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锦若
老二朱能是什么人,经过他从中动作,怕是为着文昌侯府的未来,那夏晓媛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文昌侯嫡子在被朱能恭恭敬敬的一番试探提点之后,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轻重,当即就寻了文昌侯叙事。他自是不会管当爹的后宅之事,但是事关文昌侯府的未来,倘若处理不好,稍有不慎许是还会牵连他的仕途。
就在文昌侯嫡子在阐明利害关系之后,文昌侯猛然醒悟,深知这件事儿怕是已然不是自个一个撒气就能解决的了的了。儿子向来不理会家宅之事,一心只在光耀门楣上,若是真如他所说,如今的继室同护国公一家有旧怨,且眼下更是直接打了人家夫人脸面,怕是......
心里这么一想,他顿时就咯噔一下,二话不说就先打发了儿子离去。压根无需再盘算,左右只是个顺心的玩物,哪怕是继室也不过是比妾的地位高一些罢了,当即文昌侯就问都不问,直接寻了个由头关了夏晓媛在院子内不得随意进出。
夏晓媛原本就是不是个好相与的主子,尤其是得势之后,对下人更是刻薄厉害的紧。前世的时候,她给人做了一辈子小,立了一辈子规矩,如今翻身成了文昌侯夫人,自然是变本加厉的讨回来了,但凡让她不舒心了,不是打死就是直接发卖。
而且文昌侯嗜虐,尤其是男女之事上更是凶残,而她为了成为文昌侯的继夫人,可是在那方面下足了功夫,做足了准备,各种迎合讨好自然不必多提。好不容易也能呼风唤雨前簇后拥了,自然少不得炫耀自个的身份。而府中无论是溜须拍马之辈还是踏实的奴婢,哪个不是敢怒不敢言?而今见她失势,且侯爷见都不见她一眼,刚开始许是还会试探着怕有一日侯爷回心转意,不过等瞧出端倪来,大家可是哪个都不客气了。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且跟林宝珠也无多大关系。
与此同时,得了林夫人回禀的林大人,这会儿也有些懊恼烦躁。他哪里会想到那野种居然有这般大的造化?可刚高兴还没有两日呢,就得知夫人几次前去讨好,都被泼了冷水丝毫脸面都不讲。
而今,那野种不仅直接赶了自家夫人回来,更是用尽手段恐吓了嫡女。现在稍稍打探,哪个还不清楚自家闺女在护国公的乡间家中受了呵斥?说实话,京城里多少人都是墙头草,要是之前没有护国公之事儿时候,还有人冲着岳家颜面来提亲,那现在可是一个个巴不得离他三仗远。生怕因着林家再惹了护国公不待见,毕竟当下要说最炙手可热的人,除了护国公还能有谁?
不仅是简在帝心,且又是太子跟前最得力的武将,更重要的是人家夫人在京城中的生意也是被贵人交口称赞的。光看此次护国公夫人在乡下的满月酒,就是何等风光?皇宫、东宫、公主府还有逍遥王府齐王府,可是个顶个都派了体面的人去,尤其是齐王府齐王世子可是亲自前去。这份荣耀,却也不是哪个都能得来的。
而后齐王世子回京之后,更是直接在多个产业之上挂上了张记的标识,这件事儿可是让不少人津津乐道呢。前有逍遥王跟太子殿下几次夸赞,接着又同朝廷军饷粮草的生意,后来还搭上了皇上贡茶的身份,眼下瞧起来,似乎齐王府跟晨月公主府对张记都青睐有加。
就算除去护国公的身份跟诰命夫人的身份来说,怕是也少有敢轻易招惹张记当家夫人林宝珠的人。这也是林大人为何总想法设法的想让林宝珠认下林府的原因,他端坐太常寺卿已然十几年,若是能搭上贵人的关系,不怕不能动一动位置挪一挪地方。
只是他所有的设想,却在林宝珠一次次的冷待中一败涂地。一想到夫人说的那些事儿,他就恨不能在当初直接把那小贱人溺死在尿盆里。不过他面上的恨意还未表露出来呢,边上林管家就赶紧上前一步,谄媚道:“老爷莫急,依着老奴看来,这事儿还是有回转的余地的。护国公跟其夫人只是未曾见夫人,却并没有在朝堂之上为难过大人,这就足以见得护国公夫人是感念着老爷的......”
