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极品小郡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语不语
“你懂什么?”洛夫人把小轿的木格子窗户打开,看着大西柳道,“你以为少公子说在洛阳城中没人,就真的是没人?”
“干娘此话何意?”大西柳不解问道。
“东王是主,我们是仆,虽然仆要听命于主,但少公子跟我们的关系跟一般的主仆所不同。留你在少公子身边,是想让你当干娘的一只眼,免得东王对我们事事了解,我们却对东王毫无所知。”
经过洛夫人这一说,大西柳马上明白过来,洛夫人原本准备将她送给东王,是让她在东王身边做眼线,调查东王的消息回报给洛夫人。
洛夫人一叹道:“东王自然能洞悉为娘的用意,若是她对为娘的用心有所怀疑,对我们日后栖身在东王麾下会有所不利。你替东王做事,也要懂得把握分寸,不要忤逆了东王的意思。”
“女儿知道如何做了。”虽然大西柳听的一知半解,不过为了不让洛夫人担心,她还是很识趣说了一句。
随着洛夫人和大西柳回府,书局里的热度也没冷下来,书局里的师傅和伙计在连夜赶工印刷韩健所编写的册子。而韩健则可以休息一下,回去做他想做的事,主要他还是跟顾欣儿的约会。
这几天时间,韩健忙着一些事有些冷落了顾欣儿。这次他也是要回去好好补偿一下。





极品小郡王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军压境
韩健正从顾府接了顾欣儿出来,准备到城里走走。张行突然过来顾府门口过来奏禀,说是司马藉有要事过来。韩健皱了下眉,司马藉现在很清楚他跟顾欣儿在一起的时候不希望人打扰,应该很识相不过来。
“欣儿,你等下,我先过去有点事说。”韩健对顾欣儿道。
“嗯。”顾欣儿温驯点点头,她现在对韩健言听计从。
韩健和张行到一边,司马藉很紧忙过来,在韩健耳边说了一句。韩健脸色跟着也沉了下去,本来他以为事情不会太大,当他得知消息之后,还是觉得事情有点大。
鲜卑人南下!
这跟韩健之前的推测相吻合,现在的形势或许并非鲜卑人突破了北王的防线而南下,根本是北王的兵马自己南下。这会打乱朝廷在黄河北线的军事部署,北王也会进入一种逼宫模式,那也就是谋反。
“少公子,这是刚从北边过来的消息。”
司马藉将洛夫人的人刚从黄河以北得来的消息纸条递给韩健,不管现在这消息的准确性如何,这已经说明北王和朝廷即将在黄河一线展开一场僵持。
北王的兵马南下,应该不会直接渡过黄河兵压洛阳城,因为北王在洛阳城中的势力刚刚被拔除,北王很清楚在没有内应之下,他是难以叩开朝廷的洛阳防线。但北王也不会就此袖手,既然把兵马带过来,就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威吓一下女皇,而是不得皇位不罢休。
虽然韩健早就推测到北王会铤而走险,但现在北王真的铤而走险,韩健还是有些没想到,因为北王现在做的事有些疯狂,韩健搞不懂北王的下一步将做什么。设身处地,韩健也没想过,失去了内应的北王如何敢如此进兵。难道北王在洛阳城周围还有什么特殊的布置不成?
韩健无心再跟顾欣儿一起出去游玩,只好回去跟顾欣儿说明情况,等来日在一起游洛阳。
韩健没有把真实情况告知顾欣儿,但顾欣儿却很理解韩健。韩健也没太隐瞒,只是说北边的战事有一定的意外情况出现,顾欣儿很关心地让韩健先回去。韩健与顾欣儿作别,将走。顾唯潘的轿子过来,停在顾府门前。
“顾首席。”韩健跟顾唯潘打了个招呼。
顾唯潘匆匆回府,也像是有什么事。韩健并非通过朝廷的渠道得知黄河以北的消息,韩健不知顾唯潘回府是否跟黄河北边的局势紧张有关。
“你在?”顾唯潘下了轿,直接走过来,看了韩健和顾欣儿一眼。示意让顾欣儿先进府。
顾欣儿行礼之后便进了府门,顾唯潘道:“陛下召枢密院和兵部的人进宫叙话,你可知此事?”
韩健一笑道:“在下身在外面,如何知晓?”
