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终南道
忽悠守城军官的自然是魏延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只是他说的话真假各半,让人听着十分靠谱,加之魏延让人将盛放火药的大木箱的最上面都洒满了凉州特产的胡椒粉末,所以顺利地骗开了谷远城门,大摇大摆地住进了城内的客栈之中。
等深夜时分,守城官兵只剩下一些站在城头巡视城外情况的士卒之后,魏延带进城的五百人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将负责巡逻各街的预备役小队全部灭口,然后分头靠近了谷远城的四门,将早已准备好的火药隔着城门堆放在城门洞里面,然后同时点燃了火绳。
有时候,很偶然的事情便可能要了人的命……
当气喘吁吁地邓茂刚刚骑马走入谷远城的西门洞之下,忽然他闻到了一股子十分熟悉的硝烟味道,他大叫一声:“不好,城下有火绳在燃烧!”邓茂还来不及做出下一步动作时,火绳刚好燃尽,将塞的满满地一门洞火药隔着城门引爆!
在接连四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过之后,谷远城的四面城门已经彻底消失,只留下四道巨大的豁口,如同掉了门牙的女子,再也不复上党名城的容颜。
敬忠职守的邓茂,还有城头负责警戒的数百名士兵,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响起,已经被撕裂成了无数的碎片,就连死后葬身太行忠烈园的机会都没有了。
爆炸一过,躲在南城门不远处的魏延赶紧带着手下发足狂奔,趁着守城士兵乱成一团的时候向外面逃去。
要说魏延这个家伙,也真是狡猾,如果他带着人从西门上冲出去,正好跟两营跟随邓茂返程的卧虎军士兵撞个正着,那么他的下场也许比傅肜还要不如。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五六七章 徐公明冲冠一怒
邓茂牺牲,谷远城被炸的消息,一天之后便被传回卧虎城。所有人对此事都感到很愤怒,但反应最为剧烈的当属卧虎军的一把手徐晃。
徐晃有很多理由如此愤怒。首先,谷远城是由号称天下第一强军的卧虎军驻守,结果四面城门被人炸成了碎片,这已经属于上门打脸的行为;其次,轻步第二师虽然不是以重装步兵见长,但战斗力依然不可小觑,作为一师之长的邓茂没有倒在敌人的刀枪之下,却意外在爆炸中牺牲,这样的损失让徐晃觉得十分窝火;最后,谷远城乃上党郡最西北的重镇,在有一个师驻守的情况下,竟然出现了重大的防卫失误,这让晋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觉得惶恐不安。
“给我认真仔细地查,一定要将真正的幕后主使给揪出来!”徐晃极为难得地发出了怒吼的咆哮之声,“千万别让我知道是谁动的手,否则定要让他后悔莫及!”
军师陈宫在一旁安慰徐晃,他说:“公明不要如此动怒,从已经掌握的情报分析,突然出现的那股山匪与后来出现在谷远城内的商队,分明是合起伙来蓄谋偷袭谷远城,至于邓茂师长的牺牲,不过是凑巧之事罢了。如今我们最需担心的事情无非两点,一是避免再出现类似的炸城事件,二是防止恐慌情绪蔓延。”
徐晃叹了一口气,有些愤愤不平地说道:“其实不用寻找什么证据,我们也能猜得出来是谁在暗中动手,我最担心的还是彼等也已经熟练掌握了火药的使用手段,一旦箕关有事,以如今的守关办法只怕会出大问题!”
陈宫凝神思索片刻,然后开口说道:“公明方才所言极为重要,吾这里有两条意见供你参考。一是向统帅部申请卧虎军扩编,最好将现有的两万人直接扩充为四万人,毕竟防守上党和晋国的任务最为重要,容不得出现任何纰漏;二是立即征调民夫在箕关之外修建卫城,增加箕关的防守层数,避免将关墙直接暴露在外,增加驻守箕关的士兵总数,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徐晃听完陈宫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而且需要赶紧行动,于是立即来到太傅府中面见赵兴。
赵兴虽然对谷远城发生的事情也极为震怒,但他如今的修养极好,已经很少当众歇斯底里地发火,更不可能当着二哥的面甩脸子。
见是徐晃来了,赵兴立即满脸笑容地拉住徐晃的手,笑着说道:“二哥来地正好,我让府里的厨子试着做出了绿豆凉粉,吃着口感很不错,要是在凉粉上面淋上香油,撒一把葱花,调些许胡椒面,再用老陈醋一拌,那味道绝对爽口!走,咱先去后堂餐厅吃上两碗解解馋!”
