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终南道
能做到这么谨慎小心,已经证明这位右大将还是有真材实料的统领,但他这次却遇到了最擅长隐匿行踪和进行爆破伏击的暗影特战队员,所以注定了他的命运在从高处马岱和马休两兄弟裤裆底下穿过时,便被人十分利索地划上了一个句号。
在卧虎讲武堂的教科书中,有一章是专门讲授如何率军通过地形狭窄的峡谷地形。其中的基本要求就是将部队化整为零,以小队鱼贯跟进的方法,相互之间必须拉开足够远的距离通过峡谷。至于入谷之前的地形侦察,率先出谷士兵做好阵地防守等内容,更是详细全面。
马岱和马休虽然没有机会亲自前往卧虎讲武堂深造,但他俩认真学习了平西王走时留给他们的培训资料,对其中不理解的地方,还特意去向大哥马超、刚从讲武堂毕业的颜良和文丑等人请教。所以,他俩在布置这一次峡谷爆破时,是将敌军将领想象成和自己同样水平的对手来布置的。
针对乌孙人可能采取分段鱼贯穿行峡谷的部署,马岱并不担心。只要这次前来携带的火药足够,他还是有把握将四万乌孙人全部埋在峡谷之中的。
马岱采取的便是分段爆破的手段,在峡谷中选择十几处特别险要和易于起爆的地点,然后让人早在半个月之前便开始在半山腰上开凿埋藏火药的深槽。为了防止被乌孙人看出有人在谷中活动的迹象,参与行动的小股部队都是采取高空吊落的办法,从山崖上方将火药吊到半山腰,然后将开凿出来的碎石又吊到山崖上方之后进行转移。
有卞喜这位伪装和隐匿高手从旁指点,先头埋设火药的数百名士兵入峡谷时都带着罐头和凉水,无人惊动峡谷中的走兽和蛇蝎,当他们完成任务时,峡谷内的一草一木仍然维持着原貌。
马岱所处的中间位置,距离峡谷两头负责行动的特战队员距离很远,大概有十几里之遥,但这并不会给指挥大家同时行动造成太大的障碍。因为暗影队员掌握了旗语,身上又携带这望远镜。所以当马岱低沉的“点火”命令下达时,峡谷两头的队员在几个呼吸之后便接到了命令。
旗语虽然没有无线电先进,但它却是视距内通信的最佳手段,扣除中间负责信号传递队员本身的反应和动作时间之外,信息在空间中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等同。因为人眼通过望远镜进行定点观察时,他看到的其实就是光速。
从各个起爆点内引出来的火绳都是三根扎成一组,虽然燃烧时的浓烟可能会大一些,甚至能够让峡谷中的乌孙人听到“哧哧”的响声,但这已经不太重要。只要火绳能够准确无误地钻进埋藏火药的山崖内部,那么乌孙人便只能目瞪口呆地欣赏瞬间的山崩地裂。
马岱在行动之前专门做过测试,一根火绳从峡谷顶端被人点燃到最后燃尽,时间不会超过一盏茶(约为10分钟)的功夫。在一盏茶的时间内,就算乌孙人看到了一条从峡谷顶端发光的火蛇蜿蜒而下,他们的第一反应也是赶紧相互靠近,拿起手中的武器防护,或者搭弓上箭进行射击。
在没有见过大规模的火药爆破之前,没有人会选择第一时间爬上半山腰跟未知的“火蛇”进行决斗,更何况埋藏火药的地点都是与地面垂直的悬崖,又是哪里这么容易爬得上去。
当“点火”的命令下达之后,虽然知道只是不过一盏茶的等待,但马岱和马休两兄弟只觉得时间过得是如此的漫长。他们亲眼看着那名乌孙人的高级将领从自己裆下穿过,然后又向着远处走去,而那令人期待却又该死的“轰隆”声,到现在还没有响起。
“天啦,那是什么怪物!”谷中有负责观察的乌孙士兵忽然大叫一声。
在这名士兵身边的乌孙人,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抬头向崖壁上看去,果然看见一条黝黑弯曲的东西正冒着黑烟,燃着火光迅速向谷底迅速蹿下来。
“是火龙!”
“收缩队形,大家快用弓箭射它!”
在几十里的峡谷之中,如此纷乱的局面几乎同时上演,就连亲眼看见“火龙”的右大将,在第一时间能够想到的也不过是组织兵力将敢于蹿下谷底的火龙斩杀在面前,他怎么又会想到这不过是用来催命的火绳呢?
“天啦,它钻进山洞之中了!”
“快走、快走!莫要让那畜生出来伤人!”
