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志鸟村
因此,经过十五秒的慎重考虑,苏城决定爬上去。
古洪军帮他助推了一把,阿塞拜疆一号保镖和阿塞拜疆二号保镖则同步卡着苏城两侧,生怕他被刺杀了似的。
林永贵也是认识秦世维的。不过仅止于一名“不错的高工”的认知。他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哀叹自己的老胳膊老腿,最后是踩着几个木箱子组成的阶梯,站到了水泥墩子上面。
挺大的水泥墩子,站了二十几号人亦不闲拥挤。视野也开阔了不少。
秦世维记着苏城的叮嘱,待林永贵上来,就开腔道:“你现在看到的,就是三次采油的地面工艺设备。很复杂。大致分类,左侧的是聚合物分散溶解装置。然后是灌群系统、喂入系统、注入系统和工艺控制系统。单单一个熟化灌群系统,就占了那边的所有地方。”
林永贵顺着秦世维的手指看去,果然是好大一块地方。
至少相当于一个百货商场的面积,被划分成三个区域,盖了板房,放置了设备。
秦世维不管他们看得懂看不懂,继续道:“光是熟化灌群这边,就有低压供水间,表面活性剂渗水间,聚合物喂入间,阀组间,配电间,备件和维修间……另外,料库下面有杀菌间,化验室,卸车间,值班室,餐厅,淋浴间什么乱七八糟的……”
他这么一说明,下面像是胡乱摆放的集装箱似的板房,在众人眼里就活泛起来。
“我看有很多设备还是裸露在外面的,这是为了赶时间还是?”林永贵太想帮忙了,立刻又问了起来。
秦世维有点骄傲的道:“我们这个配注站是橇装和固定式联合的,露在外面的,大部分都是橇块。”
油田橇块就是油田的模块式生产部件,一个橇块就相当于电子产品的一个集成电路版。它们往往由统一的底座组成,可以将许多的管道、阀门、设备乃至于仪表装入其中,同时完成某一项功能,例如换热,换气,调压等等。
到了现场,只要将需要的橇块组装起来,即可迅速的得到一个油站,如同搭积木似的。
橇装式的配注站是最快捷的配注站,后世的橇装式配注站,往往只要六七个橇块,就能实现全部功能。
大华实业开展此项工作有四年时间,尚不能做到100%的橇块式生产,尽管如此,橇装和固定式联合的配注站,也是国内仅有的领先技术,而且拥有数十项国际专利。
几个老外甚至不用翻译,自己就看出了此点,不停的吐出“skid”,“packa”之类的音节。
林永贵却是没当回事,点了点头就过了。
秦世维媚眼抛给了男人,也不生气,转头问苏城,道:“那咱们开始吗?”
“开始吧。”
“开始注水。”秦世维喊了一下,下面的控制室内就忙活了起来。
与此同时,杨明则将准备好的资料交给在场诸人,道:“目前测试采油井编号011,采用压裂作业,目前日均产液94吨,产油32吨,含水是65%。我们的目标是压裂后,单井注入压力11pa,日注入量170立方米,视吸入系数15.5立方米每兆帕……”
“压裂?”来自法国菲纳公司的代表吉乐斯用法语重复了一下这个词,再用英语问:“为什么要用压裂的手段?”
“得到更多的油。”秦世维用看林永贵的眼神看了看他。
“你们已经完成了压裂操作?你们怎么做的?”菲纳公司是仅次于道达尔的法国石油公司,也是苏城选定的候补合作公司。他们此次没有派出之前的靓丽女郎,而是选定了懂技术的家伙。其本人也一扫前面懒洋洋的神情,变的些许专注。
秦世维却不在乎对方的技术激情,故意道:“压裂操作申请过专利了,不允许交流。”
专利技术只能形成壁垒,技术本身还是能隐藏就隐藏的好。信息局经过这么多年的膨胀,对这方面的管制也紧了起来。
菲纳公司的代表追问道:“你们预计,经过压裂作业,比非压裂的油井。产出能增加多少?”
“20%左右吧,这个主要是改善注入井低渗透层的导流能力,提高聚合物驱的驱油效果。”
“压裂的成本呢?”
