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超级能源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志鸟村
小姜也积极了,忙道:“不管啥时候培训都行。”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大华实业的培训针对性极强,而技术加成的薪水增加又非常多,良好的培训机会,也不是时时都有的。
苏城却有些感慨。船厂白天的工作其实是非常辛苦的,晚上的培训,也不是简单的坐在课堂上读书,而是要真的动手操作的。这样的劳动强度,换在10年以后,即使是给钱,估计也要引来骂声一片,更何况主动要求。
……





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零四章后勤保障
..第四百零四章后勤保障
大华实业的培训机制是非常完善的,这多少有点继承济柴动力机厂和胜利油田的国企基因。
和21世纪人想象的不同。中国的国企,差不多是中国最重视教育和培训的部门了。因为国企是一个大家庭,无论是国企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技校,还是部属的高校,它们主要的生源都来自国企子弟。再大的领导,总有孩子要读书上学,因此,除非是穷的掉底的国企,学校办的都不错。
直到90年代,国企的学校技校,都是一个地区最好的学校和技校。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这种差异性就越明显。
尤其是石油系统这样的大单位,它们甚至有自己的教育体系,系统内的师资力量也能一定程度上的流动,这种优势,是当年精穷精穷的地方政府无法比拟的。
当石油系统的教师拿着500元薪水的时候,北大教授都只有三四百元。这样的教育系统,自然能够收纳到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从而形成滚雪球的教育优势。
在石油部撤销以前,邮电部穷掉底之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等,都是国内有数的好大学。
而中国教育部最不重视的职业教育的责任,差不多全都落在了国企身上。职校的地位,差不多也是随着国企的起伏而起伏的。
大华实业的培训机构,一部分来自内部的济柴等工厂,一部分则是在争夺海沧基地期间,以大华石化的名义兴办的。
大华石化名下的培训基地,也是国内少有的拥有外国教员的职业学校。
为了保证大华船业的培训效果,苏城把雇佣来的外国技工一股脑的给拉了过来。
大华船业的工人也不含糊,每天收工回家,匆匆吃个饭,就赶回船厂上夜校。
9月的本埠,日照时间算长的了,工人们下班时天还大亮着,等培训班的三四个小时结束,天差不多就黑下来了。
就算回家立刻休息,晚上的睡眠时间也很难达到8小时,更别说去做一些爱做的事了。
工人们忙忙碌碌,苏城也没有闲着,他每天早晨做好日常工作,下午开几个小会,晚饭以后,就拉着集团和大华实验室的人,到大华船业来帮忙。
或者是请刘秋等大牛派上台教学,或者是慰问关心……总之是营造一种全厂努力的状态。
这种气氛在大集体中是非常有意义的。用来形容的话,就是军队中的士气。
拧成一股绳向前进的工厂,就像是士气充足的军队,往往能以弱胜强。整天想着蒙混过关贪污**的工厂,就像是没士气的土豪军队,碰到硬壳就会一触即溃。
霍昌,陈祖年等人都是50多岁的人了,调节气氛是一把好手。加上苏城身先士卒,竟是让船厂的进度有加快的趋势。
如果不是失去了百余名技工,技术劣势实在太大,202号船是有机会提前完工的。
9月的第一个周末。培训班照常举行,只是提前到了午后。
站在船厂门前,看着周末还来的工人,苏城不经意的想到学校的周末补习。
国人的传统果然是贯穿全社会的。
陪苏城站在船厂门前迎接的霍昌,忍不住赞道:“咱们这工人,比当年学工学农还积极。”
经过一个星期的补习,工人们疲惫之余,也有些习惯了。一些年轻人看起情况不错,甚至有兴高采烈的。年纪较大的工人普遍比较沉稳,但精气神尚可。
张超从国外留学回来,满脑子的经济哲学,却是不相信霍昌当年的学工学农,不禁道:“咱们的培训自愿,但是按照加班工资的一半来补偿,等于是参加培训的工人每月能多得60的薪水,不积极才怪呢。”
“那也不能否定大家的主观能动性。”霍昌和张超是说不到一块的。不过,霍昌虽然是集团副总裁,张超却是直属于苏城的集团战略部,两人互不相让的情况不时就会发生。
