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名门良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鸢时
“睡吧,姐姐在呢。”绾华轻轻拍了拍韶华的小手,搂着她,慢慢睡去。
这时,韶华悄悄睁开眼,感觉到背后小小的拥抱,心里也一片温暖。一样是姐姐,上辈子也好,这辈子也好,她都算是幸运的。总之,既来之,则安之,她应该警醒一些了,好好过李韶华的生活吧。
韶华如是想着,听着绾华在身后传来轻轻的鼾声,她的眼皮也缓缓阖上。
不到一盏茶时间,韶华忽然再次睁开眼,呼吸也变得急促,想再次合上眼睛却怎么都合不上。
然后她悲剧地发现,她失眠了。
不知是因为绾华的话,还是因为不习惯有人睡在她身边,她努力想要睡去,可是脑子忽然变得好活泛,怎么都睡不着。等了好一会儿,韶华实在睡不着,想拉开绾华的手,下床喝杯水。可发现好不容易才掰开她的手,下一刻绾华就像八爪章鱼一样,连手带脚缠了上来。
韶华再次发现,答应陪绾华睡觉是一件多么错误的事!
以至于第二天早上,绾华因有人陪着睡得特别香甜,起了个大早,却看到韶华还蒙头大睡。想着昨夜,她也没去骚扰她,可直到她梳洗好,韶华却一动也不动。让人叫醒她,却看到她顶着一双黑眼圈,十分骇人。
“五妹妹,这是怎么了?眼睛这么重,早起了吗?”燕绥看着韶华摇头晃脑无精打采的模样,关心地问。
“哪有,今早她睡得可沉了,险些连累我一起迟到。”绾华恼了她一句,想了想,又笑开:“不过五娘睡觉的模样真好玩,怎么捏都捏不醒她。”
韶华顿了顿,眼皮裂开一条缝,十分鄙视地望了她一眼。
好你个李绾华,居然趁人之危,她一定会报复回来的。至少……会在她以后的孩子身上捏回来!
“真的啊?”燕绥兴奋地道。
绾华点头:“昨儿夜里明明比我还早睡,可不知道怎么地今早怎么唤都唤不醒。”
“因为我昨晚做了个噩梦。”韶华伸了个懒腰,幽幽道:“梦见背后有只大章鱼,我怎么掰都掰不开它的脚。好不容易掰开了,又给追上了,所以一直重复,一直跑,早上才会累得爬不起来。下回让我再梦到那只章鱼,我就拿它当肉吃了。”
“五妹妹的梦真有趣。”燕绥笑眯眯地说道,绾华脸上微赫,不愿搭腔。
这时,燕绥看见锦华也顶着一双黑眼圈走进来,好奇道:“七妹妹怎么也没精打采的,你昨夜也梦到章鱼了吗?”
“什、么章鱼?”锦华看到韶华,本来是没好脸色的,奈何是燕绥开口,她勉强扯了扯笑。
“没什么,你的脚伤如何了?”燕绥低头看了看。
“谢燕绥姐姐关心,已经好些了。”锦华瞥了昏昏欲睡的韶华一眼,眼露凶光。
韶华忽然打了个激灵,整个人清醒过来,朝锦华望去,看到她正和燕绥在谈笑。心道自己太过敏感,锦华怎么可能会有那么犀利的眼神。思想之间,容嬷嬷已经轻声莲步走进来,女孩们也都赶紧静下来。
“七娘子身体可大好了?”容嬷嬷还没开课,便询问锦华的健康,让她受宠若惊。
连忙起身答话,“谢先生惦记,伤处早已好了,因姨娘身子不适,伺候在跟前才延误了课程。”锦华战战兢兢,生怕容嬷嬷挑她不是。
