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暗香
“娘,这怎么是委屈,三皇子待我一向好,听说最近宫里出了点事,等他忙过去就好了。”傅宣祎不悦的开口。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怎么能这么偏心
大夫人得了傅元令的口信,也觉得这事儿得趁热打铁,立刻去找了丈夫,把话说给他听。
大老爷又去找了四老爷跟五老爷,三人商议一番后,就直接去找了老伯爷。
等到傅嘉琰那边的了消息赶过去,老伯爷已经被庶子们说动,而且他们还主动放弃分财产,这让老伯爷心里不太舒服。
都是他们的儿子,怎么能这么偏心?
当下就请了族长过来见证分房不分家,立了分契,大家在上头签名按了手印,事后,老伯爷偷偷给三个庶子贴补了些自己的财产。
大夫人看着丈夫递给她的一张房契,一间商铺,还有一百多旱田的地契,惊愕的问道:“父亲给的?”
大老爷疲惫的点点头,“你都收起来吧。”
“给我收起来?”大夫人眼眶有点发红,“这次我什么都没要,你不会生气吧?”
“生什么气,这么多年委屈你了。”大老爷握着妻子的手,他是个庶长子,深受嫡母猜忌,连带着妻儿都得压着脖子过日子。“以后好了,咱们分出房头来单过,以后我赚的钱都给你管。”
大夫人被逗笑了,“你这说的什么话,我才不管你的东西,你自己放着吧。”
女人管自己的嫁妆,男人有自己的产业,向来钱财上男女主人都是分开的。
大老爷房里只有一个妾室,还是当初大夫人把自己的陪嫁丫头给开了脸放进来的。
要不是她怀孕的时候,太夫人想要插手他们房里的事情,这一个妾室大老爷都不想要的。
因为自己庶出的身份,连带着妻子跟着自己这么多年都要弯腰低头的过日子,他心里一直觉得对不住她。
“我上回跟你说的事情,你觉得怎么样?”
“是让元贞跟着令姐儿做生意的事情?”大老爷不太赞同,“要不算了吧,咱们家的孩子,就算是庶出,也没有去当商户的道理,传出去还不得被人笑掉大牙。”
“令姐儿还被皇上赏了义商的名头呢,现在外头提起她,哪个瞧不起?”大夫人柔声说道,“元贞不是读书的料子,也不想走武举,若是真的想要行商,又有姑娘带着,他们是姐弟,肯定会好好指点他。”
大夫人说到这里顿了顿,低声又说道:“你还不知道吧,三弟妹那边早就搭上了大姑娘的路子,我听说元彬在书院被樊老先生看重,这可是天大的馅饼。”
大老爷吃惊不已,“令姐儿居然还认识樊老先生?”
“认识不认识不知道,但是能搭上线还能让元彬获利,这就足够了啊。你想想,要是元贞跟着大姑娘,指不定元宪也能有好福气呢。”
“让我想想。”大老爷皱眉,“你跟儿子提了吗?”
“哪里用我提,是元贞跟我说想要跟着大姑娘学经商的。”大夫人有点难受,爹娘没本事,孩子们才会吃更多的苦。
“我知道了,你先歇着吧,我去跟他谈谈。”
“哪里能歇着,现在既然要分开了,还要把各房的奴仆,家里的用度都跟二房交割清楚,忙着呢。”大夫人打起精神送走丈夫,这才拿了人名册子开始选人。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学经商
虽然不是分家,但事情也不少。
首先要把各房的用度清查一遍,还要把各房服侍的人记录在册,以前混在一起,有的房头人多,有的房头人少,现在既然分开,自然是多退少补。
除此之外,还有吃饭的问题,以前是一个大厨房,那现在怎么办?
以前都是二夫人定菜单,定份例,大厨房一起做饭。
可现在既然分了房头,二夫人怎么还能插手别的房头吃什么,喝什么,一顿饭花多钱的事儿。
要是不管,厨房要给每个房头做不同的菜单,人手肯定不够用。
一桩桩一件件下来,府里还要扯皮好几天呢。
傅元令又过起了关上院门的小日子,只是每日给太夫人请安之外,一步也不出。
反正她要守孝,别人也不能说什么。
倒是太夫人这几日的神色不太好,被人告密,知道了老太爷私下里贴补庶子的事情,能高兴才怪。
但是东西都给出去了,她还能要回来不成?
