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志鸟村
他的意思,自然是不能让中船占便宜了。
毛主任呵呵一笑,问道:“这样的话,中船是否能独立购入一艘lng船?”
詹志芳则立刻看向紧挨着他坐的远洋集团副总赵利民。中船是造船公司,可没有运输任务。
赵利民却是一脸的苦色,低着头没吭声。lng船运输的是液化天然气,那就涉及到中石油和中石化了,他可不敢豁然答应,万一人家不同意怎么办。
詹志芳一看,没戏了。
他也不想买lng船啊。上亿美元的大家伙,买来做什么?
会议开始进入垃圾时间,詹志芳左顾而言他,赵利民更是不会吭声。
就在大家无聊的时候,詹志芳的呼机突然震动了。
他拿起来一看,登时满脸怒色。
赵利民伸头过去,只见上面写着:“大华实业以5倍高薪挖人!”
一瞬间,赵利民还有点幸灾乐祸,然后,他的呼机也震动起来。
超级能源强国 第三百九十七章……应对
..第三百九十七章……应对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城,高薪挖人这种事情,已经越来越普遍了。
90年代的中国不像是后世,私企的薪水往往大大高于政府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在1992年,内地的处级干部也不一定能拿到500元月薪的时候,深圳的私企已经开出了1500元的薪水。
外资就更厉害了,他们的薪水在很早以前,就达到了普通公务员的十倍以上。外企的传说也是在90年代初奠定的,那些初来中国的外资企业多是有名有号的大公司,稳定的福利和超高的奖金激励,令白领金领成为了全社会羡慕的对象。
90年代的下海潮,就是在此背景下发生的。和80年代的下海潮不同,90年代自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停薪留职的人们,并不一定会去做生意,还有很大一部人,是选择了去私企上班。
这在20年后,显的有些不可思议,大学生们削尖了脑袋考公务员进国企,怎么会有人抛弃编制跑去私企?
其实,如果将私企的平均薪水提高2倍,把公务员的薪水降低2倍,大家的选择就会再次出现变化了。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深究起来,90年代自政府部门停薪留职的公务员,多是在非权力部门的普通工作人员,手握重权,有私人司机和专车的领导,全是私营企业主巴结的对象,自然不会傻乎乎的搞什么停薪留职。自企业停薪留职的员工也以地方国企为主,央企的福利和待遇远超下面的企业,人员的流动性也要弱的多。
不过,流动性再弱,终究是要流动的。
詹志芳细细思量,五倍的薪水,差不多是要2000元了。中船重工下属十几个船厂,要说没有人动心?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最让詹志芳揪心的是,中船内部吃的是大锅饭。水平最好的师傅比水平最差的师父,薪水差不了两百块,就这样,还曾经闹出过乱子来。
大华实业是私企,薪水的灵活性是很高的。他们要是给普通工人开五倍的高薪,那给技术最好的工人会开多少?
詹志芳虽然久不在工厂一线了,但他心里明白,别看一个工厂的车间有百十号人,往往就靠着一两个人撑着。诸如机装车间,电装车间,那一两个人今天请假了,大家就只能做杂货了,流水线是想流都流不起来的。依靠人工弥补机器效率的中国工厂非常多,除非无视良品率,否则总有少不了的人。
一个两个的工人退休或者被挖走,中船那么大的集团,总有办法来弥补。但是,如果是大批量的工人被挖走,会不会有车间被迫停工?会不会有船厂因此而陷入麻烦,这就是詹总需要考虑的地方了。
短暂的停歇后,詹志芳拿出手上bp机,啪的一声,放在毛主任面前,道:“您看看,大华实业这样搞,岂不是要乱套?”
毛主任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虽然他和詹志芳都是副部级,但中船的常务副总和发改委的副主任,又岂能是相同的。
也是周围人多,毛主任才看了他的bp机一眼,然后再将之递给其他人。
詹志芳态度非常强硬的面对苏城,道:“苏董,这件事你知道吧?解释一下?”
