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志鸟村
旁边人直接呆住。
此时的国内,尚处于股份制改革当中,大家理解的股份只是很初级的概念。互换股份和用现金收购!在政治上的意义截然不同。
用现金收购,只要价格敲定,那就银货两讫了。互换股份,则会引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赔了怎么办?
以目前的官方思路,如果大华船业的价格贬值,甚至只要是红利不足,荣尚国的行为就有可能被判做是国有资产流失。
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说,愿意承担这么大的风险,荣尚国的诚意可谓十足,决心可谓坚决。
但苏城还是拒绝,用很官方的话说:“大华船业的目标是做wg船,在此目标达成以前,船业的资产价值是无法被正确评估的。”
不管江南造船厂有多值钱,苏城都不想和他们合资造船。
荣尚国无言,场面一时间冷了下来。
旁边本埠的官员急坏了,呼吸都粗重起来。这7个船厂里面,可有个是经营困难的。他们的工资有中船兜底没错,但他们的供应商多是市属国企,是要政府来兜底的。
副书记李阳名下,就有一个帮扶企业,市仪表厂陷入困顿当中。它曾经大量向江南造船厂、平江造船厂等企业供应设备产品,如今,双方的货款也没有完全结清。
几个星期前,李阳还曾走访了一趟欠款大户平江造船厂,掏空了对方的家底,也就拿到了60多万元。
假如平江造船厂能赚到百万美元,只要拿到其中一半,李阳的帮扶任务就算是圆满完成了。
他见船厂的代表都不吭声,干脆自己问道:“苏董,你说的4个总段能赚百万美元,4个总段,要做多长时间?”
“一个总段工厂,同时开王两个总段,完工要求往往在2个月内,而且会逐步缩减的。”
“也就是说,4个月赚百万美元?”
“那肯定不行。”
“为什么?”
“一个工厂才做一个总段工厂,那不如不做,我们的要求,最少要做两个总段工厂,最好是个或者4个所以,2个月赚百万美元都是少的。”
李阳的表情生动极了,从失望到惊讶,从惊讶到惊喜,从惊喜到期待。
苏东元和苏刑也都听的傻住了。他们都听的明白,这些总段工厂的生产,都是为了供应大华实业,那么,大华实业要赚多少钱?
两人几乎同时想到,这些钱要是用来投资政治,又能产生多少成果。
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三十二章 静待佳音
..“苏董,咱们暂时休息一会吧。他们大老远的跑过来,估计都累了。”副书记李阳耳中听到现金,就像是驴子到了红萝卜似的。
国企的状况不好,政府的压力也很大。99年,下岗这个词刚刚在广”州被发明,尚未进入全国传播的阶段,换言之,所有净亏损的国企,全都要政府买单,上”海的财政收入向来不错,但也有着坐吃山空的隐忧和恐惧。
假如有一天,净盈利的企业上缴的盈利,不够填补净亏损的国企的大坑的时候,怎么办?
没人知道国企的下滑趋势会持续多久。某些专家,甚至预测国企将掉落深渊,再也爬不起来。
这样说其实也不错,如果光是将目光集聚在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企身上,他们确实缺乏活下来的条件,也缺乏活下来的必要性。
不管怎么说,寻找财源是一切政府孜孜不倦的目标,而90年代的政府**,会更强烈一些。
李阳眼着几家船厂有可能获得大笔的资金,心中的热忱不言而喻,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他不好公开要求平江造船厂或者其他船厂怎么怎么样,人家毕竟是央企国企。
但是,作为厂子所在地区的领导,作为债券企业的主管领导,他完全有资格私下里施加压力。所以要求休会,方便自己,也暗示了苏城。
只需要2秒,钟,苏城就领悟了他的意思,马上赞同道:“那就休息,咱们2个小时候再开会。”
荣尚国等人明知道怎么回事,也只好捏着鼻子答应。
李阳向苏城点点头跟着平江造船厂那个宽鼻阔嘴的总经理,一起出了会议室。
苏城静静等待。
在9艘船的合同令人惊讶的提前完成的背景下,苏城若是调集全部资源,本身就有极大的机会获得想要的船厂股份。
但是,为此动用包括周老在内的力量,在苏城来完全没有必要。
