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李好
杜榆把田太太跟自己说的,告诉了大表哥,问道:“大表哥,这是什么意思啊,难道真的要你对付威远侯?”
胡鑫说道:“上次京城护城河水漫了,有人在造谣说是上天震怒了,隐射皇上治国不当,这事儿,我猜着和威远侯有关系。恐怕田大人是想告诉我,到时候朝廷就有大震动了,让我把握好机会。”
杜榆说道:“大表哥也不能上折子,就是有这个机会,也没有用啊,难道是翰林院里要有事情?”
“威远侯府这到底是在搞什么啊,这种事儿也能掺合进去,那不是找死吗?”
杜榆想到了一种可能,问大表哥,“大表哥,皇上还有几个兄弟?”
不会是有人想造反吧,这可真是在京城太危险了,到时候真的有人造反,那就得死人那。
胡鑫说道:“皇上还有三个兄弟,连田大人都知道了,这次无论谁想造反,都不会成功的,所以威远侯府确实是有可能被夺爵了,田大人的意思,我想,不过几天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你别担心,这段日子就在家里,不要出去了,恐怕得一段时间才能平息了。”
果然,第二天去了翰林院,翰林院里就有人要人签名一起状告齐王了。名目倒是很多,康远行是签了名的。
胡鑫想着田大人让他太太转交给自己的话,也在之后签了名。
这份折子就送到了皇上的面前。
皇上果然震怒,毕竟是翰林院这么多人一起状告的,能不重视吗?
齐王立刻被关押了起来,皇上让宗人府和大理寺一起审理。这下子把威远侯也给牵扯了。
杜榆听到这些消息,真是觉得好惊险,果然是别人的话,没有一句废话,这一下子大表哥也牵扯进去了。
田太太暗示的就是那个意思吧,让大表哥趁着这个机会来顺势而为?
或许田太太并没有那么好心,但是确实给他们提了个醒,少走了弯路和歧路。
康远行请胡鑫喝酒,康远行拍了胡鑫的肩膀,叹道:“早知道你这么爽快,我就也不瞒着你了。”说的是胡鑫主动签名的事儿。
“毕竟这事儿关系到一个家族的事儿,要是真的高不成,我一家子就完蛋了。没想到还真是能成了。”
在避暑行宫的时候,他就知道,皇上把他叫过去,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恩宠,结果果然如此,皇上知道自家和威远侯家的恩怨,这次也是想除掉一些人呢。
他倒是不介意成为皇上的一把刀,毕竟他们读书也是为了皇上而为的。
胡鑫笑道:“恐怕远行兄以后就要到御史台了。”
康远行苦笑道:“到哪里都成,做这事儿的时候,我都有心理准备了。也多谢你这次支持我,好听的话,我也不多说了,咱们以后且看着吧。”官场上不可能一个人,这次他都准备好一个人承担了,皇上给了自己上折子的权利,不就是办这些难办的事儿的吗?
胡鑫道:“我这事儿还是田大人提醒我的。”
康远行一顿,“这么说,田大人是皇上的人了。”
胡鑫点点头,如果不是皇上的人,那么也不会知道的这么清楚,还过来点拨自己。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211章 提点
“只不过田大人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才托了他夫人转告。”
康远行点头,“我明白了,这事儿就是在我肚子里,不过你告诉我了,这对你有没有影响?”
胡鑫说道:“田大人知道我和你交好,恐怕也知道我会告诉你这事儿。”
康远行随后自嘲的笑道:“我现在已经是皇上的人了,知道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了。”
他如今真的是贴上了皇上重视的人的标签了。
所以田大人不在乎他知道不知道了。他是该荣幸呢,还是该如何?