此时,张超就不准备让步,接着他的话头便道:“主动是因为培训的项目很有用。咱们把集团的七级工八级工都请来了,这种机会,以后哪里会有。再说了,工厂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要不是中船把人拉走了,这些才培训出来的工人做候补都不够成熟,更别说是培训合格就上岗了。按照薪资状态来看,参加了培训的工人,要比没有参加的,价值提升10,薪水提升20以上,怎么会不主动。”
“你算的那些细账,工人哪里算得来。”
“总是感觉的出来的。”
“别吵。”苏城摆摆手,道:“不管有好处没好处,工厂有了困难,工人们齐心合力,这就是最好的局面。我注意了一下,现在大家最麻烦的地方,是吃饭问题。船厂偏僻,进出厂区都要花不少时间,下午的时候,往返回家吃饭,太耗费精力了。”
“我已经命令食堂照常提供晚餐了,不过,有家世的工人,还是倾向于回家吃饭。”杨明是办公室主任,管着这些后勤问题。
苏城“嗯”了一声,不置可否的道:“有家世的工人不是不愿意在食堂吃饭,是希望能和家里人一起吃饭。你们看这样如何,我们给工人家属,提供免费晚餐。”
“免费晚餐?”杨明头一低,就开始算细账了。
苏城不管他,道:“培训的工人总数是800人,家属翻倍的话,也不过是1600人,比工厂的总人数少的多,食堂是肯定够用的。按照每人每天2块钱的标准,不过多支出3200元而已,就是要辛苦一下食堂的师傅们。”
“刚结婚的年轻人肯定愿意,那有孩子的家庭呢?有的工人,孩子比较大了,还有上学和写作业的问题。”霍昌说着叹了口气:“也是咱们的船厂太新了,要是胜利机械厂那会,家属院就在厂里面,在哪吃不是吃。”
苏城笑着摆摆手,想了想,道:“现在的交通条件很好,不堵车也不塞车的,通勤车从市区过来,也就是三四十分钟的事。这样吧,还是以他们自己的意愿为主,但咱们尽可能的提供车辆,设计好线路,方便家属往来。另一个,再找一些老师来,给孩子们免费补课,指导学习和作业……”
“苏董想的周到,这样的话,哪怕是为了孩子,大家也愿意来厂区。”霍昌抚掌微笑。92年的时候,学历正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光是一个口号,而且是年轻人的最好出路。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以算作此时教育思想的一个最好注脚。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90年代的父母亲很少有接受系统教育的。他们读书的年代,讲究的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如今社会发生了变化,许多人虽然想辅导孩子,却没有相应的能力,因此求遍亲戚的不在少数。
什么补习班,辅导老师之流,仅仅是试水阶段,还少有人消费。
“咱们是为了给工人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也尽量不增加家庭的负担。”苏城义正严词的说了一局,再次脸带笑容的面向来来往往的工人。
当日下午,新政策就颁布了。
小姜和张良国师徒首先举双手同意。小姜新婚不久,正是经济紧张的时候,两人一起吃免费晚餐,既省时又省钱,再好不过。张良国则考虑着给亲戚孩子报个补习班。
这年月,外面招摇撞骗的补习学校,都有收取高额的补课费。大华集团聘请的老师只会更好,这样的机会却是难得一遇的。
充足的后勤保障和一鼓作气的尽头,令船厂的培训工作进行的很顺利,没多长时间,就有七八名技工出师,成为了关键岗位上的骨干员工。
论速度来说,大华船业差不多是在创造奇迹了。
然而,202船的进度仍然落后于设计,大华给自己建设的201船进度更是近于停滞。船厂组织工人进行了两次加班,总进度也没有明显的进步。
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又哪有精力分配给加班呢。
苏城表面上云淡风轻的,心里也着实担忧。
随着十月的到来,他跑船厂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
不过,了解的越多,他对完成合约的预期就越来越低。按照正常的建造速度,202号船多半是无法完成了,201号的命运也许会好一些,但延迟生产是肯定的。
“如果再多半年的时间,大华船业也许就能培养出自己的第一批造船技工了。看起来,不用技术含量搞一点的东西,这个船是造不成了。”苏城虽然这样想着,也没有立刻决定,而是拨通了李沧的电话,向他介绍了情况以后,询问道:“以202和201船目前的状况,大华能不能采用巨型总段制造法的方式制造。”
李沧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苏城不甘心的问:“那平地造船呢?”