听到这话,林大人不禁一愣,“管家何出此言?她若是念着我,又怎会到现在都不见夫人?夫人毕竟是她的嫡母,于情于理她都该恭敬着。”
见自家老爷还有些迂腐的固执,林管家赶忙继续劝说道:“老爷说的是,夫人是她的嫡母但却不是生身母亲,既没有生育的恩情,也没有养育的恩情,再加上那位是为着大小姐才受的搓磨,她心里有怨气也是自然的。可是老爷不同啊,在她心里,您是她的生身父亲,就算她心里有怨气,也不能不顾及生恩跟名声不是?端是瞧着,那护国公都敢跟辅国将军闹翻,难不成还怕老爷不成?到现在那边都没寻老爷的麻烦,怕是也顾忌着呢......”
农门福妻 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这话说的是,再者她一个罪奴一跃成了护国夫人,我就不信她不惶恐,也知道在京城在高门大户里当夫人,没有娘家才撑腰,怕是也难的很。”被林管家一说,林大人就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拍手道,“差点就断了这么一门好亲。”
对于京城里对护国公宠妻的那些言论,说实话,林大人并不相信。天底下没有不偷腥的猫,更何况张满囤那种莽夫,指不定现在就是感念林宝珠是他的结发妻,怕是回过神来以后,护国公府就再没她的容身之地了。
远的不说,近的就说三品守卫军将军许三不就是例子么?家里媳妇给他生养了儿子,还奉养老母亲,可他一朝发迹了,转身就另娶了一个小官之女。当然,平日里在风月场所,也没少见那位三品将军呼朋唤友的吃花酒......
有了林管家的提醒,他也不再着急了,反倒是坐下然后端了茶水惬意的咂了一口,然后笑道:“眼下她跟几位贵人交情颇深,正好能为我所用。倘若让她认在夫人名下记作嫡女,想必她还得感恩戴德,至少也该是心满意足了吧。”
林大人越想越觉得这笔买卖划算,不过是认个嫡女,也不会碍防什么,就连嫁妆都可以不用准备,反倒是于自个有诸多好处。
俩人又商量了一番,林大人才打定主意,然后欣喜的一路去了夫人院子里。至于说之前受了委屈的长女,眼下他也没心思担心了。
且不说京城的文昌侯府跟林府现在有是做何等盘算,就光说桃树湾,今儿又到了大日子的时候。真个村子刚到辰时就热闹忙活起来了,为何?自然是因着张记的小少爷今儿满月呢,来往的宾客络绎不绝,声势比小满月只大不小,所以遍着村里但凡能做活儿的都来帮衬着了。
说是帮衬,其实张家早早就寻了做菜的班子来准备饭菜了,她们也不过是帮着跑跑腿打打下手罢了。因着喜气儿,大家伙儿各个都眉开眼笑,就连张家的老太爷跟太奶奶都笑得一脸褶子,一个劲儿的说好好好。
倒是林宝珠,被允许洗澡洗头之后,恨不能搓下两层皮来。一连换了好几回水儿,直到屋里都是香喷喷的香胰子味儿了,才喟叹一声极为舒坦的出了澡桶。
自家汉子瞧着人高马大的没什么小心思,哪成想居然也会同刘嬷嬷一起哄着她非得坐满四十二天的月子。结果可好,不光是自个难受,连身上的肉都长了一圈又一圈。
一想到这里,林宝珠就忍不住愤愤的戳了戳自个肚子上的游泳圈。本来孕期时候,身材没太变形,而且也没特别胖,她一直还庆幸着呢,哪里想到一个月子直接被自家汉子跟刘嬷嬷当猪养了。
这么一直好吃好喝的喂养,又不能运动的日子,不长胖才管呢。也亏得前一日试衣裳时候发现衣裳都瘦了,尤其是胸口地方紧绷绷的箍的难受,才请了人连夜来裁剪了新的宽松夹袄。
“夫人,奴婢瞧着您气色可比以前好多了,白里透红的看的奴婢都舍不得错开眼了。”秀丽一边给林宝珠梳妆,一边说着讨笑的话,自打经历了小满月的事儿之后,她们四个大丫鬟当真稳重大气了许多。不过在夫人跟前,却依旧如常。一来是夫人不喜欢她们太过生疏,二来她们也真真把夫人当亲人爱着敬着。
妆奁中是张满囤让人打京城送来的首饰发簪,玲琅满目好不贵重,不过林宝珠一直嫌麻烦,所以从来不曾戴过。平日里也就习惯的戴着自家汉子最早送自个的那簪子发钗,左右方便利落就好。
不过今儿她却不想坠了自个的面子,谁不知道现在自家汉子是一等一英勇的人?不知多少人家的千金跟小姐眼巴巴瞅着呢,但凡她以黄脸婆的姿态出现,且不说自家汉子会不会在意,就说外面怕是就会传出什么难听话来。
想到这里,她就伸手去亲自挑选玉簪金钗了,都说金银俗气,可架不住林宝珠被养的白皙细腻,虽然微微有些丰韵,但却浑身透出一股子温润但却甜蜜的劲头来。任谁打眼一看,就会觉得通身舒畅。
而那成色极好的碧绿簪子跟发髻后头垂下的金丝流苏相得益彰,不仅不显得浮夸,反而更让她添加了几分成熟大气的意味。这会儿听得秀丽这般说,她心里自然高兴,不过一看想到身上长起来的肉,就又忍不住叹口气道:“你确定是气色好,而不是长胖了?”