果然当官不是那么好当的,以前祖父说起这个,他还不以为然,觉得读书读出来了,就能为朝廷
尽力,没想到啊,真的等自己进入了官场,才知道,这里面的水深着呢。
成为皇上的心腹,那就意味着只听皇上一个人的话,哪一派也不占。
而且目前他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他是皇上那边的人,所以没有人会拉他去哪一派了,都不放心呢。
不过,随后齐王就被圈禁了,然后被罚到先帝陵守陵去了,齐王的封号也没有了。
至于威远侯府,直接就夺了爵,威远侯被处死了,家下人等都被官卖,这可真是够狠的。直接从贵族成了奴隶了,而且还是官奴。
杜榆也没有等到那所谓的威远侯夫人上门,只是觉得这官场风云,真是变幻莫测,稍微不注意,就是万劫不复啊。
特别是这些贵勋之家,还和后宫牵扯上关系了,尤其的是风险大。
还是妥妥的当个保皇党才是最安全的,别的都风险大了,像什么从龙之功,更是风险大的不得了,也得亏现在皇上的皇子们年纪都小,皇上也正值壮年,不然到了皇上的晚年,这皇子们斗争激烈,一个不小心,就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杜榆有时候想,还不如当官呢,这当官的风险太大,不过随后又平静了,这世上的事儿,什么没有风险,就说种田,要是遇上天灾,那就是颗粒无收,弄得卖儿卖女的境界的也不是没有。
好歹当了官,能够免税,也能被人高看一等,子孙后代也比别人的起点要高一些。
那么多人都盼着做官呢,咱不能因为这一次的事儿,就悲春伤秋的,觉得当官各种不好,那是太脆弱了好不好?
她大表哥也不是纸糊的灯笼,随便一点儿风浪就给吹没有了,杜榆是相信大表哥的。
再说了,人的命天注定,有时候你没有运气,就是走路也会祸从天降,而有的人就是运气好,什么事儿都没有。
所以,怕个什么?该如何就如何。
而康远行随后就调到了皇上身边,成了御前行走。妥妥的天子近臣。
虽然才是个七品官,可是比那一般的三品官都要让人羡慕。
这样的官,升官也快,毕竟是能近距离的接近皇上,皇上对这个人就更了解,也更亲近,什么大事儿皇上也喜欢自己信任的人去办那。
有人说,真是看在康老太爷的面子上,有的也说,是因为这次的齐王事件,总之,不管怎么说,康家是被重用了,这一点很重要。
康府那边,每天都有很多人去拜访,热灶谁不喜欢去蹭一蹭?
就连杜榆这边,来拜访的人也多了起来。大概是听说她和康太太关系好,找不到别的门路上门去拜访,就婉转的托杜榆去说说。
弄得杜榆哭笑不得的。
而田大人则是单独找了胡鑫,笑着对胡鑫说道:“这次,你什么功劳也没有得到,会不会心里不平衡?”
胡鑫说道:“大人,这没有什么平衡不平衡的,我在那上面签字,也是因为大人的提醒,不是为了要什么功德的。而且那个时候,我既然猜到了那个意思,是绝对会签名的。”
皇上本人都想扳倒齐王,他不过是顺势而为,根本就没有想趁着这个机会,能得到一官半职的。
“我很喜欢现在在翰林院的差事,三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那时候,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这也是胡鑫的真实想法。田大人笑道:“那就好。我还怕你死活不签,实话跟你说,这次没有签名的庶吉士,散馆后,差事都不会太好。”田大人说出了这其中的最大的原因,也是田大人婉转提醒胡鑫的真实意图。
“恕我冒昧,我能问一下大人吗?为什么要提醒我?”胡鑫就搞不明白了,他平时也没有被田大人看中过啊,这次为什么?
田大人笑了,淡淡的说道:“因为你太太和我太太能说得到一块儿去啊。”
胡鑫知道这个理由不过是个笑话,所以根本不信,田大人见胡鑫不信,就说道:“有时候,说真话了,反而人不信,既然不信,那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田大人两手一摊。
胡鑫觉得自己真是够傻的,田大人怎么做,想要如何做,这真不是自己问的出来的,他说是因为他太太和表妹的关系,那就是因为这个关系吧。
刨根问底,也没有什么好处。
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在翰林院干活儿吧。
田大人摇头笑了笑,要说理由,他还真说不出来,或许是看这个胡鑫觉得顺眼,或许是他平时干活儿也利索,学东西也快?
这样的人也不忍心他因为这个事儿就前程止步?
