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名门良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鸢时
如果锦华是被徐子昂带走的话,那徐子昂从川北归京也这么多天了,没理由不把人送回来,难道锦华不赶回来不成?
韶华心中冷笑,不过发生了这种事,要是换做是她,也没脸回来。
小六子根本没注意韶华的走神,自顾兴奋地开讲起来:“对!平洲三将就是贺家、徐家还有商家,不过商家好像都没落了,许多人都不出托。其实要算起来,商家才是老世家,当初平洲三将合起来占开国二十二帅中四成,可是仅商家就占了两成。就是可惜后来都生不出儿子,才没得没落了。”说到平洲三将,小六子的眼睛都发亮了,显然有些蠢蠢欲动,跃跃欲试的模样。
幼菡一手叉腰,另一只手就要伸过去拧小六子的耳朵,结果被他机灵跳开。扑了空的幼菡跺了跺脚,哼了两声,小六子委屈地侧过另一只耳朵,送上门让幼菡过手瘾。“你这小子,问你说七娘子的下落,你扯到平洲三将干嘛去。干娘让你好好读书,你一定又逃学,跑去茶馆听书了。”幼菡可不客气,一把揪得小六子龇牙裂齿。
他揉了揉耳朵,忍不住替茶馆打抱不平。“茶馆怎么了,我又不是不给钱,再说了,谁说我一定要读书,男儿自当保家卫国戍守边疆,只会摇头晃脑念几个之乎者也,我都快被夫子转晕头了。”
韶华听到他的话,反而有些意外,没想到看上去流里流气的小六子,竟然心存了这么大的志向。大抵是因为她自小是在兵营里长大,所以对武将有种莫名的好感,听小六子这么说,对他也刮目相看。
“即便是行军打仗都要看书写字,难不成你想一辈子当一个小兵?”韶华的话让小六子眼神大亮。
“真的?”他原以为能进李家当个管事已经不错,奈何拐脚张老来得了这么个命根子,特意在凌氏跟前求了个成全,给小六子赎身,好让他出门和其他孩子一样上书斋念书。也不奢望能像自家少主子们考个状元探花,能做个秀才,或者中个举人老爷,也算张家祖坟冒青烟了。他还打算等多两年,夫妻俩也求个恩典,一起赎身出府,好让儿子安心考试。只是没想到,小六子根本不是块读书的料,再加上没人管他,三天两头逃课闹事,没少让人找上门去。
韶华点点头,难得小六子是自由身,却有拐脚张平妈妈这对父母在府里撑腰,更重要的是还有幼菡约束着,只要他能收心,这绝对是块跑腿的好料。于是,韶华决定要把小六子养成自己人,以后外头的人就交给他。
待她随意掰了几句行军打仗的道理,说到川北风光、兵营军令无不让小六子心神向往,顿时对这个主子也心生敬佩。绕到差不多,看着小六子眼中只有崇敬和信服,就连幼菡都目瞪口呆,韶华才交代小六子去盯紧徐子昂的事,无比要查清他看到的人是不是锦华,以及安庆侯府的消息。经过韶华这一番洗脑,小六子下定决心要完成任务,立刻就告辞离开。
幼菡吃惊地打量自家主子,虽然因为在城外那一次历险,让她对韶华多了另一番打量,但是听到她四两拨千斤就把小六子收服了,而且是心悦诚服地听命。比她跺脚扭耳朵地破骂,显然要见效得多,幼菡有些不敢相信眼前人和绾华这个只知琴棋书画的大家娘子是亲姐妹。
没等幼菡表达自己内心的震惊,初荷一脸慌张地跑进来。“五娘子,五娘子,大少夫人要生了。”
韶华顿下茶杯,激动地站起来。“这么快?”
