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药结同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希行
卢岩双手枕在脑后,笑了笑,显然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我答应了。”他笑了一下坐正身子说道,将手放回身前桌子上。
师爷一愣,神色更凝重几分,还带着几分不解打量眼前这个年轻人。
“大人,何必如此?”他不由问道。
卢岩握了握双手,带着几分轻松笑了笑。
“事实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说道,“只是觉得应该这样做。”
师爷哦了声,视线并没有从卢岩身上移开,这与他一贯的低调唯唯诺诺小心谨慎态度不同,看样子竟还要卢岩接着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药结同心 第六十二章 打算
“我只是觉得做事还是名正言顺的好,虽然多花些钱,但将来总会方便些。”卢岩接着说道。
“那么,大人所想的将来是什么样的将来?”师爷看着他,忽的问道。
他这话突然问出来,卢岩倒有些意外,看向这个干瘦还有些猥亵的老头。
这个老头并没有向以往一样不敢和他的视线相对,而是抬着头,面色肃然的看着自己。
卢岩就笑了。
“我这样一个人能有什么将来,不过是大家能吃饱饭睡好觉,不会被人如猪狗般驱逐杀戮便足矣。”他笑道。
“大人如今已经掌控了整个大盐池附近的盐路,就是河中府的盐商也不敢对大人说半个不字,如今官盐废弃,私盐价高,就凭这一个进项,大人每月都有千两银子吧。”师爷缓缓说道,一面掐指算。
卢岩只是让他来协管盐巡司的公务,除此之外其他的事都还是由自己那些亲信掌握,尤其是涉及到钱财的事,就是亲信中知道详细的也不过四五人,这师爷竟然张口就将盈利说了个大概。
卢岩面色并没有不悦,依旧淡淡的。
“大人勿怪,没人告诉老儿,只不过老儿在这三教九流混了半辈子了,自己算也能算个大概。”师爷又躬身说道,一面再抬起身接着说道,“正如老儿所说,大人有财,手下又有一干骄勇,在这解县巡检司的位子上,只要你不想走,就没人能逼你走,安安稳稳一辈子做个富家翁是没问题的,何必花了大价钱去要这个九品巡检的位子,而且,听说大人又让人出去大肆招收弓兵了?且喊出月例十两银子的高价…..”
卢岩带着温和的笑,只是看着他,不言语。
“大人,如今一个妇女小厮卖也不过二两银子而已….”师爷亦是看着他,缓缓说道,“这一下子要来的人只怕没有几千也有几百了吧?”
“差不多,”卢岩笑着点点头,“到今日已经暂时收了一千人了..”
一千人,这个数目还是超过了师爷的预料,他不由微微失态。
“一千人..”他不自觉的算出一个数目,脱口道,“大人,这得用多少银子养啊!”
巡检司从功能来说属于兵防军防,但却又不同于那些卫所,没有正规军队,所统领的不过是从当地农民中佥点的弓兵,这些巡检巡检司弓兵不由朝廷出钱供养,而由巡检司自己负责,因此就师爷所知的这些巡检司,养这么多弓兵的卢岩这里还是头一个。
如今世道乱,鞑子灾流民祸四起,人命最贱不值钱,又不是朝廷卫所,疯了才养这么多闲人。
“所以最近是有点缺钱啊,光靠河中府这点地界不够咱们赚钱了。”卢岩点点头靠在椅背上,脸上浮现几分愁容,带着几分真诚看向师爷,“我没读过书,我们这些人也没见过世面,当官也好做生意也好,还得要师爷你来指导啊。”
你还没见过世面!师爷心里哀嚎一声,一个小小的巡检司养千人弓兵,见过这世面的人还真不多。
“大人,你到底有什么打算?”师爷沉吟一刻,眼中带着难掩的探问惊奇看向卢岩。