真是,这理由他真的不好说了。就当是自己结了一份善缘吧。
从底层爬起来的人,比别人要辛苦几百倍,能帮着一个是一个吧。
或许,自己本身不用提醒,他都会签了名字了,如果真是那样,这胡鑫倒是有可为。
大哥来信,说是生了个小子。而过后不久,二哥那边也来了新,他也当爹了,也生了个小子,杜榆是东西两边送,忙得不亦乐乎。
这下子大哥和二哥都有了儿子了,杜榆看着自己的肚子,大表哥比大哥和二哥都大啊,就因为自己年纪小,到现在还没有孩子呢。
“要不,我也找王大奶奶的三叔看看去?”杜榆有一天说道。
“胡说,我们年纪都这么轻的,看什么大夫?孩子的事儿,是老天爷给的,机缘到了,自然就到了,就是退一万步来说,咱们两个没有孩子,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活的自在就好。”也可以到善堂抱养一个,所以胡鑫根本就不着急。
他本身就是自己的爹娘养的,所以对这些血脉之类的,看得并不很重。
他和爹娘没有血亲关系,可是爹娘还不是把他看得比亲生的还要重要?
所以什么样的人养什么样的孩子,胡鑫对孩子的渴望并不是那么深,有则好,没有也没有遗憾。
被大表哥这么一说,杜榆也就慢慢的不去想了,顺其自然吧,有时候越想越觉得有问题,你不去想了,她反而就好了。
这话说的很是,等到了十月份的时候,杜榆的小日子就来迟了,不过以前她有小日子来迟的例子,倒是没有怎么注意。
而两个大丫鬟素云和彩云则是被秦婆子叮嘱了,要多注意这方面的事儿,所以等杜榆的小日子迟了有五日的时候,两人都跟秦婆子说了。
这个时候的医疗条件,怀孕一个多月,看不出来,不过秦婆子还是亲自跟杜榆说了这事儿。
杜榆听了说道:“再等一段时间吧,这段时间我会注意的。”
说不定是月经不调呢,到时候弄个乌龙就好笑了,感觉自己好像急巴巴的要孩子一样,这样也不好啊。
怎么越混越回去了呢?这样很不好啊。
因为有了这个事儿,杜榆在吃食上就小心了有些,尽量不吃那种性寒的东西。
只不过晚上和大表哥在一起,杜榆找了个借口,说是身体有些不适,就给弄过去了。
在这事儿上,大表哥从来都不勉强杜榆的,杜榆若是真的不乐意,他从来都是听杜榆的。
其实杜榆现在处于到底告诉不告诉大表哥的矛盾中,毕竟这事儿还不能确定,她要是告诉了,到时候不是,那不是空欢喜一场?
内心里,杜榆还是想给大表哥一个惊喜的。
这样到了十月底的时候,杜榆的小日子一直没有来,她心里就有些确定了。让人请了大夫。
大夫一诊脉,果然是喜脉。
这下子,全家都高兴,连下人都高兴的很,家里快有了小主子,这是好事儿啊,添丁进口的事儿,家族才能繁荣。
杜榆忍着没有立刻派人去告诉大表哥,毕竟他还在当差嘛。
等胡鑫回来,看见家里的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他还觉得奇怪呢,难道是有什么大喜事儿发生了?或者是家里又来亲戚了?
胡鑫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还知道第一时间问妻子。
作者有话要说:俺掐指一算,原来今天是618,好多网店在打折促销啊,俺去逛逛去!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212章 喜事临门
“表哥,大夫说,我们有孩子了!”杜榆有些小激动的说道。
“有孩子了?”胡鑫有些傻了,不知道该说什么话了。
杜榆重重的点头,大表哥这偶尔傻一次也不错啊,看着真是舒心。
“那就是我要当爹了!”胡鑫确定了,这内心的喜悦再也抑制不住,虽然不强求,可是孩子来了,怎么能不欢喜?
“大表哥,才两个月呢,你摸也摸不出来啊。”杜榆有些无语的看着摸着自己小腹的大表哥,这人还说有没有孩子,都没有事儿,这一有了孩子,怎么就变了个人一样?