而且,她也不可能因为这件事情跟丈夫闹,可不是自己要生闷气。
闷气一生,又想着从儿媳妇身上找回来,于是就让二夫人不许管其他房头厨房的事儿。
府里的大厨房只管二房三房还有太夫人老太爷的膳食,其他人自己想法子。
傅元令知道后冷笑一声,太夫人也就能拿着这些东西辖制庶子庶媳,但是等再过些日子,这些人在她的帮扶下慢慢的直起腰来,她可就没有什么能拿捏得了。
闹腾着过了小半月,府里鸡飞狗跳的,总算是慢慢的安静下来。
傅元贞是第一个找上门的,傅元令对这个弟弟还有点陌生,毕竟见过的次数不多。
在梦中跟这些堂兄弟们见面的次数也不多,人名跟脸不太对的上。
现在傅元贞往她面前一站? 坦坦荡荡的说出自己想要跟着她学经商的时候,傅元令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
“三弟,你是认真的?”傅元令问道? “你怎么想到做这个?毕竟你也算是伯府的公子。”
“大姐姐? 别人不知道? 你还能不知道,我这样的伯府公子,除了个好听的名头还有什么?何况现在跟分家也没什么区别了? 我就更不是伯府公子了。”
傅元令心想? 大房的人真的是个个都心性清明,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 什么时候能弯腰什么时候要抬头。
所以? 在梦中的时候? 大房对她的事情避之不及? 现在想想竟然不觉得奇怪了。
毕竟那时候她是真心觉得自己是二房的人? 既然这样大房的人不想惹麻烦? 只能对她避而远之。
傅元令轻笑一声,心中那点微微的不自在就消散很多,看着傅元贞笑道:“做生意可不简单,是非常辛苦的事情,一年里要有大半年在外奔波? 有时候遇上山匪悍匪还会有生命之忧? 这不是玩闹的事情? 你要想清楚了。”
“我想清楚了? 大姐姐身为女子都能做得这么好,我认真学不怕苦一样也能。大姐姐你就把我当成你手下的小兵,我绝对不喊苦喊累。”傅元贞神色坚定地说道? 他不想看着母亲背着人哭,他想让母亲过上更好的日子。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关进祠堂
“那行。”傅元令挺喜欢傅元贞这么痛快的模样,“学任何东西都要从小做起,你要是想好了,明儿个就去我铺子里做个跑堂怎么样?”
“行。”傅元贞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不觉得他一个公子哥做个跑堂有什么丢脸的。
“你要知道,在上京这种地方,你会遇到很多以前的熟面孔,别人看到你做跑堂会怎么想?”
“大丈夫能屈能伸,总有我扬眉吐气之时。”
傅元令一怔,倒没想到傅元贞能这么说,随即一笑,“行吧,我写封信给你,明天你去傅宅找傅仁,他会给你安排的。”
傅元贞答应下来,就看着傅元令给他写信。
明明比他大不了几个月的小姑娘,但是坐在她的面前,他却觉得自己太稚嫩,在她的气势下颇有点心慌气短的感觉。
别看着他说的挺顺溜,其实心里紧张死了。
傅元令写好信封起来,笑着看着傅元贞,“那么,三弟,我这个当姐姐的就祝你心想事成了。”
对上傅元令促狭的笑容,傅元贞几乎是落荒而逃。
元礼笑着说道:“没想到三少爷是这样的性子,能有这样的志气,指不定还这能成事。”
“现在才到哪儿,且要看看呢。只要他能熬过半年,以后就差不多了。”傅元令笑着说道。
“奴婢觉得应该不会有问题。”元智将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好,“真是想不到三少爷居然想经商,一定是被大姑娘的气度折服了。”
“那当然,咱们姑娘可是皇上赞赏过的人。”
傅元令听着她们变着花样的夸自己,心情也变得美美的。
谁还不愿意做个被人喜欢赞赏的人呢?
