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超级能源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志鸟村
朱恩波一愣,问:“为什么?”
黄厅长恨铁不成钢的道:“小朱,你这个政治头脑!你以后是要主持中心的。唔……你看看大华实业,一个私企和咱们坐在一起,还有毛主任的态度。大华万一亏损严重来找我借钱,请国储局帮衬,我怎么办?明天,你好好的操作,没事我就不来了。”
朱恩波想到了苏振国的态度,不自觉的点头。
黄厅长满意的抬起头来,就听不远处的苏城在问:“给我华盛顿时间。”
“华盛顿时间8点10分。伦敦13点10分。北京晚间21点10分。”大华的员工回答的极快,手上还同时操作着电脑。那里连接着新华社、美联社、路透社、塔斯社等各国通讯社。在网络世界以前,它们是世界最大的新闻源,各国的电视台和报纸,不管是否自己派驻记者,多多少少都会转载通讯社的报导。
在1991年,除了军事和商业情报机构以外,通讯社就是最快最准确的信息来源了。
各国通讯社的消息数量极多,每分钟都有几百上千条。它们虽然经过了重要性排序,但还是需要人来分辨。
大华战略事业部尚无能力像日本财团那样,全世界的派遣情报人员,他们能做的,就是盯紧各国通讯社。因此,久经训练的员工熟练度很高,面对纷扰的外文信息,丝毫不乱。
事业单位模版的国储物资调节中心就不行了。他们虽然也学习国外机构设置了通讯员,但真的是将之当作通讯员来用的,只做些送信记录的工作,英文虽然看的懂,又哪能分析了山海一般多的信息。
因此,国储物资调节中心主要参考也就是新华社一家的报导,合并在一起工作,黄厅长很不好意思。
如果不是油****了,面对流畅的大华团队,他真的会感觉羞愧的。
“买空,100万桶。”苏城的话,打断了黄厅长的思绪。
“还买!”岳政宇的语气清亮,并不是幸灾乐祸。
苏城微笑的同时。也提醒了一句道:“你们现在也赚到了一些,我建议落袋为安。想赚等明天也可以。”
他根本没想到,油价能上升到33.3美元。他不知道具体的历史细节,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已经是极高的价了。换成苏城自己,他是不敢在32美元以上买多的,天知道油价的极限是32.1还是33.3。
不待岳政宇说话,高个儿先跳了出来,大声道:“你是想让我们跟着你赔钱吧?前面说到极限了,现在都涨了70美分了,怎么还没到?要是听了你的。现在就亏了……亏了多少?”
“10万美元。”另一人的声音沙哑。手上还拿了个计算器。他根本就是一直在算收益。
“10万美元!少说能换60万人民币呢,一人15万,你不是耍人玩嘛。岳哥,别听他的。”高个儿害怕失去赚钱的机会,跳的又高。声音又大。
苏城无心争辩,笑道:“你们要是不相信就算了,不过,赚到10万美元也不少了。”
“我们兄弟脾气急躁。”岳政宇心有所感,表示了一下歉意,问:“苏董,现在有什么利空的消息吗?”
“暂时还没有。”苏城摇头,又多加了一句,道:“这次战争。美国的准备很充足,延迟了将近半年时间,又穿梭全世界做外交,不会容忍第三次石油危机了,所以,战争前会有一拨很大的行情。你们满仓运作。有爆仓的危险。”
爆仓就是价格波动超过了杠杆的比例。
对岳政宇他们来说,价格下跌10%,或者8%的时候,银行就会要求追加保证金。一旦不能追加遭到强行平仓,就算是爆仓了。50万美元血本无归。
高个儿听着不高兴,要跳出来说什么,被岳政宇给拦住了。
闭目养神的戴教授睁开了眼睛,朗声问:“苏董觉得美国会做什么样的准备?”
苏城沉吟道:“向市场投放石油,稳定石油公司的情绪,并且尽量保住中东的盟国,比如沙特。然后发布安民告示,为战争做准备。”
“国际能源组织11号不就投放原油了吗?我记得,他们说的是,一旦发生战争,将每天投放250万桶原油,对吧?市场反应的很冷淡,也就是2美元左右的阴跌,没有什么效果。”戴教授对这些信息了如指掌。
苏城勉强道:“国际组织是国际组织,美国是美国,意义不同。而且,投放原油和准备投放原油,也有巨大的差别。”
戴教授却若有所思,道:“这么说来,你觉得今天会投放石油?而且不是许诺,是直接投放?”