这次轮到李沧惊讶了:“不用船坞造船吗?你会?”
被如此殷情的眼神盯着,苏城不自然的说:“我不会平地造船,不过,可以研究参考一下。”
……




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零五章 窗户纸
..李沧哑然失笑,道:“不用船坞,直接在场地上造船的技术,咱们国家曾经研究过。我印象里,勘探三号海上钻井平台,就是用的平地造船技术。不过,这都10年过去了,咱们国家建设的船坞越来越多,平地造船好像有点跟不上了。而且,这对提高速度有什么用?”
“勘探三号用的不是真正的平地造船技术。”苏城在读石油储运专业课的时候,接触过一些lng船和油轮的建造技术,泛泛而谈道:“我说的平地造船技术,应当是和分段造船法,最好是巨型总段造船法结合起来,采取船体部件大型模块化的方式,在平地上完成造船工作,船只在建造完成前,完全不下水,这样就可以不受船坞和船台的影响了,也能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他说的是不太清楚,李沧却听明白了。勘探三号因为起重机等设备的限制,当年其实是在水面上安装的。与其说是平地造船,不如说是水面造船。
他是未来能做院士的的船舶专家,对于这种即将到来的新技术,首先在感性上就有所预料,问道:“如果没有船坞的话,大规模建造确实是有优势的,但你说的这种方法,首先,船下水的问题怎么解决?”
“平地上铺铁轨,让造好的船靠在岸边的无动力拖船上,然后将拖船拖离岸边。等到把拖船沉入水中后,船体就浮出水面了。”苏城说的,差不多就是他记忆中的全部信息了。
李沧陷入了沉思中。
就在苏城以为电话出了问题的时候,李沧才猛然惊醒似的问:“苏董,您在本埠吗?我过去谈。”
“我让人帮你买机票。”苏城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名船舶专家,真正的专家。
世界上的专家其实是有两类的,一类是严谨科学的专家,本质上通过数学来解决问题。一类是混吃等死的砖家,本质上通过想象来解决问题。后者就像是老鼠,不光坏了一锅又一锅的汤。而且繁殖力惊人。
90年代的中国之所以文凭热,正是因为缺乏真正的专家。最是年富力强的那批人,却因为70年代的经历,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偶尔有两个蒙混过关的家伙,也就只能在国内称霸。放在船舶或石油这种需要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里。完全不够看。
因此,大华实业虽然已经高端到可以直接找院士的地步,苏城还是选择了李沧这样的稀缺品种来合作。
晚上10点,李沧和他的两名助手,顺利抵达本埠。
苏城亲往迎接。
坐在车里,李沧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苏董有平地造船的全部设计吗?”