傅元贞要学经商的事情,在伯府里引起了很大的风波。
就算是大老爷夫妻同意的,但是老伯爷跟太夫人却还是出面阻拦,傅元贞下定决心绝不反悔,气的老伯爷把他关进了祠堂。
因为这个,傅元贞几乎成了伯府的笑柄。
傅元令听说之后也没说什么,元礼几个看得出姑娘心情不好,一个个的也不敢多言。
大夫人神色疲惫的来找傅元令的时候,傅元令刚午睡起来,把人请进来,对上大夫人乌青的脸色,就道:“大伯母,坐下说吧。”
大夫人苦笑一声,“真是浪费你一番心意了,没想到老太爷这么生气。”
傅元令却道:“勋贵人家,到底还是看重脸面的,其实也不意外。”
大夫人就是心里烦,这才来找傅元令说说话,听着她这话,就下意识的问道:“大姑娘是不是早就预料到了?”
傅元令轻轻颔首,“不能说十成十吧,只是觉得这件事情没有那么容易。但是看着三弟信心十足的样子,我还觉得可能我多想了。”
“你大伯原来也不同意的,还是我说服他,哪知道……”大夫人眼眶微红,“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往上走,谁愿意让孩子学经商,可是这有什么法子。”
“也不是没有别的法子。”傅元令道。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恍恍惚惚
大夫人听到这话,眉心一跳,“大姑娘这话何意?别的法子,什么法子?元贞读书不成,习武不就,他还能干什么?”
“大伯母不要这样说,我倒觉得三弟是个心性坚韧的人。文不成武不就,不是他不好,而是三弟心有怨怼一心想走捷径,这才沉不下心来。”
“都是我们没本事,这才让孩子受委屈。”大夫人拿出帕子抹抹眼泪,“失态了,让你见笑。”
“大伯母,当初我母亲刚过世的时候,我也觉的天都塌了,这世上我唯一的亲人也走了,以后我孤零零的一个又有谁可以依靠?当初我也是心有怨怼,恨苍天不公。”
大夫人听着傅元令这么说,想起她自幼的遭遇,又想起儿子,咬着牙说道:“跟你比起来,元贞的日子已经很不错了。”
至少父母双全,手足友爱。
“倒也不能这样说,我自幼跟在祖父身边,他老人家亲自教导我。祖父过世后,我又跟着母亲四处游历。我是祖父跟母亲的掌上宝,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没见过的我见过,别人没去过的我去过。若是这样还要叫苦,那也太矫情了。”
傅元令看着大夫人,对上她若有所思的神色,接着说道:“三弟自幼见到大伯母跟大伯父被人压制,他有少年意气,想让你们过得更好,是有志气。”
“心太高,本事不济,又有何用。”大夫人心里不是滋味。
“本事是练出来的,谁生下来就是大丈夫的。”傅元令笑了,“这次三弟被祖父教训也好,等他从祠堂出来,就会知道他真正要的是什么? 到时候您就不用烦心了。”
“是吗?”大夫人迟疑的问道。
傅元令笑笑,看着大夫人,“我这里还有上回跟您说的事情? 既然已经分开过? 您有什么打算?”
大夫人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说好? 想了想才道:“我当年的陪嫁也不多,手里就两间铺子,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两间铺子依旧摆着就好? 我这里有别的生意想要跟大伯母合伙。听说大伯母是凤台府人? 不知道大伯母有没有想过让三弟去凤台?”
“去我娘家?”
“是啊,去了凤台,三弟就是伯府出去的勋贵子弟? 天高皇帝远? 想做什么做什么? 伯府鞭长莫及? 自然能大展宏图。”
大夫人眼前一亮? 喃喃自语? “是啊,我竟没想到这个,大姑娘真是聪明。”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也不算什么。”傅元令又道,“我这里有几桩生意让三弟带去凤台? 只需在那边呆一年? 等一年后回来? 我保证三弟必然能大变样。”
大夫人恍恍惚惚的走了。
没过几天? 大房那边就闹起来,大老爷要打断小儿子的腿,逼着他去考秀才。大夫人心疼儿子? 瞒着丈夫把儿子送去娘家避祸去了。
为了这事儿,大夫人还去了太夫人跟前请罪,在廊檐下跪了足足一个时辰,太夫人这才松了口。
这边傅元贞跟傅仁接上头,没过几日就带着几个傅家的小厮出了上京,一路往凤台府去了。
而这边,傅元令接到了潞阳府刘松谨的请帖,刘松谨到上京了。
傅元令看着帖子心口一跳。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升官大喜事
这个时候刘松谨怎么会来上京,而且到了上京,就让他夫人给自己下了请帖。
难道刘松谨遇上什么事儿了?