“我不是说过了吗。”卢岩温和一笑,再次拿起笔,“只是大家吃饱饭睡得好觉,不被人猪狗般驱逐杀戮便是了。”
师爷便不再问了,只是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自相处以来,这个年轻人越来越让他觉得不可小瞧了。
他心里忽然升起一个奇怪的念头,也许,那次无意间错过逃跑机会而被这群人抓住,就是他这辈子迎来的命运转折点。
“不过,那件事师爷还得尽快给办好啊。”卢岩又说道,抬头看了眼师爷。
师爷打个机灵,从乱乱的闷想中回过神,顿时又是愁绪满头,他还以为大人想开了丢开这无聊的儿女事不提了呢。
“我知道了,我再去想想办法…”他垂头丧气的说道。
其实不就是娶个媳妇嘛,对于一个敢养一千弓兵的人算什么大事,对方又不是高门大户权贵豪强,偏偏大人如此多顾忌,又怕吓到人家又怕污了人家的名声,搞得低声下气偷偷摸摸,真是头疼的很。
他躬身便要告退,却又被卢岩开口唤住。
“今个还没教我识字呢,”卢岩指了指桌上的百家姓,含笑道,“师爷,坐吧。”
几日过去后,并没有意料中的生意上门,刘梅宝便有些丧气,看来像王六七这样的事不常见啊,也是,想到自己炮制的那些假中药,技艺平平的宋郎中都能一眼分辨出来,更不用提那些大药铺大药行了,也就王六七这样的一个刚入门的外行再加上又是经过加工的中成药,才给了她一个机会。
虽然自那日提亲后,卢岩再没人出现过,但刘梅宝还是被关在家里,家务不多,她又不愿意学那些女红,每日闲的有些无聊。
门外咯噔响,是周良玉打柴回来了,她忙放下手里的书忙去开门。
周良玉背着一捆柴,手里还拎着一个空框,身后还跟着一个男人,手里抓着两个纸包。
“这是要找妹妹鉴药。”周良玉解释道。
听他这话,刘梅宝面上浮现警惕,宋三娘子也停下织布,从屋子里走出来。
“是我到宋郎中药铺送药,遇到他正在和宋郎中争执….”周良玉自然也知道那日那个莫名奇妙的妇人的事,忙解释道。
“什么狗屁郎中,连个药的真假都看不出来。”男人此时插话说道,“明明吃了不管用,非说是真的…”
他的年纪约有四十,满腮的虬髯,看上去很是粗豪,说话也很是粗狂。
大嗓门嚷的邻居都探头来看。
“听说你这个小娘子会鉴药真假,你就给看看呗。”他接着大声说道,街口的人都能听到。
听到宋郎中,刘梅宝这才放下警惕。
“先生哪里的?”她问道。
“什么先生后生的,叫我曹大就行了,我是西街关公庙打铁铺子的。”他大咧咧的说道,将手里的药包递过来。
刘梅宝伸手接过来,一面请他院子里坐,那人也不客气迈步进来,看见宋三娘子,忙向她施礼。
“三娘,一向可好。”他说道,显然是认得宋三娘子的。
“你在西街住啊?”宋三娘子问道,一面浅浅还礼。
周家以前就在西街上有大宅子。
“对呀,以前周老爷还在我铺子里打过刀呢。”男子说道。
听他提起亡夫,宋三娘子便垂头不言了,那男子也觉得这个话题不太好,摸了摸头也不说话。
刘梅宝此时已经打开药包,认真的看其中的药。
“这都是从宋郎中铺子里抓的?”她一面问道。
曹大点点头。
“那应该没问题,我以前就在哪里啊,进的药都看过了。”刘梅宝笑道,还是认真地看了一遍,这些都是常用的药,的确没问题。
“哦,既然小娘子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曹大便说道,站起身来,拿出一袋子钱,“这些钱够了没?”
刘梅宝吓一跳,忙摆手。
“这个,不用了,这点药,不收钱了。”她笑道。
“那怎么成。”曹大大声嚷道,将钱扔在桌子上,“你们瞧我曹大没钱么?”
“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真不用这么多钱..”刘梅宝说道,还要说什么,见那曹大略一迟疑,似乎想到什么。
“那就十个钱好了。”他弯身拿起钱袋子从里面拿出十个钱,放在桌子上,“这不多了吧?”