“我哪里有。不过,这项技术应该不难。”苏城这样说,是因为他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是这样说的。
当时。教石油储运的那位副教授,还充满遗憾的说:平地造船本质上是一种精巧的设计,捅破一层窗户纸,就能取得巨大的利益。结果被外国人注册了专利,咱们就算是看到了窗户外面的情况,也不能用了。
大学男生。不是高富帅就是愤青。苏城当时听的很认真,直到现在,也记得那层窗户纸,正是船只下水的问题。
船在船坞里的时候,下水是很方便的,但在平整的场地上下水,就没那么容易了。
国内的勘探3号。是通过水上作业完成的最后吊装,困难度很大,容错率很低,也不能用于生产更大的船只了。
采用无动力拖船和枕木铁轨的方式。却能相对容易的解决下水问题。
李沧正是对这个方案充满了兴趣,才会着急的赶来。见苏城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他不无遗憾的道:“船体的重量、体积,以及水的重力和浮力,都会影响到船舶下水的安全,大华实业如果没有做过具体的实验,恐怕不能直接用在建造上。”
“就用202号船做实验怎么样?”苏城说着就介绍了起来。
李沧听着摇摇头,道:“对同一艘船来说,平地造船和船坞制造,速度上恐怕没什么区别。采用平地造船的好处,是能够节省船只在船坞的时间,不用造好了分段等着上船坞,所以,同时建造多艘船,才能用得上平地造船法。”
“那就用201号船做实验。”苏城说的是大华运输公司订购的船只。两艘船是同一个船型的,为了加快202号船,201号已经减缓了建设速度。
李沧自然不会拒绝,有一艘万吨巨轮做实验,这种事情是每个船舶专家梦寐以求的。他即使专注于基础研究,也不会放弃这种机会。
不过,看着苏城“忧郁”的笑容,李沧多少有点不好意思,问道:“你说202号船的预计交工时间已经延迟了,再用201号船做实验,会不会太耽搁你们了。”
“我们的工人总数是够的,只是骨干工人比较少。201号船能做多快就做多快。202号船虽然不能按期交工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平地造船法,就当作是技术储备,下次就能发挥作用了。”
听苏城这么说,李沧坐不住了,冥思苦想半天,道:“其实,202号船也不是完全不能没机会了,还有2个月的时间。”
“68天。”
“我可以帮你们找些高级技工。”
“现在的情况……如果再从中船等船厂挖人的话,我担心大华船业自己员工的士气。”
李沧知道中船陷阱的事,连忙道:“我和中船没什么直接关系,其实,也有些高级船舶工人,是不属于中船的。”
“远洋也不行。”
“也不属于远洋。”
“哦?哪里还有高级船舶工?”苏城这下来了兴趣。他们现在缺少的就是高级技工,尤其是专业的船舶工人。有些地方,本来很快就能做好,但为了等待数量稀少的高级技工,整体的速度都被延缓了。按照大华延续下来的八级工制度,7级和8级的船舶焊工,是最缺乏的,随着分段制造的结束,船舶整体制造将会需要更多的空缺。
李沧笑着指指自己。道:“学校里啊。我们学校就有一个给学生练习和实习用的小船厂,虽然做的都是小船,但工人的水平相当高,尤其是那些高工,做万吨货轮肯定没问题。”
苏城只用听他说的头一句,就连连点头。敲脑袋道:“我怎么没想到。人力资源部的白痴们!”
学校是事业单位编制。在中国的体制内,地位明显高于工厂,属于好听又舒服的岗位。而高工在学校内的职称是相当于教授或副教授的,职业成长也相当不错。
大华要挖角他们不是那么容易,不过,要借过来却很容易。
因为学校的实验船厂,其实是没什么必然工作的。那属于小而全时代的产品,学生的实习完全可以放到大华船业来,虽然那些免费劳工很烦人。但92年的大学生多少还算是听指挥的……另一方面,92年的学校刚刚开始承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大华实业要借人出来,用不着付出太大的代价。
只要借用较短的时间,大华自己的工人就会成长起来。
高级技工都是在工作中成长起来的。一名焊工只要不是傻的,焊接几公里几十公里的。总能焊出一个六七级的水平出来。任何学校都不可能提供那么多的材料给他们练习的,但不断接单的工厂,有的是工作机会。
苏城真诚的感谢了李沧,立刻开始动作了起来。
以大华目前的资源,正常联络那些学校,甚至用不着苏城出面。
三天后,第一批来自学校的高级技工就出现在了大华船厂。202号船的速度。也悄然加快。
等把李沧安顿好,让他有充分的权力和资源,以201号船为实验船研究平地造船法之后,苏城终于腾出手来。回顾中船挖角事件。
在11月中旬的月度董事会上,苏城毫不讳言的道:“大华船业进军lng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蚕食中船的传统领域。中船设陷阱反挖角我们,与其说是他们对我们的反击,不如说是必然发生的事。虽然事起突然,也给我们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早一点清醒,也有好处。现在,战略部必须在近期作出方案,以应对中船可能发起的挑战。”
霍昌也说道:“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掌握lng船的技术,在此之前在此之后,我们都要做大量的普通船舶练手,同时平衡成本。中船目前的利润,主要就集中在2万吨到15万吨的货轮上,咱们进军船舶业,中船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是反对的。”
苏城点头,道:“必须给予坚决的回击,他们要是以为我们好欺负,全都扑上来,那就麻烦了。”
“回击中船?”
