌,你恐怕是必输无疑,因为就算朕输了,你也从朕身上得不到任何好处。因为司马先生不会为你所要挟。”
韩健笑道:“朕所要挟的,不是司马藉,他要怎样勤王伐逆,那是他的事。只要他不正面出兵于我军后方,那我江都兵马在攻下金陵城之前,不会与他正面起冲突。朕所要打的赌,是跟陛下你来赌。”
“赌约为何?”
韩健笑道:“若朕不能在一个月内攻下金陵城,朕不但不会追讨曾经的那批粮食,还会再送二十万石粮食去杭州城,换得与司马藉的休兵,当作是礼物也好,当作是聘礼也罢。”
“你……”
当韩健说到“聘礼“,萧旃似乎已经意识到什么。
韩健笑道:“但若朕赢了,在一个月攻下金陵城,朕同样会送粮食与杭州,但却需要长公主用臣子礼,下嫁与朕,做朕身边的妃子。不知道长公主是否答应这请求?”
“东王,你这要求是否太过分?”萧旃虽然在训斥着韩健,但态度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强硬。
因为对萧旃来说,这是能用她仅存的价值为杭州城军民换得的最大的筹码。
韩健道:“难道长公主一直要挟朕来给你们南朝粮食,这要求就不过分?”
萧旃一时还真不好作答。
韩健提出以她来交换粮食,韩健的确也做到了,没有食言,现在她只是在争取更多的粮食,但韩健又没得到更多的好处,凭何要送粮食到杭州去,助涨敌人的气焰?
但若让她下嫁的话,那她等于是放弃了南朝帝王的身份,就算将来司马藉勤王成功,能重夺金陵城,她也不可能再回到南朝为皇帝。
韩健道:“朕相信长公主的为人和气度,只要答应下来,绝不会反悔。朕要的是长公主的人,而长公主要的是粮食,同样是交易。若长公主答应的话,无论将来如何,都要心甘情愿做朕的女人,不得反悔,就算来日朕身死之后,你也同样要随韩姓,不得归萧氏皇族正统。”
萧旃拳头握的很紧。
其实韩健不用跟她打什么赌,韩健现在要对她强来的话,她是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若真那样的话,她不但要失去她所珍视的贞节,还会连名分都没有,对她的侮辱会更大。
如今韩健其实是给她一定的台阶下,让她可以实现最后的价值,同时也是利用她信守承诺的性格,让她不再寻死。(未完待续。)
极品小郡王 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战定南(上)
萧旃已经没有拒绝的理由,韩健所开出的条件,对她而言已经是最好的,若她接受,她将发挥自己最后仅存的残余价值。而且若她答应下来,那她就不能寻死,不但涉及到信誉上的问题,还因为她一死,韩健就不会履行承诺把粮食送去杭州。
虽然这对萧旃而言是非常好的结果,但她也不能马上就答应下来,她在犹豫着。
很多事,她是要考虑清楚的,无论怎么说,她是没有道理要嫁给韩健这样一个入侵她国土的异国的君王,就算她只是皇室中人,也不屑于嫁给韩健,更何况她还是南朝的君王。
但再仔细想明白,就如同韩健所言的,这就是一次明码实价的交易赌约,她有选择答应或者不答应的权力,就好像韩健有选择给不给杭州城粮食一样,既然你想得到,就必须要有所付出,这也是天理。
“好,朕……我答应你。”萧旃最后答应的时候,神色却出奇的平静。其实这结果,是她所能追求得到的最公平的结果,韩健给了她选择的余地,同样,若她不答应,再寻死的话,那韩健也不会强求到底的。
一个人一旦求死之心明确,别人是无法干涉她的。
韩健点头道:“既然如此,长公主就请回吧。明日,朕就会让人把二十万石粮食运往杭州,但若长公主言而无信的话,朕随时都会改变主意,下一批的粮草……也就遥遥无期了。”
萧旃微微冷笑道:“我们南朝皇室中人,不会言而无信。东王只管放心就是。”或者是想到,韩健在条件中加了她要以臣子的身份来下嫁,她补充道,“若阁下真的能如期攻下金陵,我绝不会食言……”