这话听起来总有点怪,刘梅宝闪过一个念头,但哪里怪也说不上来。
“这真..”她有些为难,还要再说什么。
“怎么?小娘子是只肯鉴那些什么阿胶啊人参之类的好东西,我们这些药看不上眼啊?”曹大有些不高兴了,说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这..”这生意也太不像生意了,刘梅宝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想了想,伸手捡了五个钱出来,“那这样吧,你找一包药最多也就一百文,我收你五文钱好了。”
“就五文钱啊。”曹大吧嗒一下嘴,“五文就五文吧。”
按道理应该是自己这个收钱的讨价还价,怎么听起来倒成了他这个给钱嫌价钱低了?看着这曹大收拾东西道了谢走了,刘梅宝皱了皱眉。
“看起来倒像是照顾我生意来了,并非是真的需要鉴别药啊。”她摇摇头说道。
既然是城里的百姓,想必和宋郎中路老四一般,心里可怜她们一家的,如今正好有这个托词来帮衬一下了。
听了她的猜测,宋三娘子也点了点头。
“那咱们怎么办?收还是不收啊?”刘梅宝为难的问道。
-----------------------------------------
推荐:予方《阿菀》
前世为了报仇,她失去了所有尊严,泯灭良知伤害无辜。 重生而回,她不会再让任何人取代自己; 因为我是阿莞,独一无二的阿莞。 这一世,我只愿携子之手,幸福终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药结同心 第六十三章 生计
在饭桌上,三人商讨着。
“不收。”宋三娘子沉吟一刻,说道。
“那万一真是要妹妹鉴药呢?”周良玉举着筷子想了想说道,“妹妹不收钱,人家怎么好意思来?”
“那就这样。”刘梅宝一拍桌子说道,“看药价格吧,价格低的就不收了,想来一般百姓用的都是普通的常用药,不会很贵的,这样几次后大家也就不会再来了。”
宋三娘子和周良玉都点点头,这件事算是定下来了,一家人又接着吃饭,其间周良玉说些外边听到的消息趣闻,说来说去多是哪里遭灾了,粮食价格又要涨了,这消息可算不上趣闻,总之所有的信息都透露出这世道不太平,刘梅宝不由咬着筷子,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她到底处的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宋三娘子用筷子敲了下桌面,提醒刘梅宝注意仪态。
刘梅宝放下筷子,暂时丢掉这个念头,不管如今是什么世道,她都在这里了,只有想办法让自己过的好一点了,扒了两口饭,又想到什么。
“哥哥总这样打柴也不行啊。”她眼睛亮晶晶的说道,“咱们买些田地来种吧。”
宋三娘子和周良玉看着她。
“对呀。”刘梅宝越想越觉得可行,不是说古代的地主老财有了钱都是置房子买地。
“现在一亩地多少钱?”她问道。
周良玉迟疑一刻答道:“上好的良田一亩要一两银子…”
听他一口答上来,可见也是打听过的。
周家祖上就是靠着买田置业渐渐兴旺发达起来的,却在这一辈毁了基业,换做谁也想重整家业。
综合现在的物价对比,这也不算太贵,而且手头有银也能多少买点,刘梅宝很高兴。
“舅妈,咱们买吧?”她看向宋三娘子说道,挣来的二十两银子,她都交给宋三娘子了。
宋三娘子迟疑一刻,还是摇了摇头。
“这钱留着还有别的用。”她说道。
“钱还可以再挣啊..”刘梅宝试图说服她。
“等再挣了再说吧。”宋三娘子却不为所动,一口回绝。
“不买也好,如今田税很高,咱们没有功名又不是官员,没有赋税减免,买得起田不一定交得起税,”周良玉忙说道,宽慰刘梅宝。
还有这一说,刘梅宝哦了声,仔细问了几句,不由被田税吓得吐了吐舌头。
怪不得古代农民起义都是打着田地啊不纳税的旗号一呼百应。
“那就等挣再多钱的时候再去买。”她点点头,痛快的说道。
对于古代的生活环境社会规则她毕竟不了解,她可不认为自己依靠现代知识,就能在这里呼风唤雨一帆风顺无所不能,既然他们都说不买,总有不买的道理。
如今这二十两银子可是她们的最大家底,的确不能都扔出去花了。
宋三娘子看着她忽的一笑,这还是刘梅宝第一次看她笑,忍不住一脸惊讶。
“舅妈笑什么?是笑我夸口吗?”她亦笑嘻嘻的问道。
“你到底是有主意呢还是风一阵雨一阵?”宋三娘子收了笑,慢慢吃了口饭说道,“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怎么也不争一争了?”