“最近两天。”苏城点头,并道:“美国人决定战争的进城,所以,他们准备好打仗了,就会投放原油。”
朱恩波完全不相信,立刻反驳道:“每天几十上百万桶的石油,于事无补,战争就是战争,外交做的再好也要看战场上的情况。等到战争结束,我们早就平仓了。现在的情况是,战争一旦爆发,局势就很难控制。如果像两伊战争一样打8年,油价非得飙升到40美元以上,50美元也不稀奇。我估计,很可能是美国出手,苏联交涉,然后退还科威特了事。”
此时的伊拉克军队,刚刚经历了两伊战争的洗礼。就世人看来,伊拉克的兵员素质不错,指挥员也有一定的技战术水平。伊拉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进口国之一,买来的美式和苏式装备不知多少,各国的顶尖装备都能在伊拉克找到,从防空导弹到坦克不一而足,加上本土作战,看起来比越南厉害多了。
越战般的泥潭不止是中国人这样想,美国人也有同样的顾虑和担心。
虽然有不少人已经听说了美国“非对称”作战的概念,但这种东西就和“信息高速公路”一样,听听也就罢了,有几个人真的关心它的实现。
戴教授随身带着一本书,里面夹着一些小纸条。他找出其中一个,看了看道:“苏董,你已经买了快3亿美元的空单了。如果产生亏损的话,会很严重的。”
“如果涨过40美元,我就止损。”苏城笑着道谢,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是纯粹的第三方,国储局赚了亏了,大华实业赚了亏了,与他们都没有关系,戴教授的劝说也是好心好意。
岳政宇见苏城竟是真的不紧张,忍不住翘起了大拇指,道:“哥们真胆大。3000万美元弃之如流水!嘿!”
苏城拱拱手,笑道:“勉力为之。”
“事不可为则弃,男子汉大丈夫,拿得起放不下,像什么样子。”一声断喝,从门那边传了过来,却是苏东元。
他的身边,还有妻子王丽珍和儿子苏刑。王丽珍怨念十足,苏刑眼神浑浊。苏东元的前方是苏振国一行,毛主任不知什么时候流窜了出去,陪同在苏振国的右侧,在一票苏系大员中如鱼得水。
黄厅长认出了苏东元和苏振国,连忙招呼让座,小心脏砰砰的跳,心想:这个苏城都是些什么关系。
苏振国脸带微笑,摆手道:“你们忙你们的,我就是来看看情况,慰问一下国储局的同志。”
说着,他与房间里的工作人员一一握手。
苏城觉得有点奇怪,石油价格确实重要,它表现出来的就是中东局势,或者说,大家最关心的中东局势也就是石油价格了。要是没有这些黑油,谁在乎沙漠里的土坯房子。
不过,苏振国亲自来看,还是有些让人莫名其妙。
在场的,只有少数几个人明白,苏振国是来看苏城的。人的品性,在数亿乃至数十亿美元的起落中,最能显露无疑,谁要是赚到了1亿美元,或者亏掉了1亿美元,无论如何也会表现出真实的想法吧。
在苏刑废掉之后,苏振国对苏城期待也日渐增加了。
无论苏城是否接受,苏振国自己首先要有所准备。
此外,苏东元、段远光、曹继元等苏系大将也围坐一圈,兴致勃勃的像是准备看大戏似的。
朱恩波等国储局的干部都去做事了,岳政宇等人缩着脖子,躲在不易察觉的角落中。
只有戴教授大大方方的打招呼。政策研究中心是正部级的单位,他平日里也没少见大领导。
苏振国微笑,道:“你们继续说,我们听。”
..