他是希望以态度逼苏城让步。
苏城却选择了针锋相对:“我觉得无须解释,这是我们企业的经营思路。人才的自由流动,是企业改革的一个方向。大华开出的薪水,是针对这些工人价值的。中船如果想留下这些人,你们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可以开出同样的薪水。关键的问题在于,工人怎么决定。”
将高薪挖人的消息放在说明会之后,说明会之前,还是说明会期间,大华实业内部是有一些争议的。苏城最终选择了说明会期间,就是为了借着说明会,来说明此事。
毕竟,挖人的事情放在说明会之后,虽然不会被当场质问,但也是把问题留下来了。苏城担心中船铁了心不放人,用各种手段阻挠被挖的人流动。这种事情,国企不是没有做过。而且,秉承着人至贱则无敌的风格,中船要是不要脸了,大华实业还真把他们没办法。
放在说明会期间,苏城是希望能够得到上层领导的支持。只要一个批示或者转发,中船的领导再做决定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脸面问题了。
因此,对于詹志芳的愤怒,苏城是已有过预料的。
詹志芳没想到苏城说变脸就变脸,而且变的如此彻底,徒劳的道:“胡闹,像中船这么大的企业,薪水岂是说涨就涨的……”
“那是你们的薪水机制不灵活,要是需要的话,我可以派遣大华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到中船给你们上两堂现代企业薪资调整的课程。”苏城始终抓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命题不放,因为这将是十四大的重要议题,在这样的场合,就是尚方宝剑。
詹志芳气的手抖:“怎么挖人你还有理了?”
苏城却点了点头,道:“挖人当然有理,詹总,都什么年代了,中船还吃大锅饭呢。你们的造船厂内,焊工做着最重要的工作,却和年龄相当的仓库管理员拿差不多的薪水,比办公室文员的薪水还要少,这是什么道理?高级焊工的薪水也只比初级焊工多百来块钱,却不光要做自己的工作,还要承担培训初级焊工的任务,要我说,这才是真的没道理。”
詹志芳在企业,只有他教育别人的,没有别人教育他的,被苏城一通驳斥,哼声道:“这是我们中船自己的事情。你现在挖的是我们中船的人,是国家企业的职工!”
“怎么招聘也是我们大华自己的事情。”苏城看向毛主任道:“今天就是说明会,那我就说明一下。大华实业认为,市场决定工人的价值。高级焊工就应该拿10倍于初级焊工的薪水,办公室文员的薪水可以比初级焊工高,但不能比中级焊工高,我们开出我们认为合适的薪水,工人自愿流动,企业不应阻止。”
中船这样的企业,要是铁了心阻止,很多工人还是会犹豫的。尤其是那些水平较高的焊工,年龄通常比较大,思想趋于保守的同时,他们还有很多子弟好友在船厂工作,也许父亲和长辈也是从船厂退休的,让他们抛下一切的离开,也不现实。
詹志芳年纪大了,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一时间反应慢了些。
这时候,始终没有说话的丁志鹏却开口了:“我在体改委的时候,就研究过咱们国家的工人薪资问题。要说吃大锅饭不好,日本的年功序列制度,就是吃大锅饭的,而且吃到现在,已经成了世界各国研究的对象。但从我们调研的结果来看,吃大锅饭的中国企业,劳动生产率明显偏低,而解除了大锅饭的企业,矛盾会比较多。中央的意见,是企业间自己调节。大华的高薪聘用的方式,我觉得很有代表性,我建议,向上级领导报告。”
詹志芳一听,犹豫了。
苏城不理他,直接道:“我同意,无论上级领导做出什么批示,大华实业坚决执行。”
就算不能高薪挖人了,他的损失也没有那么大,再想办法就是了。但若是得到了领导的认同,此事就很顺畅了。
根子里,他是相信时机成熟,此时一定会得到正面的有利回应的。
一个搞市场经济的国家,要是劳动者都不能自由流动了,那还搞什么市场经济。
丁志鹏直接将詹志芳的沉默当作了默认,在笔记本上写了两笔,合上道:“毛主任,那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
“那就到这里吧。”毛主任也站了起来。
和国企干部比起来,他们两人的身份地位要高的多。看戏的诸人也没什么意见。
詹志芳只能看赵利民,示意他出面。
赵利民勉强露了个笑脸,没吭声。远洋集团下属的船厂,修船的业务多于造船的业务,就算被挖人,也不会是重灾区,另一方面,远洋集团的主业毕竟是海上运输,以后说不定还有用得到大华船业的地方,没必要出面得罪。
没有了同盟军,詹志芳也只能偃旗息鼓。
苏城酣畅的舒了一口气。
前期的准备,让他避开了道德责难,到了用理智判断的阶段,他相信自己是占优的。
詹志芳找了台电话,拨通了自己的办公室电话,向秘书问清了情况,才返回来,对同样打过了电话的赵利民道:“你们那边的情况如何?”
