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名门良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鸢时
“那是因为她们都知道了啊,我不知道,自然得问。”燕绥对自家兄长又敬又畏,不敢顶撞,但心又有不甘。
“那是因为兴勇伯原只是一名戍边大将,受奸人所害,被诬陷通敌卖国。当时龙颜盛怒,抄其在京家产,不许尸骨回京。严恺之只身冒死前往川北,求定西将军出面替父亲洗清冤屈。而后不久,端明皇后薨逝,宫中传国舅铸私银、募私兵被抄家削爵。因国丧之期,不能见血,汪氏一族连同直系旁亲,总共三百余人全被撤职,遣送出京。还下令三代不能进京,十年不得从仕。”韶华神采熠熠,其声琅琅,仿佛夫子考书,倒背如流。“得皇贵妃相助,严恺之将数百武将联名请愿书上奏,最终替父洗清冤屈。圣上下旨追封为兴勇伯,另赐房屋田地,让就地厚葬。”
韶华越说越是仰首伸眉,容光焕发,所有人都被她慷慨激昂的语气给吓到了。绾华嘴皮动了动,脸色有些难堪,其他人虽心有疑虑,但被她的神色激昂感染到,也不由得吸气凝神。
“然,他上请拒袭爵位,不愿继承用父亲冤屈枉死换来的荣华富贵,立志要自己挣取爵位。圣上大受感动,虽准他请愿,但并没有收回府邸赏赐,反让他进宫给二皇子伴读,兼近身侍卫。”
韶华丝毫都没察觉到,自己说道激动时,双拳握紧,脸上不掩仰慕敬佩的神色。
“真傻!”一室沉默后,燕绥轻声打破平静,惹来韶华不悦的眼光,“好好的爵位不要,去做什么侍卫。”
“你怎么可以这么说!”韶华立刻反应过来,紧紧追声:“荣华富贵虽好,可却是用他父亲冤屈枉死换来的,像他这般才是有骨气,又顶天立地。”
她如何也忘不了当年初见严恺之,青涩的模样端的是成人也不定能拥有的坚毅和练达。那怦然心动的感觉,哪怕惊鸿一瞥,也足够一生谨记。





名门良婿 第30章 夫妻吵架
“我说说而已,五妹妹作何这么激动。”燕绥打着八卦的眼神看过去,却见韶华从容淡定,心里顿时困惑起来。
“五妹妹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斯晏有些郁闷,事发之时,韶华应该只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韶华刚要开口,手心忽然被人捉住了,她吓了一跳。侧过头,看见绾华脸色不佳,嘴皮动了一下,开声替她回答:“她不过是从小听我外祖父讲得多了,便记下了。”韶华又要开口,绾华把她的手捏得更紧了,勉强扯开笑,对她说:“好了,没得别多话,祖父年纪大了,讲起事来也不定记得多少。你就别听话传话,以讹传讹,无端生了事来。”
斯晏听了也点点头,按理说他比韶华年长,又是在京城混大的,而且严恺之和李斯晋还是故交。没理由韶华知道的比他还清楚,但若说是听老人家闲话说的,那也就作罢。毕竟,人言传多了,也不定真假。
“三妹妹说得有道理,端明皇后和国舅爷的事,外人都不怎么谈,就怕生事。你们知道也就罢了,千万别多嘴。”斯晏这话是对燕绥说的。燕绥张口,却让以琛跟瞪了下去,她鼓着腮子,不作答。
一室的气氛忽然就冷淡下来了,好在很快马车就回到家。
燕绥说起今日原本是要去她院子庆贺的,斯晏提议待若过多几日,大家一起庆贺也不迟。燕绥觉得提议不错,绾华也恢复了气色,正准备送她们回碧梧轩。还没走到一半,却见书语着急地守在半路,一看她们回来,激动地迎上来。
绾华定了定神,正要开口训责书语,书语先一步在她耳边细语。绾华脸色微变,很快冷静下来,对众人道:“四郎送燕绥妹妹就好,我和五娘去熹园,阿娘唤我们留饭了。”
众人表示理解点了点头,便与她们告别,各自离去。
“三姐姐,发生什么事了?”韶华觉得绾华脸色有些不对劲,抓紧她的手,快步往前走。
绾华脚步顿了一下,看着韶华的眼神有些陌生,严肃地说:“五娘,我且不管你方才是不是癔症又犯了,但你要记住,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知道吗?”
