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离现形更近一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陈词懒调
风羿了然。原来是已经停用的监测器。
但又不解:“找谁安装的就找谁来拆啊,怎么还让它留在海底?”
对方无奈说道:“那个安装的公司早就注销,员工也找不到了。当年那公司技术很牛的,简直突破人体极限的水下安装能力!也可能是够有钱,设备高精尖。”
“二三十年前的尖端的设备,现在也不算什么了,有技术能力也没人去回收?”风羿问。
那人手一摊,“啊,技术能力是有了,但是因为一些意外,资料库有部分损毁,详细的监测器分布图已经不见,停用之后也定位不了,知道大致区域也不行。海底情况复杂,有些监测器安装位置隐秘,再加上海底垃圾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不是那么好找。今天是接到委托去海底查一查,谁知道会捞到这个。可惜只是一小部分。”
“这个留着有什么用?卖钱?”风羿问。
“不怎么值钱,真要卖的话,可能也就卖个小几千吧。”
“几千块也不少了!”风羿诧异。
对寻常人来说,几千块也是巨款。看不出来这小东西还挺值钱。
那名志愿者叹着气,摇摇头,“如果是完整的,那得百来万呢!有收藏家收这个。唉这也不知道咋弄断的,太可惜了!”
风羿:“”
我这一尾巴下去,百来万变成了几千。
手一扔,几千块就到了别人手里。
要是没扔,带回船上说自己钓上来的都行啊!
反正钓鱼佬不走空路,绝不空军,除了鱼,带回来什么都不稀奇!
那名志愿者继续整理海洋垃圾,嘴上还说着:“希望今天的运气好点,将剩余部分也捞上来,拼凑一下还能多卖点。”
风羿默默离开了。
如果沿着标记路线去找,或许还真能被他们找到监测器剩下的部分。
也没有太纠结这个事情,只是这事给风羿提了个醒。
有些物体长得像垃圾,但并不意味着它不值钱!
不能全凭臆测!
尤其是那些藏在海底的。
抛开这些,风羿看向再次出发的科研船。
总体来说,现在的情况,大致还是跟他预想中的差不多吧。
只是暂时标记了一条线而已,化学标记物不会只停留在一处,随着时间过去,会散开,会变质,很快这个“结界”就会消失,一切回归正常。
海星大军已撤,想要再次集结,短时间内概率不大。
这样一来,此次事件也就过去了。
不过,不着急离开墨城,再留下来观察两天。看海星的动静,也看看专家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么想着,听到天空中的动静,风羿抬头看过去。
空中,冷黑色的三架直升机从远处飞来,越来越近,依照机型和上面印的标志看——
联保局特别调查组的人。
特字头,专查生态相关的案情和社会影响特殊的情况。
风羿:“”
草。
何!至!于!此!啊!
现在跑路还来得及吗?
每天都离现形更近一步 第215章 随便说
特字头的人出动,足以说明联保局对此次事件的看重。
如果仅仅只是海星爆发,不是什么奇事,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
海水养殖业的兴起,注定会改变近海海洋生态,理想中和谐的海洋牧场不是这么快就能建好的。投资养殖有风险,就算没有污染和病害, 但天气变化以及海洋生态改变带来的不确定的因素,也会导致养殖户一年或者几年的努力化为乌有。
比如海星爆发,爆发一次损失上亿是常事。
这次最多只是稍微严重了些,或许还有气候小波动的因素在内。
总之,还算意料之中。
但,突然出现的“隔离带”, 无法解释。
形成原因未知。
后续影响如何?是否会再次出现?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意义?
比如,某种预示?
是否会威胁人类的生存?
专家们担心气候异常期卷土重来,涉及这些,就不是小事了。
了解到这个逻辑链之后,风羿:“”
他怀疑,昨晚释放的标记物是不是超标了,海里的情况比预想的,规模更大?
太有冲击力以至于吸引来“特”字头的人?
风羿犯愁地敲着额头。
冲动了,还是冲动了啊!
