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志鸟村
这种变化是如此的急剧,以至于90年代前后建造的大型化工设备往往要进行二次改造。即使是建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化工厂也不得幸免,不仅因为第三世界的环境立法,还因为很多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的环保性都有了要求,所谓绿色壁垒是也。
石化基地一旦投产,再停产改造的成本就太高了,苏城因此召集人马,不惜重金打造环保标准,给出的预算也是高于普通标准,低于二次改建的成本。
但在张建军看来,苏城原本不必投入如此巨大,君不见台塑都舍不得打检测井吗?
他望着电脑屏幕上的点点绿色,暗暗佩服:这就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啊。比起来,台塑实在吝啬,落了下乘。
……(未完待续
..
超级能源强国 第二百六十四章 海沧启航
张建军张总经理是一个很实在的人,看他的将军肚就知道了,那是“有请必到,酒到杯干”培养出来的。让张总的老婆回忆,满纸的辛酸泪啊,当年多俊俏的制服型男,转眼间就成肚腩商人了……
张总虽然到了企业,实在的风格没有变。他陪着苏城在大华的工地上泡了几天,看着各种多层防渗、可视化管道、检测井,还有专用的污水处理厂和氧化塘一步步建成,心中激动万分。
比起其他人,张建军对海沧计划的付出最多,感情最深。他1989年就进驻了海沧,亲自上阵铺平了150平方公里的土地,后来又常驻海沧,将三通一平一项项完成。张建军不仅希望看到海沧计划成功,石化基地建立,他还希望石化基地不要影响到周围的青山绿水,碧波海岸。
这样的想法,张建军就算是喝醉了也不会随便说出来的。海沧计划是中央领导决定的事,谁能进驻谁不能进驻,以什么规格确定进驻的企业,都是有专门的机构去谈的,他以具体经办人的身份,只有听命的份。但是,不能说出来的话令张建军思考的更多。
苏城的环保行动,毫无疑问的打动了张建军。在确定大华石化公司引进陈旧的甲醇设备的同时,还会上马全新的环保措施,而且大部分落实,张建军忍不住写了一封报告:请派员参考大华化工公司,修正国内化工环保工作……
这份报告也许并不能带来全国性的变革。但对苏城的美誉溢于言表。由于张建军目前所处的位置,这份报告是可以直上云霄的。
悄悄的做了一回雷锋,张建军继续甩手游荡于大华化工与新兴集团的小破楼之间。他不喜欢案牍文件工作,所以定下15分钟的面客时间,余下的光阴就全泡在野外和工地上了,大华石化欣欣向荣的建设氛围和略显混乱的环境,正是张监军最喜欢的。
这日仍是照常上班。苏城和张建军前后脚到了大华石化公司。不约而同的在公司外停车了。
只见紧邻着大华石化公司的空地上,不知何时开来了一排车,正叮叮咚咚的造着活动板房。还有丈量测绘的工程师,运输钢结构和砖石水泥的卡车,好一副热闹景象。
这是要长期驻扎开工的架势啊。
苏城打了个手势。小杨主任就颠颠的去询问了,一会儿过来报告:“是家叫荣达的石化厂。台湾荣达石化公司。”
“没听过,他们怎么会自己来建厂?”苏城略有些奇怪的看向张建军。海沧计划里的石化公司都是乙烯相关产业的。如今台塑没来,孤零零的来一个台湾工厂,难道是做酱油的吗?
张建军同样不明白,道:“没听说有其他公司进驻的。我去问问吧。”
遇到台湾企业,大家都表现的很谨慎。张建军没了看工地的性质,坐上自己那辆破旧的切诺基,一溜烟的回去了。
到了第二天,张建军才回转过来。哭笑不得的道:“是一个与台塑关联的小厂子,我看,他们是被你逼急了,在海沧建厂表示一下态度。”
“这是好事,我们过去庆一下。”苏城打理了一下衣服。挺认真的说。
张建军和他混了几天,有些熟络的笑道:“你真觉得是好事?如此一来,大华化工一枝独秀的好位置就没有了。”
他佩服苏城在环保上的投入,并不代表张建军看不透苏城的谋算。但是,正因为苏城有谋算,反而显的他在环保上的投入真诚有责任。令张建军有心相交。
苏城对张建军的观感亦佳,并不掩饰的道:“不是一枝独秀,说明我产生的压力有了效果。做了这么多事,证明自己做的不是无用功,不是挺令人欣然的。再者,我是真想让海沧计划成行的。”
“真的?那你的甲醇基地呢?”