春喜帮着夫人穿上大红色海棠罗裙跟粉白夹袄,顺嘴接道:“刘嬷嬷说了,这不是胖了,是福气,是......”想了想,她继续说道,“是珠圆玉润,丰韵诱人。”
“就是,夫人可不敢不高兴,今儿是大好的日子,得喜气洋洋的。不说别的,就夫人鲜亮的模样,怕是一出场就能惊了一众人。”
被几个丫鬟哄得心花怒放,林宝珠忍不住笑起来,本来她也并没有真的生气郁闷,不过是随口一说,竟也引了这么多好听话出来。
“行了,就你们会讨我欢心。”林宝珠瞄了一眼镜子里的自个,满意的点点头。等一回头瞧见春喜居然也擦了香粉时候,才笑着装模作样的上下打量了一番,直到看的春喜忍不住两颊绯红起来,才掩嘴笑道:“哎,前几日夫人我还打算给春喜寻个好婆家。不过今儿瞧着估计我是多虑了,真真是哪个少女不怀春呦......”
春喜本来就是个跳脱爽利的性子,虽然刚刚被夫人打趣的眼神弄得不自在,不过片刻之后也就不扭捏了,只管嘟着嘴看着几个抿嘴笑话她的姐妹。
“行了,你们也甭偷着笑话她了,回头我就跟老爷说道说道,看看有什么体面的人家不。不过我瞧着黄礼那孩子就不错,如今跟着老爷也算是有些脸面,为人也可靠的很......”这么说着,她就故意把目光投向底下四个丫鬟,倒是弄得大家伙儿又羞又窘的。
不过羞臊归羞臊,几个人看向春喜的小动作,可是没逃过林宝珠的双眼。
“夫人可不敢跟奴婢们提说黄礼,当心转天春喜得找您哭呢。”香茗忍着笑,屈膝说道,“前几日黄礼碰上打扮的如花似玉的春喜时候,一双眼都差点没等挪开,直瞅的春喜都羞怯的跟花骨朵似的了。”
被戳中了心思,春喜当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听到夫人并着几个人低笑时候,她更是红着脸颊假装要去撕香茗的嘴巴了。这般笑闹了一会儿,侧房的刘嬷嬷就抱了刚刚睡醒不停扭动着身子找娘的小少爷出来。
于是在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中,几个人欢喜的带着孩子出了屋。农家人讲究挪窝,就是在满月之后,当娘的要带了孩子换个地方住,去邪气。当然,也少不了让孩子在人前露露脸了。
满月酒席之上,赵老爷子帮着取了名字,言说“昂头冠三山,俯瞰旭日晟。”遂取名为晟瑾,寓意日光之下的美玉。
满月之后,张满囤就跟林宝珠商量着准备起身去京城了。毕竟他如今也是大周护国公而且还是手握兵权的护国公,纵然被帝王宠信,可当初却也只告假一个月,后来为了给媳妇养好身子,又让齐王世子帮着延请半月功夫。眼下,时间已然过了四十二天,怎么着也该动身了。
可要是让他自个走,只留媳妇在村里,他也是不乐意的。好容易才回来,总不能再摸不到媳妇。
对于回京城的事儿,林宝珠是无所谓的,左右孩子已然满月,而且天还未入寒冻时节,加之打京城而来的马车不光是华丽而且保暖舒适,所以要走也并非不可。只是眼下,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张记如今的发展越发顺遂兴盛,她腰包的银子也不再是千两万两的事儿了,要日日数现银再去钱庄也确实不方便。
更重要的是,她发现村里许多打张记私塾出来的孩子,心中都有各自打算。可要是入了张记,一无非是入茶坊,二无非是入吃食作坊,又或者去管理铺子,确实是限制了不少人的发展。
这也是为何河滩地那边比茶坊跟吃食作坊更有生机更红火的缘由,不为别的,就因着河滩地她设的实验区能任凭村中的人去按着想法干,只要不危及律法跟张记的生存,且被张记几个管事儿同意下的,甭管怎么霍霍都是不受限制的。
所以在发现桃树湾人才济济但却因着发展受到阻碍时候,她可是琢磨了许久。好容易想了个大致的方向,自然要寻了几位管事儿细细商量一番。
林宝珠做生意,如今早已不再局限于茶坊了。而且眼下她的身价,也压根不用发愁银两的事儿,可关键是如何钱生钱,如何让张记的生意活起来,代代不息......