韩健点头,一招手,马上有女官出来,亲自护送萧旃回营帐休息。
等人走了。韩健叹口气,在他心中,甚至隐隐有些期待。
跟萧旃打赌,同时也在给他自己压力。韩健并没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在一个月内攻克金陵城,他只是给自己压力和动力,若真的能成功的话,不但能占据南朝的都城,令南朝基本处于他的控制之下。还能如愿以偿征服一个集高贵、傲气和美貌于一身的南朝女皇帝,这也算是对他变相的一种激励。
但韩健转身过来时,却还是觉得心里有愧。
就算萧旃以前并不讨厌他,或者是多少有些好感,但二人之间本来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永远不可能走到一起,而他的另一个好朋友司马藉,也一直对萧旃倾慕不已。司马藉留在南朝,多少跟他对萧旃有所眷恋有关,韩健这么做。其实也有在报复司马藉的意思,你既然选择了背叛曾经的友情,去为敌人效命,那今日我就抢走你的女人,让你痛恨终身。
但想到司马藉,韩健还是感觉到一股不舒服。他这一世,身边没什么值得信任的朋友,司马藉和阮平,又或者是之后的杨曦,跟他之间始终无法找到共通点。而现在他所遭遇的。是杨曦对他的不信任,还有司马藉的背叛,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他会走到众叛亲离的地步。只有权力才能让他感觉到内心的平静。
“陛下,是否回去安歇了呢?”
就在韩健闭目怔神的时候,一个人缓缓进到大帐里来,语气很柔和,却让韩健感觉到一阵暖意。
是法亦。
当韩健眯起眼看着法亦的时候,从法亦身上似乎看到了另外一个人的影子。那个人已经彻底背离了他,已经不可能再回来。那也是韩健一直觉得对不起的女人,就是曾经杨瑞的左膀右臂,甚至杨瑞都肯为她而自我了断。
是易蝶,杨瑞曾经慎刑司的布库使,也同样是韩健用武力和胁迫,留在他身边的女人。可惜在韩健取代杨瑞登基为帝后,易蝶就离开了洛阳,从此下落不明,韩健也曾派人找寻过,仍旧不得其踪。
“哦……”韩健回到的似是而非。
法亦走进来,她看着韩健的神色,目光中带着一些不解,她不太明白,为何韩健见到萧旃之后就会如此怅然若失,就算她刚才离开了大帐,可她没有走远,以她听觉的敏锐,对于刚才韩健跟萧旃所说的话也听的很清楚,一个男人,征服了女人,应该是豪情万丈才对,就好像当初韩健征服她一样,她也曾见过韩健的倔强,被她打的吐血都未曾松手,也正是因为韩健的坚持,才让她抛开世俗的成见选择给韩健在一起,不惜背叛她所效忠的杨瑞。
“怎么了?”法亦只是好奇问了一句。
法亦在韩健面前,是个没有心机的女人,她喜欢就是喜欢,厌恶就是厌恶,她心里也介意韩健对萧旃说的那些话,她觉得,就算韩健喜欢一个女人,也不该用胁迫的方式去得到,但她尊重韩健的决定,因为她能看到韩健用心的真诚,韩健跟萧旃打赌,同样也是在保全萧旃的性命,让萧旃不会再去寻死。既然韩健成全了萧旃,那为何萧旃不能成全了韩健?
“没有。”韩健歉意一笑,回过神后的他,头略微低下,“我只是从师傅身上,想到了另外一个人。”
韩健也实话实说,刚才他的确是想到了易蝶,想到了这个他曾经以胁迫所得到的女人,他对易蝶的伤害有多么的深。易蝶之所以会委身给他,全然是因易蝶想保全保皇党的那些人,她所忠诚的杨瑞,还有她心中的信念,可最后,是韩健硬生生摧毁了易蝶一生所维系的信念,等于是韩健毁了这个人的一生,而这个人,也同样是有胆识谋略,甚至是有能力和见地的女人。
法亦淡然道:“陛下倒也真诚。”
语气之间,带着小小的嗔怒,这是法亦身上所很少表现出来的。
韩健知道法亦并未真的十分生气,否则法亦也不会选择留下来。
韩健轻轻将法亦揽过来,他扶着法亦,同样也是让法亦支撑着他疲累的身体,一步步走到帅案之前,韩健没有坐下来,而是转头看着法亦:“师傅,你觉得徒儿为人如何?”