这是一项合则两利的交易,船厂出售股份给自己,既让大华实业省去了再建新厂,再培训工人的麻烦和投入也能让船厂获得更低成本的制造方法,和相对的高利润订单。几家国企老总,只是思想上转不过弯来罢了。
他们如果是私企老板,恐怕船厂的规模再大两倍,也会求着苏城来做技术转让的。重工行业,普通的技术或许不能发生决定性的作用,有的企业用落后一两代的设备和技术继续生产销售也做的风生水起。然而当决定性的技术出现,它们对重工业的影响是远胜于其他产业的。卡内基的钢铁托拉斯,福特的汽车流水线概莫能外。
江南等船厂已经确定了大华所掌握的两套技术的价值,若是坚持不愿转让股份,那只能说,他们内部的政治角力远比经济判断来的重要。这样的企业苏城也不一定会与之合作。
现在,有李阳出面,说出苏城需要说出的话。苏城自己,只要等待最终的结果就可以了。
2个小时后,平江的老总回来,直接提出休会两天的建议。
“其他人觉得呢?”苏城故意问。
“休会吧。”荣尚国也这样说,其他人都无异议。
“那就休会。”苏城从善如流知道事情在向好的方向进行。
休会的唯一原因只能是有他们不能决定的决策要做。就目前而言,就是股权转让的条件和比例了。
苏东元也猜的到情况,神色复杂的着苏城。
平心而论,如果京政府下面有船舶制造公司他也会倾向于出售股份给大华,以换取技术和资金。
每两个月百万美元,或者每个月百万的收入,想想都觉得诱人。
这能盖多少栋办公楼多少栋住宅楼啊!
换个思维来想,大华实业若是得到了中船下属的个船厂的20%的股份苏城的行政级别该怎么算?
大华实业获得这么多的中船下属船厂的股份,那相对于中船的级别,又如何计算?
别的不说,中船下面的学校、医院和疗养院,就比一个普通的城市多。
他们还有自己的专业队伍和研究所,数十万名的工人……
苏东元觉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似乎都没这么多的庄稼。
还是出手的晚了。
他并没有正常的父亲,因为儿子的成功而感到欣慰的情感。相反,苏东元是以纯粹的理智在考虑此事。
趁着众人离开会议室的时间,苏东元做了仔细的考虑。然后留在最后,道:“苏城,我在国资委还有些关系。其实,此时运作一下,20%的股份也许用不着多少钱,你可以把节省出来的现金,用在别的地方。”
“还是按照规矩来吧。”苏城的语气平平淡淡。在这一点上,他毫不怀疑苏东元的能量。也许,苏东元的一个电话,就能减少大华实业上千万的支出。
但无论是理智还是情感方面,苏城都不能接受这种方式。国企在目前这种崩溃浪潮中,价值本来就是被低估的,再减少数千万元的支出,贱卖的痕迹就太严重了。
不通过苏东元,苏城还可以说是自己的投资眼光,通过了苏东元,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苏东元一叹,转而笑道:“大华的现金充足是好事,但有家族的帮助,你能发展更好不是?收购中船下属船厂的股份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若能趁此机会,确定你的政治地位,对你未来的发展,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果需要家族帮助的话,我会去找苏老的。”苏城一句话,就抵消了苏东元的努力。
苏刑又是庆幸又是嫉妒,趁着苏东元转身的空档,他凑在苏城耳边,低声道:“不知好歹的东西,等我腾出手来……”
啪!
苏城顺手就给了苏刑一耳光。
站在会议室的中央,当着剩下的七八个人的面,被苏城甩了一巴掌?
苏刑从未想过这样的场景,也不知道这样的尴尬如何化解。
呆滞了两秒钟,他仿佛突然觉醒似的,“呀”的一声,就想扑倒苏城,用拳头将巴掌还回来。
然而,隐在身后的古洪军发挥了作用。他一个错步,就提住了苏刑的衣领,像是狗爹叼小狗似的,将他远远的甩开,丢在一边。
“怎么回事?”苏东元转过身来,诧异万分。
苏刑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似的,大声指着苏城道:“他莫名其妙-的打了我一巴掌。”
青年时期,做纯纨绔子弟的苏刑,不止一次的请老爹出面。那时候,苏东元还是一个权责不重的副职,却也很是收拾了几个苏刑的“对头”。
苏刑摸着肿胀的脸,又眯着眼,想苏城怎么辩解。
然而,苏城却没有丝毫要辩解的意思,他只是笑笑,说:“着烦,就打了。”
他确实是着烦,随手一打。
打了就打了,那又如何?