但,显然是她想多了。
容嬷嬷对锦华上不上课并不在意,只是点点头,“七娘子有这份心,是苏姨娘的福分。”
锦华脸露喜色,正要说话,容嬷嬷已经转开话题,让她们开始做功课。
一夜没睡好的韶华看着手中的帕子从最初的白色被染成红色,到最后容嬷嬷直接拿红线让她绣寒梅。韶华捻着绣花针,强打着十三分精神,终于把一朵红梅绣完,却发现其他姐妹的帕子早已锦绣满园了。
绾华绣得最中规中矩,绣的是五福拱寿图,五只蝙蝠展翅将一个金丝并红线的寿字围起来,甚是喜庆。而锦华心灵手巧速度快,一副蝴蝶闻香图在她手中也栩栩如生。燕绥的手艺最为精湛,同样是一针一线,由她手中绘出的却是三重锦绣的牡丹图。就连容嬷嬷走过去,也不由得驻步称赞。
锦华原本心有不甘,可看到韶华的手艺后,心情倒也坦然。没过一会儿,容嬷嬷似对韶华的女红看不下去,早早就让她们休息。初荷心疼地将早先预备好的伤药拿出来,一边帮韶华擦拭伤口,一边抱怨:“五娘子也真是的,让您绣花,您何苦跟手指头过不去。”扎小人都没扎得这么狠。
“行了行了,不用擦了,等会拿针照样得扎一手。”韶华满不在乎地说。
“五妹妹,你可真是跟针线有仇,怎么能每次都扎到手指呢?”燕绥起初对韶华拿针扎自己的技能不以为意,可等她发现,韶华绣花的能力全都用来扎手指上,她就完全折服了。
“不是跟我有仇,是针跟我的手指头有仇,你没瞧见一扎一个准吗?”她当初连射箭都没准过。韶华随意扒了几口饭,便推脱吃不下,要回去继续用功。绾华笑说她假认真,容嬷嬷又不会真罚她绣一整天。韶华垂头叹气,在场所有人都没能比她了解容嬷嬷的性子,只要她的功课没做完,容嬷嬷绝对有耐性陪她耗下去。
只是没想到她回学堂时,容嬷嬷早就坐在那里等着她。
韶华一惊,连忙上前请安:“先生怎么不去歇息。”
容嬷嬷望了她一眼,目光微动,思绪复杂,“五娘子怎么也这么早来学堂。”
韶华扁了扁嘴,有些赌气地说:“先生不是说晨早的功课没做完,下午还要继续吗?我总不能因为自己笨手笨脚耽误了姐姐妹妹的。”
容嬷嬷嘴角轻扬,似笑非笑,“娘子知道自己短处,那就该更用心才行。”
韶华险些被话给噎住,她只是说客套话,容嬷嬷竟然还就给肯定了。暗自把容嬷嬷腹诽了好几回,心想着明日索性装病不来好了,反正这闺学少她一个不少。
“先前五娘子说会弹琵琶,老身这儿正好有一把。”容嬷嬷抱一个裹着布的琵琶走过来,韶华一愣,抬头看着她。“不如五娘子弹奏一曲。”





名门良婿 第33章 容嬷嬷出行
韶华小心翼翼接过琵琶,掀开裹布的同时,脸上显出惊喜的神色。她犹豫地望了容嬷嬷一眼,见她点头,忙将琵琶抱至身前。琵琶一入手,架势就出来了,左手按弦,右手拨音。随意拨了几根弦试了音后,眼色骤亮,心却沉淀下来。
静谧片刻,只见白玉般的手指轻动,随着一声撩拨心弦的声响,容嬷嬷眉头微微抖了一下。而紧接着越来越急促的曲调,犹如征前的金鼓战号,兵马列营。声起声落,时急时缓,或点或拨,一曲《淮阴平楚》如行云流水潺潺而出。那曲谱仿佛是刻在韶华脑子里一样,不待停顿,熟练自然。