傅元令对刘知府还是很感激的,虽然说是做交易,自己出了一座铁矿,但是刘松谨也的确是尽力为她铺路了。
就好比圣上的嘉奖,若不是他后来主动上折子为自己请功,哪来这个殊荣。
傅元令就决定去,好在她现在出门很方便,到了约定的那一日,就早早的出了门。
刘家在上京没有产业,一家就住在朋友的宅子里,在靠近南城的地界,这里居住的多半是百姓,还有一部分是朝中品级略低家中清贫的官员。
傅元令要找的地方不太容易,从长长的巷子里进去,拐了三个弯儿,这才到了地方。
院子不大,前后两进,木门上挂着两个铜环。
傅元令上前,亲自叩响了铜环,很快的就有人来开门。
开门一看,居然还是个熟人,就是当初去傅家的涂木达。
涂木达看到傅元令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亲切,“大姑娘来了,夫人早就等着了,快请进来。”
这热情的,让傅元令心里毛毛的,嘴上却笑着寒暄,“许久不见涂大人,近来可还好?”
涂木达忙摆摆手,“什么大人,我不过是府台大人手下的幕僚,不敢当,不敢当。大姑娘瞧着气色不错,可见在上京过得还好。”
两人寒暄几句? 傅元令也没探问刘松谨上京的意图,很快就进了垂花门。
涂木达把人送进去,自己就停住了脚? 心里叹口气? 这位大姑娘可真是懂规矩? 一句多余的话也不问。
他还想着卖个人情呢,结果没用上。
刘夫人是个性情和蔼的人,以前傅元令就跟她打过交道? 这次见面倒也和乐。
“皇上临时召见? 让我跟你说你来了就等他一会儿。”刘夫人对傅元令的态度很温和,一来她跟傅母有些交情,二来丈夫这次来京也是因为她的关系。
傅元令自然不会拒绝? 就笑着跟刘夫人聊起闲话? 又仔细问了潞阳府那边傅家的情况? 刘夫人来之前可见是打听过的? 说的很是认真。
傅元令听着就笑了? “让夫人费心了? 我在上京回去一趟不容易,知道他们都好好的就安心了。”
“不过是顺便的事情,有什么费心的。”刘夫人笑着开口,顿了顿,看着傅元令又道:“以后咱们见面的时候多了。”
傅元令先是一愣? 随即大喜? 看着刘夫人道:“刘大人这是高升了?要在上京做官?”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不是在上京? 在西关府。”
傅元令深吸一口气? 西关府那就是上京的喉舌,要紧的地方,居然能谋到西关府的缺。
刘知府是个能人。
西关府虽然也是做知府? 但是因为属于上京直辖,因此品级要高半级。再加上西关府向来有非圣上亲信不任的传统,这做了西关府的知府,以后升迁之路就更容易了。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大喜事。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凶多吉少
刘松谨回来的并不晚,见到傅元令的时候十分高兴,开口就道:“这次托了你的福气,不然西关府的缺怎么能落到我的头上。”
“大人千万不要这样说,您在潞阳府爱民如子,为朝廷分忧解难,为百姓伸张正义,您升官那是应得的。小女怎么能揽功,真是太羞愧了。”傅元令忙起身严肃地说道。
刘松谨大笑着对刘夫人说道:“你看我说的没错吧,我就说她不会认的。”
刘夫人也笑着说道:“万事你有理。”说着又看着傅元令,“留下吃午饭,我去厨房看看。”
傅元令也没推辞,道:“那元令就叨扰了。”
刘夫人看着她这样大方从容,不见半点生疏客气,心里也高兴,抬脚就走了。
屋子里没了别人,傅元令看着刘松谨就道:“还未到朝廷叙职的时候,忽然调大人来西关府,这里头有什么缘故吗?”
