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超级能源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志鸟村
..第三百九十五章……蓄力
中韩建交和十四大,是92年的中国高层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也是最高层亲力亲为之事。
所以,当lng船一边挂着中韩经贸合作的牌子,一边搭载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横幅的时候,这条内参立刻被高层转发了。
周老评论:“给企业松绑,不能浮在表面。@苏振国同志阅。”
苏振国评论:“私营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扶持,不要打压。@刘钊同志阅。”
刘钊同志说:“船舶工业对扩大就业,拉动gdp具有重要意义,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参与到船舶工业的建造生产和经营中。@林华同志阅。”
三天之内,内参上的这条新闻,被转发了二三十次,相对于身在中央的中央委员的人数,这条评论可以算是把相关和不相关的人都转到了,以京城的标准,10次转发或评论就可以算是火了。满北京城的官员,不知道此事的,不到三分之一,不知道此事的中高层官员一个都没有。
领导没有视而不见,不就说明了态度。
于是,发改委和计委马上行动了起来,最后由苏振国拍板决定,授权发改委的毛主任和计委的丁主任,组织中船、远洋集团和大华实业等相关部门的责任人,开一场说明会。
毛主任是苏城在海湾战争前后接触过的,相对比较熟悉了。丁主任就是丁志鹏,和苏城的关系只能说是更好。他从体改委卸任以后,提了一级进入计委,算是体改委众人里比较顺的,但也并不出奇。差不多每个在体改委呆过一段时间的干部,出来都要升职,留中央升一级,去部委升两级,去省委等地方的还会连升三极,丁志鹏只是找准了机会,选择任职的地方比较好。
苏振国选择这样两个人召开说明会,也算是对苏城的一点帮助了。毕竟,这种会议的主持人的态度,会带来很强的倾向性。
由于没有限定时间,毛主任就自作主张,先和数个方面进行短暂的接触。
所谓的有关部门可不光是政府部门,主要的其实是企业部门,中船重工不用说了,人家是六机部转过来的,领导以前叫部长,现在叫总经理,但性质是相同的。
远洋集团稍次一级,作为此事的主角,怎么都是逃不脱的。
除此以外,冶金部也非常关心此事。船舶工业做的好了,船用钢板肯定少不了,这几年,冶金部下属的钢厂全都是半死不活的,主营的建筑钢材量大而利润微薄,养活负担沉重的国企着实不易,他们早就在寻求突破了。对这些大型企业来说,要是能保证每年百万吨的钢材用量,少说能救活两个大型钢企,再加上扩建港口所需的钢结构,对冶金部领导来说,这兴许是在任期间解决方案最简单的钢企复活术了。
光是有冶金部的参与也不行,领导也不能就帮所有的企业做主了,因此,宝钢、首钢、重钢等有兴趣做船用钢板等项目的,也都积极的参加说明会。
它们也是副部级的企业,到中央来走动一番,理所当然的参加说明会。世界上的船是越早越大的,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深水港的扩建少说要持续四五十年,由船舶制造催生的机会显而易见。所有熟悉国内政治的人都清楚,lng船一旦建设起来,造的肯定不会是lng船一种。不用任何人发话,至少国内每年所需的几十万上百万吨的船舶当量,大部分要留在国内了,这样的汤水,谁不想喝一口咬一嘴。
化工、建筑和机械制造等基础装备企业,对船舶产业链的兴趣也非常大。光是船舶涂料一项,就能带来许多的利润和机会。一重和二重也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他们的港口机械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加上船舶发动机的野望,至少是要来看一看的。
毛主任每天用十几个小时和各方见面,同时与丁主任沟通,用了一个星期时间,才正式宣布召开说明会。
等的不耐烦的苏城、詹志芳等人,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发改委的小楼。
这种场合,仲厅长只能躲在角落里画圈圈了。他属于詹志芳一个圈子的成员,就像是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一样,有的地方官是没背景没前途的佐贰官,有的官员因为背景深厚,却能挟持主官做自己想做的事。
到了最后时刻,就是背景们上台较量的事了。
