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神开始的诸天之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冬日之阳
既然实力说不上无敌。
那风元能隐藏实力,就尽可能的隐藏。
他隐藏实力并不是为了装逼打脸,而是为了在还未结束的封神大劫中,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名声不要那么响亮。
风元可还记得,通天教主手中还有一杆能诅咒圣人六魂幡呢。
原时间线中,六魂幡上书写了四位圣人的名讳,以及西岐武王和姜子牙的名讳……六魂幡一摇,四位圣人可能只是受一点伤。
但另外两人,包括应劫之人姜子牙,绝对是死翘翘,死的不能再死。
圣人亲自以六魂幡暗算,应劫之人也无法抵挡。
风元和原剧情中的武王姬发不同,除了人皇后备之外,还有娲皇宫和天庭的关系,有无上气数护体。
通天教主若是不想让自家的气数折损,就算未来会拿出六魂幡,也不会轻易的把风元的名讳书写上去。
名字不被书写到六魂幡上,有一个重要的前提。
那就是风元不能跳的太欢。
如果风元以为自己有了诸多神位、身份护体,还有大罗级的实力,就可以随意的展现实力,出手斩杀下山的截教弟子。
那么将来通天教主亲自出手的时候,风元就要品尝到这时候肆意妄为的后果。
通天教主暴怒之下,连两位同气连枝的亲兄长都要反目,风元的娲皇宫身份、天庭帝君的身份,在圣人眼中不值一提。
为了避免因小失大。
风元就要从小事做起,尽可能的低调。
很快。
姜子牙在收到他的书信后,直接带着邓九公父女、杨戬、哪吒等人回转青州,至于风元的白虎分身。
被姜子牙临时提为主将,在姜子牙回青州的时候暂时主持大局。
……
青州城内。
邓九公面上还带着一丝苦涩,和女儿邓婵玉一起,跟这姜子牙来到了侯府,一路行来,他们父女二人心中震撼连连。
邓九公当年也跟着闻仲征伐东夷,来过青州。
但当时的青州,繁盛程度还无法和大商本土内的州城相比,青州最强之人,就是当时的青州侯风宗。
一位天境神将,四位地境家将。
这便是青州风氏的所有实力。
而现在邓九公发现,他入城之后,目光随便一扫,就能感应到城内的甲士、百姓都有这旺盛的气血,有着不弱的气机。
其中有些甲士,气势甚至能和朝歌大军的将校相当。
“好多的武士……这些武士看起来,像是修行了同一种玄功?难道说,君侯把能提升气血力量的玄功法门,传给了这些武士?”
邓九公双眼之中闪过一丝惊骇。
玄功法门,无不是贵族用以传家的传承,是一个家族最重要的底蕴。
对于以前大商王朝的百姓来说,得到一门玄功秘法,未来就有极大的可能立下功劳,以此踏入贵族阶层。
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梦想。
但在风元这里。
能传承家业用来建功立业跨越阶层的玄功法门,却成了大路货,街道上巡视的众多甲士将校,基本上都有凝练气血修炼玄功的气息。
邓九公对此也只能苦笑,怪不得齐国崛起的如此之快,齐军在这些年连战连捷,连闻太师都兵败折戟。
败的不冤啊。
跟着姜子牙来到侯府的时候。
看到守护侯府的诸多亲将,感受到他们身上传来的强烈威胁,邓九公心中更是震惊的麻木。
连君侯的亲兵护卫,都有天境神将的实力。
这样的实力,放在朝歌军中能独挡一方,但在侯府,却只能充当护卫……还真是奢侈。
除了天境实力的亲将之外。
邓九公还看到了不少身穿道袍的道人,这些道人气质各异,有些道人看到姜子牙的时候,还停下对姜子牙行了道礼。
姜子牙面上带着笑容,也随之还礼。
“爹爹……这些都是修为极强的炼气士!没想到除了游魂关军中的炼气士供奉之外,青州还有这么多的修士!”