倒不是认为联保局的人真会查到他身上,他只是没想到会整出这么大的动静。
直升机在码头上方飞了会儿,降落在附近一处停机坪。。
风羿过去的时候,特别调查组的人已经同本地团队接洽。
来的这几位特别调查员里面,风羿还真认识一个。
走在最前面的那位,四五十岁, 身材高瘦,当初的袁队长, 现在的袁组长。
第一次见这位, 还是在钺山钓鱼抓到小青龙的时候,被找过去问话。
那时候老袁还是队长,这次就变成组长了。
当然,组长跟组长是不同的,普通任务小组跟特别调查组,那是两个概念,后者级别更高,权力不小。
而特调组的组长,也是绝对的高层了。
风羿跟老袁交流不多,有限的几次都是在网上,通过聊天软件,大多数时候说的是工作任务相关。对老袁的了解,也主要从管家口中得知。
袁组长不苟言笑,并不意味着没有表情,他不是那种成天死板着一张脸的样子,只是给人的感觉相对严肃,而严肃之中又不缺待人接物的礼仪,不会让人觉得被冒犯。毕竟只是谈话,不是审犯人。
但是想从袁组长表情中看出更多,几乎不可能。
当然,风羿不一样,他读的不是表情,而是人体由内而发的真实情绪信息。今天老袁的心情似乎不太好。
袁组长下飞机时把墨镜摘了,可这时候阳光很强,刺得眼睛都眯起来,视线受到干扰,又再次戴上。
一行人往科研船那边走,还剩下一艘科研船没有出发,看样子是知道特调组的人回来,在这儿等着。
了解最新进展,袁组长面上并未放松,越发严肃。
海底“隔离带”的形成依然没有找到原因,但依照精确的数据变化来看,“隔离带”在减弱,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彻底消失。
所以他们得抓紧时间采集样本记录数据。
“专家们猜测很多,从各自擅长的领域和思考的角度,给予了分析和依据。”一位本地团队的人递过资料。
袁组长看后并未表态,面上也看不出他更支持哪种猜测。
面对这位联保局高层实权人物,众人多少有些紧张,离得近的年轻助理和学生们呼吸都放轻。
风羿没靠近那边,隔着一段距离。
虽然不觉得做的事情会被发现,但,也不愿意跟这种特字头调查组的人接触太多,感觉怪怪的,还有点提心吊胆,万一被找去谈话的时候哪里露馅了呢?
特调组的人,比韦鸿羲那样的基层调查人员的能力强多了。
联保局升职全凭功绩,老袁近两年又查了走私和偷猎大案立功,升职这么快,说明很有本事。
啊,当年被姑奶奶她老人家打脸的小年轻,已经成了高层实权人物了。
惹不起!惹不起!!
万一老袁被打过的脸想在他这里找回场子,咋整?还是别在他眼前晃了。
这么想着,风羿推了推鼻梁上的墨镜,转身就要离开。他得总结失误,汲取经验,然后远离事发地。
刚挪动步子,就听那边一声:
“风羿!别急着走,来,聊几句。”
袁组长朝这边招手。
唰!
本地团队和联保局特字头成员,全都看向风羿。
这闪烁的视线里包含的丰富情绪,风羿并不想去了解。
硬着头皮转回来。
风羿心想:咱们有这么熟?
袁组长可不管其他人什么想法,抬手打了个手势,示意他跟风羿单独聊会儿,其他人不用跟过来。
“那边说。”
走到岸边上一处空地。
码头的喧嚣减轻,阵风裹着海水的湿气,也带着阳光的温度。
气氛融洽
个屁!!!
风羿心中已经将警惕程度提到最高。
回了個礼貌的微笑,“袁组长,恭喜升职。”
袁组长微微颔首,表情略显公式化,只是面对风羿时客套之中有多了些温和。
温和?
这个词放在袁组长身上,恐怕联保局的人自己都不会信!
没有从老袁身上感觉到负面的针对情绪,但风羿并未放松戒心。
袁组长一贯的作风,没有闲扯废话,“你对这次事件怎么看?”
风羿问:“你指海星爆发?”
袁组长道:“昨晚的突发状况。你应该有所了解。”
谷逝
风羿看着远处的海面:“嗯,听人说了,具体什么样不知道。”
“根据了解的信息和听说的那些,你是怎么想的?”
“我只会抓蛇,别的不懂,这方面专业知识不够。”
“没事,不用专业知识,你就说说你自己的看法,随便说。”
“”
“你听到这个事件的第一反应,脑子里第一个想法,是什么?觉得与气候异常有关系吗?”
“我觉得没有。”
“唔,很好。”袁组长紧绷的情绪有所松缓。
风羿:???
为什么你是一副认真听取的样子?
上次小青龙是这样,这次又是!
老袁你对真相的探寻和坚持精神呢?!再坚持一下啊!!!
都升到特字头一把手了,这么随意真的好吗!?
袁组长拍了拍风羿的肩膀,“行,做你自己的事情去吧,过两天要去参加海蛇任务?”
风羿果断道:“今天就离开墨城,丁教授和李教授说这边没我的事,让我先过去那边。”
再留两天是不可能的,谁知道会不会被找谈话。
还是跑路吧!
袁组长事务繁忙,也没跟风羿多说,很快同其他人去科研船,前往事发区域。
跟来时沉重的心情相比,略放松了些。
袁组长无数次感慨,有些人的直觉,真的比顶尖的仪器和庞大的数据库都灵敏有效。
这种天赋,是他年轻时就领教过的。
总觉得风羿那小子还隐瞒了什么,不过,没关系,能得到“跟气候异常没有关系”这个回答已经很满意了。
不是气候异常卷土重来就好。
当然,他也不是真就这么信了,调查会继续,不能单凭某个人的说法就确定这件事情的性质。
他只是希望最终调查结果跟风羿说的一样。
那小子的天赋,不会比他姑奶奶差太多吧?