“没多少。”
“能下去看吗?我是说看控制室。”
“可以。”苏城就是来炫耀的,哪里会拒绝别人来看。
吉乐斯积极的态度影响了其他人,一群人簇拥着往控制室去了。
林永贵落在后面不放心。他见过太多虚报产量的故事了。但这里是阿塞拜疆,他担心苏城的准备不足。
想了想,林永贵还是找到自己的秘书,低声命令道:“把人找过来,多找一个懂设备的,我看这个三次采油的设备复杂的很。”
林永贵是早就决定要帮苏城作假了,更准确的说。是以防苏城作假不成,加个双保险。假如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他有把握想增产多少就增产多少,可在这里。他就不能保证了。
下面的设备轰隆隆的巨响起来,却是向下方注水开始了。
林永贵慢悠悠的踱步过去,就听一群人用各种语言在讨论,乱的一塌糊涂。秦世维则神色不佳,面红耳赤。
林永贵用调侃的语气问小胖:“你又惹老丈人了?”
“我哪敢呢。”小胖望着秦世维的左手。一脸的后怕,低声道:“他们问秦院长聚合物的细节,秦院长不说,他们就说秦院长不懂,然后自己讨论开了。”
“这么简单的激将法……”
“确实挺气人的,秦院长一反驳,他们就问细节,秦院长不能说,他们就说秦院长不懂。”
“这也就是他了。”林永贵摇摇头,表面上不在乎,一会儿又问:“那你说,老秦是真懂还是假懂?”
秦世维犀利的眼神穿过数人,盯了过来。
小胖缩着脖子,义正严词的道:“秦院长当然是真懂了,全知全能。”
秦世维一点表情都没有的回过头去,继续用英语辩驳道:“经过我们系统化的分析,中分子聚丙烯酰是目前最经济的聚合物,只要等到明天,就可以验证此点了。”
“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酰的效果明显会更好,虽然成本会高一些,但增量应当会有明显提高。”
“二元驱呢?采用二元驱的话,吨聚增油达到20吨不成问题吧,我听说壳牌的实验室研究已完成了。”
“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二氧化碳驱吧。蒸汽驱也是很有生命力的。”
说话的人并不减少,一方面是等的着急,一方面也是混淆视听,有意贬低。
嫌货才是买货人,苏城微笑着听着,不为所动。
理论的东西,讨论一天都讨论不完,他根本懒得参与。
在三次采油技术里,光是大的分类,就有聚合物驱,蒸汽驱,二氧化碳驱,微生物驱,仅仅是聚合物驱里面,还有一元驱,二元驱,三元驱的进阶。单论聚合物的大小,又有中分子量、低分子量、高分子量、超高分子量、阳离子等等……
采用哪种方式做三次采油,大华实业研究了四年多的时间,目前选择的方案,正是最成熟最经济的方案。
其他人所言的低分子量,或者二元驱云云,效果的确是好,但成本也要高。或许,外国的大型公司能将成本降的更低,但从大华实业的角度来说,中分子聚丙烯酰就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这种用钱堆出来的结论,是不能随便说出来的。秦世维也知道此点,被挤兑的没办法,只好反复强调:“等到明天,就可以验证了。”
各大石油公司的代表自然不买账,干脆互相讨论起来。
林永贵愈发担心了,这不光是油井出多少油的问题了,还有聚合物的成本问题,容易露馅的地方太多了。
他在那里为苏城担心,却没有注意到,总有几个外国公司的代表或随员,在盯着控制室里的仪表死看。
注入量,聚合液的浓度,注入压力,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等等,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有实用价值的三次采油技术,对于任何一个掌握着油田的公司,都是有吸引力的。
超级能源强国 第五百五十三章 作弊日