本来还一肚子话想说的徐晃,被赵兴这么一搅合,竟然真觉得肚子饿了,索性跟着赵兴来到后堂的餐厅里面,吸溜吸溜地干掉了三碗凉拌绿豆粉。
吃饱喝足的徐晃正欲开口,已经将嘴角的香油用手绢抹干净的赵兴却是先开口了。赵兴说:“让我猜猜二哥今天急吼吼地来见我,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徐晃于是闭口不言,装出一脸的轻松惬意,就是不想让赵兴看出自己的着急来。赵兴这家伙太捣蛋,都快奔三十的人了,有时候还不忘记搞点恶作剧,弄出一些整蛊的事情来折腾身边的人,所以徐晃有时候故意不配合赵兴,就想治一治这个把兄弟的毛病。
“我猜二哥前来,一定是为定远军的事情,而且说不定还会狮子大张口!”赵兴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地磕着餐桌面,发出了“叩叩”的声音。
“我还猜二哥此来,跟定还会跟我提起箕关的防守之事。不知我猜的这两样可曾说中你的心思?”赵兴一脸得意地看着徐晃,然后问道。
徐晃心里一阵纳闷,实在想不通赵兴是如何得知自己和陈宫刚刚才商议出来的结果。要说赵兴会派人监听自己与陈宫的谈话,打死徐晃都不会信,就是赵兴自己也不会信。
看着徐晃一脸诧异的表情,赵兴知道自己的猜测说中了徐晃的心思,于是说道:“嘿嘿,二哥不必纳闷了,其实我之所以能猜出你今日所来的目的,却是上午与庞统聊天时,他分析出来的。他认为你和文台军师二人一定会达成共识,琢磨着对卧虎军进行扩编,以此来适应日益加重的防守任务;另外,谷远城门被炸毁的事情会提醒你们关注箕关的防守能力。”
徐晃于是说道:“看来庞士元的智谋不下于文和先生和奉孝二人,你能不费力气地招到如此才俊,真是走了大运!”
赵兴也不矫情,有些欣慰地说道:“士元跟随我已经有一年多时间,如今对晋国和卧虎城内的方方面面都已了解,是该担当大任的时候到了!我准备把士元派给你当军师,二哥觉得如何?”
徐晃听赵兴忽然说要让智者庞统来给自己当军师,还真是吃了一惊,徐晃说道:“文台军师与我搭档多年,足以胜任本职,为何要将其换掉?”
赵兴回答说道:“文台军师另有重用,如今冀州战场缺少一位统筹协调四路大军的主帅,吾已准备让四弟子龙担任东路兵马大都督,让郭嘉前去与其配合。子龙一去,公孙瓒便不可主政幽州,我准备让文台军师出任幽州牧,由张郃从旁辅助,公孙瓒出任冀州牧。如此一来,卧虎军便缺了一位军师,士元绝对是最佳人选!”
徐晃听了赵兴的人事调动计划,也觉得很有道理,但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国昌可曾想过,如此一来,原本在你身边的郭嘉和庞统便要离开,今后在你身边少了两位得力的高参,这对于护国军统帅部而言,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啊!”
“二哥勿忧,我已经相中了两位谋士,足可以替我出谋划策、分忧解难!”赵兴一脸自信地说道。
“哦,不知是哪两位走运之人可以伴随在你身侧?”徐晃来了兴致,开口问道。
赵兴回答说:“其中一位,是昔日董卓手下的谋士李儒,还有一位,却是下邳名士,已经退隐乡里的陈汉瑜(陈珪字)老先生!”