“那现在老夫告诉你了,你不知也知了。”顾唯潘神情冷峻道,“若老夫所料不差,陛下如此急着召枢密院和兵部的人进宫。可能与鲜卑人之事相关。”
韩健点头,心说顾唯潘也不傻,能从女皇的一些举动中猜到目前黄河以北的局势有变。其实从鲜卑人犯边的事一开始,朝廷中对此事就多有议论,普遍的看法是,目前鲜卑人刚平息了自己内部的纷争,没有能力展开大规模的犯边,鲜卑人犯边最多只是劫掠。有的人也猜到这是北王借机向朝廷伸手要钱粮的一种方式。朝廷上下,对此次鲜卑人入侵的事并不是十分重视,主要是朝廷上下一致认为,只要满足了北王的胃口,这次的事会很顺利解决,不会到影响黄河南北两岸局势的地步。
但没想到,局势还在不断恶化当中。北王似乎是“挡不住”鲜卑人南侵的步伐。其实这正也恰恰说明,鲜卑人跟北王是有所勾连的。
“顾首席认为此事当如何?”韩健问道。
顾唯潘沉着脸道:“行军打仗的事,与老夫无关,老夫能以为如何?不过你可记得。别去再触犯龙颜,陛下当下应该不会见你。”
韩健笑着点点头,大概现在顾唯潘也很清楚他跟女皇关系很僵化,这是在变相提醒他,不要在这个敏感时期去管任何事,免得让女皇抓着他的辫子不放。
“多谢顾首席提醒。”韩健心想,顾唯潘这么匆忙回府,显然也没想到他会在,这些也只是顺路的提醒。行军打仗的事,说是与上听处无关,可毕竟上听处有都监兵器司,也就是外界所说的军工所,顾唯潘回府大概也跟家里的老婆孩子交待一下,他暂时这些日子不会回来,至于小妾入籍的事要暂且先缓缓。
韩健与顾唯潘作别,没回东王府别馆,而是先去了局里,洛夫人和大西柳一脸紧张之色已经提前过来,韩健进来,洛夫人便将北边最新得到的情况再次呈报,也让韩健了解到黄河以北的情况。
“……少公子,若是没错的话,北王的兵马不日将杀到黄河北岸。”洛夫人最后说道。
韩健点头,本来洛阳距离北方边关就不远,北王的人马借着鲜卑人南下的名义大局压境,也只是几天就可以陈兵到洛阳以北,这本身也在韩健预料之中。关键是韩健想不出北王将以何种方式来威胁洛阳城的防务,仅仅是大军压境,女皇和朝廷都是不会惧怕的,除非北王有什么致胜的法宝,否则北王前来,就是让女皇得悉他的阴谋,再是让女皇有充足的时间召天下的兵马来勤王,这对北王来说,实在不是一招好棋。可以说是一招臭棋。
一定有什么环节是没有预料到的。韩健心里想,以东王的老谋深算,在洛阳城苦心布置这么多年,就算被韩健拔除一些势力,也绝不会倾覆,那也就是说,北王在洛阳防务中还是安排着重要的人手,能在北王大军压境时,给予北王足够的军事支持,甚至可以帮北王一举南下洛阳城,号令天下。
韩健抬头看了皇宫的方向一眼,可惜现在皇宫方面没有任何消息,女皇在上次训斥他之后,已经多日没传召,也没新的指示传出来。这一切都好像预示着,他跟女皇之间的盟友关系已经破裂了。若真是如此,韩健也想不出留在洛阳城的意义,在一盘无法预料强大对手后招的情况下,韩健反而觉得,离开洛阳城回江都,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极品小郡王 第一百七十四章 四道防线
韩健跟洛夫人以及张行交待一些事情,匆忙回东王府,宫里传召他入宫的人也刚到。
这并非女皇单独的召对,而是一次例行召对。凡是朝廷有大事发生,女皇会例行将在洛阳城周边的王公大臣召到皇宫商量事情,而韩健作为东王,也在传召之列。
韩健奉诏进宫,直接进烨安阁,此事烨安阁内的大臣不少。枢密院和兵部的人占多数,而这些人中,韩健瞅了眼只看到一个熟人,这人跟他还有些“私怨”,是东武卫大将军孙少谦,也就是被林小云杀死的孙保的父亲。十二卫将军隶属于枢密院,如今鲜卑人南下,京城防务紧要,在洛阳城的十二卫将军也要到皇宫,听候调遣。
女皇端坐在龙案之后,韩健到时并不起眼,韩健进来,枢密院大臣的奏报仍旧在继续中。韩健听了一耳朵,枢密院大臣主要在说魏朝黄河以北,河北等地各司各路的防御情况,哪里有谁驻守,地方守备军队和团练有多少人马。以韩健听的情况来看,朝廷想要以黄河以北地方兵马来阻碍“鲜卑骑兵”,近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韩健也很清楚,这些所谓的鲜卑骑兵,其实也就是北王的兵马,北王在谋反之前必然做了很多准备,河北各路的地方官肯定有被其收买的,在北王兵马声势浩荡地南下威震之下,河北地方军队也难以形成有效的阻击。
魏朝的军队,有作战能力的只有四大王的兵马,而其中以北王的兵马最精良,不但是武器精良,同样作战经验丰富,朝廷军名义上是兵马充裕,但大多都是没有经历过实战的地方武装,就算是汇集起来,也根本斗不过北王。