初荷一边抹汗,一边道:“我刚刚遇到红菱,是她亲口说的,她还急急忙忙地往外赶,说是要去请稳婆。”一般宽裕的人家都会早早把稳婆养在家里,只不过因为国丧期间,为了避免人多口杂,招惹是非,所以打算提前一个月再让稳婆进府。可是没想到稳婆还没上门,辛子萱就要临盆了。
“日子不是还没到吗?”算算日子,似乎要比预产期早了半个多月,幼菡好奇地问。
“这个我也不清楚,总之听说是大夫人去王看望大少夫人,然后大少夫人就说要生了。”初荷的话让韶华立刻沉下眉头,这摆明就是有猫腻,好端端地养在家里,怎么会忽然提前一个月生孩子。
二话不说,韶华带着初荷幼菡就往煦园跑,可是半路就让人给截住,说未出门的娘子不要过去沾染晦气。韶华气得直骂凌氏死脑筋,她又不是去接生,就是过去瞧瞧也好。可是拗不过,韶华只好打道回府,准备让幼菡去打听消息,一生下来就立马跑过来看她的侄子兼外甥。
可是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听说辛子萱已经在屋里喊道没力气,可是稳婆都还没到,连红菱的影子都没见着。
“哎哟,我怎么给忘记了!”幼菡一拍大腿,忽然惊呼一声,把韶华吓了一跳,“今日公主和亲,兴许是给挡住路了,所以赶不过来。”
“那可怎么办!”初荷也着急起来。
虽然国丧期间不得婚娶,然而和亲这种事,可大可小,关乎到两国和平,于是破例让公主今早出关。虽然朝中仍有人议论不该和亲,这种时候,新帝应该拿出气魄来,一把打过去,让多罗见识一下,什么才是中原的王者。而当知道和亲的公主居然是兰芝时,甚至有人出来破骂说严恺之下落不明,兴勇伯膝下才这么一双儿女,新帝居然狠心把兴勇伯唯一的女儿嫁出去了。不过不管骂声如何,兰芝还是风光大嫁了。
韶华心中有些生疼,就连兰芝出嫁,严恺之都没出现,难道他真的死了吗?
可是她现在还空想太多,毕竟如今更危险的是辛子萱,她不但早产,而且还是难产。如今煦园忙得所有人都团团转,稳婆还没来,家里又没人懂接生。
一个念头闪过,韶华忽然想起羌氏自己就懂接生,据说生攸宁的时候,也是稳婆没来,她一个气把攸宁憋出来,还自己给儿子剪了脐带。虽然羌氏常常拿这件事来向其他人炫耀,可是辛茂山每次听到这个都会沉下脸,据说当初是夫妻俩吵架,羌氏顶着大肚子跑出去。结果在半路疼得要生,倒在别人家门口,幸亏好心人扶她进屋生孩子。后来那家人生了三胞胎女儿就难产死了,羌氏就把三个女儿带进府给辛子墨当贴身丫鬟。
不过这都是很早之前的事了,韶华唯一想到的是,与其绕一大段路去请稳婆,不如骑马抄近道,把羌氏带来。这个时候可顾不得国丧期间不得串门的命令,人命关天,再说羌氏也不是外人。最重要的是,小六子后脚刚走,让他去送信的机会都没有。
“幼菡给我备马,初荷听我看住,我必须出去一趟。”





名门良婿 第189章 难产
韶华褪了满头钗环,扯了个头巾,就赶出门。所幸今日许多人都跑去围观和亲队伍,也没有人注意到一个身手矫健的小身影骑着马从李家出来,绕道快马赶往定西侯府。如今的韶华骑马技巧已经相当娴熟,至少能稳稳当当地拉着缰绳,自由控制马的速度。
要绕近道去定西侯府,必然要经过兴勇伯府,韶华小心按捺着内心的激动,却忍不住希望能看到严恺之正好从府里出来。可是当她快马经过时,紧闭的大门,还有没来得及拆下却染了尘的白灯笼蓝挽联,好像是许久没有人出入。韶华心里一阵揪痛,对于严恺之的下落不明感到无助和担忧,一时闪了神,差点就撞上不远处的马车。