赵兴说出来的两人,确实让徐晃压根没有想到。李儒此人,徐晃是知道一些的,论智谋,比陈宫还要强上一些,不输于田丰。只是他被俘之后便没了音讯,如今看来却是被赵兴雪藏了起来。赵兴当初对于李儒的处置,还真是烦心了好一阵子,如今看来还是选择了信任和重用。
至于陈珪,徐晃还真不曾注意过,他实现想不明白一向喜欢动用少壮派的赵兴为何从下邳请个老爷子过来当助手。
赵兴选择陈珪,当然有很重要的理由。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五六八章 庞士元走马上任
徐晃搞不懂赵兴为什么启用一位年届五十的老先生当军师,但赵兴确实有自己非用不可的理由。
陈珪虽然年届五十,已经隐居在东海一带,但并非老迈昏聩之人。当初他从下邳国相的位子上退下来,主要还是为了给儿子陈登创造上位的机会,否则以陈珪的年纪,就算再干个十来年“退休下岗”也不迟。
赋闲在家的陈珪左右无事,便跟着糜家的商队乘船直达泉州,然后从泉州一路游山玩水到了卧虎城。说是游山玩水,其实也是陈珪在暗中考察晋国的内政模式,也算是通过这种途径来了解赵兴这个传奇人物。
陈珪到了卧虎城,自然不会受到冷落,毕竟人家父子几人都实心实意地跟着晋国干了,而且陈氏父子三人(陈珪、陈登加陈应)也算是不错的人才,尤其陈登可堪重用,很有拉拢的价值和必要。赵兴请来很多重量级的名士,比如蔡邕、张俭、管宁、邴原、刘岱等等,陪着陈珪好好地将晋国游历了一番,这让陈珪觉得倍有面子,后面赵兴出面招揽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
陈珪也是个有远见的智者,他从徐州前来晋国,也是打着为陈家寻找出路的主意。青徐二州被周围的诸侯一直虎视眈眈的盯着,明显不是安宁之地,而陈珪又得知了晋国水师在东海购岛修建军港的事情,所以便想着一旦有事,就通过水路将陈家的基业转移到晋国控制的疆域。
陈珪不过是想来晋国寻找一些安家立业的机会,没想到赵兴竟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这种稍纵即逝的大机遇,他自然不会放过。
赵兴所以热心用陈珪,原因在于:一是他觉得把郭嘉和庞统这两位顶尖的谋士圈在自己身边,始终被自己无敌光环所笼罩,既不利于两人的发展,又会耽误了真正需要顶级谋士的一线部队;二是陈家与晋国是利益共同体,而且陈氏父子名士的身份注定了他们一旦认主,就会保持足够的忠心,除非有一天晋国无法保全陈家的安危。
既然要启用让人不太放心的李儒,那么让陈珪这块老姜也跟在身后,就会起到提醒和防备李儒的作用。赵兴启用李儒和陈珪,绝对是下了一步别人想不到的妙棋!
当赵兴将自己为何要用陈珪的理由仔细分析给徐晃之后,徐晃用一种很奇怪地眼神看着赵兴,让一向胆大的赵兴都觉得心里有些发毛。
徐晃看赵兴的眼神奇怪,只是他觉得赵兴现在越来越精于算计,他有时候甚至会不自然地想起当初五虎结义的事情,是不是赵兴精心布下的局。当然了,徐晃对赵兴没有怨念,这么多年的兄弟处下来,他是真心喜欢和拥戴这位结拜兄弟。
接下来,徐晃终于有机会将自己和陈宫已经商议好了的,关于扩军和筑关两个主意告诉赵兴。
赵兴听完之后觉得很有必要,而且需要抓紧时间落实,他便说道:“卧虎军扩编之事,早在雄武军和熊罴军扩军的时候我便考虑过,一次性扩充至四万人,其他方面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兵源的挑选。“天下第一军”的旗号不能倒掉,所以从哪里出两万战斗力强悍的士兵就成了关键。”
徐晃说道:“也不用从其他各军抽调人选,直接从预备役部队中征召两万人即可,吾保证在半年之内便将起训练到卧虎军现有的战斗力水平!”
赵兴对此持不同意见,觉得半年时间太久,于是说道:“这次谷远遭到袭击,卧虎军之所以没有抓到凶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骑兵。借着这次扩军的机会,我打算从飞虎军中抽调五千轻骑兵,从熊罴军中抽调五千特战部队,从龙骑军中抽调五千步战骑兵,从先锋军中抽调五千重甲步兵,一步到位地将卧虎军扩充至四万人,使其具备可以适应复杂作战任务的能力!”
徐晃见赵兴坚持己见,也就不在兵源的事情上过多纠缠,他问赵兴:“重筑箕关的事情又该如何?”
赵兴答曰:“此事便交给你的新军师庞统去办,他跟随在我身边已有不短的时间,对晋国内部各个部门十分熟悉,对于如何申请军费、征召民夫、调用工匠等事,可以轻松应对。”
既然两件大事已定,徐晃的脸色也算彻底恢复了正常,他现在不急于给邓茂和轻步二师的官兵报仇,等庞统来了之后,卧虎军自然有的是办法让驻守河东的张飞吃瘪。
送走了徐晃,赵兴让人去将陈宫请到府中,对其新的任命进行了说明。陈宫对于让他前往幽州担任州牧的事情毫无意见,觉得赵兴如此重用和信任自己,心里暖洋洋的。
踌躇满志的陈宫离开之后,赵兴又让人找来庞统。
赵兴对庞统说:“卧虎军明天开始起进行扩编,人数定为四万,军师陈宫前往幽州接替公孙瓒出任州牧,公孙瓒则随赵云前往冀州,士元以为如何?”