即使苏城,也没有在这种场合挣扎的力量。不过,早有预料的苏城,也没有要掰腕子的意思。
中国的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的斗争技巧。所谓以退为进,不争是争,说到底,就是换一个角度在争。
发改委召开的说明会上,莅临的全是副部级以上的高官,也就是中国商界的狮子和老虎。苏城的实力充其量是狐假虎威的老虎,遇见真的老虎,若是比腕力,那就是投食了。相当于乳猪去给老虎家送外卖。
但不能比腕力,不代表只能引颈待戮。
苏城秉承着确定的策略,到了说明会现场,就开始装委屈。
当毛主任让苏城说话的时候,苏城就是一副无奈的表情,说:“首先,我得承认,我们大华实业好心办了坏事。现在的问题是lng船的技术还没拿到,人员也没有,预算先增加了上去,我们为了将lng船掌握在自己手中,先是花了4000万美元,从哈利伯顿手上买回股份,并且把价值**千万美元的企业剥离出去,送给哈利伯顿,说实话,就算是这样,布朗总裁也很怪责我,大华事业和哈利伯顿数年积累的好感,这次算是全部出去了。其实,我赔钱了没关系,就是……哎,怎么这么难呢。”
苏城的话半真半假,眼中也有些晶莹。
在场的几十个人里面,除了做记录的秘书,就以苏城的年龄最小,地位最低,他稍微情感外露一些也没什么关系,却是引的老头们一阵感慨。
中国的事难办!这样的话,历朝历代不知有多少人说过。同样是搞政治的,人口100万的国家和人口13亿的国家又怎能相同。
同样是考虑一件事,人口百万千万的国家,需要考虑的是几百万人和几千万人的态度,中国政治家面对的则是几百上千个百万千万的城市的态度。
就像是现在,新加坡要做造船,造就成了,充其量说服两三个船厂也就罢了。韩国要造船,造就成了,最多不过是五家船厂。但在中国造船就不同了,中船下属的大型船厂就有十几个,虽然经济规模比不上韩国和新加坡,但工人的人数是超过的。而政治,整合的不就是人的问题?要让十几个家船厂的上百万人满意,或者这上百万人的代表满意,又谈何容易。
至于钢厂、化工、港口等等企业,对于工业品种不全的新加坡和韩国,根本没那么多麻烦,因为人家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相关的企业。船厂用的原料,买就行了,只要有利润,谁在乎是不是国产的。
苏城遇到的问题,这些年老成精的家伙,哪个人没有遇到过。在斗争年代,许多人遇到的问题恐怕更严重,更危险。
一腔热血已冷,再回忆起来,许多人竟是痴了。
毛主任轻轻咳嗽一声,道:“今天的说明会,就是畅所欲言,苏城董事长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出来。能说明的问题,我们就说明,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解决。lng船要是能做,我们就坚决的做下去,要是不能做,也尽量减少损失。”
话说完,毛主任也吁了一口气,这种场合,要把话说的四平八稳,面面俱到,那是真的不容易。谁家你都不能偏袒,否则就是一场风波。当然,要偏袒也可以,那自然更难了,你得让人知道你不是在偏袒……
苏城哪会真的畅所欲言。他轻轻的吁了一口气,开始今天重量级的陈述,再次后退道:“这事怪我。是我年轻气盛,以至于酿成了现在的局面,还连累大家跑了一趟。其实,本埠国资委的仲厅长代表中船和远洋集团最初提出的建议,还是比较中肯的。我当时想的多了,就给拒绝了,然后又倔着不肯回头。现在,詹总代表中船也来了,您要是还坚持前段时间的条件,大华实业是愿意签订协议,共同开发lng船的。”
众人听的一愣,要是大华实业和中船签订协议,这事不就结束了?真的这么简单?那大家岂不是可以各回各家?
内参上是没有写到双方两次协议的具体内容的,只知道大华是比较吃亏的。这也不奇怪,央企又不是要倒闭的地方企业,他们是能拿到国家政策性拨款和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的重量级企业,和民企签订合约,难道还要央企不占便宜?弱国无外交,在商场上也是一样通行的。
詹志芳知道此事的始末,以为苏城说的前段时间的条件,是仲厅长第二次去,提出的相对公平的条件,因此稍稍有些怀疑,又有些不屑的道:“苏董既然愿意签订合约,为何又找人发表内参。”
……





超级能源强国 第三百九十六章 ……高薪挖人
..“怪我。”这是苏城第三次这样说了,他低着头道:“我当时的心情不太好,正好和老朋友聊天,就说到此事了。我是学中文的,所以有很多朋友同学在媒体单位工作,不知怎么的,就传了出去,而且被进了内参。这件事,我也有责任……”
来了京城以后,六子就把苏城的那封信还给了他。苏城也相信六子不会留下复印件,因此,就将此事给圆了过来。
会议期间,詹志芳也无从证明苏城说的是真是假,或者说,证明了也没有意义。领导转发过的内参,难道还能批评不成?