“漳州、海州、上*海,只要有好港口的地方,哪里不能建甲醇基地。倒是海沧计划这么多的资金,一时间难以筹措。”
苏城说的是难以筹措并非是不能筹措,张建军听出来了,不由道:“70亿美元,你有办法筹措?”
“伊拉克战争方兴未艾,石油价格起伏不定,期货市场很有机会。”苏城并没有隐瞒的必要,他已经开始少量资金介入期货市场,只是大的行情未到,盈利并不很多。
张建军却不喜欢期货市场,只说:“多空斗战太危险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如慢慢的积累。”
他点到即止,停下又道:“一起去向荣达公司道贺吧,怎么说也是海沧新区的第一家台资企业,我要不是问到了上面,根本不知道它的跟脚。”
“我带两瓶烟酒做礼物。”苏城的办公室里随时放着茅台和中华。不是因为他喜欢抽烟喝酒,而是这两样东西太好用了。尤其是中华烟,在普通的场合就好像门包似的,比真钱都好看好用。这个年代的国家干部,贪污受贿的虽然不少,明目张胆抽中华的却不少。平常时间送一包烟乃至一根烟,又方便又好看。
张建军等了他一下,两人安步当车到了荣达公司的临时办公室前,通名之后,就安心等待。
等了五分钟十分钟,却是始终没人来应。
张建军一翘腿,笑道:“得,咱们去里面看吧,等他们作甚。”
苏城欣然留下茅台,把中华烟拆了几包带在身上,笑道:“见了人好说话。”
两人大摇大摆的顺着工地乱看,碰到工人了就发两根烟,一路上也没人拦着。
由于是化工厂的关系,荣达也要做防渗漏之类的工作。还有大量的管道正在往地下埋。张建军才看了大华石化,自然要进行比较。一来二去,脸色就沉了下来。
防渗混凝土的好坏看不出来,防渗膜是没有的,可视化管道更是不会有。让张建军不高兴的是,荣达在管道防护如此虚弱的情况下,也没有建检测井的意思。万一有毒物质渗透到了地下水里,化工厂根本就不知情。
虽然知道台塑就是这种节省成本的方式,而且比国内许多企业的防护措施已经好了。但是。刚刚看过大华石化的张建军,又怎么会因此而欣慰?
在他想来,既然大华石化都能做到多级防渗。世界五百强的台塑为什么不行?
默默的从头走到尾,张建军气道:“这么大的工程也舍不得一点小钱,真是周扒皮!”
他抬眼看向苏城,又道:“王永庆当年定选海沧的时候,我们说地方太小,劝他建在海南。王永庆亲口对我们说,要在大陆建一个示范工程,给大陆的企业竖立标杆。等以后做大了,再建更大的石化基地,我看。他们的这个标杆快要倒了。”
苏城莞尔:“不至于,他们在台湾的环保标准也是如此。大型集团顾虑良多,就像是大型国企一样,都有一定的规则,你要改他们的环保标准。那就是一团麻烦,一个小小的化工厂,谁会顾虑的到。”
“多谢苏董体谅……”台湾普通话顺着风声传来。一前一后而来的是王胜和一个毛头小伙子,他们大概只听到了苏城的话,否则非得生气不可。
王胜拱拱手,笑呵呵的做了自我介绍。又道:“这位是台塑化工部的部长王克岭。王部长刚从美国学习回来,现在做荣达公司的负责人。”
王胜轻声介绍。看那模样,王克岭的身份是要高出他的,以年龄论,大约是第三代的继承人。
想明白他的身份,苏城和张建军都得感慨:真年轻啊!
不过,张建军感慨的很正当,他的年纪都有王克岭的两倍了。苏城的感慨就很邪乎了,他比王克岭也大不了一两岁。
王克岭不冷不热的笑了笑,看看张建军,又转向苏城,上下打量一番,奇怪的道:“你就是苏城。”
“我就是苏城。王部长听过我的名字?”