法亦摇头道:“这称呼。不好。”
“那换个称呼,亦儿,你觉得为夫做人如何?”
法亦摇摇头,她不会予以置评。在她心目中。就算韩健有缺点,那也是她的丈夫,是她身边最亲的人,韩健就算对谁再不好,可对她却是用一片坦诚之心。这点她是能足够感觉到的,对她而言,能感觉到这些,就算韩健是无恶不作人神共愤之人,那也无关紧要,她不是什么救世主,她所求的,仅仅是一种安详和平和的生活。
韩健见法亦不答,却是叹道:“或者我真的是无可救药了吧。游戏了半生,以为可以无牵无挂。一生孑然,还觉得自己可以在这世界里,重新找到亲情和伴侣,可最后看来,又是游戏了下半生。哈哈,说来有些荒唐,或者真的是运气使然,能让我到如今仍旧平顺如斯,可惜最终,我还是在这世界中找不到支点。”
韩健所说的话。太过于深奥,法亦对具体实情不知,自然不知韩健说的是什么。
韩健就算对身边人再信任,也没有将自己两世为人的事相告。那是他心底最大的秘密。
就如同他所言,上一辈子,他嘻嘻哈哈,从上学到毕业,再到工作,成家立室。都是本着一颗游戏人间的心去做,带人坦诚,同样也是不想留下牵挂。到他再世为人之后,他一直觉得忘记了前半生,就算这辈子,他找到了红颜知己,可心中的失落,却是旁人难以理解的,那是一种孤寂的苍凉,一个人在世界上,没一个人能理解他,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他也只能尽量去疯狂,去穷兵黩武,用战争的鲜血和残酷去掩盖他内心的空虚。
“也罢。”最后韩健好像是想的明白了,“总算,这是我最后的一战,等结束之后,真应该平和过去过自己的人生,以后就算再有波澜,也不至于会影响到我们一家人的安稳生活……”
……
……
两天后,兵马抵达金陵城下。
与此同时,是江北扬州城六万兵马的渡江而下。
在北朝水师全面控制了长剑沿岸的情况下,朱同敬的人马,甚至未对渡江的北朝兵马形成任何的抵抗。
腊月十六,林詹所部十二万兵马,从镇南杀到金陵城下,完成对金陵城三面合围。
金陵之战已迫在眉睫。
在南北战争爆发了半年之后,北朝的兵马,终于在磕磕绊绊中,包围了南朝的都城,朱同敬在城内的守军不多,此时为了坚守城池,朱同敬只能是动用武力,从民间来强迫征兵丁,城中所有百姓的粮食,都要被上缴军队,百姓任何一口粮食,都需要军队来调拨。
攻城战,从腊月中旬开始,就已经发起。
韩健为了进攻金陵城,从北方征调了一百多门火炮,都是北朝这些年精心研制的,火炮虽然威力没有增加太多,但对于金陵城守军的威慑力是非常大的。
北朝的将士,从金陵城不同的方位准备好攻城的准备,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填埋护城河,对金陵城的外城进行骚扰式的袭击。
朱同敬手下的兵马,有不少是从扬州城南逃回来的,他们对于当日北朝进攻扬州城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虽然金陵城在防备上,要比扬州城更加稳固,但却没有到绝对稳固的地步,最多只是城墙比扬州城高了些许而已。但北朝早已渡江两个月之久,攻城的辎重也进行过改良,当初为攻扬州城所修造的攻城车,如今也做了修改,用以攻打金陵城。
朱同敬也知道,在近乎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他要防备韩健的攻城是很困难的。但他仍旧有期冀,就是司马藉和苏廷夏能在背后捅韩健一刀,只有这样,他才有绝地翻盘的可能。虽然他知道,本身这种可能性也很低。
腊月十七,在林詹所部先头军队抵达金陵城下第二日,金陵城西北、东部两个方向,北朝同时发起攻城。
这也是在冰天雪地中发起的攻城战。
城中的守军,还在为吃不饱饭而抱怨,冻的瑟瑟发抖时,就见外面浩荡的一片全都是北朝的攻城人马。
韩健以扬州和苏州的两路兵马为先头部队,对金陵城发动了全面攻城,以火炮为掩护,就在城内守军有些睁不开眼的时候,大军一齐向城内进发,连攻城云梯也加入到战局中。
