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李好
秦太太对这方面还懂一些的。
胡氏不仅仅是因为这个生气,她说道:“秦太太你不知道,这次茶会,这白姨娘也不知道犯了哪个邪了,一个劲儿的朝我这边凑,那邹太太也是因为这个,没有搭理她的,说起来,还是我的原因呢,让邹太太吃了瓜落。”
秦太太心道,那白姨娘可不是就是看上你了,看上了你家的条件了。
不过,这白姨娘也真是敢想,他生的那个邹三娘,再如何,也不过是个庶出,哪里能肖想县令家的公子呢?
不知道怎么说这白姨娘了,秦太太想着,是不是该跟杜太太提个醒,不然被这白姨娘算计了,那可就不好了。
这些内宅手段,别看她龌蹉,但是却很吃香,这边还有一个胡教谕呢,要是算计到胡教谕身上了,那不是给杜太太这边添堵吗?
秦太太想了想还是说吧,毕竟她也不怕得罪那白姨娘,能和杜太太交好,善意的提醒也是应该的。
胡氏不敢相信,这白姨娘竟然有这个打算,她在女儿杜榆面前说道:“你说她一个当姨娘的,不是没有资格说这儿女的婚事吗?难道是你娘我理解错了?啥时候这小妾也能当家作主了?邹主薄家里也太不像话了吧。”
甭管别的,就凭着这邹三娘是姨娘生的,她就看不上眼呢。他们老杜家本身就对这些身份的女人看不上眼,何况是这种女人生出来的女儿?说不定就跟着她亲娘学了一些弯弯绕呢,到时候用到自家人身上,那还不得家宅不和?
想当年,有个齐大小姐,就已经够麻烦的了,现在还来了个邹主薄的庶女?
他们连县太爷家的庶女都不要,更何况是你这主薄家的闺女?
“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咱们家单纯,可是邹家并不单纯,也防着他们弄出什么事儿来。”
胡氏到:“你二哥也不在这里,她就是想弄什么幺蛾子也没有人让她弄啊。”
胡氏突然想到,这边还有自己的娘家侄儿呢,这要是人家把主意打到他头上去了,那岂不是到时候还得是一个麻烦?
“我看,得给你大表哥找个小厮,出门都有个小厮跟着,免得被人钻了空子!”
现在胡鑫身边是不需要人的,他一个人也习惯了,喜欢亲力亲为。
这不,胡氏想开了,觉得不仅仅是为了防着别人挖自己家的墙角,也是因为现在胡鑫应酬也多了,有个小厮在身边伺候着,这以后就是喝醉了,也能够照顾他啊。
所以胡氏给杜榆下了命令,让她给胡鑫买一个小厮,还要让胡鑫能够接受。
杜榆看娘说了这话,就出去了,表示自己不管了,这事儿你得给我给弄好了,不然到时候还是要来找你的意思,杜榆觉得很好笑啊,自家娘真是太可爱了,这不是想让自己和大表哥多说说话吗?杜榆一点儿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过。
当初弄县学的时候,他们就一起讨论过呢。
如今不过是给大表哥找个小厮,这么简单的。
杜榆给大表哥做了一双鞋子,所以借着送鞋子的机会,她是说出了这打算,当然,是把她娘给拿出来当挡箭牌的,毕竟,这话也是杜榆娘说的,也不算是信口雌黄吧。
胡鑫正在备案呢,听了杜榆的说法,想了想,说道:“就是添一个小厮?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表妹你替我安排了就成了。我也早就想要个书童了。”
“大表哥,你真的不反对?”杜榆还有些小小的吃惊,他以前不是说,不需要,都是自己动手的吗?怎么现在就需要了?
胡鑫点头,说道:“我不反对,你这也是为了我好。”
杜榆忙道:“这是我娘提议的,可不是我提议的。”事实的真相确实是如此。
胡鑫笑道:“对,是姑母说的,不过办事儿的是表妹你,所以我还是要谢谢你。”
看样子,大表哥这还不信呢,不信拉倒,反正多几个谢她也能受得住。
“那表哥需要的书童是高的,还是矮的,是胖的还是瘦的,长得好看的,还是中等的?或者表哥喜欢长得丑的?”杜榆问道,选人,总要被服侍的人心里高兴才成。
“表妹一切替我做主就好,我一点儿也不挑。”胡鑫笑道,“表妹,先替我磨一下墨,我这里要写一会儿字。”
这还是换上杜榆了,把她当成是磨墨的丫鬟了,杜榆边磨墨便问道:“不如我给大表哥再找个书房丫头吧。”
胡鑫边写边道:“书房丫头?这倒是也不错,不如你给我买两个吧。”
“是不是还要长得漂亮的?”杜榆阴森森的问道。
胡鑫忙摇头,杜榆继续问道:“那你还需不需要书房丫头?”