科研船远去。
风羿站在岸边,很是不解。
老袁找他私聊,就问这么几句话?图啥啊?
琢磨琢磨,风羿怀疑自己被当工具人了。
算了,甭管图啥,墨城还是不多待了,准备联系小甲离城。
风羿被袁组长找过去单独谈话的一幕,不少人看见。
有人凑过来问风羿:“你认识袁组长?”
风羿:“不熟。”
对方一脸“我信你个鬼”,那变换的表情和波动的情绪,不知道在脑补什么。
风羿只好道:“家里长辈认识。”
“哦,这样。”
面上“原来如此”,内心“卧了个槽”!
袁组长那态度,可不仅仅是认识这么简单!喊风羿时的那语调,跟喊老朋友家里的子侄差不多。
但风羿口中这个“家里长辈”是谁?阳城风家人?
唉,真是好奇啊!
网上——
刚才码头不少人都看见了飞来的直升机,消息顿时传开了。
各种角度的照片结合主观猜测,在社交平台和朋友圈发出来。
墨城那边是不是出了大事?联保局特字头调查组都赶过去了。
听说了,海里估计发生什么大事件!
难怪最近去墨城的专家越来越多,说不准,调查海星爆发只是借口,背后的真正目被隐藏起来!
啊这才几张图,谣言就开始飞了?
本人墨城养殖户,早晨得到的消息是海星大军退散。
扯呢,我同学的亲戚在那边捞海星,说今天海星特别多!不用跑远,就离岸很近的地方,网拉起来一大堆!有图为证[图][图][图]
放出来的图里,有聊天窗口的,也有捞海星的画面,看着可信度很高。
怎么又是爆发,又是撤退的,到底谁说的是真的?
养殖户坚持说自己收到的消息就是海星大军退散,内部可靠专家给的消息。
捞海星的人说“你放p,海星明明还在爆发”,并怒开直播以证清白。
双方吵成一团。
如结界一般的“隔离带”并没有对外公开,寻常人也不会想到会出现特别的情况。
不过没一会儿,网友注意力部分被转移。
一位粉丝百万级的钓友发了最新动态——
“跟人约了去钓鱼,跑半路被拦回来,说是这两天不让钓,不过还是有收获的[图][图],右边那位,是蛇哥吧?”
放出来的两张照片,一张是风羿和袁组长两人带着墨镜面朝大海,并肩站立的样子;另一张是袁组长挂着不太明显的笑容,拍风羿肩膀,阳光渲染之下,瞧着很是和谐。
是是是!是他!没认错!
鱼没钓到,但拍到的照片太值了!这波不空!
站他左边的是联保局的人!刚看了隔壁大v转发的一张照片,拍的联保局特字头行动组的人从直升机下来,领头的就是站风羿旁边那个!
都戴着墨镜,身高差不多,站姿差不多,有点像啊,我就想知道这俩啥关系?看着很是亲密
想想联保局的人面对其他人的态度,再看看这张照片
这哪只是亲密,这明明是亲爹!
看你们这么一说,确实有点父慈子孝的意味
#奇怪的想法又增加了#
收拾东西准备跑路的风羿,抽空刷了个手机,然后就发现,自己多了个“爹”。
风羿:???
每天都离现形更近一步 第216章 思过了,行动!
风羿看到网上那些评论,诧异不已。
不是说联保局凶名在外?
现在大家都敢调侃了,不仅仅是照片,风羿还看到有人在照片上p了“父慈子孝”四个字。
big胆!
按说,平时很多人是没这个胆的,但这次网友们实在太好奇了!
正因为知道联保局一贯的风格,多少富n代、权n带, 在联保局调查员手上吃瘪,习惯了联保局的人对谁都不假辞色,突然见到这么一张温馨照,气氛如此融洽,还自带着暖光滤镜的画面,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
而随着老袁的身份被扒出,大家的好奇心就更强烈了。
一个是网络红人,年轻的高颜值专家。
一个是联保局父辈级实权人物。
这些要素凑到一起
脑补之势无法阻挡!
八卦之火熊熊燃烧!
都知道父子关系不可能, 也或许事实上气氛并不如照片中那么和谐,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在网上玩梗。
多稀罕呐!
不过大家对联保局依然有敬畏心,调侃还算克制。
不管敢不敢调侃,反正图片保存了。
多难得啊!