韶华忙敛起心神,回头喊了一句抱歉,然后扬长而去。
“忆柳,外头是谁?”一个娇嫩的声音喊道,忆柳忙收回惊恐的视线,掀帘躲进马车内,看着一脸淡漠的锦华,支吾道:“我、我好像看到五娘子了。”忆柳看着锦华脸色一变,双目顿时变得凌厉,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她命还真大。”尽管心中慌得小鹿乱撞,锦华努力保持脸上的平静。
说起命大,其实她也丝毫不逊色韶华,当初她们跌跌撞撞地朝马蹄声跑去。没想到当她们赶过去时,雪白的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一个人都没有。锦华几乎要绝望,举目都看不到一个人影,她不死心地追着马蹄印一路追去,结果走了半天终于受不住,主仆二人双双累晕过去。只是在她意识模糊之前,看到一双笔直的长腿走到她面前,隐约看到一张俊朗的面孔,然后就不省人事。
等她醒来时已经是一天后的事,看着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身边的小丫鬟告诉她。她们已经平安回京,不过忆柳没她这么好运气,尚未清醒。锦华好奇是谁救了她,可小丫鬟红了脸摇头,说自己也不清楚,只是那人交代她要好生照顾锦华。然后接下来的日子里,锦华除了这个小丫鬟,还有忆柳就再也没见过任何人,听着小丫鬟讲述外头的风云变化,直到新帝继位。锦华一直在等李家寻人的消息,可是李家仿佛没锦华这个人似的,不曾有人提起。她自嘲地笑了笑,心里清楚自己已经回不去了,因为凌氏和韶华绝对饶不了她。苏氏不在,她更提不上有娘舅家这回事。
就在她绝望地想要自我了断的时候,徐子昂的出现让她重燃了希望。看着他那飞扬的神采,伟岸的身躯,以及俊朗桀骜的五官,锦华心里有些小鹿乱跳。打量着他的衣着气质,再听着小丫鬟的描述,锦华心中对徐子昂的猜测也证实了七七八八。
“记住,我不是李锦华,也没有爹娘,咱们是被劫匪掳去的。”锦华义正言辞地警告过忆柳,然后一脸无辜茫然的表情面对徐子昂,哀伤地表示她记不清以前的事。
徐子昂并没有太多去计较锦华的身世,也没在意忆柳蹩脚的谎言,反正自己在京里也没家人,把锦华当做父母被害家财被劫的富家小姐,让她和忆柳暂时安顿在他强占来的大皇子府里,自己又奉命出征去了。
兴许是谎言说得太顺利,面对着满屋子的金银珠宝和家仆丫鬟,锦华兴奋得有些失去理智,心里暗自决定要把这个谎言扯下去,哪怕跟着徐子昂当个妾,也比回李家当庶女好。在徐子昂不在的日子,锦华显然把当初的大皇子府、如今的徐府当成自己家,使唤起人来也头头是道。徐子昂有些意外锦华的理家能力,但想着回来后能有人把一切替他打理他,他也乐享其成,各自都默契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但她万没想到,这是她头一回出门,竟然差点就撞上韶华,手心的湿润泄露了心中的慌张。她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对忆柳说:“不出去了,我觉得人有些不舒服。”
忆柳忙不迭点头答应,刚刚和韶华对上眼,她也显得心有余悸。