比起苏刑的所作所为,就是再打几巴掌,又如何?
苏城的眼神里,既没有愤怒也没有畏惧,只是坦然的戏谑。
苏东元愕然片刻,一挥衣袖,转身就走。
这里是本埠,不是京城。他没有直接的权力处理此事。更重要的是,苏城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有双开前科的苏刑挨了一巴掌,这种事情,哪个官员或警察会在乎。
苏东元甚至有种明悟,自己在本埠的影响力,有可能比不上苏城。
这样的想法,令苏东元莫名的憋屈。
离开的脚步,也变的沉重了。
苏刑用手捂着脸蛋,还有些不明所以然。
这是什么情况?
半天,他才弄明白:我被白打了?
被白打了!
苏刑恨的不行,但左边,是丑的厉害的古洪军,右边,是想笑有不敢笑的大华员工……
找不到同盟军的苏刑最后瞪了一眼苏城,气急败坏的冲出了会议室。
“董事长!怎么了?”张超摸不着头脑,怎么突然打人了?
“给他点动力。”苏城松活着肩膀。
他说的刺激,是要刺激苏刑多做点海”南的房地产生意。
自从苏东元提到海”南的房地产,他就留心了一番,结果发现,海”南炒地皮的热度,甚至远超后世的想象。无数的开发商,在得到地皮以后,首先做的事情不是盖楼,而是把地皮转手卖出去,然后转手购买新的地皮,说不定就是自己以前卖掉的。
在苏城熟悉的房地产热潮中,为人诟病的私人开发商,至少是以盖楼的名义做房产投机的,但在9年的海南,情况截然不同。
大批企业,主要以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以及国企的分支机构为主,几乎没有正规的房地产公司,也缺乏盖楼的实际能力。
换言之,这些炒作海”南地皮的国家单位,全是没有能力盖房的机构,他们也没有盖房的兴趣。
纯粹的空对空。
就是这样,99年最贵的海”南地皮,已然飙升到了7500元每平米。
别说比苏城在北”京二环买的地要贵0倍,就是比20年以后的大多数中国地皮还是要贵。
这样的地皮价格,绝对属于炒不动的状态了。
否则,再翻上个一两倍,99年的海”南地皮就要变成20年的中国地王了。
可以说,苏刑买多少地皮,就要被套住多少。
苏城摇摇头,心想:这一巴掌,最少能打出个亿的银行贷款吧。苏东元若是有点愧疚,怕是会帮他贷的更多。
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三十三章 多少机会
..苏东元原本准备私下里帮苏城疏通一番关节,等大华实业低价拿到了中船下属几家船厂的股份后,再找苏城联络感情。
但苏城的一巴掌,打在苏刑的脸上,却拍醒了苏东元的美梦。
“养不熟的狼崽!”
苏东元回到家里,都气的不行。他自觉主动示好,又想方设法的帮忙,已经仁至义尽,没想到苏城的态度竟然如此糟糕。
当众打人的戏码,苏东元不知多少年没见过了,如今想想,甚至有陌生感。
就像是面对苏城的陌生感一样。
“我不吃饭了。”苏东元将外套丢在沙发上,自己钻进了书房,锁上了门。
王丽梅奇怪的问儿:“你爸怎么了?哎,你的脸怎么了?”
苏刑用手挡了一下脸,没说挨打的事,只低声道:“他和苏城谈崩了。”
王丽梅一下眉开眼笑,道:“好事啊。怎么谈崩的?”