“几个船厂报告上来的情况,大概有五六个人申请离职。”
“我这边也差不多,差不多是两个船厂有一个人。”
“他们是在试探呐。”
詹志芳沉沉的“嗯”了一声,问:“你怎么想?”
“高薪留人不行。咱们两个集团下属的工人这么多,大华提薪,咱们也提薪,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我觉得,必须要另辟蹊径。”
“哦?愿闻其详。”詹志芳知道赵利民的鬼主意多,两人曾经共事过一段时间,私人交情始终保持着。
赵利民转了转眼珠,道:“咱们给不出多少钱来,不过,咱们国企里面,官迷其实是不少的。”
“给他们官做?那不行,工人编制随便转行政编制,那就全乱套了。”
赵利民不急不躁的道:“当然不是所有人,是去了又愿意回来的人,咱们就给他们官做。拉回来的人越多,官就越多,几十个编制,有什么大不了的。”
……
……
超级能源强国 第三百九十八章……缝焊机
..第三百九十八章……缝焊机
大华船业的招聘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一家船厂需要的人确实不少,但专业的技工人数并不会太多,大华船业暂时将目标确定在1000人。其中的部分职位,从大华实业集团自身抽调工人就能满足。
济柴一向具有大华培训基地的作用,作为一家数千人规模的大型柴油机厂,他们已经向大华石化提供了数百名工人,再向大华船业提供数百人,也是轻轻松松的。
向中船挖角的人数,被苏城限定在了200人,再加上来自社会招聘的二十多号人,以及来自济柴和大华船业其他部门的技工,lng项目部的技工就算是齐全了。
大华实业内部,一片欢声笑语。
趁此机会,苏城也带着舒兰,一同视察大华实验室的海洋研究所。
lng项目的预研阶段,就放在了海洋研究所里。
顾海健早早的就穿上了白衬衫,和几名办公室的负责人,站在门口迎接苏城。
舒兰换上了一套时下流行的一步裙,正是后来的ol装的前置版。她亦步亦趋的跟在苏城身边,小声道:“还好再没有什么列队欢迎了,太不自在了。”
“大华船业的员工可是我的人,他总不能用我的人列队欢迎我自己吧?”苏城调侃了一句,上前与顾海健等人握手。
和前几年相比,顾海健明显露出了老态,两鬓也有丝丝的白发出现。做企业管理者比纯粹的技术员要辛苦的多。
不过,顾海健的精神很好,手握住苏城,使劲的摇了摇,道:“苏董,正要向集团总部报告好消息,我们正在做的殷钢列板缝焊机,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已经获得了批准。分别是电焊机导电轴的发明专利,以及电阻缝焊机的焊接驱动同步机构,通过这两项技术,我们能保证电焊的密封性完全达到要求。”
大华实验室正在做的技术,苏城都有了解,惊讶的问:“哦?这么快?”