邓婵玉低声的传音。
她的脸上露出一些惊异。
她曾经拜了一位女仙为师,得到五色神石,对炼气士和仙神十分的熟悉。
游魂关的白长生、杨戬以及金吒等人,给了她极强的压力。本以为这些人就是齐国的最强者,除了他们之外,齐国的强者并不多。
但这次跟着父亲邓九公来到青州之后,亲眼所见所闻,让邓婵玉越发的小心谨慎起来。
很快,他们就跟着姜子牙来到了侯府的正殿。
“拜见君侯!”
众人进殿之后,当即朝着风元行礼。
“诸位请起!”
风元哈哈一笑,衣袖一挥,将众人托起。
他长身而立,直接从上首走下,扶住了姜子牙的手臂,笑道:“辛苦丞相了,齐国能有今日,都是丞相在游魂关大战之功啊!”
姜子牙连忙谦虚道:“不敢,臣不过是微末之功,怎敢当君侯如此夸赞……”
从封神开始的诸天之旅 第11章 齐武王2
简单寒暄两句之后,姜子牙立即准备给风元介绍邓九公父女,作为刚投靠东齐的将军,他们应该第一时间前来青州拜见风元。
不过当时游魂关正在大战,邓九公父女也不方便离开,直到现在他们才来到青州。
“这两位就不用介绍,邓元帅和孤早有相识,当年征伐东夷,邓元帅独领一路兵马连续击破十余夷人部族,独冠三军!”
“东齐能得到邓元帅,堪称如虎添翼!”
风元朗声笑道。
邓九公似乎没有想到风元还记得他,当初征伐东夷的时候,他虽然和风元见过几面,但并没有多少交情。
当时他也只是太师麾下的一个将军而已,身份地位无法和青州侯相比,而现在他身为败军之将,风元则是齐国之主。
双方地位更加的悬殊。
风元能记得他,还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让邓九公平复了激荡的情绪。
“不敢,末将不过是败军之将,蒙君侯和丞相不弃,末将今后愿为君侯效死……”
邓九公连忙的说道。
风元微微点头,能感觉对方言语中的真心。
毕竟,他既然选择背叛大商转头齐国,就等于断了后路。
以后即便是被大商强者生擒,也绝对不会再吃回头草。
邓九公是降将,但内心深处有着极强的自尊,为了家人投降一次已经是极限,没有人能让他第二次屈膝。
在原时间线中,邓九公被商军生擒之后不屈而死,便是验证。
“邓将军治军严谨,兵法出众,当初更是以少胜多大败南方诸侯,今日既已入齐,若不能被重用,身居高位,岂不是让天下人笑孤轻视大才?”
风元目光扫视殿内众将,当他称赞邓九公的时候,姜子牙捋须淡笑,杨戬神色沉静,哪吒等人也点了点头。
当初邓九公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甚至黄天化等人还在邓婵玉手中不断吃亏。
但这恰恰证明了邓九公父女的能力。
风元称赞邓九公,并不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当然他们就算不满,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侍从官!立即去雕刻一枚镇军元帅印玺……从今日起,军中除了丞相之外,另设元帅之职,位在丞相之下,众将之上!”
“另,册封李靖为镇东元帅……”
风元沉声的下令。
姜子牙听的连连点头。
齐军已经不再是当初偏居青州的寻常军队,而是成长到和朝歌大军不断争锋的强大兵力,此时齐军兵力多达数百万。
而治理大军的人,只有丞相姜子牙一个人。
这对于齐国和齐军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弊端和隐患。
一方面,大军军权尽皆交给丞相,很容易导致太阿倒持,导致以后齐国的丞相有学有样,没有姜子牙的心性,却多了掌握天下大权的野心。
另一方面,则是给越来越多的齐军大将,有一个更上一层的品阶,让他们看到建功立业的好处,对齐国有着更好的向心力。
除了这两点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厚待邓九公,把他当成千金马骨,给以后大商麾下的大将、士卒树立一个好榜样。
这样的话,以后招降纳叛,能让齐军减少三成的阻碍。
对于这些,风元和姜子牙不谋而合,尽管之前没有商议过,但心中却十分的默契。
至于风元最后册封李靖,是为了平衡齐国资历比较深厚之人的心态。
以免被人腹诽,说风元用人如积薪,对老臣子不看重。
“这……元帅之职,末将实在不敢当!”