但是,詹志芳的态度还是要给出态度的,他轻轻点头道:“苏董既然愿意签约,我们自然还是坚持前段时间条件的。其实,国企和民企互相合作是很有好处的,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不光要在国企中建立,也要在民企中建立……”
“感谢詹总的体谅。”苏城深深叹了口气,意兴索然的道:“毛主任,丁主任,各位,大华实业致力于lng船的建造,无论如何,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苏城不才,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就是对石油化工稍微了解一些。这几年,大华实业积累了一些资金,我们是准备全部用lng船,这项事关中国能源安全的事情上的。只是,大华实业的能力还是太弱了,希望詹总能带领我们,共同完成这项事业……”
缓了一口气,苏城仿佛临终托孤似的,道:“在此,我想趁着这个机会,向大家说明一下lng船的重要性,以期得到大家的支持,毛主任,可以吗?”
毛主任见过侃侃而谈的苏城,见过意气风发的苏城。却没见过苏城现在这个样子,他不自觉的点头:“当然,你说吧。”
得到同意的苏城,再次摆出礼仪专家多日教导出的委屈样,说:“我说lng船事关中国的能源安全,这一点不是虚言威吓,首先,在未来三十年乃至五十年以内。天然气只有两种运输方法,天然气运输管道,以及液化天然气船。大家也许会说,天然气运输管道不错?技术简单又安全,其实不是这样的。”
苏城好像微微恢复了一点生机似的,稍稍昂首,道:“天然气管道的问题不在于经济性,而在于政治性。”
他这么一说,大家的胃口就吊起来了。别看个顶个的都是在经济战线上工作的干部,但讲政治的观念是深入人心的。
苏城短暂的停顿后。说道:“天然气管道和lng船的建造成本不相仲伯,问题在于使用过程中。天然气运输管道是固定的。天然气管道要穿越数个国家,不用等到战争,只要有一点政治冲突乃至经济冲突,天然气运输管道就卡住了我们的脖子,你要是不答应人家的条件,就要断供应。当今社会,中国爆发战争的机会不大。但爆发贸易战的机会是越来越大了,到时候,我们是退是进?”
回忆着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天然气之争。苏城轻声道:“现在,大家看不到天然气管道的危机,主要是因为咱们国内的天然气使用量并不大,本国内的供应充足。但以中国目前gdp8%每年的增速,用不了五年时间,我们就要从中亚或者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了。五年时间是什么概念,五年时间,天然气管道还没有建成。到时候,前苏联国家要是发生什么变故,我们又要拿出多少好处,给人家呢?”