她刚刚确实是被韶华给吓住了,那表情,那神态,完全像是个陌生人。
虽说她对这个妹妹也算不得十足的熟悉,可倒也见过几回,从未有一次像刚刚那么陌生,像是换了个人。听崔妈妈说过,韶华在“生病”期间,一犯癔症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说话行事都陌生得让人害怕。还有一次说自己是安西郡主,可谁都知道,安西郡主已经入土。一听这般不吉利的话,吓得凌氏立刻让人做了几场水陆道场,才安息下来。
韶华心头微微发酸,没想到绾华到底还是以为她犯了病。但不能怪绾华,这事说出去谁会相信,她不是原来的韶华呢。
她暗暗捏了自己一把,扯开笑脸,说道:“我知道了,我以后不会的。”看绾华俨然松了口气,又问道:“阿娘这么急唤我们是什么事?”
绾华再望韶华一眼,看她笑脸盈盈,心才安定下来。可一想到凌氏,眉头又皱起来,“还能有什么事,一定又是苏姨娘在搞鬼!”说着也没忘脚下步伐,累得韶华跟着后面小跑。
“苏姨娘怎么了?”不是应该病倒在床上吗,难道这么快病好起来折腾了?
“阿娘和爹爹每次吵架,背后总离不了她在搞鬼。”绾华愤愤道。
凌氏嘴快,跟李勋卓的急性子凑在一起,就是**。只可惜别人家是天雷勾地火,化干戈为玉帛,而李勋卓夫妻却是以火攻火,两败俱伤。
每逢凌氏夫妻吵架,免不了就是找绾华来做和事佬。
至少从她有印象里,每次李勋卓跟妻子吵得热火朝天时,崔妈妈就会让她装哭,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最和平的日子不外乎是韶华出世的时候,李勋卓并没有因为妻子连生两个女儿而责怪她。因为苏氏一直无出,李勋卓也是而立之年,看着两个粉嫩嫩的小女儿在膝上玩耍,倒也心满意足。
锦华的出世再次燃起了夫妻之间的导火线。可以说,凌氏是个不够资格当宗妇的女人,因为她心直口快,气量小,爱计较,最重要是她没有手段。苏氏偷偷倒掉芜子汤,怀下了孩子,为了瞒着所有人,甚至故意惹李勋卓生气来冷落自己。直到偷偷临盆前两个月,天气大热,没法用衣服遮掩,又耐不住关门堵户,终于被发现。
凌氏知道苏氏竟然偷偷怀下孩子时,气得跑到浣思苑,扇了苏氏两巴掌。按理说,妻主打妾是天经地义的事,奈何这个妾是男主人的心头好。凌氏打完还不解气,把她屋里砸了稀巴烂,等李勋卓赶来时,只看到大腹便便跪在地上哭得楚楚可怜的爱妾,和叉腰怒目凶神恶煞般的妻子。
当韶华听完崔妈妈的唠叨她在普安的这些年,家中的变化时,韶华顿时就傻眼了。怎么会有这样死脑筋的主母,难怪凌氏总是要被姨娘欺负。
不管如何,即便是跪在地上的不是宠妾,就冲着她肚子里的孩子,李勋卓也不会站在凌氏这边。
而这股怨气就一直纠结到那过路道人的出现,把韶华送到普安时,凌氏哭了好几夜。对于没有爪牙的凌氏,李勋卓还是于心不忍,软下脾气,与她好生过了几个月的恩爱夫妻。直到斯陌出世,才终于把李勋卓的心给拉到天枰的中间。
用韶华的话说:凌氏就是活该要受这么多年的委屈,分明是自己把丈夫往外推,谁能拦得住。所以,但绾华叨叨絮絮把凌氏和李勋卓的吵架方式讲一遍以后,韶华更加确定,所有一切都是凌氏自己在搬石头砸脚。
姐妹赶到熹园时,凌氏正怒红了眼睛瞪着李勋卓,从那布满血丝的双眼来看,方才应该狠狠哭过一回。
“我告诉你,她这辈子就别想把女儿嫁出去!要嫁也只能嫁最下等的贱人。”凌氏咆哮道。
“你!我告诉你,三娘是我女儿,七娘也是我的女儿,你给三娘准备什么样的嫁妆,以后就得给七娘准备一样的。少了一样,我赔她三样!”李勋卓平时看着亲切好说话,发起火来也口不择言。
“你敢?!”凌氏显然是被吓了一跳,气得把牙磨得咯咯响,“一个贱人生的庶女,也配跟我嫡出的娘子相提并论,我呸!”