这还是暗暗指当初青丫的事,刘梅宝抿嘴一笑,没有说话,饭桌上的气氛微微有些沉闷。
“快吃吧,都要凉了。”周良玉忙打圆场招呼道,此事便揭过不再提。
接下来果然如她们所料,接二连三有街坊百姓上门来请鉴药,大多数说是从宋郎中药铺拿的药,个别的是从游方大夫手里拿的,刘梅宝一一帮他们看了,但均好言拒绝收钱,来人听说不收钱都少不得闹一番,但刘梅宝却只是称这是鉴药的规矩,半点不动口,大家无奈只得悻悻离去,就这样过了几日,便也没人再上门了。
“这几日宋大夫的药铺不好过吧?”刘梅宝笑道,一面给宋郎中倒上茶。
因天气寒冷,宋三娘子熬夜身虚,染了风寒,所以请了宋郎中来诊治,便说起这段的事。
“可不是。”宋郎中摇头带着几分无奈笑道,“刘姑娘你这一手可是提醒了大家,大家原本不知道药竟然也有假的…”
县城很小,再加上花园子的老鸨刻意宣传,刘梅宝鉴假药的事很快流传开了。
这一段宋郎中的药铺凡是来抓药的都会不经意的问一句,你这是药是真的吧,让他们哭笑不得。
刘梅宝笑了,对宋郎中连连抱歉。
“不敢不敢,刘姑娘这是为医者病者造福,哪里敢称歉。”宋郎中忙摆手道,说罢又整容道,“姑娘该鉴别就鉴别,别顾忌老夫。”
刘梅宝便笑着将她们一家对这些上门鉴药人的猜测说了。
宋郎中听了微微有些惊讶,沉吟一刻。
“怎么?我猜的不对了?”刘梅宝看出他疑惑,忙问道。
“也未尝不是..”宋郎中又笑了,捻着胡须,“只是也不至于这么多人都如此吧…别人也就罢了,那个曹大….”
那个曹大为人无赖又是吝啬,怎么突然也转性了,还这么大方…..
或许人心本善吧,宋郎中暗自想道。
这一点刘梅宝也知道,不可能那些鉴药的人都是这般心思,便笑着点头。
“那也没事,大家拿来的也不是什么贵重药,本身就不值钱,再说,有宋郎中掌眼,也不会是假的,大家也就是暂时不心安,过了这一段就好了。”她说道。
“刘大人忠烈。”宋郎中轻轻叹了口气,又看了看宋三娘子的屋子,“周老爷高义,吾等小民记在心里,也只有记在心里了,旁的也帮不上什么…”
这二人都是朝廷定罪的,宋郎中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刘梅宝忙摆手示意他噤声。
宋郎中也知道失言了,忙岔开话题说了几句便告辞了,周良玉亲自送他,也顺便抓药回来。
关好门,刘梅宝进屋子,宋三娘子闭着眼躺着,似乎是睡着了。
她的面色苍白,眼底深深的青,刘梅宝不由叹了口气,这都是长时间熬夜辛劳,又吃的没有油腥,营养跟不上的缘故,她也曾提议至少每个几天买些肉吃,但因为越来越高的离谱的肉价,而被宋三娘子拒绝了。
还是没有钱的缘故,要是手里钱盈余了,吃顿肉又算什么,想必以前她们顿顿都离不了好菜好肉的。
刘梅宝叹了口气,王六七一去没了音讯,如果不是那二十两银子真切的摆在这里,她都要以为这件事从来没发生过呢。
二十两银子暂时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但接下来了呢?不能细水长流的话,这日子还是没保证啊。
刘梅宝恨不得自己干脆摇着铃铛四处上药行吆喝推销自己去,当然,也只能想想而已。
将热热的鸡汤倒入碗内,刘梅宝将发烫的手指忙忙的捏了捏耳朵,晾了一会,觉得温度可以了,端起来推开宋三娘子的屋门。
织布声便是一停。
“谁让你花钱买这个的。”宋三娘子停下织布,看着刘梅宝端进来的汤碗,沉脸说道。
刘梅宝和周良玉再三要求她晚上不要成宿不睡的织布。
“说是多织布挣钱,这一生病前前后后花去了几百文,算下来还赔了好几块布钱呢。”刘梅宝扳着手指给她算了一笔账。
宋三娘子这才不熬夜织布了,只是白天多赶些活,病好了,药也停了,却见刘梅宝端进来一碗鸡汤。
“还有人参!”宋三娘子嗅了嗅,见内里浮着的几根细枝,她毕竟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当初也是人参鸡汤顿顿的补着,这味道外形自然熟悉,顿时更急了,起身就要去摸自己藏好的银子。