等了一下,苏城总结道:“所以,天然气管道虽好,但它的能源风险更高,它既受到产气国的抑制,还会受到中途国家的抑制。在这一点上,lng船就简单多,它不涉及国土问题,只要安抚好产气国就可以了。马六甲海峡虽然也是一个瓶颈,但卡住海峡这种事情,除非战争,否则不会轻易出现在贸易战中。另外,需要请大家主意的是,大的产油国和产气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常是不会单独作出停止供应的决定的,但天然气管道的经过国就不一样了,他们只需要自己的利益,又可能向两边要价,等于是被长期绑架……”
喘了一口气,苏城放缓语调道:“对于天然气管道和lng船,我们不能说放弃哪一个,但拥有两者是必须的。有鉴于此,我希望能趁着世界船舶产业转移,在国内建造lng船,中船……中船既然是诚心做此事,大华实业也就……舍命陪君子了。”
苏城一副凄凄惨惨的样子,多多少少是能得到一些同情分的。
不过,事情到此,似乎也就该结束了。
詹总虽然还有一点怀疑苏城耍花招,但现在的情况是对他有利的,因此装模作样的道:“大家精诚合作,苏董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唉,谢谢詹总。”苏城疲惫的坐下来。这倒不是装的,和这些妖怪似的国企领导打交道确实挺累的。看孙悟空就知道了,揍一个妖怪还得先找人家的主人,问一圈下来,挨过主人的埋汰,得了信物才能动手,还不能揍的狠了。要是没有筋斗云,跑路都得累死他。这么苦的活,也只有刑满释放人员才任劳任怨的干。
旁观者事不关己,看苏城的眼神也比较友善。不管怎么说,有梦想有坚持的年轻人,总是值得褒奖。看着他为了理想碰的头破血流,大家也有些不自在。
只不过,在场的都是多年历练的老狐狸,心里怎么想不重要,重点的是靠理智判断怎么做。在不清楚中船和大华实业的协议具体内容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表现出什么倾向来。
这时候,重钢的老总戈丹云出面问道:“苏董,詹总,既然是要签订协议,是否能描述一下协议的大概。你们看,我们都已经来了。”
重钢的前身就是汉阳钢铁厂,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效益日渐糟糕,欠款已达2亿元人民币。而且每天的亏空还在增加。戈丹云比谁都想lng船落实,因为重钢是船用钢板的大厂,还是中国最早做低温和高温钢板的企业,在这个行当非常有竞争力。
詹志芳咳嗽一声,正准备说话。
苏城抓住时机,抢先开口道:“协议主要是一个合资的协议,大华实业出资1.8亿美元,外加大华船业。中船出让一块土地,具体面积尚未谈,再加上部分的工人,以及3.2亿元人民币。组成一个新的合资公司,双方各自占有50%的股份。”
就算没有人出面,曾经与之沟通的丁志鹏,也会出面问协议问题的。当然,有别人问出来,是最好的。
听着双方的协议,大家的表情是一变再变。看詹志芳的眼神满是佩服!
空手套白狼算什么,人家这是空手套狼群。
这里一个两个都是中国经济部门的捕食者。对于土地和人员的价值,看的门清。
地方企业要弄一块土地,确实不容易,和地方政府谈合作,谈土地出让金,都要费些事,但真说起来。搞一块土地,比搞钱容易多了。尤其是偏僻地区的土地,不就是一纸命令的事。方法正确了,一毛钱都不用花。
央企更不用说,他们首先就享受国家的政策,其次又财大气粗。地方上求他们的事很多,他们能拿出来的光明正大的好处也很多,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和人情,换一块土地就和玩儿似的。
任何一个城市的政府,在1992年免费批一块土地给投资数亿美元的央企,只要说一句招商引资,上面肯定要表扬,说不定还送些三免五减半之类的政策。就连海沧计划里的土地,也是*oss批下来的,根本不用台塑或大华实业花一分钱。
工人更不用说了,如今活下去的国企工人,种地种菜的有,轮岗的有,欠着薪水不给的也有,什么时候缺过工人了。就算是有技术的高级工,也没有被领导看在眼里。中国的人实在太多了,国企内的人更多。
在众人眼里,詹志芳真正付出的只有3.2亿人民币,等于是拿两个政策性的东西,换了人家大华船业50%的股份,以及1.4亿美元。
天底下还有更好的事吗?
怪不得苏城先前不同意,现在恐怕是受到了很大压力吧。想也是,在中国做船舶,和中船闹不开,压力怎么会小。
联想到苏城委屈的表情,说做事难的话,即使是老妖怪们,也不得不鄙视一下詹志芳:吃相太难看了!
詹志芳则陷入了莫名其妙中。
他的印象里,明明给过大华实业更好的优惠条件,苏城为什么不提出来?
那么,由自己提出来?