农门福妻 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
林宝珠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仿照现代的银行做借贷款,前世时候上大学公共课有过接触。但因着不是自个的专业,所以并未太上心,也亏得在家里时候所有世家的子嗣为了能够跟世界接轨,为了不被社会的快速发展抛下,所以都要被额外加课,多多少少的她也有些自个的理解。
如今不管是徐掌柜还是李掌柜的,都是张记的一把手。加上石大勇,跟负责商队筹建的刘建山,还有王大奎跟刘铁锤,再加上各州城镇子上前来给东家小少爷上满月礼的掌柜的管事儿们,所以这次林宝珠召集开会,可是比以前热闹了不少。
大家伙儿都是见惯了世面的,就算有些是打农家院出去的,单是跟着张记干,那也是能压得住场,有些心思的。自然,听得东家夫人一提张记钱庄的事儿,众人在诧异之余都有些惊奇。
倒不是说觉得干不成,实在是夫人说的条条框框的章程,很是匪夷所思,但细细想下来却都是极其必要的。本来众人对夫人就很是信服,眼下更是佩服的很。
也亏得大家早就摸透了夫人的脾气,并没有假意奉承的,否则林宝珠怕是还会窘迫一会儿呢。要说都是她的智慧,那肯定是假的,不过是前世被逼着学那些东西时候,特聘的老师逼着她看了不少晋商跟白金帝国的视频。而后更是有个极其搞笑的综艺节目,变着法的将晋商的为商之道跟钱庄的经营之法。自然地,多少也真就被她拿来用了。
“只要是桃树湾的后生,若是有意自个闯荡或是做买卖,都可以优先在张记钱庄借款,且不收利息。只是生意若是做成了,张记自然也要分一杯羹......”林宝珠不是散财童子,要做善事的话,修路修房修缮慈善堂跟私塾让家家户户都有个好奔头。可却不能随意往外撒钱,若是一点都不付出或者没有压力,但凡有个坏了心眼的钻空子,借了张记的银子在外胡搞,一来二去的只怕就会乱了套。“张记要一成的利,用于建造私塾,延请先生或者建设村落跟慈善堂......”
顿了顿,她又笑着道:“以桃树湾为中心,向四周建设,只要有桃树湾外嫁闺女的地方,都可以列做张记要资助的地方。当然,主要的还是私塾跟慈善堂......这件事儿,事后徐掌柜跟李掌柜的两位大掌柜具体拿个章程,在寻个可靠的人专门负责管理。账房也按着老规矩办。”
因着张记的生意越来越大,所以李掌柜跟徐掌柜这两位深受林宝珠器重,且品性极好的掌柜,早已经不再只管着手头上的几间铺子了。如今,他们俩总管张记的生意,若是林宝珠跟大丫不在时候,可以自行做决定。
当然,赏罚分明,旁的掌柜的也可以监督。
两位掌柜的也都是好的,就算得了东家赋予的权限,也从未出过岔子,反倒是更加兢兢业业生怕累积东家名声。倒也不是没有铺子私下里用极好的条件挖两位走,甚至许诺的比张记更多,但两位掌柜的向来不做理会。
就算是对家里人,俩人也都常常感慨若无张记,就没有他们。并非他们对张记付出良多,反倒是张记成就了他们,所以他们也不能忘恩负义让人耻笑,自然要守着张记好生管理着。
当然,那些事儿都是私底下的,林宝珠并不清楚,只是大概她心里也多少有些底儿。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更加信任俩人,与其同时使得俩位掌柜的更是死心塌地忠心于张记了。
处理完这件事儿以后,林宝珠就让人送了几个掌柜的离开。想到秀娘嫂子这几日每每见她虽然也是笑意盈盈,但却难掩愁苦,甚至有时候明显可以看得出是在强颜欢笑。而招娣也少了许多生机,每日紧皱眉头,所以她到底还是留下了石大勇跟张秀娘说是要说会儿话。
其实她一向甚少直接插手旁人的家务事,今儿自然也是,只是该关心的却也得关心一下。毕竟,先不说自家汉子跟石大勇的交情,就说是她也是真心把秀娘嫂子当亲人的,毕竟是来到这个世界第一个与她年纪相仿且说得来的人。
秀娘嫂子心善,且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想本本分分的过日子。原以为最难熬的时候,就是石家爹娘寻事的光景,后来解决了石家老俩的事儿,而石大勇表现的也很是爷们气,再然后随着张记生意蒸蒸日上,她们的日子过得可是滋润舒坦的很。怎得她只去京城半年,回来就见本是恩爱的俩人就生了隔阂。
村里的风言风语她也不是没听到过,只是桃树湾自打有了张记以后,就不兴凑在一块说那些个流言蜚语的事儿。所以具体的,她倒是也不清楚。
上次跟自家汉子提了一句,才知道来龙去脉,好像是石大勇英雄救美救了个被人欺凌的小寡妇,后来为那小娘子在镇上寻了落脚的地方,还送了那小娘子半大的儿子入了张记做工。许是日子久了,就生了牵连,多多少少的有些说不出来的暧昧。
再往深了,张满囤也就不说了,只是摇着头说他们到底不好问。原以为若只是那般也不算大事儿,毕竟石大勇对秀娘嫂子的好,当初她也是亲眼所见的。俩人是患难的夫妻,难不成还敌不过一个外人?
