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离现形更近一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陈词懒调
1:1模型。
写实向。
蛇类。
关霖当然很想接这个活儿,这可是个大单,而且甲方是风羿,还有名人效应,不用脑子都能知道这会给他带来多少好处!
谷飩
关霖:您要做哪几种蛇的模型?
这个风羿早就列过单子。
比如钺山抓到的那条两米的白尾小青龙(莽山原矛头蝮),南崇山脉科考时抓的盲蛇、五步蛇、绿瘦、竹叶青,舟山眼镜蛇,追人的眼镜王蛇,还有他叼过尾巴的银环蛇等等。
国外弗州抓过的咝蝰和沼泽的大蟒蛇那些也不能漏。
还有最近抓到的那条疑似新物种的海蛇,碰过的都算在内。
也发了一些照片给关霖。
每种蛇更清晰的多角度的视频,必须在签订合同之后风羿才会给,在没签订之前,风羿只是发了网上新闻里的图。
关霖一边看风羿列出来的蛇名,一边在网上搜索每种蛇对应的信息。
不查不知道,一看,我嘞个去!
从几厘米的到大几米的,有毒的无毒的,蚯蚓样的毛虫样的,跨度真大!
虽说现在关霖自己的工作室并不只有他一个人,还带了徒弟和其他员工,但面对风羿列出来的这些,还是深感压力。
这些模型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全都要做成精致逼真的收藏级模型,需要花费的时间不少,接下风羿的单,基本就不能接其他人的了。
不过,这单还是要接的。
一个大单除了能带来钱财,还能扩大自己的名气,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思索之后,关霖打算亲自过来面谈。
风羿也让小乙抽空来一趟,谈合作拟合同这方面小乙是专业的。
关霖是在两天后到达笠城观测站,之所以没有在第二天就过来,是因为他还带了几种不同材料做成的模型,做了准备工作,当面跟风羿说明不同材质的优缺点。
详细商谈过后。
风羿翻手机里的照片:“你先做一条银环蛇,如果我能满意再继续后面的。”
“行!我做好了拿给你看!”关霖爽快应道。
能不能拿下风羿递出的大单,还是得凭真本事,说再多不如拿出实物证明。
以前关霖对蛇不了解,为了风羿这一单,他特意带着徒弟们去有银环蛇的爬行馆观察取材。
风弛给风羿打电话询问这边的进展时,还笑道:
“除了现实存在的,也做一些不存在的啊,我不是说考古类,我是指幻想类的!比如,把我给你p的那张贺卡图也做个模型,你自己的收藏馆,除了蛇也放点个人元素的物品嘛,做真一点,等比例的,到时候放在你收藏馆里做镇馆之物!灯光一聚,那模样能辟邪!”
风羿也一副开玩笑的口吻:“行啊,不过我得找人修图,你p的那个太糙了!”
尾巴不够长,颜色不够正,鳞片形状不对也不够光亮!
还有眼睛、牙齿等各部位的细节,都没有!
风羿要做原形等身模型,肯定得完美!
要真,那就真得彻底!
到时候模型做出来往收藏馆c位一放。
谁会信他真就长这样?
没有谁!
收藏馆的事风羿在与管家聊天的时候也说了,还提了自己原形模型的事。
管家:“我来做。”
风羿:“什么?”
管家:“伱的等身模型,我来做!”