“不是人参,只是党参而已,哥哥从山上挖来的,没舍得卖了,虽然比不上人参补养,但也聊胜无有。”刘梅宝笑道。
宋三娘子这才松了口气。
“那也该卖了,我都好了,用鸡汤吃吃就足够了。”她说道,一面端起碗慢慢的喝。
党参其实卖了,只不过卖的钱换了几根参须,宋三娘子闻得出人参的味道,但不一定分辨出党参和人参,刘梅宝见骗过她,面上浮现几分得意的笑。
吃过鸡汤,宋三娘子便又开始织布。
刘梅宝曾经好奇的研究过这织布,看起来很好玩,实则很累人,一天坐下来肯定腰酸背痛腿抽筋。
“还是要多休息,这织布也怪累的。”她说道,看着宋三娘子依旧带着孱弱之气的脸。
宋三娘子看了她一眼。
“累?做什么不累啊,活着就是累…”她说道,手下的梭子飞快的来回穿梭。
按照以前还有接下啦一句死了倒是省心,但现在这句话在嗓子里打个转,又咽了回去,她只低头垂下视线织布。
鉴药的乡亲们也都不来了,日子又恢复平静了,并没有意料中的大笔生意上门,刘梅宝有些失望。
也许那个王六七根本就没把这件事宣扬,解县是个小地方没有药行,河中府应该不会就王六七一家药行吧,虽然没去过府城,但府城肯定比县城要繁华,多多少少也该有人来试探问问啊,再说有了王六七买到假药的事,其他的药行多少得警醒点。
要是自己能随便出门就好了,刘梅宝叹了口气,为自己的女子身份感觉很不方便。(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药结同心 第六十四章 再拒
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了,对于习惯羽绒服暖气的沈刘梅来说,这冬天实在是难熬的很,今日又是阴天,她干脆坐在床上,裹着棉被看书,听得宋三娘子咯噔咯噔织布声,渐渐的也抚平了她微微有些烦躁的心。
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她看了看身上裹着棉被,对自己点了点头。
“宋娘子,宋娘子。”门外有人唤道。
已经好些日子没人上门了,刘梅宝放下手里的书,听见宋三娘子的织布声停下来,屋门咯吱一声打开了。
“谁啊?”宋三娘子问道。
“我是城东孟家的。”门外的妇人声说道。
刘梅宝竖起耳朵,半晌听不到宋三娘子说话,也没有开门声,不由好奇,她起身下床,微微推开窗户向外看。
“有何事?”宋三娘子问道。
“三娘,开开门好说话。”门外妇人声音和蔼的说道,声音并没有被怠慢的不满。
刘梅宝不认得这孟家是什么人家,看着宋三娘子慢慢的走向门口,打开了门,一个年约四十,穿着打扮一看就是有钱人的妇人便迈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丫鬟,各自拎着一礼品。
“孟家娘子,所为何来?”宋三娘子并没有让她进屋,而是问道。
“也没事,就是来看看,妹妹最近还好吧,这么冷,进屋子里说吧。”妇人含笑说道,一面就让丫鬟,“快把东西放进去..”
“慢着。”宋三娘子制止她们。
刘梅宝从窗子看不到她的神情,但听出她声音已是不悦。
“孟家娘子来,要是还是为了那件事,就请回吧。”她接着说道,一面做了送客的手势。
那件事,刘梅宝忽的想起什么恍然了,对于那一次卢岩提亲的事,宋三娘子并没有多说,只提了一句孟老爷,莫非这个妇人便是那个孟老爷家的?
刘梅宝不由贴近窗户,仔细的看着她们,见那孟妇人面上有些尴尬。
“你看,三娘,这事其实…”她靠近宋三娘子几步,压低声音说话。
刘梅宝便听不清了,隐隐只有“…是官身…”“大有前途..”传来。
1...2021222324...1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