在琵琶声起的时候,隔壁花厅的女孩们也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来。一个个目瞪口呆地看着韶华犹如老僧入定般,静坐在椅子上,手指却飞快地在弦上弹奏。那曲子犹如天籁,却让她们听得寒毛竖起,整颗心都跟着那曲子高低起伏而紧张起来,不由自主地紧抓着胸口。
“五娘子,够了。”容嬷嬷忽然按住琴弦,曲子戛然而止。
门外的女孩们也都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互相望了对方,面面相觑,说不出方才的惊讶。只有韶华懵地回神,不解地抬头看着容嬷嬷,“先生,我还没弹完。”
“五娘子生于书香世家,不该习这种武曲。若是娘子真喜欢琵琶,从今日起,改用左手罢。”右手武曲,左手文曲,这是弹琵琶之人都知道的知识。“我这里有一本曲谱,便送娘子学习罢。”
所以当容嬷嬷看见韶华极为自然地左手按弦,右手拨音时,她心里的震惊无以形容。虽说好曲不分贵贱,但一个养在深闺的小娘子却弹得一手精妙绝伦的琵琶武曲,确实让人匪夷所思。容嬷嬷很快定下心神,把一直背手藏在身后琵琶古曲拿出来,递给韶华。
韶华接过手,翻了几下,觉得有些无趣,“先生,文曲优柔,不如武曲来得动人心弦。”她自然知道文曲丝丝绵长,悠扬悦耳,可远不如武曲来得惊心动魄。
容嬷嬷敛了表情,神情肃穆,认真地说:“五娘子莫不是忘记了,我是来教习娘子闺中庶务的。娘子是世出书香的明珠贵女,将来许嫁的郎君必然也是青年才俊。我能教的是你处事之道,而非风花雪月靡靡之音。娘子今年十三,是该学会定性修身,将来才好相夫教子。”
只见韶华紧抿樱唇,面有不甘,又瞥了她桌上的绣帕,无奈地说道:“若五娘子的绣活能像你的笔墨琵琶这般出众,我也不就不便说你什么了。”
韶华听出弦外之意,兴奋地问道:“先生是说只要我能女红绣得好,还是可以学武曲咯?”
“待五娘子能绣成一方完整的帕子,再来谈论这个问题也不迟。”还好容嬷嬷的定性好,否则得被韶华的话给气得失态。
“那可不行,先生咱们还是有言在先吧。只要我能绣出一方完整的帕子,先生就不计我学什么曲,对吧?”韶华笑眯眯地跟容嬷嬷讨价还价,把屋外的女孩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能在说话都不容人反驳的容嬷嬷面前,还这么嬉皮笑脸地讨价还价,估计就只有韶华一个了。
容嬷嬷望了她良久,嘴角微挑,“那得看娘子能绣出什么样的帕子。”容嬷嬷可不是那么好唬弄的。
“那先生您说怎么办。”韶华有些泄气。
容嬷嬷似乎早有准备,从桌子上拿了一方已经描了线的鸳鸯戏水图,看到韶华一副眼珠子快掉下来的表情,忍不住都想笑。看到其他几个女孩都走进来,容嬷嬷躬身道:“先给娘子们致个歉,明儿起我得离开这里,有些私事得去处理。今早给阁老请安,已经禀明这事,如今特与娘子们说一声。”
“先生几时回来?”绾华担心地问。
“多时十数日,少则四五日。”
“先生可有人陪同?”