风羿想一想,同意了。
他在外面出任务,管家自己在家里也无聊,有点事干也会觉得日子过得充实。
管家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从零开始学习都行,风羿也不要求他什么时候做好。
反正这个不急。
就算到时候做得不好,风羿也不在意,他老人家高兴就行。
每天都离现形更近一步 第229章 团购
海水之下,一条青环海蛇正在捕食。
狩猎者在凶狠猎杀,被捕食者在激烈挣扎。
在它们旁边,穿着潜水服的风羿静静拿着手机,摄像头对着那边拍摄。
手机已经套上了防水壳,拍摄功能属于市面上的顶级配置。
海水也不是特别深,光线尚可。水过深的位置, 海蛇也不一定喜欢。
现在风羿能清楚拍到海蛇捕食鳗鱼。
应该是某种蛇鳗。虽然带“蛇”字,乍看上去也很像蛇,但依旧是属于鱼类。很多赶海博主忽悠人说抓到蛇,其实抓的是像蛇的鳗鱼。
去过水族馆见过鳗类的人都知道,很多鳗鱼喜欢藏一半露一半,或者只是露出一小节, 一旦有人靠近,受到惊吓, 就迅速缩回沙子里。
现在,这条鳗鱼遇到海蛇狩猎,它当然也想钻回沙子里去,但海蛇不让。
咬住不松口,利用缠绕不断借力拖拽,海蛇那股狠劲儿,也是另一种死亡绞杀。
风羿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安静地在那里拍摄。
抓海蛇不仅仅只是执行任务,他还把这个过程当成锻炼。
来到这里这几天了,他已经有些明白, 可能因为自己的原因, 靠近岸边的区域,鱼和蛇都很少。
在他前面到达这里的人说过, 之前这里还有人钓鱼,现在钓不到就跑别的地方去了,连抓海蛇的人也得跑远才能遇到海蛇, 离近了影都见不着。
所以, 还是一个自我控制的问题。
风羿在白天穿潜水服下水,老老实实练习两天,终于有了明显进步。
至少面前这条海蛇捕食的时候可以忽略他了。
风羿是凭借嗅觉和感知,知道这里有海蛇,也有鳗鱼,并不是凭运气。
不过这些他不会对外说,反正别人问起来他就回:
“我一过去就看到蛇跟鳗在互绞!”
“绞得特别激烈!”
“然后我就兴奋地举起了手机”
等海蛇终于将鳗鱼拽出沙子,风羿会继续跟踪拍摄一段时间,然后,把它抓回去。
这条只属于寻常的青环海蛇,带回去记录取样之后会重新放归,不过后续工作有专人去做,风羿的任务只有抓海蛇。
不,也不只有抓海蛇。
风羿还要整理视频,编辑好了发网上。
既能完成联保局宣传室给的任务,自己也能从中练习自控技能,还能抓海蛇。
完美!
风羿在海里跟拍海蛇吞鳗鱼,同一时刻,监测站的某个小会议室。
几位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聚在这儿商议事情,他们并不都是此次海蛇任务组的, 有的是被沈教授的事吸引过来的。
“那条疑似新物种的海蛇,会不会以前不生活在这片区域?会不会有墨城那边的因素在内?”
“有可能, 那边的异变驱使它离开原本的生活环境,来到这里,才会被发现。咱们可以扩大搜寻范围。”
“但现在没有证据,那边收集到的数据还在分析,现在也只能猜测。”
“老沈这次可受了大罪,还躺着呢。”
“但他也握住了别人没有的机遇!听说他现在躺病床上还在整理材料,估计出院就能写一篇论文出来。”
说起这些,不可避免地也聊起始祖工厂。
倒不是每个人都那么看重广谱抗蛇毒药物,很多人可能一生中都不会在野外遇到一条活的蛇,遇到剧毒蛇的可能性就更低了,绝大部分人根本用不上这种“神药”。
他们只是震惊于这个研究成果,而让他们如此关注广谱抗蛇毒药物,主要原因是,他们知道始祖工厂在研究这個药物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的、能创造更高价值的东西,比如当年轰动全球的“始祖s”系列活性物质,再比如,现在的“始祖y”系列。
了解始祖工厂的人都知道,这个公司的创办最初,目的就是研究广谱抗蛇毒药物,因此,不管是曾经掀起无数风浪的“始祖s”,还是现在正在蓄势的“始祖y”,很可能跟蛇毒有关!
不是没有人想去破解,大家都猜测过,这两个始祖系列活性物质,是否是从某种蛇或者某几种蛇身上发现的?
但是,同样研究蛇毒,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那么多人,那么多厉害的实验室和团队,可以说,星球上现存的、已知的所有蛇,都试过一遍,但没有一个能够破解!
谷瀛
因此,后来又有人猜疑,所谓的广谱抗蛇毒药物研究过程中的副产物,是否只是他们推出的一个幌子,一种伪装,用以干扰大家的视线,让大家的逻辑走偏?