庞统想了一下,然后回答:“如此人事调整可谓各尽其用,只是卧虎军正处在扩军的节骨眼上,调走了陈宫之后,岂不是让徐军长一人辛苦?”
赵兴有些诡谲地笑了,然后他告诉庞统:“为了不让徐军长一个人辛苦,所以只好委派士元前去协助于他了!”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任命,庞统还真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他楞了楞神之后才开口说道:“统资历浅薄,跟随主公日短,只怕难以服众。”
赵兴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一脸郑重地告诉庞统:“在护国军中,从不按资排辈,一切皆凭能力和本事说话,这一点士元不必担心,相信徐公明军长也绝对不会轻视于你。士元可知我为何让你出任即将扩编的卧虎军军师一职?”
庞统摇头,表示猜测不出。
赵兴于是说道:“虽然士元来到北地之后闭口不谈‘卧龙凤雏’之事,但我却知道你与诸葛孔明两人乃是当世顶尖的智谋之士,如今孔明辅助刘备,已经给晋国造成了许多障碍。从我们掌握的情报分析,禁盐运动、挤兑风波、韩遂造反,以及朱儁接管邺城、张飞驻军河东等事件的背后,都有诸葛孔明为刘备出谋划策的影子。‘卧龙’如此厉害,如今也该你这位‘凤雏’为晋国的安危一展身手了!”
“感谢主公如此厚爱,士元当不负重托!”听到这里,庞统不再推辞,结结实实地接住了卧虎军新任军师的职务。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五六九章 想揍人先收拳头
由于正处于战时,所以尽管涉及到几位高层将领的任免变动,但一切都是在十分低调的情况之下进行。
陈宫在一千定远军汉军师轻骑兵的护卫之下,怀中揣着五张最新的任命状,向着幽州渔阳快速前行。这五张任命状涉及到陈宫本人、赵云、公孙瓒、张郃以及远在徐州东海的陈登。
按照护国军统帅部的最新命令(其实就是赵兴的命令),任命陈宫为幽州牧,张郃为幽州军司马兼幽州训练团团长,赵云为东路联军兵马都督,公孙瓒为冀州牧,陈登为晋国水师提督衙门参赞(实际就是太史慈的军师)。
还涉及到调动的一位牛人已经拿到了委任状,不过他没有跟着陈宫去幽州,而是直接从壶关东行,赶往冀州前线了。这位牛人便是郭嘉,护送他前往冀州的是他那位生完孩子已经过了一年的老婆赵雨。
赵云前往冀州,自然会带着新媳妇马云騄一同前去。郭嘉前往冀州,又带着赵雨同行。这下子,两位巾帼女强人终于有了在战场之上大杀四方的机会,也算是替正在大力推行“女权运动”的张忻争了一口气。
若不是被赵兴死命地拦着,就连胡杏儿这位二主母都动了上前线的打算,不过胡杏儿想去的是西凉,因为接下来马超即将率军对西凉羌人进行大规模的清扫,胡杏儿很想对那些当初曾经算计过飞鹰部落的羌人族群做点什么。
因为面临着河东张飞三万北军的现实威胁,扩充卧虎军的行动一点也没有耽搁。赵兴让暗影队员以最快的速度给几位涉及到抽调士兵的部队主将送去密信,信中着重强调了如今晋国腹地面临的巨大危险,要求各军都要不遗余力地支持卧虎军抽调人员。
考虑到马超统率的西凉军都已经编为两万人,而且下一步消化吸收完韩遂的降兵,人数甚至超过三万。所以赵兴同时指示飞虎军和苍狼军两支人数只有一万五的部队也进行扩编,增加为两万人。
如此一来,护国军十支正规部队之中,卧虎军、先锋军和定远军三支部队编制为四万人,熊罴军、龙骑军、雄武军、黑山军四支部队编制为三万人,飞虎军、苍狼军、西凉军三支部队编制为两万人,总计兵力终于达到三十万。
实际上,晋国还有一支作战能力并不弱的部队,只不过一直不曾在世人面前展露锋芒,所以外界知道的并不多。这支部队是完全不同于上面十支部队的晋国水师,如果加上后勤装备辅助人员,总人数已达三万之巨,其中可以直接参战的部队为两万。
这支部队虽然组建时间很短,但已经“烧掉”了晋国国库之中高达八百万两的巨资,这还不包括太史慈倒腾海鲜自给自足赚取的三百万两银子。烧钱的部队都是不一般的部队,晋国水师尤其如此。如今太史慈麾下已经有了大型战船十五艘,中小型战船三百余艘,运输和捕捞船五百余艘,可谓是家大业大,实力雄厚。
连陆地带水面,赵兴手中可用的部队合起来有三十二万人,看上去已经不少,但是如果以他现在占据的地盘进行平均,幽并凉冀四州每州也就能分到八万人;如果以他即将展开的东征西进庞大计划来衡量,则兵力远远的不够。
马超即将拥有的三万骑兵,扫清西凉附近的羌人不成问题,但如果进军西域,肯定涉及到打下地盘之后派兵驻守的问题,这些兵又从哪里出?