可惜胡鑫现在听不到杜榆说的这些话,激动过后,就问杜榆有没有什么想吃的,他记得康远行的妻子怀孕的时候,康远行可是说过,这孕妇喜欢吃的东西和常人不一样,而且一会儿想吃这个一会儿想吃那个。
且有时候还吃不下,他这是第一次当爹,真是有些手足无措了。
恨不得把好东西都弄到表妹面前。又生怕表妹给累着了。
杜榆说道:“表哥,你不用那么紧张,我一切都好呢,大夫也说我身子骨好。”
“对了大夫,来人,再把大夫请过来,好好的给你们奶奶诊脉。”
杜榆彻底的无语了,大表哥完全是听不进去别人的话了,只是在自己瞎紧张。
“有没有不舒服?我得写信回家,给爹娘报个喜信去。你肚子饿不饿?”胡鑫忙问道。
“不饿,表哥,你别忙活,咱们坐下来好好说。”杜榆有些哭笑不得,大表哥怎么突然变得跟孩子一样,分寸全乱了呢。
“好我坐下来了,你别起来,要不,你就躺床上吧。”胡鑫说道。
“我挺好的,不用躺在床上,人家大夫说了,要多活动活动,对身体才好呢,大表哥,咱们都是从乡下来的乡下里的妇人,谁怀孕了,不是还在地里干活儿?一个二个身子骨,比那些千金小姐熬好多了。
就我娘,生我们三个的时候,都是还在地里干活儿呢,那样生的也快。大表哥,你别担心,咱们身体都好呢,我也不想跟别人一样,天天躺着就不动了,到时候真的成了个胖子就不好了。”
胡鑫忙道:“都听你的,只是爹娘那边要报一报信。”
杜榆点头,说道:“这个是当然,大表哥,写信的时候,好好跟他们说,别让他们着急。”
“明白。”胡鑫好笑起来,怎么现在变成了表妹在教导自己了,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那大夫才刚走,现在又被叫了回来,见是男主人说的,心里也明白,这第一次当爹的人那,就是这个样。
大夫想了想,对胡鑫说道:“贵夫人身体好着,不需要吃什么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最好是食补,孩子要长大,吃食上就要全面了,多吃些水果蔬菜的,这样对孩子和大人身体都好。另外,这胎像一般是三个月才能坐稳了,前三个月尤其是要小心了。晚上最好分房睡。”
他本来想说最好不要房事的,不过还是用了个委婉的说法。
杜榆听懂了,胡鑫也听懂了,不过在大夫面前都强撑着,没有脸红。
反正这孩子都要生了,还脸红个什么劲儿啊。
又问了大夫,忌吃忌用的东西,让人亲自把大夫给送走了。
“大表哥,我就说我身体好着呢,没有事儿。”杜榆说道:“这下你放心了吧。”
胡鑫说道:“放心。”不过想着自己多看这方面的书,京城里,就他们两个相依为命,他一定要把表妹和孩子都保护好。
胡鑫给家里写信,这都十月底了,等信送到了都冬月底了,年前,估计是收不到回信了,不过胡鑫不担心,他们虽然是第一次当爹娘,但是也会好好摸索,这周围有的是当了爹娘的人,问问他们,经验就来了。
秦婆子以前是生育过的,不过孩子最后都没有了。
她倒是也懂生产方面的事儿。和杜榆商量,现在是不是该寻摸着奶娘了。
毕竟要是生下来现找,那就很困难,还找不到合心意的。
杜榆想了想,在他们老家,都是自己喂养孩子的,根本没有说什么奶娘的。
不过大嫂生了文慧的时候,是有奶娘的。
大形势已经这样了,她不找奶娘,到时候孩子被人笑话,那就不好了,等以后自己私底下喂吧,但是奶娘还是需要找。
“现在才两个月,等过几个月再说吧,那时候找生产的妇人,也容易一些。”
总不能找那些跟自己一个产期的吧,那样人家孩子生下来,就要出来做活儿,也太残忍了,最好找那些孩子已经可以吃别的东西了的。
可惜他们现在下人不多,也没有下人生孩子的,不然从这里面找,那就很不错了,这样的人,用着也放心。
对了,她可以问问舅母那边,家里是不是有这样的人,到时候一家子都上来,就可以全心的伺候自己的孩子。
如果没有,那么就在这边雇佣一个奶娘,让孩子吃两年的奶,到时候,她想回去,就放她回去。
秦婆子点头应下,现在找稳婆还早着,也可以过几个月再找。
而那边胡鑫分别给岳父岳母写信,给杨柳村也写了信,给胡家棚的爹娘更是写了信,告诉了这个喜信。
等冬月底的时候,胡大舅他们就收到了信,一看信,知道度于是怀上了,季氏首先就念了一声佛,终于她家鑫儿要当爹了。这真是太好了,季氏激动的要流泪了。
而胡姥娘则是一个劲儿的说好,胡大舅自然是高兴万分,这他要当爷爷了,能不高兴吗?