风羿也没将网上那些玩笑当真,以现在网上信息流的冲击,一周后,这事就过去了,或许一周时间都不要。总有新鲜事会占据大家的注意力。
收拾好东西,风羿去办理退宿手续,办完顺便去食堂吃饭。吃完饭再跑路。。
从宿舍去北门出去。
大黑狗正在吃饭,吧唧吧唧的,一边吃尾巴大力甩动,看着心情相当不错。
听到动静,大黑狗扭头看了风羿一眼, 就这么会儿, 又有两颗狗粮从它嘴边掉下来。
见到是认识的人,大黑狗继续埋头啃狗粮。
风羿没有靠近,他不知道自己身上还有没有标记物的气味, 虽说回来洗过澡, 但是,万一还带点味儿呢?他昨晚在海里泡的时间有点长,还是原形态。
周围人多眼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说实话,风羿还挺想养狗的,就这种缺根筋的,不怕他的狗。
可考虑到自身这个情况,还是不祸害小动物了。
从食堂回宿舍,出发前丁教授找过来。
丁教授根据这边的情况整理了一份海洋生态方面的资料,人不能立马去海蛇任务组,这些资料可以带过去提供更多参考,最新的采样数据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电子文档已经发过去一份,不过打印出来的这些,多了我的手写标注,贴了最新的参考图,更详细,你带过去给组长。”丁教授递给风羿一個文件夹。
这话里的“组长”是指任务小组的组长,不是老袁那种级别的组长。
风羿将文件夹放进其中一个行李箱,那是专用来装资料的。
“还有这个。”丁教授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方形的盒子,“这边小展馆送你的纪念品。”
风羿打开盒子,是海星标本,里面有两只。
一个多棘海盘车,一个海燕。
“这次海星爆发取样时,小展馆那边挑了一部分海星制成标本,送给专家团的人。”丁教授说。
风羿看着手上的标本盒,制作得比饭馆的那些精致多了。
盒子背后还刻有字,日期,加上一句话——
感谢您为海洋牧场做出的贡献
风羿不好意思,“也没做什么事。”
丁教授笑道:“甭管做了多少,大事小事,都是贡献。海洋牧场建设太难了。”
说到这,丁教授脸上的笑意收敛,“现在的海洋牧场,还不是我们理想中的样子。”
依照丁教授他们这些人的理念,海洋牧场是一种很好的渔业模式,既能增殖养护渔业资源,又能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但这其中的不可抗力因素太多。
丁教授叹息着离开,他还得继续跟进“隔离带”的调查。对于研究海洋生态的人来说,“隔离带”的形成太不可思议,到底跟气候异常有没有关系呢?
风羿收好标本盒,拖着行李箱,与小甲离开宿舍楼。
离开墨城的路线与来时不同,地图上查到有些路段较为拥堵,所以小甲改了一条路线。
公路上,风羿视线穿过车窗能看到远处的海面。
看似平静的海面之下,藏着数量爆发的海星,也藏着“神秘隔离带”。
想到那个被他一尾巴抽断的海底检测器,风羿给管家打了个电话。
“姑奶奶她老人家是不是曾开过一家设备安装公司?比如海底安装之类的。”
管家回忆片刻,“是有这事,不过气候异常期结束就注销公司了。”
风羿又问:“她会亲自动手吗?”
管家道:“有些对潜水技术要求高的,是她在负责。”
这答案在风羿猜测之中。
厉害了我的姑奶奶!
至于注销公司,气候异常期秩序混乱时遮掩秘密容易,但一切恢复正常之后,暴露的风险就会增加了。
注销公司也能理解。
想到管家一直留在家里,担心他老人家无聊寂寞,风羿说:“您想过养狗吗?”
管家没半点犹豫:“不想。我对那类脆弱的生物不感兴趣。不过你想养的话,我也可以接受。”
风羿:“哦,那算了。”
通话完毕,风羿还在想:
脆弱的生物?
在老管家眼里,即便是大型猛犬也是“脆弱的生物”吗?
谷昍
另一边,阳城的住宅内。
老管家坐在书桌前,将手机放到一旁,继续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心得体会。
家里这么大只都没养明白呢,哪来的精力养其他生物?
高速路上。
风羿刷着手机。
网上关于墨城这边的传言太多,打捞户与养殖户之间的争吵也越来越热,墨城调查团队商议之后,对外公开了海星大军退散的消息,同时,告知近岸区域海星数量增加只是暂时的,远处的不会再集结。本次海星大军突然撤退,专家推测可能与洋流的变化有关。
隔离带还在调查中,现在不能公开,所以对外暂时是这样的解释。
不过相比起官方新出的说明,网友们更想知道特调组袁组长跟风羿的关系,风羿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背景?
顾忌联保局,网络玩梗也没有玩出花样,都知道这是开玩笑,好友私下里聊天随便说,在公开平台就收敛多了,因此,关于风羿和袁组长的实时热度并没有很靠前,挂在热搜榜的时间也不长。
但还是会被人注意到。
风弛就看到了。
他最近格外关注社交平台各个时间段的热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