盘踞在辽东之地的公孙度始终左右摇摆不定,没有明确投靠晋国的意思,赵兴现在也动了将其歼灭的念头,东征辽东自然需要至少五万左右的部队,这些兵又从哪里出?
为了满足归属自己的近千万百姓吃饭问题,赵兴需要更大的地盘;为了满足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赵兴需要更多的免费劳力;为了满足晋国军队日益庞大的巨额军费开支,赵兴需要开辟更多的商贸通道……
按照赵兴的战略规划,暂时将势力范围控制在黄河以北,打通陆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后,先专心发展一段时间的内政科技,让后来被吞并过来的几块地盘跟上晋国的发展脚步,形成整体合力,最终达到晋国一强独大,能够彻底压制黄河以南诸多联合势力的目标。
辽阔的东北黑土地等着赵兴派百姓过去播种,盛产铁矿的朝鲜半岛等着赵兴派兵去收服,可以大量生产水稻的东瀛四岛等着赵兴派兵去征服,留着奶与密的西域之地等着赵兴派兵去占领,东南亚诸多岛屿上的猴子们是最好的劳力……
李儒和陈珪两位新入太傅府的参谋,站在赵兴身后看着他用一根空心细钢管一会东北,一会西北,一会东南,一会西南地指指戳戳,都有些跟不上赵兴的思维节奏。也不怪李儒和陈珪愣神,实在是因为天下没有几个人知道《堪舆万国全图》背后隐藏着如此之多的秘密。
李儒和陈珪或许能看懂地图,但他们绝对不知道瀛洲岛上的猴子们如今还处于农奴时代,不知道西域往西还有上万公里的疆域,不知道欧罗巴洲的一些国家现在也正在打的头破血流。所以,他们暂时难以理解赵兴庞大的设想和战略布局。不过没有关系,只要跟在赵兴屁股后面久了,他们肯定会懂,就像现在的庞统。
庞大的计划需要很多人共同去实施和完成,而以赵兴目前的实力而言,还难以扫平中原,所以他果断地做出了收缩防御的决定。除了派出太史慈救援青州之外,赵兴打算让东西线的部队暂时停止攻击,待到各军扩编完毕,各支部队到达指定地点之后,再开始新一轮的扩张。
这就好比是一位武学高手,当他准备给对手致命一击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拳头收到身后,等到积蓄足够力量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创对手。武功之中有一式拳法名为“炮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晋国虽然调整了大战略,但是也不妨碍各支部队创造性地组织进行一些局部行动,比如远在凉州的贾诩和田丰如今便在算计着益州军,已经完全伤愈的赵虎则是算计着司马懿的老爹司马防,新上任的庞统正在与徐晃密谋着给张飞一点教训,而即将扬帆南下的太史慈则想着用袁绍的头颅来为晋国水师扬名……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五七零章 两块老姜斗新蒜
如果说,贾诩在赵兴的众多谋士之中算是最老的一块姜的话,田丰无疑便是另外的一块“老姜”。
既然有“老姜”在赵兴军中稳坐前两把交椅,自然有“新蒜”向他们发起挑战,像郭嘉这样的家伙如今已经算不上什么“新蒜”了,刚刚上任的庞统勉强算是一个,新生代军师李铁柱和贾穆也算两个。
赵兴军中有“老姜”和“新蒜”之分,其他势力自然也有不少拔尖的新人露头,比如说曹操手下的刘晔和蒋济,孙坚手下的周瑜和陆逊,刘备府中的谋士诸葛亮,益州司马家的二公子司马懿,以及供事于益州牧府的法真之孙法正。
这些人,都是惊采绝艳之辈,就算见惯了牛人的赵兴,也是流着哈喇子想得其一而不能。
马超等人干净利索地解决了西凉韩遂,这使得凉国解除了腹背受敌的困厄,于是贾诩留下关羽坐镇高平城,自己则是亲自赶赴武都下辨城,想跟不知天高地厚的司马家二小子过过招。驻守在上禄城的苍狼军如今准备扩编,田丰一时无事,听说贾诩来了武都,于是也赶到了下辨城内凑热闹。
1...174175176177178...3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