..张玉明和他的两名助手藏在车上,就等着来宾们全部离开,然后去给数据造假。
原油数据造假是有传统的。不管哪个国家,对于油田都有产量的要求,国内是自上而下的硬压力,国外石油公司则有利润分成这个大杀器,就是产油国也有数据造假的需要,欧佩克的限产政策是以配额的形式限制各国的,除了沙特以外,其他国家想要多得钱,就要偷偷的多产油。
不过,大型机构的数据造假是一回事,单个油井的造假又是另一回事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弄清楚原油产量的计量方式,没有充足的采油厂经历,没有充分的研究精神,没有一颗大心脏,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张玉明是国内的论文强者,为了完成论文,达成“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他在这些年很是研究了一番油井计量方式。最终,这个面黄肌瘦,像是饿的半死的男人,除了写出一堆弄虚造假的文章以外,还真的成了油井计量专家,什么“分离器玻璃管计量”,“翻斗式称重计量”,“双分离器玻璃管计量”,“称重式活动计量器”,“质量流量计”,“示功图法计量”,“单拉井单拉罐计量”……张玉明通通都研究清楚了。
可以说,张玉明在流量计量以外的论文,都是靠着流量计量的水平做出来的。
当然,作假的技术只是一方面,还得有作假的胆量和行动能力。
张玉明不清楚国外的情况,对于林永贵的请托答应的很勉强。不过,既然答应了,他也没有太大的担心。不过是作假一个油井罢了。作假一个油田的事儿,他都是有把握的。
只要等到宾客们离开……
张玉明等啊等,等的眼都直了,还有人在那里看来看去。
大华的三次采油的工艺设备是经过专业设计的,这在95年以前极少见,亦是其他石油公司没有来得及做的设计——他们在三次采油方面的投入有限,而且有二氧化碳驱,蒸汽驱等等“干扰”的存在,自然不能像大华实业这样进行深入的投入研究。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研究大华实业的橇块设计。尽管不能照抄,但光是橇块的分类方式,就很能引发思考。
除此以外,数以百计的设备机械,也有的是地方让他们去研究。
正常的三次采油配注站。都是服务于数十台乃至数百台油井的,大华实业此次带来的橇块式配注站亦是如此,只是暂时在单一油井上进行展示罢了。
张玉明只看见配注站内灯火通明,后来许多工人都离开了,那些宾客还不走,他和两名助手蜷缩在车里,冷的发抖。却是无可奈何。
中亚的昼夜温差极大,冬季的白天尚且暖和,夜晚就冷的刺骨了。偏偏他们三人是躲起来的,也不能开空调。前半夜几乎要冻的失去知觉,张玉明把准备好的巧克力全给吃光了,外面的人还都没走,急的手都抖了起来。
“再给我点东西。”
“没了。”坐在司机位的助手抖抖索索的道。
“不行。我低血糖犯了,以前落下的毛病……”
“那怎么办?”两个助手看向外面。苏城等人回去了,却总有几个夜猫子在。
张玉明一咬牙,道:“现在去,他们用的是活动式的称重计量装置,那个四轮拖动地盘上架的应该就是了。现在能改动的,要么是标准计量罐,要么是电子秤,称重传感器估计不好动……嗯,你们先去确定,哪个部分容易卸下来,然后再找后备箱里找合适的,两样东西我都有准备。”
在改设备方面,张玉明还是比较有天赋的,这也是他最主要的天赋了。
后座的助手低声道:“那东西就在井口,亮的像是广场似的,现在怎么过去。”
“想想办法。”张玉明摸了一把额头,全是虚汗。
“要不,调虎离山?”
“怎么调?”
“放把火?”
张玉明狠瞪了他一眼,道:“你是不想回国了吧。”
“那怎么办?”
“是我问你们吧。”张玉明颤着道:“我熬不住夜的,快去快回。”
“要不?先回去?”
“回去?那不行。”张玉明立刻道:“林书记亲自吩咐下来的事,无论如何都要做好。”
“那再等吗?”