超级能源强国 第二百七十六章 看大戏
戴教授答应了一声,低头看了一下小纸片,简单介绍道:“苏董认为,美国的战争准备和外交准备非常充足,会采取各种手段避开第三次石油危机,因此,战前的油价会有所回落。我认为,战争初期,美国会占很大的便宜,但是,随着地面战争的扩展,沙特、伊朗等国家的油田都会陷入危险之中。尤其是输油管道、油船以及高产油井,很有可能遭到定向打击,结果难料。”
苏振国“嗯”的一声,看向苏城,像是要主持辩论会似的。
这么多的高级干部,苏城平日里想见一个都难,他可不想通通得罪了,于是配合的一笑,道:“关于战争,我了解不多,但我想说一点。沙特、阿联酋、委内瑞拉等国的产能是非常大的,以前受到欧佩克的限产,未能发挥出来。战争一旦开始,其实不用等到开始,他们现在就已经在超产原油了,每天多出来的500万桶,完全能够弥补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损失。所以,在供求方面,石油并不会匮乏,如果不发生戴教授所说的糟糕情况,石油价格的走向,是不是反而有可能向下?”
作为政策研究者,戴教授承认苏城说的有道理,但是,这也太违背常识了。
中东发生战争,石油价格不涨?
大家是在耍着玩吗?
但是,如果原油产量不减,战争范围不扩大,油价又有什么理由上涨呢?
政策研究室的学者思索的不出声了,慎言慎行的领导们自然也不会说话。倒是王丽珍故意捣乱,道:“我也不懂打仗,但你说的这个情况,一天两天可以。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五个月下来,石油输出国组织难道变成了摆设?他们总要重新限产吧,油价上升。对他们也有好处不是?”
王丽珍是长宁基建老总的女儿。长宁基建被中远船务兼并以后,王连军任了个闲职,每日里逗花弄草去了。娘家实力虽然弱了。但王丽珍官宦之家的出身并没有消失,国内国际的政策形势,她也能说的上来,比寻常官员还要强些。
在苏家的一群女人里,她是少数几个担任领导职务的。因此,这一番话说的也很有威势。
在外行耳中,还似模似样。
苏城却只是轻飘飘的给了一句话:“低油价本来就是沙特和阿联酋想要的。”
“卖货的还嫌货贵?”王丽珍笑了。
但她很快发现,那边政策研究中心的大小学究们都没有笑。
戴教授仿佛醒了过来,咳嗽一声。用缓和的语气解释道:“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内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联酋是一派。他们拥有很高的石油储量、同时人口数量少。地理环境差,吸引外资的能力弱。所以,他们追求低油价政策,目的是为了抑制替代能源的发展,以便尽快把庞大的石油资源销售出去。伊朗、利比亚和伊拉克等国家,石油储量相对较少,人口多,地理位置和环境好,所以,他们希望用尽可能高的价格销售石油,获取经济建设所需的资金。这里面,30美元是一个槛,如乙醇等替代能源,需要每桶石油30美元以上,才有利可图……”
说着说着,戴教授的思路也清晰了,道:“苏董是不是认为,除了战争本身,没有其他的因素会影响石油价格?”
不用苏城回答,他继续说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借口,就是科威特大量的超产原油,引起了油价大跌。现在的情况是,沙特等国家引来了美国,他们如果战胜,欧佩克肯定要处于沙特和阿联酋等国家的控制下了,伊拉克伊朗等国家估计也要放弃高油价政策……所以,如果战争造成的直接后果不严重,油价就会迅速恢复,是吗?”
苏城哪里有想这么多,笑道:“差不多吧。我是想,打仗归打仗,石油生产归石油生产。像是沙特这种插一根针都能井喷的国家,石油生产体系还是很坚强的。最脆弱的地方还是交通线,但伊拉克做不到长时间封锁。”
有了戴教授的铺垫,苏城的思想立刻被拔高了。轻松的状态更是得到了众人的赞许,不是每个20多岁的年轻人,都能做到荣辱不惊,“金銮殿”上思路清晰的。
王丽珍哑口无言。朱恩波、黄厅长等人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们不怕油价此刻暴跌,毕竟,苏城和戴教授描述的也是中长期判断。在他们看来,现在的问题是赢利点的选择,什么时候以什么价格平仓……
张超向苏城轻点了一下头。
苏城远远的看了眼屏幕,也回点了一下头。
苏振国注意到了这一点,道:“你有事就忙去吧,不用管我们了。”
“他们能处理的好,按照既定方案走就行了。”苏城不在乎苏家,但不能无视如此多的高级干部。大华实业还要在中国混下去呢,虽然用不着溜须拍马,但也不能把“特立独行”和“格格不入”的标签贴在大华实业的门牌上。
苏振国邀约了这么多人来,就是为了看苏城,因此,自然而然的问:“你的既定方案是什么?”
