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结同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希行
那兵丁哦了声,目光在她脸上转啊转,只看得刘梅宝带着几分惶惶羞涩低下头。
“我帮你看着点吧,有合适的机会就帮你一把。”他说道,“你现在住在哪里啊?”
刘梅宝大为感激,连连施礼,毫不犹豫的将住处仔细的讲给他听,然后再三道谢才告辞了。
她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拉着卢舫转过身,才走没两步,就觉手中有大力一拽,卢舫一声尖叫,被那兵丁抓在手里。
“丹丹!”刘梅宝惊呼转身。
“大姐儿!”赵娘子也叫起来,她年老人受不得刺激脚一软竟坐在地上。
卢舫被那兵丁拎在手里惊吓之下大哭挣扎,那兵丁却松开了手。
“小妹妹,叔叔给你开个玩笑…”他笑哈哈的说道,一面矮下身子帮卢舫擦眼泪,“你叫丹丹啊,名字真好听。”
卢舫大哭着扑到接过来的刘梅宝怀里。
“军爷..”刘梅宝面色发白,颤声冲那兵丁施礼。
“去吧去吧,小丫头胆子真小..”那兵丁挥挥手笑道。
刘梅宝再不敢停留,用手扶起赵娘子,卢舫拽着她的衣角,疾步远去了。
“是个丫头啊…”这边兵丁如有所思的望着她们的背影,摇了摇头。
“喂,你胡乱招揽什么呢,该不会看上那妇人?”
“不错不错,一下子成了两个孩子的爹了,省你多大力气…”
其他兵丁纷纷打趣笑道。
“逗个乐嘛,我去哪里给她捎信。”那兵丁哈哈笑道。
“莫非真的是亲戚?”大家又忍不住互相说道。
“是又怎么样?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偏乡人上门呢,有什么稀奇…”有人摇头说道。
这话也有道理,这种事也不稀奇,前几天还有人跑到县衙跟县老爷攀亲,结果被打了出去的呢。
大家很快丢开这件事不再理会,那兵丁跟他们浑说浑笑一刻便借着换班走开了。
转入一条无人的巷子,那兵丁加快了脚步,停在一间破败的院门前,轻轻的敲了三下,门应声开了,他左右看看便飞快的闪了进去。
“..那卢阎王的妻儿果真已经找到了?..”
“…有人见过,就在平阳卫秋祭祀上..”
“…这次说是过百日,到时候再想法混进去看看…”
低低的谈话声渐渐不闻。
刘梅宝一路疾步回家,直到做到屋子里心才放了下去,身上的里衣已经被汗打湿了。
虽然具体不知道怎么回事,但直觉告诉她,方才的事有些不对劲,看来通过官府向卢岩传达消息的必须慎重一些了。
官兵虽然重新控制了湖广,但李长三并没有被抓住,这些日子从民众的口中了解到,这个李长三被打的这样狼狈逃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每次都像烧不尽的野草一般,很快就死灰复燃。
女儿在怀里睡着了,刘梅宝尚不知觉,依旧轻轻的摇晃着。
卢岩升官了,是副总兵了,她的嘴角不由浮现一丝笑,这是他用功劳换来的,也是实打实无人能随意剥夺的地位。
不过,孩子要过百日…她的心忽悠悠的沉下去,低头去看女儿。
女儿攥着拳头歪着头****吐着一个泡睡的正香,或许是因为一直以来吃不好睡不好,这个孩子显得有些皱巴巴的,远没有卢舫这么大时漂亮。
不过,都是她的心肝宝贝。
刘梅宝低头亲了亲女儿的脸,睡梦的婴儿晃了晃。
孩子过百日….是那个官妓的吗?竟然跟柔柔差不多,那时候已经怀上了?不过不对呀,怎么算都不对啊,卢岩不是说只那一次….又或者,卢岩在说谎?
她忍不住用力的去想,却因为当时太过于慌慌,连那官妓什么样子都记不得了,更别提打量身子。
屋子里不知什么时候黑下来,赵娘子举着油灯推门进来,看到坐在床上一动不动的刘梅宝吓了一跳。
“坐了这半天?”她忙放下灯走过来问道,“怎么了?”