邓九公这时候被风元的连番操作震的有些惊慌,下意识的连声推辞。
这时姜子牙捋须说道:“邓元帅,君侯金口玉言,既然已经下令册封,就不会再更改,你还是接下册封为好!”
“爹……”
邓婵玉也轻声的示意。
邓九公见状,犹豫了一下,只能俯首再次下拜,领了镇军元帅的职位。这个职位拥有多少权利这时候不好说,但身份地位只在丞相之下,超过了齐国九成之上的官吏。
“这才对么!”
风元笑了笑,等到邓九公谢恩之后才起身走上大殿上首。
姜子牙、邓九公、杨戬这些阐教弟子,还有陈奇、风林这些齐国核心的大将,分别列在大殿两侧。
众人落座之后,殿内传来一声清越的钟鸣,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开始正式的议事。
身为丞相,姜子牙自然第一个出来。
他先是讲述这段时间,在游魂关和朝歌大军作战的各种细节,以及双方各自的折损,总的来说,齐军的损失并不大。
有不少战死的大将,所遗留下来的家人也给足了抚恤和厚待。
“……如今我齐国有千万甲士,猛将如云,强者如雨,而大商之军连战连败,士气丧尽,听闻朝歌帝辛为了重新征调大军,强行征调百姓,暴虐残民!”
“今商帝亵渎神灵,降灾下民,贬斥忠良,崇信奸佞,大商气数日益败坏,已无照临神州之威!”
“臣姜尚,还请君侯体上天好生之德,思天下黎庶之苦,早兴吊民伐罪之军,拯救生民于水火之中,奋发鹰扬,早日西出……”
姜子牙说道最后,直接从袖中取出一封出师表,高声的宣读进谏。
在他高声宣读的时候。
殿内所有的大将、官吏都屏住了呼吸,杨戬、哪吒等人这时候也凝重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姜子牙终于上奏请求主动出击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证明从今以后,大商王朝不再具有统治性的力量,而东齐作为后来的挑战者,已经有了代替大商王朝承担统治亿兆生灵的觉悟。
等到姜子牙手中的出师表被侍从官送上来。
风元目光一扫,慨然说道:“丞相之意,孤已知晓,不过孤乃是大商臣子,岂能以臣伐君,悖逆君臣之道?”
东齐现在虽然在名义上已经立国,但在天下人眼中,东齐还是大商王朝的一部分。
风元这位东齐的君侯,不过是被商帝连番逼迫,不得不起兵自保的臣子。
从封神开始的诸天之旅 第12章 齐武王3
拿下游魂关还能以自保为理由,在游魂关和朝歌的大军连番的大战,也没有什么不妥。
但东齐自保可以,若是主动的西出,攻伐大商本土的城池关隘,还缺少了一个出师的理由。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事情就是这么的别扭,天下人都知道,东齐和大商接连大战,早已势不两立。
但名义上该有的东西,依旧不能少。
不然,东齐日后就算取代大商王朝,也会留下一个法理上的隐患。
姜子牙对此早已找到理由,当即说道:“商帝暴虐无道,当初无故诱杀西岐贤君季历,后又骗杀姬昌、南伯侯……”
“当年大夏末代君主夏桀在位之时,荒淫无道,大商开国之君商汤吊民伐罪,今日商帝无道,便有我东齐出师……”
姜子牙找的理由很简单。
没有给帝辛挂上太多的罪名,只是抓着他无故杀害四大伯侯,暴虐无道的事情。
并且还拿当年大商开国之君商汤来对比。
既然商汤可以起兵讨伐夏桀,那么今日风元自然能起兵讨伐无道昏君帝辛。
光是这两个理由,就足够了。至于那些仙神,他们只要知道帝辛曾经在女娲宫,提诗亵渎圣人就可以了。
这个理由,比姜子牙辛苦找的任何理由都强大……
等到出兵的时候,再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天下人就无有不服。
等姜子牙说完。
邓九公、陈奇、丁策、风林等人,也齐刷刷的起身,高声道:“还请君侯体察天心,早日出师,拯救天下生灵!”