“你说谁贱人!”李勋卓爆喝。
“还能是谁,自己贱就算了,把女儿也教得一个模样,小小年纪倒学会引诱男人了!”凌氏完全把李勋卓的怒火视同无物,依着心头痛快,口无遮拦地骂个痛快。
“阿娘!”
绾华早早在院子就听到母亲的声音,急切地冲进来。韶华紧跟其后,听到凌氏的话,就恨不得拿块布头将她的嘴堵住。完全不懂什么叫火上浇油,雪上加霜,难怪李勋卓会常年留在浣思苑里。
躲在门外的丫鬟们看到韶华姐妹回来,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总算见到救星了。
“阿娘,爹爹,你们这是怎么了,好端端地怎么又吵起来!”绾华示意韶华赶紧开声帮忙。
韶华还没开口,凌氏一把抱住绾华,就开始痛苦哀嚎起来,哭声还颇有节奏,“我的儿啊,我的三娘,你堂堂李家正经的嫡长孙女竟被人视如贱出的庶女。我们母女在李家这么没地位,不如回普安算了,反正这个家早没人把我当正头太太看,也不会有人把你当大小姐对待。”
绾华揉了揉发胀的额头,凌氏一伤心就会来这一套。李勋卓最多拿庶女当嫡女看,也从没把嫡女贱作庶女对待,更别说旁的人有没有拿她当正头太太。
果然,一听凌氏的哭腔,李勋卓重重地摔了桌上最后一个盖碗,怒起来就要走出去。
韶华见状不对,生怕李勋卓这一离开,怕再劝回来就难了。二话不说,跪倒在李勋卓面前,正好挡住他的去路。不小心压倒碎瓷片,疼得她直皱眉,却不敢乱动。抬起小脸,泪水已经盈眶,只消一眨眼,眼泪就能掉出来。
“五娘,你这是何故?快起来!”李勋卓被韶华的模样吓到了,弯腰将她扶起来。
“爹爹,请让女儿回普安吧。”韶华的话让凌氏也忘记了哭泣,干巴巴地望着她。
为了让泪水哭得再逼真一些,韶华暗暗掐了大腿一把,顿时疼得泪如雨下,接着开始哽咽:“他们都说我是家里的灾星,只要一回家,总是不安宁。爹爹,让我回去吧,只要您就不会跟阿娘争吵了,您就当没我这个女儿,好不好!”
纵使怒火攻心,看到韶华这般楚楚可怜,委曲求全,李勋卓也生生给吞下火气。
“傻丫头,这和你有什么关系,我们又不是因为你才吵架的。”被韶华的话说得李勋卓都心酸起来。




名门良婿 第31章 五娘的手段
想当初,他把刚懂事的二女儿送去岳家时,她是那般撕心裂肺的痛哭。可为了能养个儿子,他还是狠下心,不去管一路追在后面痛哭的韶华。虽说事情过去许久,但回想起来,李勋卓始终觉得对这个女儿有亏欠。
凌氏也扑过来,抱着她,“阿娘不许你说这样的话,谁敢说你是灾星,我撕烂了她的嘴!”