而差点撞了人的韶华根本来不及细想,急忙敛起心神朝定西侯府赶去。正巧她赶到定西侯府门口时,羌氏正从庙里回来,一听女儿难产,骨子里的彪悍本性立刻爆发。脸色一变,平时的优雅矜持立刻消失不见,大喝一声,果断翻身上马。就这么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两人一马一路狂飙回李家。
据说后来出现了不少传言,有的说公主和亲当日,有两贼人意图抢亲,好在被众护卫忠心奋战才得以保公主平安。也有人说是严恺之不愿妹妹和亲,但又不敢触怒龙颜,只好私下和小厮一起上演抢亲戏码。然而因被人识破了身份,生怕引起京城慌乱,所以只好落荒而逃。
不过这些都是很久以后才传到韶华耳朵里的。
就在她们赶回李家时,稳婆还未到来,所有人对羌氏的出现感到意外。羌氏紧张地追问情况如何,但满院子的人都没人答得上来,回应她的只有辛子萱痛苦的呻吟。没过多久,刘氏也匆匆赶来,看到羌氏的怒容,她显得有些心虚和不知所措。
李斯晋也得知消息赶回来,成亲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一胎,李斯晋比谁都在乎辛子萱肚子里的孩子。可是当他回来时看到满院子女人,气氛显得剑拔弩张,他朝产房走去,想去探探情况。哪知刘氏急忙扯住他的衣袖,嘴里叨叨念着:“大男人不能进产房,晦气,会倒大霉的。没事的,喊一喊就过去了,谁家媳妇生孩子不喊的。”
羌氏本来也没说什么,一听刘氏的话,肚子的火一下子就窜上心头。从她踏入李家到现在,产婆没到,屋里除了辛子萱的呻吟,还有一个小丫鬟的声音,根本就没人搭理。而辛子萱在屋内已经喊到声沙,声音都显得疲惫无力,刘氏居然说“喊一喊就过去了”。做母亲和做婆婆的心是不一样的,羌氏此刻十分后悔把女儿嫁过来,冷冷地扫了刘氏一眼,大步朝产房走去。
“亲家夫人,您还是别进去,已经让人去请产婆了。”刘氏的陪房麦妈妈急忙走出来,拦住羌氏的去路,满脸赔笑。
羌氏可不管她的赔笑,冷哼一声,语调高扬而显得不屑,“这个时候才去请产婆,早怎么不去,我女儿要是出了什么事,谁来负责!”
被羌氏这么一责问,刘氏连眼神都飘忽起来,麦妈妈只好道:“早去请了,兴许是路上耽误了。”
谁会料到正好赶上今日公主和亲,原本那产婆早准备好了,没曾想,她隔壁家媳妇子动了胎气,竟然是七个月的早产。因为是老邻居,产婆不好拒绝,只好推辞几日再进来。李家算算日子,想着辛子萱这肚子最快也要下个月,不差这两日所以才没急着催她进府。只是没想到,这生孩子也是赶着日子的,知道今日和亲是个好时辰。
只不过李家人没有一个感到高兴,古话说,七活八不活,也就是早产儿的话,七月的成活率要比八个月的高。辛子萱肚子的孩子已经八个多月接近九个月了,平时都安安稳稳,忽然就要临盆,谁都知道其中必定有猫腻。
一路赶来,韶华简单地把事情讲给她听,虽然她不知道为何韶华知道她能接生,担忧已经充斥了她的脑子,没空多想。抬眼正好看到韶华匆匆走来,羌氏大声说道:“小五,水烧好了没有,东西都给我准备齐全了。”
韶华见众人目光都望过来,点了点头,“都准备好了。”羌氏除了给自己接生过外,还给军营里伙房的媳妇搭手接生,算不得能手,但比李家这群养尊处优的夫人们要有经验。
“你敢不敢陪我进去?”羌氏扫了众人一眼,对韶华道。
“敢!”韶华用力点了点头。
只要能帮辛子萱的忙,韶华根本不在乎所谓的晦不晦气。
可是韶华这么想,可不代表李家人这么想,凌氏闻讯赶来听到韶华要进产房,立刻就把她扯住,推搡着要她赶紧离开。韶华不悦地扭着凌氏,气呼呼地说道:“阿娘,这都什么时候了,人命关天,让我帮忙也好。”羌氏已经先她一步进了产房,满院子只剩下大大小小的李家女人。