金陵城城墙之下,到处是喊杀之声。
韩健亲自骑马在阵前五里之外督战,在韩健身边,是骑着马,英姿飒飒的法亦和柯瞿儿。
当天的攻城,虽然只是初步的试探性攻城,但规模已经非常大,而士兵也是在近乎忘我的情况下发起进攻。
金陵城内的守军,早就习惯了兵来我跑的那种战争,虽然对老百姓,他们一个个都嚣张的很,但在战场上,全靠气势来吓唬人,他们以前也不敢相信,一场攻城战,能到人人不畏死的地步。所以他们一直被灌输的思想,就算是北朝兵马围困了金陵城,最多是来吓唬几趟,留下几具尸体就跑回去继续围城,没有谁真敢对城内发起狂攻,否则士兵死伤情况下,北朝兵马就容易涣散。
但南朝的将领理解不了北朝的战争。
北朝这几年来,是在大小战争的堆积中逐渐磨砺,到最后韩健掌握大权,也全然是建立在军队强大的基础上。
韩健的嫡系,是江都的子弟兵。这些兵从当初江都之战开始,就一直是在真刀真枪的战场上磨练出来的,再到其后进攻洛阳,与鲜卑人两次交战,更是一次次阵前流血,甚至忍受着北方的寒冷与孤独,饿着肚子与鲜卑人拼命。
这些都不是南朝的兵油子能理解的。
北朝的这次攻城,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城,光是气势的浩大,就让城内的守军望而生畏,更别说,这只是第一轮。(未完待续。)
极品小郡王 第九百章 一战定南(中)
第一轮攻城从腊月十七开始,持续了一日一夜,到腊月十八才停歇下来。
这一轮的攻城,虽然没有攻克金陵城任何一座城门,但在威慑力上是非常足够的。一天多时间的攻城战中,攻城方的孙氏反而不及城内守军大,这也是因为火炮的强大压制力作用,因为是试探性攻城,所以在一些方面上,攻城军并未拼尽全力,很多先进的攻城里面还未付诸实施。
当天的攻城,是在韩健的监督下完成。
韩健第一步的计划,是要围城打援,把朱同敬布置在金陵城周边各城池的援军击溃。
但就在第一轮攻城战结束还不到两天时间,各路的降表就已经递到韩健手上。朱同敬在失去人心的情况下,没人愿意为他效命,再加上北朝兵马的攻势实在太猛烈,很多城池怕下一个轮到的就是他们,所以在投降方面是很积极的。
韩健特别召集军师会议,来商讨关于纳降的问题。
这次的会议,韩健不但让随军的武将参加,还包括了文臣,甚至韩健还将萧旃请来旁听。
会议商讨的结果,是接受纳降,但这些降军必须等在自己的城池里,等着北朝的兵马去接收,并且派斥候前去观察,但凡有哪座城池的守军有出城,就会被认为是朱同敬的帮凶,下一步被攻打的就是它。
这算是一招威慑,同时也是韩健免除后顾之忧。如此韩健可以先暂缓攻势,把金陵城再磨上一段时间,直到城里的守军感觉到芒刺在背,自己投降。
北朝的兵马,终究不是狄夷。不会屠城,就算献降,城里的秩序大致也能保持。韩健在苏州城已经给金陵城做了表率,若是苏廷夏的兵马来。可能还会有劫掠的情况出现,但韩健身为北朝君王,不可能在他的麾下发生劫掠之事而不管,韩健还要为争取口碑,去收拢如今南朝其他郡县的投诚。
因而在第一轮攻城之后,韩健开始不断往城里投掷劝降书,飞矢、孔明灯、甚至是简易的热气球,都被韩健拿来作为舆论宣传所用。先瓦解城里守军的反抗意志,让他们知道,这次城外的北朝的帝王之师,不会有暴虐之事的发生,只要投诚,仍旧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就连普通的士兵也可以继续残军,或者卸甲归田。
韩健对于舆论战的效果基本满意,因为在舆论战开始后,城内每到夜晚。就会有人从城墙上顺下来,或者从金陵城的水门逃出来,加入到逃兵的行列。韩健没有去利用这些逃兵做什么文章。只是给他们好吃好喝的,有些事不用韩健特别去宣传,城里的人也会知道这些人在城外过的很好,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
腊月以后,江南地区也进入到冰天雪地之中。