所以平日里她也没少劝说秀娘嫂子,让她往宽了想,再不行干脆就同石大勇一同搬去镇上或者县城住。夫妻本一体,没得这么分着惦记担忧。
可是劝说归劝说,其实林宝珠自个心里也直打鼓呢。自打她从京城回来到出了月子,听说石大勇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且给家里捎信的时候也越发少了。有好几次俩人坐一块唠嗑,她每次问道石大勇,秀娘嫂子都是一脸愁容。
也不是光这两点,更让林宝珠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前几日头出月子时候,大丫拿了几本账簿来让她教,说是按着她的记账法子,有将近四百来两银子对不上。
她原本也没放在心上,只当是大丫算错了,可等自个查看时候,却发现了许多问题。那账明显带了许多水分,先不说许多物价不同,就说损耗哪里莫名的多了许多坏食。
且不说张记如今的买卖多红火,说一句供不应求也不夸张。所以她才可劲儿的到处铺设铺子作坊,为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账面上,却出现许多坏食,等看到缘由之后,更是让她心里诧异,那成筐成筐的小食全然都是因着腐烂而被丢弃的。
继而她又翻看了早些时候的账簿,发现这样的事儿算是屡见不鲜了。按着账目上的数目算下来,损失的何止是四百两......
其实说实话,张记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已然不是会缺少那千儿八百两银子的时候了。若是没有查出来,许是她压根不会在意多一千还是少一千两。
可事关生意,她却不得不放在心上,要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倘若真是损耗,张记也负担的起,但若是有人中饱私囊或者做了旁的事儿,那就有得掂量了。
当时跟大丫商量过以后,大丫就借着巡查铺子的名义带了人去镇上跟县城的吃食作坊和铺子里。那账房本也就个落第秀才,而且为人并非贪得无厌之人,不然也不会被人保举着入了张记管账。等大丫一行人去的时候,他正因为做了假账而惶恐不安懊悔不迭呢。结果被恩威并施的一番斥责,可不就和盘托出了,这个时候,大丫才知道,原来那些银子都被石大伯挪作他用了。
回来以后,林宝珠思虑了多日,才决定不动声色。后来试探的秀娘嫂子一番,发现秀娘嫂子跟招娣对那事儿全然不知。
这下她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定然是石大勇背着家里行的事儿。只是让她想不通的是,到底是什么事儿,需得那般多的银两!毕竟石家两口子连带着招娣,在张记的工钱跟红利,都比得上外面好几个铺子的进项了。
......
“石大哥,嫂子,咱也许久没坐一块吃过饭了,晚点我让人准备了刷锅跟烤肉,咱也热闹热闹。”虽然心里惦记着事儿,可到底林宝珠也不好直白的说什么。就是亲姐妹,也不好直接开口说道彼此的家事,也就私底下可以诉诉苦倾诉倾诉罢了,可秀娘嫂子不是那种爱生是非的人,更不愿意累着别人,许多苦都往自个肚子里吞,要让她倾诉除非是逼到过不下去了。
至于石大勇,说起来她也不过是个外家的弟媳妇,要问一个大老爷们夫妻间的事儿,也不合适。更何况,她也觉得自家汉子说的对,有些事儿他们只能提点帮衬,但却不能不管不顾的插手,但凡做不好怕是就要坏了情分的。
张秀娘见林宝珠一脸真诚,再想到若是回家,少不得又要跟石大勇面面相觑相看生厌,索性也就应下了。而石大勇本就心有愧疚,见自家媳妇应下了,他自然也没旁的说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