看着“火龙”或者说“火蛇”终于钻进了半山腰的山腹之中,谷中乱作一团的乌孙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然后准备疏散阵型再次上路。
就在这时,在乌孙人的头顶上瞬间炸开了一阵天崩地裂般的巨大声响,不等谷中人有任何动作,被炸裂的山石如发疯的数万头怪兽,张牙舞爪地在山谷内上下翻腾,最终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之下,全部坠落峡谷,狠狠地砸向谷内乌孙人的头顶……
当连绵不断的轰隆声从近处向着远处不断传播时,马岱悬着的一颗心此时总算落了下来。他好整以暇地看着不远处那名乌孙高级统领在剧烈的爆炸过后,瞬间便被滚落的巨石埋葬的无影无踪。
马休到底年轻一些,没有马岱这么沉得住气,他吐着舌头对一脸平静的卞喜大声说:“老卞,你太狠啦!这种玩法让乌孙人到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卞喜同样大声冲马休吼着:“小子,这也不算啥!当年贾文和军师在翼县炸益州兵的时候,那个场面才叫壮观!”
这俩人为嘛要吼着说话?只因为刚才爆炸的声音太大了,到现在他们的耳朵里面还嗡嗡直响呢。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七七七章 真可惜数万好马
虽然平西王给自己的平西军准备了数量惊人的火药,但这种黑火药不是后世的tnt,想要把绵延几十里的整个峡谷全部填平,估计卧虎装备院火器局的全体工匠不吃不喝不睡觉,生产制造十年的黑火药才够用。
更重要的是,如果把整个峡谷都炸平了,又从哪里再寻找一条可以秘密潜入乌孙国的途径?
所以,当十几处起爆点的火药全部被引爆之后,虽然惊天动地、气势骇人,但不过是将四万乌孙人给分段堵在了峡谷之中,真正死伤的估计连一半都不到。
虽然死伤不到一半,但在爆炸过后,活下来的乌孙人和他们身后的战马,都已经吓破了胆子,一个个如同被晾在岸上濒死的鱼儿一般,眼看着没有了生机和活力。
已经回过神来的马休,将问询的目光投向了马岱。他说:“剩下的这些乌孙人怎么办?全部用箭射死?”
“射你个头!”赶紧传我命令,让峡谷两边埋伏的兄弟们全都出来,冲着谷中喊话,就说:“平西王发威,只跺三下脚,震踏数座山,埋了乌孙半!”
马休于是急忙让发送旗语的卫兵向远处发报,将马岱顺口胡诌的歌谣传递出去。
原本埋伏在峡谷顶上的西凉军将士们于是拿着武器,在峡谷边沿之上露出脑袋,冲着峡谷之内放声高呼:“平西王发威,只跺三下脚,震踏数座山,埋了乌孙半!”
喊了数遍之后,马岱才忽然想起这群乌孙溃兵只怕听不懂汉语,于是赶紧让随行而来懂得乌孙话的焉耆士兵用乌孙语教战士们汉话。焉耆士兵喊一句,两万西凉士兵跟着复诵一遍,一时之间峡谷之中到处都回荡着平西王威猛无敌的呼声。
看到峡谷之中被吓得就差尿裤子的乌孙人,马岱又对传令兵说道:“让大家伙都用乌孙语喊话,‘不想被淹死在谷中的人,扔掉手中武器,顺着绳子爬上来!’”
马休一听这话急眼了,赶紧阻止二哥说道:“真要救他们上来?其实我们就这么围着,等上游的河水冲破第一处堵塌陷堵塞之处,可以将他们全部冲走的,也不用见血动手!”
马岱瞪了马休一眼,然后说道:“你就知道杀啊杀的,就不想一想我们打仗是为了什么?如果把这些乌孙人全杀了,谁来替我们四处宣传平西王的威风?谁来替我们清理下面被堵住的峡谷?谁来给我们修路筑城?”
马休似乎明白了,他忽然冒出来一句:“二哥,‘苟能制侵陵,其在多杀’,是这个意思吧?”
马岱吩咐着说:“还算没有笨到家,赶紧赵虎大伙抓俘虏!只要不是缺胳膊断腿的,统统用绳子吊上崖来,吊一个便用绳索绑一个,我不是让大家来的时候准备了许多绳索的嘛!”