韩健得到“鲜卑人南侵”消息跟朝廷近乎是同时。同时洛夫人的人也证实了南下的斥候,并非是鲜卑人斥候,而是北王的斥候,那也就是说。此番南下的兵马已经是北王兵马无疑。这个消息要比朝廷目前掌握的消息要更加准确,韩健听枢密院大臣的奏报,其自始至终都在说鲜卑人如何如何,对北王一提,也是说让北王的兵马断后,就好像枢密院的人根本不知道是北王谋反一般。
连韩健都能轻易想到的事,枢密院这些在朝廷浸淫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官员会没有怀疑?他们只是不敢捅破那层窗户纸。只要这层窗户纸一破,也就代表着朝廷要跟北王开战,也将意味着魏朝将会陷入内乱之中。如今魏朝之外可算是众敌环伺,内部的情况也不太安稳。这时候北王谋反也算是一个契机,朝廷不可能同时把西王、东王和南王的兵马召集过来勤王,因为这些兵马还要抵御其他外敌。
韩健听着枢密院的人奏报着,心中却在想现下到底延宁郡王跑哪去了?延宁郡王刚负责护送钱粮北上,因为押送的是辎重。走的会很慢,算算日子不可能到北王地界。韩健想,难道延宁郡王就地把钱粮送给北王,直接投奔北王当北王的“忠臣”去了?韩健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简单。韩健觉得出,延宁郡王是有野心的,而且智计很深,就算他之前可能帮北王在京城中筹集过钱粮。也未必肯为北王效命。延宁郡王可说是女皇和北王都驾驭不了的一个人物,他的政治立场会有些特殊。
韩健想,延宁郡王会不会自己想当皇帝?
在枢密院的估算中,这次鲜卑人叩关南下的兵马有六七万之多,这个数字也让在场的文武大臣忧心忡忡。韩健看到康王世子脸色好像很难看,似乎很担心自己的命运。然后他又很自然把目光瞟到韩健这面。韩健之前就觉得康王世子总看他有些不对劲,这时候也看过来,他是想干嘛?
等枢密院的人奏报完,女皇微微点头,直接问道:“以目前鲜卑人的行军速度。估计几日可以到黄河沿岸?”
女皇的问题问的实在太直接,以至于枢密院的人无法回答。之前枢密院的大臣说了半天,都是如何布置黄河北岸的防线,现在女皇似乎故意不提河北防线,直接问鲜卑人何时杀到黄河沿岸。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首先是黄河北岸是个笼统的概念,洛阳北面算是黄河以北,河套地区以北也算是黄河以北。这二者距离边关的位置相差千里之外,女皇到底问的哪个?
当然不出意外的话,女皇问的是鲜卑人何时会杀到洛阳北面的黄河渡。
再者是女皇问“以目前鲜卑人的行军速度”,这对枢密院来说,仍旧是个未能查明的问题。现在只知道鲜卑人南下,鲜卑人的兵马数量是靠猜的,到底鲜卑人是攻克了北王的边关防线南下,还是说鲜卑人通过一些方式绕过了北王的防线南下,这也有待进一步消息来确证。这时候提什么鲜卑人的行军速度完全是凭空猜想,加上河北一代有地方军队进行阻击,鲜卑人到底是直接直取洛阳,还是说一城一城地打,还说到头来只是劫掠一番不会到黄河一线来,都是未知数。综合上面一切,鬼才知道鲜卑人何时会来。
枢密院的官员想了想后奏报:“短则十天,长则有一个月时间来筹备。”
这答案多少令在场的文武大臣松了口气。十天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来准备,那时间足够在洛阳之北设立一道河防线,黄河作为天险,也是能够抵挡鲜卑人南下的脚步的。
韩健听了却不由暗叹,枢密院的人未免有点自欺欺人。
来的本就非鲜卑骑兵,而是虎视眈眈图谋洛阳城的北王兵马。北王为了今日谋反准备十几二十年时间,自然对河北一代的地方势力早就进行过渗透,北王选择的南下路线,必然是又快又不会受到阻碍的。若是以轻骑南下,不出四五天,北王兵马就可以陈兵在黄河北岸。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抵御北王兵马的渡河南下,而不是在河北做一些无谓地设防。
黄河几番改道,如今的洛阳城就在黄河渡以南不到二十里,北王一旦成功渡河,那将直面洛阳城北城墙。
四五天的时间,是韩健所预料中北王南下的最快速度。韩健知道这是最坏的估计,北王一般不会轻骑南下,因为这会暴露后背,给朝廷在河北的地方军可趁之机,就算北王可以收买一些地方官和地方军将,仍旧会有军队效忠于朝廷。尤其是朝廷在河北有几座军事重镇。北王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没有补给和后路的南下策略是不当的,这有点孤注一掷的意思,北王兵马强盛,不需要这么拼。再者,就算北王敢轻骑南下,同样有办法渡过黄河天险,在没有辎重补给的情况下,北王要攻克一座坚实的洛阳城,那简直是痴人说梦的事。