“一些琐碎私事,不便叨扰。”
容嬷嬷委婉含蓄地拒绝了燕绥的提议后,望向一旁的韶华,给她福了福身,“希望待我归来时,五娘子能绣出一副鸳鸯戏水图来。”顿了一下,又道:“水鸭子不算。”
女孩们听了都掩嘴轻笑,笑得韶华脸上发烫,“先生就这么瞧不起我的女红。”
“不是瞧不起,是没瞧过。”容嬷嬷答。
韶华张嘴欲答,迟疑了一下,转了个语调道:“那先生就请拭目以待好了。”
“只希望娘子们不要忘了功课,待我归来会一一检查。”这句话显然是对韶华说的。绾华笑着答应会帮忙盯着韶华学习女红,燕绥也出声附和,听得韶华一个头两个大。哀怨地望了她们一眼,这买一送二的节奏是专门来针对她的吧。
因为要离府,得早些回去收拾东西,还得去给刘氏辞行。所以容嬷嬷吩咐了一些功课,便让她们各自回去。
再次由于韶华而提前下学,绾华和燕绥都兴奋地闹着她玩笑。一离开学堂,女孩们就开始叽叽喳喳起来,她们最惊讶的不外乎,韶华又做出她们意料不到的事情来。相对于燕绥的兴奋和锦华的不甘,绾华则略有种自豪的感觉,说话也洪亮有力了许多,兴奋之余还不忘端出一副长姐的模样,来规劝几句。
“外祖父怎么让你学这种曲子,方才险些惹先生不高兴了。”绾华轻责了一声。
“也没什么不好啊。”韶华细声反驳。
“五姐姐的琵琶是哪家先生教的,怎么教些骇人的曲子,听得人毛骨悚然。方才在屋外,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锦华捧着胸口,好似刚刚的震撼还余惊未退。
“这怎么就骇人了,我小时候听……外祖父讲过楚汉相争的故事,这曲子就是……”韶华还没说完就被绾华给打断了。她沉下脸,表情有些不悦,“你一个小娘子怎么听这些故事,打打杀杀有什么好,难怪先生刚刚要说你。”
韶华一脸委屈,她以前是在川北长大的,见多了兵士将领,听得自然是一些英雄豪杰的故事。当然,这些自不能跟韶华她们说,只好讪讪地笑着,不去接腔。
燕绥则无不羡慕地说道:“先生对五妹妹真好。咱们同一天进的学,先生对你青睐有加,又是送你琵琶乐谱,还容得你如此争论。我原以为,先生是个不好说话的人,如今看来对五妹妹倒是挺好说话的。”燕绥说完,其他人都不约而同地点点头,目光一致地望向韶华,好奇她有何本事。
锦华娇声说道:“五姐姐真是妙人,先生喜欢什么,五姐姐偏巧就会什么。”
绾华心里也纳闷,“先生曾说,钟鼓琴瑟,她偏爱琵琶,但只听过一人弹得绝妙。想来今日五娘的琵琶也进了先生的心里,想起了故人吧。”
“故人?”燕绥重复了一句。
绾华点点头,轻声道:“便是不久前刚刚过身的安西郡主。”
燕绥轻轻“呀”了一声,连忙捂住嘴巴,看其他人眼角微垂,也不好意思起来。忽然间,气氛变得凝重。韶华最头疼她们提起这个问题,虽说自己再三告诫要接受现实。可是一再听别人提起“自己”的丧事,始终有些别扭,打着哈哈转移了话题:“兴许先生是头一回见到我这般不守规矩的娘子,被气得无话可说了吧。”
“我想也是。”绾华也觉得气氛尴尬,配合的口气让韶华差点吐血。绾华回头看着妹妹一脸哀怨的表情,忍不住抿唇笑起来,其余两人也都呵呵笑开。
小车把她们送回碧梧轩,韶华跟她们道别后,便迫不及待地往自己的屋子跑。她还是头一回觉得自己这么想念这屋子,还有那一床柔软的被褥。
幼菡正招呼小丫鬟在院子里洒扫,看到自家娘子风风火火地跑进来,吓了一跳,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一进屋,立刻朝床铺奔去,初荷跟在后面拦都拦不住,只见韶华整个人扑倒床上。踢翻了鞋子,迷迷糊糊地说了一句:“没到晚膳不要叫醒我。”然后就闷头大睡。
初荷苦着一张脸,却又无可奈何,只好给她掖好被子,将鞋子整齐放在床前。
幼菡端了茶水走进来,看到韶华已经钻进被窝里,正想开声,被初荷摇头阻止了。
“让娘子睡吧,你没瞧见她的眼窝,跟涂了墨似的。也不知昨儿夜里,跟三娘子聊了多久,今儿早无精打采的,又把自己扎了一手,看得人心疼。”初荷将藏在袖子里的手帕拿出来,触目惊心的血迹让幼菡险些叫出声。
“可娘子这会儿要是睡了,晚上又起不来怎么办?”幼菡担忧地说。
初荷摇头,“不打紧,方才听先生说要出府,明儿起,娘子们都不必上学。”回头看着幼菡拿起容嬷嬷留给韶华的图样,不由得抱怨了一句:“先生也真是的,咱们娘子往后又不用自己动手,干嘛非逼着她练这个。”
“咦?横竖先生这几日不在府里,不如咱们帮娘子做了这份,也省得她弄得满手伤。”幼菡的提议得到了初荷的肯定。
“这倒是好主意,你稍定,我去拿针线。”
初荷起身,拿来针线篮,见幼菡正好奇地打量着容嬷嬷送的琵琶。紧张地走过去,把琵琶仔细包好,收起来。“你仔细些,这是先生送给娘子的,回头要是弄坏了,咱们可赔不起。”
幼菡不禁咋舌,“先生对五娘子可真好。”
“那还真是这样的,我可是头回听说先生对哪家娘子这般好。现下三娘子已经可以论嫁,再过两年就轮到五娘子。有先生这般偏爱,想来五娘子要寻个如意郎君便是容易的事。”忽然一声呢喃,两人一惊,回头看了翻身梦呓的韶华。初荷忙走过去,见她依旧酣睡,给她掖好被子后,再回来跟幼菡说道:“自打先生进府以后,前来借问的红娘都不知多了多少。往常多是打听大少爷和二少爷,现在看来,应该是冲着咱们家娘子来的。”
幼菡惊讶,有些结巴,“不是说和刘家郎君吗?”