“半卖半送吧。”顾海健嘿嘿的笑了两声,道:“做这两项发明专利的是我的师弟,一个在法国读书,一个和我一样,在巴西工作。我专程去把他们拉了回来,每年10万美元的高薪,让他们将没有完成的技术也带回来,总算是不负众望。”
顾海健的语速很快。10万美元的薪水,即使在国外也非常难得了,何况是国内目前的状况。
大华实业虽然是私企,但顾海健开出这样的薪水,也是冒着一定的风险的。如今出了成果,他才能畅快的说出来。
苏城本身是支持他的,此时也特别询问道:“专利有没有法律问题?如果有,就请集团法务部门出面,早点消弭影响。”
顾海健肯定的道:“他们在各自公司的时候,都只是处于构想阶段,没有予以实施,专利是全部属于大华实验室的。”
“那就好。”
黎涣祥作为大华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适时的道:“大华实验室正在做的殷钢列板缝焊机预计年内能投入使用,到时候,这这将是咱们国家第一台用于lng船制造的国产装备了。我们今天的行程里面,就安排了这项。”
造船的过程中,焊接是用工最多的地方,自动焊机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苏城点点头,选择与韩国公司合作,就是为了省钱。他们与法国大西洋船厂签订的合同本身就有漏洞,因此韩国自己首先在国内进行了扩散,使得三星重工等企业也得到了lng船的技术。
大华实业通过他们,花的钱肯定比大西洋船厂少。
不过,这种交易也有一定的风险性。法国的大西洋船厂肯定是不管大华实业的售后的,无论是保修维护,还是设计生产,都要通过韩国这个二把刀。现在的韩国船舶工业可不像是20年以后,水平相当有限。
苏城要不是对大华自力更生的水平有极深的信任,是不敢用间接购买的方式。继续联络法国大西洋船厂,也是准备用来给韩国施压的,他们若是不愿意卖钱,大华实业就找他们的上家法国人了。
一行人说着话,就到了实验室里。
大华购买了两台殷钢列板缝焊机用于研究。其中一台是作为原型机,只拆不改的,另一台则被修的面目全非,安上了大华自己的几项新技术。
像是这种工业机器,了解了基础以后,想添加什么功能都和玩儿似的。但是,若是要购买一个附加功能的机器,多付的钱却多的多。而在一艘船的建造过程中,一种模式的缝焊机肯定是不行的。
大华自己研究透彻一种装备,即使不能用于生产盈利,也能减少自己的成本。
2亿美元的lng船,哪怕是降低10的成本也要2000万美元。
而以中国制造的传统,制造第一批产品的成本可以是超过国家平均成本的,但随后,成本会一路下滑到平均成本的50以下,最后,中国制造就彻底完成了资本主义的梦想,为全社会提供了更便宜的产品,顺便获得超额利润。
苏城既然开始做lng船,就着眼于能够大幅度的降低lng船的成本。生产工具的改进自然是首当其冲的。
顾海健的学弟白牧云亲自操作缝焊机,给众人做演示。
这是一个看起来像是大型吸尘器的装置,下方安装的滑轨保证它的焊接方向正确。当白牧云引弧成功以后,就见缝焊机慢吞吞的向前,在焊接的同时,将大量的鱼食状的物料洒在焊缝上,竟是一丝的火光都看不到。
大约10分钟左右,一块钢板就被焊好了。白牧云兴奋的道:“如果不考虑专利的话,我们已经能自产缝焊机了,但要绕过专利,估计还要一两年时间。”
苏城也不禁用手上去抚摸,焊接的果然是严丝合缝。
白牧云在旁重重的咳嗽了一声,道:“苏董,殷钢是不能用手摸的。”
“怎么说?”
“殷钢很容易生锈,人手上的汗水粘在殷钢上,用不了一刻钟,殷钢就会生锈,而且各项指标急剧下降,若是在船上的话,这块钢板就要重做了。白牧云说着抬了一下手,道:“我们做工的时候,都要戴羊皮手套,就是为了吸汗。”
“羊皮手套……”苏城恍然记得自己签字的文件里,是有一票羊皮手套的,当时还在奇怪,没想到竟是给焊工用的。
负责殷瓦钢焊接的工人少说要几百人,那准备上千双的手套都不够用。苏城摇摇头,lng船确实是处处都也要钱。
想到此处,他抬了一下头,道:“这么说来,咱们在海边造船,殷钢也很容易受潮了?”