“就算要帮忙也不是进去帮忙,你一个没出门的小娘子懂什么!你伯姆当婆婆的都这么镇定,你一个小丫头着什么急,赶紧给我回碧梧轩去,回头我再教训你。”凌氏的话让刘氏有些挂不住脸。
辛子萱在屋里喊,她这当婆婆不出面也就算了,连派个人过来探望都没有,就连请产婆居然也是红菱自己跑出去。如果羌氏真要计较起来,只怕李家面子都要扯下来。
“小五,给我参茶!”羌氏的声音在屋里高响起,韶华甩开凌氏的手就要往外走,只不过没李斯晋反应快,人高腿长,立刻就跑出去。
这时,一个家仆满头大汗地跑进来汇报:“大夫人、二夫人,赵阿姆来了!”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说话的同时,只见一个中年男子背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一路小跑进来。把产婆放下来,李斯晋的参茶正好也端了过来,看产婆刚站住脚,整个人被颠簸得晕乎晕乎。韶华趁机从李斯晋手里接过参茶,不等凌氏开口,已经大步钻进去,气得凌氏在外面大喊。
紧接着长达两个时辰的煎熬,终于在一声婴儿啼哭中结束。
“大哥哥,生了!”韶华从屋子里钻出来。
“是男是女?”刘氏问道。
“你大嫂怎么样?”李斯晋大步上前。
“母子平安。”韶华兴奋地说。




名门良婿 第190章 新生
辛子萱平安生下儿子把整个李家都给乐坏了,李阁老更是对这个曾孙爱不释手,一下子夸他长得像李斯晋,一下子就夸他额头饱满是个有福气的人。韶华怎么都没把这个粉红色皱巴巴的小肉团跟风雅清隽的李斯晋联系起来,一想到小肉团刚生出来时,整个脸憋得都发紫了。就连产婆都说差一点就缓不过气,因为辛子萱生了太久,连喊的力气都没有,更别说使劲了。灌了两碗参茶下肚,喘了好久才能提起精神来。
当产婆把小肉团洗干净,包上襁褓,韶华顿时眼前一亮。她小心翼翼地伸出一只手指去戳他的脸蛋,结果被他细小的手掌轻轻握住,似乎在抱怨她的举动。韶华心中无限感慨,这么一个小生命就这么出生了,再回头看看累得不堪重负而昏睡过去的辛子萱,心里有些唏嘘,原来生一个孩子竟然是这么危险又艰难的一件事。望向羌氏的目光忽然变得崇敬起来,出了产房,面对凌氏叨叨不断地责骂,她也嬉笑而过。
“阿娘,看到嫂嫂生孩子这么难过,您当初也一定受苦了。”被韶华这么认真地行礼,凌氏一下子就语塞了。
凌氏最不惯就是这种煽情场面,回想起当初生孩子的时候,其实都不算辛苦,只是那几次小产才差点要了她的命。大概是受了气氛的感染,凌氏说了几句后,就让韶华回去,自己则叨叨非要去给韶华请个符,洗掉这一身晦气。
所有人都说因为韶华因此变了许多,整个人像是忽然之间变成大人一样,反倒她本人恍然未觉。不说她本来就是个大人,这身体也到了及笄的年纪了,确实不能再孩子心性下去。
因为辛子萱生了个大胖小子,李家的目光都转移到周嫣身上,还好李斯年用国丧期间,不能同房,怕惹是生非为由,才让她逃过一劫。可是外人的话可以关门不听,但熬不过庞氏那欲诉还休的眼神,一句话不说,就这么干巴巴地看着她,让周嫣觉得自己要是明年不生个娃出来都是罪大恶极的事。
韶华知道周嫣的处境,不客气地笑起来,见她不悦,才转了话题,“大哥哥真是个好丈夫。”
对于这点,周嫣也颇有同感。“是啊,看着真让人羡慕。”
韶华歪着头,对她调笑道:“你羡慕什么,二哥哥对你不好吗?”