“回击詹志芳!”苏城挥舞了一下胳膊,道:“谁出头就打谁。”
“好!”大华的董事会仍然是年轻人居多,说起战斗的时候,全都兴奋的不行。
只有钟志根问:“怎么回击?”
“詹志芳的工作,就包括在国内争取订单。我们抢他的订单。”
张超讶异的问:“我们抢来了订单也做不出来啊。”
“以前不行,但李沧教授的研究已经有了进展,从201号船的情况来看,确实如此。不过,我们的首批目标,还是放在中小型船舶上,以积累经验为主。”苏城还是以商业考量做的决策,中小型船舶对中船的冲击不大,但对大华实业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也会让詹志芳很难受。




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零六章步步紧逼
..第四百零六章步步紧逼
关润泽抬起头来,看了看面前的“港豪”高尔夫球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就走了进去。
门童穿着英式三件套的衣服拦住了他,道:“先生,这里是私人俱乐部,只接待会员。”
90年代初期,中国较发达地区,开始出现了富豪阶层。当许多人刚刚积攒出自己的第一叠一万元的时候,中国的第一批亿万富翁已经悄然出现。跑车跑马、古董玉器、高尔夫球等或中或洋的奢侈玩艺,也纷纷落户沿海地区。
港豪高尔夫球场,就是座落在厦*门海边的新场地。传说由香港某老板监工完成,软硬件环境都达到了世界级。因此,虽然采用了价格不菲的会员制,仍然受到了圈内人的热烈欢迎,一些外地的富豪都会千里迢迢跑来打球。
关润泽昂首挺胸,道:“我来办理会员。”
“您稍等,我帮你找会籍顾问。”港豪高尔夫球场并不像是国外的会员制球场那样,采取会员介绍的制度。因为国内的初代富豪本来就少,能够支付每年20万元会员费的中国人,如果尚未进入某个圈子,反而更受欢迎。
除了崇洋媚外的心理之外,爱打高尔夫球的国人毕竟是少数,这从港豪餐厅的人数比球场上的人数还多就能看的出来。大家跑来球场玩,多半还是存着交朋友谈生意的心态,会员介绍的制度,除了装模作样之外,并不会真的受到欢迎。
须臾,就有一名高挑的美女,快步来到门口,面对关润泽,巧笑倩兮的道:“您好,我是李香菱,您的会籍顾问。”
“关润泽。”
“关先生想加入我们港豪俱乐部是吗?我先给您介绍一下……”
“我带了现金来。”关润泽将一袋钱丢在地上,道:“麻烦快一点办理。”
“哦……好的。”李香菱惊讶的表情一闪即逝。国内的初代富豪千奇百怪,有装儒雅的,有装粗鄙的,有装流氓的,有装神经病的,归根结底都是本色演出。关润泽这种,她见过不止一次了。
拿出一张纸来,李香菱快速做了一个记录,问道:“关先生,您的公司写什么呢?”
“大华实业集团,销售事业部。”关润泽拽了拽衣服。
在富豪圈内工作,李香菱自然知道大华实业,这次是真的惊讶道:“您是大华的老板?”
“销售部经理而已。”关润泽没有遮掩的意思,他来港豪高尔夫球场注册,就是为了做销售。
奉行财不露白的国内老板,赚了大钱以后,多半喜欢深入简出,要找到他们并不容易。让销售人员加入富豪圈子,是后世投资、证券、银行等行业常用的招数,苏城提前10多年,将之移植过来,确实吓呆了一票人。
李香菱就不相信的拿着表格笑说:“关先生,这份简单的表格资料是要归档的,不能开玩笑。”
“不开玩笑。”关润泽认真的道:“我确实是大华实业集团,销售事业部的经理关润泽,怎么?你们这个高尔夫球俱乐部,不允许打工的玩?”
“那不是,只是……”伶牙俐齿的李香菱也不知该怎么说了。国内的白领金领还不成气候,她接待过各种奇怪的客人,满足过他们各种奇怪的要求,但是,要让她选一件最离奇的事,一个打工仔花20万元办会籍绝对要列在头条。
1...166167168169170...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