于是,马岱一声吩咐,从峡谷上方放下去许多根绳索,赶在谷中洪水没有爆发之前,如同钓鱼一般捞起来了两万多乌孙人。至于他们来时牵着的战马,手中拿着的武器,则统统被丢弃在峡谷之内。
位于峡谷开阔处下游的焉耆国内,早已经收到了关于山洪爆发的预警,河道两岸的百姓都迁徙到了地势高处,只等洪水过后打捞“财宝”。对于他们而言,尚未淹死的马匹,还有乌孙人随行带在身上的财物以及铁质武器,只要捞起来,那就可以换成农兵商金行硬扎扎的银票。
“钓鱼”抓俘虏的活动,一直持续了两天,峡谷塌方堵塞的上游堰塞湖终于喷泄而下,将一道道人为造成的阻塞全都冲开来。河水混着山石,形成了一道势不可挡的泥石流,一路咆哮着冲出了萨阿尔明山,然后给焉耆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泥石流堆积在原本平坦的河道两侧,虽然清理起来十分费力,但却从山中带来了矿石和肥沃的养分,只要利用得当,就能使今年的庄稼增产不少。最麻烦的还是那些已经被掩埋了乌孙人马的尸体,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一场瘟疫肆虐。
作为内政长官,刘虞也是多少知道一些这次伏击计划的,所以他早早地便开始组织河道两侧的民众做好疏散工作,做好接下来的清淤及打捞尸体的准备。
虽然这一仗让乌孙人损失的惨烈了一些,但也算是一次很好的立威机会。等所有的人马尸体被打捞干净之后,刘焉将会在峡谷出山的位置修建一座巨大的坟坑,将这些尸体在那里焚烧之后掩埋。相信看到这一幕的焉耆老百姓,一定会更加老实地听从平西王的命令。
马岱和马休率军看押着两万多失魂落魄的乌孙人就在山中呆着,等到洪水冲过之后,便下到谷底清理淤积的山石,临时抢修出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来。
马岱不担心被抓获的两万多乌孙俘虏会造反,因为他们现在不仅毫无斗志如同行尸走肉,而且手中没有了武器,每天仅能吃到一顿维持生命存活的饭食,就算想造反,也没有了那份力气和斗志。
等到峡谷被疏通出来,想必乌孙人也被修理的差不多了,到时候便可以将这些乌孙俘虏交给前来送马的昆仑军兄弟们,而西凉军的两万将士则会沿着乌孙人来时的道路走上一遭,前往乌孙国境内整一票更大的买卖。
西凉军这次两万士兵都没有骑马进山,因为战马爬不上峡谷顶端,他们的战马现在还藏在交河城内呢。等到这段曾经埋葬了乌孙人的峡谷被清理出来之后,自然有人将马匹暗中运送过来,然后他们便可以实施逆袭赤谷城的第二步计划。
虽然伏击结束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马休仍然每天都兴奋地向马岱描述着当时爆炸发生的场景,似乎是想证明自己这次也出了不少力气。
马岱不胜其烦,便临时交给马休一项清点俘虏人数的任务。马休不知马岱的心思,兴高采烈地接了任务,真个儿认真地进行了清查和登记,这一忙乎便是三天过去。
马休来向马岱报告,说俘虏人数已经查清,共计是两万一千八百二十四人。马岱点头说好,然后叹了一口气,悠悠地说道:“真可惜了那数万匹的好马!这要是放在中原地区,少说也能为凉国挣回来上千万两的白银!”
马休想了片刻,又冒出来一句:“没事,反正乌孙人就能养马,这次把他们搞定之后,咱们就可以有许多战马使用,就能一路打到大秦(罗马)那边去!”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七七八章 马超的雄心壮志
说起来,征乌大战自开始以来,陆逊因为献了奇谋,如今在平西军团中获得了不少的名望。马岱和马休两兄弟在隐于暗处的卞喜协助之下,在萨阿尔明山北麓大峡谷内全歼了四万乌孙大军,而且还抓了两万多的活口,也是立下偌大的功劳。
比较下来,反倒是一直被人看好的马超到现在也没有立下什么功劳,这可是让那些对于马超近乎盲目崇拜的焉耆车师联军将士们十分的诧异。
“锦马超”如今在西域的名头,那可是十分的响亮。小伙子不仅人长得帅气,而且武艺高超,年纪轻轻便统率着数万如狼似虎的骑兵,怎么看都有几分当年霍骠姚的风姿,如今可是成了众多焉耆女子的梦中情郎。龙奎阿已经跑到关羽面前提亲了,打算死活也要把自己膝下的两个女儿至少其中一个嫁给马超为妻,他可不想让别人抢了自己相中的乘龙快婿。
马超从交河要塞北出天山的时候,带着五万兵马,却遭遇到了六万乌孙骑兵的阻击,虽然双方发生了小规模的试探xj战,但胜负并没有分出,所以到现在他还是寸功未建,说起来也着实让人疑惑。
以马超的能力和西凉军的战斗力,虽然在人数上比乌孙人少了一万,但绝对有放手一搏的实力,却不知道这次马超为何变得这么小心翼翼。