“是,要建立全封闭的控湿环境,还要配合严格的管理。损坏一块殷钢,我们就要赔掉好几万元,是非常容易损失的成本。”白牧云学的是机械制造,却因为工作的关系,参与过lng船的建设,这也是他被学长顾海健挖角的原因之一。
顾海健笑笑,道:“我们做好了预案,涉及到殷钢焊接的环节,都已经特意标注出来,我们也在想尽办法减少潮湿的风险。”
苏城满意的点点头,看了一圈以后,让陪同的人都散了,然后叫住钟志根、黎涣祥和顾海健,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咱们再议议,要是没有问题的话,就准备向钢厂订购钢板了。”
“技术获得呢?咱们得等到中韩正式建交,才能去找他们吧。”
“我已经有眉目,此事暂时由我来负责。”苏城说是这么说,也没有很足的信心。
韩国代表团和中国代表团,在中韩建交的过程中,谈的是非常秘密,或者说,是秘密保守的非常好。
别说是向媒体通知了,就连双方的包机都是悄悄的来,悄悄的走。中方的人员不去接机,韩方人员也是如此。
至第三轮为止,民间没有任何的声音传出。
要不是大华实业的关系深厚,他们连中韩有没有在谈都不知道。
这是因为中韩关系涉及的点和面太多,首先难以解决的就是朝鲜和台湾问题,韩国和台湾的关系很好,中国和朝鲜的关系也很好,双方都不想偷鸡不成蚀把米,因此低调的要命。
大华实业能够参与的商贸谈判,正常是要在双方建交以后才能开展的。
但对苏城来说,这样的推动力明显不足。
因此,他干脆在钓鱼台国宾馆订了一栋小楼,暗暗等待着韩国代表团。这段时间,苏城也就住在了钓鱼台国宾馆,每天早上起来,还装作晨练的样子,绕场一周,看看有没有哪个小楼进入了新的戒备状态。
钓鱼台国宾馆虽然对外营业,但仍然要求有介绍信等物,苏城能在里面流窜,是沾了周老的光。
这样住了几日,8号小楼果然是悄无声息的住进了人。
令他没有料到的是,这个不知是不是韩国代表团的队伍,住进小楼以后,竟是没有要出来的意思。
要不是看到每天有人送食物进去,还有来往反复的外交部官员,根本不知道里面还住着人。
苏城等了两天,发现没有办法私下接触,把心一横,干脆找上了丁志鹏,请他协调面见韩方代表。
……
超级能源强国 第三百九十九章……造船法
..第三百九十九章……造船法
“等到中韩建交以后,再谈经贸合作是水到渠成的事,为什么一定要现在就接触韩国代表团?”丁志鹏一个劲的摇头,同时开玩笑道:“横生枝节,万一吓跑了韩国代表团,我找谁说理去?”
苏城和丁志鹏很熟了,也陪着摇头,道:“等中韩建交了,两国间经贸合作的吸引力不是降低了。”
“建交了,应该是吸引力上升才对吧?”丁志鹏疑惑了。
苏城一笑,道:“韩国现在求着咱们建交,自然是有求必应,经贸合作也没有拒绝的道理。等建交成功了,大家光是等新总统就要等一年,经贸合作什么,又哪里能谈下来。”
苏城实际上想的是,这么好的时间,你不讹诈韩国,你想做什么?
此时的韩国国内,并不是期待中韩建交以后,能给韩国带来多少经济好处,他们算的就是纯粹的政治账。
与中国建交,不光意味着韩国与自己邻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它的潜台词,是中韩朝的关系,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因为中国是朝鲜政府坚定的支持者,中韩建交,对朝鲜的打击,是韩国期望看到的。
此外,两德合并也给了韩国以刺激。既然二次大战的始作俑者都恢复到了正常国家的状态,韩国和朝鲜是否也能合并呢?
在整个90年代,朝鲜和韩国都怀揣着这种美好愿望,在国际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现在的韩国总统,为了完成他的北方计划,那是除了卖屁股,什么都干,想想那个在莫斯科遇到的申泰渊,一个小小的韩国交通部的官员,竟然也想来做成中韩建交的事情,可以想象,韩国国内的风潮是怎么样的。
相对于韩国的政治账,lng船就显的再普通不过了。当然,这也是此时的韩国政府没有意识到造船业的庞大潜力,他们若是知道异日韩国能够从中分割的利润,就不会有任何好说话的可能了。
天底下的事,都是抢时间抢出来的,大部分人看到的是短期利益,少部分人看到了长期利益,也只能从已经发生的短期利益谈起。
丁志鹏理解了苏城的想法,失笑道:“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不过,这有挟持中韩建交的风险啊。我不能拍板。”
苏城嘿嘿一笑:“上面其实已经有批示了,我也向周老请示过此事。”
丁志鹏默默的回忆着,判断是赞成反对还是默认,良久才道:“既然如此,那我试试看。不过,怎么接触韩方代表,你要讲究方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