刘松谨看着傅元令,脸上的神色又惊又喜,随即叹口气,“我就知道你聪慧一定能猜到,确实有事。”
傅元令眉头轻皱,思来想去,最近大乾也没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脑海中一闪,神色一肃,“原西关知府可是去了云州?”
刘松谨:……
她果然知道!
他就知道找她一准儿没错。
对上刘松谨的目光,傅元令轻轻地松口气,随即笑了,“大人叫我来,是想知道云州的事情,还是想知道上京的事情?”
“先说云州吧,西关知府调往云州,说是因为海港打开,朝廷调人前去压阵,但是我觉得是云州出事儿了,不然不会把西关知府调走。”刘松谨做官一向谨慎,想的自然就多。
“云州商户排挤外地商客,官商勾结,企图欺上瞒下大发私财。”
傅元令说出一个字,刘松谨的眉头就跳一下,等听完 脸色就难看的紧。
“云州那边真是好大的胆子。”
“这没什么稀奇,云州民风一向彪悍,且当地海贼层出不穷,官商勾结历来就有。朝廷屡次剿除,每每不能除根,就是因为云州百姓皆善水性。上岸是民,下水为寇,怎么可能剿的清。”
刘松谨深吸口气,傅家行商,在云州也有自己的地盘,能讲出这番话,可见云州匪患之重。
“那这次西关知府前去云州只怕是……”
凶多吉少啊。
傅元令轻轻摇头,“也未必,您刚到上京大概还不知道,这次我的海运生意里九皇子也掺了一脚。”
“什么?”刘松谨吓了一跳。
“云州刚出事我这边就得了消息,已经经九皇子的口上告圣上。西关知府只是先行军,他要是死了,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放?”
云州当地官员又不是傻子,就算是之前有什么想法,试探到朝廷的态度后,肯定会再作打算。
“你可真是……”刘松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太莽撞了。”
傅元令听得出刘松谨话里的担忧之意,笑了笑,“我现在有点担心您担任西关知府的事情,不知道是被人举荐还是圣上钦点。若是这件事情跟我有关,您还是当心些才好。”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变化及大
若是做官,靠女人裙带关系是走不长远的。
傅元令当然不希望刘松谨这个西关知府跟她有关系,被人知道,这也会让他被人非议。
“与你上交的那座铁矿有些关系,毕竟是我的功绩。不过这关系也不大,借由这件事情让我进了皇上的眼,考察了我历年的政绩,这才有了这次的调令。”
刘松谨没想到傅元令竟是担心这个,傅家人一向都是这样,从不居功。
“那我就放心了。”傅元令是真的松口气,刘松谨是个好官,好官就该走的更长远。
刘松谨跟傅元令细细交谈上京如今的形势,原本是把人叫来,让她知道自己到了上京,以后有事情找他就好。
但是没想到这么久没见,傅元令比当初更沉稳,而且对上京的形势不能说了如指掌,竟然也是知之甚多。
与她交谈隐隐有种错觉,不像是在跟个小姑娘对话,像是跟朝堂上那些朝官谈论。
等用完 饭,傅元令告辞之后,刘松谨就对自己的夫人说道:“傅大姑娘倒是变化良多,比当初更为沉着睿智。”
刘夫人也跟着点点头,“没娘的孩子早当家,现在虽然是找到了父亲,但是她毕竟跟他们没多少感情,他们待她又能有几分真心。”
刘松谨的眉头就没松开过,听着夫人这样说就道:“以后让湘华与她多走动,日后在上京也算是互相照应。”
刘夫人倒是没反对,“等傅姑娘出了重孝,我会下帖子请元令来做客。”
“也好,到也不急在一时,她还有孝在身。”刘松谨又交代两句,就急匆匆的出去了。
傅元令跟他说了许多的消息,他现在也还得去找同年同乡同窗们去探探消息。
***
西关府换了知府并不是小事,没几日的功夫上京城就传的沸沸扬扬,就连伯府内都传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