刘梅宝回过神,只觉得手脚僵硬,忙将孩子放在床上。
“没事,没事,柔儿睡的不踏实,我便抱着她…”她笑道,只能用女儿来扯谎。
赵娘子没有怀疑。
“可不能惯孩子这毛病,一抱就放不下了。”她说道,去看孩子。
婴儿正好睁开眼,晃着头打小哈欠。
“醒了。”她高兴的说道。
二人低着头看孩子,昏昏的灯光以及外边传来赵老汉给孩子们说笑的声音,给这秋夜添了几分暖意。
赵老汉的饭店经过收拾重新开张了,但这家倾尽他们所有的食肆却没有带来养家糊口的希望,生意冷清,难以度日。
这时候不是李长三控制这里的时候了,很多大饭庄酒楼都陆续开张,城里重新变得热闹起来,他这个小门店根本就无人光顾。
要养活这么多人口,赵娘子便通过街坊介绍去给有钱人家做浆洗的零工,刘梅宝负责照看三个孩子,顺便有客上门时给赵老汉打下手,日子勉强能够前行。
但刘梅宝却越来越焦急,她想回山西,带着两个孩子自己回去,再没有亲自见到卢岩之前,什么传言什么人说话,她都不会理会的。
她只听他说,他说她就信。
但这个念头只能想想,一则没钱,二则就是有钱,她也不敢带着两个孩子跋涉这么远,如果她真的要走,赵老汉一家肯定会陪着她去,但已经受人如此大的恩惠,怎么还能拖累人家跟着自己背井离乡。
“有什么吃的?”有人站在门边探问道。
刘梅宝忙站起身来。
“有炒菜汤茶…客官您想吃点什么?”她含笑问道。
那人却纵了纵眉头,看了看有些简陋的内堂。
“算了,你们这能有什么可吃的。”他嘟囔一句转身走了。
刘梅宝有些无奈的叹口气,回身看看内堂,几个月前被火烧了,这是赵老汉倾尽所有才修补起来,如今修补好一个屋子要花很多钱,他们没有钱,只能简单的用现有的材料修葺起来,看上去有些残破,卖相不好,自然也招揽不来生意,但招揽不来生意,也挣不到钱,便没办法将饭堂装饰的好看,这真是一个死循环。
钱啊钱,刘梅宝坐下来,吐口气,又笑了笑,想起自己刚穿越来的时候也是穷得要饿死的境遇,想到这个,便又想到宋三娘和周良玉,她脸上的笑便苦涩起来。
舅妈会担心死了吧?周良玉…小棂…
她伸手捶了捶头,赶走杂念,这些事她不要想,想也没用,现过好眼前吧。
到了天黑,赵娘子回来了,面如死灰,一进门就大哭,吓得一家人都毛呆呆的。
“…我去厨房送柴,不小心碰掉了老夫人的药,要我明天赔一份…”赵娘子坐在椅子上拍腿大哭。
“什么药?咱们赔就是了。”刘梅宝将孩子放在床上,推了推卢舫。
正瞪着眼看赵娘子哭的卢舫便乖乖的过去坐在床上看着妹妹。
刘梅宝走到赵娘子身边,给她倒水。
“我去药铺问了,人家说就是拿我的命来抵我也买不起…”赵娘子大哭,一面捶着胸口,“都是我笨手笨脚,惹来这麻烦….”
===============================
昨晚干了件蠢事,怪无聊的,这叫什么事啊,嗨,真是,这臭毛病也没得改,打起精神来,好好讲故事!反正希行就这样了,大家别笑话我,再努力进步吧。知道的姑娘暗自一笑好了,不知道的也就别打听了,挺丢人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药结同心 第二百七十二章 试探
屋漏偏逢连阴雨。
赵老汉蹲在门口望着黑夜沉默不言。
铁勺听不太懂,看卢舫上了床,自己便也蹭了过去,跟他没话找话说,只可惜卢舫一向话不多,三句答不了他一句,但这并不妨碍铁勺说话的兴致。
刘梅宝过去,捡起赵娘子放在桌子上的一个盒子,打开一看。
里面躺着一块熟悉的物品。
“是阿胶啊。”刘梅宝抿嘴一笑说道,左右看了看,“娘你把它滚到灶火里了?”
赵娘子抹泪点头。
刘梅宝也不再说话,拿着这阿胶翻来覆去的看。
“没事啊,还能用啊。”她看了一时说道,“正好可以炒制一下,哪里犯得着让娘抵命。”
她说着还忍不住笑起来。
赵娘子可笑不出。
“你这孩子懂什么,这可不是你认的的那野地里乱长的草药,这可是..可是从山东来的精贵药材..”她认真说道,“吃了能起死回生的..”