韩健大胆推测,若是北王真的轻兵南下,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北王有入城的方法,只要大军压境,洛阳城防线将不堪一击。这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目前城防戍卫中,有北王的人,若真是如此,那就跟韩健所熟悉的靖难之役情况所雷同。
韩健心里还是有些沉重,北王在京城中的势力再怎么扫除,也总会有漏网之鱼。可现下女皇为求谨慎,已经将城防交给了一些值得信任的世家子弟手上,难道是北王事先收买了洛阳城内的世家?
不得不防。韩健心想。
女皇听到枢密院之人的回话,很不满意,因为女皇想的基本跟韩健所想的一样,河北防线在北王兵马南下途中不会形成什么障碍。现在重点就是河防线。
女皇神色肃穆下旨道:“传令河北诸州县,黄河一线,伐木焚舟,片板不得下河,若有违者,以通番之罪论处!”
女皇的命令可说是相当强硬,令在场的大臣也有些震惊。在这些大臣眼中,鲜卑人南下有四道防线,首先是长城的北王防线,再是河北防线,河北防线再怎么脆弱也有几座军事重镇,里面有屯兵,鲜卑人再怎么猖狂也不能不防备这几座军事重镇。第三道防线,才轮到河防。现在女皇对河防如此慎重,这些大臣就会想,那是否也代表着第四道防线,也就是洛阳的城防也要加紧戒备?
“陛下,那河北地方……”枢密院的人再次请奏。
女皇沉默了一下,道:“拟旨发往河北各地,坚守城池而不出,不可贪功冒进,以黄河防线为主。另外调安徽、道凌兵马往洛阳,加紧戒备。”
女皇这么说,也就是代表着女皇将彻底放弃河北地区的外围抵抗。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这将意味着不管是鲜卑人南下,还是北王谋反,都会在河北畅通无阻。河北地方的百姓将会“遭殃”,是北王谋反情况还好,至少北王图谋的是洛阳城,不会对河北地方百姓下手,而鲜卑人则不同,鲜卑人南下主要目的是为劫掠,在进不得城又不会受到城中兵马滋扰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大肆劫掠钱粮和人畜,被鲜卑人劫掠过,那简直可以到千里荒野的地步。




极品小郡王 第一百七十五章 越不过的天险
女皇召集枢密院、兵部及在洛阳王公大臣到皇宫叙话,也只是例行问话。自始至终女皇都没特别问询韩健意见,韩健也没开口发言,以至于君臣二人好似形同陌路。
在这次御前召对中,有一个人格外耀眼,便是新晋王爵的济王杨余。在杨曦被立为太子出使南齐之后,杨余在洛阳城中地位不减。这次洛阳即将遭逢战事,女皇特地把这个弟弟召来,委以重任,在布置黄河防线时更是让杨余事事亲为,大有令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取太子而代之的意思。
女皇这么做,本无可厚非,因为女皇一直小姑独处云英未嫁,身边最亲近的只有两个弟弟,现在杨曦身在外,她无可倚重,让杨余出来挑大梁也在情理之中。但韩健知道,杨余虽然也算年长,在朝中也有些人脉,但做事能力上,杨余还有所欠缺,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杨余很难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不过这又如何?人家是姐弟,他是东王,是个外人。韩健心里好像是嫉妒杨余,其实韩健对杨余的也没什么太深的成见,韩健所想的,仅仅是在女皇身处危难之时,在女皇身边出谋献策的是他韩健而已。可惜女皇不给他机会,还明令让他不许过问任何事。
整个御前召对的内容,就是如何布置河防。在这方面,枢密院和兵部的人都很有经验,在出谋献策上也不用韩健劳心。御前召对一共持续了一个多时辰,韩健没说一句话,等他出来看看西边的太阳,天色尚早。
来到皇宫里的人,似乎人人都在为布置河防的事而奔波劳心,只有韩健如同个没事人。韩健信步往皇宫门口走,一人速度却比他还慢,是安平郡主杨秀秀。他们二人走路的速度跟其他人快步而行形成鲜明对比,好像两个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人。
“安平郡主。请。”韩健被个人尾随着感觉不得劲,杨秀秀好像故意跟他杠上,他走的快,杨秀秀也适当加快脚步。他走的慢,杨秀秀便走的比他还慢。唐修修就是要在韩健身后一丈有余之外,不远不近地跟着他走。
“东王客气了。”杨秀秀见韩健转身,脸上微微一笑。这笑容中带着几分轻松,跟前些日子哭着离开皇宫的她很不相同。
嘿!外敌入侵,看来她心情不错。韩健心道。
“是郡主你客气才是。”韩健笑道,“这般走,好像郡主是在下的根本一样,多不好意思?”