风元故作无奈,片刻之后才说道:“罢了,既然群臣都有此意,孤也只能依从众心!”
听到这话,殿内顿时欢呼一片。
姜子牙连忙说道:“臣还有一言!”
“俗语有云,为名与器不可假人,名副才能器实,君侯若是以现在的身份起兵讨伐朝歌帝辛,在天下人眼中便是以臣伐君……在出师之前,君侯必须正式称王,立下王号,如此才能号令天下诸侯!”
在上古时期,人王便是割据一方强大部族的首领,当年的天皇伏羲、地皇神农,在成为人皇之前,都是各自部族的首领,也就是人王。
等他们各自立下各种功业,名望传遍整个人族之后,得到了所有人族的认可,这才成为人皇。
风元想要推翻大商,就要率先立下王号。
没有王号,只有君侯的身份,就无法在身份和地位上压过天下诸侯……
正式称王,一方面凝聚自家的人心,另一方面方便号令诸侯,总之有着不少的好处。
要不然。
风元在看到东方两百诸侯送上的贺表,就不会专门给姜子牙送上书信,询问他的意见了。
“丞相所言极是,君侯出师之前,必须先立王号,以此号令全军!”
邓九公心中沉吟一番,也站出来表态。
陈奇、风林等人这时候面上尽是激动,对风元称王的事情,十分的热心。
风元说道:“那依丞相之意,孤应该立下什么王号呢?”
“自然是“武王”!”
姜子牙当即朗声回道。
“当年商汤便是自立武王,以东方起兵攻灭夏桀,今君侯自称武王,讨伐朝歌,正当其时!”
武王!
以武称雄,号令天下诸侯!
这里说的武,乃是无坚不摧、陷阵无敌的军威,也是能俾睨天下无人可当的威势!
风元似乎思考了一下,片刻之后才重重的点头。
“一切都依丞相之言!”
“从今日开始,孤便是齐国武王!”
风元缓缓的说道。
殿内的所有人当即站出来,躬身朝着风元行礼参拜,“臣等拜见大王!”
“诸位请起!”
等到所有人起来之后,姜子牙再次开口说到:“天下大事,在祀在戎,大王汇聚大军,出师之前,还要先祭祀天地神灵,立下金坛,封拜大将!”
“臣蒙圣人之命,执掌封神榜,人道鼎革之中,若有忠臣良将不幸夭亡,便可进入封神榜,有成神之机……”
“臣姜尚还请大王下令,召集工匠,修建封神台,供奉封神榜,以应天数!”
除了在阐教自己人面前,姜子牙还是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说起封神榜。
尤其是陈奇、风林。
他们虽然都有了仙人的实力,但对于仙神中流传的大劫、封神之类的事情,一概不知。也是第一次听到封神榜的名字。
他们在听到封神榜能把战死的忠臣良将册封为神,面上顿时露出一丝羡慕。
“还有这样的好事?”
陈奇、风林等人心中下意识的浮现出这样的念头。
如果姜子牙说的是真的。
那么他们以后在征讨朝歌的时候,绝对不会有贪生怕死的念头,就算是遇上了强敌,明知道不是敌手,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退缩。
反正死了也能登上封神榜成为神灵,就算是战死他们也赚了,还怕什么?
殿内除了阐教弟子之外,所有的大将在听到封神榜的作用后,都齐齐的一震,士气无声的迅速上升。
“孤准了!”