初荷耸肩道:“这事没个定数,谁知道呢。”




名门良婿 第34章 好女百家求
因为昼寝太久,韶华一起床就觉得头疼,接着便是到了三更天都未能有睡意。好不容易才能睡下去,梦都没做完,天就已经大亮。如此恶性循环之下,等到次日韶华走起,日头已上三竿。
初荷、幼菡端了洗漱的茶水毛巾走进来,看她还懒洋洋地趴在床上,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五娘子,你再这么躺下去,夫人和三娘子都要回来了。”初荷帮着给韶华穿衣梳头,幼菡则收拾着床榻。
韶华闻言,愣了一下,“她们上哪去了?”等幼菡将床铺整理好,初荷也已经帮韶华梳了一个小流云髻,正要给她别上一碧玺碎珠钗,让韶华给拦住了。“别,等会儿我还有事,你别的把东西往我头上堆。”
“五娘子,一对珠钗也不会碍着您走路啊,要是不喜欢这对,那我给您换一对红玛瑙蝴蝶簪罢。”初荷放下碧玺碎珠钗,又去找另一对红玛瑙蝴蝶。金丝缠着指甲片大的玛瑙圈成一只蝴蝶,两根长须末端镶了两颗小玉石,一动,那长须还会轻轻晃几下。
韶华瞪大眼睛看着那两根长须一抖一抖的,立刻改变主意,指着方才的珠钗道:“还是用着对吧。”
初荷掩嘴笑了下,“平日五娘子道不好打扮得太花俏,生怕跟其他娘子争了艳,今儿又不用上学,也不好好捯饬捯饬。七娘子跟您一般岁数,可比您在意多了。”说着趁着韶华把手缩回去之前,又给她戴上一对虾须镯,“她在意是她的事,我又不用见客,带那么多东西干嘛”见她一脸无奈,才放过她:“夫人今早本来想带三娘子和您一同去藩国公府做客的,三娘子见您睡不醒,就替您回了去。等会儿三娘子回来要是见着您还是这副模样,定然会责怪我们的。”
锦华每日出门都打扮得光鲜亮丽,隔三差五就会有多个珠钗发簪。凌氏倒没说什么,可绾华明眼就能看出,定然又是她哀求李勋卓给她买的。每次得了新花样,总是要借机出来显摆一番。绾华知道自己脸长,不好带太多首饰在头上,显得累赘。偏偏韶华是个懒骨头,她脸蛋圆润,秀发乌黑浓密,无论带什么首饰都好看。可她嫌写字带着镯子不方便就扯下来,走路又喜欢带风,好几回险些把步摇给勾到旁的东西。最后干脆什么都不带,绾华看一次纠正一次,韶华也就左耳进,右耳出,当着她面就乖巧听话,一转身便把收拾扯下来。
就在初荷跟韶华话说的空挡,幼菡早已利落地将早膳摆上桌,回头对她们笑道:“我看三娘子应该是害羞,怕被五娘子看到她脸红的样子。”
因为韶华起得晚,早点也不敢备多,生怕她中午吃不下。韶华走过来,立刻被香喷喷热腾腾的一碗枸杞鸡粥给勾起了胃口。肚子尴尬地打起了战鼓,这时才发觉,隔了一整夜,把胃都熬空。
别看只是一碗煮了肉末和枸杞的白粥,先用枸杞洗净泡水把大米浸透,再把用盐、酒、姜末腌渍过肉臊和鸡茸煸出香味,撇去浮油,倒入白粥中,慢慢煨到大米烂熟。这时煮开的米花能把肉香肉味都给吸了去,又不至于使粥中的肉末熬至无味。