刘梅宝哈哈大笑。
“娘,你听他们哄你。”她说道。
“哄我也好,不哄我也好,反正人家是要我赔,我赔不起。”赵娘子流泪说道。
刘梅宝便笑了笑。
“娘,我拿去试试。”她说道。
“试什么?”赵娘子泪眼看她。
“试试能不能变出一个新的来。”刘梅宝笑道。
赵娘子有些哭笑不得,当初刘梅宝救治她男人后,她也认为这妇人是个大夫,结果刘梅宝说不是,自己不会看病,只不过是略懂些药材,这话让她不太明白,但看刘梅宝也不是说谎,便信了。
她无心开玩笑,摆摆手让刘梅宝随便去弄吧。
刘梅宝抱着孩子带着卢舫回屋子去了,看着她们母子轻松而去,赵娘子不由重重的叹了口气,面上闪过一丝失望。
“不是亲生的孩儿,到底是隔了一层。”她喃喃说道,“我都这样了,她还没事人一般。”说着自己又自嘲的一笑,“可不没事人一般,如今日子太平了,她还有大官亲戚,纵然是远亲,但真要去了人家也不会不接济,孩子也生了,大女儿也长大了,她自己长的也不错,实在不行另寻个人家再走一路,娘三个什么也不干也活得下去,咱们又老又穷,还有个小的拖累….”
她越说越难过,又哭起来。
“胡说什么呢。”赵老汉站起身跺跺脚吼了她一句,“孩子是那样的人吗?你自己瞎叨叨什么呢!”
赵娘子垂泪。
“他爷爷,这次是过不了这个坎了,不如卖了我去..”她说道。
“卖了你能值几个钱?”赵老汉烦躁说道,“搭上铁勺也不够!”
“你可不能打铁勺的主意。”赵娘子顿时又哭起来,“咱们赵家就剩这一根独苗了。”
赵老汉哭笑不得。
“你这老婆子…”他说道,又想到眼前的难关,到底是笑不出来。
“前几天,西街的王婆托我打听她。”赵娘子忽地说道。
赵老汉愣了下,旋即明白了她指的是谁。
“那王婆子专干那不地道的生意,你可离她远点。”他低声喝道。
“她要是再走一路,对她也不是坏事…”赵娘子迟疑一下说道,“她年纪还轻,又识字,长得也好,何必为了那个不知死活的男人守一辈子,那男人只怕是死了,就是活着也早另娶了…..”
“你别瞎叨叨。”赵老汉瞪眼低声喝道,“人家救了我的命,你却算计着将人家卖了去,也不怕被天打雷劈。”
“不用天打雷劈我也活不了了。”赵娘子大哭道。
“大不了卖了这家,咱们一家子给人家做工抵债去。”赵老汉焦躁说道。
“活着怎么就这么难啊,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养的孩子都死光了,老天爷还不放过我。”赵娘子大哭说道。
赵老汉被她哭的心烦意乱,干脆去门外蹲着发呆,赵娘子在屋子里哭了一会儿,发现铁勺不见了,忙又找,正找着铁勺蹦蹦跳跳进来了。
“这黑灯瞎火的,你去哪了?”赵娘子扯过他喝问道。
“姑姑让我陪丹丹妹妹去买东西了。”铁勺大咧咧的说道。
“大晚上的买什么?”赵娘子愣了下,又想到重要的事,“从哪里拿的钱?”