“是谁在五娘子面前乱嚼舌根的!”李勋卓冲门口吼了一声,没人敢出来顶罪。
“可是,可是,他们都说我在之前,爹、爹爹和、和阿娘都好好的,不吵架。”韶华哭得太用力,以至于说话都一颤一颤,“是不是因为我回来了,把七娘的份给抢了,所以、所以,爹爹才跟阿娘吵。爹爹,我……我可以还……还给她的。我不要、只要爹爹和阿娘好好的。”一边抽泣一边说话,韶华自己都累得大口喘息。
绾华正想出声劝慰,看到韶华一个劲对她眨眼,心里立刻明白过来。
听韶华这么一说,李勋卓夫妻忽然一愣,各自沉默。
虽说他们对韶华一直心有亏欠,但毕竟没养在身边,难免总是会忘了她的存在。许多东西都只预备了绾华和锦华的份,好不容易凌氏想起自己还有个小女儿,想也不用想,直接把锦华的份额拨给韶华。而落到锦华的份不是少了,便是东拼西凑送了过去。
自幼都习惯跟绾华平起平坐的锦华,因为另一个嫡姐的出现,而降低了自己的待遇,难免就会有不满。跟李勋卓抱怨了几次,李勋卓只是好生安慰,转而送了其他东西给她。可是当苏氏知道了以琛的身份时,立刻想到凌氏准备把韶华嫁过去。
因为绾华是嫡长女,又是在李家养大的,常常被凌氏带出门,是众所周知的知书达理,淑良端方。想必寻个如意郎君,倒也不是难事,而韶华因为在乡下养大,凌氏怕她应付不来大场面,又不愿她吃亏,所以嫁去刘家便是最好的选择。至于锦华,按凌氏和苏氏的关系,没把锦华嫁给穷山僻壤的山村野夫当媳妇,或者送给七老八十的富家翁当第九房姨太太,大概就是凌氏的宽宏大量了。
苏氏从来都把锦华当成嫡女教养,又因着有李勋卓的宠爱,所以一切用度都跟绾华不相上下。但她心里始终清楚,锦华是庶出,如果凌氏刻意刁难,锦华无论如何都嫁不到如意郎君。
但因着她跟凌氏的关系已经是多年宿敌,就算她肯为女儿去折腰服软,凌氏也未必肯买她的账。所以,她只能自己想办法,替女儿谋一门好亲事。
而最佳人选,不外乎就是正在府上附学的以琛。
特别是当苏氏知道李家至今尚未定下姻亲的人选时,苏氏更是积极兴奋地替女儿出主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锦华塞到以琛怀里,就算当年她把自己塞给李勋卓一样。只不过苏氏忘记一点,当年她跟李勋卓的关系是主仆,朝夕相处,近水楼台。而如今锦华和以琛,就不说距离的关系,以琛今年不过十七,而锦华却只有十二。纵然锦华随了苏氏的长相,也初显美貌,可到底还是嫩了许多。
所以当锦华在以琛面前假装西施捧心,弱柳迎风状,以琛却只好奇为什么会在这里遇到她。
“你说的是什么傻话,你和七娘能一样吗?先生才教过长幼有序,嫡庶有别,七娘正是因为失了规矩才让先生罚在家停学,你若说这傻话让先生知道了,只怕先生都不肯教你了。”绾华厉声道。
因为李勋卓对父亲极为尊重,而李阁老对容嬷嬷甚为客气,所以李勋卓对容嬷嬷也特别重视。要知道,基本上容嬷嬷教出来的娘子,都是许多人家抢着要的媳妇,所以李勋卓才会为了锦华特意跟凌氏服软,好让锦华这个庶出的也有资格去容嬷嬷的学堂。
李勋卓一听绾华的话,心里略略吃惊。锦华是因为被责罚才停学?可明明苏氏是说先生体谅她脚伤未愈,难道锦华骗了他。
看父母都冷静下来,绾华冲韶华点点头,示意她可以收场,而她负责收拾善后。“爹爹,您把我们送去先生的学堂,就是要我们学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规矩。先生前些日子才因七娘失了规矩而责罚她,如今爹爹又要为她坏了规矩,只怕先生知道了会不高兴。”