“等吧。”张玉明皱着眉头,冷汗直冒。
然而,他终究没有熬过后半夜,两名助手出去了一趟,无功而返,张玉明只得悻悻的回到住所,吃了些东西,就困倦的道:“你们给林书记说一下,我不行了,得先睡一觉。”
“现在去哪里找林书记?”两名助手讶然。
“总之想办法通知,找不到林书记,就找他的秘书。”张玉明说完,就把两个人从他房子里赶了出去。
中午。
苏城等人高高兴兴来到配注站,由沙鸣印指挥的工人也纷纷就列。
自从埕岛油田以后,沙鸣印依然坚持做一线工作,在勘探采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参加过瑟坦油田的勘探开采,也参加过俄罗斯的竞速勘探,在大华实业的“特殊贡献清单”上,沙鸣印是分值最高的蓝领,收入能与海外的一线指挥相媲美。当然,他做的比海外指挥还要多的多,像是大华实业的三次采油工艺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那就不是普通的一线指挥能做到的。
聚合物驱是一种使用化合物的技术,按照工艺要求,现场是不允许一点点聚合物泄漏的,聚合物干粉及溶液必须与空气中的氧隔离,所有设备与输送介质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设备温度、压力、排量、介质的温度、粘度、ph值等等都要进行控制,光是这些,就对现场的工人提出了超出一般的要求。
也是看到这些。今天来的公司代表就更多了。
越大的石油公司,他们手里掌握的油田就越多,对三次采油的兴趣就越大,因为二次采油最多只能采出40%的石油,剩下的60%的原油,只能遗憾的留在地下。那些80年代初得到的油田也就罢了,如果是70年代,乃至于60年代得到的油田,哪怕是签订超级合同。合同差不多也该到期了。
从石油公司的角度而言,自然是希望采走的原油越多越好,留给产油国的剩油越少越好。美欧的一些石油公司,其实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尝试开始了蒸汽驱的三次采油。但要想大规模的收获,目前的石油公司还没有很好的办法。
大华实业有,各大石油公司自然想知道真实与否。因此,前一天没有参与此事的壳牌、埃克森、bp、道达尔、日本pex等公司,全都派出了代表或观察员。
增加了一倍的旁观者,并未影响到沙鸣印的操作指挥,他汇集了各方的数据。很快高声道:“单井注入量170立方米完成,实际注入170.21立方米,注入压力10.8兆帕……注入前的含水量为65%,日均产业94吨。产油32吨,现在开始正常产油。”
他挥了一下手,磕头机就动了起来。
聚合物驱和压裂都是有时效的,进行一次就能维持相对长的一段时间。操作完成以后的采油过程,则与二次采油相似。都是一样的提捞作业。
bp公司的技术总监杜卡特盯着下面看了一会,问身边人道:“日均产油量准确吗?”
“准确的,我们昨天检查了油井,也找到了巴库地方的记录。”他身边的职员回答的很快。bp的组织要比那些中小型公司严密的多,收集和分析资料也要全面的多。
杜卡特微微颔首,道:“这么说,聚合物驱以前的产油量是32吨,预计增产20%的话,是39吨?”
“是的。”
“我记得,咱们采取蒸汽驱,日均产量能达到15%?”蒸汽驱是将蒸汽注入油藏中,熟化很长时间,使得油藏恢复到二次采油乃至一次采油的水平。在第一天,采取蒸汽驱的油井甚至会喷出来,不过,之后的产量会下降的很快。聚合物驱虽然也有前高后低的差异,但远没有蒸汽驱那么明显,只看第一天的产量,就能有所判断了。
而且,聚合物驱熟化后的第一天,并不是产量最高的日子,若能达到增产20%的水平,就已达到实用的程度了。
当然,仅仅是20%的增油,并不能让bp这样的公司满意,杜卡特所言的20%只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最低要求罢了。
不等bp的人回答,苏城站在前面,淡定的道:“我们的预计产量,比这个高的多。”
“高的多,是多少?”杜卡特双眼有放光的趋向。
“这口油井的日产量,保守估计是50吨。”苏城说的很肯定。
杜卡特默默一算,抬起头来,惊道:“那就是56%了?”