也许不是从蛇身上发现的呢?
也许是陆地或海洋里的某种植物或其他动物呢?
毕竟,全世界具备药用价值的生物那么多!
“他们藏得很严呐!根本不让人找到一丝踪影。”
“换我,我也一样!这么强大的敛财工具,不藏好就得便宜别人!”
坐在右侧,端着一杯茶的微胖中年人,他是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方向,闻言说道:“也可能真的是从某种蛇身上发现,只是大家没有研究到位罢了。”
没有人能自信地说把某种生物研究透了,细胞和分子层面的奥秘,凭现在的技术,谁能研究透彻?
运气很重要啊!
或许因为某个机遇,就能有震惊世界的新发现!
“有道理,盲区很多。”
“这属于他们的商业机密,且只在核心实验室研究,想看都看不到。”
让人烦恼的是,始祖工厂并不是一个上市公司,本身又有足够的财力和人脉,外界资本对他们的干涉有限,挖不出一点有用信息,更别提资本不够雄厚的其他人了。
研究海洋活性物质的那位沉默片刻,又说道: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通过某次机遇,发现了一个海蛇新物种,其毒液并不以神经毒素为主要组分,而是更复杂的混合毒素。然后对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提纯处理,对其中具备较强作用和特殊功能的物质进行人工改造与合成,使之为临床所用
“那个‘新物种’现在就在海里,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
这个说法得到不少人的赞同。
“有这个可能,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对海蛇的研究又很有局限性,谁也不知道海洋里究竟存在多少种毒蛇,毒液成分如何。”
海蛇的研究成本太高了啊,就算有钱砸下去,耗费了人力和时间,还不一定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或许是变异体,也或许是新物种!”
“新物种的可能性更高。”
“唉,总之,始祖工厂这一波要赚翻了!他们手中握着这张王牌就能稳住现在的地位!”
几个人聊了会儿各自的猜测,然后转向另一个话题。
他们聚在这里,并不只是为了讨论始祖工厂怎么弄出来的这些神奇的物质,另一个重要目的是——
团购!
“‘始祖y’第一批试用装我们没能赶上,但是现在始祖工厂已经开始对外正式售卖了,这么好的机会,说什么也得抓住!不便的是,他们只论盒卖。”
一盒里面十小管,一管的容量还没有婴儿小指头大。
正价肯定没有试用装那么便宜,试用装那点钱可以说是始祖工厂直接送出去的,给合作伙伴的福利价。正式售卖是另一个价格。
太贵了,一个人承担不起风险,多找些人一起团。
买一盒回来,每人分一管或者半管,够他们研究一段时间的了。工作地点在同一个地方的可以一起分一管。
如果真的能用有限的材料,研究出点什么,到时候申请科研基金就容易多了。就算申请不到基金,也能找别人投资,有不少大老板愿意投资始祖系列活性物质的研究。
不管走哪种方式,得到钱了,就能去多买点。初始的研究,还是节省些来。
聊着怎么来团购,买几盒分多少,突然有人说道:
“哎,风羿不是也在吗,要不要把他拉进来?”
“唔,那小子像是不缺钱的,可以问问他有没有兴趣,前两天还碰见他看沈教授发表的论文呢。”
“还是别了,我也认识一些富家子弟啊,但是这种事你看我叫不叫他们?他们不懂的!破事儿又多!看论文不一定真有兴趣,又不研究这个,拉进来还会有一些新的麻烦。再说了,你们也知道他手里有钱,他真对这个感兴趣,自己就能买一盒,何必跟人分几小管呢?”
他就是不喜欢叫外行人进来掺和!
风羿?