“别人都叫我王少。”
苏城一愣神,咳嗽了一声说“好”。
王胜忙打岔,道:“王少主持建造荣达工厂,是有试验性质的,我们想看看海沧地区的建厂速度,原料供给还有交通状况。现在来看,各项标准都很高。”
“海沧是以高标准建设的,荣达应该也做一次高标准的建厂试验。”张建军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要避讳的意思。面前的王胜和王克岭也不值得他避讳。
王胜呵呵的笑了两声,想糊弄过去。
王克岭回忆起适才的听到一半的言辞,说道:“你说的高标准是环保高标准吧?海沧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预算增加的话,风险不可控。环保和利润是一对双生子,工厂要有了利润才能继续生产,环保标准订的太高华而不实,最后危害整个产业。”
这是典型的台塑论调,他们在台湾岛内对抗舆论都快要形成自己的理论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苏城赞同他的话。但是,面临世界性的环保压力,以前的经验很快就会不敷使用了。
不等苏城说什么,张建军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道:“你们也没有利润微薄至此吧。”
“若要让利,首先应该让给客户不是?”王克岭并不相让,稍停又道:“我们为了推动海沧计划,前前后后付出这么多,总不能不赚钱吧……”
王胜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心想:这些话说出来做什么。
他拦住王克岭的话头,向苏城笑道:“荣达工厂只是一个试验方案,等结果出来,我们还会做其他尝试的。”
言下之意是莫要追究了。
苏城却是心里一动,问道:“下一个试验工厂,什么时候启动?”
“过两天吧,怎么了?”王胜没有想太多。
苏城飞速盘算了一遍,缓缓说道:“王老来大陆了?谈判提前了?”
王胜被他第一句惊住了,王永庆的行踪向来是绝对保密的,台湾政府都无从知晓,却被苏城在这空旷的工地上一句叫破,以至于他对后一句全无感觉。
苏城看他的表情就知道结果了,不禁感慨万千。海沧计划是否能够成功,就看接下来几天的了。
……
s
..
超级能源强国 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增产
王永庆到大陆,肯定是去京城了。他谈判的对象都是国家领导,和苏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苏城影响不到大佬,只能在王胜身上下功夫,问:“台塑的目标改变了吗?”
这句话问的没头没尾,但知情人都明白。台塑以前的目标是要大陆提供好政策,保证低成本,不求快速投产,顺便促使台湾政府通过六轻的提案。
这样的目标,要想得到国内的认同确实不易。台塑其实是借着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的封锁,伺机赚取平时难得的好处。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大陆未尝没有利用台塑的意思。值此封锁期间,有70亿美元的投资意向,也能说明企业主对大陆的信任。
双方空对空,除了引起嘴炮之外,全是政治上的东西。苏城委实是无心搭理。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海沧计划施行下来还是很好的,70万吨的乙烯和1000万的炼油厂,对国内的石化产业是一次不小的冲击,于公于私皆不错。
但是,基地拖延的太晚就没意思了。1990年的70亿美元很稀罕,1995也许还是稀罕的,但2000年就只是一般了。到时候,有钱有势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估计都不会让台塑主导这样大的一个项目,他们自会去建石化基地了。然而,这么大的项目,以台塑的慢性子,浪费四五年时间真不稀奇。还有各种来自台湾的下游工厂,受制于台湾政局的变化。肯定也是慢吞吞的。
历史上,台塑在两年后放弃海沧计划,专攻六轻,到了1999年才开始建设,而六轻计划提出的时间是1973年,相隔26年。
一个工厂,用20年的时间盖钢印。做筹备,这份坚韧和雄心,即使是苏城也唯有叹服。叹服过去。则要担忧,用经验的说法,王永庆能等20年的六轻。又如何等不了20年的海沧计划?
如果不是他年岁大了,台塑说不定真能登陆大陆,那时候也许不是70万吨乙烯,而是140万吨了吧。
苏城建立在“先知”基础上的目标简单明确,然而,王胜和王克岭是很难理解的。
王胜踌躇片刻,答道:“具体情况我不知道,想来只是例行的会面吧。”
能与国家领导人例行会面的人真是不多,苏城感慨中又有些失望,道:“这么说。目标还是没有变化吗?”