胡鑫继续摇头,表示坚决不要。“都是表妹做主,我都听表妹的。”
看大表哥这样子,肯定是走出那种身世的阴影了,杜榆心里也放了心,她还怕大表哥因为身世,而会有消沉呢,现在已经能和她开玩笑了,说明心情不错。
杜榆想着王太太还给大表哥做了一身衣服,也不知道大表哥会不会要。虽然王太太那边没有表示要认大表哥的意思,可是这平常中自然比以前更关心了,这是不自觉的流露出来的,或许潜意识里,已经把大表哥当成了是自己的外甥。
这又和在一屋檐下过日子差不多。不过自从大表哥的身世知道了,他们和王太太王师爷就不一起吃饭了,也是有些别扭的意思,免得在一起尴尬。
胡氏对这样也是赞成的,虽然她不在乎自己侄儿的身世,可是看着王太太对胡鑫的关切的眼神,她也觉得不自在了。
作者有话要说:表示这边在下雨,一下子就冷起来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166章 行方便
大姑母得了孙子了,虽然家里有齐氏他们送贺礼过去,但是这边胡氏和杜榆也准备了些东西,包括这边的干海鲜,所谓的山珍海味中间的海味,就是指这个。
大姑母是杜榆父亲这一辈,最先得到孙子的,也是最先当祖母的。岁月不饶人那。
不过相比较二姑母,大姑母更受杜榆他们喜欢。
今年杜二郎没有参加县试,他觉得自己还是等一年再去考试,那样更有把握一些,他也想和自己爹一样,一次就能通过院试呢。
大表哥和大哥都是先通过了府试,然后第二年才通过的院试。
不过杜二郎对于能来到彭泽县,还是很有期待的,他准备考上了秀才后,就和大表哥一样游历一番,然后直接自己到彭泽县这边来的。
杜二郎还不知道自己在彭泽县的桃花还挺旺盛,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到过彭泽县。
对于胡鑫的身世,杜有忠也给他大舅哥写了信回去,也是让他们放心的意思。
今年,杜榆已经十四岁了,明年就要回去备嫁。
毕竟胡鑫不可能一直在彭泽这边,所以开春后,杜有忠和县丞秦大人就商量,要从陈州聘请人过来,起码这边还有连个训导的职务,这也是学官呢。
以前是因为没有成绩,没有出秀才,所以他们这边也没有资格要这教谕和训导,现在一年就出成绩了,还教出来一个秀才,两个童生,再朝上头要人,这才好要。
陈州知府那边是很痛快的就应下来了,不过他也得跟省城的那边备个案,省城要是不同意,他也没有办法。
不过,省城那边今年没有拖拖拉拉的,直接就盖了章,同意了。
陈州知府正要派人过去,不过他幕僚却跟他说,这人最好事实让彭泽县县令自己弄,毕竟要是知府大人派去的人,教不好,那么这错误就是算在知府大人身上,好不容易大人治下的彭泽,现在有了这么一点儿成绩,大人就是什么都不掺合,这政绩上也记的有一笔,何必把麻烦上身?
让彭泽县令自己选人就好了,到时候成绩好坏,那和大人也没有什么相关了。
做出的成绩好,大人这边也能沾光,做的不好,也有人顶缸。
陈州知府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县的训导,连个实权也没有,干什么要和这彭泽县令去争这个去?