“头两个月内,应该是这个数字。”苏城说的很轻巧。大华的技术是包含了压裂的,这算是三次采油的一个进阶技术,同样能提升采收量。
“若真是如此,苏董可要多一个金矿了。”杜卡特呵呵的笑着,眼睛死死的盯着下面的油井。bp的老旧油田多的是,比谁都需要高级的三次采油技术。别说是增产56%了,增产35%就超过杜卡特的心理底线了。
林永贵也快速的做了心算,暗自庆幸:幸亏让张玉明他们多做点产量,否则就要露馅了。
他住在阿塞拜疆的总统府宾馆,张玉明的两名助手又困又累,且是人生地不熟,又哪里找的到他,林永贵本人也有意识的避开张玉明,只当他能完成原定的计划。
相比大华实业三次采油的水平,林永贵其实更相信张玉明的作弊手法,环视着众人期待而疑惑的目光,林永贵心下得意的想:苏城,师叔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超级能源强国 第五百五十四章 绿色曲线
..“开始喽。”沙鸣印习惯性的喊了一嗓子,就用大拇指摁住开启键,开启了油井深处的阀门,在抽油机的作用下,石油开始流出。
工作人员监测着每个侦测器和阀门,控制室内的电脑上,原油抽取的曲线正在逐步上升,这是此时最先进的抽油系统,大华实业亦无法完全自制,而是采取了进口合作的方式。参与的三家公司分别来自荷兰、法国和英国,都是中小型的公司,拥有一定的专利和技术实力,和中国供应商一样,这三家公司也被严格的合同纳入了大华战略部的供应链当中。
作为一家资产近百亿美元的石油公司,如今的大华实业虽然不能与巨象们相提并论,但也是一只有实力的幼象了。
控制中小型的上下游公司,几乎是每一只幼象走向巨象的必然过程。
若不是有幼象的规模和控制力,大华实业完全不可能染指阿塞拜疆的庞大油区。瑟坦油田与之相比,就如同老鼠和老鼠窝的区别一样,即使是大庆油田这种持续生产了半个世纪,仍然维持产量的油区,也难以与里海地区的阿齐久油区相提并论。
为了这一天,苏城已全力准备了数年之久。
三次采油技术,正是准备的成果之一。
苏城看着抽油机的起伏,信心十足的道:“我们到控制室等待吧,那里暖和一点,还可以喝点红茶。”
“中国的红茶,那可是好东西,一定要品尝一下。”bp公司的技术总监杜卡特早就想去控制室里面看一看了,第一时间响应。
来自日本pex公司的西冈茂用很不信任的语气道:“是否一定要去控制室?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去井口处检查一下。”
他的英语是标准的以难听著称的东京腔。“检查”一词咬的尤其重。
王观脸色很不好的看了这个日本人一眼,旋即在苏城耳边道:“这是日本国际石油开发株式会社的技术专员,在中亚地方有点名气。”
他在哈萨克斯坦呆了一年多的时间,算是半个翻译半个地接的身份,担心苏城不知道pex的来历,继续附耳道:“pex虽然起步的时间比较晚,但在中亚地区经营一段时间了,还曾在俄罗斯拿下了一小块油田。就信息局的分析来看,pex在里海地区的投入很高。是个对手。”
苏城当然知道pex,这家公司是曾经获得阿齐久油田的九巨头之一,而且是当年获得阿齐久油田的唯一日本公司。作为一个年轻的石油公司,它的冲劲十足,很似大华实业……或者说。更像是大华实业的加长版。
不过,pex有着新石油公司的积极性,大华实业亦不逊色,苏城浑不在意的对西冈茂道:“随便你看,但请不要触碰任何的设备,不要干扰工人的工作。”
西冈茂有点诧异的说“当然”。他原本以为苏城会推辞拒绝的。毕竟,被检查总归不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何况是井口位置。
林永贵担心出岔子,用中文道:“苏董,保密工作不能丢啊,机械设备。还有井口这些地方,还是别让人随便参观的好。”
苏城当他是普通的担心,笑道:“控制室要保密的东西更多。没事,这些东西不是看看就能偷走的。”
林永贵对苏城的信心实在难以理解。却不好再说什么。
有西冈茂专美于前,壳牌、埃克森和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也留下了技术员去看护设备。剩下的人一窝蜂的进了控制室。
这是个集装箱大小的板房,里面装满了形形色色的机器,最显眼的就是中间的两台电脑,它们连接处理争取的信息,既包括聚合物的熟化,也包括产油量的多少。
此刻,正中央的那台显示器上,全屏都是绿色的曲线和数字。仔细去看,左侧标示着时间、总产液量、总产油量、井下压力,中间的曲线右面,则是小时产液量、小时产油量、含水量等等。
虽然刚开始产油,不能得到准确的日产量,但根据这些数据,有经验的分析师也能猜出个分。
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含水量和产液量。
采用了聚合物驱以后,原本潜藏在孔隙中的原油,以及沉积的好像沥青一样黏稠的原油,会重新变成较轻的液体原油,汇聚到大的油藏当中去,从而令油藏的含水量下降,产液量上升。具体到该油井,还有压裂的措施,会让产液量上升的更多,含水量下降的更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