“每10分钟左右,买100万桶的空单。”苏城接着解释道:“我准备了2亿美元的资金,满仓是20亿美元。现在的仓位仅3亿多,还很空。每10分钟购买一单,正好消化。而且,油价正在缓慢攀升,延缓购买也比较有利于摊平成本。”
苏东元古怪的道:“你看着油价在涨,你还买跌?”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可以算做是中国的资本元年。郑*州的粮食期货交易市场,沪深两市,以及股份制银行等等新生事物,都出现在这短短的年间。此时就任高级职位的领导,对此都有一定的了解。值此海湾危机期间,不少人更是专门补了课。
因此,对于期货市场的基本知识,在场众人都是了解的,段远光、曹继元等人私下里窃窃私语。
苏城只得解释道:“我认为很快就会下跌。利空消息一旦出现,市场很有可能被巨量的空单砸趴下,所以,要提前出手。”
“那为什么要一笔一笔的买?”这次问话的是毛主任,他的发改委身份,完全弥补了级别上的小小差距。
苏城憨笑两声,道:“我不知道油价的拐点什么时候出现。如果一直拉升上去,手上没有现金会爆仓的。再者,万一我判断错了呢。”
他说的是大实话。海湾战争以前的油价走势如何,他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32美元左右,这是根据其他数据推理出来的,天知道右能右多少,他原本以为右不过33美元。然而,现实是伦敦交易所的石油价格超过了33美元,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但是,如果所有资金全压上去,贼老天不通情达理的话,意外会让人吐血的。
他的想法别人不得而知,但是,苏城在自信满满的间隙里,来了这么一句,不禁令人忍俊不禁。
苏振国微笑道:“不能确定,就不要投入那么多嘛。”
苏城理所当然的道:“七八成的把握,要是还不敢全压,那就不该上赌桌!”
一句话,窃窃私语声顿消。苏系重将纷纷点头,不是苏城说的有多好,而是性格相合。以苏振国为首的苏系成员,向来是敢打敢拼的攻坚派,自然喜欢苏城这种大胆坚韧又顽强机敏的性格。
过了会,张超再次示意苏城。
苏城仍然是一个看表的动作,然后点头。
张超确认后,就将任务分解了下去。大华战略事业部的交易员拿起电话拨号伦敦,再由那边的伦敦金融城的交易员完成真正的购买流程。
不像是新世纪,1991年的期货交易所,从人到数据的过程里,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延时滞后的
大约半分钟后,交易员才做出成功的手势。
一名大华自己的记录员,再次确认以后,在黑板上划了一条小红杠以做记录。加上前面划的,正好是一个“正”字,代表着后期购买的500万桶原油。
这些原油,都是在石油价格缓慢上升期间购买的。
同时,国储物资调节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在朱恩波的要求下,缓慢吃进多单。虽然数量上有差,但在本质上,大华实业和国储物资调节中心,其实出于对赌状态。
知道的不会捅破这层窗户皮,不知道的仍然不知道。
在没有结果之前,谁都不敢说自己选对了边。没有选边的,也会努力的将自己撇开。
又是一个10分钟,油价几经波动,爬过了33.5美元的小关口。许多人发出轻轻的欢呼声。
苏振国等人看向苏城,正好见他再次点头。
又是一条红线,轻轻的划在了黑板上。
然后又是一条,又是一条。
但石油价格,仍然在一点一点,一点一点的向上钻。
好像偏偏要与之作对似的。
..