苏东元要和苏城重归于好的事,王丽梅知道,但也无可奈何。在苏刑绝了仕途以后,王丽梅只能依靠苏王两个家族的能量,而接纳苏城,不光是苏东元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家族内自然的推动力。
现下,苏东元去谈了,却谈崩了。对她来说,当然是最好的结果。
苏刑不肯说原因,被追问了两遍,才无奈把另一边脸让过来,道:“苏城给了我一巴掌。”
“什么!”王丽梅的笑容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苏刑将事情细细说了,又再三保证挨打的脸没事。才恨恨的道:“苏城也就是有了些钱才这么跋扈吧,我准备去海*南做生意。借银行的钱赚钱,现在的情况,用不了两年,赚个两三倍不成问题,到时候,再回来做别的生意。我问过了,市府就有驻海南办事处,天*津也有。只要打通关节,先从他们手里买两块地,转手卖出去,银行利息就算有了。”
去海*南做地产的事,苏刑不止一次的提过,苏东元始终不给准话,而王丽梅也有所担心。此时却被浓浓的怒意给激到了,她咬牙切齿道:“你想贷款多少?你爸要是不帮忙,我去求你大舅。”
王丽梅的父亲就是长宁基建的前老总。长宁基建虽然被中远船务一口吞掉了,王丽梅的大舅却只身出逃,借用家里的力量,摇身一变。成了民政部的高官,手握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的扶贫专项资金,是地方上“跑部钱进”的重点攻关对象。
苏刑暗自一喜,趁机道:“有亿的话,一年就能赚个亿。要是能有5亿。我一年就能赚一个大华船业出来!”
他本来准备贷款几千万,亿已是理想状态。如今被苏城刺激了。他的想法也就发生了变化。
苏刑想要追上飞速发展的苏城,想要当着苏城的面,也甩他一巴掌,让他不敢言声——就像是自己一样。
要做到这一点,凭借几千万起家,就稍显不足了。
王丽梅被他的好胃口吓了一跳,惊道:“借亿?还不上怎么办?”
苏刑积极的道:“院里的王拐,春节前去的海*口,听说资产都上亿了,手上的地皮卖掉,最少还能有个亿。他当时去的时候,也就借了000万,咱们有亿,你说能赚多少?”
“要不少一点开始?”
苏刑不耐烦了,道:“少一点有什么意思?现在的地皮,都涨成什么样了,就是驻京办的那些东西,哪个没有千儿八百万的。咱们入场晚,就得花大力气,否则别说追上苏城了,王拐都够呛。”
“别胡说,咱们赚咱们的,和苏城有什么关系。”王丽梅话是这么说的,不由还是顺着苏刑的思路考虑起来了。
一会儿,见老公苏东元还没有出来,王丽梅就悄悄道:“你先别吭声,我给你爸说说。另外,你自己做生意我不放心,你得找个认识的一起。要不然,被人骗了都不知道。”
“那就王拐了。”同一个大院的孩,虽然不是特别熟,但也算知根知底了。关于海*南房产倒卖的消息,苏刑也是和他喝酒的时候知晓的。
王丽梅点点头,又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你可要准了。这么多钱,还不上可是麻烦。”
“知道,您放00个心吧。”苏刑暗暗握拳:等我手里有两三个亿,天底下的国企,还不是想买哪个买哪个。苏城那个蠢货,给他好处都不知道要的……胆小如鼠……
中船方面,并不因为苏城的一巴掌,而有任何的改变。
只有行业内的人士,才能真正了解5个半月做一条灵巧型货轮的价值。这可是三四万吨的大家伙,而且是卖的最好的船型,它的利润和争夺的激烈性,向来冠绝全球。
但不管是世界上任何一家船厂,也不可能做到7个月或者个
月交货。
提前2个月,意味着能帮船东多赚数百万元的合同金。事实上,如果遇到航运紧张的时候,提前2个月多一条船,也许就能签订一份五六年的长肥约……
种种好处,连带的优势,是说也说不清楚的。
尤其是了大华关于成本分析和产能的资料,中船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但苏城的胃口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中船内部也吵的不可开交。
整个6楼会议室,吼声震天。
来倒水的小秘书,心惊胆战的推开门,低着头放下开水壶,就逃也似的跑了。