“如此重大的投资,怎能不慎重考虑。”王克岭站了出来,正容道:“我们要充分考虑各种风险。”
“你赞同慢慢来?”苏城并不奇怪王克岭的态度,只是很平常的问。
王克岭“哼”了一声,道:“市场经济有自己的规律。双方谈判,当然要慢慢来了。”
苏城苦笑一声,道:“就怕你们慢慢来,最后徒费时间。”
“什么意思?”
“中国经济发展快的很,你们现在投资70亿,中央很高兴。但你们不满足,还想要更好的待遇。再过几年,你们投资70亿,估计就只是高兴了,那时候,要保住现在的待遇也不容易。再过几年,70亿美元也许只能在省一级得到这样的接待了。”苏城说的全是大实话,却让周围的人迷惑不解。
王克岭就嘿嘿笑了两声:“吹牛吧。那是70亿美元,大陆一年的投资才多少?”
“经济是发展的。”
王克岭表示不相信。
苏城无可奈何。中国经济增涨每年保持8%以上这种事情尚未开始呢。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个人相信,中国能够连续20年的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涨。中国人自己都不信。
西方国家最喜欢用来与中国类比的国家是印度,后者的gdp年增长是4%左右,起步基础还比中国好。所以,当中国发布8%或者9%的gdp增涨的时候,质疑声不断。然而,经过10年和20的发展,中国和印度的差距已经拉开了,但就像是苏城所说的,到了2010年,中国中央政府又岂会因为70亿美元的投资而折腰?
1992年以前的中国,是台塑大笔投资的最后机会。他们如果拿稳了,不仅能够赚到大笔的利润和政治声望,还能扩展自己的产销网络到大陆。同时,中国也可以借助台塑,发展自己的石化产业。
但是,过了这个节点,好事就不再了。
看着王克岭的表情,苏城有些好笑又小气,转念一想,自己在这里瞎担心,给一个毛头小子说什么啊,甩甩手告辞。
王胜将他们送了出去,回来后,王克岭也抱怨:“这么个冒头小子,有什么好说的,你还送出门了。”
王胜本不想说话的,看他的态度,转念一想道:“克岭,你记得集团建荣达工厂的目的吗?”
“说明我们是真心谈判。”王克岭吐了一口气,道:“这么一来,我们在岛内的压力就更大了,要我说,是不建这个工厂的。”
“建荣达工厂,让我们在岛内的压力大了,但是能减小我们在大陆的压力,促使协议尽快签订。你知道,我们在大陆的压力为什么增大了吗?”
“大华石化。”王克岭做了工厂的负责人,怎可能不了解内情。
不用王胜再说,王克岭就深思了起来,一会儿,说道:“这么说,苏城这个毛头小子,是压我们加速的人?”
“没错,就是通过甲醇罐子,12万吨的扩到20万吨,而且要扩到50万吨。咱们要是不管不问,真说不好海沧基地会不会被他占去了。”王胜不是随便说说的。像是台湾六轻计划,算到1990年,也有17年了,还没有动工。大华若是以每年12万吨的速度增产,10年以后就有120万吨。在东南亚范围,这是能够支撑上百家小厂的产量了,占据海沧计划的拨地,也不是不可能。
王克岭却不相信,道:“他怕是没这个本事。”
王胜苦笑。本事这个东西,又是怎么说的呢。
两人相对无言。过了会儿,王克岭略带后悔的道:“要不是甲醇涨价,大华石化的资金估计要出问题。再早半年,或者晚一年就好了,正好让他们赚到一个包销合同,稳固了后方。”
包销合同是王胜去谈的,而且得到了董事会的同意,这下子被拿出来,王胜又羞又怒道:“大华名下是有油田的,哪里会现金枯竭。”
“他们不是还有一个花钱的大华燃气公司?再说了,联合国都通过了制裁伊拉克的决议,开战以后,阿联酋的油能不用运出来还是两说。伊拉克进攻科威特的时候,公告里是带着阿联酋的。”王克岭确实是去国外读书回来的,不是泡吧泡满回来的,对于关系的问题,了解的相当多。
王胜虽是王系旁支,不耐讥讽,直接道:“大华租到了阿联酋的输油管道,原油转往沙特运输。”
“哦?有点本事啊。”王克岭捻着下巴,这招明显是父辈那里学来的,他的年纪太嫩,有点不伦不类。
王胜无语的退出办公室,让王克岭一个人玩去了。第285章团宣布同时再次投资4000万美元,安装8万吨甲醇设备,将产量提升到30万吨每年。
王胜并不奇怪苏城有这样的动作,只是快速的浏览下去。
“你看到了。”不知何时,王克岭站到了他身后。
王胜点头道:“就知道苏城不省心,看样子是昨天放出的消息。”
“只是宣布投资,既没有设备也没有投产,不知道怎么有这么多人捧他的臭脚。”
王胜有些奇怪的抬起头。心想:咱不是也只宣布一个投资的消息,就有无数人接见吗?