万一不好,那时候说是自己推荐过去的,那么错误都会丢到他身上了,这样是亏本的买卖,做不得的。
而陈州知府给了彭泽县这么个自主选择的权利,对杜有忠他们来说,也是好事儿。毕竟,他们也怕上头给派一个花架子,还仗着是上头送来的,就不服管教。
到时候还得费一番功夫来治服。
对县学里的学子们也不好。杜有忠早给楚院长写信了,他手头上这方面的人应该多。
没过多久,楚院长推荐的两名训导就过来任职了,杜有忠这边给的待遇也不错,他们就安心在这里教书了。
杜榆接到家里的信,信是杨柳村那边写的,五叔杜有全庄子上的事儿也都弄好了,除了种地,还养了鸡鸭鱼等等,连果树都朝山上种了,前景是一片大好。
而在春耕过后,陈杜氏的二儿子陈二爷过来彭泽县这边了,他是来这边进一些海货的。
也是知道这边有自己的表哥,所以有了熟人好办事儿,也不怕被人给谋财害命了。
陈家在他们的镇上,也不算是第一大户了,所以想着拓展一下思路,干货店这也得开啊,知道彭泽这边离海比较近,所以就过来了。
不过陈二爷比他娘要聪明多了,没有直接去县衙找杜有忠,毕竟他们是经商的,这要是让杜有忠牵扯上以权谋私的,到时候杜有忠倒霉了,他们陈家未尝没有坏事儿。
所以先是在客栈里安置了,然后是以走亲戚的身份来县衙这边拜访表哥的。
杜有忠对陈二爷这位表弟的到来,倒是不感觉意外,亲戚过来了,好吃好喝的招待,然后王师爷也陪着,既然要进海鲜干货,他也是付钱的,这点渠道还是能给他行方便的,人活在这个世上,太刚直了也不好。
所以陈二爷就用了极其便宜的价格,买到了上等的海鲜干货,这一趟回去,卖了钱,肯定能赚一大笔的。
也是看在陈二爷是杜县令的亲戚的份上,没有怎么赚钱。
不过杜有忠让人交代了,以后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大家都不容易,如果一点儿钱也不赚,那他这个父母官就当的不称职了,那不是在和老百姓抢钱吗?
但是那边给卖干货儿的人却笑道:“杜大人真是太客气了,这种价钱,我们也是能赚钱的,只不过少赚一些罢了,既然是杜大人的亲戚,我们哪里能黑了良心赚那么多?回去告诉大人,他别担心了,咱们又不是傻子,这亏本的买卖也不能做啊。”
杜大人能给咱彭泽县培养出秀才来,对咱彭泽县都是有恩的,所以就是少赚一点儿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是杜大人自己一家子过来,他们宁可赔本也给了杜大人呢。所以根本就不算个啥事儿。
而陈二爷见杜有忠这个表哥在这里名望这么好的,更是觉得和杜家的关系要好好的维持下去了。
王师爷也负责把话带给了陈二爷,亲戚是亲戚,不过要是仗着亲戚的关系,就欺压别人,那么这亲戚不做也罢。
陈二爷赶忙保证,自己陈家一定会谨言慎行,绝对不做出那种仗势欺人的事情来。他们是行商之人,最讲究的是信誉,不会做出毁了信誉的事儿的。
当然,话是人说的,真的做起来,也说不定会有人不是那样做的,从来都有狐假虎威的人,但是只要不超出那个范围就成,杜有忠也不是没有办法治他们。
胡氏想着明年杜榆就要嫁人了,嫁妆都没有怎么准备呢,所以想给她弄个铺面或者别的地产之类的,正准备给家里写信呢。
毕竟胡鑫也是云阳县的人,最好还是在云阳县置办产业那也是他们的根。就是以后去了别处,也不会担心那产业会没有了。
只是毕竟没有分家,她还是想让大郎他们帮着弄,就从他们这一房的私房拿出钱来,给杜榆置办一些东西。
杜有忠说道:“还是给榆儿买个小庄子吧,到时候想种什么都可以,再陪送几个铺面,她自己带了人,也能让人去经营。”
胡氏道:“都麻烦楚家,也不好,咱们够麻烦人家的了。”
杜有忠说道:“等有机会我们也会让楚家请我们帮忙的,咱们娶了人家的女儿,以后对他们的女儿更好,让大郎好好照顾他媳妇,这也是楚家应有的意思。”
姻亲之间,能帮忙的帮忙,既然已经和楚家结为姻亲,那么杜有忠也没有客气,帮助都是相互的,他这边请楚院长找人当训导,到时候也是给锦溪书院扬名,毕竟这两个人都是锦溪书院出来的。
不过杜有忠还是说道:“大郎都要当爹了,这些事儿你交给他,让他自己去办,以后这家他也要撑起来。”