那不就是一个抓蛇的么。
懂个p的“始祖y”。
每天都离现形更近一步 第230章 跟祖先相比
因沈教授事件,广谱抗蛇毒药物话题热度极高,同时,“始祖y”系列活性物质也被更多人所知。
“始祖y”开始正式售卖,每天都能给风羿和始祖工厂带来许多许多钱。
因产量有限,排队预订的人特别多,风羿每天从海上回到监测站, 都能听到“谁买到了”“组团不”“预订排号多少”这类话声。
而作为获利方,风羿现在确实不缺钱,新到的一笔钱,除了购买所需要的医疗实验仪器,还用在收藏馆上。
收藏馆的位置已经选好了,就在阳城,离小凤山不远。最近小乙找人出设计图。
模型也在制作中。关霖那边还好说, 时不时会给风羿发一下银环蛇模型的进展, 从用材到布景,都能看出来相当用心。
风羿好奇的是管家那边,他问了小丙,小丙说管家最近整理出一个房间作为工作室,不让他进,因此也不知道管家在里面琢磨什么东西,一待就是好久,格外投入的样子,精神状态也挺好。
只要管家身体没问题, 风羿由着他了,他老人家高兴就行。
又是一天出海抓蛇归来。
风羿今天的收获不错,又抓到了两条海蛇。
对于任务组其他的人而言,两天都不一定能找到一条, 但这货一天能抓两条!最少也会抓一条,就没有空手的时候!
这还是风羿根据其他人的情况做出调整,有所收敛,要是放开抓,他能把这个区域抓绝种。
风羿收敛自身气息后,附近水域也逐渐有海蛇活动。
岸边这两天增加了警示牌,上面画了海蛇样子的图案,告诉大家此片区域有海蛇出没。
天气越来越热了,难免会有人偷偷到海边游泳,让大家提高警惕,别被咬了都不知道,等发作再送去医院就晚了。
就算有神药级别的广谱抗蛇毒药物,如果治疗不及时,那就是个悲剧。
安全起见,要游泳还是去游泳馆吧。
同时,也警告大家不要有过多的好奇心,如果在海上见到海蛇了,非专业人员不要跟海蛇玩。
哦,专业人员也不一定能hold住。
如果不是有广谱抗蛇毒药物,专业人员的数量已经“-1”了。
往回走时,风羿看到了沈教授。
沈教授已经出院了,只是行动不便,外出还是坐在轮椅上。
水泥小路上, 旁边有一个观景平台, 沈教授控制着轮椅,静静在那儿吹海风,看着远处的海面不知道在想什么。
看到风羿走过来,沈教授露出微笑。
任务小组里,九成的海蛇都是风羿抓的,今年收集到的数据格外多,任务组组长相当满意,每次提起风羿,脸上都笑得开花。
这本事,也难怪联保局会破格将他提拔。
“今天收获又不错吧?辛苦你了!”沈教授说。
“不辛苦。”风羿道。
虽然每次有人问他都这么回,但相信的人并不多。
沈教授也是“不相信”的那一类,找海蛇并不是个轻松的活儿,而且,这两日气温较高,阳光强烈,他们用的船也不是高档游艇,长时间出海不好受。就算潜水也不是成天待水下吧?待水里时间长了也难受。
正想说一句“都晒黑了”,话临出口,沈教授视线一顿。
风羿这小子还是这么白啊。
脸上半点看不出长时间晒过的痕迹。
或许,他比较注意防晒?
风羿看看周围,问:“您一個人出来的?”
沈教授不纠结防晒了,听到这话,回道:“是啊,写论文的时间太久,出来放松一下。”
想起别人说风羿看过他的论文,沈教授看风羿的视线又温和三分。
“听说,差不多已经确定那条海蛇是新物种?”风羿问。
“嗯,部分数据还在整理。”
随着各个任务组在不同区域执行任务,每年都能发现蛇类新物种,有时候一年发现好几种。
只是,在此之前,沈教授真没想过自己会以这样一种方式,遇到一条海蛇新物种。
“蛇类其中一个强悍能力,就是它们超强的适应性,能够在大多数生态系统生存下来。发现新物种并不奇怪。而且我相信,还有很多蛇未被人类发现。陆地上是这样,海洋里更是。”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风羿说。
谷濴
蛇类能扛过上一次的物种大灭绝,能蓬勃发展,藏身(宅)的本事绝对不小,只是人类还没找到它们罢了。
沈教授:“我是幸运的,能遇到一条新的海蛇,还能有救命药。只是不知道它平时是不是生活在这片水域,任务组其他人并没有再找到第二条这样的海蛇。你认为呢?”