王克岭一无所觉,发泄了两句,低头道:“董事长让我邀请苏城去北*京。”
“董事长?”
“大概是要谈一谈吧。”
“30万吨甲醇,确实不少了。偏生他选的是气头甲醇,设备单价高,他又有包销来的天然气。价格便宜,数量又多。”
“让他沾到了便宜了,战争一起,天然气的价格就涨了。”
“还好涨的不多。”王胜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王克岭坐了下来,道:“也好,爷爷要是出面的话,不管哪种交易方法,都能把事情捋顺了,免得我们在这里不好下手。王总,你去邀请苏城吧,你们两个的关系好像不错。”
“我们和大华的400万吨的原油合同,也是我谈的。”王胜提点的说了一句。石化行业对原油的渴求几近无限,能够签下长期的原油合同都算是立功。而且,台塑借给苏城的钱也付息返回,从结果上看,王胜谈的合同无可挑剔。
王克岭见王胜的表情认真起来了,想到两人还要一起工作,臭脸转眼消失,换上了笑容。
..
超级能源强国 第二百六十六章 非此即彼
下了飞机,王克岭兴致勃勃的邀请苏城等入住钓鱼台国宾馆。那样子就好像一个中国人邀请美国人去国会山一样,全是炫耀。
苏城乐呵呵的任他炫耀。若非台塑,他要住进钓鱼台国宾馆并不容易。改革开放以前是完全不行的,十几座小楼只针对外国元首和重要客人,例如赫鲁晓夫、尼克松、金正日一类的权势人物,才是钓鱼国台宾馆的正经客人。如基辛格、鲍威尔一流就只能住进5、6、7号小楼,即使18号楼空着也不会放他们进去。
改革开放以后,钓鱼国台宾馆开始做市场化转型,但对客人仍然又一定的要求……在苏城看来,所谓的要求主要就是级别了,国内非得部级以上单位才能开介绍信进来开会,国外的外宾少说得有一个世界五百强的身份……
台塑自然在钓鱼国台宾馆的客人范畴内。所以,王克岭才能用5万美元一天的价格订到一栋小楼,给大华实业集团一行人。
人家拿出了5万美元,苏城也就安心的承受炫耀了!
大华实业集团的随员有近20人,既有陈祖年、李琳、钟志根等管理层,也有刘秋、詹春荣等研究员,他们打小就从新闻里听“钓鱼国台宾馆”这个名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钓鱼国台宾馆”是一个政治符号,如今,大家走进了这个政治符号,不禁心潮起伏,情感外溢。
钟志根站到客厅正中,打量着四周的陈设,与自己在国外见过的豪宅和宫殿暗暗比较。
李琳也迫不及待的去会议厅参观,想象中国和外国领导人在这里开会的情形。
陈祖年抓着自己用了十多年,写着“上海”二字的公文包,首先坐在沙发上,然后缓缓的烤到沙发背上,好像在尝试某种炙热的温度似的。等了几秒钟,他又慢慢的做出二郎腿的架势,轻轻的点了一根烟,叹道:“没想到年过半百了,能住到钓鱼台国宾馆里。”
“济柴要能做到中国100强,你们也可以来这里开会。”
“真的?”
“真的。”苏城随口做出承诺。
陈祖年开始盘算世界100强是什么程度。
苏城将一排钥匙放在茶几上,笑道:“每人都有一间房,拿到哪个钥匙就去哪个房间。贵宾大卧室里面有大客厅和迷你吧。以及对应的小会客室。普通的贵宾随员套间也有小客厅和浴室。抽到大卧室的算是运气。大家选好房间。收拾一下,一刻钟以后在一楼的会议厅开会。”
钓鱼国台宾馆里全是数十间房的别墅,专用来招待外交代表团。大华实业集团的这点人手,根本住不满房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