周嫣撇了撇嘴,显得有些不满,“能一样吗?你没瞧着大哥哥对大嫂那份亲密劲,就连我都快看不下去了。”因为辛子萱头胎生得太过凶险,孩子身体弱,自己也被耗了半条命,这月子不但免不了,还得做双月。也就是说整整两个月不能出门,下床,甚至连洗脸的水都要用温水,更别说洗澡了。
头一个月还好,天气渐热,已经一个月不洗澡的辛子萱早就受不了,可是到处都有人看着,根本不让她下床,什么事情都端到她面前,标准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这不是每个人都消受得起的,至少辛子萱就受不了。
李斯晋是头一回当父亲,也心疼妻子关在屋子里这么久,想踏进一步都被刘氏死死给拉住了。最后做了个让步,就是他下朝后,可以搬个凳子坐在她窗下陪她说话。后来不知道去哪搜罗了一下杂书故事,每日都跑来念给她听,一直到辛子萱出月。夫妻见面,犹如久别,感情更深了。
这件事不小心传到外面去,一时间被引为美谈,甚至还有人想打听李斯晋是否纳妾。
韶华见周嫣的嘴巴都要翘到鼻子上去,忍不住哈哈大笑,“哈哈哈,不就是给她念书递东西,等你以后坐月子,我让二哥哥也在你窗口给你念书。”虽然李斯晋看上去要比李斯年严肃,但却是典型的妇唱夫随,李斯晋几乎不拂过妻子任何意思。而相形之下,看上去大咧咧的周嫣却被李斯年吃得死死的,他让她别去打扰辛子萱静养,她就真的一步都没走过去。除非是韶华陪着,她才去过两次。
周嫣不满韶华对她的评价。在她心里,李斯年是无所不能的,比起自己要靠谱得多,所以听他的准没错。“别了,他一念书我就头晕,我可不爱听这些。不过你要是到时候每天给我弹琵琶唱曲儿,我倒可以考虑一下。”周嫣冲韶华挤眼笑了笑。
韶华没好气地翻了白眼。“你想得美,把我当什么了。”
“自然是当小姑子。”周嫣咧齿一笑,两人嬉闹了一阵,不知怎么地话题就转到让韶华沉默的问题上来,“严恺之还是没消息吗?”
果然,韶华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
她顿了一下,摇了摇头,坐直身子重新拿起绣规,替辛子萱的儿子做个虎头帽子。关于韶华变化最大的一点,就是她竟然能静下心来去做她以前最讨厌的事。
辛子萱坐月期间,羌氏送了一个嬷嬷和两个大丫鬟过来,说是帮忙照料辛子萱的饮食起居。刘氏心里是不乐意的,可是她万没想到,送来的竟然是容嬷嬷。容嬷嬷原先可是李家的闺学先生,如今变成照料辛子萱的嬷嬷,这无疑是给辛子萱抬了身份,不但生了儿子,还能让容嬷嬷亲自来照料她,谁还能对她低眼看。刘氏虽然不知羌氏用的什么手段,竟请得动容嬷嬷,但也不好拂逆,索性甩手让她们自己去。
比起刘氏,韶华更是惊喜,还以为今生再难见面。乍一看容嬷嬷精神比先前健朗,心里也踏实许多。
“我也让夫君问过,可是夫君说他也不知道。”周嫣对自己无法帮忙感到很失落。
韶华拍拍她的手,笑道:“别说二哥哥了,就连宋煜都没吱个声。我都让小六子去安庆侯府门口守着,可连他的身影都扑不着,好像一起失踪似的。”
“要不,我让我阿娘替你去问问。”周嫣认真地说。
“还是别了,夫人前阵子身子才刚好,没得别烦她。”忠义侯夫人年初受了惊吓,病了一场,直到暖天才能下床。看周嫣还在替她烦恼,韶华笑道:“好了,我都不担心你担心什么,没事的,他一定会回来的。”
韶华的话像是在安慰周嫣,也像在安慰自己。忽然煦园的丫头跑来找韶华,说是辛子萱让她过去吃新进的水果,韶华邀请周嫣过去。周嫣推辞要回去给庞氏熬汤,被韶华再次取笑,她也不反驳就离开了。
1...7475767778...1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