风元当即做出决断。
这次议事,主要就是两件大事,一件事就是风元称王,准备出兵讨伐朝歌。第二大事就是修建金台,准备祭祀天地神灵。
当初帝辛继位的时候,就曾祭祀天地和祖先。
如今风元称王,也要有这样的仪式,称王需要祭祀祖先,而登台拜将需要祭祀上天和神灵……
风元一声令下。
大量的工匠和奴隶开始在青州城外汇聚,修建金台和封神台。
至于祭祀天地、祖先的仪式。
风元准备放在临淄城。先带着群臣在娲皇宫祭祀,然后再祭祀青州风氏的祖先天皇伏羲氏,最后则是人族大贤风后氏。
有许多投靠齐国的炼气士出手,青州城外的金台、封神台,以及临淄城外的祭坛,很快修建而成。
此时风元自立为王的消息,也很快的传遍天下。
东方两百镇诸侯在知道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亲自朝着青州赶来,准备彻底的投向齐国。
而朝歌帝辛在听到这消息后。
先是暴怒,然后内心深处涌出了一丝颓然。
从封神开始的诸天之旅 第13章 仪式 圣王百灵护佑
在邓九公投降东齐的消息传遍天下的时候,大商王朝的许多聪明人都看出了朝歌气数日渐消沉,有崩灭的迹象。
如果邓九公能东征成功,就算无法彻底击败东齐,哪怕只是攻下游魂关重新将大商本土的东方门户拿到手,也能重新彰显朝歌的军威。
让那些野心之辈和对帝辛不满的各路贵族,知道朝歌依旧有着强大的力量,对朝歌帝辛继续拥有敬畏之心。
但邓九公没有成功。
不仅没有成功,还投靠了东齐,这一个举动顿时让天下人产生一个印象,那就是大商王朝快要不行了。
连东征元帅这样的重臣都能投降,岂不是说东齐未来有很强的取代大商王朝的可能?
在原时间线中。
黄飞虎投靠西岐的时候,为什么姬发和姜子牙回大喜过望,还册封黄飞虎为镇国武成王,地位几乎能和姬发相比。
他们还不是为了黄飞虎的名声……连武成王黄飞虎都投靠西岐了,可见朝歌昏庸不堪,西岐君臣贤明!
在邓九公兵败之后,大商本土内尤其是靠近东方的城池,陆陆续续的传来了十几起贵族带着全家老小投奔东齐的事情。
甚至还有些当初被齐军攻打过的城池,直接宣布归附东齐!
在帝辛不甘心再次派遣东征大军兵败后,这种情况就越发的频繁。
东齐不费一兵一卒,就收服了靠近游魂关的两州之地。
无论此时帝辛如何愤怒不甘。
临淄城外的祭祖称王的仪式,在不缓不慢的展开。
这一日,天清气朗,微风淡淡。
三千神风卫举起大纛、旗幡站在一处祭坛两侧,这些神风卫经过丹药功法的强化之后,都有着地境的修为。
当年一位地境武士就能纵横一州之地,而经过这些年连场大战,以及被劫气不断刺激的天地元气滋养下,地境武士早已没有那么罕见。
尤其是东齐军中。
地境实力的校尉副将比比皆是,即便是天境大将,这时候在齐军当中比较平常,算不上什么核心人物。
祭坛位于山岭下方,而山岭之上便是神光氤氲的娲皇宫。
此时祭坛上摆放着一尊神鼎,这是风元的元神本命宝物造化神鼎,此时充当沟通天地祭祀祖先神灵的工具。
神鼎绽放着强大的仙光波动。只要是有些修为的炼气士,都能感觉到这尊神鼎的强大。
风元以娲皇真血突破大罗后,和娲皇真血密切相关的造化神鼎,得到了一些饭铺,从仙器品阶提升到了灵宝级别。
已经能和那些大神通者炼制的后天灵宝相抗衡。
此时。
风宗、风岳、姜子牙、杨戬、杨婵,还有哪吒、陈奇等齐国核心人物齐聚,面上都带着肃穆之色。
这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仪式,若是太过放肆就等于冒犯神灵。
所有人都不敢失礼。
呜呜呜!
沉闷的牛角声响彻大地,随着声音,风元一身王者冕服,朝着祭坛缓缓的走去。
类似这样的仪式。
风元当初在祭祀娲皇宫,还有在其他世界称帝称王的时候,做了许多次,十分的熟悉,此时按照仪式的流程仿佛行云流水一样,十分的顺畅。
登台,上香,诵念祭文。
在风元诵念祭文的时候,下方风宗和姜子牙各自躬身,表示对天地神灵的敬意。
念完祭文之后。
风元就把手中的丝帛送到造化神鼎当中,以五色神火焚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