胡氏听了点点头。而随后,胡氏带着杜榆还去了朱大户家,朱大户的大老婆过五十岁的寿,胡氏作为县令太太也是出席,给朱大户面子的。
当然,这是朱大户的大老婆,胡氏是可以给人撑面子的,要是朱大户的小老婆之类的,那她肯定不会过来捧场,毕竟胡氏可是正房太太呢,她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虽然她家没有小老婆。
朱太太长得珠圆玉润,虽然五十岁了,可是脸上的皱纹却很少,看起来跟四十来岁一样。
朱太太有子有女,有孙子,有孙女,现在外孙子都成了秀才了,所以在朱家,她是个相比较很幸福的女人。
虽然朱大户的小妾和姨娘很多,但是朱大户对这个大老婆那是很尊重的,小老婆就是供他玩乐的,真正能和自己地位对等的,那就是大老婆了。
而且朱太太的儿子们现在也已经接手了朱大户手里的大部分差事了,朱太太也不愁以后没有人奉养。
杜榆看着朱太太身后站了一排的梳着妇人头的女子,从四五十到十几岁的都有,这些应该都是朱大户的小老婆。
真是多啊,这一排都有六个,据说这还是在朱太太身边说的了话的,所以才在今天带他们出来见客,或者帮着招待客人。
那些没有出来的,估计也不少。
朱大户真的是小老婆多。有钱人家的生活,不是杜榆能理解的。
因为胡氏是有七品孺人的诰命,而朱太太不过是商户家的主母,所以要给胡氏行礼的,她这一行礼,她身后的那一排都得跟着行礼,胡氏免了这朱太太行礼,被朱太太迎到了上座。
胡氏是县令太太,也是彭泽县的一把手,所以虽然是朱太太的生辰,也得是这些官太太们在上首,这次来的还说有县丞太太秦太太。
堂客们自然是在一起聚着,因为是朱太太的寿辰,所以一般是女眷来的多。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是高考啊。高考的筒子们,都能考上高分!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167章 有情况
朱太太是第一次见到杜榆,所以让丫鬟们拿了匣子,给了见面礼。
从自家爹当官,杜榆已经收过很多次见面礼了,所以早就已经习惯了。谢过了朱太太,让小墨给收了起来。
而朱太太这边也带着一个自己喜欢的孙女,胡氏这边也把自己戴的一个手镯取了下来,说是送给小姑娘戴着玩。
朱家有钱,不缺好东西,难得的是县太太能给面子,给了见面礼,哪怕就是一般的东西,对他们来说,也是让面子上有光。
朱太太这嫡出庶出的孙女也多,能在朱太太面前出现,并且讨她欢心的,也不是傻的或者笨的,直接很高兴的收了胡氏给的镯子。
朱太太的女儿朱氏也过来给自家娘拜寿了,她现在在朱家,那是地位提高很多,因为现在她是秀才的娘了,朱大户一提到那个外孙,就高兴的不行,还给了海文很多东西呢。
就是朱氏的哥哥和弟弟们也不吝啬这些东西了,毕竟,他们有钱嘛,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朱氏见到胡氏,也很恭敬,杜榆发觉朱氏对他们的态度,跟对待尊敬的长辈一个态度了。
朱家还有专门的戏楼,有二层楼高,这次朱太太过寿辰,说是从省城请来了戏班子来,要唱五天五夜呢。
杜榆由朱家的小姑娘陪着,还有秦婉娘,几个小姑娘都听得很投入,就是杜榆听着,也觉得特别好听,有些像黄梅戏的音调,但是又完全不同,听朱家的小姑娘说,这是省城出来的德庆班,里面有好几个名角,什么小凤仙,小百灵,轻易的不出来唱戏。
这次他们朱家也是花了大价钱才把人请来的。
“杜小姐,您要是觉得闷了,就告诉我,我带着您去我们家的花园子逛逛。”
朱家因为有钱,府上占地面积也大,花园子修的也特别好。
杜榆摇头笑道:“我就还是看看戏吧,这戏班子唱的真不错。”
既然客人都不出去走了,朱小姐也不会还非要拉着人家去花园子里逛一逛。
杜榆想的是,朱家朱大户小老婆多生的孩子也多,到时候在花园子里遇上几个,到时候出点事儿就不好了,所以还是老实的在这里呆着吧,一般安静的人,比那些喜欢看热闹的人,发生事故的几率就少一些。
胡氏带着杜榆吃了一顿午饭就离开了,这也算是给了朱家面子了。
而朱太太这边听了自己心腹婆子来汇报的事儿,心里已经是怒火冲天了!