韶华三两下就把粥吃完,立刻转移其他战场。早餐吃了枸杞鸡粥外,还有一碟黄金白玉饺和一小碗鸡汁豆苗。白底青花荷叶小盘上只装了两个饺子,一个金黄香脆的煎饺,和一个晶莹剔透的蒸饺。煎饺是用鸡蛋掺了面粉揉出的面皮,包了豆芽鸡肉和少许茭白,然后生煎出来。而蒸饺则是用澄粉,内陷则是用笋丁香菇和猪肉。
看上去一个黄金的外皮里面却是白玉般内馅,加之豆芽去腻,正好抵了外层的油腻。一个看着如同羊脂白玉,而里面透着金黄色的笋丁,肉臊给冬笋提供了油脂,而多余的油腻又让香菇给吸收去。跟煎饺相比起来,别有一种美味的口感。
相形之下,一碗清汤飘着几丝细细的豆苗显得朴素多了。
“这有什么好害羞的,这都是早晚的事,这回不就是打着藩大夫人的名义去相看嘛。”韶华吃饭速度极快,没一会儿就把桌上两碗一碟给扫空了。韶华摸了摸肚子,觉得只填了三分之二,哀怨地望了初荷一眼。“初荷,我还没吃饱,还有没有其他可以吃的。”初荷摇了摇头,“辰光不早了,再过多一会儿,夫人她们一回来就要上午膳,您早上吃多了,中午指定吃不下。等会我给您削个梨吃,刚从山里摘来的,可甜了。”
韶华无奈,只好点点头,“你们刚刚在说什么害羞,什么相看,谁去相看?”
初荷瞥了她一眼,一副显而易见的表情,“自然是三娘子啊。过了这年,三娘子就十六了。如今要是定下亲事,明年端午一过,人家就可以抬花轿来娶。要是等到开春,怕得熬多一个春节,一般人家说亲相看,都不喜熬两个春。”初荷今年已经十四了,明年就及笄。“要真定下来,过了年,书语或者含章就得一个先行过去。”
“为什么?”韶华一愣,这是什么规矩,她怎么没印象。
初荷只当韶华是在乡下长大,不懂京里规矩,宽了性子与她解释:“别的地方有没有这规矩,我不知道。不过京里,但凡是富贵人家都这么做。娘子十五十六就开始说亲,定下亲事三个月内就送个娘子贴身的丫鬟过去,美其名是帮娘子打扫屋子院子,其实就是替看住郎君,不让他生出旁的心思。而且这送过去的丫鬟十之**是要收房的,早些过去,也好收拢一下夫家的人。”
“这还不止呢,有的富贵人家是送了好几个,说是拿定,没过门,可也差不离。要是在娘子过门前,郎君屋里惹出些旁的事,对娘子也不好。所以索性送自己的丫鬟过去,横竖是自己的人。”幼菡说的时候,脸颊微微红了一下,她和初荷其中一人将来也会先行去替韶华守着未来郎君。
“这般麻烦,自己早早嫁过去不就好了!”韶华想了想,觉得有些不对劲,“不对啊,我记得姐姐……我是说大哥哥成亲时,定西将军并没使人送丫鬟来。”不但没有,而且是李家写信前来借问,定西将军辛茂山刚表达了意向,信还没发出去,李家就让人陪着李斯晋亲自前来。
1...7891011...1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