韩健也不知为何这冬天会这般寒冷,连带对于攻城的将士来说,寒冷的天气同样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懈战心理,久征在外,他们会念及家中的亲人。
韩健为了让军中将士安心。每天都会巡查军营,用实际行动来表明。他跟手下的将士是一条心的。同时也让将士写信回乡,就算这会泄露一定的军事情报。但韩健为了让将士能安心,也顾不上太多,毕竟现在已经兵临城下,很多事也不用特别去泄露,别人也知道,此时的北朝兵马非要先拿下金陵城不可。
连韩健自己,也在写家书。可惜对他而言,家书很不好写,因为江都正在等着他册封太子的消息。
腊月二十二,金陵城外已经全都是北朝的兵马。整个金陵城除了城南尚且没有被困之外,其余三面已经是被围的重重,城内的守军不敢应战,只能躲在战壕中,等着最后的结果。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战争越早结束越好,至于忠君爱国建功立业什么的,对守军将士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他们要的是安稳的生活,若战争结束后他们就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就算为北朝所统一又如何?到底还是华夏人,一样的血统,至于那些沦丧国土的大道理,是当政者才喜欢说的,与普通百姓无关。
而这天晚上,韩健让情报系统将他的第一批家书送往江都,韩健在家书中,仍旧没提及关于立太子之事。但韩健知道,就算他现在真的要立韩曦为太子,相信杨瑞也是能理解的,最多韩健把韩曦以养子的身份,过继到杨瑞的名下,但这样又会对杨苁儿不公平。
这天晚上,萧旃又到韩健的中军大帐来问询战争的进一步动向。
如今的萧旃,已经没有求死的意志,她要做的是等待,若韩健不能在正月十四之前攻下金陵城的话,那杭州城的军民又会得到二十万石粮食,虽然这批粮食同样是北朝兵马从南朝领地上劫掠走的,但现在能讨回来,就意味着司马藉有更大的机会能帮她勤王成功。
“长公主问了也白问,外面的状况你自己也能看到,至于何时能城破,朕现在也回答不了你。”韩健对萧旃没有太好的态度,因为两个人现在还在对赌中,若韩健赢的话,他就可以名正言顺拥有萧旃,他相信萧旃不会在这问题上耍赖。
萧旃道:“若不能具体回答我,可否告知,若东王无法在一个月内攻克金陵城,是否送我回杭州?”
韩健打量着萧旃,心想:“你想的还真美啊,我平白无故送二十万石粮食过去,还跟你打赌,若你赢了我不但还要再贴二十万石粮食,再把你送回去,那我凭白就是损失六十万石粮食,却什么都没捞着?”
韩健抬头道:“若事情真发展到如此,长公主愿意走,也由着你……”
就在萧旃脸上露出些微轻松之色时,韩健补充道,“但聘礼就算了。”
“你……怎的言而无信?”萧旃马上怒视着韩健。
韩健笑了笑道:“言而无信的是长公主你吧?朕何时说过,会送你离开?”
“那……难道里外里。赢或者输,都是二十万石粮食,你总归是能……”
“总归是能得到你是吗?”韩健起身道。“但长公主忘了,当初的条件是。若朕可以在一个月内攻克金陵城,会再以二十万石粮食来作为聘礼,让长公主心甘情愿的下嫁。若输了的话,二十万石粮食照给,而且长公主仍旧是孑然一身,没人会强迫你,难道这不算是条件?”
萧旃有些气结,本来她觉得可以通过与韩健来个“君子之约”的方式。换得自己的自由,现在看来希望破灭。
“那你如何肯放我走?”萧旃这次语气中带着一些哀求。
人总归是有贪生之念的,她不愿意在北朝中继续为质子,当时韩健与她立赌约的时候,她觉得条件不错,就直接答应下来,也没=细细考虑。可等她回去仔细想过之后,才发觉韩健本来是可以不用管她生死的,甚至韩健能强行与她完婚,都没有去强迫她做什么。这说明韩健心中对她还是有些软弱的,她本想利用这点,但现在看来。韩健在一些事上还是很有原则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