詹志芳马上暗暗摇头,当然不行了。明明有更好的条件,詹志芳怎么会自断其路,提出此事。
比起鄙夷之类的事,金灿灿的美元和大华船业这株摇钱树自然更让詹志芳动心……
因此,反复考虑以后,詹志芳决定默认此事。不管苏城有什么阴谋,只要签订这样一个协议,他也就够本了。
苏城依然低着头,等众人消化了这个消息,才道:“既然说到了协议,我还是有几个问题的。请詹总做决定。”
詹志芳高傲的“嗯”了一声。
“首先是企业管理权的问题,我提议由大华实业派人管理大华船业……”
“不行,大家各50%的股权,怎么能由大华实业管理呢?我建议,在大华船业这个合资公司里,建立一个董事会,由双方各出一半的董事。然后再共同推举一名董事长,由董事们分别管理船厂的各个部门……”詹志芳是一定要争一争管理权的。否则,回到中船的党委会上,他是会有麻烦的。
苏城沉默了一下,挣扎道:“大华船业的机构已经很完整了,没有必要再增加董事……”
“大型企业不一样,工厂总是要扩建增员的,大华船业既然要做lng船,那就要以大型企业的标准要求自己……”詹志芳洋洋洒洒的能说两分钟,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只要能拿下大华船业,他在中船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苏城坚持了没多久,软弱的道:“这样一来,大华实业和大华船业的关系怎么处理?难不成脱离关系……”
“脱离关系是正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应该权责分明。集团公司和下属的分公司有严格的界限。”詹志芳觉得自己看穿了苏城,用强硬的态度道:“中船作为中国船舶行业的领军企业,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大华船业掌舵。”
房间内诸人只觉得风云突变,怎么须臾间,大华船业要变成中船集团的了?
就在这时,苏城向后靠了靠,语气放缓道:“我们也同意大华实业和大华船业权责分明。那么,关于lng船的技术获取问题。中船有什么办法?”
“嗯?不是通过中国建交的经贸合作获得吗?”詹志芳还没有意识到苏城的变化。
苏城轻轻的摇了一下头,道:“准备参与中韩经贸合作的是大华实业,不是大华船业。”
詹志芳呵呵一笑,道:“哦,那中船申请加入好了。”
“这么说,詹总是同意由中船负责lng船的技术获取事宜了?”
“嗯?这当然要双方共同努力了。”
苏城摇头,道:“大华实业的风格,一向是以集团内的大华实验室掌握技术权属,所以,即使获取了lng船的技术。也会隶属于大华实业集团大华实验室。因为我们全资购入了大华船业的股份,所以此前并不需要讨论这个问题。中船既然准备介入。大华实验室的技术就不能免费给中船使用了。”
詹志芳这才明白,苏城是在要挟他,他冷声道:“看起来,苏董说什么50%股份的事,都是在调侃老头儿我了?”
“詹总要是愿意签约,我们自然可以继续谈,但您把大华船业的好处占尽了。总不能把我的大华实业也吞进去吧?”苏城说着转头解释道:“不怕大家笑话,大华实业获取lng船的办法,就是撒订单。我们准备用数亿美元,购入3艘以上的lng船,并约定其中的一艘或两艘,在中国制造,同时转让技术。虽然还没有谈合同,但这三艘船恐怕要比正常的3艘船贵不少了,这笔钱,难道也让大华实业出了?”
用订单换技术,是90年代中国技术引进的常态方法,也是国际上的通行方法。詹志芳对此说不出话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再无耻也说不出让大华实业免费提供lng船技术的事,何况,这技术至今没到手呢。
旁人自然早就听明白了,乐呵呵的在旁看着。
其实,如果最开始的时候,苏城就采取这种逼迫手段,结果虽然是相同的,众人的观感却是不同的。在詹志芳露出丑陋吃相以前,中船身为国企中的一员,看着它被一家私企噎住,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众人觉得舒服。
至于现在,大家却有些乐见其成了。
毕竟,除了中船以外,其他公司的利益是不受影响的。在没有利益冲突的前提下,人性总是支持弱小的一方。
詹志芳仍然没有察觉到苏城真正的目的,以为他只是想用多几亿美元的投资将自己逼走,不禁暗暗一笑,明面上愤然道:“苏董如此反复,看来是没有合作的诚意了。毛主任,丁主任,你们看看这事,还需要说明吗?”
毛主任打了个哈哈,道:“双方意见不统一,我们是早有预料的嘛,否则开什么说明会。这样吧,苏董购入的lng船,准备用在哪里?是否能与中船集团合作?”
苏城抬了一下头,道:“其实不是我们购入,而是由台湾的长荣集团购入,但我们分担一部分的资金。长荣集团获得了大华每年数千万元的天然气订单,一直有购入液化天然气船的需求,这算是以前的积累吧。”
1...162163164165166...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