“先生就教你们这么欺负姐妹的?”李勋卓冷言道。
“这怎么能算欺负呢!”绾华正色道:“请爹爹想一下,这些年来,我有什么,七娘便有什么,阿娘可曾亏待过她。可是正因为如此嫡庶不分,却养成了她骄娇二气,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如今不过是五娘回来了,大家对五娘好些,七娘心里就不乐意了。她在咱们家固然是当做嫡出的娘子教养,可是在外人眼里,她就是个庶女,嫁去当正头太太,也改变不了她的身份。如果她自己都不清楚这一点,以后不管许给什么样的人家,闹出事也是必然的。”
韶华偷偷给长姐比了个大拇指,这番话,大概只有绾华敢这么对李勋卓说。或许是因为常年给他们当和事佬,绾华早就摸清了父亲的秉性,也知道父亲始终让她三分,所以说话有些底气。
其实李勋卓和凌氏的性格颇为相似,一样是爱面子,一样是脾气冲。当胜在李勋卓只要对方肯服软,就算稍微逾越了规矩,只要是正理,他还是会听的。
他对锦华的疼爱,一个是因为锦华是他和苏氏的爱情结晶,另一个就是锦华聪明伶俐,又懂得讨好人。只要李勋卓喜欢的,她就会拼命去学,知道李勋卓爱面子,便努力拿出成绩让别人夸奖。看着小女儿这么努力却不及绾华在长辈心目中形象,李勋卓不免在想,若锦华不是庶出,当是长辈心中的宝贝了。
于是,他一愧疚,对锦华就更好了。
绾华见父亲有些动摇,给韶华使了个眼色,拉着父亲到一旁低语:“爹爹,阿娘的脾性您又不是不知道,干嘛非跟她闹不过去呢。她就是嘴上热,将来七娘出门,阿娘再怎么省也不会缺了她嫁妆去。再说了,您怎么不想想五娘,七娘好歹在您身边这么多年,要什么有什么。您要是再偏心七娘,回头五娘嚷着回普安,外祖父知道了,事情就更不好收拾了。”
李勋卓第一怕就是自己的父亲,第二怕就是岳父大人。听了绾华的话,回头看着挨在凌氏身边撒娇的韶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罢了,不与你们一般见识。”
听到这句话,绾华心中可算落下大石了。
而另一边,韶华依偎着母亲,声音软软地说:“阿娘,您别跟爹爹怄气了,把爹爹气走了,您多吃亏啊。”
“走就走!”凌氏不假思索。
韶华暗暗翻了个白眼,心道要让凌氏改掉这个坏习惯,恐怕任务艰巨。不能以理服人,那就以情动人好了,她立刻垂下眼睑,压低了声音:“在普安时,总是看见别家的小娘子有阿娘和爹爹陪着,我却什么都没有……”
凌氏的另一个弱点就是吃软怕硬,一听韶华委屈的声音,立刻就没了脾气。“我的乖五娘,阿娘不气了,阿娘不跟你爹爹生气了,以后阿娘和爹爹都陪在你身边。”
“真的?”韶华激动地问道,没等凌氏回答,又转过头去看李勋卓,“爹爹,阿娘说您以后都在熹园陪我吃饭,是真的吗?”绾华瞳眸微张,生生忍住笑意,心想这五娘还真激灵。
李勋卓一愣,看了看凌氏,见她也是一脸茫然,又看了看韶华由一脸兴奋慢慢转向失望。绾华扯了扯他的衣裾,他回过神,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是真的,以后我都留在熹园陪你们用膳。”
凌氏猛一抬头,对上丈夫的眼睛,迟疑了一下,软了眼眸,转开头。
韶华天真地拍手笑答:“太好了,以后我也有阿娘和爹爹陪了。”
听着女儿的话,李勋卓和凌氏心里一酸,再次相望的眼神也多了许多温情。
“想不到你还真能演。”