“去药铺子买什么黄..”铁勺记不清胡乱说道,一面伸手指了指身后,“姑姑从瓦罐里拿的钱。”
家里的钱都小心的藏在杂货房的一个瓦罐里,毫不起眼,就是有偷儿也猜不到,虽然里面没几个钱。
“了不得..”赵娘子一拍腿面色大变就要喊。
赵老汉重重的咳嗽一声打断了她要说的话。
“孩子要用钱自然有用的地方,你喊什么喊。”他喝道。
赵娘子硬生生的压下心里的话,但当夜还是悄悄的去瓦罐里看了,发现少了一半的钱,不由心疼的想哭,忍了又忍没有去质问,将那瓦罐换了一个地方。
第二日一大早,正想着去找个牙子来看房子,刘梅宝抱着孩子带着卢舫过来了。
“娘没睡好吧?”她看着赵娘子憔悴的脸说道。
赵娘子不愿意搭理她。
“能睡好才怪。”她低着头说道。
“估计饭也吃不下了吧?”刘梅宝笑道。
赵娘子一阵火从头窜到头顶,抬头要说话。
“那先别吃了,咱们去把阿胶给他们送去。”刘梅宝笑道。
卢舫站上前,将手里的一个小罐子捧给赵娘子。
“奶奶,给。”他脆声说道。
赵娘子愣住了,看着眼前这个罐子,这是一个小青瓷罐,看样子还是用过的,有些发旧。
“这是什么?”她怔怔问道。
“阿胶啊。”刘梅宝笑道,一面催促她,“娘,快走吧,早点给了人家早点了事,省得睡不好吃不好的。”
赵娘子迟疑的打开盖子,见内里放着的阿胶早已经跟自己拿回来的不一样。
“这..这怎么不一样?”她问道。
“当然不一样,她们家的是生胶,我这个是炒制好的,论功效咱们这个更好。”刘梅宝说道。
真的假的?赵娘子将信将疑。
“你卖的?”她问道,“多少钱?”
刘梅宝想了想。
“蒲黄十三文钱,罐子不太好找,好容易找来的花了十文钱呢…”她说道,“一共二十三文,要是算上咱们家柴和锅的损耗的话,二十五文足够了。”
赵娘子怔怔看着她,将罐子往卢舫怀里一塞。
“你别逗我玩了。”她没声好气的说道,转身就往屋子里走。
刘梅宝忙腾出一只手拉住她。
“娘,我没逗你,实话告诉你,我有个家传的秘方,就是做阿胶的。”她认真说道。
赵娘子犹豫看她,见她神情不像开玩笑,再想到当初这妇人的确展露一手救了她老头子,这才信了几分。
“走吧,拿去给那人家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刘梅宝笑着推着她,“我和你一起去,是假的让人家打我。”
赵娘子将信将疑被刘梅宝推着出门,卢舫跟着,铁勺看见了便也跟上来,大人小孩浩浩荡荡的向街上而去。
樊城杨家的门房看到站在门外这群大人小孩时,差点以为流民上门了。
“什么?还阿胶的。”门房问清了才松了口气,恶狠狠的瞪了赵娘子一眼,“还阿胶用一家子都来吗?还以为是来打架的…..去角门那里找人。”
赵娘子点头哈腰的赔笑,带着刘梅宝孩子们去了角门。
刘梅宝抬头审视这间宅院,青砖古朴有些年头,且显然被李贼劫掠过,虽然经过修补但墙头还是残留下火烧的痕迹,宅子也不算很大,跟当年河东堡操守的宅院差不多。
“这房子大吧?”赵娘子带着几分小心羡慕对刘梅宝说道,“这杨家可是咱们樊城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先祖上可是做过知府老爷大官的。”
刘梅宝点点头,笑着夸了声大,真厉害。
“你说话小心点,这样的人家咱们可惹不起…”赵娘子嘱咐道,又拉着卢舫和铁勺再三训诫,“…见了是要叩头的..不许乱说话…”
铁勺被三两句话吓的有些毛呆呆的,踌躇着不敢往前走,卢舫没什么反应。
赵娘子很快到了角门边叫来了人。
“真的假的啊?”看着她递上小瓷罐,仆妇很是惊讶,“你真的弄来阿胶啦?”
“是啊是啊,大娘子快请管家娘子看看吧。”赵娘子赔着小心说道。
仆妇看了看手里的瓷罐,嘟囔一句怎么用罐子装便进去了。
不多时便气呼呼的折回来。
“这叫什么阿胶,真是好大胆,骗也骗到我们家头上来了。”她愤愤说道。
赵娘子立刻心里冰凉,回头看刘梅宝。
“这是炒阿胶啊。”刘梅宝对那妇人含笑说道,“想必夫人们吃阿胶都是放火上烘软切用的,我这个是用蒲黄炒制的阿胶,是断不敢来哄骗的,如果实在不信,不如请个药铺的人瞧瞧便知真假。”
那仆妇见她虽然穿着打扮跟着赵娘子一般穷困但神态平静不卑不恭,说出的话又条理清楚,迟疑一刻便又进去了。
“哟,还是个懂行的。”内里的厅房里坐着的官家娘子听了似笑非笑道。
还强调了火上烘软,不就是暗示赵娘子将阿胶打翻滚落到灶火里其实不影响使用,他们是在故意讹诈么?