风羿想了想,他最近抓海蛇时也没有在附近闻到那类海蛇的气味,便说道:“我觉得,它们平时不生活在这一带,可能是洋流的变化,暖流把它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辗转来到这里。也可能是别的原因。”
沈教授欣慰地看了风羿一眼,“我们讨论时也说过这个可能,但是洋流监测数据有限,暂时还不能确定这个猜测是否正确。”
沈教授看了看自己被咬过的手指,又望向海面,“你知道,海蛇是从哪里来的吗?”
风羿一脸疑惑:“??”什么哪里来的?
沈教授:“咬我的那条海蛇,虽说是新物种,但其实它和寻常青环海蛇,平颏海蛇,以及陆生的眼镜蛇类,亲缘关系很近。”
风羿懂了,“以前看过一篇论文,说海蛇是从陆地蛇演化过来的。”
沈教授点点头,“如果看它们的分类,会发现很多海蛇都分在眼镜蛇科的下面,现在的看法,一般认为它们是从古眼镜蛇演化而来。近两千万年前,真海蛇类从陆生眼镜蛇类演化而来,而青环海蛇这样一个独立物种,可能已经存在了近一千万年。”
风羿问:“它们会重新上岸吗?”
沈教授:“谁知道呢,也许吧。两千万年前,它们从陆地到海洋,两千万年以后,它们是会重新上岸,还是会在海洋扩大活动区域,谁也不知道。这些年收集到的数据,海蛇确实在扩大它们的活动范围。”
想到一些海蛇的传说,沈教授笑道:“有一些不太靠谱的记载,说古时候有渔民在海里见过大海蛇呢。如果是早期演化阶段,出现大体型海蛇我还会信,但,古代渔民很大可能是认错了,把其他生物看成了海蛇,或者夸大描述,古代的神话传说很多就是这么来的。”
风羿抠了抠下巴。总觉得,可能,那个渔民没有看错呢?
渔民可能只是认错了,不是海蛇,而是别的什么“未知生物”的尾巴。
沈教授:“真假无所谓,我对现有海蛇的基因更感兴趣。以寻常的青环海蛇为例,它们的基因组中有九百多个基因家族发生了扩张,一千五百多个基因家族发生了收缩,因为这样的变化,嗅觉,听觉,视觉,氧气感知,能量代谢,免疫应答,等等方面的功能都发生了变化,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大自然的正选择,适者生存。我喜欢通过基因去解密,去寻找它们曾经的样子。”
听沈教授这么说,风羿自己也好奇:
跟我的祖先相比,哪些基因发生了收缩?哪些基因发生了扩张,又有哪些属于正选择?
不过他们这个种族,好像每一代都不一样啊。
他的毒液属于复杂中的复杂型,毒牙是大管牙。
姑奶奶是血循毒为主,却是小沟牙。
再上一辈,疑似没有很强的毒素,可能没有毒牙。
这个“正选择”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和平年代,他这么强的混合毒,这么大的牙,它合理吗?
没有太纠结这个问题,沈教授吹海风吹得打了个喷嚏,风羿把他推回监测站了。
除了沈教授这个伤员,任务小组其他人很快就要离开笠城,沿着海岸往南,前往下一个观测站,继续收集海蛇数据。
不同位置的观测站,规模也不一样,有大站也有小站,有的离市区远,有的离市区近。
居住条件就算不是太好,也不会太差,毕竟这些是有经费支持的。
国内是由三个任务小组收集数据,他们这个任务小组负责三分之一区域,通过这些任务来更新海蛇数据库以及它们的毒素数据库。
这样的数据库对风羿没有太大的用处,但可以为很多研究人员提供数据支持。
——
阳光从窗外照到餐桌上。
风羿捧着他的法海钵在嗦粉。他今天没有任务,休息一天。
steve一个电话打过来。
“风羿,什么时候回阳城?我会在阳城停留一段时间,你要是任务期间有假期的话,回阳城咱聚一聚,我刚认识了两个非常非常非常可爱腼腆的女孩儿,介绍给你认识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