房间内有孙道孚的秘书,给每个人的茶缸蓄水。
椴木的长条桌前端,孙道孚阴沉着脸。揉着太阳穴。
苦恼之情一望可知。
会议开了5个小时了,除了确定由中船集团出面和苏城商谈以外。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决议通过的。
同样的会议,最近两天已经开了三场了。
今天是最后一场,也到了与大华谈判的时间点了,仍然没什么变化。
下面的这些厂长总经理副经理,全都是车轮战似的嘶吼,喊累了就坐下喝茶,接着再站起来吼,仿佛不如此就没法保证自己船厂的利益似的。
其实。不如此真的就没法保证自己船厂的利益。
大华船业只准备将巨型总段造船法扩散给三家船厂,获得总段技术的船厂也不过五家。尽管只差了几个字,可大家都明白,获得总段造船法的三家船厂,以后就能自己接单,用总段技术造船了,而获得总段技术的船厂。只能给他们和大华船业共四家船厂,提供半成品的总段,那利润和地位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中船内,已经了解清楚了。平地造船法的主要价值是节省了船坞,能够同时开工多艘船舶,而就单个船只的建造速度来说。有没有平地造船法都一样。
这样的技术,就眼前的情景来,似乎比平地造船法更有诱惑力。
如果由中船集团出面谈判,谁获得总段造船法?谁获得总段技术?谁一无所获?只能用吵架来解决问题了。
偏偏孙道孚并不关心究竟哪个船厂获得好处,他烦闷的着桌边慷慨激昂的人群。莫名其妙的想:这些家伙怎么都长了一只好膀胱?连喝5个小时的水,就没有要上厕所的?
“孙总。”秘书长贴近了一些。轻声道:“麦工问,要不要参加谈判?”
麦工就是中船的总工程师麦文贵。他早就抵达了大华总部,此时正坐在凉亭里等待指示。
孙道孚仿佛猛然惊醒似的,一仰头,道:“参加啊,怎么不参加?”
“那条件呢?”秘书一问,会议室都静下来了。
国企是一把手责任制,到了中船这种央企,总经理的职权范围有所收缩,但政治权力增加的不少。
大家吵来吵去,也是为了影响孙道孚。
他若是做出了决定,此事就差不多告一段落了。唯一能作出抵抗的,估计只有江南造船厂的荣尚国了。不过,江南造船厂是国内造船厂的一哥,孙道孚也没有压制它的必要。
令人难挨的长考后,孙道孚缓缓抬起头来。
众人报以期盼的眼神。
“嗯……”孙道孚的声音还是如此的低沉:“条件……先听听大华怎么说吧。”
一群人险些将下巴给闪掉。
这说了和没说一样啊。
还是荣尚国稳稳的保住了下槽牙,扬声道:“不管怎么说,巨型总段造船法要得到的。前段时间,大华船业给咱们的分段造船法,不少厂都用了,效果怎么样,大家心里有数,巨型总段造船法……不能不要。”
“20%的股份也要?”平江造船厂的总经理配合的说了一句,他其实是愿意的。
荣尚国果然顺其思路,道:“要是真让大华不断的开分厂,再过0年,20%的股份又值什么钱。”
话糙理不糙,几个总经理都悄然点头。
孙道孚呵呵一笑,道:“那就让麦总工去谈吧,他们愿意给20%的股份,出多少钱。”
这等于说,是让大华实业选择合作对象了。
其他人都不说话了。较为弱小的船厂,虽然希望通过中船集团来获得巨型总段造船法,但他们竞争不过大船厂。而大船厂,又确实希望获得技术的船厂少一点。至于中船集团,则缺乏足够的资金,给所有船厂更新设备,因此默认了家和5家的限制。
会议室内,难得安静了几分钟。
然后,电话“嘀铃铃”的响了。
孙道孚的秘书接起来,唔唔了两声,脸色怪异起来。
……
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三十四章 打肿脸
..“怎么了?”孙道孚秘书放下电话,催问了一句。
“大华那边问,咱们如果引进技术的话,准备怎么购买设备和仪器?巨型总段造船法,每个船厂预计最少要5亿元的资金准备,巨型总段工厂,大约要亿元。”秘书停了一下,接着复述道:“麦工回答,会争取贷款解决。”
孙道孚微微点头。重工业的费钱,大家深有体会,贷款是必由之路。他不解的问:“有什么问题?”
秘书苦笑:“大华的苏董要求,是与中船共同贷款。假设中船能贷款20亿的话,希望能帮大华实业,同样解决20亿元的政策性贷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