管家娘子思付一刻拿起那罐子去见老太太了。
“我见识少,不知道她说的真的假的,还请老太太给掌掌眼。”将事情原委讲了,那管家娘子笑道。
杨家老太太来了亲戚,此时都在一起坐着,她如今孙媳妇都有了,家里的事早就不管了,但被家人这样重视还是很高兴的。
“其实人家小门小户的哪里赔得起,咱们少吃一块也不打紧,人家可说不定就要倾家荡产了,不管真的假的,都不要计较了,如今才遭了灾,那朝廷还免税什么的安抚民众,一块阿胶就不要追着人家要了。”老太太笑着说道,并没有去接纳管家娘子的阿胶,而是让随手搁在一旁。
“老太太慈悲。”大家都纷纷恭维。
那管家娘子领会笑着施礼然后退出去了。
听到仆妇的话,赵娘子如释重负连连道谢,她再没想到事情这么轻易就解决了,看来这些富人还是有慈悲心肠的。
刘梅宝在一旁有些迟疑。
“老太太就没说着阿胶怎么样?”她问道。
那仆妇不耐烦的看了她一眼。
“问什么?老太太给你们脸面呢,真是不知好歹。”她哼声说道。
“其实这阿胶有个名字叫太太阿胶…”刘梅宝迟疑一刻,还是说道。
“什么太太老爷的。”仆妇皱眉,“快走吧快走吧,家里人多事多的,没功夫跟你们闲唠。”
太太阿胶其实她没做多久就停了,有名的话想必也只是在山西境内,天南地北的这边没听到也很正常。
刘梅宝有些失望,但又释然。
“快走吧。”赵娘子忙拉着她,再次对那仆妇道谢一行人离开了。
且说这杨家老太太屋子里人并没有将这个插曲放在心上,继续热闹的闲谈。
“…听说这里闹了灾,急得家里日夜不安,谢天谢地你们都平安避难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说着擦泪,她的口音带着山西陕西味,“这不才听说官兵平乱了,娘就催着我们来,说无论如何要接姨母你们一家到我们那里去,这地方可是呆不得了。”
杨家老太太流泪笑。
“故土难离,别的地方再好,到底也不是家啊。”她叹息说道。
这边亲戚说着话,那边有个十二三岁的姑娘坐不住在屋子里乱转,站到了条几前逐一看上边的摆设,最后停在一个瓷罐前。
这是那管家娘子方才随手搁在这里的阿胶罐子。
“娘,你看,姨姥姥家也有太太阿胶呢。”她高兴的说道,“还就摆在这里,不像姥姥,藏在阁楼里,好像人看一看就化了似的…”
------------------------------------------
四千字章节,明日推荐结束,恢复单更,谢谢订阅支持投票,也就为了你们我还能写下去,估计这话也就你们看见,谢谢,恨比爱大,爱我的不会说出来,恨我的是一定会说出来,最近情绪低落,我努力调节中,还有结尾没那么快,急着看结局的人别等了可以先离开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药结同心 第二百七十三章 识货
赵娘子的阿胶难事总算有惊无险的过去了,虽然不至于倾家荡产,但这份打零工的活算是丢了,饭馆的生意依旧毫无起色,家里的存粮已经就要见底了。
赵娘子夫妇唉声叹气,刘梅宝也好不到那里去。
柔儿如今小,卢舫也特别粘人,她不可能去药铺打工,再说,也没那么容易就说服药铺给她工作,想当初当上个药柜费了多少周折,还是看在刘知县的勇义的面子上,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如今可没这境遇。
这期间在衙门前遇到的兵丁来过几趟,不是不动声色的打量刘梅宝,就是突然喊她和卢舫的化名,好在有惊无险的母子二人没有露出马脚,又过了一段日子,那人便不来了,刘梅宝才稍微松了口气,但却是不敢轻易再去走官府的门路了。
卢舫从最开始的总是追着问爹什么时候来接我们,到现在已经不问了。
“如今官兵已经打了胜仗,这里不再是坏人的地盘,你爹很快就找到咱们了。”刘梅宝怕小孩子心里产生阴影,不时的和他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