别人不知道实情,但西凉军内部还是明白马超为何退守交河要塞,没有长驱直入地攻进乌孙国的原因。一是因为西凉军现在只剩下了空架子,三万从凉州出关的胡狼之士,如今有两万被马家二兄弟和三兄弟带得无影无踪;二是因为军长马超实际上这次是统率着的西凉军和焉耆车师联军两支部队,做什么决定多需要一碗水端平了才行。
为何有一碗水端平这个说法?那是因为现在躲进交河要塞之中的五万西凉军,其实只有一万人是汉军,其余的四万兵马全部是焉耆和车师士兵,而且这四万胡人当中还有两万是没有什么战力的预备役士卒,原本不过在焉耆郡和车师郡境内维护一下治安,并不担负真正的作战任务。
如果马超趁着自己的两万嫡系部队不在身边的当口,指挥着主要由焉耆、黑山和车师士兵的部队同乌孙人玩命死磕,就会让人觉得他拿非嫡系部队的战士生命不当一回事情,不仅会造成士气低落的现实问题,还可能造成胡汉裂隙的不良后果。
马超如今可不是刚出道时动不动就喜欢找人单挑的愣头青了,何况他身边还有一位简化版“贾诩”的军师田豫,自然不会做出这种糊涂的事情。
西凉骑兵跟乌孙骑兵肯定是要狠狠地正面对决一次的,不然不足以震慑嚣张跋扈的乌孙人,但明显不是现在。按照马超以往的脾性,实际上就算他只有三万西凉骑兵,也绝对有胆量与六万乌孙骑兵来个决一死战,而且还能保证最终获得胜利,但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三万从关内出征的西凉骑兵,那是平西王手中征服极西之地的利矛,在没有汉族骑兵的兵源补充情况下,这些作为种子的战士每牺牲一批,就会减少一批。如果与乌孙人一战便折损了过半人马,虽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但这种仗再打上两次之后,西凉军中只怕就剩不下多少汉族士兵,这可不是他马超想要的结果,更不是平西王想要看到的局面。
无名峡谷获得大胜的消息传来之后,马超和田豫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临时修改一下统帅部最初定下的作战计划。当然了,这种修改必须是先向关羽进行报告,并且经过大都督同意之后才会执行。
统帅部原本定下的计划是由马岱和马休率领两万部队逆袭赤谷城,马超和田豫调整之后的计划则变成委派留守焉耆国内的一万昆仑军步兵秘密进入无名峡谷,伺机偷袭赤谷城。而马岱和马休率领的这两万骑兵悄然归建,将原本冒充正规的两万预备役部队置换出来,由他们充当诱饵,欺骗交河城附近的乌孙人,然后马超率领五万正规军发起正面决战。
马超和田豫这次的计划调整,向关羽透露出来两个信息。一是他俩认为有必要在正面战场上狠狠地挫败乌孙人一次,尤其是以乌孙人擅长的骑战作为展示武力的手段;二是他俩对拿下乌孙人的六万大军有充分的把握,一旦正面战场上全歼了乌孙人这六万正规部队,则后续很有可能将前来支援的康居和大宛援军也留住。
平西王将来迟早是要跟康居国和大宛国来一场战争的,在这之前如果能够收拾了八万援军,不仅可以削弱两国的军力,更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为接下来稳定西域整个局面十分有利。
攻略西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既然靠武力征服,征服之后更需要进行管理和统治,否则就等于是熊瞎子掰苞米,前面打的热闹,后面起来造反也热闹。
关羽接到马超和田豫联名发来的急报之后,立即召集手下将领进行商议,最终结果是批准了马超和田豫的最新作战计划。从这一点也看以看出,经过赵兴军事思想改造的各级将领都具备了随机应变的军事素质,而不是呆板机械地执行各种作战计划。
在无名峡谷之中活埋了乌孙人只能算是完成了整个征伐乌孙作战行动的第一阶段任务,接下来以尽量小的代价消灭乌孙人另外六万人的主力是第二阶段的任务,第三阶段的任务自然是想办法留住八万康居和大宛援军并且夺下赤谷城。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任务并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如果条件允许、时机成熟,首先夺下赤谷城,或者引诱康居、大宛援军出天山与汉军决战,都是有可能的事情,毕竟现在是两个战场,外加一支奇兵。
马超本人有雄心壮志,想要将乌孙人最重要的一支部队全部吃掉,难道说一心想要立下功劳的颜良、文丑、徐荣、逄纪等人就没有想法?