胡姥娘却有些担心,“他们两孩子,都是第一次当爹娘,什么事儿都不知道,我这里担心那。”
胡大舅说道:“娘,我看他们两个应该是没有问题,不是还有下人吗?京城里的大夫医术也好,人也多,这两孩子也是知道分寸的,再不济,等过年了,让孩子娘过去,不就成了?”
季氏忙点头,“我是该过去了,只是这家里。”
胡姥娘忙道:“以前没有这些下人的时候,我们都过过来了,现在这日子越过越好了,吃饭都有人做,衣服也有人喜,我就比地主老财还要舒坦,你就甭担心,我们这日子过的好呢,要不是我这把老骨头不能折腾,我都想去京城看看去呢。只是我也晓得,我过去了,什么忙也帮不上,反而给他们添乱呢,所以我就不过去了。你去,看着我重孙子生出来。照顾榆儿月子。”
胡大舅却说道:“等过年了,咱们全家都过去吧,这边就留着人看着就成。”
“啊?这是咋个说法?”
怎么全家都过去了?
胡大舅解释道:“鑫儿是长子,他现在又当官,我听说了,这当官的,最要考虑到孝道。咱们这当父母的都不在眼前,鑫儿又是在京城里,说不定别人都要拿这个说他呢。我本来的打算是等他真正的授官后,我们再过去,现在有了这个事儿,榆儿要生孩子,这孩子生下来,不得照顾他长大啊,这样一算下来,还是咱们跟着强。”
胡姥娘说道:“你妹夫那边也没有啊。”
胡大舅解释道:“妹夫那边,一个是他自己都当祖父了,这父母跟着不跟着,都没有什么了,毕竟,他这把年纪了,也没有人拿这孝顺不孝顺的说他了。再说,妹夫的爹娘还有另外好几个儿子呢,咱们这边,惢儿才那么小,别人总不能说,让惢儿尽孝吧,这也不像话。鑫儿是长子,又是读书读出来的,你们想一想,要是我们长期的不跟着,那被人说三道四,以后肯定也当不得好的官了。”
胡大舅也是在外面,听别人说多了,所以才有这个打算的,本来是不想跟过去,给儿子和儿媳添麻烦的,但是这还不仅仅是添不添麻烦的事儿了。
“那这么说,我也能进京了?老太婆我还真是从来没有去过京城呢,这下我要好好看看了。”胡姥娘是反应的快,既然这样了,那就去京城呗。
一切都是为了子孙后代。而且,他们这家里人口也单薄,过去了,人也多一些,以后遇到个什么事儿,也能帮衬着一些。
老人家毕竟经历丰富,很多事儿都看得明白一些。
尤其是现在榆儿怀孕了,她也想看到重孙子出生呢。
以前不去,除了怕他们添麻烦,也是因为怕别人说自己是乡下出来的,然后连累的孩子们被人瞧不起。
季氏道:“既然这样,先给鑫儿他们打声招呼,然后再说吧。”
这边也要安排好了,不然丢下这一堆可怎么办呢,都是家里的产业,总不能随随便便的就不要了吧。
对这边的产业,胡大舅也有打算,让王总管找几个人给管起来,每年按时间给京里送东西和出息。记得好多大户人家都是这样,在老家有田有房的,找个人总管着就成,反正都是自己手里的人,地里出产是多少,也清楚,大概齐就成。
这样商量着,还要跟杨柳村那边打声招呼,这毕竟是要离开了。是个大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网上购物的竞争好激烈!看了有十几个网站都在搞 年中促销!对于俺这种喜欢网购的人来说,那是大大地好事啊!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213章 幸福感
杨柳村这边,齐氏也得了消息。她赶紧去上了香,保佑自己孙女,第一胎就平平安安,一举得男,这年头,不管是谁,都希望多生男丁。
齐氏自然是希望杜榆能够第一胎就生男孩的,这样以后再生什么,都没有负担了。
当然,前提是平安,别的再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