超级能源强国 第二百七十七章 崩盘
苏城一度也产生了油价会不停的上涨的想法。但他很快抛去了此念头,重新回到座位上,亲自阅读各大通讯社的信息,试图从中找到有用的资料。
所谓分析,无非是从情报中得到有用的结论。各大通讯社的公开情报就够多的了,对于期货交易者来说,公开情报也许比秘密情报还有用。
油价慢慢的迫近34美元的关口。这个价位,已经对苏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使得保证金的数量增多。
但是,小黑板上的红色“正”字仍在增加。
大华实业按照既定策略,继续向前。即使环境漆黑的看不清道路。
张超想说什么,走到苏城身边,停住了。其实,以理智来判断,油价上升的如此之慢,确实是有问题的。熟悉期货市场的人,此时都有一种油价步步受阻的感觉,它每向前走两步,就要向后退一步似的。从曲线和状态来看,油价仿佛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然而,油价总归是向上的,哪怕是一丁点的升高,也意味着压力成倍的增加。
“33.8了。”不知是谁喊了出来。
朱恩波、岳政宇、黄厅长等人,悄悄的兴奋着。
大华这边的气氛略显压抑,但所有人的动作依然不慢,不停的将信息和资料汇集到苏城面前。
哪怕不是自己在主持,苏振国等人也能感受到压抑的气氛和心惊肉跳的感觉。
没有人真的知道,油价会不会在艰难的情况下,升到34美元,35美元……40美元……
如果真的到了这个价格,也没有人感觉奇怪。
而且,战争即将开始了。
只要油价坚持下去,一旦战争爆发,又是一个新的……
“他们买了多少。”毛主任受不了了。
戴教授知道他问的是大华实业,默算了一下,道:“快10亿美元了,他们的节奏在加快。账面损失……超过三千万美元了。”
“亏损了,还加快速度。”苏东元肉疼道:“3000万美元,能做多少事啊。是不是让他停一下。”
在他看来,这笔钱要是这样浪费了,那就太可惜了。
苏振国瞥了苏东元一眼,轻声道:“苏城自己都不紧张。再看看。”
他的秘书小声在耳边道:“苏老,您该休息了。”
“等一下。”苏振国一摆手,道:“今天哪里睡的着,我看很多人都要睡不着了。”
曹继元是个大脑壳的敦厚胖子,他在椅子上蹭了两下,问道:“如果不下跌的话,苏城就要亏损3000万美元?”
“看情形还要上涨,亏损更多。
”段远光吁了一口气,笑道:“感觉有点像是打仗啊。撤退还是坚持,难以抉择。”
大家不自觉的看向苏城,只见他的表情未变,下命令的速度依然缓慢而坚定。
受他的影响,大华集团的员工咽着口水,敲击着电脑,寻找资料,并联络国外的交易员。
看起来,仍然是张弛有度的样子。
曹继元不禁一笑,道:“如果不知道,我还以为是在抗洪救灾的现场。”
苏东元扯动了一下嘴角,想笑没笑出来。
苏刑始终沉默着,浑浊的眼珠盯着苏城。他已经彻底失去了对抗的勇气。现在,苏城正在向着他最不希望的方向迈进。
“老天保佑,让油价涨到50美元去吧!”苏刑诚心诚意的祈祷,从来没有如此心诚过。
屏幕上的曲线,如意的上浮了些微,大约是几美分的样子,离34美元的整数关口仅咫尺之遥。
现在,再不懂期货交易的人也知道,一旦度过整数关口,情况对大华将更加糟糕,对国储将更美妙。
也许,就是决定性的。
“呲啦”椅子拖动的声音。
正绷紧了弦的众人,立刻看了过去。
一名大华的交易员,迫不及待的隔空对苏城喊道:“纽约交易所价格异常变动。”
中东石油价格的主要标准是伦敦石油交易所,在海湾战争期间,伦敦对直接影响油价的消息反应敏锐。但在美国主导的战争阴影中,纽约往往能够理解更深层次的消息。
某些情况下,纽约交易所的价格会先于伦敦交易所而变动。
苏城有意等了一秒,才抬起头来问:“什么情况?”
“价格下跌0.5美分。”纽约交易所和伦敦交易所就像是两个菜市场,虽然不直接相关,但它的价格是一个参考值。就像是一个菜市场的萝卜降价了,另一个菜市场的萝卜不一定会降价,但却会有降价的趋势。
朱恩波反应最快,拿起电话就喊:“报价。”
转瞬,他又用英语说了一遍,对面正是伦敦金融城的交易员,他们获得的是第一手消息,也是最准确的消息。最终的交易单据,就是以他们的信息为准。
几秒钟后,朱恩波放下了电话,稍有些放心的道:“没有变化。”
黄厅长拍拍胸口,笑道:“也许真的是异常变动。”
1...112113114115116...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