自己过寿的时候,出现了这种丑事儿,真的是太打她的脸了。
原来这朱大户的小妾很多,现在最宠幸的就是年纪小的,十六七岁的这一类的,这其中有个叫香巧的,是才进门没有多久,她原来是一个渔民的女儿,因为长得好,被朱大户看上了,就带了回来,很是宠爱了一番。
朱太太对这种事儿已经习以为常,反正不过朱大户带回来多少女人,自己都是正妻,谁也不能撼动,老爷不过是贪新鲜,对谁也不长久。
可是这个香巧,竟然利用朱太太过生的日子,家里都忙着前面的事儿,她和别人私会。
还被另外一个小妾发现了,然后直接就要捅到朱大户那边去,还是朱太太的大儿媳妇当机立断的把消息给隐瞒了下来,不然真的丢人丢到外面去了。
这些小妾,只晓得勾心斗角,一点儿也不在乎朱家的颜面,而且今天还是朱太太过寿呢,真要是让朱大户那边知道了,到时候说不定就要传出去,到时候自己几个在县学读书的孙子,还有已经成了秀才的外孙子,都会被人耻笑的!
所以她让人把香巧和另一个撞见人想要告状的小妾都给看管了起来,原谅朱太太,她并不知道那个告状的小妾叫什么,实在是太多了,她哪里能一个个的记起来,反正老爷养得起,一个月不过是花钱银子,只要不麻烦到她头上就行!
“争风吃醋,都要闹到外人面前了,老爷,你平时要宠谁,我说过什么没有?可是朱家人的脸面,不能丢!好不容易把孩子们送到县学了,都有那个指望了,现在被这些玩意儿给毁了,你说怎么办吧。”
朱大户说道:“这还用说,直接给卖了呗。不省心的玩意儿。”
朱太太说道:“卖什么卖?咱家只有买人的,没有卖人的,我看那,一人打发一点银子,送回各家算了,就是香巧,我也问了,那个人是她的表哥,以前还说过亲,咱们现在要厚道,你就退让一步,不过是个玩意儿,让人回去,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是你的一个功德。”
朱大户说道:“太太你看着办,我这里是没有啥意见的,只是万一他们说图鲁了嘴,那咱们家可不就是被人说了?”
朱太太道:“咱们都这样对他们了,他们要是还说,那就是他们不厚道,那时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女人,咱们朱家还没有法子对待他们?”
“也是,还是太太有见识。那就这样吧。”
女人这个去了,还有那个,他又不是非要那一个不可。男人到了他这个年纪,就不讲究情情爱爱了,他只是觉得这年轻的小姑娘看着就很有活泛劲儿,他也自觉的年轻了。
那个叫香巧的渔家女,本来是有青梅竹马的表哥的,可是后来她家的渔船被暴风雨给弄没有了,家里再买一艘船的钱也没有了,眼看着就已经不能维持生计了,所以她爹狠了狠心,就把她送给了朱大户,朱大户在这群渔民心里,那可是很大很大的老板,他们打渔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朱大户家收了,香巧本人也长得不错,也年轻,朱大户就收下来了,然后香巧家里就有了新的渔船。
这次表哥过来见自己,也是香巧听说了家里的娘生病了,表哥是来给自己送信的,谁知道早就被人盯上了。
她被关着的时候,还心里怕的要死,把自己被浸猪笼了,或者直接送给海龙王了。
但是现在别人告诉她,她不仅没有事儿,现在主家还给了她一些钱财,放了她自由,让她和她表哥一块儿走。
这,这真的是真的吗?香巧真的不敢相信。
“大娘,我真的可以走了?”香巧不敢相信的问道。
“让你走你就走,咱们老爷和太太才不是那种小鸡肚肠的人呢,再说,不心甘情愿的人,留在这里也没有意思,我们太太说了,他们朱家可不是什么恶人,就当是做了善事吧。”
香巧被告知,她表哥也被放出来了,正在后门等着他一起回家去,香巧小心翼翼的拿着朱家给的包裹,去了后门,果然见到了自己的表哥。
两个人一对情况,然后把包裹打开,果然还有银子,这才知道是真的,两个人抱头痛哭,觉得这也真是遇到厚道人了。
香巧的表哥一直在等着香巧呢,这下子美梦成真,能不激动吗?
不过,在走之前,香巧表哥却对香巧说:“朱家对我们有大恩,我也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我有事儿要和朱老爷讲。”
“要见我?这是给我绿帽子戴的还不够啊,想着要见我?”朱大户气愤的说道,虽然已经大度的把人放走了,乐事也不是还要见这人吧,他又不是真正的不食人间烟火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