杨秀秀就算心情不错,闻言也不由白了韩健一眼。不过她脸上随即又升起一丝笑容,道:“东王似乎对鲜卑人南下的事漠不关心,是说东王觉得,鲜卑人不会杀到洛阳城来?”
“安平郡主千万别乱讲话,在下何时漠不关心?安平郡主你可上心过?”
杨秀秀眉毛轻轻一挑。显得有几分得意道:“抵御外敌马革裹尸历来是你们男人的事,何时轮到我们小女子来操闲心?”
韩健点点头,杨秀秀说的也算实话。虽然当下女皇当朝,女子地位有所改善,但说到底女子在社会上还是以男人附庸地位者的存在。在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的封建社会,男女的分工不同,也造就了这样一个时代。因而在古代提倡什么女权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在这个时空里,没有花木兰和穆桂英的故事,但还是有不少巾帼英豪的故事流传,当下南王府的千金杨苁儿便是如此一个“巾帼英雌”,说什么女子跟战场的事无关,那也是杨秀秀说辞而已。
韩健被杨秀秀呛了一句。只当一笑,二人仍旧是一前一后往皇宫门口走,只是这次二人距离近了很多,杨秀秀只是走在韩健身后,鼻息可闻的距离。
“安平郡主的婚事。看来一时半会不着急了?”韩健突然说了一句。
“哼!”杨秀秀轻哼一声,今日她心情好,也全然因此。被韩健这么一说,她心情反而有些不太好了。
之前她来皇宫,每次女皇都会问及她跟陆丰宁的婚事,催他们早日完婚。而杨秀秀对陆丰宁却并无好感,杨秀秀也算是很独立的女性,在父亲死后一直打理郡王府的一切,要照顾弟妹,她便想找个可以倚靠的男人。而陆丰宁在她看来完全是个“绣花枕头”。两人年幼便算相识,也算青梅竹马,杨秀秀深知以陆丰宁的能力,她嫁过去之后别说享清福,到时不但要她打理郡王府,可能连陆家的事她也要一肩挑。女强人未必喜欢当女强人,有时只是没得到小鸟依人的机会而已。
“东王你似乎也到了成家立室的年岁,哦?”杨秀秀突然狡黠一笑,回敬了韩健一句。
韩健微微摇头,这杨秀秀是那种不肯吃亏的女人,这点性格跟林小夙很像。
杨秀秀毕竟已经年过二十,韩健在她眼中好像一个“晚辈”。杨秀秀跟女皇是平辈,在辈分上也就高了韩健一级。不过韩健并非姓杨的,他跟杨家也没什么血缘关系,这种“长辈”说法也是靠不住的。但不论怎么说,韩健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杨秀秀自认不论是持家还是人生阅历要比韩健这个东王多许多。
杨秀秀回敬完韩健这句,心里想,以东王这么小的年岁,听到这样的话就算不尴尬,也该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吧。
没想到韩健只是一笑,点头道:“嗯。到时在下摆喜宴,一定会请郡主过来喝杯喜酒。”
“喜酒?”杨秀秀哑口失笑,这小子才几岁,就准备娶妻了?不过再想想,男子十六岁是可以成婚的,而女子过了二十还嫁不出去的,在这时代也算老剩女。
不是韩健早熟,而是她嫁的晚。杨秀秀想,若是她要嫁的并非陆丰宁,而是其他什么人,也许她早就成婚,甚至连孩子都满地跑了。当初跟她同龄的世家千金,包括她的闺蜜,也早就嫁人生子。唯独她还单身至今。
1...6263646566...4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