绾华转过头,借着淡淡的烛光,正好看见韶华酣睡的侧脸。小巧而坚挺的鼻子,纤长的睫毛,脸蛋因尚未张开而显得粉嘟嘟的。
“三姐姐,赶紧睡吧,明日还要早起上学呢。”韶华嘀咕了一句,翻身背着绾华,继续睡觉。
被她们这么一闹,李勋卓和凌氏的关系算是软和下来了。他们之间其实只需要一个人肯主动低头,也就化干戈为玉帛,化唇枪舌剑为情意绵绵。两人一样的刀子嘴豆腐心,一样的爱面子吃软,明明那么相似的两个人,却总是互碰棱角。
绾华还担心他们之间的温情不知道到能持续几个时辰,可是当浣思苑的丫鬟前来问李勋卓是否过去用膳时。李勋卓只作略微迟疑,然后告诉丫鬟,他以后都会留在熹园用膳。那一刻不止是凌氏,就是满院子的丫鬟都为之雀跃起来。以至于一整晚,凌氏都处于温情脉脉的状态,就算没有三个儿女调剂,夫妻之间也相处和睦。




名门良婿 第32章 一家人温馨的场面
崔妈妈在旁看得直抹眼泪,她在李家伺候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看到这么温馨的场面。
她早说过,只要自家夫人肯低头,肯示个弱,十个苏氏也不是她的对手。可她偏偏不听,白白吃亏了那么多年。好在老天开眼,总算好人有好报了。因此,崔妈妈看韶华的眼神就更加慈爱温和了,她确信五娘子就是她家夫人的福星。今后要是谁敢欺负了她家五娘子,她就是豁上老命也会拼了。
吃完饭,闲话了几句,提到韶华因为会写云卷体而受先生夸奖时,李勋卓顿时对她另目相待。凌氏虽然不知道什么叫云卷体,但是能受容嬷嬷夸奖,证明女儿真的很聪明。这才上学几日,接连三番地受到容嬷嬷夸奖,而李勋卓一直都夸聪明懂事的锦华却被容嬷嬷责罚。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凌氏更加得意起来,说话都明快许多。
绾华对母亲写在脸上的心思感到很无奈,故意打断了她两次话,示意她不要得意忘记又说错话,惹李勋卓不开心。好在李勋卓并没有去注意凌氏的表情,只是更关心韶华的功课,反是斯陌被冷落了,一口气背了三篇课文,终于换来李勋卓的关注。
因出门了一趟,又哭了一场,吃完饭后,韶华脸上一直哈欠连连。凌氏看不过去,便让崔妈妈使个小车,把姐妹俩送回去。一到碧梧轩,绾华就拉着韶华往自己屋里走,说姐妹这么多年,还没一起睡过觉,非要韶华跟她一同睡。韶华困得紧,拗不过她,便迷迷糊糊地跟着过来。
“五娘,你真的是五娘吗?”绾华闭着眼睛许久,又忍不住开声。
“三姐姐又说什么胡话了,我不是五娘是谁?睡吧,别胡思乱想了。”韶华皱了皱眉头,眼皮却没睁开。
绾华沉默了一下,然后道:“虽然我是长女,可你从来都不在身边,我跟七娘关系也不好,八郎又跟我玩不到一块。今天终于有种做姐姐的感觉,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聊天的感觉。”绾华说了又沉默,好似在沉思,又好像睡了过去,等了许久才说:“你下午的样子可真吓坏我了,明明你好端端在眼前,可是好像隔了你好远。那时的你也不像是妹妹,反倒像个姐姐。呵呵,我一定是想要姐姐想太多了……不过,有你这个妹妹真好。”
绾华跟着翻身,将韶华抱住,就像当初韶华刚出世时,她小心翼翼地爬上床抱着她睡觉。结果害全家人到处跑,以为她走丢了,最后在韶华床上发现她抱着韶华睡觉,可把凌氏感动得热泪盈眶。
1...678910...1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