答案显然不是,自从无名谷大捷的消息传来,这些同样有想法的将领们已经有些坐不住了,他们在群策群力之下,也想出了不少好点子,如今都向关羽提出了主动出战的请示。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七七九章 徐荣的大局观念
就在马超和田豫向关羽送来最新的作战计划不久,独领两万人马的徐荣和颜良也分别送来了最新的出战请示。
虽然无名谷大捷的消息目前还处于被严密封锁的状态,尤其是焉耆国境内根本无人知晓,但这并不妨碍分布在各个驻防区域的重要将领在第一时间便得知这一重大军情。
无名谷大捷是整个对乌孙作战中的一环,虽然发生的地点与其他各部队的距离看着挺远,但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情。当位于整个战区最西边的徐荣接到消息时,距离无名谷大捷过去不过三天,这时候马岱和马超两兄弟正组织被俘虏的乌孙士兵在谷中清理淤积严重的通道呢。
徐荣看到捷报之后自然十分开心,这可是旗开得胜的重要一战,但他更关心后续的战斗进程。关羽这次交给他的任务是前出到疏勒至莎车一带,从天山最西边牵制乌孙人,同时镇压这两个一直与乌孙国保持着亲密关系的小番国。
徐荣作为昆仑军的主将,原本手下是有三万步兵的,当时关羽要他留下一万人镇守焉耆国内,重点是保护老巢员渠城的安全,徐荣当时二话没有说,当即便将昆仑军第一师和第三师共一万人留了下来。这两个师可是昆仑军中重装师和轻装师的精锐,徐荣如此做,就相当于自己把自己的实力削弱了,这对于接下来在前线积累战功可是明显不利的。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徐荣还主动向关羽建议,将昆仑军的军师逄纪抽调到颜良独自率领的两万平西军那边去,确保颜良那一路大军不出任何问题。徐荣这么做,既表现出了对颜良的支持,同时也向关羽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决心。
在赵兴麾下的众多部队中,不乏只有军长一**权独领的例子,如徐庶、赵云、张辽等名将。徐荣虽然在赵兴一系将领中出道较晚,但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也具备这种能力。徐荣自认为武力不及颜良和文丑,但在赵兴的军队中,武力本来就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真正让赵兴推崇和赞赏的是将领的综合素质与大局观念,还有就是忠诚问题。
徐荣已经通过高奴大战以及这几年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和大局观念,现在他需要独领一军来证明自己的综合素质。就在这时,无名谷大捷的消息传来,让他立即看到了机会。
早在无名谷大捷之前,徐荣便对整个西线战事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等到与自己隔山对峙的乌孙人撤走,换上了两万康居士兵时,徐荣便有了一口吃点对方的打算。但因为整个西线当时都是以牵制敌人为目标,所以他就自觉地服从了战场大局,并没有提出自己出奇兵干掉对面两万康居人的建议。
这次无名谷大捷的消息传来之后,徐荣立即起草了一份关于对整个战场形势的分析报告并且附上了自己对下一步行动的看法,其中便有让自己统率两万黑山军翻越天山与康居士兵进行决战的提议。
关于接到徐荣发来的密信之后,认真地阅读和思考了徐荣的建议,他将徐荣的想法与马超的想法两相对照起来,发现西线和东线的将领如今都有了同时在两个以上的战场发动一次大规模作战的想法和决心,并且还为此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推演,可谓是准备充分,让人难以拒绝。
徐荣提出的一揽子解决西域战事的建议,着重强调要东西线同时发力,将乌孙人和援军的主力全部吸引到两线来,这样势必造成赤谷城的防御空虚,然后再派出一支部队从无名谷中穿越,奇袭赤谷城,一战而平乌孙。
徐荣还特别强调,东西线的战事一定要控制好节奏,不要在一开始便陷入与乌孙人决战的境地,而是以吸引火力为主。等到偷袭赤谷城得手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到时候在对正面的敌人发动致命的攻击,那时候正是乌孙人和援军士气低落、惊慌失措的时候,平西军可以轻松击破敌军,大量降低己方的伤亡和损失。
关羽对徐荣的这份建议十分重视,因为徐荣的建议与他和陆逊做过调整的作战计划基本吻合。更让关羽觉得了不得的是,徐荣竟然也指出了乌孙人桀骜不驯、不似焉耆、车师等国百姓老实听话的劣根性,并且建议采取一手大棒一手糖果的策略,先把乌孙人打怕之后,再议怀柔的手段收买人心。
猜你喜欢